高位食管癌颈胸腹三切口根治术64例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49 KB
- 文档页数:1
经验交流111胸腹腔镜联合颈部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的疗效观察张瑞 (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山东德州 253000)摘要:目的 分析胸腹腔镜联合颈部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颈部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研究组实施胸腹腔镜联合颈部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血清炎症介质水平、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显著多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IL-6、TNF-α和CRP 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FVC 及PEF 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2、SaO 2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PaCO 2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胸腹腔镜联合颈部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康复,改善患者肺功能,且并发症较少。
关键词:食管癌;胸腹腔镜;颈部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肺功能食管癌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致病因素有很多,如饮食习惯、致癌物质亚硝胺、遗传因素等[1~2]。
食管癌远期预后差,死亡率高,对患者的生存构成极大的威胁[3~4]。
随着胸腹腔镜技术的迅速发展,利用腔镜技术进行食管癌根治术是当前食管癌手术领域的热门话题[5]。
本研究旨在分析胸腹腔镜联合颈部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
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8~79岁,平均(63.23±3.43)岁。
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
王金梅
【期刊名称】《工企医刊》
【年(卷),期】2008(021)004
【摘要】食管癌是常见的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很高,尤其是高位食管癌,切除率在66.7%~94.59/6。
因此,对于高位食管癌应尽早选择颈胸腹三切口根治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我院自2003年10月~2006年10月共施行了20例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现将手术配合总结如下。
【总页数】2页(P52-53)
【作者】王金梅
【作者单位】安徽省肥东县人民医院手术室,2316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改良式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 [J], 韩江琴;高义云;黄振梅;季玉兰
2.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治疗中上段食管癌28例体会 [J], 黄志武;许建和
3.经颈胸腹三联切口治疗食管癌的手术配合 [J], 刘皓
4.经颈胸腹三联切口治疗食管癌的手术配合分析 [J], 黄森
5.胸腹腔镜联合经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56例分析 [J], 邱耿锋;刘荣幸;卢宏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230例高位食管癌临床诊疗术-三切口疗法【摘要】目的归纳高位食管癌颈胸腹三切口根治术临床诊疗。
方法对230例高位食管癌病患行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
结果全组围手术期无死亡。
16例产生颈部吻合口漏,通过引流换药等疗法痊愈;无胸部并发症。
10例术后5个月至1年死于远处转移并发症,1年生存率92%,3年生存率40.0%,存活最长者近10年。
结论三切口疗法对于根治性切除高位食管癌安全有效。
【关键词】食管癌;三切口;临床治疗本院2000年~2010年共收治高位食管癌患者270例,其中230例施行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40例术中探查肿瘤难以根除,行胃造瘘术或食管胃转流吻合术。
全组住院零死亡,出院患者均随访2年以上。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病患230例,男150例,女80例,年龄45~75岁。
肿瘤位于高位胸中段142例,胸上段30例,颈段58例;术前可进半流质饮食100例,可进流质120例,不能进食10例。
术前患者无重要合并症;预计肿瘤可以根治性切除;术前诊断CLN转移;患者术前全身情况可以耐受手术;年龄超过70的患者需要慎重考虑,除非患者无重要器官功能障碍。
1.2 手术过程患者麻醉完成后,取左边卧位,行右后外侧剖胸切口经第5肋间进胸探查,对奇静脉进行结扎切断,游离肿瘤并上下方食管,从胸顶到膈肌食管裂孔,进行结扎止血,避免破坏气管、主动脉、上腔静脉和颈部血管,230例根治性切除患者,同步常规清扫淋巴结。
胸部食管及肿瘤游离结束,切除肿瘤组织并上下食管,将上下食管残部相连,关胸,平放患者。
胸部手术完成后,同时进行颈段食管癌切除与开腹游离胃,取左颈部胸锁乳突肌前斜切口,接近食管游离出食管及肿瘤,注意避免伤及左喉返神经和气管膜部,切断时至少保留咽下食管5~10 cm,有利吻合。
由上腹正中切口游离全胃,尽量松解胃幽门处腹膜,防止胃上提后因幽门成角导致幽门梗阻,将膈肌食管裂孔与贲门分离,扩至4指,食管由贲门处切断,缝合贲门,将与上段食管相连的带子固定于胃底,由左颈部切口将胃上提至颈部,行食管胃底端侧吻合,吻合结束,对颈部软组织与胃壁进行缝合固定3~4针,缓解吻合口张力。
经右胸翻身三切口食道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食道癌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治疗的主要方法。
