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112.00 KB
- 文档页数:1
第四章第一节功学习目标1、会判断是否做了功;2、会计算力对物体所做功;3、理解功的正负。
学习过程一、预习指导:1﹑做功的两要素是和;“做工”时一定“做功”吗?举例说明。
2、当力F与位移S的方向相同时,如何计算功的大小?当力F方向与位移S方向的夹角为α时,如何计算功的大小?3、举例说明:力在什么情况下做正功?在什么情况下做负功?4、正负功表示什么意义?5、物体受到几个力的共同作用而发生一段位移时,如何计算这几个力对物体所作的总功?二、课堂导学:※学习探究一、怎样才算做了功1、概念:如果一物体受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则力对物体作了;2、判断课本62页图中,人是否对物体做功? 说明理由。
体会“做工”与“做功”的区别;3、通过上述分析归纳出做功的两个要素:和;二、如何计算功1、如图1,当力F与位移S的方向相同时,功W=2、如图2,当力F与位移S的夹角为α时,功W=推导:结论: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以及力和位移夹角的余弦的乘积;3、1J的物理含义:在1牛顿力的作用下,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是1米;三、功的正负1、讨论一个力做功时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形:(1)当α= π/2 时,cos α 0,W 0,表示力F方向跟位移l的方向垂直时,力F不做功。
(2)当0 ≤α< π/2 时,cos α 0,W 0,表示力F对物体做了功。
(3)当π/2 < α≤π时,cos α 0,W 0,表示力F对物体做了功。
2、正、负功表示什么意义(1)正功:力对物体做正功时,这个力对物体而言是;(2)负功:力对物体做负功时,这个力对物体而言是,负功可表述成“物体克服这个力做了功”。
如:某个力对物体做了-10J的功,可以说这个物体克服这个力做了的功;(3)功有正负,它是矢量还是标量?它的负号表示大小还是方向?四、总功的计算:物体受到几个力的共同作用而发生一段位移时,几个力对物体所作的总功等于。
功【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知道机械功的概念。
2、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
【学习过程】【新课引入】如上图,用细绳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前进,木块受到几个力的作用?作出它的受力示意图,哪个力对木块的移动作出了贡献?在力学中,我们把对木块的移动作出贡献的这个力,说它对物体做了功,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功的一些知识。
合作探究探究(一)功包含的必要因素:1.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这个力的作用就显示出,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2.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1);(2)。
【温馨提示】以下三种情况的力不做功:一、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物体没有移动距离二、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虽然也移动了距离,但移动的距离不是在力的方向上(与力的方向垂直)。
三、物体由于惯性移动的距离。
前两种情况是有力无功,属于“劳而无功”,第三种情况有移动距离但无功,属于“不劳无功”。
3、达标测试(利用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分析力是否对物体做功):【1】判断下列力对物体是否做功:(1)小红提着水桶,站着不动。
(2)小明提着水桶,沿水平地面前进。
(3)小刚提着水桶,从一楼爬上三楼。
【2】下面力对物体做功的是:()(1)守门员用力将足球踢出80米远(2)小孩用力搬石块,但未搬动(3)小丽背着书包沿水平公路前进2千米(4)苹果因受重力从树上落到地上探究(二)、功的计算公式:试着比较功的大小:(每层楼高3米)小红扛着50N的凳子从一楼爬上三楼;小刚扛着200N的课桌从一楼爬上三楼;小明扛着200N的课桌从一楼爬上五楼。
通过上表看出,力与距离的乘积越大,力做功,可得出功的计算公式: .1牛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1米的距离时所做的功为焦。
1焦耳的物理意义是。
例题:质量为50kg的雪橇上装载了350kg的货物,一匹马拉着它将货物匀速运到了3000m外的货场。
如果雪橇行进中受到的摩擦力是800N,求马运货物时做的功。
(g=10N/kg)小贴士:①在使用公式求功之前,要明确哪个力做功。
课题:功学习目标:1、理解功的含义2、掌握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3、会判断力是否做功4、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温馨提示:要明确力的方向和移动的方向分析下列情景,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搬不动拉不动匀速提起水平运动讨论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2)说明:(1)物体受到的力和移动的距离在同一直线上(2)物体受力的同时还必须沿力的方向移动距离巩固练习(1)你把书包举高过程的中是否对书包做功?(2)举在高处停留不动的过程中是否做功?(3)张明同学提着书包在水平方向上匀速移动一段距离,张明对书包做功了吗?(4)李强同学用脚踢足球,足球在地面上滚动了一段距离,脚对足球做功了吗?(5)小球在光滑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受什么力的作用?是否做功?在水平方向上是否受力?是否做功?通过以上几个实例我知道有三种情况不做功:1、2、3、【自主学习】:功的计算1、(1)小明分别用30N的力拉着一辆小车前进了5米和10米,小明对小车做功了吗?做的功一样多吗?(2)小明分别用30N的力和40牛的力拉着一辆小车前进了5米,小明对小车做功了吗?做的功一样多吗?做功必须有力和距离,,力学中的功的大小如何计算呢?(看书112)力学中的“功”的公式是“功”的单位是1焦耳的物理意义是。
