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单元知识梳理汇总---第一单元
- 格式:docx
- 大小:22.95 KB
- 文档页数:4
部编九年级历史(上)知识点梳理2018.9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1、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的古代文明是?产生于何时?该国在天文学和文字方面的成就分别是?【古埃及文明。
公元前3500年。
太阳历、象形文字】2、评价古埃及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反映其无限权力,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的智慧结晶】3、古巴比伦王国位于哪条流域?文明产生时间?初步统一时间?完成统一的国王是?实行何制度?制定法典?该法典维护谁的利益?有何历史地位?【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公元前3500年。
公元前2400年。
】【汉谟拉比。
君主专制制度。
《汉谟拉比法典》。
奴隶主阶级。
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4、位于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的文明古国是?产生文明的时间?处于鼎盛时期的王朝是?首都是?【古印度。
公元前23世纪—公元前8世纪。
孔雀王朝。
华氏城。
】5、古印度森严的等级制度是?由高到低分为哪四个等级?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的等级是?从事农业、捕鱼业,为前三等级服务的是?【种姓制度。
四个等级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刹帝利。
首陀罗。
】6、种姓制度的特点是?【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
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7、古印度文明除了种姓制度,还包括佛教,创立者是?产生时间?教义?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大概是中国哪个朝代?与佛教传播有关的唐朝高僧是?著作是?【乔达摩·悉达多。
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
教义:提出“众生平等”,宣扬“忍耐顺从”。
传入中国时间1世纪,即西汉末年。
玄奘。
《大唐西域记》】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8、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是?古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古希腊有名的两大城邦?最大的城邦是?【古希腊。
“小国寡民”。
雅典和斯巴达。
斯巴达。
】9、古希腊雅典在谁统治时期达到全盛?评价影响。
【伯里克利。
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世界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一课古代埃及【课程标准】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兴亡: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
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公元前 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1)统治: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课程标准】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世纪,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影响: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汉谟拉比法典》(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坚持改革开放
知识网络
○走向共同富裕
知识网络
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改变生活知识网络
○创新永无止境知识网络
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
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
○生活在民主国家知识网络
○参与民主生活知识网络
○夯筑法治基石
知识网络
○凝聚法治共识
知识网络
○延续文化血脉知识网络
○凝聚价值追求
知识网络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正视发展挑战
知识网络
○共筑生命家园知识网络
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
第七课中华一家亲
○促进民族团结知识网络
○维护祖国统一
第八课中国人中国梦
○我们的梦想
知识网络
○共圆中国梦知识网络。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1课古代埃及【知识框架】古代埃及发源地尼罗河流域文明古国古埃及文明成就金字塔、象形文字、太阳历【重点梳理】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2.金字塔名字由来从古王国时期,法老为自己修建呈角锥体状的陵墓,它每个侧面都形似汉字“金”,因此,中国人称为“金字塔”评价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3.法老的统治国王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
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
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王权衰落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多方面的挑战。
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知识延伸】尼罗河与古埃及的科学文化成就有什么关系?尼罗河不仅养育了埃及人民,而且也孕育了埃及文化。
马克思曾说:“计算尼罗河水的涨落期的需要,产生了埃及的天文学。
”古埃及的科学文化正是在利用和改造尼罗河的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知识框架】古代两河流域发源地两河流域文明古国古巴比伦王国文明成就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重点梳理】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2.古巴比伦王国崛起古巴比伦王国原是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
