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卡介苗
- 格式:docx
- 大小:42.11 KB
- 文档页数:1
新生儿乙肝疫苗卡介苗接种标准
新生儿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是中国国家计划免疫(NIP)的常规接种疫苗之一,旨在保护新生儿免受乙型肝炎和结核病的感染。
以下是新生儿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标准:
1. 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标准:
- 新生儿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的是“一剂次人群”,接种后需在生后1个月再接种2次,分别为第2个月和第6个月。
- 若因病情等原因错过首剂接种的新生儿,应尽早接种,但必须在出生后28天内完成第一剂接种,接种后需按照正常接种时间表接种第二、第三剂。
2. 卡介苗接种标准:
- 新生儿生后48小时内接种卡介苗的是“一剂次人群”,接种后需在生后3个月再接种1次。
- 若因病情等原因错过首剂接种的新生儿,应尽早接种,但必须在出生后28天内完成第一剂接种,接种后需在生后3个月内接种第二剂。
需要注意的是,新生儿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是生命起始阶段的重要保障措施,家长应按照接种时间表,及时带孩子去医疗机构接种,以确保孩子的健康成长。
同时,如果您的孩子有特殊情况,如过敏史或患病史等,应在接种前告知医生,以便医生作出更加合适的接种决策。
新生儿卡介苗接种
(一)目的
通过人工自动免疫使新生儿产生抗体,防止结核杆菌感染。
(二)物品准备
治疗盘、冰盘、皮肤消毒剂、棉签、1ml注射器、卡介苗干粉及溶媒、利器盒、手消液、卡介苗接种卡。
(三)操作步骤
1.核对新生儿记录单信息,将接种日期、批号、接种单位、接种人、记录在接种证及入室大本上。
2.7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
3.准备治疗盘,冰盘,溶药,反复抽吸药液10次以上,抽取0.1ml 卡介苗放入治疗盘中备用。
4.备齐用物,推治疗车至新生儿床旁。
5.向产妇解释卡介苗的接种目的。
6.核对产妇腕带、新生儿腰牌及脚条相关信息无误(床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时间)。
7.显露并固定新生儿左臂三角肌外下缘,用皮肤消毒剂消毒皮肤,待干后皮内注射0.1ml卡介苗。
8.处理用物,再次核对信息无误后接种者签字,将卡介苗接种卡交给家属并签字。
9.向产妇宣教接种后的注意事项。
10.手消推车回治疗室,垃圾分类处理。
11.7步洗手法洗手。
(四)注意事项
1.卡介苗是活菌苗,应保存在冰箱(内2℃~8℃)。
2.接种时注意“三查七对”,溶药时反复抽吸10次以上。
3.配好的卡介苗应在30分钟内用完,不可在阳光下接种,避免影响效果。
4.卡介苗为低毒性活结核杆菌,剩余菌苗应先用75%酒精灭活再送高压灭菌,不可随意丢弃。
(五)操作流程。
新生儿接种卡介苗的常见问题及防范措施计划免疫预防接种是控制相关传染病最经济、最科学、最有效的手段[1]。
新生儿出生后,相对免疫功能不足,对一些疾病缺乏抵抗能力,为了让新生儿健康成长,出生后24小时内应在无医学禁忌证的情况下常规接种卡介苗,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对预防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性肺结核等重症结核病具有显著作用。
但由于卡介苗的局部反应过程比较特殊,它的反应与疫苗活力、注射剂量、注射技术、接种部位,继发感染及个体因素有关。
不正确的接种方法会让儿童身心受害,造成不必要的困扰。
使计划免疫这一民心工程的形象受到损害。
我院自1986年卫生部颁布新生儿24h内接种卡介苗以来,认真进行筛查接种工作,对符合医学指征妇产科病房的新生儿承担接种卡介苗的任务,在多年的接种过程中,不断的总结经验,严格接种技术操作规程,规范接种方法,使我院卡介苗接种有效卡痕率逐年提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杜绝接种事故发生,提高了接种质量。
现就接种过程中常见问题及防范措施等介绍如下:1 接种过程中常见问题1.1 卡介苗注射卡介苗接种是皮内注射,严禁皮下和肌肉注射。
皮内推注卡介苗不足0.1ml,刺入过深或过浅。
1.2 疫苗因素全程冷链不合格,疫苗运输、保存、发放和使用有的环节未冷藏,温度没有保持在2-8℃,用时不避光,未核对品名,批号,有效期,未检查安瓿有无破裂,有无混浊及颗粒絮状物,安瓿自稀释起超过30分钟。
1.3 注射器不合格1.4 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不规范,在注射卡介苗过程中,酒精与菌苗接触尤其注射后用酒精棉球按压穿刺头,会减低菌苗效果。
1.5 疫苗没有充分摇匀。