提示:力学中的功都是指定力的功。
2、出示焦耳的照片,了解焦耳的事迹和成就。
焦耳(1818~1889)是英国物理学家。
1818年12月24日生于索尔福。
他父亲是酿酒厂的厂主。
焦耳从小体弱不能上学,在家跟父亲学酿酒,并利用空闲时间自学化学、物理。
他很喜欢电学和磁学,对实验特别感兴趣。
后来成为英国曼彻斯特的一位酿酒师和业余科学家。
焦耳可以说是一位*自学成才的杰出的科学家。
焦耳最早的工作是电学和磁学方面的研究,后转向对功热转化的实验研究。
1866年由于他在热学、电学和热力学方面的贡献,被授予英国皇家学会柯普莱金质奖章。
【学以致用】1、一个人用50N的力沿水平方向匀速推一辆重200N的车前进2m,求这个人对车做功多少?重力对车做功多少?分析受力:哪个力的功:解题过程:2、一个人沿水平方向匀速推一辆受阻力50N的车前进2m,求这个人对车做功多少?分析受力:哪个力的功:3、起重机把8000N的重物竖直向上匀速提升5m后又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了2m,在这一过过程中钢丝绳向上的拉力对物体做功多少焦?分析受力:哪个力的功:小贴士:①在使用公式求功之前,要明确哪个力做功。
第一节电流做功(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电流做功跟哪些因素有关。
2、知道电功的计算公式、单位,并能进行计算。
3、了解常见用电器工作时能量的转化,会利用电能表测量电功。
教学过程:一、自主合探自学指导一、电流做功自学课本P118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电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写出下列用电器工作时的能量转化。
用电器把电能转化为的能量用电器把电能转化为的能量烧水的电壶吹热风的吹风机运转着的电梯发光的灯泡给电动车充电正在发声的电铃用电器工作的过程就是利用做功,将电能转化为的过程。
电流做了多少功,就要消耗多少。
2、完成下表后,找出哪些是电流做功实例序号实例能量转化序号实例能量转化1 火力发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4 洗衣机洗衣转化为2 风力发电 5 电饭锅做饭3 太阳能电池 6 骑着电动车在路上行走3、科学家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电流所做的功与、和成正比。
计算电功的公式:W= ,指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1度= KW·h= J自学指导二、认识电能表自学课本P119最后两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电能表的用途。
2.电能表标有220V 2.5(5)A字样,2.5A表示。
(5)A 表示。
3.千瓦·时也被称为,1KW·h的电能相当于功率为1KW的用电器工作所消耗的电能。
4.2400R/KW·h表示。
二、课堂练习1.读电能表并计算电费:五月底的示数六月底的示数五月底的示数(KW·h)当地电费 (0.5元/KW•h)六月底的示数(KW·h)六月份应缴纳的电费(元)六月份消耗的电能(KW·h)2、上图中如果表盘转过30转,电路中的用电器消耗了千瓦时的电能,合焦。
3、一只灯泡在家庭电路中正常工作,通过灯丝的电流是100mA,通电20min,在此过程中有多少焦耳的电能转化成了内能和光能?4、当小灯泡的两端电压为3伏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0.3A,此时小灯泡的电阻为多少欧姆?小灯泡工作0.5min电流所做的功是多少焦耳?三、小结本节你的收获有哪些?还有哪些疑惑?四、直击中招1.(2012河南)光伏发电系统发电时,___能转化为 ____能。
功率【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功率;知道功率的物理定义;2.知道计算功率的公式及功率的单位;会用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课前预习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含两个必要因素是:①②。
功的计算公式是。
2. 叫功率,功率表示。
功率的计算公式是,功率的主单位是。
3.某物体做功的功率是100W,其物理意义是。
课内探究一、知识辨析1.做功“快”与做功“多”有什么不同?做功快慢和做功多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例如,甲在1s内做了50J的功,而乙在5s 内做了100J的功时,乙做的功虽然比甲多,但它比甲用的时间长,平均1s内只做了20J 的功,所以乙比甲做功要.可见,做功快慢是跟做功的多少和做功所用的时间多少有关的,在物理学中用来描述,而做功“多”在物理学中用来描述. 2.怎样比较功率的大小?可采用下列三种方法比较功率的大小:(a)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做功的多少,做功越多的物体,功率,这是物理学中常采用的方法.(b)在完成相同功的条件下,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所用时间越短,功率.(c)在做功的多少和所用时间都不相同的情况下,通过计算后进行比较.3.功率功率是表示的物理量,叫功率。
功率的公式是。
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主单位是,简称;1W=J/s。
4.计算功率的另一个公式:P=Fv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以速度v沿拉力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拉力做功的功率等于力与物体速度的乘积,即P=Fv.你能完成该公式的推导吗?由该公式可知:在功率P一定时,力F与速度v成比。
应用:当汽车上坡时,司机采取换挡的办法,减小速度,以获得较大的牵引力。
