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语用学隐喻观的若干问题
- 格式:pdf
- 大小:334.42 KB
- 文档页数:4
外语教师话语隐喻研究反思:问题与路径外语教师话语隐喻研究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话题。
在探讨这一话题时,我们需要关注两个方面。
一是教师话语隐喻的问题,二是研究这个话题的路径。
教师话语隐喻的问题主要存在于日常教学活动中。
不同的外语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隐喻,其影响程度和效果并不相同。
有的教师使用的隐喻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学习水平。
而有一些教师使用的隐喻则可能会产生误导和困惑,妨碍学生的学习。
这些问题可能源于教师对语言和教学方法的不熟悉。
同时,这也可能与教师的思考方式、教学目标等因素有关。
在解决教师话语隐喻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多种策略。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加强教师的教学能力。
教师需要掌握足够的语言知识和教学技能,以确保自己使用的隐喻正确、合理。
同时,教师也应该关注学生的反馈,了解学生对隐喻的理解和反应。
这样可以及时纠正不当的隐喻使用,避免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另外,教师需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教学目标,避免隐喻引导学生偏离学习方向。
研究外语教师话语隐喻的路径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路径选择上,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来进行。
有学者提倡采用定性研究方法,通过对课堂录音和学生反馈等数据的分析,了解教师隐喻的使用情况和效果。
而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可采用定量研究方法,通过对学生考试成绩等数据的统计分析,探讨抽象隐喻和概念隐喻的影响效果。
总的来说,外语教师话语隐喻研究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话题。
我们需要在解决教师话语隐喻问题的同时,选择适合的研究路径,来探究这一话题。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外语教学中教师隐喻的作用和效果,为提高教学质量做出更为有效的贡献。
关联理论视角下话语中隐喻的语用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隐喻作为语言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在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领域均有着深入的探讨。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们日常交流中常用的表达方式,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
隐喻在话语中的使用背后往往蕴含着丰富的语用信息,需要通过关联理论的视角来进行深入分析。
随着关联理论在语言学领域的兴起,研究者开始关注语言和语境间的关联关系,借助这种理论视角可以更好地理解隐喻在话语中的运用。
本文旨在通过关联理论视角对话语中隐喻进行语用分析,探讨隐喻与言语行为、语言交际之间的关系,并总结关联理论在研究隐喻中的启示。
通过对隐喻的语用分析,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交流中的含义和目的,也有助于深化对语言交际背后的认知和情感层面的理解。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关联理论视角,对话语中隐喻进行语用分析,探讨隐喻在言语交际中的作用和影响。
本研究旨在揭示隐喻在话语中的具体运用方式,以及隐喻和言语行为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理解语言交际中隐喻的功能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证研究基础。
通过对话语中隐喻的语用分析,探讨隐喻的意义构建过程,揭示隐喻对话语产生的影响,进一步拓展关联理论在隐喻研究领域的应用,并为语言学、语用学和交际学等相关学科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通过深入探讨隐喻在言语交际中的功能和作用,本研究旨在为语言交际实践提供更为深刻的理论支持,进一步促进语用研究领域的发展和完善。
1.3 研究意义话语中隐喻的语用分析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研究领域,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语言学及社会学内涵。
研究话语中隐喻的语用分析,有助于揭示隐喻在言语交际中的作用机制,探讨语言使用者如何通过隐喻来传递信息、塑造认知和影响他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的交融,语言交际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信息传递,而是涉及到更深层次的意义和认知互动。
探讨话语中隐喻的语用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意义。
研究话语中隐喻的语用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语言交际的复杂性,提高我们对隐喻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效果。
外语教师话语隐喻研究反思:问题与路径
隐喻在外语教学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语言现象,特别是在口语教学中。
但是,在教师
话语中使用隐喻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
尤其是在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使用隐喻可
能会产生误解或者不当的表达,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困扰。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研究外语
教师话语隐喻呢?
