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麻醉学教案心血管病人手术的麻醉.doc
- 格式:docx
- 大小:18.14 KB
- 文档页数:5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课程名称心血管病人手教材名称临床麻醉学术的麻醉授课时间年月授课对象麻醉专业日教学内容心血管病人手计划学时 4 术的麻醉1,麻醉前评估与准备;重点2,心脏病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的基本原则;教3,高血压病人的麻醉原则。
材分1,直视心脏及大血管手术的麻醉;析难点2,直视心脏手术的麻醉。
3,体外循环简介掌握麻醉前评估与准备;心脏病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的基本原则;高血压病人的麻醉原则。
教学目的熟悉非直视心脏及大血管手术的麻醉;直视心脏手术的麻醉。
了解体外循环简介教学方法大课讲解教具(挂图幻灯投影幻灯投影及CAI 等)新内容新知 Miller anesthesia (20%)识(注明来源及所占比例)Hypertension ; Cardiac surgery ;Congentive heart disease ;外语关键词Cardiac pulmonary bypass 。
参考资料Miller anesthesia现代麻醉学课堂设计主要内容题目拟用时间表达方式概述10 分钟讲解麻醉前评估与准备30 分钟讲解举例心脏病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的基本30 分钟讲解图表原则高血压病人的麻醉原则30 分钟讲解图表非直视心脏及大血管手术的麻醉30 分钟讲解图表直视心内及大血管手术的麻醉30 分钟讲解图表体外循环简介20 分钟讲解图表教学过程第十七章心血管病人手术的麻醉概述心血管疾病在我国呈上升趋势。
心血管病人的手术死亡率显著高于无心血管疾病者。
因此,麻醉医生更应认真对待。
心血管病人的手术分为:心血管手术和非心血管手术。
心血管病人行非心血管手术较心血管病人行心血管手术的危险性更高。
第一节麻醉前评估与准备一、麻醉前评估(一)心功能分级(二)危险因素计分(三)常规和特殊检查心电图是最常用的常规检查。
特殊检查包括:超声诊断、放射学诊断、心血管核医学检查、心导管和漂浮导管检查等,均可提供大量信息。
至于采用何种检查则视需要和条件而定。
授课教案
辅助手段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
1、心绞痛(AnginaPeCtOris):
(1)注意: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疼痛程度;诱发因素。
(2)分型:三型
稳定劳力型;不稳定型(恶化劳力型、卧位心绞痛);变异型
2、心肌梗死(MyoCardiaIinfarction):
⑴注意:发作频率;梗死范围;手术距心梗时间
⑵术后心梗:
•心梗再发率与手术距心梗时间有关:心梗6月内手术,心梗再发率1t
•多发生在术后3天,病死率高
•重要诱因:手术麻醉期血压的显著波动
3.心功能:
高枕、水肿、服洋地黄类药一一,心功差
4.ECG:
运动试验出现心绞痛的心率收缩压乘积(RPP)
5.左室功能:
EFI<0.4,LVEDPt>18mmHg——左室功能差
6.冠脉造影:
多支病变(主干或主要分支)一一危险
二、术前药物治疗:
1.目的:增加冠脉血流;降低心肌氧耗
2.药物:硝酸甘油;B-受体阻滞药;钙通道阻滞药;ACEI;洋地黄类药;利
尿剂
注意:心肌正性变力性药使用不当,加重心肌缺氧。
三、麻醉处理:
原则:保持、改善心肌氧供与氧需的平衡
1.影响心肌氮供因素:
•冠脉血流量(HR、LVEDV有关)
•动脉血中氧含量(Hb、PaO2有关)
2.影响心肌氧耗因素:
•心率
•心室容积(前负荷)
•血压(后负荷)
•心肌收缩力
第六节:快通道心脏手术的麻醉
IOmin (FastTrackingCardiacAnesthesia,FTCA)
L定义:
2.前提:必须保证患者安全
3.适应证:冠状动脉手术、先心病畸形矫正。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心血管麻醉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心血管麻醉的常用药物和设备。
3. 熟悉心血管麻醉的术前评估和术中监测。
4. 理解心血管麻醉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教学重点:1. 心血管麻醉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常用心血管麻醉药物和设备的认识。
3. 术前评估和术中监测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心血管麻醉的并发症及处理。
2. 心血管麻醉与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心血管麻醉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心血管麻醉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讲解1. 心血管麻醉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解释心血管麻醉的定义和目的- 强调心血管麻醉在手术中的重要性2. 常用心血管麻醉药物和设备- 介绍常用麻醉药物的作用机制和适应症- 讲解常用心血管麻醉设备的原理和操作方法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一个心血管麻醉的案例,分析术前评估、术中监测和术后处理。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问题并分享心得。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提出疑问。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心血管麻醉基本概念和常用药物设备。