例题分析例题1: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做功越多,功率越大B.物体做功时间越短,功率越大C.物体做功越快,功率越大 D.物体做功时间越长,功率越大闯关点拨:由功率的定义和功率的意义可知,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做功越快,功率越大。
功率的大小由物体所做的功和完成这个功所用的时间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做功越多或做功时间越长,功率不一定越大.例题2:班级里组织登楼比赛活动,比一比谁登楼的功率最大.为此,在活动中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闯关点拨:由功率公式可知,要比较登楼时功率的大小,必须知道人登楼过程中所做的和.这里的功就是人克服自身的重力所做的功。
16.1 电流做功学案 20242025学年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我的口吻写文档: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知教育的重要性。
在设计本节课“电流做功”时,我以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为目标,结合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的内容,希望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能够理解电流做功的原理。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感受电流做功的现象,从而理解电流做功的原理。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能够理解电流做功的原理。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电流做功的原理。
难点:电流做功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灯泡、电阻、导线等。
2.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份实验器材,包括电流表、电压表、灯泡、电阻、导线等。
五、活动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孩子们观察灯泡发光的现象,引导他们思考电流是如何让灯泡发光的。
2. 讲解电流做功的原理:通过示例,讲解电流做功的过程,让孩子们理解电流做功的原理。
3. 动手实验:让孩子们自己连接电路,观察电流做功的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4. 讨论与交流: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讨论电流做功的计算方法。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理解电流做功的原理。
难点:电流做功的计算方法。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完成一份电流做功的实验报告。
通过这份报告,我发现孩子们对电流做功的理解有了明显的提高。
同时,我也鼓励他们在生活中观察电流做功的现象,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感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重要性。
只有让孩子们亲自动手,才能真正理解电流做功的原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采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物理的魅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二、讲解电流做功的原理:在讲解电流做功的原理时,我通过示例来让孩子们理解电流做功的过程。
第一节功1.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位移的乘积叫做功,功常用W 表示,单位为焦耳(J)。
2.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如果力的大小为F,位移为l,力与位移之间的夹角为α,则该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W=Flcosα(该公式只适合于恒力做功,位移为对地位移).3.功是标量,没有方向,但它有正负.某力对物体做负功,也可说成“物体克服某力做功"。
功的正负表示能量传递的方向,即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4.几个力对一个物体做功的代数和等于这几个力的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即W总=W1+W2+…+W n或W总=F合lco sα例1如图,一斜面滑动摩擦因数为0.15,倾角为30度,有一物体质量为0.4 kg,在斜面上从静止开始下滑,则物体在斜面上滑行0。
2米时,求(g取10 m/s2,精确到0。
01)(1)重力对物块所做的功;(2)摩擦力对物块所做的功;(3)支持力对物块所做的功.【解析】(1)依题意,物体位移s=0。
2m,质量m=0。
4kg,摩擦因数μ=0。
15,显然物体在斜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其下滑0.2米时,物体下降的高度h=0。
2× sin30°=0.1(m),所以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W1=mgh=0.4×10×0.1=0.4(J)(2)因为物体所受摩擦力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故摩擦力对物体所做的功W2=fscos180°=-μmgcos30°·s=-0.15×0。
4×10×3 2×2=-1.04(J)(3)因为物体所受支持力方向与位移方向垂直,故其在支持力方向无位移,所以支持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零。