首先要关注的是隐喻在教师话语中的问题。
教师在采用隐喻时,往往只注重自己的表达,而没有考虑学生的理解。
这种情况下,学生可能会产生误解,无法完全理解教师所传
递的信息。
同时,教师使用的隐喻有时也会超出学生掌握的语言水平,教师要考虑学生的
语言能力和文化背景,选择简单易懂的隐喻表达。
其次,我们需要探讨如何解决外语教师话语隐喻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应该重视听众的
语言环境和文化背景,判断是否有必要使用隐喻。
如果必须要使用隐喻,教师需要选择简
单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专业难懂的词汇和短语。
同时,教师应该在课堂中为学生充
分解释隐喻的含义和用途,以便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和语言价值。
最后,对于外语教师话语隐喻研究的路径,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教师在语言表达上的
选择。
外语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其他语言表达方式,逐步摆脱对隐喻的依赖。
同时,教师还
应该注重语言与文化的学习,充分了解学生的文化差异和语言需求,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更
好地理解语言及其文化内涵。
总之,外语教师话语隐喻研究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注重教师的语言选择和文化探索,逐渐适应其授课的语言环境和学生的需要,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外语技能。
Chris Xia,逗比猫思维广。
私信提问每问100元请先付…大脸猫、sabrina Shi、海洋蛋饺等人赞同谢@Lee Ray喵我。
今天把年审的材料全部交了上去,整个人顿时像被抽空了一样,又紧张又无所事事。
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一个是为了半个月之后的年审攒人品,还有一个也是为了半个月之后的年审攒人品——毕竟我一月到四月份都在折腾这回事,复习一下,也好在年审的时候和examiner交代,虽然他俩都不是我专业的……之前和美少女讨论大纲,我有一个Chapter的名字叫做“A literature review of recent theories of metaphor”,美少女指着这个小标题说:“你做literature review多没意思,来点创新的才好写博士论文呀。
”我说:“我也不仅仅是做review,我要分析他们这些理论里,哪些靠谱,哪些地方不靠谱。
”美少女听罢,大笔一挥,以她那我永远都得花三秒才能看明白的手书写下几个词,一边写一边说:“既然你要评判好坏,那就不叫literature review了啦,你觉得critical assessment感觉如何?”我说:“妥到飞起。
”(并没有这么说,不过我心里的想法的确是妥到飞起。
)之所以讲这个故事,是因为要回应我之前在专栏里提到的问题:这个回答,当然也只是literature review,而不是任何critical assessment。
我的东西依然是我的,谁都抢不走,但我也知道我在知乎上必然不会说那么多。
今天的故事,我也只会这么讲:谁,说了什么,一切都写在他的书上,我没有必要过多遮掩。
至于这个理论是好是坏,留给大家自行评判。
如果要讲隐喻在语用学里的解释,乃至于讲到语用学本身,都要先讲到Paul Grice。
没有Grice,就没有我们今天这套吃饭的家伙。
Grice在1967年的Studies In the Way of the Word里面做出的最重要的一个贡献,就是划分了两种含义:what is said,和what is implicated。
yuwenjianshe001@79语用学视角下对隐喻语用假设的解读河南教育学院 胡瑞娟摘要:语用学是语言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关注的是语言的应用,比如语义、语音等方面的概念。
本文在以往隐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隐喻的语用学研究框架,从语用学视角出发对隐喻语用假设的本质进行解读,分析了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为隐喻研究提供了更多理论依据。
关键词:语用学 隐喻 语用假设引言在人与人的交流过程中,语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工具,语言的使用是为了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这也是语言的基本功能。
语用学研究的主要是各种真实语言情景下的语言的应用,根据各种语言表现对语言的内涵进行研究。
广义的应用语言学研究的是真实情景下语言的运用,即对各种实际的问题进行分析,加强对语言学的研究,包括语言规则、词典的编撰、翻译等多种内容。
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语言修辞手法,在特定语境下的有目的的语言运用隐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可以产生良好的语言效果。
语言学领域上关于隐喻的研究有很多,在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往往会使用隐喻,隐喻可以让语言显得更有魅力,隐喻语言中不仅蕴含了语言的内涵,也体现出语言的一种应用领域。
