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语文九下威尼斯商人预习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3 课《威尼斯商人》学案内容预览:13威尼斯商人设计者:乔美玲【教师寄语】现实生活中,我们看事物、评价人物不能只凭外表。
所谓真人不露相,真正人才不必包装得那么好。
“只要是金子终究是会发光的”。
这就要我们擦亮双眼,分清是内在金还是外在金了。
【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把握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
2、分析把握夏洛克、鲍西娅等人的性格特点,揣摩剧中丰富生动的个性化语言,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对语言的感受力。
3、了解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学习安东尼奥友情至上、鲍西娅见义勇为的精神。
【教学重点】把握夏洛克、鲍西娅等人的性格特点,揣摩剧中丰富生动的个性化语言,难点是了解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
【教学过程】基础知识:1、学生快速圈点不熟悉的字、词,然后进行交流。
字:恻()隐怜悯()豁()免刽()子手契()约庖 ()代释词:遍稽群籍:折衷是非:中流砥柱:2、学生交流课下搜集的有关作者、创作背景的资料,老师适时地加以补充。
理解探究:3、学生简述剧情:4、复述故事情节,找同学点评。
复述时应注意三个环节:夏洛克出场前、夏洛克出场、鲍西娅出场。
讲清每个环节的人物活动,表达要流利、自然。
合作释疑5、课前同学们推荐挑选合适的同学在课上演出。
表演完后,老师、同学要作出评价。
6、根据同学们的表演,先分析你印象最深的一个人物形象,然后老师引导学生对主要人物的性格进行归纳,并用文中相应的情节加以印证。
教师总结本文矛盾冲突:夏洛克与安东尼奥、鲍西娅是两组对立的人物形象,体现了人性的恶与善。
作者通过对他们的褒贬,表达了崇尚正义、仁爱、友谊的人文主义思想。
双方的矛盾,是经济利益上的冲突,但也夹有民族、宗教的矛盾。
)7、品读语言,体会喜剧效果莎士比亚戏剧的语言是诗剧的语言,既富于个性化,又生动优美,文采斐然,试从文中找出一则片段,说出你欣赏的理由。
老师归纳:莎士比亚戏剧语言丰富多彩,精炼、优美,评论家认为莎士比亚戏剧是英语的“魔术师”。
《威尼斯商人》教学目标:1、速读、梳理情节,理解并学会分析戏剧的矛盾冲突。
2、阅读、研讨,品味莎士比亚戏剧语言,感悟主题。
3、评析人物,感受剧本的人文主义精神。
能力目标:1、重点:分析戏剧的矛盾冲突。
2、难点:理解戏剧冲突的作用。
德育目标:评析人物,感受剧本的人文主义精神。
教学程序一、情境导入1、课前播放话剧视频,创设情境。
2、导出课题,投影“剧本常识”: 戏剧是与诗歌、散文、小说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要求时间、人物、情节、场景高度集中在舞台范围内,反映的矛盾冲突更加尖锐突出。
二、感知情节1、学生读注解,了解之前故事梗概。
2、速读课文,提示:注意人物和情节变化。
3、学生梳理并介绍出场人物及其身份、彼此关系,看“人物”投影概述故事情节。
预设:前半部分:夏洛克执意报复,一定要按约处罚。
(前半场是夏洛克的戏)后半部分:鲍西娅智挫夏洛克,最后取得胜利。
(后半场是鲍西娅的戏)问:冲突双方矛盾的焦点是什么?(板书:一磅肉。
)4、想一想,说说这戏剧情节具有哪些吸引人的特点?(如悬念、急转、夸张、冲突等。
)【反思:此问题有风险,慎用。
】三、探究戏剧冲突投影问题组,学生再读剧本,小组合作探究:1、冲突与情节:(1)冲突的起因是什么?(仇恨和友爱)【反思:追问“安东尼奥为何侮辱夏洛克”,败笔之二。
】(2)围绕“一磅肉”,情节是如何一步步展开的?(追问:何处是转折点?何处是高潮?)(3)冲突最后是如何解决的?(一方战胜另一方。
)追问:能不能有别的解决方式?2、多角度分析:这场冲突的实质是什么?(商人和高利贷者、犹太人和基督徒、威尼斯人和异邦人、善与恶。
)3、通过冲突揣摩人物:你对夏洛克有什么评价?鲍西亚有哪些令人喜爱的个性特征?4、通过冲突感悟主题:你认为这剧本要表达什么思想?预设:谴责仇恨和残忍,赞美友谊和仁爱;通过威尼斯法庭审理夏洛克诉讼的场面,揭露了高利贷者自私自利、冷酷无情,赞美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鲍西娅等人的仁爱、勇气和智谋。
13《威尼斯商人》预习学案
1.给下列字注音
恻( ) 豁( ) 癖( ) 凛()腌臜()稽( )
庖( ) 霖( ) 契( ) 铭( ) 砥( ) 爵( )
怜悯( ) 磅( )袒( ) 诉讼( ) 刽子手( )