【答案】(1)0。
4 J(2)-1。
04 J(3)见解析例2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质量为M的长平板A,平板上放一质量为m的物体B,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今在物体B上加一水平恒力F,使B和A发生相对滑动,经过时间t,B在A上滑动了一段距离但并未脱离A。
变力做功学案(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变力做功的计算【例题1】如图所示,某力F=10N 作用于半径R=1m 的转盘的边缘上,力F 的大小保持不变,但方向始终保持与作用点的切线方向一致,则转动一周这个力F 做的总功应为( )A 、 0JB 、20πJC 、10JD 、20J 【练习1】如图所示,半径为R ,孔径均匀的圆形弯管水平放置,小球在管内以足够大的初速度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设开始运动的一周内,小球与管壁间的摩擦力大小恒为f ,求小球在运动的这一周内,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例题2】一辆汽车质量为105kg ,从静止开始运动,其阻力为车重的倍。
其牵引力的大小与车前进的距离变化关系为F=103x+f 0,f 0是车所受的阻力。
当车前进100m 时,牵引力做的功是多少?【练习2】边长为a 的立方木块浮于水面,平衡时有一半露在水面。
现用力向下压木块使之缓慢地下降,直到立方块上表面与水面齐平,水的密度为ρ。
求:R OF 【方法归纳】 【方法归纳】(1)从开始压木块到木块刚好完全没入水中的过程中,压力F与下降的位移x 的关系式?(2)在这一过程中压力做的功(3)如果水深为H,则从开始压木块到刚好把木块压到池底的过程中,力F对木块做的功。
【例题3】(2015海南高考)如图,一半径为R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轨道两端等高。
质量为m的质点自轨道端点P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最低点Q时,对轨道的正压力为2mg,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质点自P滑到Q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多少?【练习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L的细线悬挂而静止在竖直位置,用水平拉力F缓慢地将小球拉到细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的位置。
在此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是多少?F Lmθ【方法归纳】【巩固练习】1、如图所示,一质量为2m kg =的物体从半径为5R m =的圆弧的A 端,在拉力作用下沿圆弧缓慢运动到B 端(圆弧AB 在竖直平面内)。
江苏省徐州市教育教学研究室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11.4功率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江苏省徐州市教育教学研究室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1章第4节“功率”。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其应用;功率的计算方法;功率与做功时间、做功多少的关系;实际例子中功率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功率的概念,掌握功率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难点:功率的计算方法和实际例子中功率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册、草稿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引入,如运动员百米冲刺、汽车加速等,让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中涉及到哪些物理量,进而引出功率的概念。
2. 知识讲解:(1)讲解功率的概念: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是瓦特(W)。
(2)讲解功率的计算公式:功率 = 做功 / 时间,即 P = W / t。
(3)讲解功率的应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3.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功率计算的例题,如:一个电动机的功率为 2000W,工作时间为 10min,求该电动机做的功。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巩固功率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实例分析。
七、作业设计1. 请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计算下列实例中的功率:(1)一辆汽车的发动机功率为 100kW,行驶速度为 100km/h,求汽车的加速功率。
(2)一个学生爬楼梯,上楼的高度为 10m,所用时间为 2min,求学生的上楼功率。
答案:(1)汽车的加速功率为 2500W。
(2)学生的上楼功率为 50W。
2. 请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功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版物理八下第1节《功》学案功和机械能第一节功【整体构思】1.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认识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
