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汽车底盘概况与总体认知
- 格式:doc
- 大小:237.00 KB
- 文档页数:4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案第一章:汽车底盘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汽车底盘的定义、功能和重要性。
让学生熟悉汽车底盘的组成部分。
1.2 教学内容汽车底盘的定义与功能汽车底盘的主要组成部分汽车底盘的重要性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底盘的定义、功能和重要性。
互动法:引导学生了解汽车底盘的组成部分。
1.4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汽车底盘的了解。
讲解汽车底盘的定义与功能。
介绍汽车底盘的主要组成部分。
强调汽车底盘的重要性。
1.5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对汽车底盘的理解。
检查学生对汽车底盘组成部分的掌握。
第二章:发动机的构造与维修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发动机的定义、功能和重要性。
让学生熟悉发动机的组成部分。
2.2 教学内容发动机的定义与功能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发动机的重要性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发动机的定义、功能和重要性。
互动法:引导学生了解发动机的组成部分。
2.4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发动机的了解。
讲解发动机的定义与功能。
介绍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
强调发动机的重要性。
2.5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对发动机的理解。
检查学生对发动机组成部分的掌握。
第三章:汽车传动系统的构造与维修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汽车传动系统的定义、功能和重要性。
让学生熟悉汽车传动系统的组成部分。
3.2 教学内容汽车传动系统的定义与功能汽车传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汽车传动系统的重要性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传动系统的定义、功能和重要性。
互动法:引导学生了解汽车传动系统的组成部分。
3.4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汽车传动系统的了解。
讲解汽车传动系统的定义与功能。
介绍汽车传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强调汽车传动系统的重要性。
3.5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对汽车传动系统的理解。
检查学生对汽车传动系统组成部分的掌握。
第四章:汽车制动系统的构造与维修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汽车制动系统的定义、功能和重要性。
让学生熟悉汽车制动系统的组成部分。
汽车底盘教案教案标题:汽车底盘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汽车底盘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掌握汽车底盘的维护和故障排除方法。
3. 培养学生对汽车底盘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1. 汽车底盘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汽车底盘维护的方法和技巧。
3. 汽车底盘故障排除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汽车底盘构造示意图。
3. 汽车底盘维修工具和设备。
4. 汽车底盘故障案例分析资料。
教学过程:引入:1. 引入学生对汽车底盘的兴趣,例如展示一辆底盘结构复杂的汽车照片,并提问学生对底盘的了解和认识程度。
知识讲解:2. 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介绍汽车底盘的基本组成和功能,包括底盘框架、悬挂系统、传动系统等。
3. 结合汽车底盘构造示意图,详细解释各个部件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案例分析:4. 提供几个实际的汽车底盘故障案例,让学生分析故障的原因,并讨论可能的解决方法。
5. 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不同故障情况下的排除步骤和注意事项。
实践操作:6.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辆模拟底盘故障的汽车模型。
7. 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尝试排除模型汽车底盘的故障,并记录整个过程。
8. 学生展示他们的排除过程和结果,并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
总结与评价:9. 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强调汽车底盘维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10.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他们继续深入学习汽车底盘相关知识。
拓展活动:1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其他汽车底盘相关的技术和知识。
12. 组织参观汽车维修厂或相关展览,让学生亲身感受汽车底盘维护的实际操作和应用。
教学延伸: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兴趣,进一步深入探讨汽车底盘的高级技术和发展趋势,如四驱系统、悬挂调校等。
教案评估:1. 学生对汽车底盘的基本组成和功能有清晰的了解。
