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商人 活动案 学生版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4
威尼斯商人优质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员了解《威尼斯商人》的作者莎士比亚及其作品背景。
2. 使学员对剧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 培养学员对戏剧的兴趣。
教学内容:1. 介绍莎士比亚及其作品《威尼斯商人》。
2. 概述剧情,介绍主要角色。
3. 分析剧情背景,解释一些专业术语。
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莎士比亚及其作品《威尼斯商人》。
2. 讨论法:学员之间互相交流对剧情的理解。
教学评估:1. 课后作业:要求学员阅读《威尼斯商人》全文,并写一篇读后感。
第二章:第一幕教学目标:1. 让学员掌握第一幕的主要情节。
2. 使学员理解夏洛克的动机。
3. 培养学员对角色的情感投入。
教学内容:1. 分析第一幕的主要情节。
2. 探讨夏洛克为什么拒绝改约。
3. 理解安东尼奥与夏洛克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1. 讲授法:分析第一幕的主要情节。
2. 讨论法:学员之间互相交流对夏洛克的理解。
教学评估:1. 课后作业:要求学员分析夏洛克的角色特点,并写一篇短文。
第三章:第二幕教学目标:1. 让学员掌握第二幕的主要情节。
2. 使学员理解鲍西娅的聪明才智。
3. 培养学员对角色的情感投入。
教学内容:1. 分析第二幕的主要情节。
2. 探讨鲍西娅如何巧妙地解决难题。
3. 理解鲍西娅与安东尼奥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1. 讲授法:分析第二幕的主要情节。
2. 讨论法:学员之间互相交流对鲍西娅的理解。
教学评估:1. 课后作业:要求学员分析鲍西娅的角色特点,并写一篇短文。
第四章:第三幕1. 让学员掌握第三幕的主要情节。
2. 使学员理解夏洛克与安东尼奥之间的矛盾。
3. 培养学员对角色的情感投入。
教学内容:1. 分析第三幕的主要情节。
2. 探讨夏洛克与安东尼奥之间的矛盾加剧。
3. 理解威尼斯的司法制度。
教学方法:1. 讲授法:分析第三幕的主要情节。
2. 讨论法:学员之间互相交流对夏洛克与安东尼奥之间矛盾的理解。
教学评估:1. 课后作业:要求学员分析威尼斯的司法制度,并写一篇短文。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威尼斯商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威尼斯商人的故事背景和基本情节。
2.理解和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与行为动机。
3.能够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个人感受。
4.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掌握故事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与行为动机。
2.理解并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3.能够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对故事情节和人物的理解和感受。
三、教学方法:1.合作阅读法2.讲授法3.讨论交流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等媒体素材引入话题,介绍威尼斯商人的背景和故事情节,了解主要人物和基本情节。
2.阅读活动(25分钟)2.1合作阅读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段落,让学生在小组中彼此合作阅读相应的段落,并回答相关问题。
问题:1)根据段落内容,简述主要人物巴萨尼奥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2)巴萨尼奥对安东尼奥的态度和行为有何反应?2.2讨论交流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分享段落内容,展示本组的理解和解答。
3.导入(5分钟)根据学生的阅读和讨论,引导学生对巴萨尼奥和安东尼奥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进行总结。
4.教学展示(15分钟)教师运用讲授法,以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为线索,介绍巴萨尼奥和安东尼奥的性格特点、行为动机以及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5.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重新分组,每组分配一个问题进行小组讨论:问题:1)为什么巴萨尼奥对安东尼奥这样恶劣的行为?他的行为反映出了什么样的价值观?2)安东尼奥对巴萨尼奥的感受和态度是什么?他是否应该继续帮助巴萨尼奥?6.课堂总结(5分钟)回顾和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感受,并提出个人的问题和思考。
五、课后作业:1.整理课堂笔记,包括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的总结。
2.思考并回答:如果你是安东尼奥,你会如何处理巴萨尼奥的请求?为什么?写一篇作文表达自己的观点。