2.解释下列词语
钧裁:万恶不赦:
遍稽群籍:折衷是非:
中流砥柱:
3.戏剧常识填空
戏剧文学是与、、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戏剧是通过 _____来展开情节和塑造人物的,并且要以矛盾冲突作为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
因此,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
4.了解作者作品
本文作者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欧洲文学史上声誉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
一生写了37个剧本,两首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
主要成就在戏剧方面有代表作有历史剧〈理查三世〉、《亨利四世》,喜剧有;悲剧有等。
他的剧作反映了旧时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人文主义的社会政治思想。
1。
13 威尼斯商人(节选)【导学目标】1.了解剧本知识,培养学生了解各种文艺表现形式的兴趣。
2.鉴赏波澜起伏的戏剧情节,把握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
3.认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把握夏洛克、鲍西娅的性格特征。
4.体会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个性化和丰富生动的特点,了解夸张、对比等戏剧技艺。
5.了解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学习安东尼奥友情至上、鲍西娅见义勇为的精神。
【课时计划】2课时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在世界文学宝库中,有著名的“四大吝啬鬼”,他们是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莫里哀《悭吝人》中的阿巴贡、果戈理《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
夏洛克吝啬的表现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走进《威尼斯商人》去寻求答案。
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生难字词(1)字音恻(cè)隐豁(huò)免癖(pǐ)好凛(lǐn)然腌臜(ā zā) 稽(jī) 庖(páo)代甘霖(lín)(2)词义钧裁:恭请作出决定。
怜悯: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怨毒:仇恨。
怨,怨恨;毒,痛恨。
恻隐:对受苦难的人表示同情。
心如铁石:心像铁石一样坚硬。
比喻心肠硬。
万恶不赦:形容罪大恶极,不可宽恕。
遍稽群籍:指翻阅查找很多书籍。
折衷是非:调和是非。
折衷,指对双方争执不下的事情进行调和。
中流砥柱: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
2.作者名片莎士比亚(1564~1616),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欧洲文学史上声誉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
代表作有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历史剧《理查三世》《亨利四世》,正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等。
3.文体知识戏剧是一门综合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
戏剧文学(剧本)的情节结构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
13威尼斯商人一、自学导航㈠学习目标1、掌握要点字词的读音与写法。
2、认识莎士比亚的平生及作品,掌握紧张强烈的戏剧矛盾;3、认识个性鲜亮的人物形象,掌握夏洛克、鲍西娅的性格特色;4、领会莎剧富于个性化、生动优美、文采斐然的语言特色。