隐喻的应用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语言交流,因此从语用学的角度来讲,可以对隐喻语言有一种更加深刻的认识。
一、语用学的概念语言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使用的一个交流载体,语言研究的历史十分悠久,在语言研究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分支,比如认知语言学、语用等,这些都是语言研究的重要内容。
语用学研究的内容侧重点是语言的交际,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的一种重要工具,在语言的交流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应该要跟交际的主旨相关。
随着语言学研究的逐渐深入,有的学者开始利用语用学的相关理论对语言进行研究。
关于语用学的研究,应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在语言学基础上产生了一门独立的新学科,有语言学者指出,当一个人说话时,他的语言不仅是传递信息所用的,更是一种交流,比如情感上的交流、心理上的交流,都可以通过语言来完成,这也就体现出语言的实际应用。
关联理论视角下话语中隐喻的语用分析摘要:隐喻是我们日常交际中经常会用到的一种修辞手法,它通过隐含的比喻关系来传达特定的意义。
在话语交际中,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语用现象。
本文从关联理论的视角出发,结合语用学的理论,对话语中隐喻的语用分析进行探讨,并探讨隐喻如何通过上下文关系来获得合适的语用效果。
关键词:隐喻;关联理论;语用分析;话语交际引言一、隐喻的涵义及关联理论视角在语言学中,隐喻是指通过暗示或比喻的方式来传递某种意义。
在语用学中,隐喻被认为是一种语用现象,它不仅仅是在语言层面上产生的,更是在话语交际中产生的。
隐喻可以通过潜在的比较或类比关系来表达抽象的概念,使得话语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
在人类的思维和语言中,隐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它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关联理论是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它主要关注的是语言单位之间的关联关系。
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隐喻被认为是一种语义关联的表现形式。
通过关联理论的视角,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隐喻和其他语言单位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而更好地理解隐喻在话语交际中的作用和效果。
二、隐喻的语用分析1. 隐喻的语用功能隐喻在话语交际中具有多种语用功能。
隐喻能够使得话语更加生动、形象、具有表现力。
通过隐喻,人们能够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从而使得听话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隐喻能够给话语增加多重含义,使得话语更加丰富和深刻。
通过隐喻,人们能够在不同的语境中产生不同的语义关联,从而使得话语具有更丰富的意义。
隐喻能够在话语中产生幽默效果,使得话语更加吸引人、富有趣味性。
通过隐喻,人们能够以一种有趣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从而更好地吸引听话者的注意力。
为了更好地理解隐喻在话语交际中的作用和效果,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实例来进行分析。
我们可以分析《论语》中的一些隐喻句子,如“巧言利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等等,从中探讨隐喻是如何通过上下文关系来产生特定的语用效果的。
关联理论视角下话语中隐喻的语用分析【摘要】本文针对话语中隐喻的语用分析展开讨论。
首先从隐喻理论概述入手,探讨关联理论视角下的隐喻研究,引出话语中隐喻的语用分析。
然后详细介绍语用分析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进行具体论证。
结合对话语中隐喻的启示,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研究,可以深入了解话语中隐喻的运用和影响,对语言交际和语用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的目的是为了揭示隐喻在话语中的具体运用及其对语用的影响,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证依据,推动隐喻研究领域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关联理论、隐喻、语用分析、话语、语用分析方法、实例分析、启示、未来研究、关联理论视角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隐喻是人类语言交流中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比喻的方式传达思想和观念,增加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深度。