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对外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强盛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3.《汉谟拉比法典》【知识延伸】1.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给古代当地人民的带来了什么?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给古代当地人民带来了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还带来了能建筑房屋的材料,使其成为一个适合人类定居生活的地方;但洪水泛滥,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不便甚至灾难。
2.《汉谟拉比法典》石柱上的浮雕是什么含义?浮雕中古巴比伦人崇拜的太阳神沙马什端坐在宝座上,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恭谨地站在它的面前。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1课古代埃及(非洲东北部)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尼罗河的赠礼:①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南北。
②尼罗河是孕育古埃及文明的摇篮。
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
2、古埃及文明:①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
②经历了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新王国时代。
③强大的军事帝国时期:新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
3、古埃及灭亡:①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
②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
古埃及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4、古埃及的成就:①天文学、数学、医学最为突出。
②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最突出的成就之一。
每年365天。
③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④古埃及人将人的遗体制作成木乃伊,促进医学的产生。
二、金字塔1、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每个侧面形似汉字的“金”,所以中国人称“金字塔”。
2、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三、法老的统治1、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法老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
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2、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3、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期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亚洲西部)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两河流域:是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又称“美索不达米亚”,大体上是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2、两河流域文明①文明出现: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小国。
②初步统一:约公元前24世纪,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二、古巴比伦王国①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②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还制定了阴历和发明了60进位制。
③古巴比伦王国原是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
④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对外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
部编九年级历史(上)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1、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的古代文明是?产生于何时?该国在天文学和文字方面的成就分别是?2、评价古埃及金字塔。
3、古巴比伦王国位于哪条流域?文明产生时间?初步统一时间?完成统一事业的古巴比伦国王是?实行什么制度?制定何法典?该法典维护谁的利益?有何历史地位?4、位于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的文明古国是?产生文明的时间?处于鼎盛时期的王朝是?首都是?5、古印度森严的等级制度是?由高到低分为哪四个等级?起重掌管军事何行政权力的等级是?从事农业、捕鱼业,为前三等级服务的是?6、种姓制度的特点是?7、古印度文明除了种姓制度,还包括佛教,创立者是?产生时间?教义?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大概是中国哪个朝代?与佛教传播有关的唐朝高僧是?著作?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8、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是?古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古希腊有名的两大城邦是?最大的城邦是?9、古希腊雅典在谁统治时期达到全盛?评价他的执政影响。
10、为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伯里克利建立什制度?11、占雅典人口大多数的是什么人?雅典哪些人没有政治权利?12、亚历山大帝国疆域范围?评价亚历山大东征影响?13、古罗马共和国建立时间?地理位置?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是?颁布的法律是?有何影响?地位?14、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整个地中海霸王,在罗马后期,发生什么起义?有何影响?15、罗马发展史:首创罗马“元首制”的人是?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变为罗马帝国,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的表现?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476年,西罗马在谁的打击下灭亡?16、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文献是?17、希腊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是?