㈡学习方法朗读法、自主(合作)研究法、圈点勾勒法二、自主学习1、在这儿以前你读过戏剧吗?你听闻过《威尼斯商人》吗?2、精读课文,你从这些人物身上学到了些什么?对你有什么启迪?3、借助工具书,联合说明及文本,认识作者概略及有关作品并掌握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4、再读课文,边读边勾勒、圈点,仔细思虑“自主训练”中对于“文本理解”的练习题。
三、自主训练(一)基础达标1、文学知识①《威尼斯商人》选自《莎士比亚全集》(人民文学第一版社1994 年版)里的《威尼斯商人》第四幕第一场。
莎士比亚( 1564~ 1616 ),文艺中兴期间 ___英_____国优秀的戏剧家和诗人,主要作品有《李尔王》、哈姆莱特 ______》、《 __奥赛罗 ______ 》、《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__有名 __喜 ______ 剧。
2、给以下加点字词注音。
公爵(.袒露(.ju ét ǎn)祷告( qí d..)保佑(yòu.ǎo))涵义(.宽免(huò.hán ))中流砥柱(.甘霖( lín.dǐ))3、解说以下词语。
①恻隐:对受累难的人表示怜悯。
②凛然:严肃,令人敬畏的样子。
③万恶不赦:极端狠毒而不容赦免。
④砥柱中流:比喻坚毅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
⑤宽免:免去(二)文本理解1、整体掌握( 1)归纳剧情内容。
这场戏的戏剧矛盾是以夏洛克为一方、以安东尼奥等人为另一方,环绕能否“照约履行处分”,即能否“割一磅肉”的契约纠葛进行的。
( 2)用原词填空。
禁止流一滴血,________禁止割得超出________不足一磅的重量,________你割下来的肉,比一磅稍微轻一点 ________重一点, ________相差只有一丝一毫,________只是一根汗毛之微,________要把你抵命。
威尼斯商人【学习目标】1.了解话剧的有关知识,理清剧本的思路,把握人物关系。
2.了解戏剧冲突在话剧中的作用,把握情节的发展脉络(即写作思路)。
3.了解莎翁作品的语言特点,了解作者通过剧本表达的人文主义理想。
【作者介绍】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诗人、剧作家。
他一生写了37个剧本,两首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
主要成就是剧本:历史剧《亨利四世》,喜剧《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悲剧《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正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他的剧作反映了社会现实,表达了人文主义的社会政治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称莎士比亚是:“最伟大的戏剧天才”,并把他的作品誉为“世界艺术高峰之一”。
莎士比亚的作品情节丰富曲折;戏剧场面扣人心弦,独具匠心;人物个性鲜明突出,栩栩如生;语言精彩绝伦,含义深刻。
长期以来,莎剧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研究莎士比亚的生平和著作已成为世界性的一门热门科学。
【正音正字】腌臜āzā庖páo【朗读课文】万恶不赦不辱使命凛然生畏执法无私中流砥柱鸡犬不宁博学多才【故事梗概】威尼斯富商安东尼奥为了成全好友巴萨尼奥的婚事,向犹太人高利贷者夏洛克借债。
由于安东尼奥货款给人从不要利息,并帮夏洛克的女儿私奔,怀恨在心的夏洛克乘机报复,佯装也不要利息,但若逾期不还要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肉。
不巧传来安东尼奥的商船失事的消息,资金周转不灵,贷款无力偿还。
夏洛克去法庭控告,根据法律条文要安东尼奥履行诺言。
为救安东尼奥的性命,巴萨尼奥的未婚妻鲍细霞假扮律师出庭,她答允夏洛克的要求,但要求所割的一磅肉必须正好是一磅肉,不能多也不能少,更不准流血。
夏洛克因无法执行而败诉,害人不成反而失去了财产。
【结构层次】本文是《威尼斯商人》第四幕第一场(全剧共五幕),是全剧的高潮,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至“敬祈钧裁”),主要写夏洛克。
这部分以夏洛克出场为界又分两层。
前一层通过公爵与安东尼奥的对话,侧面显示了夏洛克的冷酷、凶残的态度;后一层夏洛克登场,他坚持从还债失期人安东尼奥身上割肉,众人劝说、许愿、甚至谩骂,也不能使他改变,从而突出他的阴险、贪婪本质,这时冲突也愈趋激烈。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13《威尼斯商人》学案(2)新人教版学习目的1.了解鉴赏波澜起伏的戏剧情节,把握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