2. 学生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简单的汽车底盘故障。
3.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展示了对汽车底盘维护的基本技能。
汽车底盘教案汽车底盘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汽车底盘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2、使学生了解汽车底盘的重要性及其对车辆性能的影响。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汽车底盘的基本组成及其功能。
2、汽车底盘的行驶系、转向系、制动系的工作原理及维护保养方法。
3、汽车底盘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三、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介绍汽车底盘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功能,引导学生进入课程学习状态。
2、学习汽车底盘的基本组成及其功能:通过多媒体教学、实物展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汽车底盘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讲解汽车底盘的行驶系、转向系、制动系的工作原理及维护保养方法:通过图示、实物演示、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汽车底盘各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及维护保养方法。
4、讲解汽车底盘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汽车底盘常见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四、教学重点难点1、汽车底盘的基本组成及其功能。
2、汽车底盘各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维护保养方法。
3、汽车底盘常见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五、教学方法1、多煤体教学: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汽车底盘的组成、工作原理及维护保养方法。
2、实物演示: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汽车底盘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汽车底盘常见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4、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汽车底盘的维护保养方法。
六、教学评估1、课堂提问:针对课程中的知识点,提出相关问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课堂练习:布置与课程知识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课后作业:布置与课程知识点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1、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合理有效,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
2、反思教学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哪些。
3、反思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案章节一:汽车底盘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底盘的概念、作用和组成。
2. 掌握汽车底盘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教学内容:1. 汽车底盘的定义和作用。
2. 汽车底盘的组成部分: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汽车底盘的概念和作用。
2. 学生通过实物或图片了解汽车底盘的组成部分。
章节二:传动系统构造与维修教学目标:1. 了解传动系统的概念、作用和组成。
2. 掌握传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教学内容:1. 传动系统的定义和作用。
2. 传动系统的组成部分:发动机、变速器、传动轴、驱动轮。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传动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2. 学生通过实物或图片了解传动系统的组成部分。
章节三:行驶系统构造与维修教学目标:1. 了解行驶系统的概念、作用和组成。
2. 掌握行驶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教学内容:1. 行驶系统的定义和作用。
2. 行驶系统的组成部分:悬挂系统、驱动系统、轮胎和轮辋。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行驶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2. 学生通过实物或图片了解行驶系统的组成部分。
章节四:转向系统构造与维修教学目标:1. 了解转向系统的概念、作用和组成。
2. 掌握转向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教学内容:1. 转向系统的定义和作用。
2. 转向系统的组成部分:转向器、转向传动装置、转向轮。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转向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2. 学生通过实物或图片了解转向系统的组成部分。
章节五:制动系统构造与维修教学目标:1. 了解制动系统的概念、作用和组成。
2. 掌握制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教学内容:1. 制动系统的定义和作用。