经胸、颈、腹三切口手术能彻底清除病灶,延长患者生命。
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9例食道中上段癌患者采取经右胸翻身三切口根治术治疗中上段癌,均取得满意效果。
由于食道上段解剖关系复杂,手术时间长、难度大,存在较大的手术风险,因此要求手术室护士术前准备充分,术中配合技术娴熟、反应敏捷、集中精力、密切配合,以确保手术安全、顺利进行。
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资料中,男6例,女3例,年龄52-65岁,平均53岁。
术前均经食道镜检查并取组织行病理活检确诊。
术后并发颈部切口瘘1例,经积极治疗和换药后治愈出院。
1.2 手术方法全身麻醉患者先取左侧卧位,右胸后外侧切口第五肋间进胸,探查肿瘤能切除后,游离全胸段食管,清扫食管旁、隆突下淋巴结。
食管两断分别用10号丝线结扎并对接,关闭上纵膈胸膜至奇静脉弓水平,置胸管鼓肺、关胸[1]。
患者转平卧位,再次消毒铺巾,取上腹正中切口,行全胃游离,大弯侧注意血管弓保护,再作左颈部胸锁乳突肌前缘切口,游离颈部食管并将其颈部切口处提出,同时将胃底部拉至颈部,与颈部食道作端侧吻合,胃管通过吻合口,颈部置皮片引流一根,关闭颈部及腹部切口。
2 护理配合2.1 术前准备2.1.1 心理护理手术对大多数患者来说都有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心理,因此,消除这类患者的心理顾虑至关重要。
术前一天巡回护士应对患者进行探视,向患者主动进行自我介绍,态度要和蔼,使患者感到亲切。
了解患者对手术的看法、术前准备情况,并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认真做好心理分析。
在同情与关怀的同时,有针对性地与患者及家属交谈。
向患者解释手术的安全性、手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与工作责任心,采取的麻醉方式、麻醉前注意事项等,通过与患者的沟通获得第一手资料,同时也取得患者的信任,增强患者对手术成功的信心,减轻患者的紧张与恐惧心理。
胸腔镜下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目的:总结胸腔镜下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经验。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5月行胸腔镜下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术前、术中配合要点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本组68例患者,60例患者在胸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8例患者中转开胸手术,手术平均时间为(223.5±30.6)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137.9±16.2)ml;术后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为(3.2±0.5)d,住院时间为8~10d。
本组患者均无死亡,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88%。
结论:在行胸腔镜下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时给予有效的手术配合,可确保手术顺利完成,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标签: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手术配合食管癌(esophageal carcinoma)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20万人死于食管癌,对人们的生命及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研究显示[1],手术切除是治疗食管癌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但传统的开胸手术切口大、出血多、术后恢复慢。
而电视胸腔镜的问世,给传统切除手术带来了新的转机,电视胸腔镜具有切口小、恢复快、痛苦少等优点,近年来已逐步应用于食管癌的治疗。
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4年5月对68例食管癌患者行胸腔镜食管根治术,现将术中配合体会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5月我院治疗的食管癌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年龄18~70岁;确诊为食管癌,临床分期在T3N1M0以前,包括T3N1M0期;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精神异常或不能正常表达自己主述者;伴其他肿瘤或肿瘤复发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其中腺癌42例,鳞癌26例。
肿瘤部位:食管上段癌12例,食管中段癌47例,食管下段癌9例。
1.2 手术方法采用复合全身麻醉,单肺通气。
高龄食管癌患者三切口手术80例分析作者:姜金栋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3年第27期[摘要] 目的探讨三切口手术治疗高龄食管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将2008年5月~2013年5月入住我院的80例高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Sweet手术,观察组予三切口手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术中及术后情况等。