2.理解计算功的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预习提示】1.做功的必要条件。
2.功。
3.功公式。
4.功的单位。
【教学流程】一、学生展示1.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在上通过一段,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力学里所说的功包含两个必要的因素:一是;二是。
功的计算公式:,式中F 表示作用物体上的力,S表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W表示力对物体做的功。
功的国际单位是,用符号表示,1J= N·m。
2.1J的功相当于用牛的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沿的距离。
3.用5N的水平拉力,拉着重40N的物体沿水平面移动了4m,重力做功 J,拉力做功 J。
4.一个物体沿粗糙的斜面自由滑下,物体受个力作用,对物体做功的力分别是。
5.下列对功的理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做的功越多B.物体通过的距离越大,做的功越多C.有力作用在运动物体上,此力对物体一定做功D.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6.下列关于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水平草地对足球的支持力对足球做了功B.悬挂着的电灯,电线的拉力对电灯做了功C.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的过程中,举力对杠铃做了功D.钢笔在纸面上写字的过程中,纸面的摩擦力对钢笔做了功7.重200N的物体,在水平面滑行了5m,摩擦力是重力的0.2倍,水平拉力是50N,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重力做功是1000JB.拉力做功是250JC.合外力做功是50JD.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是200J8.运动员一脚将20N的足球踢出50m远,脚踢球的力是500N,那么踢球所做的功是()A. 1000JB. 25000JC. 26000J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二、目标定向在物理学里,经常要提到“功”的概念。
第二节功率一、功率1.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叫做功率,它是表示力(或物体)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用P表示,P=错误!,单位为瓦特(W)其中W 表示物体所做的功,t表示物体做这些功所用的时间。
2.一物体在与速度方向成θ角的恒力F的作用下运动,则F 做功的功率为P=Fv cosθ,其中v为瞬时速度或平均速度,相对应地,P为瞬时功率或平均功率。
例1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1.2 kg的物体从倾角为30°、长度为10 m的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是多少?整个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是多少?甲乙【解析】物体下滑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受力情况如图乙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得物体的加速度a=错误!=10×错误!m/s2=5 m/s2物体下落到底端时的速度v=2as=错误!m/s=10 m/s此时重力的瞬时功率P=mgv cos α=mgv cos 60°=60 W物体下滑过程中重力做的功W=mgs sin θ=mgs sin 30°=60 J物体下滑的时间t=错误!=错误!s=2 s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P=错误!=错误!W=30 W【答案】60 W,30 W例2跳绳是丽水市高中毕业生体育测试的项目之一,如图所示,高三的小李同学在某次测验过程中,一分钟跳180次,每次跳跃,脚与地面的接触时间为跳跃一次所需时间的错误!,g取10m/s2,则他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约为()A.20 W B.35 WC.75 W D.120 W【答案】C【解析】小李同学跳一次的时间是:t=错误!s=错误!s,他跳离地面向上做竖直上抛运动,到最高点的时间为:t1=12×错误!×(1-错误!)s=0。
1 s,此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为:W=mg(错误!gt错误!)=500×(错误!×10×0.01)J=25 J,跳绳时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为:错误!=错误!=错误!W=75 W,故C正确,A、B、D错误。
11.1 怎样才叫做功——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1.1节“怎样才叫做功”。
该章节主要介绍了功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相关物理量的理解。
具体内容包括:1. 功的定义:通过力的作用,使物体沿着力的方向发生位移,力与位移的乘积称为功。
2. 功的计算:功等于力与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的乘积,即 W =F × s。
3. 功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J)。
4. 功的分类:根据力的性质,功可以分为静力功和动力功;根据物体发生位移的方向,功可以分为正向功和反向功。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功的概念,掌握功的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功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难点:功的应用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从一点移动到另一点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力和位移之间的关系。