1.6 护理人员的技术操作不过硬,小儿固定不好。
1.7 没有严格筛选接种对象。
1.8 其它,病室条件差,如环境,温湿度等。
1.9 卡介苗可以与乙肝疫苗同时接种,但不能同臂,接种其它生物制品必须间隔一个月以上。
2 防范措施2.1 承担接种的单位,主要负责对接种人员进行培训,选择操作熟练,技术过硬的高年资护师技术指导,检查督促,反应处理,统计报表以及效果考核等有关事宜。
卡介苗接种时间
一、卡介苗接种时间二、卡介苗的接种流程三、卡介苗接种注意事项
卡介苗接种时间1、卡介苗接种时间
卡介苗接种时间一般都是在宝宝出生后的24小时之内,但是如果没有一出生就进行接种,又该怎么算时间呢?我国卫生部门规定:出生时未接种卡介苗的宝宝,如果还不满3个月,可以直接补种;如果是3个月-3岁之间,要先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结果为阴性就可以补种;4岁及4岁以上的宝宝就无需补种了。
宝宝在出生时就有接种卡介苗的,在3个月后要到接种点进行复查,以了解卡介苗接种是否成功,如果不成功,还需要重新接种。
2、卡介苗应用于哪些方面
2.1、出生3个月以内的婴儿及用5IUPPD(PPD为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或5IU稀释旧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的儿童(PPD或结核菌素试验阴性后48-72小时,局部硬结在5mm以下者为阴性),皮内接种以预防结核病。
2.2、现用于治疗恶性黑色素瘤、或在肺癌、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根治性手术或化疗后作为辅助治疗,均有一定疗效。
2.3、非特异性卡介苗还用于预防小儿感冒、治疗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以及防治成人慢性气管炎(PPD实验呈阴性者方可使用特异性卡介苗,否则会导致患者感染结核病)。
3、卡介苗接种会出现哪些不良症状
接种2周左右出现局部红肿、浸润、化脓,并形成小溃疡,严重者宜采取适当治疗处理。
接种中偶可发生下列反应:。
新生儿预防接种卡介苗的护理与体会摘要】新生儿的卡介苗接种是预防结核病的有效手段。
这是妇产科300名新生儿护理的摘要。
出生后24小时注射BCG疫苗时,所有新生儿均会出现预期的化脓性皮疹反应未发现异常。
疫苗接种率为100%。
通过护理,可以得出结论,卡介苗的接种需要及时有效,并且应保留卡介苗的剂量,浓度和位置,以供疫苗接种参考。
【关键词】新生儿;卡介苗;护理体会引言肺结核是一种具有高传染性,高感染率和高死亡率的主要疾病,而预防新生儿和婴儿结核病的最重要手段是接种卡介苗。
BCG疫苗接种可使新生儿获得减毒结核病的特异性免疫力,从而防止结核病向人体的扩散,并防止结核病,脑膜炎和其他军事性结核病的发展。
一般而言,新生儿需要在24小时内接种BCG疫苗,以便可以有效地进行被动免疫,从而提高BCG疫苗接种的成功率并减少结核病的发病率。
作者总结了通过临床疫苗接种BCG疫苗进行新生儿疫苗接种的经验,目前报告:1资料与方法1.1一般信息由产科部门于2019年1月至10月选择,用于接纳300例没有成功接种疫苗禁忌症的新生儿。
新生儿重2.5-5公斤。
卡介苗注射后对所有新生儿进行随访。
随访期为10天。
如果新生儿有副作用,请随访3个月。
1.2BCG疫苗注射该疫苗的接种方法是使用华北制药集团生物研究所生产的BCG冻干粉状减毒活疫苗,稀释后吸入一次性注射器中,每次0.1ml。
注射前,用75%的酒精擦拭皮肤进行消毒,当皮肤干燥时,对新生儿上臂三角肌的下端进行皮内注射。
1.3疫苗接种,护理原则和事项新生儿应在出生时立即接种卡介苗。
一次注射一次足以进行疫苗接种。
就疫苗接种深度而言,卡介苗是一种弱疫苗,应注射入皮肤而不是皮下注射。
皮内注射后,化脓性溃疡和溃疡分泌物直接暴露于空气中,不会伤害身体。
注入皮肤会引起再生,再生无法从溃疡中逸出,侵蚀周围的组织,甚至扩散和恶化。
因此,在注射护理过程中,要注意注射的深度,皮内注射的深度越浅越好。
在接种部位,将BCG疫苗注射到三角肌中很容易发现明显的疤痕并影响外观。
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操作规程1.0 目的:按质量完成卡介苗接种。
2.0 适用范围:使用于进行此项操作的护理人员。
3.0 操作步骤:3.1 评估、告知:核对医嘱,评估新生儿一般情况,向新生儿监护人告知疫苗的作用、禁忌证、不良反应及相关事项,取得监护人知情同意,并在《新生儿预防接种告知单》上签名确认。
3.2 掌握接种时间及禁忌证:新生儿生后至出院前接种。
卡介苗接种并无绝对的禁忌证,除非儿童伴有免疫缺陷病,或因恶性疾病而致免疫应答反应抑制或使用皮质激素者。
有接种禁忌证的新生儿暂缓接种(接种禁忌证:有严重窒息及其他严重疾病、早产儿,体重<2.5KG,APGAR评分<8分者;【卡介苗禁忌人群:1、早产、难产、伴有明显的先天性畸形的新生儿。
2、发热(>37.5℃)、腹泻等急性传染病的患儿。
3、心、肺、肾等慢性疾病、严重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以及对预防接种有过敏反映者。