结果(1)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28/40),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55.00%(22/4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以及切缘残留均明显高于观察组(P < 0.05,P < 0.01);(3)两组术后均出现吻合口瘘、肺不张、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50%(9/40),观察组为7.50%(3/4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三切口手术为适合高龄食管癌患者的手术方法之一,短期疗效比较理想,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关键词] 高龄;食管癌;三切口手术;经左胸食管切除术[中图分类号] R73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27-0048-02颈胸腹三切口手术是目前治疗食管癌中上段的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及途径,而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至老龄化社会,高龄患者手术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1]。
2008年5月~2013年5月,本研究采用三切口手术方法治疗80例高龄食管癌患者,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3年5月入住我院的80例高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平行分组的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男/女:26/14,年龄(75.11±12.38)岁,肿瘤部位:上段14例、中段15例、下段11例,对照组男/女:23/17,年龄(75.12±10.31)岁,肿瘤部位:上段12例、中段16例、下段12例,对照组与观察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治疗中上段食道癌的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2-09-20T05:31:49.206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2期作者:赵迎鸿[导读] 目的:在中上段食管癌患者的治疗中探讨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的应用及效果。
赵迎鸿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双矿医院胸外科黑龙江双鸭山 155100摘要:目的:在中上段食管癌患者的治疗中探讨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的应用及效果。
方法:从我院治疗的中山段食道癌患者中选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患者作为分析对象,从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期间治疗的患者中选择60例,将患者采用平均分配的原则,分到不同护理方法的小组中,使用传统开胸术治疗的30例患者视为参照组,使用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的30例患者视为研究组。
对两组治疗后的情况进行分析和记录,深入了解治疗后患者的手术指标和淋巴结清扫情况。
结果:治疗后统计所有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与参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淋巴结数量清除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存在明显的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中上段食道癌的治疗中,采用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进行治疗,与传统开胸术治疗相比效果明显,有利于促进手术切除率,同时对患者术后存活率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中上段食道癌;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临床效果引言:当前三切口食道癌根治术在中上段食管癌的治疗中应用愈加广泛,为了分析该方法的效果,本研究选取部分患者接受三切口食道癌根治术治疗,另一部分患者接受常规开胸手术治疗,记录治疗后的情况,结合结果作出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的选取阶段主要为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全部来源于我院收治的中上段食道癌患者,选取过程中以具有代表性的60例患者为主,将患者以30人一个小组的方法采用随机软件进行研究小组的划分,并应用不同治疗方法完成分析。
一组使用常规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参照组),另一组使用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研究组),19例和18例是两组患者中男性患者的比例,11例:12例则是两组中女性患者的比例,46岁至79岁是研究组患者最低年龄值最高年龄的范围,参照组44至80岁,平均年龄相比(61.19±2.97)岁:(61.62±3.18)岁。
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治疗中上段食道癌的临床效果观察发布时间:2023-01-06T08:42:55.630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29期作者:王军贤,鲁文君,刘国伟,李超[导读] 目的:观察对中上段食道癌患者采用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的治疗效果王军贤,鲁文君,刘国伟,李超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胸外科,甘肃武威733000摘要:目的:观察对中上段食道癌患者采用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20.01-2022.01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中上段食道癌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应用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有30例。