2. 引导学生思考:心血管麻醉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二、讲解1. 心血管麻醉的并发症及处理- 介绍心血管麻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讲解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2. 心血管麻醉与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强调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重要性- 介绍个体化治疗方案的设计和实施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一个心血管麻醉并发症的案例,分析原因和应对措施。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问题并分享心得。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提出疑问。
五、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教材和文献,深入了解心血管麻醉的相关知识。
2. 收集心血管麻醉的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血管麻醉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 使学生掌握心血管麻醉的常用药物、监测技术和麻醉设备。
3. 培养学生具备心血管麻醉的临床操作技能和紧急情况处理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心血管麻醉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2. 心血管麻醉的常用药物3. 心血管麻醉的监测技术4. 心血管麻醉的麻醉设备5. 心血管麻醉的临床操作技能6. 心血管麻醉的紧急情况处理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心血管麻醉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了解心血管麻醉的实际情况。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模拟器上练习心血管麻醉的操作技能。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什么是心血管麻醉?它在临床医学中有什么作用?2. 介绍心血管麻醉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二)讲解心血管麻醉的常用药物1. 麻醉药物的作用机制2. 常用麻醉药物的种类、用法和注意事项(三)讲解心血管麻醉的监测技术1. 常用监测指标及其临床意义2. 监测技术的操作方法(四)讲解心血管麻醉的麻醉设备1. 麻醉机的工作原理和功能2. 麻醉设备的操作方法(五)讲解心血管麻醉的临床操作技能1. 麻醉诱导的方法和注意事项2. 麻醉维持的方法和注意事项3. 麻醉复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六)讲解心血管麻醉的紧急情况处理1. 常见紧急情况及其处理方法2. 紧急情况下的沟通和协作(七)案例分析1. 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了解心血管麻醉的实际情况。
2. 引导学生讨论病例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八)实践操作1. 让学生分组进行模拟器操作,练习心血管麻醉的操作技能。
2. 教师现场指导,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
六、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心血管麻醉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践操作:检查学生心血管麻醉的操作技能。
七、教案范文:一、教案名称:心血管麻醉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血管麻醉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临床麻醉学教案心血管病人手术的麻醉.doc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课程名称心血管病人手
教材名称临床麻醉学术的麻醉
授课时间
年月
授课对象麻醉专业日
教学内容
心血管病人手
计划学时 4 术的麻醉
1,麻醉前评估与准备;
重点2,心脏病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的基本原则;
教3,高血压病人的麻醉原则。
材
分1,直视心脏及大血管手术的麻醉;
析
难点2,直视心脏手术的麻醉。
3,体外循环简介
掌握麻醉前评估与准备;心脏病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的基本原则;高血压病人的麻醉原则。
教学目的
熟悉非直视心脏及大血管手术的麻醉;直视心脏手术的麻醉。
了解体外循环简介
教学方法大课讲解
教具(挂图
幻灯投影
幻灯投影及
CAI 等)
新内容新知 Miller anesthesia (20%)
