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室评价标准Word版
- 格式:doc
- 大小:124.50 KB
- 文档页数:19
供应室考核标准(100分)项目 分值 检查标准扣分标准扣分 得分 4 1、规章制度、职责、流程、应急预案健全,组织演练,有记录。
查看材料,及提问一名护士科室相关应急预案内容。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规章制 度 8分 4 2、有职业暴露危险防护措施。
实地查看。
无措施扣2分,有措施未落实扣2分 41、环境整洁,室内布局合理,严格区分工作区域和辅助区域。
各区域标志明显,设实际屏障,物品由污到洁。
空气流有洁到污,不交叉、不逆流。
实地查看。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2 2、各工作区物品分类放置,保持整洁、安全、有序。
实地查看。
一项不符合规范要求扣1分 环境管 理 8分24、拖把标识明显,分开清洗、悬挂,有消毒措施。
实地查看。
一项不符合规范要求扣1分41、各级各类人员严格掌握供应室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并切实履行。
护理人员实行资格、技术能力准入及授权管理规范。
抽查一名护士规章制度、岗位职责的掌握,及落实情况。
一项未掌握扣1分。
未履行职责扣2分。
无专科护士资格、技术能力准入及授权管理的相关制度与程序,扣4分。
未进行专业理论和技能培训、考核就独立上岗,扣4分。
2 2、工作人员入室更衣、换鞋。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患有传染病期间不得从事供应室工作。
实地察看,及检查资料。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3 3、各区域人员相对固定,根据岗位穿戴防护用品,不得跨越工作区。
实地察看。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人员管理 13分44、定期对各类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并符合要求。
查看资料,提问1名护士对内容的知晓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物资管理31、无菌物品放置于离地面≥20cm ,离天花板≥50 cm ,离墙≥5 cm 的无菌物品 储存架上,标记明显,无过期、破损、霉变。
实地察看。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4 2、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标识醒目。
灭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排列放置,无菌包干燥,无破损、过期,包外有物品名称,灭菌日期、有效期或失效期、锅号、批次,包装者及核对者姓名,化学指示胶带封口。
供应室考核评分标准
一、工作态度。
供应室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应具备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对工作认真负责,能够主动承担责任,积极解决问题。
工作中要有团队合作精神,与同事和其他部门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二、工作效率。
供应室工作人员应保证工作效率,及时准确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对于供货商的询价、采购订单的处理、库存的管理等工作,应当高效地进行处理,确保供应链的畅通。
三、供应管理。
供应室工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供应管理能力,能够根据公司的需求,合理安排供货商的选择和采购计划,保证物资的供应和库存的合理控制。
四、风险控制。
供应室工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风险控制意识,对于供应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应当能够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保证供应链的稳定运行。
五、绩效考核。
供应室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应综合考虑以上几个方面的表现,对其工作态度、工作效率、供应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进行全面评估,给予相应的考核评分。
在供应室的工作中,以上几个方面是评定工作人员绩效的重要标准,希望各位工作人员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为公司的供应链管理做出更大的贡献。
供应室工作质量评价标准
1.工作态度与效率:
-高度责任心:工作人员能够承担责任,始终保持工作的积极性和主
动性。
-专业知识:工作人员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地应对各
种工作挑战。
-时间管理:工作人员能够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高效处理日常事务。
-团队精神:工作人员能够积极与团队成员合作,共同完成工作目标。
2.供应链管理:
-供应商选择与管理:工作人员能够根据公司需求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进行有效的供应商管理。
-采购成本控制: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合理的谈判和协商,降低采购成本。
-物流管理:工作人员能够合理管理物流,确保物资的及时到达目的地。
-库存管理:工作人员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和库存状况,合理管理公司