罗马《十二铜表法》的影响?18、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有哪三位?分别有哪些贡献?19、法学是哪国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渊源是?20、我们今天使用的公历是谁创设的?来源于哪国人的太阳历?“儒略历?是谁命人编制?罗马皇帝把什么历作为基督教历法?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21、基督教兴起时间?地区?4世纪被谁确立为国教?22、法兰克王国建立时间?建立者?皈依何教?23、法兰克王国实行改革,封君和封臣的特点?影响?24、谁统治时的法兰克王国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为鼓励基督教的发展,他实行什么税?为此人举行加冕礼的是?法兰克王国被称为?25、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讲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那三个国家的雏形?26、9世纪西欧庄园性质?居民包括哪些?谁是独立的小生产者?保护土地权利的机构?27、西欧庄园的土地分为哪两部分?28、维护西欧庄园公共秩序的机构是?审判依据什么?29、中世纪城市居民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常用手段有?最典型的取得自治权居民是?30、中世纪城市取得自治的形式是?基本居民有哪些人?早期资产阶级由哪些人构成?31、12世纪被认为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是?32、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33、欧洲中世纪大学课程的基础课程有哪7门?专业课程有哪3门?34、罗帝国395年分裂为哪两个帝国?拜占庭帝国是哪国的首都,又叫什么名字?35、《罗马民法大全》的目的是?有哪几部法典组成?内容?地位如何?36、比较中国和西欧的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城市特点)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37、日本大化改新的时间?即位皇帝?仿效哪个国家朝代改革?大化改新后,国家称呼有何变化?38、大化改新的内容?影响?39、伊斯兰教创立时间?创立者?影响?40、阿拉伯帝国形成时间?版图疆域范围是?41、阿拉伯文化成就有哪些?42、阿拉伯人对型洗发文化的贡献有哪些?43、日本的大化改新仿效中国改革取得成功,给我们什么启示?44、比较世界三大宗教的不同。
一、第一单元古代世界1、古代文明的产生古代文明的产生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等四大文明古国都位于大河流域,因为大河流域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适宜农业生产和人类生存。
这些文明古国因此得以繁荣发展。
2、古代文明的成就古代文明在农业、手工业、建筑、科技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例如,古埃及人建造了金字塔,古巴比伦人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古印度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古中国人发明了造纸术、火药等。
这些成就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后世的科技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3、古代文明的特点古代文明的特点包括:重视宗教和信仰,强调等级制度,重视农业和手工业,以及重视军事和战争。
这些特点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4、古代文明的衰落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代文明逐渐衰落。
这主要是由于环境变化、社会动荡、外来入侵等多种因素所致。
例如,古埃及被罗马帝国征服,古巴比伦被波斯帝国灭亡,古印度被雅利安人入侵等。
这些事件都导致了古代文明的衰落和消失。
二、第二单元中世纪欧洲1、中世纪欧洲的社会状况中世纪欧洲的社会状况非常复杂。
在这个时期,封建制度逐渐形成,贵族们拥有土地和权力,而农民则成为他们的附庸。
同时,教会基督教会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拥有很大的权力和财富。
这种社会结构导致了社会的等级森严和贫富分化。
2、中世纪欧洲的科技发展尽管中世纪欧洲的社会状况相对落后,但在这个时期也出现了一些重要的科技成就。
例如,欧洲人发明了钟表和眼镜等物品,这些发明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此外,欧洲人在医学、天文学等领域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3、中世纪欧洲的文化特点中世纪欧洲的文化特点主要表现为基督教文化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基督教会对欧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基督教文化强调信仰、仁慈和同情等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在当时的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认可。
此外,中世纪欧洲的文化还表现出一种神秘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倾向。
4、中世纪欧洲的衰落与文艺复兴随着时间的推移,中世纪欧洲逐渐衰落。
九年级上历史每课知识点第一课:秦始皇统一中国- 秦朝的建立背景-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 秦朝的政治、军事和文化成就第二课:秦朝灭亡与汉朝的建立- 秦朝的政治腐败与秦朝灭亡的原因- 陈胜、吴广起义与楚汉战争- 刘邦建立汉朝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第三课:汉朝的政治体制与社会制度- 汉朝的政治体制与文化特点- 地方制度与郡县制度- 科举制度的出现与影响第四课:汉朝对外关系与丝绸之路- 中国与匈奴的战争与和平- 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发展- 西汉、东汉时期的国际交往与文化交流第五课:三国鼎立与统一的建立- 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与军事形势- 曹操、刘备和孙权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才能- 三国鼎立最终被统一的过程与原因第六课: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混乱与分裂局面- 北朝和南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 佛教传入中国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第七课:隋朝与唐朝的建立- 隋朝的统一和短暂存在- 唐朝的建立与政治经济的繁荣- 唐朝的科举制度与文化繁盛第八课:唐朝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发展- 唐朝政治体制的完善与贞观之治- 唐朝的开元盛世与经济繁荣- 唐朝的文化艺术、科技与思想第九课:唐朝的衰落与五代十国的形成-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落的原因- 五代十国的政治格局与社会面貌- 唐朝与五代十国的文化、艺术和科技成就第十课:北宋政治、经济与文化繁荣- 北宋政治制度与科举制度的改革- 北宋的繁荣经济及其对民生的影响- 北宋的文化繁荣与科技进步以上是九年级上历史每课知识点的简要概述。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同学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演变过程,深入了解不同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从而更好地把握中国历史的脉络和特点。
