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症护理学 第四版05章
- 格式:pptx
- 大小:3.49 MB
- 文档页数:12
卫生部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急危重症护理学》(第4版)教学大纲(供护理学专业本科生使用)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护理系《急危重症护理学》教研组(2019年02月)前言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急危重症护理学2.课程代码:3.课程类别:(公共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教学实践环节)4.适用学生层次:本科(类)专业护理专业5.学时:32学时(理论24学时,实践8学时)6.学分:2分二、师资介绍副高以上比例(理论)比例各为75%,实践课程中级以上比例为75%三、教学团队课程负责人:田永明,,教研室负责人:田永明课程秘书:徐禹,,四、教学目标(一)认知教学目标(二)技能教学目标(三)职业素养教学目标五、教学安排课堂授课24学时,见习8学时。
六、教学内容(附后)七、见习1.时间:3月18日14:00-15:40,4月15日14:00-15:40,5月13日14:00-15:40,6月10日14:00-15:40,2.地点:华西医院急诊科和ICU病房3.要求:着装整齐,不得旷课或迟到早退;同时注意保持病房环境及案件。
八、成绩评定标准采取综合评价方法:1.学习状态(含出勤率)占10%2.临床见习占20%3.平时成绩占20%4.非标准答案测试占10%4.期末理论考试(闭卷)占40%(1)期末考试时间:2小时。
(2)期末考试形式:闭卷考试。
(3)期末考试题型:包括单选、多选、名词解释、判断题、简答、综合案例分析应用六种类型。
内容涉及每个章节。
(4)成绩计算:总成绩按百分制计算,60分及格。
九、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急危重症护理学》(第4版),张波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6十、主要参考资料1.田永明主编.《ICU护理手册》(第2版).科学出版社,2015.2.康焰主编. 《临床重症医学教程》.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3.李庆印主编. 《重症专科护理》(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4.金静芬主编. 《急诊专科护理》(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4.桂莉主编. 《急危重症护理学实践与学习指导》.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十一、本课程教学要求第一章急危重症护理学概述了解:1.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卫生部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急危重症护理学》(第4 版)教学大纲供护理学专业本科生使用)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护理系《急危重症护理学》教研组(2019年02 月)前言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急危重症护理学2. 课程代码:3. 课程类别:(公共课,2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教学实践环节)4. 适用学生层次:本科(类)专业护理专业5. 学时:32 学时(理论24学时,实践8 学时)6. 学分:2 分二、师资介绍副高以上比例(理论)比例各为75%,实践课程中级以上比例为75%三、教学团队课程负责人:田永明,,教研室负责人:田永明课程秘书:徐禹,,四、教学目标(一)认知教学目标(二)技能教学目标(三)职业素养教学目标五、教学安排课堂授课24学时,见习8 学时。
六、教学内容(附后)七、见习1. 时间:3 月18 日14:00-15:40 ,4 月15 日14:00-15:40 ,5 月13 日14:00-15:40 ,6 月10 日14:00-15:40 ,2. 地点:华西医院急诊科和ICU 病房3. 要求:着装整齐,不得旷课或迟到早退;同时注意保持病房环境及案件。
八、成绩评定标准采取综合评价方法:1. 学习状态(含出勤率)占10%2. 临床见习占20%3. 平时成绩占20%4. 非标准答案测试占10%4. 期末理论考试(闭卷)占40%(1)期末考试时间: 2 小时。
(2)期末考试形式:闭卷考试。
(3)期末考试题型:包括单选、多选、名词解释、判断题、简答、综合案例分析应用六种类型。
内容涉及每个章节。
(4)成绩计算:总成绩按百分制计算,60 分及格。
九、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急危重症护理学》(第 4 版),张波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6十、主要参考资料1. 田永明主编.《ICU护理手册》(第2版)•科学出版社,2015.2. 康焰主编. 《临床重症医学教程》.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3. 李庆印主编. 《重症专科护理》(第1 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4. 金静芬主编. 《急诊专科护理》(第1 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4. 桂莉主编. 《急危重症护理学实践与学习指导》.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十一、本课程教学要求第一章急危重症护理学概述了解:1. 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一:ICU的设置与管理:系统未总结1:三集中:病情多变、危重患者;众多先进仪器;最新理论技术批注[c2]:从ICU的设置管理——2 :设置:床护比:1 : 2.5-3 床位占总床2%〜8% ,使用率75%急救中(呼吸与循环)一一些常见损伤辅助区:医疗区二1.5 : 1中一院内呼吸、循环检测一一多器官障3收治原则:可能从监护中恢复的患者;(精神病、慢性病、终末期患者都不要)碍处理4转出指征:已纠正;转为慢性病;没救了批注[c3]:整个院外到院内的急救流程第十章:环境及理化损伤:1中暑:高温、高湿、无风环境i机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热适应下降i过量热蓄积热指数>41 ,易发生(温度湿度计算)•先兆中暑:头晕胸闷,大汗•轻症中暑:面色潮红、皮肤灼热;面色苍白、血压下降•重症:热痉挛:(低钠、低氯)腓肠肌痉挛热衰竭:(血容量不足为主)热射病:(中暑髙热)谯妄、休克、DIC脱离咼温、降温、补液、对症。
密切监测循环呼吸批注[c4]: ?2淹溺:批注[c5]: ?第十一章:急性中毒1细菌性食物中毒:健康人经口摄入正常数・、可食状态的“有毒食物”后而引起的以急性感染或中毒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