库存。
3.质量控制:
-供应商质量评估:工作人员能够对供应商进行有效的质量评估和筛选,确保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产品检验与鉴定:工作人员能够对进货产品进行有效的检验和鉴定,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公司标准和客户需求。
-投诉处理:工作人员能够积极处理来自客户的投诉,并对问题及时
跟踪和解决。
-绩效监控: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合理的绩效指标,对供应商和工作质
量进行监控和评估。
综上所述,供应室工作质量评价标准应包括工作态度与效率、供应链
管理和质量控制三个方面。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评估,可以全面了解供应室
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及其改进空间。
供应室工作质量评价标准2供应室工作质量评价标准21.物资采购工作评价:物资采购是供应室的核心工作之一,对于供应室的工作质量评价至关重要。
主要评价指标包括:-物资采购的及时性:评估供应室是否按照公司的要求,及时完成物资采购工作。
比如,在订单下达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采购、到货和入库等工作。
-物资采购的准确性:评估供应室是否准确地根据需求,采购正确的数量和规格的物资。
比如,物资的型号、尺寸和质量等是否与采购需求保持一致。
-物资采购的成本控制:评估供应室是否能够有效控制物资采购的成本。
比如,对于物资的获取渠道、价格的谈判和合理的采购量等方面是否能够做到经济合理。
2.仓库管理工作评价:供应室的仓库管理是保障物资储存和供应链的有效运作的重要环节。
主要评价指标包括:-物资出入库的准确性:评估供应室是否能够准确地记录物资的出入库情况,确保物资的数量和位置的准确性。
-仓库存货的管理:评估供应室是否能够合理管理仓库存货,确保存货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比如,定期检查存货的状况、进行库存盘点和避免过期物资的存放等工作。
-仓库布局的合理性:评估供应室是否根据物资的特性和使用频率等因素,合理规划仓库的布局。
比如,将高频次使用的物资放置在易取易放的位置,减少取放物资的时间和流程等。
3.供应商管理工作评价:供应商管理是供应室的另一个重要工作内容,直接影响物资采购的质量和成本。
-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估:评估供应室是否能够合理选择供应商,并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对供应商进行定期评估和考核。
比如,供应商的信誉度、价格竞争力和质量保证等方面的评估。
-供应商的质量控制:评估供应室与供应商之间的质量控制体系和措施。
比如,供应室是否对供应商的质量体系进行审核和监督,并及时反馈异常情况。
以上是供应室工作质量评价标准2的几个方面,供应室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对这些指标进行量化评估,并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制定具体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以确保供应室工作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供应室工作质量评价标准4供应室工作质量评价标准41.工作效率工作效率是评价供应室员工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处理采购订单的速度和准确性。
-对紧急采购需求的响应速度。
-处理投诉和问题的解决速度。
-与供应商的沟通和协调效率。
2.采购成本控制采购成本控制是评价供应室员工工作质量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采购商品的价格比较和谈判能力。
-建立和维护供应商关系,获取更好的价格和优惠条件。
-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有效的库存管理,避免过多的库存积压。
-优化采购流程,提高采购效益。
3.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评价供应室员工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提供及时的物流和配送服务。
-协调和管理供应链各环节的工作,确保供应链的高效运作。
-分析和评估供应链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管理。
4.供应商评价和管理供应商评价和管理是评价供应室员工工作质量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对供应商的评估和筛选能力。
-对供应商的定期评价,评估其在质量、交货准时性、售后服务等方面的表现。
-建立和维护有效的供应商关系,促进合作和共赢。
5.资源管理资源管理是评价供应室员工工作质量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合理利用供应室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资资源等。
-管理和维护供应室设备的正常运转。
-提高供应室员工的工作效率,通过培训和绩效管理等手段提高员工能力和工作质量。
6.合规管理合规管理是评价供应室员工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遵守公司的采购政策和程序。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
-建立和执行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确保供应室工作的合规性和风险的可控性。
综上所述,供应室工作质量评价标准需要综合考虑供应室员工的工作效率、采购成本控制、供应链管理、供应商评价和管理、资源管理以及合规管理等方面的表现,以全面评价供应室员工在岗位上的工作质量。
