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胀病中医护理查房 PPT
- 格式:ppt
- 大小:648.50 KB
- 文档页数:13
目录•肺胀病概述•中医对肺胀病的认识•护理评估与诊断•护理措施实施•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肺胀病概述定义与发病原因定义肺胀病是指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肺脾肾三脏虚损,从而导致肺管不利,气道不畅,肺气壅滞,胸膺胀满为病理改变,以喘息气促,咳嗽咯痰,胸部膨满,胸闷如塞,或唇甲发绀,心悸浮肿,甚至出现昏迷,喘脱为临床特征的病证。
发病原因包括久病肺虚、感受外邪等。
久病肺虚如内伤久咳、久喘、久哮、肺痨等肺系慢性疾患,迁延失治,逐步发展所致;感受外邪则为六淫乘袭,诱发本病。
临床表现及分型01临床表现喘息气促、咳嗽、咯痰、胸部膨满、胀闷如塞等。
02分型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风寒袭肺型、风热犯肺型、痰热壅肺型、痰湿阻肺型、肺肾气虚型等。
鉴别诊断与哮喘、胸痹等疾病进行鉴别。
哮喘以发作性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为主症,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或化学性刺激以及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胸痹以胸闷胸痛为主症,多伴有心悸气短等症状。
诊断标准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及舌脉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可作出诊断。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中医对肺胀病的认识中医理论体系中的肺胀病肺胀病的定义01中医理论认为,肺胀病是由于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等因素导致肺气壅塞,宣降失常,进而出现咳嗽、气喘、胸闷等症状的一种疾病。
肺胀病的病因02中医认为肺胀病的病因复杂,包括外感风寒、风热、燥邪等六淫邪气,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导致气机失调,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损伤脾胃等。
肺胀病的病机03中医认为肺胀病的病机主要为肺气壅塞,宣降失常。
肺气壅塞则呼吸不畅,宣降失常则水液代谢失调,进而出现咳嗽、气喘、胸闷等症状。
辨证施治原则及方法辨证施治原则中医治疗肺胀病遵循辨证施治的原则,即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综合信息进行辨证分析,确定证型,然后针对证型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常用辨证方法中医常用的辨证方法包括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等。
PPT肺胀病护理中医查房contents •肺胀病基本概念与中医理论•临床表现及诊断依据•中医护理方案制定与实施•药物治疗与非药物干预方法•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目录01肺胀病基本概念与中医理论肺胀病定义及发病原因肺胀病定义肺胀是指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肺脾肾三脏虚损,从而导致肺管不利,肺气壅滞,气道不畅,胸膺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
发病原因肺胀病多因久病肺虚,痰浊潴留,而致肺不敛降,气还肺间,肺气胀满,每因复感外邪诱使病情发作或加剧。
中医对肺胀病认识与理论依据中医认识中医认为肺胀病是由于肺、脾、肾三脏虚损导致的病证,与西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并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相似。
理论依据中医理论体系中,肺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主宣发与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
肺胀病的发病与肺的功能失常密切相关。
辨证施治原则及方法论述辨证施治原则根据肺胀病的临床表现,中医将其分为不同的证型,如外寒里饮证、痰浊阻肺证、痰热郁肺证、痰蒙神窍证等,针对不同证型进行辨证施治。
方法论述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以中药为主,根据辨证结果选用不同的方剂;非药物治疗包括针灸、拔罐、艾灸等中医疗法,以及饮食调养、运动锻炼等生活方式的调整。
预防措施与生活调养建议预防措施预防肺胀病的关键是增强机体抵抗力,避免反复感冒;同时要注意环境卫生,避免烟雾、粉尘和刺激性气体对呼吸道的影响。
生活调养建议肺胀病患者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食辛辣、油腻之品;适当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深呼吸、缩唇呼吸等,以增强肺功能。
02临床表现及诊断依据典型症状与体征分析症状咳嗽、咳痰、气喘、胸部胀满,甚至出现唇甲发绀、心悸浮肿等症。
体征肺部叩诊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肝浊音界下移,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可闻及干湿性啰音等。
X 线检查心电图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辅助检查手段介绍01020304可见肺野透亮度增加,肺纹理稀疏或增多、紊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