2.认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把握夏洛克、鲍西娅的性格特征。
3.体会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个性化和丰富生动的特点,了解夸张、对比等戏剧技巧。
学习重点:体会作者关心人民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1. 理解剧中的戏剧冲突所反映的社会矛盾,认识夏洛克这一形象的复杂性。
2. 初步学写戏剧评沦。
学法指导:朗读品味法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 熟读课文两遍。
2. 查阅资料,了解戏剧的相关知识:①什么是戏剧?②分类:按艺术形式表现手法划分:按剧情繁简及结构划分:按题材反映的时代划分:按矛盾冲突性质和表现手法划分:③什么是剧本?3. 阅读有关资料,了解作者及作品:4.给下面加粗的字注意。
公爵()祈祷()中流砥柱()袒露()豁免()甘霖()5.解释下面词语。
①恻隐:________ ②庖代:_______ ③万恶不赦:________④中流砥柱:________6.简答题。
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理清剧中人物之间的关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读完文章后,你有疑问吗?将你的疑问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堂助学:1. 导入新课:2.了解戏剧的相关知识及作者。
3. 展示预习成果。
4. 整体感知:快速浏览全剧,思考、讨论、交流下列问题:(1)本场戏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这场戏的冲突双方都有哪些人物?双方的矛盾焦点是什么?5. 研读品析:再读课文,思考、讨论、交流:(1)从法庭前半部分的辩论中你能谈谈原告和被告对割一磅肉的态度是怎样的?(2)鲍西娅夏洛克的斗争过程可以分为哪两个回合?从这两个回合的斗争过程来看,鲍西娅是用什么方法战胜夏洛克的?这样安排情节有什么效果?(3)你认为夏洛克和鲍西娅各是什么样的人?6.谈谈你对本文主题的理解。
威尼斯商人一.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话剧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关注和了解各种文艺表现形式的能力与兴趣。
2.了解戏剧冲突在话剧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1 理清剧本的思路,把握人物关系,把握情节的发展脉络(即写作思路)。
2了解莎翁作品的语言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在真善美的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1让学生体会“话剧是说的艺术”。
2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表演)课文,以读(演)来体会人物,把握情节的发展。
难点1.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认识夏洛克这个人物,体会莎翁是怎样表现这个人物的。
2.训练学生把握戏剧冲突的开端、发展及高潮,进而了解话剧的戏剧冲突。
三.知识梳理正确掌握夏洛克这个人物形象,体会莎翁表现人物的技巧;学生把握戏剧冲突的开端、发展及高潮,进而了解话剧的戏剧冲突。
四.学法指导诵读品析法与讨论探究法。
五.学习过程(一)出示目标流程小黑板出示目标,学生读标,明确本课任务。
(二)自学讨论释疑1.自学指导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速读全文,掌握生字词。
(2)概述全文内容,讨论戏剧冲突。
2.教师设问具体研习,突出重难点。
(1)学生分组讨论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析人物及人物关系,找出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2)体会莎剧丰富多彩的语言。
3讨论释疑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戏剧冲突,找出戏剧冲突的关键词。
如:“威尼斯的法律”、“一磅肉”等,充分理解这些关键词在戏剧冲突中的作用。