供应室工作质量评价标准3供应室工作质量评价标准31.供应物资的准确性:评价供应室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是供应物资的准确性。
供应室应根据采购部门提供的采购计划准确地采购所需物资,并及时进行验收和入库。
评价供应物资的准确性可以通过采购计划与实际采购量的对比来进行,如若采购计划和实际采购量相差较大,则说明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存在问题。
2.供应物资的及时性:及时供应物资对于生产和服务单位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
供应室应确保按照合理的时间节点,提供所需的物资,并及时更新库存。
评价供应物资的及时性可以通过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反馈来确定,如若供应室的物资供应时间不能满足生产和服务的需要,则说明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存在问题。
3.供应物资的质量:供应物资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供应室应在采购物资时,严格遵守相关的质量标准,并对所采购的物资进行验收和检验。
评价供应物资的质量可以通过实施抽检和质量控制来确定,如若供应室采购的物资质量不达标,则说明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存在问题。
4.库存管理的科学性:供应室应合理规划和管理所拥有的库存,遵循先进的库存管理方法,确保库存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评价库存管理的科学性可以通过库存周转率和库存满足率等指标来确定,如若供应室的库存管理不合理,库存满足率较低,库存周转率较慢,则说明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存在问题。
5.供应室工作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供应室工作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对于采购物资的准确性、及时性、质量和库存管理等方面应积极主动地跟进和解决问题。
评价供应室工作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可以通过个人工作态度和表现来确定,如若供应室工作人员对于工作不负责任,缺乏积极性,则说明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存在问题。
总之,供应室工作质量评价标准3主要考察供应物资的准确性、及时性、质量以及库存管理的科学性,同时也需要评价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只有在这些方面表现出色,才能保证供应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河北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室)评价标准(1000分)医院年月日项目标准内容分值评价方法与要点评价结果1. 建筑环境120分1.1建筑设计与环境50 实地查看建筑和外围环境1.1.1 建筑设计遵循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原则,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对医院建筑和职业防护的相关要求。
新建、改建不宜建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20不符合医院感染预防要求扣10分,其它一项做不到扣5分。
1.1.2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源,区域相对独立。
位臵宜接近手术室、产房和临床科室,集中式消毒供应中心与手术室有物品直接传递专用通道。
20周围有污染源、区域不独立扣10分,其它一项做不到扣5分。
1.1.3 建筑面积要适应医院规模和未来发展需要,与床位之比达到0.7~1.0㎡︰1。
10建筑面积每少50㎡扣2分。
1.2内部建筑布局与设施70 现场查看布局、设施1.2.1要建有辅助区域和工作区域,区域之间布局合理、划分明确、标识清楚。
10 一项做不到扣5分。
1.2.2辅助区域应达到:①建有工作人员更衣室、值班室、办公室、休息室、卫生间等,功能满足工作需要。
②辅助区与工作区域无交叉,室内清洁、整齐。
20与工作区域有交叉扣10分,其它一项做不到扣5分。
1.2.3工作区域应达到:①建有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含独立的敷料制备或包装间)和无菌物品存放区。
设有无菌、清洁、污染物品发放、接收通道或窗口。
②各区之间划分明确,设有实际屏障,标志明显。
室内光线充足、通风良好,温、湿度符合WS310.1要求(见附录1)。
③墙壁及天花板光滑无裂隙、不落尘,地面防滑、易清洗、耐腐蚀,电源插座应采用防水安全型,地漏应采用防返溢式,污水应集中至医院污水处理系统。
④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之间有洁、污物品传递通道,分别设有人员出入缓冲间(带)。
物品传递做到由污到洁,不交叉、不逆流。
空气流向由洁到污,去污区保持相对负压,检查、包装及灭菌区保持相对正压。
附件: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管理要求、基本原则、人员要求、建筑要求、设备、设施、耗材要求和相关部门管理职责与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医院CSSD和为医院提供消毒灭菌服务的社会化消毒灭菌机构。
暂未实行消毒供应工作集中管理的医院,其手术部(室)的消毒供应工作应执行本标准。