2. 制动系统的组成部分:制动器、制动传动装置、制动控制装置。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制动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2. 学生通过实物或图片了解制动系统的组成部分。
六、传动系统维修技术教学目标:1. 学会传动系统的检查与维护方法。
第一章汽车底盘技术的发展概况汽车底盘是汽车的四大组成部分之一。
它包括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个系统。
随着汽车的发展,底盘技术也不断发展。
早年,汽车底盘设计只考虑能量的转换,以保证汽车的正常使用;20世纪60年代,由于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交通事故的频发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所以汽车底盘改造了制动装置,也添加了许多安全装置;20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和环境保护是汽车业的重大问题。
底盘设计应考虑如何减少行驶阻力,此时以机械控制和液压控制系统为主。
20世纪80年代,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汽车底盘也采用了许多电子控制技术。
如今,汽车底盘已经引进了电脑控制技术,使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环保性大大提高,尤其在汽车的安全性和操作智能化方面更加突出。
第二章汽车传动系概述第一节汽车传动系的作用与组成一、汽车传动系的功用是将发动机发出的动力按需要传给驱动轮。
二、汽车传动系的类型按结构和传动介质不同,汽车传动系分为机械式、静液式、液力机械式和电力式等。
本书只介绍机械式和液力机械式。
三、汽车传动系的组成汽车传动系的组成与传动系的类型、布置形式及汽车驱动形式等因素有关。
机械式传动系组成: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万向节和传动轴)、驱动桥(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
液力机械传动系:液力机械变速器(液力变矩器和齿轮变速机构)、万向传动装置(万向节和传动轴)、驱动桥(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
四、传动系各总成的功用1、离合器:按照需要适时地切断或接合发动机与传动系间的动力传递。
2、变速器:变速、变扭和变向,并能暂时切断发动机和传动系的动力传递。
3、万向传动装置:传递动力并能适应两轴间的距离和夹角的变化。
4、主减速器:增扭减速,并能改变动力的传递方向。
5、差速器:将动力分配给左右两半轴,并允许两半轴以不同的转速转动。
6、半轴:将差速器传来的动力传给驱动轮。
第二节传动系的布置形式传动系的布置形式决定于发动机的安装位置和汽车驱动形式。
实训一汽车底盘总体结构认识【任务描述】本任务主要能正确识别汽车底盘的传递路线,了解其安装位置及相互关系。
根据所给定的车型正确判断其传动系统的布置形式,并能描述其特点。
【学习目标】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你应该能够1.能正确描述底盘及传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和作用。
2.能描述汽车不同驱动形式与传动系统布置的特点。
【能力目标】通过本项目的学习,要求讲述汽车底盘的主要总成名称,安装位置,以及各总成的作用,并能说明动力传递路线,驱动布置形式。
任务工单实训1:汽车底盘总体构造认识姓名学号班级时间学习情景描述:在汽车维修和保养中,汽车底盘是汽车维修和保养工作中最主要的任务之一。
在汽车上认识汽车底盘各总成的结构,学习安全操作规范和工作现场管理,是汽车维修人员必须遵循的规定,需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通过学习、查阅相关资料或网络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该车辆识别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车牌号____________________,车型及行使里程___________________。
2.汽车底盘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部分组成。
3.汽车传动系统常用的类型有机械式传动系统和液力机械式传动系统。
写出图1—1和图1—2中字所代表的部件名称。
注意两种类型的差异。
图1—1 (机械式传动系统)图1-2(液力机械式传动系统)1._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 1.________ _2.__________ 3.______4._________5.__________6._________ 4. 5.7.__________4.汽车驱动形式可用车轮(毂)数来表示,如“4×2”,其中“4”表示的是“2”表示的是_________ 。
5.汽车传动系的布置形式不同,其结构特点也不不同,查阅相关资料,试分析汽车传动系的几种不同布置形式的优缺点,请填写在表1—1中。
汽车底盘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汽车底盘的组成,掌握底盘各部件的功能和作用。
2.能力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对底盘的认识和使用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汽车底盘维护保养的重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汽车底盘的组成、底盘各部件的功能和作用。
难点:底盘的维修和保养。
三、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实物、图片等展示底盘的各个部分,让学生感知底盘的组成和作用。
2.演示教学法:通过示范,对底盘的常见故障进行解决,培养学生对底盘维修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及内容安排:第一节:底盘的概念和组成(20分钟)1.汽车底盘的概念和作用。
2.底盘的组成及各部件的功能和作用。
第二节:底盘的维修和保养(30分钟)1.底盘维修的注意事项。
2.底盘保养的方法和周期。
第三节:实践操作(60分钟)1.学生分组对汽车底盘进行实际操作。
2.按照教师要求,检查底盘的各个部分,寻找潜在的故障点。