(三)展示汇报梳理1. 学生交流词语积累情况:恻(cè) 豁(huò) 癖(pī) 凛(lǐn) 腌赞(ā zā) 稽(ji)庖(páo) 霖(lín) 契(qì) 铭(mìng) 砥(dī) 爵(jué)怜悯(mǐn) 磅(bàng) 袒(tàn) 诉讼(sòn9) 刽子手(guì)钧裁:恭请作出决定。
《威尼斯商人》【学习目标】1、了解关于剧本的基本知识,阅读中增强对戏剧这种文艺表现形式的兴趣。
2、认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通过戏剧语言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2、【学习重点】培养对戏剧的兴趣,认识戏剧冲突在戏剧欣赏中的作用。
【学习难点】理解作者通过剧本所表达的人文主义理想。
【学习过程】一预习交流活动一:读写字词。
1、给加线词注音公爵()怜悯()恻隐()豁免()告禀()蔑视()癖性()诉讼()豺狼()应分()腌臜()勉强()甘霖()庖代()饶恕()庖代()万恶不赦()遍稽群籍()折衷是非()敬祈钧裁()签署契约()凛然生畏()鸡犬不宁()履行原约()中流砥柱()2、解词①恻隐:②癖性:③腌臜:④遍稽群籍:⑤折衷是非:⑥敬祈钧裁:⑦中流砥柱:⑧庖代:活动二:预习材料交流。
1简介作家作品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欧洲文学史上声誉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
一生写了37个剧本,两首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
主要成就在戏剧方面有代表作有历史剧〈理查三世〉、《亨利四世》,喜剧有《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悲剧有《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2简介时代背景(填上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法庭上,公爵规劝()发仁慈恻隐之心,放弃按照契约对()进行处罚。
但夏洛克明确表示要按约执行处罚,因为他对安东尼奥抱有久积的仇恨和深刻的反感。
接着,他又拒绝了巴萨尼奥加倍偿还欠款的请求。
公爵再度劝告,()却以基督教徒虐待奴隶来为自己辩护,塞住了公爵的嘴。
然后,他得意忘形,磨刀霍霍,准备动手,并对()的怒骂加以讥讽和挖苦。
至此,夏洛克在双方交锋中占尽上风。
在这时,巴萨尼奥的妻子()假扮律师出庭。
她欲擒故纵,一步步将夏洛克引入陷阱。
她先劝夏“慈悲一点”,又拒绝了巴“把法律稍为变通一下”的请求;接着让夏明确表示不答应三倍还款的态度;然后让夏去请一位医生来为安“堵伤口”,“免得流血而死。
13《威尼斯商人》【教学目标]1.了解本戏剧中的矛盾冲突。
2.认识文中几个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
3.品味莎士比亚戏剧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明确目标1.学生齐读目标。
2.教师解读目标。
三、检查预习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检查学生搜集的作者、作品的情况。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人文主义最杰出的代表,近代欧洲文学的奠基者之一。
莎士比亚主要作品有:历史剧:《亨利四世》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马克思称莎士比亚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雨果誉莎士比亚为“戏剧界的神人”。
本·琼生称誉他是“时代的灵魂”,说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四、整体感知1. 《威尼斯商人》的主要情节怎样?本场戏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这场戏的冲突双方都有那些人物?取材于古老传说。
剧情是通过三条线索展开的:一条是鲍西娅选亲,巴萨尼奥选中铅匣子与鲍西娅结成眷属;一条是夏洛克的女儿杰西卡与安东尼奥的友人罗伦佐的恋爱和私奔;还有一条是主线,即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为了帮助巴萨尼奥成婚,向高利贷者犹太人夏洛克借款三千元而引起的“一磅肉”的契约纠纷。
2.双方的矛盾焦点是什么?一磅肉。
3、本场戏从故事情节的发展来看,可以分为前后两个半场,如何划分?前后半场各写了什么?前半部分:夏洛克执意报复,一定要按约处罚。
(这儿来的大概就是那位博士了。
)(前半场是夏洛克的戏)后半部分:鲍西娅智挫夏洛克,最后取得胜利。