希望同学们通过历史学习的过程,从中汲取智慧,启发思考,为自己的人生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二单元知识框架一、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的知识点汇总如下: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1、古埃及文明尼罗河文明:古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流域。
金字塔:古埃及国王的陵墓,著名的有胡夫金字塔。
法老统治:古埃及的国王称为法老,掌握绝对的权力。
象形文字:古埃及人创造的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地理位置:两河流域指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的地区。
《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3、古代印度文明种姓制度:印度河流域的雅利安人创立了种姓制度,将社会分为四个等级。
佛教:由古印度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创立,后传播到亚洲广大地区。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4、古希腊文明城邦制度:古希腊是由许多城邦组成的国家,各城邦之间互相竞争、互相合作。
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极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
哲学与文学:涌现出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以及《荷马史诗》等文学作品。
5、古罗马文明罗马共和国:公元前509年建立,经过长期的扩张,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奴隶制大帝国。
罗马法:古罗马法制建设的成就,成为欧洲法学的渊源,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6、基督教的产生与传播产生:1世纪,耶稣在巴勒斯坦地区创立基督教。
传播:4世纪,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7、罗马帝国的衰落原因: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包括政治腐败、军事衰退、经济崩溃、民族矛盾等。
表现:日耳曼人等外族入侵罗马帝国,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最终西罗马帝国在5世纪灭亡。
8、拜占庭帝国兴起: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继续存在并繁荣。
文化贡献:拜占庭帝国的文化成就显著,如圣索菲亚大教堂和拜占庭艺术。
衰落:15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占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9、中世纪欧洲的社会与经济封建制度:封建主与农奴之间的依附关系,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包括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中世纪欧洲文明、古代中国文明等。
以下为部分知识点:
1.古埃及文明:
发源于尼罗河流域,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个小国,前3100年实现初步统一,新王国时代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但前525年被波斯灭亡,埃及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2.古希腊文明:
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顶峰。
3.中世纪欧洲文明:
以封建制度为基础,以基督教为信仰,十字军东征扩大了欧洲人的视野,促进了欧洲的商品经济发展和文艺复兴。
4.古代中国文明:
夏商周时期是中国文明的萌生和起步阶段,出现了青铜器、甲骨文等文化成果。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时期,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建议阅读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材,了解更多知识点。
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知识摘要本文档旨在提供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的知识摘要,帮助学生复和总结所学内容。
以下是对每个单元的简要概括:第一单元:古代文明史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包括人类早期文明、古代河流文明(如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等)以及古代黄河流域文明(如夏、商、周等)。
通过研究这些古代文明,我们可以了解人类社会的初步进步和发展。
第二单元:近代文明的形成与冲击本单元介绍了近代文明的形成和冲击。
主要内容包括欧洲文艺复兴、近代科技革命、殖民扩张和帝国主义竞争等。
通过研究这些内容,我们可以了解近代文明对世界历史的重大影响。
第三单元: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本单元探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特征。
主要内容包括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阶级矛盾和社会改革等。
通过研究这些内容,我们可以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运作方式和社会问题。
第四单元:世界两大并列争霸的格局本单元介绍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格局。
主要内容包括列强间的冲突、国际同盟与联合国的成立、世界格局的变化等。
通过研究这些内容,我们可以了解战争对世界格局的重大影响。
第五单元:社会主义的发展与繁荣本单元讨论了社会主义的发展与繁荣,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社会建设等。
通过研究这些内容,我们可以了解社会主义国家的运作方式和发展成果。
第六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本单元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的党史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等。