已采取污水集中处理的其他医疗机构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期限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19633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WS310.2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310.3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推荐精选3.1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CSSD医院内承担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
3.2去污区decontamination areaCSSD内对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包括运送器具的清洗消毒等)的区域,为污染区域。
3.3检查、包装及灭菌区inspection and packing sterilization areaCSSD内对去污后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检查、装配、包装及灭菌(包括敷料制作等)的区域,为清洁区域。
3.4无菌物品存放区sterilized articles store areaCSSD内存放、保管、发放无菌物品的区域,为清洁区域。
3.5去污decontamination去除被处理物品上的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的过程。
3.6外来医疗器械loaner instrumentation由医疗器械生产厂家、公司租借或免费提供给医院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
4管理要求4.1医院4.1.1应采取集中管理的方式,对所有需要消毒或灭菌后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由CSSD回收,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
4.1.2内镜、口腔诊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可以依据卫生部有关的规定进行处理,也可集中由CSSD统一清洗、消毒。
外来医疗器械应按照WS310.2的规定由CSSD统一清洗、消毒、灭菌。
4.1.3应理顺CSSD的管理体制,使其在院长或相关职能部门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
4.1.4应将CSSD纳入本机构的建设规划,使之与本机构的规模、任务和发展规划相适应;将消毒供应工作管理纳入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
4.1.5鼓励符合要求并有条件医院的CSSD为附近医疗机构提供消毒供应服务。
4.2消毒供应中心4.2.1应建立健全岗位职责、操作规程、消毒隔离、质量管理、监测、设备管理、器械管理(包括外来医疗器械)及职业安全防护等管理制度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4.2.2应建立质量管理追溯制度,完善质量控制过程的相关记录,保证供应的物品安全。
4.2.3应建立与相关科室的联系制度4.2.3.1主动了解各科室专业特点、常见的医院感染及原因、掌握专用器械、用品的结构、材质特点和处理要点。
4.2.3.2对科室关于灭菌物品的意见有调查、有反馈,落实持续改进,并有记录。
推荐精选5基本原则5.1 CSSD的清洗消毒及监测工作应符合WS310.2和WS310.3的规定。
5.2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再处理应符合使用后及时清洗、消毒、灭菌的程序,并符合以下要求:a)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的皮肤、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
b)接触皮肤、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
c)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执行WS310.2中规定的处理流程。
6人员要求6.1医院应根据CSSD的工作量及各岗位需求,科学、合理配置具有执业资格的护士、消毒员和其他工作人员。
6.2 CSSD的工作人员应当接受与其岗位职责相应的岗位培训,正确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a)各类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的知识与技能。
b) 相关清洗、消毒、灭菌设备的操作规程。
c)职业安全防护原则和方法。
d)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相关知识。
6.3应建立CSSD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制度,根据专业进展,开展培训,更新知识。
7建筑要求7.1基本原则医院CSSD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应遵循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原则,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对医院建筑和职业防护的相关要求,进行充分论证。
7.2基本要求7.2.1 CSSD宜接近手术室、产房和临床科室,或与手术室有物品直接传递专用通道,不宜建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7.2.2周围环境应清洁、无污染源,区域相对独立;内部通风、采光良好。
7.2.3 建筑面积应符合医院建设方面的有关规定,并兼顾未来发展规划的需要。
7.2.4建筑布局应分为辅助区域和工作区域。