《威尼斯商人》教案(4篇)威尼斯的商人这一节课怎么教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4篇《威尼斯商人》教案,可以帮助到您,就是牛牛范文小编最大的乐趣哦。
《威尼斯商人》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本话剧戏剧矛盾及戏剧情节的构成。
2.培养学生改写剧本,理解剧本,表演剧本的能力。
3.掌握本文的主题思想。
4.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方式中央电视台“梦想剧场”节目形式三、教学方法:讨论法、课本剧四、教学内容与步骤1.教师导入。
你想做演员吗?你想做导演吗?“梦想剧场”让你梦想成真!2.投影“招聘启事”。
3.应聘导演陈词及答辩。
4.欣赏红、蓝双方演员的精彩课本剧表演。
5.请学生评委就双方的表现,从不同角度展开点评。
6.请评委公布比赛结果。
7.结束语。
感谢我们的演员,感谢我们的评委,真心祝愿大家在以后的人生路上,当好角色,演好自己的人生。
欢迎大家下次再到梦想剧场做客,再见!《威尼斯商人》教案篇二教学内容和步骤一、预习1.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威尼斯商人》。
注意与课文有关的情节内容。
2.自读课文,了解课文节选部分的内容。
二、导入新课1.导人新课。
2.介绍作者: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和欧洲最伟大的诗人、戏剧家。
他十三四岁时因家道中落,辍学谋生。
1586年前后,他离开家乡到伦敦谋生。
据说,他起初在剧院里打杂,为看戏的绅士们看管车马,后来进入剧团当雇佣演员。
1590年左右,他开始编写剧本,他的剧本很成功,地位也很快提高。
他一共写了两部叙事长诗,一部十四行诗集,37戏剧。
他的戏剧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成就,比较重要的有《亨利四世》《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莱特》《李尔王》《雅典的泰门》等。
三、介绍剧情梗概鲍西娅,一个富人的女儿,按照她父亲的遗嘱,她得到了三个盒子:一个金盒子,一个银盒子,还有一个铅盒子。
其中一个盒子里面装着她的画像,如果哪个男人选择了正确的盒子,那么她将嫁给那个男人。
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 enice) 教案(威廉.莎士比亚)(Shakespeare)一、【教学目的】1.了解话剧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关注和了解各种文艺表现形式的能力与兴趣。
2.了解戏剧冲突在话剧中的作用。
3.理清剧本的思路,把握人物关系,把握情节的发展脉络(即写作思路)。
4.了解莎翁作品的语言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体会话剧是“说”的艺术”。
2.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表演)课文,以读(演)来体会人物,把握情节的发展。
3.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认识夏洛克这个人物,体会莎翁是怎样表现这个人物的。
4.训练学生把握戏剧冲突的开端、发展及高潮,进而了解话剧的戏剧冲突。
三、【教学时数】1课时四、【教学步骤】1、导语设计同学们,本单元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戏剧文学和电影文学。
首先,让我们走进在世界话剧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戏剧大师——威廉.莎士比亚的喜剧世界,来领略莎士比亚的语言魅力,领略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魅力,领略话剧艺术的独特之美。
今天,我们学习莎士比亚代表作品之一的《威尼斯商人》。
2、解题《威尼斯商人》是一部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喜剧。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
主要作品有悲剧:《哈姆雷特》(The Hamlet)《李尔王》(King Lear)、《奥塞罗》(Othello)、《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喜剧:《第十二夜》(Twelfth Night)、《无事生非》(Make Trouble out of Nothing)、《仲夏夜之梦》(A Midsummer Night's Dream)、《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 enice)等;诗歌作品:十四行诗150多首。
3、研习课文(1)、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a、速读全文,掌握生字词。
b、概述全文内容,讨论戏剧冲突。
课文节选自《威尼斯商人》第四幕第一场,是全剧的高潮,冲突围绕要不要“按约处罚”展开,写得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九年级下册语文《威尼斯商人》教案【五篇】.篇一篇二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恻隐、豁免、万恶不赦、遍稽群籍”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剧本知识,培养学生了解各种文艺表现形式的兴趣。
3.了解莎士比亚及其创作情况。
能力目标 1.鉴赏波澜起伏的戏剧情节,把握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