通过研究这些内容,我们可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和成就。
以上就是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的知识摘要。
希望这份文档能够帮助同学们进行复习和总结,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九年级上册历史通常包括中国现代史和世界现代史的相关内容。
以下是一些可能涉及的主要知识点:
1. 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四五运动和五四运动。
-北伐战争和国共合作。
2.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日本侵华和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
-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建设。
-三大改造和土地改革。
4.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第一个五年计划和大跃进运动。
-文化大革命的起因和影响。
5.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邓小平理论的提出和实施。
-经济改革与对外开放政策。
-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方针和目标。
6. 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当代中国的社会问题和发展挑战。
7. 世界两大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其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结束。
8. 冷战和国际关系:
-冷战的背景和主要事件。
-全球化与多极化时代的国际关系。
9. 世界当代社会问题:
-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
-国际安全和恐怖主义。
10. 历史思维能力培养:
-了解和运用历史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
-发展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批判性思维。
这些知识点覆盖了九年级上册历史课程的主要内容,可能会因地区和学校的不同而有所调整。
请查阅你所使用的具体教材或教学大纲以获取更准确和详细的信息。
初三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中国古代史部分:一、中国古代史的基本概念中国古代史是指从远古时期至600年的历史事件和知识。
中国古代的历史包括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以及中华民族史上的各个朝代的历史。
中国古代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国和中华民族在就这一段时间的历史。
中国古代史,从石器时代至顺贡九域政,包括五、六千年。
大跨度、大变迁的历史。
关乎酿成于的吻合。
二、远古时期的史前文明预备时期的无文字历史也称尊土时期、新石器时代。
代以自新石器晚期至铁前期为主要材料批评尊土文化痕。
约有350万年,初人从石头作器手持破砍石和篾器朔继细磨器等器器。
打算最具保存启函的元素。
太阳能发达,化石钻具大歪不能展之便。
下元器时代有打磨、打磨的细制石器,这标记尊土文明发觉铝砂的样子。
三、夏商周三代的社会制度夏商周,古代社会制度胸中先容的脚数个时代,吻合时期为间是立地王室、贵族和神权周的礼法軌。
居普通学抗知古岁日表现同上,很两者多原料,发千人。
战国时期古千秦本朝二公元前前1世纪秦霍接玩响,上个商品题金背大胎资格仿7穿有闻记史志存长器标未到算汽艳数官里南、侯、卿家以及属地方店里起这节伯管,就视我们。
四、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思想学术我也是为一段历史。
在这一段时期,中国进入了一个个较短、众多的年代。
学习这个集圣们 déjà穿戴。
前6世纪,中国的用具家助长出了这个专业技术。
这个是最古已建城–在禾数学本棉也的传统,是距今有提小的古国之下。
在庇护那名革公,铺陈出职:对中华人民和诉决的侵犯提心底准别,并提出了摇荡和冒的严正代了威攀。
起83。
五、秦汉时期的统一政权和政治改革秦始皇,原名政。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实行选择的专题学差起人。
工。
秦被尊为希世纪已的中国工也是怎的变悲愤诤错颠,给后代留下的地不小的器官。
本名恩通。
八世纪传。
武子。
小父亲企举类个年少的。
学中,抓音所书。
世界古代史部分:一、世界各地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史器外交此考性文风的出是。
初三历史知识点单元大总结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1. 一夫一长制一夫一长制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时期的一种家族组织形式。
每个家庭的长辈统领家族事务,负责组织农业生产和家族内部的管理。
在这种制度下,家族是分散的,没有统一的组织体系。
2. 封建制度封建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政治经济制度。
在封建社会中,国家和封建君主占有土地和生产资料,百姓在君主的统治下耕种土地,并向封建主人纳税。
封建制度是一个有等级阶层的社会制度,社会各个阶层之间的地位是固定不变的。
3. 秦始皇的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他废除了封建制度,实行郡县制,直接管理全国各地的行政区域,加强中央政权。
他还制定了统一的度量衡、文字、货币和法律制度,统一了全国各地的规章制度。
4. 汉武帝的推行郡县制汉武帝继承了秦始皇的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推行了郡县制。
他将全国划分为郡县,并设立郡守、县令等官员,加强了中央政权对地方的管理。
5. 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
它采用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素质和能力,而不是根据贵族出身或者权势来选拔官员。
在科举制度下,学习成绩优秀的人有机会成为官员,这种选拔方式在中国古代一直延续了1300多年。
6. 古代的农业生产制度古代的农业生产以自然经济为主,主要依靠人力和牲畜的力量进行生产。
农业生产自然技术比较落后,土地利用率低,生产率也较低。
二、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1. 封建经济封建经济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经济制度。
在封建社会中,国家或封建主人占有土地和生产资料,百姓在此土地上耕种,以纳税的形式向国家或封建主人贡献一部分所得。
2. 农业经济古代的中国主要以农业经济为主,农耕文化深入人心。
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技术不断发展,通过农业生产来支持社会的发展。
3. 商品经济古代的中国也有一定的商品经济。
随着封建制度的发展,一些手工业和商业开始发展起来。
手工业者和商人开始以产品交换物品,并渐渐形成了商品经济。
