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痛药
- 格式:ppt
- 大小:3.17 MB
- 文档页数:43
镇痛药使用原则
镇痛药使用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1. 根据疼痛程度选择适当的镇痛药剂型和用量。
2. 所用药物应具有较高的镇痛效果,但副作用尽可能小。
3. 一般应采取“起小剂量,逐步加量”的方法,来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
4. 药物治疗前,应注意患者的生理、心理状况,考虑是否存在过敏史、药物不良反应史或其他相似疾病史等。
5. 取药时应按规定用药时间定时服用,并在药效作用时间结束前及时续药。
6. 必须严格遵循药物的贮存、使用和处理原则,不得随意乱用、弃药或借药。
7. 镇痛药治疗必须结合其他治疗措施,如理疗、物理疗法、心理治疗等。
总之,镇痛药的使用应严格遵循医嘱用药,控制用药剂量和时间,了解药物的作用、要求、禁忌和注意事项,以及药品的副作用和风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有效治疗。
PHARMACOLOGY药理学第十五章镇痛药学习目标●掌握:吗啡、哌替啶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熟悉:其他镇痛药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人工合成镇痛药其他镇痛药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吗啡吗啡(morphine)是阿片中的主要生物碱,含量约占10%。
【体内过程】口服易吸收,但首关消除明显,生物利用度较低,故常采用注射给药。
与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30%,游离型可迅速分布于全身组织,少量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发挥作用。
一次给药,镇痛作用持续4~6h。
主要经肾排泄,少量经胆汁、乳汁排泄,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新生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全,吗啡易进入中枢,抑制胎儿和新生儿呼吸。
【药理作用】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1)镇痛、镇静。
(2)镇咳。
(3)抑制呼吸。
(4)其他作用:①缩瞳作用。
②催吐作用。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吗啡可激动延髓孤束核阿片受体,同时促进组胺释放,使外周血管扩张,引起直立性低血压。
另外,吗啡可抑制呼吸,引起CO2潴留,使脑血管扩张,导致颅内压升高。
3.对平滑肌的作用(1)胃肠道平滑肌:吗啡能提高胃肠道平滑肌张力,抑制其蠕动,使肠内容物通过延缓,同时又能抑制消化液分泌,加之中枢抑制后使便意迟钝等,可引起便秘。
(2)胆道平滑肌:治疗量吗啡可引起胆道平滑肌和奥狄括约肌收缩,使胆道排空受阻,胆囊内压明显升高,引起上腹部不适,甚至胆绞痛。
(3)其他平滑肌:吗啡能收缩输尿管平滑肌,还可提高膀胱括约肌张力,导致尿潴留;大剂量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收缩作用,可诱发、加重哮喘;还可对抗缩宫素对子宫的兴奋作用,降低子宫张力,使产程延长。
【作用机制】中枢神经系统中存在由阿片肽(如脑啡肽、内啡肽等)和阿片受体组成的抗痛系统。
疼痛刺激使感觉神经末梢释放的谷氨酸、P物质(SP)等兴奋性递质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将痛觉冲动传入中枢。
现已证明,在脊髓感觉神经末梢突触前、后膜上存在阿片受体,内阿片肽由特定的神经元释放后,激动阿片受体,使突触前膜递质(谷氨酸、SP)释放减少,突触后膜超极化,从而减弱或阻滞痛觉信号的传递,产生镇痛作用。
镇痛药的说明书尊敬的用户,感谢您购买我们的镇痛药。
为了确保您正确、安全地使用该药物,我们特别提供本说明书,详细介绍镇痛药的相关信息和使用方法,请您仔细阅读。
一、药物简介1.1 通用名称:镇痛药1.2 成分:本药物主要成分为氨酚和阿司匹林。
1.3 适应症:本药物适用于缓解轻度至中度疼痛,例如头痛、牙痛、肌肉疼痛等。
1.4 规格:每粒镇痛药含有氨酚325毫克、阿司匹林325毫克。
二、适用对象与禁忌症2.1 适用对象:成年人和12岁以上的青少年。
2.2 禁忌症:以下人群应避免使用镇痛药:(1) 对本品成分过敏者;(2) 患有严重肾功能损害的患者;(3) 患有严重心脏病、肝病或消化道溃疡的患者;(4) 孕妇或哺乳期妇女。
三、用药注意事项3.1 用量与使用频率:每次口服一粒,两次间隔至少4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8粒。
3.2 服用方法:用适量水将药物整粒吞服,避免咀嚼或咬碎。
3.3 注意事项:(1) 请遵守推荐用药量,不要超量使用。
(2) 若症状无缓解,请咨询医生。