对照组应用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淋巴结清除数量、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
结果:经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淋巴结清除数多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通过对中上段食道癌患者采用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有利于清除淋巴结,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中上段食道癌;临床效果食道癌是一种食管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近年来临床发病率与病死率逐渐增加。
该疾病的病因相对复杂,多数与亚硝胺类化合物、长期吸烟、饮酒、不良饮食习惯等存在密切关系。
患者发病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疾病进程发展将会出现进食哽噎感、胸骨后异物感,晚期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持续性胸骨后疼痛等[1]。
为有效治疗疾病,可采用手术方式,但传统的开胸手术治愈率较低,且存在多种并发症。
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的应用越来越重视。
本文主要探究对中上段食道癌患者采用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
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于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期间,收集整理60例确诊为中上段食道癌患者临床资料,经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患者,包括男16例,女14例,年龄区间范围在48-76岁,年龄中值(62.41±4.38)岁。
胸腔镜下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探讨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下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
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行胸腔镜下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的62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手术前准备、手术中配合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与记录,归纳总结胸腔镜下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要点与经验。
结果:本组62例食管癌患者胸腔镜下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成功率为88.71%,7例患者中转开胸手术;平均手术时间(228.69±20.32)min,平均出血量(110.20±18.67)ml,平均住院时间(9.05±0.64)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45%,无吻合口瘘、乳糜胸等并发症和围手术期死亡病例。
结论:在胸腔镜下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中,需要医疗人员精心做好术前准备,护理人员与医生术中密切配合,同时熟练地掌握胸腔镜器械的使用,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才能确保该手术的成功率。
【关键词】胸腔镜;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手术配合【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071-01为对胸腔镜下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进一步深入探讨,本次研究选取了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62例行胸腔镜下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密切观察了本组患者的手术全过程,现将相关要点与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行胸腔镜下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的62例患者,本次研究所纳入对象均经胃镜诊断和病理学检查确诊为食管癌,符合临床诊断标准。
其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43~72岁,平均年龄(52.39±5.64)岁,病灶部位:12例为食管上段癌、37例为食管中段癌、13例为食管下段癌。
颈胸腹三切口手术治疗食管癌86例支立才;秦亚东;等【期刊名称】《河北医药》【年(卷),期】1997(019)002【摘要】我院在1991年1月~1996年5月行左颈、右胸、上腹三切口手术治疗中上段食管癌86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性55例,女性31例,年龄45~65岁。
胸上段食管癌54例,中段食管癌30例,颈段食管癌2例。
病程最长7个月,最短20天。
病变范围最大8.5cm,最小2cm,平均5.15cm。
手术标本病理检查,全部为鳞状细胞癌,切缘断端癌侵犯1例,食管旁淋巴结转移35例。
1.2 切除率与生存率:本组86例,手术切除85例,手术切除率98.8%。
3年生存率61.5%(24/39),5年生存率50%(6/12)。
手术死亡1例,手术死亡率1.2%。