3.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培养学生的维修能力。
五、教学资源准备:1.汽车底盘的实物及其各个组成部件的图片。
2.底盘维修和保养的教学材料。
六、教学评价方法:1.学生实际操作的表现评价。
2.学生对底盘知识和维修技能的掌握评价。
七、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进行实际底盘维修操作,提高其维修能力。
2.引导学生关注汽车底盘的新技术和发展趋势。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对汽车底盘的组成和作用有了初步了解,掌握了底盘的维修和保养方法,同时也培养了一定的底盘维修能力。
在实际操作环节中,学生积极性较高,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解决。
但是还有部分学生对底盘的功能和作用理解不深,需要通过更多的实例分析和案例讲解来加深理解。
此外,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讲新汽车底盘四大系统的认识底盘作用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正常行驶。
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
(1)传动系简介1)传动系一般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等组成。
2)传动系的功用:汽车发动机所发出的动力靠传动系传递到驱动车轮。
传动系具有减速、变速、倒车、中断动力、轮间差速和轴间差速等功能,与发动机配合工作,能保证汽车在各种工况条件下的正常行驶,并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3)传动系的类型:按结构和传动介质的不同,汽车传动系可分为机械式、静液式、液力机械式和电力式等。
机械式和液力机械式运用最为广泛,本书主要介绍这两种传动系统。
(2)行驶系简介1系统的基本作用、类型及结构2盘实物演示,思考各各系统部件的主要特点及结构1)行驶系由汽车的车架、车桥、车轮和悬架等组成。
2)行驶系的功用:接受传动系的动力,通过驱动轮与路面的作用产生牵引力,使汽车正常行驶;承受汽车的总重量和地面的反力;缓和不平路面对车身造成的冲击,衰减汽车行驶中的振动,保持行驶的平顺性;与转向系配合,保证汽车操纵稳定性。
(3)转向系简介汽车上用来改变或恢复其行驶方向的专设机构称为汽车转向系统。
上图为转向系结构图,汽车的转向系主要由转向操纵机构和转向传动机构组成。
转向操纵机构包括转向盘1和安全转向柱2;转向传动机构包括转向器8、左右横拉杆6、转向节臂5和转向节3等。
1)转向系统的基本组成①转向操纵机构主要由转向盘、转向轴、转向管柱等组成。
②转向器将转向盘的转动变为转向摇臂的摆动或齿条轴的直线往复运动,并对转向操纵力进行放大的机构。
转向器一般固定在汽车车架或车身上,转向操纵力通过转向器后一般还会改变传动方向。
③转向传动机构将转向器输出的力和运动传给车轮(转向节),并使左右车轮按一定关系进行偏转的机构。
2)转向系统的类型:按转向能源的不同,转向系3程内容,与教师进行提问式讨论4体环节说明,思考教师注意要点的说明5体工作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及安装位置统可分为机械转向系统和动力转向系统两大类。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手段理实一体实物讲解小组讨论、协作教学学时6课时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设计注释项目一汽车底盘总体认识任务一汽车底盘的基本组成汽车一般是由发动机、底盘及车身、电气设备组成,下面对汽车底盘做一整体性的介绍。
汽车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大系统组成,其功用为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运动并保证汽车能够按照驾驶员的操纵而正常行驶。
如图1-1和图1-2所示为常见货车和轿车的底盘结构图。
图1-1 货车底盘结构案例导入,引起学生兴趣。
图1-2 轿车底盘结构1-前悬架2-前轮制动器3-前轮4-离合器踏板5-变速器操纵机构6-驻车制动手柄7-传动轴8-后桥9-后悬架10-后轮制动器11-后轮12-后保险杠13-备胎14-横向稳定器15-转向盘1.1 传动系1.传动系功用图1-3 汽车传动系的组成2.传动系的类型汽车传动系按结构和传动介质的不同,可分为机械式、液力机械式、静液式(容积增压式)和电力式等。
机械式传动系的组成布置在前面已经介绍,下面简要介绍其他几类传动系的特点。
图解相关性。
图1-5 电力式传动系1-电动机控制器2-发动机3-发电机4-电池5-牵引电动机1.2 行驶系汽车行驶系一般由车架、悬架、车桥、车轮轮胎等组成,如图1-6所示。
车轮通过轴承安装在车桥两边,车桥通过悬架与车架(或车身)连接,车架(或车身)是整车的装配基体。
图1-6 汽车行驶系的组成1-车架2-后悬架3-驱动桥4-后轮5-转向桥6-前轮7-前悬架1.3 转向系转向系的功用是保证汽车能够按照驾驶员选定的方向行驶。
主要由转向操纵机构、转向器、转向传动机构组成。
现在的汽车普遍采用动力转向装置,如图1-7所示。
流程说明。
图1-7 汽车转向系的组成1.4 制动系比较说明。
图1-8 制动系统组成示意图任务二汽车底盘的总体布置2.1 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这是一种传统的布置型式,应用广泛,适用于除越野汽车的各类型汽车,如大多数的货车、部分轿车和部分客车都采用这种型式。
汽车底盘构造概述教案
一、教学目的
(1)学生在第一学期的对汽车的心脏的了解,这学期对汽车的肢体进行了解、掌握、分析。
(2)让学生掌握汽车底盘的组成及作用。
(3)让学生掌握汽车底盘传动系的组成及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汽车底盘传动系的组成及作用。
难点:汽车底盘传动系的组成及作用和底盘的组成。
三、教学过程
(1)课前引入
因为本节课是本学期开学的第一堂课,
汽车充满了好奇心。
设问:你们知道汽车为什么动力在前面(后面、中间)
是后轮(前轮、全轮)驱动?
(2)知识复习
汽车的组成。
(3)新课讲解(本堂课主要采用:提问教学法、讲授法、讨论
法)
a、汽车底盘的作用?
是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车轮转动,并保证汽车按驾驶员的操
纵正常行驶。
b、汽车底盘的组成?
汽车底盘由四大系统组成:传动系统、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
c、汽车底盘传动系的作用?