(3) 镇痛药仅适用于疼痛缓解,不应用于长期或慢性痛苦管理。
(4) 镇痛药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例如胃肠道不适、头晕等,请留意自身身体状况,并在需要时咨询医生。
四、不良反应与紧急情况处理4.1 常见不良反应:少部分人可能会出现胃肠道不适、皮疹、头晕等不适症状。
4.2 紧急情况处理:(1) 如出现严重过敏、呼吸困难或胸痛等紧急情况,请立即就医;(2) 如服药后出现严重胃肠道出血、呕吐血液或黑便等情况,请立即就医。
五、药物储存5.1 储存环境:请将药物存放在阴凉、干燥的环境中。
5.2 避免儿童接触:请将药物放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
六、其他注意事项6.1 药物有效期为36个月,请在有效期内使用。
6.2 除非得到医生指导,否则不要与其他镇痛药物同时使用。
6.3 本药物不适用于对阿司匹林过敏或有哮喘的患者。
尊敬的用户,希望您通过阅读本说明书了解了镇痛药的相关信息和使用方法。
镇痛类药物的作用原理
镇痛类药物的作用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阻断疼痛传导:镇痛药物可以通过阻断疼痛信号的传导来减轻或消除疼痛感。
例如,麻醉药物和局部麻醉药物可以阻断疼痛神经纤维的传导,使疼痛信号无法到达大脑。
2. 中枢镇痛作用:某些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改变疼痛的感知和处理过程。
例如,阿片类药物可以通过与脑内的μ受体结合,抑制疼痛传递途径,减少疼痛的感知。
3. 抗炎作用:某些镇痛药物具有抗炎作用,可减轻炎症引起的疼痛。
这些药物通常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或减少炎症反应来发挥作用。
4. 神经调节作用:有些药物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从而减轻或控制疼痛感。
例如,抗抑郁药物和抗惊厥药物可以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活动来降低疼痛感。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镇痛药物可能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适应症。
使用镇痛药物时,应根据疼痛的原因和特点选择合适的药物,并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常用镇痛药作用比较
传统镇痛药包括鸦片类、酒精类、抗痛风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非洛地平类镇静镇痛药、抗肿瘤药物、肝素类血管紧张素拮抗剂等。
1、鸦片类:鸦片是一种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的药物,主要通过阻断多发性神经元中间脑多巴胺能神经递质的发射而起作用的。
常见的有阿片类药物,如吗啡、芬太尼、可待因等,用于缓解中重度的疼痛,如骨关节痛、硬膜外痛、创伤性疼痛、头痛以及其它部位的疼痛。
鸦片类药物的使用存在较高的风险,可引起中枢性镇静,出现呼吸抑制等致死症状,在临床使用时要慎重。
2、酒精类:酒精能够引起神经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有一定的局部麻醉作用,能够使痛觉系统的活动降低,对疼痛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用于疼痛的急性改善,但是由于其有毒性,不宜过量使用,另外酒精还有刺激血管收缩、加重流血、引起心脏病变等不良反应,不宜用于慢性疼痛的镇痛治疗。
3、抗痛风药物:抗痛风药物在药理学上可分为抗病毒药、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等,其中一些抗病毒药物如异恶唑嗪和氯氟沙星,可以抑制病毒的繁殖,从而有效缓解病毒感染引起的疼痛。
「镇痛药物的分类与用途」
镇痛药物是一类用于控制疼痛的药物,它们分为不同的类别,每种都
有其不同的作用和用途。
下面,我们将按照用途和类别,对镇痛药物的种
类进行分类和介绍。
一、非麻醉镇痛药物:
1.非阿片类非甾体类镇痛药物:这是一类抗生物素的中等强度镇痛药,主要有青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头孢他啶、硝酸甘油和咪唑等;
2.阿片类镇痛药:这是一类非强效止痛药,包括吗啡、代乐林、吗替啡、奥美沙坦等,用于中等疼痛或低痛症状;
3.强效止痛药:这是一类高效镇痛药,主要有美沙本、芬太尼、阿片
类药物,广泛用于严重疼痛的镇痛治疗;
4.抗炎镇痛药:这是一类抗炎镇痛药,包括布洛芬、苯乙双胍等,常
用于重度疼痛的情况,或者治疗关节炎或肌肉病。
二、麻醉镇痛药物:
1.局部麻醉药:这是一类局部麻醉药,常用于给予局部麻醉,主要有
甲硝唑、异丙嗪、咪唑啉、阿特林、青霉素和硫酸镁等;
2.全身麻醉药:这是一类用于全身麻醉的镇痛药,包括瑞芬太尼、吗
丁啉、七氟醚、氟烷、普萘洛尔、咪达唑仑等;。
镇痛药说明书第一节:引言镇痛药是一种旨在缓解或减轻疼痛的药物,常用于手术后、创伤或其他慢性疼痛的治疗。