(后半场是鲍西娅的戏)五、精读课文,合作释疑1.从法庭前半部分的辩论中你能谈谈原告和被告对割一磅肉的态度是怎样的?从中我们可以了解他们俩人各是什么样的人?这是常见的什么写法?安东尼奥:退让,仁爱,友谊,仁慈夏洛克:执意,贪婪,残忍,狡黠一磅肉对比2.鲍西娅夏洛克的斗争过程可以分为哪两个回合?又分哪几小步?第一回合:一步一步引向陷阱第一步——劝夏洛克“慈悲一点”第二步——拒绝了巴萨尼奥“把法律稍微变通一下”的请求第三步——让夏洛克明确表示不答应三倍还款的态度第四步——让夏洛克去请一位医生来为安东尼奥“堵住伤口”,“免得他流血而死”鲍西娅的陷阱——“一个异邦人企图用直接或间接的手段”谋害公民的犯罪境地(112页)第二回合:一步一步走向失败第一步——你可以照约拿一磅肉去,可是在割肉的时候,要是流下一滴基督徒的血,你的土地财产,按照威尼斯的法律,就要全部充公。
13《威尼斯商人》课中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本戏剧中的矛盾冲突。
2.认识文中几个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
3.品味莎士比亚戏剧的语言特点。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二、明确目标三、检查预习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检查学生搜集的作者、作品的情况。
四、整体感知1. 《威尼斯商人》的主要情节怎样?本场戏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这场戏的冲突双方都有那些人物?2.双方的矛盾焦点是什么?3、本场戏从故事情节的发展来看,可以分为前后两个半场,如何划分?前后半场各写了什么?五、精读课文,合作释疑1.从法庭前半部分的辩论中你能谈谈原告和被告对割一磅肉的态度是怎样的?从中我们可以了解他们俩人各是什么样的人?这是常见的什么写法?2.鲍西娅夏洛克的斗争过程可以分为哪两个回合?又分哪几小步?3.从鲍西娅和夏洛克的斗争过程来看,鲍西娅是用什么方法战胜夏洛克的?4.从本剧的后半场来看,夏洛克和鲍西娅各是什么样的人?剧作家在刻画他们的时候用了什么写法?5.试归纳概括夏洛克,鲍西娅,安东尼奥三个人物形象。
6.试归纳文章的主题。
六、品味戏剧语言1.从安东尼奥、鲍西娅、夏洛克等人物中选取一个人物的语言段落朗读并加以体会,说一说莎士比亚戏剧的语言有何特点?2.指出下列各句是谁说的话?运用了什么修辞?在表达上有什么效果?3.不,把我的生命连着财产一起拿了去吧,我不要你们的宽恕。
你们拿掉了支撑房子的柱子,就是拆了我的房子;你们夺去了我的养家活命的根本,就是活活要了我的命。
(113页)4.小结莎士比亚戏剧的语言特点七、拓展延伸观看与节选内容相关的视频,更直观的感受课文的情节和人物。
八、作业读《威尼斯商人》全剧,并和同学们分享你读后的收获。
第13课威尼斯商人学习目标1.朗诵课文,把握重点字词,把握紧张猛烈的戏剧冲突。
2.分析把握夏洛克、鲍西娅等人的性格特点,琢磨剧中丰硕生动的个性化语言,培育学生归纳能力和对语言的感受力。
3.了解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学习安东尼奥友谊至上、鲍西娅见义勇为的精神。
教材助读走近作者:莎士比亚(1564~1616),是16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初英国最闻名的作家,也是欧洲文艺振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
他共写有37部戏剧,154首14行诗,两首长诗和其他诗歌。
其中《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第十二夜》被人称为“娇艳明媚的喜剧三部曲”;《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第十二夜》和《威尼斯商人》被人们称为莎士比亚的“四大喜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被称做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他的剧作反映了那时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人文主义的社会政治思想。
世界闻名的四大吝啬鬼形象是巴尔扎克《吝啬鬼》中的葛朗台、莫里哀《悭吝人》中的阿巴贡、果戈理《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腕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露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按艺术形式表现手法划分:话剧、歌剧、舞剧。