①实现汽车减速增矩
②实现汽车变速
③实现汽车倒车
④必要时中断传动系统的动力传递
⑤应使车轮具有差速功能
⑥防止运动干涉
d、汽车底盘传动系的组成?
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和驱动轮。
(按传递路线排列)
(4)课堂巩固及下节课布置
汽车底盘的组成
汽车底盘的作用
汽车底盘传动系的组成及作用
传动系的布置形式和传动方式(下节课讲解内容)
(5)板书设计。
《汽车底盘》教学计划(10篇)《汽车底盘》教学计划 1教材采用项目式教学理念编写,根据汽车底盘各总成的功能特点,共设有离合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手动变速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万向传动装置的组成与工作原理、驱动桥的组成与工作原理、车轮的组成、悬架的组成与工作原理、转向系的组成与工作原理和制动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教材的任务使学生掌握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应用相关知识解决汽车维修中出现的常见故障的能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对象及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13级汽修专业的学生,学生为刚入学的新生,普遍兴趣较高,这些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学习快的的占一部分,学习慢的也占一部分,因些,在教学中尽可能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从实际出发,教能学以致用的知识,理论性和实践的知识都一起上,以实训室项目教学法为主,引导学生也积极参与到本课程教学中来,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各总成及零部件的作用、结构、工作原理、相互间的连接关系;2、掌握各总成的拆装步骤、方法和技术要求;3、掌握各总成、零件损伤检验方法、修理工艺或调整方法;4、掌握典型汽车底盘各总成及其部件的作用、结构、基本工作原理、拆装工艺和维修方法,熟悉常用维修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方法;5、掌握汽车底盘各总成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
本学期教学重点、难点1、离合器的构造与维修;2、手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及组成;3、万向传动装置的工作原理及组成;转向系的工作原理及组成;4、驱动桥的工作原理及组成、车轮和轮胎的构造及保养;5、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组成;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主要应用以下教学方法:(1)启发式和研讨式教学(2)直观和现场教学法(3)案例及实际生产任务教学(4)项目教学(5)多媒体教学考核方法及考核形式本课程的考核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理论课(知识)部分和实践(技能)部分本课程的理论考核方式是:全部采用闭卷、笔试方式。
汽车底盘综合实训教案.doc一、实训目的:1. 理解汽车底盘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熟悉汽车底盘各部件的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
3. 掌握汽车底盘的基本维修方法和技巧。
4.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训内容:1. 汽车底盘的认识:学习汽车底盘的组成,了解各部件的作用。
2. 悬挂系统实训:学习悬挂系统的结构、功能,掌握悬挂系统的检查和维护方法。
3. 转向系统实训:学习转向系统的结构、功能,掌握转向系统的检查和维护方法。
4. 制动系统实训:学习制动系统的结构、功能,掌握制动系统的检查和维护方法。
5. 传动系统实训:学习传动系统的结构、功能,掌握传动系统的检查和维护方法。
三、实训准备:1. 教学设备:实训车辆、工具箱、示教板、教学PPT等。
2. 教学材料:实训手册、图纸、技术资料等。
3. 安全防护:穿戴好防护眼镜、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
四、实训步骤:1. 课前讲解:教师讲解实训目的、内容、注意事项,引导学生了解实训要求。
2. 理论讲解:学习底盘各部件的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
3. 实操演示:教师进行底盘各部件的检查和维护演示。
4. 学生实操:分组进行实操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实训评价:1. 学生实操表现:态度认真、操作规范、技能掌握程度。
2. 理论知识掌握:底盘各部件的结构、功能、工作原理的掌握程度。
3. 团队协作能力:在实训过程中,是否能与同学积极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注意事项:1. 实训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遵守实训基地的各项规定。
2. 爱护实训设备,损坏设备需照价赔偿。
3. 实训过程中,禁止吸烟、饮酒,保持环境卫生。
六、实训环境及工具:1. 实训环境:汽车底盘实训室。
2. 工具及设备:工具箱:包含各种扳手、螺丝刀、钳子等常用工具。
实训车辆:用于实操练习的汽车底盘。
示教板:展示汽车底盘各部件的结构和原理。
检测仪器:用于检测底盘各部件的工作状态。
七、实训注意事项:1. 在实训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实训基地的安全规定,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