【总页数】2页(P74-75)【作者】支立才;秦亚东;等【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7医院胸外科05008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7医院胸外科05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1【相关文献】1.经颈胸腹三切口手术治疗食管癌2162例围术期并发症分析 [J], 束余声;石维平;史宏灿;陆世春;王康;孙超;缪乾兵;贺建胜;金卫国2.颈胸腹三切口手术治疗中上段食管癌临床疗效分析 [J], 陈宏;曾钊慧;赵仁贵3.颈胸腹三切口手术治疗食管癌的并发症与预防对策分析 [J], 万富芳4.经颈胸腹三切口手术治疗胸中上段食管癌76例疗效观察 [J], 张孝国;易德茂;唐小军5.经颈胸腹三切口手术治疗胸中上段食管癌的近远期疗效与并发症观察 [J], 孟繁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颈胸腹联合切口治疗高位食管癌的手术配合胡年香 余桂媛(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室 南昌 330006) 采用颈胸腹联合切口治疗高位食管癌具有肿瘤切除率高,清扫淋巴结方便;因膈肌不切开,术后呼吸影响较小;开胸、开腹组医生同时进行,缩短了手术时间及对吻合口瘘处理方便等优点。
我院自1993年10月至1996年10月连续采用三切口治疗高位食管癌共51例,其中男42例,女9例,年龄29岁~74岁。
肿瘤均为中上段食管癌,肿瘤直径2cm~15 cm。
经手术证明肿瘤全部在奇静脉平面以上,治疗效果满意。
现将手术方法及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1 手术步骤及配合1) 特殊器械及物品准备:(1)除常规开胸手术器械外,另加小号胸腔牵开器一个,腹腔自动牵开器一个,长针持二把,胆囊钳二把,大直角钳二把,银夹台、钳各一个,胸腔合拢器一个。
;(2)大小沙袋各一,骨盆固定器一个,电刀一台,闭式引流装置一套,橡皮引流条一根,洗必肽沙球数个,1/1000洗必肽溶液100ml。
2) 麻醉及体位:采用全麻。
平卧,右胸部垫高30度,左髋部放置骨盆固定器一个,头向右侧,左颈下垫小沙袋一个。
3) 切口:右胸前外侧切口、上腹部正中切口及左颈胸锁乳突肌前斜切口。
4) 先于右胸前外侧切口第四肋间进胸探查,递胸腔牵开器牵开胸腔,盐水纱垫复盖肺脏并推开暴露术野。
继之(1)结扎并切断奇静脉,分离出肿瘤下段食管置带牵引,纯性分离肿瘤,清扫各组淋巴结,所有切下的组织用血管钳带4号线结扎,对于肿瘤周围组织考虑有浸润之处用银夹作标记便于术后放疗原位。
(2)在肿瘤下段切断食管,用大直角钳夹住食管再切断,残端用洗必肽纱球消毒后套上指套, 10号线结扎牵引。
再沿食管向上分离至胸廓上口,向下分离至膈肌食管裂孔。
(3)切除肿瘤,在肿瘤上2~5处切断食管,食管下段在贲门处切断,贲门端用纱布或手套包好送入腹腔。
(4)在颈部斜切口,在甲状腺背部脊椎前筋膜间隙游离出食管上段,纯性扩张胸廓上口,将食管从颈部切口引出。
经颈胸腹三切口治疗中上段食管癌临床研究目的探讨经颈胸腹三切口治疗中上段食管癌临床疗效。
方法122例中上段食管癌隨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经颈胸腹三切口术式,并观察临床效果。
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观察项目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
结论治疗组手术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生存率明显优与对照组。
标签:经颈胸腹三切口; 中上段食管癌; 手术治疗食管癌是常见的疾病,我国食管癌的发病率已上升至所有肿瘤的第4位[1]。
手术是治疗食管癌的主要手段,由于食管癌手术创伤大、操作复杂、并发症多,中上段食管癌手术治疗更为困难[2],我院采用经颈胸腹三切口治疗中上段食管癌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4~2006年我院治疗中上段食管癌122例。
男85例,女37例,年龄37~79岁,平均年龄63岁。
其中颈段食管癌32 例,上段40例,中段50例。
病变范围2~10cm,平均6cm。
临床TNM分期:Ⅱ期31例,Ⅲ期79例,Ⅳ期12例。
将122例中上段食管癌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变部位、程度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式对照组采用经左胸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弓上、胃弓下和左颈部吻合术。
治疗组采用经颈胸腹三切口术式。
全麻左双腔插管,静脉复合麻醉。
取左侧卧位,右第五肋床或第五肋间进胸。
先结扎切断奇静脉弓,游离胸段食管及清扫食管旁、肺门、气管隆突下、右纵隔食管气管旁沟淋巴结,向上钝性分离食管至颈部,向下至贲门部,扩张膈肌裂孔至可容四指,将全胸段食管全部游离后,食管膈裂孔上缘切断食管,然后置胸管关胸,行上腹正中切口,游离全胃,清除腹腔淋巴结,切除下段食管.缝缩胃腔呈管状,于左胸锁乳突肌前内侧缘做颈斜纵切口,游离颈段食管,将管状胃通过膈食管裂孔置于后纵隔食管床提至颈部,行食管胃颈部吻合术,手术者双手于颈胸切口内辅助摆正胃的位置,以避免扭曲。
胸腹腔镜联合经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56例分析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经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龙岩市第二医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56例胸腹腔镜联合经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45例,女11例,年龄42~73岁,平均59岁;食管上段癌9例,食管中段癌36例,食管下段癌11例。
结果:手术总时间253~467 min,平均(312.2±50.2)min;胸腔镜手术时间83~210 min,平均(124.0±36.5)min;腹腔镜手术时间40~121 min,平均(62.0±9.7)min。
术中出血量80~650 ml,平均(353.1±34.8)ml;胸腔引流时间3~28 d,平均(5.2±1.8)d;术后住院时间8~45 d,平均(12.5±3.6)d;术后淋巴结清扫数量11~28个,平均(19.2±2.3)个;器械吻合48例,人工吻合8例。
术后出现肺部并发症8例,心律失常3例,乳糜胸1例,吻合口瘘6例,声音嘶哑5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肠梗阻1例,膈肌裂孔疝1例,无围手术期死亡。
结论:腹腔镜联合经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可行,值得临床应用。