】 3.3 疫苗稀释:取保存在2~8℃冰箱内冻干卡介苗1支,用灭菌的1ml注射器将随制品附带的稀释液稀释,用注射器来回抽取数次,充分混匀,发现有不可摇散颗粒,安瓿标签不清或药品过期都应废弃。
安瓿打开后应在半小时内用完,不可在阳光下接种。
3.3 接种方法:注射部位在左上臂三角肌下缘,皮内注射0.1ml,严禁皮下或肌内注射。
(用1ml一次性注射器吸取1人份疫苗,用75%的酒精棉枝皮肤常规消毒,待酒精干后,左手绷紧注射部位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管,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0°~15°角刺入皮内,再用左手拇指固定针管,但不要接触针头部分,将0.1ml疫苗注入皮内使注射部位形成约2~3mm直径圆形皮丘,针管顺时针方向旋转180°角后,拔出针头。
接种后的注射器和针头,多余菌苗用酒精或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分类处理。
3.4 宣教: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后应对产妇及家属再次说明卡介苗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告知在接种后2周左右,局部可出现红肿浸润、化脓,可形成小溃疡;8~12周后结痂痊愈。
婴儿接种卡介苗后应如何护理?肺结核在过去一定时间内是造成人类死亡的重要疾病之一,会对人体的多个器官造成损伤。
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低烧、消瘦等症状。
为了有效预防肺结核病症,我国在新生儿出生后会及时接种卡介苗,提升身体的巨噬细胞免疫能力。
但是卡介苗接种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需要在接种后对接种部位做好护理工作,避免感染。
1.婴儿接种卡介苗的正常反应及护理一般新生儿接种完卡介苗后,不需要进行处理,可以自行愈合。
但是需要在日常照顾中对接种部位进行观察,并适当护理。
皮内接种卡介苗后,绝大部分受种者于2-6周左右在接种局部出现红肿,以后化脓或形成溃疡,8~12周后结痂,形成疤痕,这是接种卡介苗后的正常反应。
一般不需处理,但要注意局部清洁和干燥,防止继发感染,而且注意不可热敷,并请脱痂前尽量不要游泳。
少数受种者会推迟出现反应或反应时间延长。
洗澡时也尽量不弄湿,如不小心弄湿了用无菌棉签拭干。
溃疡时不要搽消毒药或包扎,保持局部清洁,穿宽松的衣服,如有脓流出,用无菌棉签擦拭,不要挤压。
抱的时候注意姿势,不要压迫、摩擦,避免反复刺激化脓部位。
结痂后痂皮一定不要提前揭去,等自然脱落。
如果婴儿注射位置的局部反应比较严重,需要及时就医。
一般接种后会伴随淋巴结轻微肿大,同样不需要特殊处理,1个月以后一般可以消退。
如果肿大位置比较大,超过1厘米直径,可以采用热敷的方式进行处理,要合理控制热敷温度,避免烫伤婴儿。
卡介苗接种后婴儿的接种位置会产生局部疼痛,导致啼哭频率增加,或者出现烦躁等现象,这些都是比较正常的反应,不需要药物处理,安慰婴儿的情绪即可。
1.婴儿接种卡介苗的强烈反应及护理婴儿在接种卡介苗后,如果接种位置的脓包直径超过10毫米,或者溃疡面大,而且愈合时间大于12周,说明幼儿对卡介苗的反应比较严重。
这与疫苗的灭活程度、婴儿的个人体质以及疫苗的注射量具有直接的关系。
一旦婴儿出现卡介苗强烈反应,需要对幼儿的伤口进行特殊处理。
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时间是什么
新生儿在出生之后通常都会接受卡介苗的接种,这是预防一些新生儿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不知道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时间,会错过了接种的最佳时期,我们就介绍一下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时间是什么?
(一)卡介苗接种时间卡介苗一般在你的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进行接种,接种部位是上臂三角肌外侧。
中国卫生部规定:没有接种卡介苗的宝宝,如果还不满3个月,可以直接补种;如果在3个月~3岁之间,要进行结核菌素(PPD)试验,结果为阴性就可以补种;4岁以及4岁以上的宝宝就不再补种了。
(二)卡介苗复查时间不管你的宝宝是什么时候接种的卡介苗,3个月后你都应该带他到指定的卫生防疫机构进行卡介苗接种后的效果检查,确保卡介苗已经种上,这叫卡介苗复查。
以上就是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时间,希望能为各位爸爸妈妈们提供一个借鉴,不要错过了卡介苗,接种的最佳时期,给宝宝起到一定的预防疾病的作用,保证宝宝的身体健康的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