它们通过不同的机制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帮助患者获得疼痛缓解。
本说明书将详细介绍镇痛药的类型、使用方法、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第二节:常见的镇痛药类型1. 非处方类镇痛药:例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
这些药物通常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的疼痛症状。
患者可以在药店或超市购买这些药物,但在使用之前需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并遵循正确的用药剂量。
2. 阿片类镇痛药:例如吗啡、可待因等。
这些药物具有较强的镇痛效果,适用于中度至重度的疼痛。
然而,阿片类药物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和成瘾性,因此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并严格按照医嘱用药。
第三节:使用方法1. 非处方类镇痛药的使用方法:在使用非处方类镇痛药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中的用药指南,了解剂量和用药频率等信息。
通常情况下,这些药物可口服或外用于患痛区域。
2. 阿片类镇痛药的使用方法:阿片类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医生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剂量和用药方式。
通常情况下,阿片类药物可口服、注射或贴剂给药。
第四节:副作用及注意事项1. 非处方类镇痛药的副作用及注意事项:非处方类镇痛药使用时可能出现一些副作用,如胃肠道不适、头痛、过敏反应等。
在使用过程中,需密切注意自身症状变化,并遵循药物说明书上的注意事项,如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不超过推荐剂量等。
2. 阿片类镇痛药的副作用及注意事项:阿片类药物具有一系列的副作用,包括便秘、恶心、呼吸受抑制等。
患者应在医生的监护下使用,并严格遵循医嘱。
此外,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容易导致依赖和成瘾,所以在停药时应逐渐减量。
第五节:结论在使用镇痛药时,患者必须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当的药物类型。
在使用过程中,务必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并遵循正确的用药方法和剂量。
如果出现严重副作用或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所使用的药物。
此外,患者还需注意避免滥用药物,以防止不必要的健康风险。
镇痛药的临床应用镇痛药的临床应用1、引言1.1 研究背景1.2 目的1.3 文档结构2、镇痛药的分类2.1 酸性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2.2 阿片类镇痛药2.3 丙烯酸镇痛药2.4 局部麻醉药2.5 其他镇痛药类别3、镇痛药的机制与作用3.1 酸性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的作用机制3.2 阿片类镇痛药的作用机制3.3 丙烯酸镇痛药的作用机制3.4 局部麻醉药的作用机制4、镇痛药的临床应用4.1 急性疼痛4.2 慢性疼痛4.3 癌症疼痛4.4 阵发性疼痛4.5 骨关节疼痛4.6 神经病性疼痛4.7 外伤疼痛4.8手术后疼痛管理5、镇痛药的副作用与注意事项5.1 常见副作用5.2 严重副作用5.3 使用注意事项5.4 药物相互作用5.5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使用注意事项6、临床实践中的镇痛药管理策略6.1 多模式镇痛6.2 个体化镇痛方案6.3 监测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6.4 镇痛药物的剂量调整与转换附件:附件1:常用镇痛药品目清单附件2:临床镇痛评估工具法律名词及注释:1、酸性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也称非类固醇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Ds),是一类具有抗炎、退热和镇痛作用的药物。
2、阿片类镇痛药:指含有阿片类化合物的药物,主要用于控制中重度疼痛。
3、丙烯酸镇痛药:指类似于酸性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的化合物,但作用机制略有不同。
4、局部麻醉药:用于局部麻醉或神经传导阻滞的药物,可用于镇痛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