2.认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把握夏洛克、鲍西娅的性格特征。
3.体会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个性化和丰富生动的特点,了解夸张、对比等戏剧技巧。
德育目标了解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学习安东尼奥友情至上、鲍西娅见义勇为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把握戏剧冲突,理解戏剧情节在戏剧构成中的地位和作用。
2.体会莎剧富于个性化、生动优美、文采斐然的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的浯言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 1.理解剧中的戏剧冲突所反映的社会矛盾,认识夏洛克这一形象的复杂性。
2.初步学写戏剧评沦。
教学方法 1.文献法 2.复述法 3.表演法4.讨论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增强感性认识;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积累词语;精读课文,熟悉剧情,把握戏剧冲突。
[教学步骤 ] 一、导语设计设计(一) 文艺复兴运动是14至16世纪在欧洲先后兴起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代表人物有意大利的诗人但丁、画家达?芬奇、英国文学家莎士比亚。
今天我们学习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
设计(二) 同学们,大家喜欢戏剧吗?(学生杂然应声、摇头)戏剧是与诗歌、散文、小说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传统戏曲是民族文化的瑰宝,至今仍熠熠生辉。
今天,课本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走近戏剧的机会,首先让我们走进在世界话剧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喜剧世界,领略戏剧的艺术魅力。
设计(三) 世界的四大吝啬鬼形象是巴尔扎克《守财奴》中的葛朗台、莫里哀《悭吝人》中的阿巴贡、果戈理《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
夏洛克吝啬的表现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走进《威尼斯商人》去寻求答案。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经典作品之一,也是许多中学生所学习的文学作品。
作为一件经典的教学资源,如何让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呢?本文将会分享一份优秀的教案,为老师们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及其关系。
2、通过阅读交流,学习文学作品所带来的情感和思想价值。
3、让学生提高英语听说能力、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是视频引入话题,让学生对威尼斯进行一定的了解。
可以比较古代和现代威尼斯的图片,让学生对景观进行做对比,引出《威尼斯商人》的情节。
2、提出问题提出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人物关系:1)谁是故事中的主人公?2)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3)文中最让你难以忘记的人物是谁?4)为什么你觉得如此?3、人物关系图学生可以用画图软件完成人物关系图,将人物之间的关系在图中表示出来。
比如:此图以《威尼斯商人》中四位主要角色——顾客巴萨尼奥,商人安东尼奥,握手人什洛克,以及这三个人之间的纠葛为例,简单明了地阐述了角色互动关系。
4、小组讨论人物关系将学生分组,让每个小组讨论人物关系图中的角色并分享他们的主观看法。
可以设定一定的时间,让每个小组成员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
5、表演学生可以根据所选角色完成剧本,并在课堂上表演。
通过表演,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有客观刻画后的人物形象。
同时,这个环节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听说能力、提升自信心。
三、教学亮点1、多种教学方法结合通过图片和视频引入话题,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关系,画图完成人物关系图,小组讨论人物关系,进行表演。
这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增强对《威尼斯商人》的理解和掌握。
2、学生角色扮演学生们经过深入理解,根据角色形象编写剧本,参与表演,与自己的角色深度连接,对整部作品与作品中的人物有更深刻体悟。
同时,也为他们以后的生活打下扎实的音乐表演基础,提高了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并增强了自信心。
威尼斯商人教案教案名称: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教案主题:戏剧欣赏和衍生主题探究教案目标:1. 了解威尼斯商人这部戏剧的基本情节和主题。
2. 分析剧中角色的性格和动机。