隐喻不仅存在于文学作品中,也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和各种语境中。
随着语言学和语用学领域的不断发展,对隐喻的研究也愈发深入和细致。
研究话语中隐喻的语用分析是对语言交流和理解过程的探究,旨在揭示隐喻在交际中的作用和意义,为语言学和语用学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对隐喻在话语中的运用和表达进行深入剖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们在交流过程中的语言选择和意义构建,进一步丰富和拓展语言学研究的视野和深度。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关联理论视角下的语用分析,探讨话语中隐喻的运用和意义。
具体目的包括深入理解隐喻在语言交际中的作用机制,揭示隐喻在话语中的语用特点和功能。
通过实例分析,揭示隐喻的语用策略和对话语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话语中隐喻的语用规律提供重要参考。
通过对话语中隐喻进行深入的探讨,不仅可以加深对语言交际中隐喻现象的认识,还可以为语用学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探讨话语中隐喻的启示,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语言交际中的隐喻现象,为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提供理论支持。
1.3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话语中隐喻的语用分析在语言学和交际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关联理论视角下话语中隐喻的语用分析
关联理论是语用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研究语言中的关联关系来揭示话语意义的产
生和表达机制。
话语中的隐喻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在关联理论视角下进行语用分析,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隐喻在话语中的运用和作用。
隐喻是一种将一个概念映射到另一个概念上的语言现象,通过这种映射关系来借指或
比喻某种意义。
在关联理论视角下,隐喻可以通过话语的关联关系来分析。
关联理论认为,话语中的每个词语之间都存在关联关系,这些关联关系通过指称和关系两种基本方式来实现。
指称是指词语在话语中所指代的对象或概念,而关系则是指词语之间的联系或关联关系。
在隐喻的语用分析中,首先要分析话语中词语的指称,即确定词语所指代的概念。
隐
喻通常通过将一个概念映射到另一个概念上来实现,这样的映射关系有时是明显的,有时
是隐含的。
通过分析话语中的词语指称,我们可以确定隐喻所涉及的概念,揭示隐喻意义
的产生。
关联理论还可以通过分析话语中词语之间的关系来理解隐喻的表达。
词语之间的关系
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
直接关系是指词语之间存在明显的语义联系,比如反义
关系、同义关系等。
间接关系则是通过语用角度分析,涉及话语中的语言搭配、语境等因素。
通过分析词语之间的关系,可以进一步揭示隐喻表达的方式和特点。
在隐喻的语用分析中,还需要考虑隐喻的语用效果和言外之意。
隐喻通常不是直接表
达的,而是借指或比喻某种意义,通过语言的隐晦性和灵活性来产生特定的效果。
通过分
析隐喻的语用效果和言外之意,可以更好地理解隐喻的表达和作用。
关联理论视角下话语中隐喻的语用分析【摘要】本文从关联理论的视角出发,探讨了话语中隐喻的语用分析。
通过对隐喻的基本概念、关联理论与隐喻的关系、关联理论视角下隐喻的分类、语用特点以及在话语中的应用进行辨析和论证,揭示了隐喻在话语交际中的重要作用和机制。
结合实例分析,揭示了关联理论视角下话语中隐喻的语用特点和影响因素。
通过对相关研究的总结和展望,本文指出了关联理论在隐喻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最终,总结了关联理论视角下话语中隐喻的语用分析,强调了其在话语交际学领域的重要性和启示意义。
【关键词】关键词:隐喻、关联理论、语用分析、话语、视角、分类、应用、总结、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过去的研究中,隐喻在话语中的使用方式及其所蕴含的信息仍存在许多未解之谜,需要借助关联理论的视角来进行深入探讨。
通过对隐喻的分类、语用特点以及在话语中的运用进行研究,有助于揭示隐喻在交际中的实际运作机制,为语言学理论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出发,对话语中隐喻的语用特点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相关研究领域的深化和拓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关联理论视角下话语中隐喻的语用分析,探讨隐喻在交际中的作用和影响。
具体来说,本研究旨在深入解析隐喻在话语中的运用方式,揭示关联理论与隐喻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隐喻如何通过语用方式实现话语的表达和传达。
通过对隐喻的分类和语用特点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隐喻在话语中的运作机制,揭示话语背后的意义与逻辑。