□不包括因摄入食物而感染的传染病、寄生虫病、人畜共患病等食源性疾病,以及摄入非可食状态(如未成熟水果)食物和因暴饮暴食所引起的急性胃肠炎等。
□原因:食物被污染;污染菌繁殖;未彻底加热□特点:潜伏期短;与食物相关;胃肠症状为主;无直接传染2有机磷杀虫剂中毒:蒜臭味、难溶于水、碱性失效(除甲拌磷、三硫磷、敌百虫)由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摄入〜肝脏氧化后毒性增强、水解后毒性降低•M样症状:平滑肌痉挛、腺体分泌增加(记水压)用阿托品对抗•N样症状:烟碱受体持续刺激(肌纤维颤动、呼吸肌麻痹)用解磷定•辅查全血胆碱酯繭活力(CHE )<70%即有意义处理:防自身中毒、清水洗胃、清理全身、解毒药使用、对症•阿托品化:瞳孔扩大、颜面潮红、皮肤干燥、心率增快•阿托品中毒症状要严重病情观察:•反跳:毒物未清除干净;•迟发性多发性神经病:(后期未复能);• 中间型综合征:肌无力3 一氧化碳中毒:240*3600的压制/ 批注[c6]: ? •轻度:COhb : 10%~20% :头痛四肢无力•中度:COhb : 30%~40% : 口唇粘膜樱桃红•重度:COhb : 40%~60% :去大脑皮质状态高压氧(长期X亚低温治疗4急性酒精中毒:•兴奋期:血乙醇浓度>50mg/dl :欣快、呼气酒味•共济失调期:血乙醇浓度>150mg/dl :醉酒•昏迷期:血乙醇浓度>250mg/dl :昏迷注意事项:•酒精半衰期6h•抗生素避免用头抱类、双硫仑样反应•防止窒息、喝酒脸红(代谢差)•用纳洛酮(禁用吗啡、氯丙嗪)5急性镇静催眠药中毒:洗胃、导泻、利尿、血透6:蛇咬伤:•神经毒素:伤呼吸肌、及时救治无后遗症:银环蛇• 血液毒素:伤循环、脏器出血、严重后遗症:蝮蛇减少吸收、增加排泄、血清、阻断淋巴回流第十八章:常用急救技术:1:心脏电复律:电能治疗异位性快速型心律失常分■ • 同步电复律:适用于除下三项外;与R波同步• 非同步电复律(除颤术):室颤、室扑、无脉室速;找不到R波操作步骤:•准备:导电糊可用生理盐水纱布代替;患者有无起搏器•评估:确认室颤等心律•开机:机器默认“非同步电复律”•选择能量:单相360J或双相200J (儿童2J/kg、第二次加倍)•准备电极板:导电糊或纱布•正确安放电极板(两种方法)•充分接触:加压为5kg ,再次评估心电图•充电、clear、•放电:电极板不立即离开•继续5个循环胸外按压(5~6cm、100-120次/min )• 观察效果注意事项:电极板起搏器均10cm ;人员离开;2人工气道建立:确定性/非确定性目的:•改善通气、纠正缺氧•解除上呼吸道梗阻,保证气道通畅•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较长时间的人工气道支持©口咽通气管:平卧、后仰;口咽喉一线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步骤:反向插入法:180度;横向插入法:90度。
《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目标《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一门重要的临床护理学科,属于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本课程旨在培养具备急危重症护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护理人才,以满足临床急危重症护理工作的需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急危重症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具备应对各种急危重症病例的护理能力。
二、课程目标与任务1. 知识目标:学生应掌握急危重症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各种急危重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2. 能力目标:学生应具备应对各种急危重症病例的护理能力,包括急救处理、生命体征监测、病情评估、药物治疗、康复护理等方面的技能。
3. 素质目标:学生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行为,包括严谨的工作态度、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服务意识等。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1. 教学内容:本课程应包括急危重症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如心肺复苏、气道管理、液体复苏、机械通气、重症监护等。
同时,还应包括各种急危重症病例的护理实践,如休克、呼吸衰竭、心衰、脑卒中等。
2. 教学要求:学生应熟练掌握急危重症护理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够正确评估病情、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并能够与医生和其他护理人员有效协作。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实践教学:加强实验室和临床实习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3. 考核方式: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包括理论考试、实践操作考核和平时表现等方面,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条件与支持1. 师资队伍:教师应具备丰富的急危重症护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学校应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2. 实验设备:学校应配备先进的急危重症护理实验设备,如心肺复苏模拟人、气管插管设备、液体治疗设备等,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
教案
单位:护理学院
教研室:临床综合教研室姓名:张桃桃
课程名称:急救护理学
教学主要内容备注
3、低体温体温小于30℃。
4、各种意外事件
电击、雷击时,强电流通过心脏,可以直接引起心搏骤停。
溺水时
因为窒息进而导致心脏骤停。
5、麻醉和手术中的意外
如血管造影、心导管检查、支气管镜检查、安置心内膜起搏电极,
甚至在气管插管时,也有可能发生心搏骤停。
药物中毒或过敏。
6、其它如创伤、脑血管意外等。
二、心搏骤停的类型
1、心室颤动:心肌纤维快速不规则颤动(不同步快速收缩);ECG: QRS
波群消失,代之以振幅与频率极不规则的颤动波,频率200~500次/分。
2、心室停顿(心室静止):心室完全无收缩,ECG无心室激动波,偶
见P波。
3、电-机械分离:缓慢无效的心室自主节律,QRS波群宽而畸形,
低振幅,20~30次/分以下。
三、心搏骤停患者的评估
(一)资料收集
1、病史应向目击者详细询问发病的时间、过程、伴随症状及现场
的特点等,以指导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