2. 概念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功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单位。
3. 例题讲解:运用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讲解几个典型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功的应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测量力与位移,计算功,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7. 作业布置:布置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1.1 怎样才叫做功一、功的定义:通过力的作用,使物体沿着力的方向发生位移,力与位移的乘积称为功。
二、功的计算:功 = 力× 位移三、功的单位:焦耳(J)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个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一个力F=10N的作用,移动了5m,求这个力做的功。
答案:10N × 5m = 50J2. 题目:一个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一个力F=15N的作用,上升了3m,求这个力做的功。
功和功率教学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功和功率(教师版)教学目标:理解功和功率的概念,会计算有关功和功率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教学重点:功和功率的概念教学难点:功和功率的计算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一、功1.功功是力的空间积累效应。
它和位移相对应(也和时间相对应)。
计算功的方法有两种:(1)按照定义求功。
即:W =Fs cos θ。
在高中阶段,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恒力做功。
当20πθ<≤时F 做正功,当2πθ=时F 不做功,当πθπ≤<2时F 做负功。
这种方法也可以说成是:功等于恒力和沿该恒力方向上的位移的乘积。
(2)用动能定理W =ΔE k 或功能关系求功。
当F 为变力时,高中阶段往往考虑用这种方法求功。
这里求得的功是该过程中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或者说是合外力做的功)。
这种方法的依据是: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功是能的转化的量度。
如果知道某一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数值,那么也就知道了该过程中对应的功的数值。
【例1】 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用长L 的细线悬挂而静止在竖直位置。
在下列三种情况下,分别用水平拉力F 将小球拉到细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的位置。
在此过程中,拉力F 做的功各是多少⑴用F 缓慢地拉;⑵F 为恒力;⑶若F 为恒力,而且拉到该位置时小球的速度刚好为零。
可供选择的答案有A.θcos FLB.θsin FLC.()θcos 1-FLD.()θcos 1-mgL 解析:⑴若用F 缓慢地拉,则显然F 为变力,只能用动能定理求解。
F 做的功等于该过程克服重力做的功。
选D⑵若F 为恒力,则可以直接按定义求功。
选B⑶若F 为恒力,而且拉到该位置时小球的速度刚好为零,那么按定义直接求功和按动能定理求功都是正确的。
选B 、D在第三种情况下,由θsin FL =()θcos 1-mgL ,可以得到2tan sin cos 1θθθ=-=mg F ,可见在摆角为2θ-时小球的速度最大。
第一节功课前预习学案设计人:邓晓审核人:李邦合 2011.12.7预习内容:(预习要求:请同学们根据“预习目标”,仔细阅读课本第104页-106页的相关内容,简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请将你的答案写在题目下面的空白处,并保证在20分钟之内独立完成。
)1、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说力对物体做了功。
2、分析课本图15.1-1,说出做功需要满足的两个条件是什么?3、分析图15.1-2,说出为什么没有做功?4、物理学中计算功的公式为:,根据这个公式.自学课本105页例题.1、左图是_____杠杆,它的特点是能________,但要___________.它的动力臂是阻力臂的_____倍,动力是阻力的______倍,当用它把一个重为10N的物体提高1m时,人对杠杆的力是_____N,人手移动的距离是______m,杠杆对物体所做的功是_______J,人对杠杆做的功是_______J.右图是_____杠杆,它的特点是能________,但要___________.它的动力臂是阻力臂的_____倍,动力是阻力的______倍,当用它把一个重为10N的物体提高1m时,人对杠杆的力是_____N,人手移动的距离是______m,杠杆对物体所做的功是_______J,人对杠杆做的功是_______J. 2、使用一动滑轮把一重为10N的物体提高4m,则拉力是_____N,拉力移动的距离是______m,人对动滑轮所做的功是______J,动滑轮对物体所做的功是_______J.(不计动滑轮及绳的的重和摩擦,若记的话,这两个功那个大?)练习:以下是一位同学给这四个题目的答案,你认为对么,如果不对的话,原因是什么?(1)一个人用同样大小的水平方向的力拉着木箱,分别在光滑和粗糙水平地面上前进相同的距离,关于拉力做的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 在粗糙地面上做功较多B. 