3. 探讨剧中的道德伦理问题。
4. 理解戏剧中的人性困境和美学价值。
5.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6. 提高学生的表演技巧和戏剧欣赏能力。
教案内容和活动安排:1. 热身活动:- 学生阅读剧本梗概和人物介绍,了解故事的基本框架和关键角色。
- 分组讨论并列出自己对威尼斯商人的期待和猜测。
- 观看威尼斯商人的电影片段,引发对剧情和角色的好奇和兴趣。
2. 角色分析:- 学生独立选择一个角色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外貌、性格特点、行为动机等。
- 学生通过剧中的对话和行为分析角色的变化和发展。
- 学生为所选角色创作一篇短小说,展示他们对角色的理解和想象。
3. 道德伦理问题讨论:- 引导学生讨论剧中涉及的道德伦理问题,如契约法律与人情义务的对立、信用与欺骗、宽容与复仇等。
- 学生分组辩论,探讨不同的道德观点和看法。
- 观看剧中的关键场景,引发学生对人性困境的思考,如夏洛克的选择、安东尼奥的牺牲等。
4. 戏剧表演:- 学生分组选择剧中的一个情节进行表演,包括角色表演和舞台布置。
- 学生为表演编写剧本,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展示他们对剧情和角色的理解。
- 学生观看其他小组的表演,并互相分享反馈和建议。
5. 美学价值分析:- 学生独立撰写一篇文章,探讨威尼斯商人的美学价值,如其创作背景、戏剧技巧和主题的深入思考。
- 学生进行公开演讲,分享他们的观点和发现。
教案评估和延伸活动:1.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辩论和文章撰写展示对威尼斯商人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学生的戏剧表演和美学价值分析能够体现他们对戏剧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延伸活动:邀请戏剧专家或导演到班级上进行交流和指导,加深学生对戏剧的理解和体验。
威尼斯商人校园版第一幕45甲楼安东、巴萨上巴萨安东,来来,饭卡接我。
安东干嘛?一起去呗。
还借不借的,有隐情,快招!巴萨打死我也不招!安东打不死就快招,反正不招不借。
巴萨今天不是那谁生日吗,我就想,是吧,请他和他闺密吃顿饭,然后把我们俩这关系就定下来呗。
结果饭卡钱不够了,充卡的又下班了,借你的刷刷。
安东那谁是谁啊,别说,让哥猜。
就那小鲍吧?早看着你对她心怀不轨了,成,哥成全你。
不过我这就剩15块钱了,下月生活费还没着到帐。
巴萨15块哪够三人吃啊,你让哥们饿肚子啊。
安东哥这不想办法呢吗?哥再帮你借一张不就行了吗?(夏洛克上)老夏!来来来,接你饭卡使使。
夏洛克借饭卡?你小子也有求着人的时候?(小声)平日里你出尽风头,好事全让你占了,抄我作业还让老师表扬写得好,今天得整整你。
(大声)成!不过你晚上得用你饭卡请我去农园吃饭。
安东15块咱俩省着点应该还够。
行吧。
夏洛克(拿饭卡在手)你要是没请怎么办?安东咋能不请呢?那任凭处置。
夏洛克那你就得全裸绕五四跑三圈,一边跑一边背乘法表。
安东我了个去!(对巴萨)哥们为了你可就牺牲了啊。
一定成功,不成功别回来见我!顺便把她闺密介绍给我就行了。
(对夏洛克)成交!标准400米操场跑三圈!夏洛克一言为定!(给饭卡)密码是2的19次方!第二幕31楼尼莉莎今天可是和你的白马王子见面,你难道还要问那个问题吗?鲍西娅那是,我就是要找一个喜欢微积分的,正好教教我。
不过要是巴萨的话,喜欢高代也不是不可以……不是我说,你看前两次那两人,不知道是数院的还以为是精神病院16床的呢。
尼莉莎上上次那个喜欢高代的,一张口就是,“在这个博大的三维欧式空间里,我们两个的相遇是多么的神奇”。
简直就是迷失在线性空间了。
鲍西娅那还好吧,上次那个几何,“小姐,竟然有你这样美丽的曲面,竟然存在像你的双眼一样标准的椭圆”。
这是夸我吗?!但愿巴萨别也来这一套。
你不许告诉他啊,我要听命运的安排。
尼莉莎行,别怨念了,走吧,要迟到了。
《威尼斯商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威尼斯商人》的背景、作者莎士比亚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2)能够分析并欣赏剧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语言风格;(3)能够解读并运用剧中涉及的法律、道德和人际关系等知识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剧本;(2)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体验剧中人物的情感和思想;(3)学会批判性思考,对剧中的人物、情节和主题进行评价和反思。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2)引导学生关注人性、法治、公正等主题,培养正确的价值观;(3)培养学生尊重多元文化,拓宽国际视野。
二、教学内容1. 剧本简介:《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创作的一部喜剧,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威尼斯的商业、爱情和友情的故事。
2. 人物介绍:分析剧中的主要人物,如安东尼奥、夏洛克、鲍西娅等,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命运。
3. 情节梳理:引导学生理清剧中的故事脉络,理解各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发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剧本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2)分析剧中的人物形象和语言风格;(3)解读剧本所蕴含的道德、法律和人性的主题。