7.2.4.1辅助区域包括工作人员更衣室、值班室、办公室、休息室、卫生间等。
工作区域包括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含独立的敷料制备或包装间)和无菌物品存放区。
7.2.4.2工作区域划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如下:a)物品由污到洁,不交叉、不逆流。
推荐精选b)空气流向由洁到污;去污区保持相对负压,检查、包装及灭菌区保持相对正压。
7.2.4.3工作区域温度、相对湿度、机械通风的换气次数宜符合表1要求;照明宜符合表2的要求。
7.2.4.4工作区域设计与材料要求,应符合以下要求:a)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和无菌物品存放区之间应设实际屏障。
b) 去污区与检查、包装及灭菌区之间应设洁、污物品传递通道;并分别设人员出入缓冲间(带)。
c)缓冲间(带)应设洗手设施,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
无菌物品存放区内不应设洗手池。
d)检查、包装及灭菌区的专用洁具间应采用封闭式设计。
e)工作区域的天花板、墙壁应无裂隙,不落尘,便于清洗和消毒;地面与墙面踢脚及所有阴角均应为弧形设计;电源插座应采用防水安全型;地面应防滑、易清洗、耐腐蚀;地漏应采用防返溢式;污水应集中至医院污水处理系统。
8设备、设施8.1清洗消毒设备及设施医院应根据CSSD的规模、任务及工作量,合理配置清洗消毒设备及配套设施。
设施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或规定。
8.1.1应配有污物回收器具、分类台、手工清洗池、压力水枪、压力气枪、超声清洗装置、干燥设备及相应清洗用品等。
8.1.2宜配备机械清洗消毒设备。
8.2检查、包装设备:应配有带光源放大镜的器械检查台、包装台、器械柜、包装材料切割机、医用热封机及清洁物品装载设备等。
推荐精选8.3灭菌设备及设施:应配有压力蒸汽灭菌器、无菌物品装、卸载设备等。
根据需要配备灭菌蒸汽发生器、干热灭菌和低温灭菌装置。
各类灭菌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设有配套的辅助设备。
8.4储存、发放设施:应配备无菌物品存放设施及运送器具等。
8.5防护用品8.5.1根据工作岗位的不同需要,应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圆帽、口罩、隔离衣或防水围裙、手套、专用鞋、护目镜、面罩等。
8.5.2去污区应配置洗眼装置。
9耗材要求9.1清洁剂: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根据器械的材质、污染物种类,选择适宜的清洁剂。
9.1.1碱性清洁剂:pH值≥7.5,应对各种有机物有较好的去除作用,对金属腐蚀性小,不会加快返锈的现象。
9.1.2中性清洁剂:pH值6.5~7.5,对金属无腐蚀。
9.1.3酸性清洁剂:pH值≤6.5,对无机固体粒子有较好的溶解去除作用,对金属物品的腐蚀性小。
9.1.4酶清洁剂:含酶的清洁剂,有较强的去污能力,能快速分解蛋白质等多种有机污染物。
9.2消毒剂:应选择取得卫生部颁发卫生许可批件的安全、低毒、高效的消毒剂。
9.3洗涤用水:应有冷热自来水、软水、纯化水或蒸馏水供应。
自来水水质应符合GB5749的规定;纯化水应符合电导率≤15Us/cm(25℃)。
9.4灭菌蒸汽用水应为软水或纯化水。
9.5润滑剂:应为水溶性,与人体组织有较好的相容性。
不破坏金属材料的透气性、机械性及其他性能。
9.6包装材料:包括硬质容器、一次性医用皱纹纸、纸塑袋、纸袋、纺织品、无纺布等应符合GB/T19633的要求。
纺织品还应符合以下要求:为非漂白织物;包布除四边外不应有缝线,不应缝补;初次使用前应高温洗涤,脱脂去浆、去色;应有使用次数的记录。
9.7消毒灭菌监测材料:应有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在有效期内使用。
自制测试标准包应符合《消毒技术规范》有关要求。
10相关部门管理职责与要求10.1 护理管理部门、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人事管理部门、设备及后勤管理等部门,应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对CSSD的管理履行以下职责:a)根据工作量合理调配CSSD的工作人员。
b)落实岗位培训制度;将消毒供应专业知识和相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纳入CSSD人员的继续教育计划,并为其学习、交流创造条件。
c)对CSSD清洗、消毒、灭菌工作和质量监测进行指导和监督,定期进行检查与评价。
d)发生可疑医疗器械所致的医源性感染时,组织、协调CSSD和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e)对CSSD新建、改建与扩建的设计方案进行卫生学审议;对清洗、消毒与灭菌设备的配置与质量指标提出意见。
推荐精选f)负责设备购置的审核(合格证、技术参数);建立对厂家设备安装、检修的质量审核、验收制度;专人负责CSSD设备的维护和定期检修,并建立设备档案。
g)保证CSSD的水、电、压缩空气及蒸汽的供给和质量,定期进行设施、管道的维护和检修。
h)定期对CSSD所使用的各类数字登记表如压力表、温度表等进行校验,并记录备查。
10.2物资供应、教育及科研等其他部门,应在CSSD主管院长或职能部门的协调下履行相关职责,保障CSSD的工作需要。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管理要求、基本原则、人员要求、建筑要求、设备、设施、耗材要求和相关部门管理职责与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医院CSSD和为医院提供消毒灭菌服务的社会化消毒灭菌机构。
暂未实行消毒供应工作集中管理的医院,其手术部(室)的消毒供应工作应执行本标准。
已采取污水集中处理的其他医疗机构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期限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