在光滑地面上做功较多C. 两次做功一样多D. 条件不足,无法比较两次做功的多少(2)如图2-3所示,绳子通过定滑轮悬挂一个重50N的物体,若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及绳重忽略不计,一个小孩拉着绳端从滑轮正下方出发沿水平面走过3m,把重物匀速提升了1m,在这个过程人拉绳所做的功为(B)A. 50JB. 150JC. 200JD. 无法确定(3)步枪子弹里的火药在爆炸时产生的气体推动弹头的力1.2×104N,如果枪膛长60cm,子弹离开枪膛后,又前进2000m远,求气体对弹头所做的功是多少?解:W=Fs=1.2×104N×(0.6+2000)J=2.40072×107J更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某同学用60N的力提着一个水桶沿水平方向匀速走了10m,问这位同学对水桶做了多少功?解:W=Fs=60N×10m=600J。
7.3 功率(预习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理解功率的概念,能区分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会计算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2.了解生活和生产中常见机械功率的大小及意义3.会分析以额定功率行驶的机动车的运动情况功率的概念请同学们看课件分析三台起重机做功情况。
素材提供:第一台用了1分钟把1吨货物提到2米的高度,第二台用了1分钟把1吨货物提到4米的高度,第三台用了0.5分钟把1吨货物提到4米的高度。
思考:1、在以前学习中学过哪些与快慢有关的物理量?2、如何描述做功快慢?总结:1、功率的物理意义:2、定义:3、定义式:4、单位:练习题1、关于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功率是说明做功多少的物理量B、功率是说明力做功快慢的物理量C、做功时间越长,功率一定小D、力做功越多,功率一定大自学“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思考其区别和联系练习题2、机器名牌上标注的功率值是,是发动机工作时的功率,实际功率往往这个值。
功率与速度1、请推导公式P=Fv?思考:该公式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什么?预习自测题:1、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沿斜面下滑,当物体的速度大小为v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多大?2、质量m =3kg 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6N 的拉力作用下,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时间t=3s,求:(1)力F 在3s 内对物体所做的功(2)力F 在3s 内对物体所做的功的平均功率(3)3s 末力F 对物体所做的功的瞬时功率温馨提示:涉及功率时一定要明确是平均功率还是瞬时功率!当堂检测1、质量为5kg 的小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它在2s 内从静止开始速度增加到4m /s ,则在这一段时间里外力对小车做功的平均功率是( )A.40WB.20WC.10WD.5W2、同一恒力按同样方式施于物体上,使它分别沿着粗糙水平地面和光滑水平地面移动相同一段距离时,恒力的功和平均功率分别为1W 、1P 和2W 、2P ,则二者的关系是( )A .21W W >、21P P >B .21W W =、21P P <C .21W W =、21P P >D .21W W <、21P P <3、一质量为m 的木块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从t=0开始,将一个大小为F 的水平恒力作用在该木块上,在t=T 时刻F 的功率是( )A .m T F 22B .m T F 2C .mT F 22 D .m T F 222【反思】本节课学习有什么收获?还存在什么问题?。
第二节 功【知能准备】1.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__________,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work )。
_________是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2.功的计算公式W =_____________,即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者之____________,功是一个______量,只有________,没有_________。
国际单位是________(joule ),符号是________。
3.当力F 方向与位移l 方向垂直时,力F __________;当力F 方向与位移l 方向夹角为锐角时,力F 做_______;当力F 方向与位移l 方向夹角为钝角时,力F 做_______。
4.求合外力做功可以先求合力,再用公式W 合=_____________,也可以先求各个分力做的功,再用公式W 合=_____________。
【同步导学】1.功的计算(1) 恒力的功,直接利用W =Fl cosα来计算, 其中F 应是恒力,l 是力的作用点的位移,α是F 和l 方向之间的夹角,F cosα是F 在l 方向上的分力,l cosα是l 在F 方向上的分位移。
例1 如图2-2-1所示,木块A 放在木块B 的左上端,用恒力F 将A 拉至B 的右端.第一次将B 固定在地面上,F 做的功为 W 1;第二次让B 可以在光滑的地面上自由滑动,F 做的功为W 2.比较两次做功,应有( )A . 21W W <B .21W W =C . 21W W >D .无法比较.点评:功的计算公式αcos Fl W =中的位移l 一般均是以地球为参考系(2) 合外力的功:一是先求合外力,再求总功;二是分别求各个力的功,再求各个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即:W 合=W 1+ W 2+ W 3+……例2 如图2-2-2所示,一个质量为m 的木块,放在倾角为α的斜面体上,当斜面与木块保持相对静止沿水平方向向右匀速移动距离s 的过程中,作用在木块上的各个力分别做功多少?合力的功是多少?点评:可以看出,斜面对物体的弹力有的不做功、有的做功(如在本题中),关键在于物体在这个弹力的方向上是否有位移.不能简单的说斜面的弹力对物体不做功。