标签:食管癌根治术;胸腹腔镜;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外科手术因可根治切除肿瘤,仍是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传统食管癌开放手术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近年来随着腔镜技术的发展及外科医师腔镜手术技术的娴熟,腔镜微创技术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食管癌手术中。
笔者所在科从2013年开始使用胸腹腔镜联合经颈胸腹三切口手术治疗食管癌,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行胸腹腔镜联合经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5例,女11例,年龄42~73岁,平均59岁;食管上段癌9例,食管中段癌36例,食管下段癌11例。
颈胸腹三切口手术治疗中上段食管癌临床疗效分析陈宏;曾钊慧;赵仁贵【摘要】目的通过观察三切口手术对中上段食管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炎性反应因子的影响,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将244例中上段食管癌患者分为实验组(124例)和对照组(120例),记录术后并发症和术后生存率,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VEGF等指标.结果较之术前和同期对照组,实验组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术后近期血清hs-CRP、IL-6、TNF-α和VEGF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生存率显著提高,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切口手术可通过有效降低肿瘤细胞增殖和炎性反应而改善食管癌患者的预后.【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0(007)014【总页数】3页(P1414-1415,1418)【关键词】食管肿瘤;随访研究;吻合术,外科【作者】陈宏;曾钊慧;赵仁贵【作者单位】重庆市涪陵区中医院,408000;重庆市涪陵区中医院,408000;重庆涪陵中心医院,40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1目前我国食管癌的发病率居世界首位,60%~70%好发于食管中上段,其手术切除率和远期生存率均低于下段食管癌[1]。
左颈、右胸、腹三切口食管癌切除及食管胃颈部吻合术(三切口)是近年来治疗中上段食管癌的重要术式,但在其安全性和远期生存率方面尚有争议[2]。
已证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炎性反应因子对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3]。
本研究通过观察三切口术式对中上段食管癌患者VEGF和炎性反应因子的影响,探讨其临床疗效。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择1990~2009年收治的中上段食管癌患者244例,其中男 161例,女 83例,年龄 43~72岁,平均(57.32±17.64)岁。
【关键词】高位食管癌
【摘要】目的总结高位食管癌颈胸腹三切口根治术经验。
方法对59例高位食管癌患者施行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术中开胸游离食管和肿瘤,开腹游离胃并扩大贲门,左颈部行食管胃吻合,术中常规幽门成形。
结果全组住院期间无死亡。
9例发生颈部吻合口漏,经引流换药等治疗痊愈;未出现胸部并发症。
5例术后5个月~1年死于远处转移并发症,1年存活率91%,3年存活率39.0%(23/59),存活最长者近12年。
结论高位食管癌颈胸腹三切口根治性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高位食管癌;三切口;吻合术;幽门成形
我院1990年1月~2004年12月共收治高位食管癌患者64例,59例施行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5例术中探查肿瘤不能切除,行胃造瘘术或食管胃转流吻合术。
全组住院无死亡,出院后均随访1年以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患者64例,男45例,女19例,年龄48~72岁,平均(57±4)岁。
肿瘤位于高位胸中段(胸中段上半部分)41例,胸上段10例,颈段13例;肿瘤长度为30~50cm 40例,50~11cm 24例。
术前可进半流质饮食30例,可进流质31例,不能进食3例。
充分术前准备,术前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保护并改善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术前3天行肠道准备。
全组根治术59例食管癌切除行胃代食管经颈部吻合术,5例肿瘤经探查不能切除,行胃造瘘术或食管胃转流吻合术等减状姑息手术。
1.2 手术方法气管插管麻醉完毕后,先取左侧卧位,行右后外侧剖胸切口经第5或6肋间进胸探查,切断并结扎奇静脉,游离肿瘤及其上下方食管,上至胸顶,下至膈肌食管裂孔,仔细结扎止血,注意勿损伤气管、主动脉、上腔静脉及颈部血管,59例根治性切除者,同时常规清扫各组淋巴结。
5例肿瘤已广泛侵及降主动脉、气管,粘连紧密,难以切除。
胸部食管及肿瘤游离完毕,切除肿瘤及上下食管,用带子将上下食管残端相连,关胸,使患者取平卧位。
颈段食管癌切除,一般是在胸部手术结束后与开腹游离胃同时进行,取左侧颈部胸锁乳突肌前斜切口,自甲状腺背面椎前筋膜间隙游离出食管及肿瘤,游离食管时应靠近食管,防止损伤左喉返神经及气管膜部,切断食管时至少保留咽下食管 05~10cm,便于吻合。
同时胸部手术结束后,取上腹正中切口进腹,游离全胃,充分松解胃幽门处腹膜,避免胃上提后出现幽门成角致幽门梗阻,将膈肌食管裂孔与贲门分离并适当扩大,食管自贲门处切断,缝闭贲门,将与上段食管相连的带子固定于胃底,由左颈部切口将胃从腹部经膈肌食管裂孔、胸腔上提至颈部,在颈部行食管胃底端侧吻合,吻合毕,将颈部软组织与胃壁固定3~4针,以减轻吻合口张力。
一层间断吻合43例,吻合器吻合16例。
颈部吻合后,胃壁与膈食管裂孔固定3针。
所有病例均行幽门成形。
常规放置胃管和十二指肠鼻饲管。
2 结果
全组住院期间无死亡。
5例姑息手术者术后4~13个月死于广泛远处转移;59例食管癌根治术后,9例发生颈部吻合口漏,经引流换药等治疗痊愈,未出现胸部并发症,5例术后5个月~1年死于远处转移并发症,1年存活率91%,3年存活率390%(23/59),存活最长者近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