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外科手术及护理配合
- 格式:ppt
- 大小:40.97 MB
- 文档页数:122
心脏外科特色护理服务方案心脏外科是一项需要高度专业技术和严密护理的手术,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术后的恢复和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为了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我们制定了以下心脏外科特色护理服务方案。
一、手术前准备阶段1.术前教育:通过开展心脏病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和手术相关知识的宣教,让患者和家属充分了解手术过程、术后护理要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术后康复训练等内容,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配合度。
2.体检评估:对于手术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胸片、彩超等检查,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忍受力以及心脏功能等指标,为术中和术后的护理提供依据。
二、术中护理阶段1.手术风险评估:根据病情和手术类型,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麻醉方案,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2.手术床位护理:提供完备的手术床位,包括先进的监护设备、消毒标准和麻醉器械等,并保持手术室内的清洁和整洁。
3.手术室感染控制:贯彻实施手术室的洁净操作规程,严格控制手术场所的洁净度,减少手术切口感染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三、术后护理阶段1.密切监测:术后立即进行严密的监测,包括血压、心电图、辅助呼吸、尿量等指标的监测,确保患者的基本生命功能的稳定。
2.疼痛管理:针对术后疼痛,采用多模式镇痛,包括镇痛药物的应用、物理治疗、心理疏导、按摩等方式,综合治疗,控制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3.呼吸道管理:术后要定期进行呼吸道引流、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护理措施,防止呼吸道合并症的发生。
4.液体管理:通过密切的液体平衡监测和合理的输液方案,确保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和循环稳定。
5.感染预防:通过术后伤口护理、使用规范的导尿管和留置针护理等措施,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
6.饮食指导:根据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制定适宜的饮食方案,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7.康复训练:设计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方案,包括早期行动训练、呼吸锻炼、体力活动等,促进患者的身体功能和心肺功能的恢复。
8.心理支持: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和家属应对手术带来的焦虑、恐惧和心理负担,重建他们的信心和希望。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心脏手术已成为治疗各种心脏疾病的重要手段。
然而,手术并非治疗的终点,术后护理同样至关重要。
良好的术后护理能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本文将针对心脏术后护理中常见的问题及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
一、心脏术后护理常见问题1. 伤口感染心脏手术后,患者伤口容易受到细菌感染,导致疼痛、红肿、渗液等症状。
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2. 心律失常心脏手术后,患者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房扑等。
心律失常可导致心悸、胸闷、气促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3. 肺部并发症心脏手术后,患者肺部容易出现并发症,如肺炎、肺不张等。
这些并发症可导致呼吸困难、咳嗽、发热等症状。
4. 深静脉血栓形成心脏手术后,患者由于卧床休息时间较长,血液循环减慢,容易发生深静脉血栓。
若血栓脱落,可导致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5. 心力衰竭心脏手术后,患者可能出现心力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下肢水肿、食欲不振等症状。
二、心脏术后护理措施1. 伤口护理(1)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
(2)定时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3)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 心律失常护理(1)密切监测患者心率、心律变化。
(2)遵医嘱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心律。
(3)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放松训练,减轻症状。
3. 肺部并发症护理(1)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肺部功能恢复。
(2)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排痰训练。
(3)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肺炎。
4. 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1)指导患者进行下肢肌肉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2)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3)指导患者穿弹力袜,减轻下肢肿胀。
5. 心力衰竭护理(1)密切监测患者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
(2)指导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增强心肺功能。
(3)遵医嘱使用利尿剂、ACE抑制剂等药物,控制心力衰竭。
三、心脏术后康复指导1. 饮食指导(1)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
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的护理配合摘要】目的讨论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的护理配合。
方法配合手术治疗进行护理。
结论固定胸腔引流管、导尿管,保持引流通畅,并观察引流液的色、量、质,加强管道护理,防止滑脱。
保障患者安全。
【关键词】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护理配合随着近年来心血管手术安全性的不断提高,小切口心脏手术渐趋盛行。
小切口心脏手术的特点是切口美观、隐蔽、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愈合好、畸形少、费用少等。
但由于切口小,术中术野显露较差,术前应明确诊断,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同时对外科医生的手术操作技能也提出较高要求。
本文以右腋下小切口微创房间隔缺损修补术为例介绍手术护理配合。
1 主要手术步骤及护理配合1.1手术前准备摆放体位后,协助医师正确粘贴体外除颤板。
切口周围皮肤消毒范围为:前后过中线,上至锁骨及上臂1/3处,下过肋缘。
按照胸部侧卧位切口手术铺巾法建立无菌区域。
1.2主要手术步骤1.2.1右前胸切口:即取右侧腋中线第二肋交点与腋前线第五肋间交点连线行约5cm切口,于腋前线第四肋进胸。
传递22#大圆刀切开皮肤,电刀切开皮下组织及肌层,传递侧胸撑开器暴露切口。
1.2.2建立体外循环:传递无损伤镊、25公分解剖剪剪开心包并传递圆针慕丝线固定心包。
传递血管游离钳游离上、下腔静脉和主动脉并在主动脉根部作荷包缝合,插特定制作的长形带导芯的主动脉供血管。
于右心耳部作荷包,并切开心耳插上腔静脉引流管;于右房壁作荷包缝线,切开后插下腔静脉引流管。
体外循环开始后,阻断升主动脉并于主动脉根部注人冷停搏液。
1.2.3传递无损伤镊及无损伤剪,切开右心房,暴露房间隔缺损。
1.2.4修补房间隔缺损:如缺损较小,传递不可吸收缝线予以直接缝合;如缺损较大或位置比较特殊也可使用自体心包片或涤纶补片修补缺损。
1.2.5关闭切口: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传递三角针慕丝线固定,传递无损伤缝线缝合并关闭心包,传递慕丝线缝合切口。
1.3术后处置为手术患儿包扎伤口,及时加盖棉被进行保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