1
第一节 功
一、基础填空:
1、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在 上通过一段 ,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力学里所说的功包含两个必要的因素:一是 ;二是 。
功的计算公式: ,式中F 表示作用物体上的力,S 表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W 表示力对物体做的功。
功的国际单位是 ,用符号 表示,1J= N 〃m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 巩固:☆某同学踢足球,球离脚后飞出10m 远,足球飞出10m 的过程中人 。
(原因是足球靠惯性飞出)。
3、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 。
二.课堂演练
1.在图中的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
2、塔吊是现代建筑工地中常见的工具,它主要由起重机组成,一台塔吊将重3 000 N 的货物提升
4 m
,塔吊本次的工作中所做的功是 J ,若塔吊吊着货物不动,此时塔吊 做功。
(填 “有”或“没有”) 三、课堂检测 1. (09年中考)如下图所示的四幅图是小阳同学生活中的情景,其中小阳做了功的是 ( ) 2.(10年中考)下列情况人对物体做了功的是 ( ) A .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 B .手提着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走 C .人推着车在马路上向前匀速运动 D .人用力推木箱却没有推动 3.(08年中考)水平地面上一静止木箱重800N
,某人用50N 的水平推力推动木箱前进10m ,撤消推力后木箱又继续前进了2m ,全过程中,水平推力做功 J ,重力做功 J 。
4.小明沿水平方向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但没有推动,此时他对桌子的推力 桌子所受到的阻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此过程中小明 (选填“有”或“没有”)做功。
5.一建筑工人用50N 的水平推力推小车,使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了15m ,小车受到的阻力 为 N 。
撤去推力,小车仍然能继续向前运动0.5m ,这是由于小车具有 。
在上述小车前进15.5m 的过程中,建筑工人对小车做的功为 J 。
第一节 功
一、基础填空:
1、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在 上通过一段 ,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力学里所说的功包含两个必要的因素:一是 ;二是 。
功的计算公式: ,式中F 表示作用物体上的力,S 表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W 表示力对物体做的功。
功的国际单位是 ,用符号 表示,1J= N 〃m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 巩固:☆某同学踢足球,球离脚后飞出10m 远,足球飞出10m 的过程中人 。
(原因是足球靠惯性飞出)。
3、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 。
二.课堂演练
1.在图中的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
2、塔吊是现代建筑工地中常见的工具,它主要由起重机组成,一台塔吊将重3 000 N 的货物提升4 m ,
塔吊本次的工作中所做的功是 J ,若塔吊吊着货物不动,此时塔吊 做功。
(填 “有”或“没有”) 三、课堂检测 1. (09年中考)如下图所示的四幅图是小阳同学生活中的情景,其中小阳做了功的是 ( ) 2.(10年中考)下列情况人对物体做了功的是 ( ) A .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 B .手提着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走 C .人推着车在马路上向前匀速运动 D .人用力推木箱却没有推动 3.(08年中考)水平地面上一静止木箱重800N ,某人用50N 的水平推力推动木箱前进10m ,撤消推力后木箱又继续前进了2m ,全过程中,水平推力做功 J ,重力做功 J 。
4.小明沿水平方向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但没有推动,此时他对桌子的推力 桌子所受到的阻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此过程中小明 (选填“有”或“没有”)做功。
5.一建筑工人用50N 的水平推力推小车,使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了15m ,小车受到的阻力 为 N 。
撤去推力,小车仍然能继续向前运动0.5m ,这是由于小车具有 。
在上述小车前进15.5m 的过程中,建筑工人对小车做的功为 J 。
提着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A B C D
举着杠铃原地不动
用力搬石头但没有搬动 推着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前进 提着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A B C D
举着杠铃原地不动
用力搬石头但没有搬动 推着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