识(注明来
源及所占比
例)
Hypertension ; Cardiac surgery ;Congentive heart disease ;外语关键词
Cardiac pulmonary bypass 。
参考资料
Miller anesthesia
现代麻醉学
课堂设计
主要内容题目拟用时间表达方式概述10 分钟讲解
麻醉前评估与准备30 分钟讲解举例
心脏病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的基本
30 分钟讲解图表
原则
高血压病人的麻醉原则30 分钟讲解图表非直视心脏及大血管手术的麻醉30 分钟讲解图表直视心内及大血管手术的麻醉30 分钟讲解图表体外循环简介20 分钟讲解图表
教学过程
第十七章心血管病人手术的麻醉
概述
心血管疾病在我国呈上升趋势。
心血管病人的手术死亡率显著高于无心血管疾病者。
因此,麻醉医生更应认真对待。
心血管病人的手术分为:心血管手术和非心血管手术。
心血管病
人行非心血管手术较心血管病人行心血管手术的危险性更高。
第一节麻醉前评估与准备
一、麻醉前评估
(一)心功能分级
(二)危险因素计分
(三)常规和特殊检查
心电图是最常用的常规检查。
特殊检查包括:超声诊断、放射学诊断、心血管核医学检查、心
导管和漂浮导管检查等,均可提供大量信息。
至于采用何种检查则
视需要和条件而定。
(四)心脏病的病情特征
1,在先天性心脏病中,紫绀型比非紫绀型的麻醉和手术危险性大。
2,瓣膜性心脏病为后天性,其麻醉和手术的危险性主要取决于病变的性质、严重程度、心肌损害的程度、有无心力衰竭以及肺动脉
受累的情况。
3 ,冠心病病人施行非心血管手术的死亡率为一般病人到-3 倍。
4,高血压麻醉和手术的安危,主要取决于高血压是否引起了重要脏器的损害及其程度如何。
二、麻醉前准备
(一)总的要求
尽可能改善病人的心脏功能和全身情况,对并发症予以治疗和控制。
注意精神方面的准备,减少或解除病人的焦虑和恐惧。
(二)调整心血管治疗的药物
1 ,洋地黄类药物术前 24-48 小时或最迟术前当天停药。
2 ,β- 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不主张停药,可适当减量。
3 ,抗高血压药不主张停药
4 ,利尿药术前 2-3 天停药,或至少对用量作适当调整。
(三)麻醉前用药
1,给予镇静药,解除焦虑和恐惧。
2,广义麻醉前用药:艾司洛尔,东莨菪碱,吗啡,β - 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等。
哈医大二院麻醉科;吗啡,东莨菪碱或阿托品,安定。
第二节心脏病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的基本原则心脏病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的基本原则:
1,基本要求:麻醉过程平稳,循环状态稳定,通气适度,要保持心肌供氧与需氧之间的平衡。
麻醉深浅适度。
2,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病情、全身情况、精神状态)、预定的手术范围以及麻醉者的专业水平和条件进行麻醉选择。
(1)只要麻醉处理得当,全麻并不比局麻危险性大。
(2)如病人情绪稳定,或能达到充分镇静,可酌情选用局醉。
3,在全麻诱导中应尽量减轻气管内插管所致的心血管反应。
4,应注意各种全身麻醉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5,注意呼吸的管理。
6,注意适当输血、补液
7,避免心律失常
8,个别手术由于不同的病理生理特点,麻醉时在血流动力学方面有不同的具体要求。
9,加强监测,及早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第三节高血压病人的麻醉原则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心脏病病人麻醉的基本原则基本上适用于高血压病人,根据高血压病人的特点再强调以下几方面;
1,对于病人的病情应该做详细的评估。
2,应认真进行麻醉前准备。
3,高血压病人易于激动,术前应充分镇静。
4,麻醉管理比麻醉选择更为重要。
5,注意及时输血、补液。
6,继发高血压如:嗜铬细胞瘤,有特殊麻醉方法。
第四节非直视心脏及大血管手术的麻醉
一、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手术的麻醉
二、急性心脏压塞手术的麻醉
三、动脉导管结扎术的麻醉
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麻醉
教学过程
五、大血管手术的麻醉
第五节直视心内及大血管手术的麻醉
一、先心病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
二、心脏瓣膜手术的麻醉
第六节体外循环简介
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又叫心肺转流(cardiopulmonary bypass ,CPB)是指利用一种特殊的装置来暂时代替人的心脏和肺进行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
一、体外循环的基本装置
二、机器预充及稀释毒
三、体外循环环路
四、体外循环的基本方法
五、体外循环的监测
六、体外循环与麻醉处理
本章应使学生掌握心血管病人麻醉前评估与准备,心脏病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的基本原则及高血压病人的麻醉原则,以便在今后临床工作中能够处理简单的心血管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
熟悉和了解心脏手术的麻醉和体外循环。
课后小结
主任批语签字教务科检查签字
年月年月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