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证的中医护理
+护理评估 +常见护理问题 +护理措施 +健康指导
+1.评估喘证的病因; +2.评估喘证的病位; +3.评估喘证的病性; +4.评估喘证的病程。
• 喘证的病因很复杂,外邪侵袭、 情志失调、饮食不当、久病劳欲 等均可致喘。
+喘证的病位在肺、肾,与 肝、脾、心有关。
+ 喘证的病性:实喘在肺,虚喘当责之于肺、肾两脏, 但在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每可下虚上实并见,或 虚实夹杂,或相互转化。
+ (1)补舒适—喘息不得平卧; + (2)寒热异常—恶寒发热; + (3)清理呼吸道低效; + (4)活动无耐力; + (5)情志异常—忧思; + (6)缺乏自我调护知识; + (7)有压疮发生的危险。
+(1)病室环境 +(2)情志护理 +(3)体位与安全 +(4)清洁护理 +(5)饮食护理 +(6)给药护理 +(7)排泄护理
+ (6)肺气虚:肺气虚,主气无权,气不得入,故 喘促气短;肺虚气弱,发声无力则气怯声低,咳 声低弱;气虚不固则自汗畏风,易于感冒。
+ (7)肾气虚:肾虚气失摄纳,故见喘促日久,气 息短促,呼多吸少;劳则气耗,故动则喘甚,气 不得续。
+喘证的病程:久喘多为慢性阻塞性肺 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硅沉着病 等;新喘可见肺部感染等。
1.劝导病人尽早戒烟。避免接触刺激性 气体及灰尘。
2.注意观察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被, 以防止外邪从皮毛口鼻侵入。
3.注意休息,防止过劳。 4.遵医嘱正确使用急救气雾剂。
5.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防止外感,注射流 感疫苗。可以进行呼吸肌训练、胸部理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