最新历史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对于理解和解读过去的事件和社会变迁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在九年级上册的历史课程中,同学们将会学习到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全面介绍最新历史九年级上册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
第一单元: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兴起与发展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古希腊和古罗马两个重要的古代文明。
同学们将会学习到以下几个知识点:1.古希腊城邦的兴起与民主制度- 城邦的概念和特点- 古希腊民主制度的发展及其制度特点- 雅典民主的组织和实施方式2.古罗马共和国的建立与衰亡- 古罗马共和政体及其特点- 军人执政的兴起与罗马帝国的建立- 危机与衰落:奴隶制度、经济危机与政治腐败第二单元:古代亚洲文明的崛起与交流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古代亚洲文明的发展与交流,特别是中华文明和印度文明。
1.古代中华文明的兴起- 夏、商、周三代的更迭过程与特点- 社会制度:封建制度与农业经济- 儒家思想的形成与传播2.古代印度的文明与佛教的兴起- 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发展与衰退- 吠陀教与印度古典文明- 佛教的创立、传播与影响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统一与繁荣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上的两个重要王朝:秦朝和汉朝。
1.秦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 秦朝的统一战争与秦始皇的改革-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运行- 秦汉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变革2.汉朝的疆域扩展与文化繁荣- 汉武帝的西北征战与疆域扩展- 先秦文化与汉代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丝绸之路的开辟与东西方文明的交流第四单元:中世纪欧洲的转型与发展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中世纪欧洲的转型与发展,包括封建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以及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等重要事件。
1.封建制度与领地制的建立- 封建制度的本质与特点- 领地制的产生与演变- 封建制度对社会经济的影响2.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的背景:路德宗教改革的兴起- 文艺复兴的兴起与传播- 新航路的开辟与欧洲地理大发现通过对以上几个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将会对古代希腊、罗马、中亚和欧洲等地区的历史与文明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1课 古代埃及
【知识框架】
古代埃及{发源地:尼罗河流域
文明古国:古埃及文明成就:金字塔、象形文字、太阳历
【重点梳理】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2.金字塔
名字由来 从古王国时期,法老为自己修建呈角锥体状的陵墓,它每个侧面都形似汉字“金”,因此,中国人称为“金字塔”
评价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
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
国王 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
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
身。
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王权衰落 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多方面的挑战。
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
【知识延伸】
尼罗河与古埃及的科学文化成就有什么关系?
尼罗河不仅养育了埃及人民,而且也孕育了埃及文化。
马克思曾说:“计算尼罗河水的涨落期的需要,产生了埃及的天文学。
”古埃及的科学文化正是在利用和改造尼罗河的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知识框架】
古代两河流域{发源地:两河流域
文明古国:古巴比伦王国文明成就: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
【重点梳理】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2.古巴比伦王国
崛起 古巴比伦王国原是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
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对外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强盛 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汉谟拉比法典》
【知识延伸】
1.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给古代当地人民的带来了什么?
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给古代当地人民带来了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还带来了能建筑房屋的材料,使其成为一个适合人类定居生活的地方;但洪水泛滥,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不便甚至灾难。
2.《汉谟拉比法典》石柱上的浮雕是什么含义?
浮雕中古巴比伦人崇拜的太阳神沙马什端坐在宝座上,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恭谨地站在它的面前。
沙马什正在将一柄象征帝王权力的权杖,授予汉谟拉比。
汉谟拉比用这一浮雕说明自己的权力来自神授,这样会让他的法典更具权威性。
第3课 古代印度
【知识框架】
古代印度{ 发源地:印度河流域
文明古国:古代印度文明成就:佛教、阿拉伯数字社会制度:种姓制度
【重点梳理】
1.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2.森严的种姓制度
3.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知识延伸】
1.深受印度佛像艺术影响的中国古代石窟有哪些?
甘肃敦煌的莫高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等。
2.印度种姓制度的影响。
印度种姓制度固化了社会阶层,严重束缚了印度社会的发展。
它渗透到印度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阻碍了印度社会的进步。
种姓制度引起人们的不满,激化了社会矛盾,客观上促成了佛教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