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心脏外科手术及护理配合
- 格式:ppt
- 大小:40.99 MB
- 文档页数:84
心脏手术护理制度1. 制度目的为了提高心脏手术患者的护理质量,确保手术安全和护理效果,订立心脏手术护理制度,规范心脏手术患者的护理过程和要求。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心脏手术科室的全体护理人员、医生和实习生,以及相关管理人员。
3. 术前准备3.1 心脏手术患者护理的术前准备应依照医生的要求完成。
3.2 检查病患的相关病史,包含心电图、彩超、心血管造影等。
3.3 特别关注患者的术前禁食禁水情况,确保术前禁食禁水的时间满足要求。
3.4 准备相关护理设备和药品,保证充分的备用量。
3.5 定期参加相关培训,连续学习和提高护理技能。
4. 术中护理4.1 心脏手术护理应由专业的心脏手术团队负责,配备充分数量的护士和技术人员。
4.2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应认真核对患者身份、手术操作部位、术前准备情况等紧要信息,确保患者和手术室记录全都。
4.3 护理人员应帮助医生完成术中监测,包含心电监测、动脉血氧监测、动脉压监测等,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4.4 护理人员应确保手术室内环境干净乾净,保持手术区域无菌状态。
4.5 护理人员应依照医生指示,搭配心脏手术操作,及时供应所需的料子和药品。
4.6 对于手术过程中发生的意外情况,如大出血、心脏停跳等,护理人员应立刻依照预定的抢救方案行动,并及时向主治医生汇报。
4.7 护理人员应负责术中的护理记录和相关数据的整理,确保准确和完整。
5. 术后护理5.1 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护理应加强监护,紧密察看生命体征和心脏功能的恢复情况。
5.2 护理人员应定期进行术后疼痛评估,并及时予以有效的镇痛措施。
5.3 对于术后显现呼吸困难、严重心律失常、出血等意外情况,护理人员应立刻采取措施并及时通知主治医生。
5.4 对于术后患者的伤口护理,护理人员应依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清洁、消毒和更换敷料。
5.5 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向他们认真解释手术后注意事项,并供应必需的心理支持。
5.6 护理人员应负责术后护理记录和相关数据的整理,确保准确和完整。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心脏手术已成为治疗各种心脏疾病的重要手段。
然而,手术并非治疗的终点,术后护理同样至关重要。
良好的术后护理能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本文将针对心脏术后护理中常见的问题及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
一、心脏术后护理常见问题1. 伤口感染心脏手术后,患者伤口容易受到细菌感染,导致疼痛、红肿、渗液等症状。
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2. 心律失常心脏手术后,患者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房扑等。
心律失常可导致心悸、胸闷、气促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3. 肺部并发症心脏手术后,患者肺部容易出现并发症,如肺炎、肺不张等。
这些并发症可导致呼吸困难、咳嗽、发热等症状。
4. 深静脉血栓形成心脏手术后,患者由于卧床休息时间较长,血液循环减慢,容易发生深静脉血栓。
若血栓脱落,可导致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5. 心力衰竭心脏手术后,患者可能出现心力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下肢水肿、食欲不振等症状。
二、心脏术后护理措施1. 伤口护理(1)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
(2)定时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3)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 心律失常护理(1)密切监测患者心率、心律变化。
(2)遵医嘱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心律。
(3)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放松训练,减轻症状。
3. 肺部并发症护理(1)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肺部功能恢复。
(2)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排痰训练。
(3)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肺炎。
4. 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1)指导患者进行下肢肌肉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2)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3)指导患者穿弹力袜,减轻下肢肿胀。
5. 心力衰竭护理(1)密切监测患者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
(2)指导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增强心肺功能。
(3)遵医嘱使用利尿剂、ACE抑制剂等药物,控制心力衰竭。
三、心脏术后康复指导1. 饮食指导(1)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
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的护理配合摘要】目的讨论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的护理配合。
方法配合手术治疗进行护理。
结论固定胸腔引流管、导尿管,保持引流通畅,并观察引流液的色、量、质,加强管道护理,防止滑脱。
保障患者安全。
【关键词】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护理配合随着近年来心血管手术安全性的不断提高,小切口心脏手术渐趋盛行。
小切口心脏手术的特点是切口美观、隐蔽、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愈合好、畸形少、费用少等。