2. 教学难点:(1)对剧中复杂人性和道德困境的理解;(2)对莎士比亚时代背景和文化特色的把握;(3)对剧中象征手法和修辞技巧的鉴赏。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剧本的背景、作者生平和作品特点;2. 互动法:分组讨论,分享对人物和情节的理解;3. 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剧中情感;4. 批判性思维教学法:引导学生对剧中的人物、情节和主题进行评价和反思。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角色扮演等环节的积极性;2. 理解能力:通过提问、作业等方式检验学生对剧本情节和人物的理解;3. 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等环节的表现和表达能力;4. 批判性思维:评价学生在评价和反思环节的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
《威尼斯商人》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威尼斯商人》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能够分析莎士比亚的语言特色和戏剧艺术特点。
(3)能够欣赏和评价该剧的社会意义和人文价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分析角色和对话,提高学生对戏剧艺术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3)通过写作和表演,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和戏剧艺术的兴趣和爱好。
(2)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和人文价值的理解和尊重。
(3)培养学生对道德和伦理问题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威尼斯商人》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分析莎士比亚的语言特色和戏剧艺术特点。
(3)欣赏和评价该剧的社会意义和人文价值。
2. 教学难点:(1)理解莎士比亚的词语和句子结构。
(2)分析角色和对话的意义和作用。
(3)深入理解和探讨该剧所涉及的社会和道德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阅读和研究《威尼斯商人》的相关资料。
(2)准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
(3)准备学生的阅读材料和参考资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威尼斯商人》的内容和人物关系。
(2)阅读相关的文学和戏剧艺术资料。
(3)准备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对《威尼斯商人》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产生兴趣。
(2)引导学生对莎士比亚的语言特色和戏剧艺术特点产生好奇心。
2. 阅读与理解:(1)引导学生阅读《威尼斯商人》的片段和章节。
(2)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3)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莎士比亚的语言特色和戏剧艺术特点。
3. 分析与欣赏:(1)引导学生分析角色和对话的意义和作用。
(2)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莎士比亚的文学成就和艺术表现力。
4. 讨论与思考:(1)引导学生对该剧所涉及的社会和道德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课题:《威尼斯商人》
学习目标:
1、了解戏剧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关注和了解各种文艺表现形式的能力与兴趣。
2、了解戏剧冲突在话剧中的作用。
3、理清剧本的思路,把握人物关系,把握情节的发展脉络(即写作思路)。
学法指导:
《威尼斯商人》节选的是全剧最精彩的一场戏,描写了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和犹太高利贷者夏洛克之间在法庭上的一场生死交锋。
学习本文时,要注意认识本文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欣赏生动优美的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把握作者对剧中人物的态度,以利于更好地理解全剧。
课时安排:2课时
预学篇
一、知识链接:
(一)戏剧常识
1、什么是戏剧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2、戏剧的分类
按艺术形式表现手法划分:话剧、歌剧、舞剧。
按剧情繁简及结构划分:多幕剧、独幕剧。
按题材反映的时代划分:历史剧、现代剧。
按矛盾冲突性质和表现手法划分:喜剧、悲剧、正剧(悲喜剧)。
3、剧本:
剧本是舞台演出的依据和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
作用是直接决定着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特点是必须适合舞台演出,受时间限制,篇幅不宜过长,人物不宜太多,场景不能过多变换。