本研究也旨在为语言学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对隐喻现象的深入理解和研究。
通过对关联理论视角下话语中隐喻的语用分析,拓展对隐喻现象的认识,为语用研究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
1.3 研究意义通过对关联理论视角下话语中隐喻的语用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人们在沟通交流中隐含的意义和推断。
这有助于提升我们的语言交流能力和沟通技巧,同时也有助于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分析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
语言学关于隐喻的研究1 概述语言学对隐喻的研究,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隐喻是比喻的一种,可以理解为象征性的语言使用,用特定的语言表达抽象的概念、情感和思想,从而更有效地进行沟通和交流。
隐喻可以帮助人们深入理解抽象概念,形象地传达意义,进而有效沟通想法和信息,让语言更有活力和体面。
2 什么是隐喻隐喻是一种比喻形式,通常运用在书面语言中。
它满足相关语言对话的基本条件,即有意义、有逻辑和有含义。
隐喻的关键在于建立一种象征性的联系,即一个词或句子指向另一个抽象的概念,这种象征性的联系大部分来源于共同的经验(语言学家 Roman Jakobson)。
隐喻分为隐喻比喻和夸张比喻两种,其中隐喻比喻是一种把两种相关概念联系起来的比喻方式,而夸张比喻则是把一个概念放大到另一个概念以突出两者之间的差异。
3 隐喻的研究语言学家研究隐喻的最早理论是由Roman Jakobson提出的,他把隐喻视为一种“文字之花”,认为隐喻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一些抽象概念,使语言更有活力。
语言学家George Lakoff也对隐喻进行了研究,他认为人们的思维主要是一种隐喻思维,即人们的思维过程是基于一种由语言、身体经验和认知概念组成的隐喻建构而成的。
他指出,隐喻的使用不仅可以提高文字的表达能力和感染力,而且还可以更有效地揭示出抽象概念的深层结构,以及抽象概念和具体概念之间的关系。
另一位语言学家John Lyons也曾提出语言的“象征性功能”,把象征性理解为“基于共同经验(或是象征技巧)把一个抽象概念形象化,让人们对书面语言中的抽象概念更加容易理解”,他认为,隐喻是运用象征性的重要手段。
最后,语言学家Paul Ricoeur也对隐喻进行了深入探索,他发现隐喻是一个多种层次的概念,它不仅能把抽象的概念转换为某种具体的形象,而且还能把不同的概念联系起来,从而更有效地实现语言功能。
2382019年26期总第466期ENGLISH ON CAMPUS隐喻在应用语言学中的特点及运用文/李 卉一、语言学关于隐喻的具体含义隐喻在语言学中是一种具体的语言学理论,属于是修辞手段的一种,在英语语言学中,对于比喻有多种细致的划分,例如在英语中,明喻和暗喻就各自有自身的研究范围,在现代语言的发展过程中,隐喻的出现,有效地推动了语言文化的发展,同时,单单说隐喻的话,隐喻实际上也存在着几种不同的情况,总的来说,就隐喻的种类,是按照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结合的,隐喻可以分为四种,分别是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分别是:并列、修饰、注释以及复指关系,四种关系在发展的过程中,都有自己不同的运用,大大地丰富了语言学的文化内涵,也更好的恶推动了英语语言学的发展。
二、语言运用中隐喻的本质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隐喻的应用实际上不只是一种简单的词汇想象,他还涉及整个文章的选词造句,构思谋篇,通过隐喻的运用,让人呢在语言交往的过程中,无论是从词汇方面,还是从句型层面,都能获得更高的知识体验。
在近代语言学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开始不断重视语言学的一些理论对于现代社会的一些启迪作用,实际上任何一种语言学的简单理论,都是来源于生活,并且为生活所用的,例如说隐喻,实际上也就是一种很简单的修辞手法,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那这一理论做文章,通过隐喻的使用,很大程度地提升了人们对语言的掌控力,以及在语言运用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推动事情的解决。
但是在隐喻这一修辞手段的运用过程中,实际上也引发了一些问题,最简单的就是关于说话人的意图的理解问题,由于使用了隐喻,所以在理解说者的意图时,需要充分考虑到现场的观众的调动情况,对隐喻的使用,从本质上看,就是对于语言的二次加工,通过合理的处理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大到深入浅出的效果。
一般来说,在运用隐喻的过程中,本体和喻体通常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甚至所涉及到的都是不同的领域,很多时候在沟通和管理上都存在很大的问题,但是无论涉及的领域是否相同,再使用隐喻这一修辞方式的同时,都是对大脑皮层的一种刺激,达到记忆的目的,通过本体和喻体之间的一些特殊的联系,建立关系,从来更好的理解某些理论或者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