但由于切口小,术中术野显露较差,术前应明确诊断,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同时对外科医生的手术操作技能也提出较高要求。
本文以右腋下小切口微创房间隔缺损修补术为例介绍手术护理配合。
1 主要手术步骤及护理配合1.1手术前准备摆放体位后,协助医师正确粘贴体外除颤板。
切口周围皮肤消毒范围为:前后过中线,上至锁骨及上臂1/3处,下过肋缘。
按照胸部侧卧位切口手术铺巾法建立无菌区域。
1.2主要手术步骤1.2.1右前胸切口:即取右侧腋中线第二肋交点与腋前线第五肋间交点连线行约5cm切口,于腋前线第四肋进胸。
传递22#大圆刀切开皮肤,电刀切开皮下组织及肌层,传递侧胸撑开器暴露切口。
1.2.2建立体外循环:传递无损伤镊、25公分解剖剪剪开心包并传递圆针慕丝线固定心包。
传递血管游离钳游离上、下腔静脉和主动脉并在主动脉根部作荷包缝合,插特定制作的长形带导芯的主动脉供血管。
于右心耳部作荷包,并切开心耳插上腔静脉引流管;于右房壁作荷包缝线,切开后插下腔静脉引流管。
体外循环开始后,阻断升主动脉并于主动脉根部注人冷停搏液。
1.2.3传递无损伤镊及无损伤剪,切开右心房,暴露房间隔缺损。
1.2.4修补房间隔缺损:如缺损较小,传递不可吸收缝线予以直接缝合;如缺损较大或位置比较特殊也可使用自体心包片或涤纶补片修补缺损。
1.2.5关闭切口: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传递三角针慕丝线固定,传递无损伤缝线缝合并关闭心包,传递慕丝线缝合切口。
1.3术后处置为手术患儿包扎伤口,及时加盖棉被进行保温。
浅谈常见心脏术后的一般护理心脏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常用于治疗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脏瓣膜疾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等。
术后的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下面将浅谈常见心脏术后的一般护理。
首先,术后即刻的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在患者从手术室转入重症监护室或普通病房之后,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等。
同时,护士还需要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根据需要给予适量的镇痛药物。
此外,护士还需要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并协助患者进行身体活动。
其次,术后的饮食管理也是重要的一环。
由于手术后消化功能可能会暂时受损,所以患者通常需要暂时依靠胃管进行饮食。
护士需要观察胃液的量和颜色,确保胃液排出正常,并定期检查胃管的通畅状况。
同时,术后的患者还需要逐渐过渡到口服饮食。
在此期间,护士需要监测患者的饮食摄入量,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
第三,伤口护理也是术后护理的重点之一、护士需要定期更换伤口敷料,并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
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感染,因此,护士需要密切观察伤口的红肿、渗液和发热等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如口服或静脉给药抗生素。
第四,心脏术后护理中的药物管理也非常重要。
患者可能需要长期服用一些药物来预防并发症或控制症状。
护士需要确保患者按时、正确地服用药物,并监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此外,护士还需要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药物教育,确保他们理解药物的作用和注意事项。
最后,心脏术后的康复护理也是不可忽视的。
护士需要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运动和心理支持。
康复运动有助于恢复患者的身体功能和增强心肺功能。
心理支持包括与患者进行心理沟通和提供心理教育,以帮助他们适应手术后的变化和恢复健康的信心。
总的来说,心脏术后的护理需要护士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管理饮食和药物,进行伤口护理,提供康复支持。
通过科学、细致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地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因此,对心脏术后护理的了解和实施是每个心脏护理人员的基本素质。
医院手术室心脏外科手术的护理配合一、概述(一)心脏手术的剖胸途径多采用正中胸骨锯、劈开,也可选用右侧、左侧、双侧或胸腹联合切口(主动脉瘤)。
心脏位于中纵隔,心包腔是个密闭的腔。
贴在心脏及大血管表面一层为脏层心包,另一层为壁层心包。
两层之间为心包腔,内有少量液体,跳动时起润滑作用。
整个心包呈圆锥形,底部坐在膈肌上面。
心包的返折在心脏大血管起始部和左房后壁的一小部分。
整个心脏完全埋在心包内。
心包返折处在心脏外科有意义。
升主动脉和肺动脉起始部完全被心包包裹形成一个大血管鞘,此鞘后方为左右贯通的窦统称为“横窦”心脏手术可在此处下钳,阻断升主动脉和主肺动脉。
正中胸骨劈开切口适用于:几乎所有的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和冠心病外科。
手术体位:仰卧位,平肩置海绵垫一块。
于正中线将胸骨全部劈为左右两半。
因胸骨前方缺少肌肉组织,血运也较差,为减少胸骨感染与不愈合的机会,部分术者将皮肤切口设计成弧线形,与胸骨正中劈开切口错开,以减少伤口并发症的产生,现已很少有人使用。
胸骨劈开线的正后方,为右侧胸膜的返折部,在劈开时易撕破胸膜。
左侧开胸:经左侧第四或第五肋间(同胸外科开胸方法)。
(-)手术类型1切开右房,房缺、心内膜畸形(原发型)、膜部室间隔缺损、肺静脉畸形引流、心腔黏液瘤、三尖瓣成形。
2.切开右室,室缺、右室流出道狭窄、心室双出口、法洛四联症。
3.切开肺动脉,肺动脉狭窄、重症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室缺。
4.切开主动脉,主动脉窦瘤破裂、主动脉瓣置换、升主动脉置换。
5.切开左室,室缺、左室壁瘤。
6,切开左房,左房黏液瘤、三房变异、二尖瓣置换/成形。
(三)建立体外循环注意事项1游离上、下腔静脉时防止出血。
6.肝素用量一定要准确。
7.主动脉插管防止插到夹层,固定要确切。
8.上下腔插管粗细、深浅要适宜。
9.左房插管时,防止带入气体。
10阻断升主动脉时要准确。
11上下腔静脉缝合结扎线要牢固。
12停跳液的回收(钾比正常人多四倍)。
13腔静脉管如果有气体时处理方法为注入0.9%生理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