必须有情节(即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有时前面有序幕,后面有尾声。
语言必须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通俗自然,简炼明确,响亮动听。
动作必须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
有舞台说明,位置——每一幕(场)的开端、结尾、对话中间。
内容——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
作用——帮助刻画人物性格、展开故事情节。
(二)作者简介
莎士比亚(1564—1616),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欧洲文学史上声誉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
生于英国斯特位福镇的一个商人家庭。
20岁后到伦敦,先在剧院当马夫、杂役,后入剧团,做过演员、导演、编剧,并成为剧院股东。
晚年回到故乡。
他的作品现存剧本三十七部、长诗两首、十四行诗一百五十四首。
代表作有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历史剧《理查三世》《亨利四世》,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汉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等。
他的剧作多取材于历史传说或根据已有剧本改编,反映了英国封建制度解体、资本主义兴起时期的社会矛盾,提倡个性解放和婚姻自主,反对封建束缚和神权桎梏,表达了人文主义者的政治要求和生活理想。
剧作人物性格鲜明,情节生动丰富,语言精练而富于表现力。
他的作品,对欧洲的文学和戏剧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是人类文化史上珍贵的遗产。
(三)剧情简介
《威尼斯商人》全剧剧情简介:鲍西亚,一个富人的女儿,按照她父亲的遗嘱,她得到了三个盒子——一个金盒子,一个银盒子,还有一个铅盒子。
其中一个盒子里面装着她的画像,如果哪个男人选择了正确的盒子,那么她将嫁给那个男人。
于是,求婚者从世界的四面八方云集到这儿,都希望能得到她……
威尼斯镇上有一个年轻人名叫巴萨尼奥,他下定决心要赢得鲍西亚。
但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愿望,他需要三千达克特——这可是一大笔钱。
于是,他向好友、富商安东尼奥求助,希望安东尼奥能借给他这笔钱。
然而,由于在海上投入的钱还没收回,安东尼奥手头上暂时也无法拿出这么多钱。
于是他被迫向另外一个富有的犹太放债人夏洛克借这笔钱。
安东尼奥和夏洛克都不喜欢对方:对于安东尼奥来说,他看不起放高利贷的,另一方面,他不喜欢夏洛克也因为他是犹太人;对于夏洛克来说,安东尼奥借钱给人从不收利息,这样就损害了他的利益。
尽管如此,在这种情况下,夏洛克还是同意借钱给安东尼奥,而且也不收他的利息;但是夏洛克提出了一个奇怪的要求:如果安东尼奥拖欠还款的话,他将会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肉。
巴萨尼奥去了贝尔蒙特,他选择了正确的盒子——铅匣,也就是装有伊人肖像的匣子。
也赢得了鲍西亚。
鲍西亚送给他一枚戒指,巴萨尼奥发誓将永远把这枚戒指戴着。
与此同时,鲍西亚的女仆尼莉莎也接受了葛莱西安诺的求婚,将自己的戒指也送给了他。
夏洛克的女儿杰西卡同自己的爱人克里斯汀·罗伦佐私奔了,并且偷走了她父亲的钱
和珠宝。
而夏洛克也因为失去自己的女儿和钱财心情烦乱……当他得知安东尼奥在海上的投资全部丧失的消息之后,他决定向安东尼奥讨回借款。
在法庭上,夏洛克要求他和安东尼奥的合同能够履行。
鲍西亚和尼莉莎假扮律师,为安东尼奥辩论,使得夏洛克的计划没有达成。
鲍西亚同意夏洛克按照契约规定割下安东尼奥的一磅肉,但是割这一磅肉必须严格按照契约执行,就是不能多割也不能少割,不能流一滴血,也不能因此伤害安东尼奥的性命。
夏洛克无法做到,只好认输。
这样,鲍西亚巧妙地挽救了安东尼奥的性命。
同时,为了证明自己爱人是否专心,她们要求自己的丈夫交出戒指作为偿还。
最后,真相大白,安东尼奥重新得到了自己的财产。
二、自主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恻隐()怜悯()咿咿唔唔()癖性()
诉讼()簌簌()勉强()差别()
处罚()宁愿()凶恶()
2、解释词语。
(1)出人意料:
(2)倾家荡产:
(3)情不自禁:
(4)置之死地:
(5)袒露:
(6)万恶不赦:
(7)豁免:
3、填空。
(1)《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著名作品。
课文节选的是全剧最精彩的一场戏。
描写了威尼斯商人和犹太高利贷者在法庭上的一场生死交锋。
“威尼斯商人”在其朋友和朋友的妻子的帮助下,最终解决了这场冲突。
(2)戏剧与、、和称四大文学体裁。
(3)“世界四大吝啬鬼”
法国戏剧家莫里哀喜剧《悭吝人》里的,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俄国作家果戈理小说《死魂灵》里的,还有一位就是本文中的。
导学篇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剧情。
2、把握人物性格特点、分析人物及人物关系,找出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3、体会莎剧丰富多彩的语言。
4、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戏剧冲突,找出戏剧冲突的关键词。
如:“威尼斯的法律”“一磅肉”等,充分理解这些关键词在戏剧冲突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