课文是剧本《威尼斯商人》第四幕第一场(全剧共五幕),是全剧的高潮,可分为两大部份。
第一部份从开头至“尚蒙延约,必然不辱使命。
敬祈钧裁。
”要紧写夏洛克。
这部份以夏洛克出场为界又可分两层。
前一层通过公爵与安东尼奥的对话,侧面显示了夏洛克的冷酷、凶残的态度;后一层夏洛克登场,他坚持从还债失期人安东尼奥身上割肉,世人劝说、许愿、乃至谩骂,也不能使他改变,从而突出他的阴险、贪婪本质,这时冲突也愈趋猛烈。
第二部份主若是写鲍西娅。
她假扮律师登场,使冲突解决有了转机。
她欲擒故纵,引发夏洛克坠人故意谋害公民的法网,夏洛克转为被动,受处处惩。
预习案1.给下面的字注意。
恻()豁()癖()凛()稽()庖()霖()契()铭()砥()爵()悯()磅()袒()诉讼()刽()2.说明下面词语。
《威尼斯商人》学习目标1、了解戏剧知识,了解莎士比亚及其创作情况。
2、鉴赏波澜起伏的戏剧情节,把握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
3、认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把握夏洛克、鲍西娅的性格特征。
教学重难点1.把握戏剧冲突,理解戏剧情节在戏剧构成中的地位和作用。
2.体会莎剧富于个性化、生动优美的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的浯言表达技巧。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新课(简要概括本单元学习内容,让学生对本单元课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1关于戏剧:2、解题你了解本文作者以及本文主要剧情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圈点勾画生词和精妙好词。
恻()隐豁()免癖()性袒()露凹()陷异邦凛()然涵()义尊翰()庖()代诉讼()刽()子手履()行甘霖()万恶不赦()腌臜()()遍稽()群籍中流砥()柱钧裁:万恶不赦:遍稽群籍:折衷是非:中流砥柱:2.速读课文,把握戏剧冲突请三位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其余同学点评。
三小组合作置疑探读1剧中主要人物是:2将剧中人物对号入座。
法官:律师:原告:被告:旁听:3原告与被告的核心矛盾是什么?矛盾冲突是如何解决的?4矛盾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这矛盾是如何层层发展,进而达到高潮的?四、模拟表演,解读人物。
1想想剧中哪一个人物是你最想扮演的人物呢?请你在剧中找到最能体现他个性的一段台词,然后用你的声音和姿态把他表现出来,共同解读人物性格。
2既然夏洛克惟利是图、凶残冷酷,为什么置双倍的偿还于不顾,而偏执于一块“腐烂的臭肉”呢?如何理解夏洛克和安东尼奥之间的矛盾冲突?请选择夏洛克的台词或者其他人物的台词,结合背景材料深入分析。
材料一:犹太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他们曾经受埃及、巴比伦、罗马等国的长期奴役,后来国家毁灭,他们流浪到世界各地,但他们的文化传统,尤其是宗教文化却一直顽强的保存下来,成为维系他们民族的强有力的精神纽带,即使乡音早改。
材料二:罗马帝国确立基督教为国教以后,犹太人作为异教徒所受到的迫害可想而知。
威尼斯商人1.了解剧本剧情,并能在戏剧冲突中认识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2。
通过欣赏文章生动的个性化语言,探究文章深刻的思想内容。
3。
了解通过戏剧冲突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的方法。
了解剧本剧情,并能在戏剧冲突中认识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莎士比亚(1564—1616),欧洲文学史上声誉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
生于英国斯特位福镇的一个商人家庭。
20岁后到伦敦,先在剧院当马夫、杂役,后入剧团,做过演员、导演、编剧,并成为剧院股东.晚年回到故乡。
他的作品现存剧本三十七部、长诗两首、十四行诗一百五十四首。
代表作有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历史剧《理查三世》《亨利四世》,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麦克白》等。
他的剧作多取材于历史传说或根据已有剧本改编,反映了英国封建制度解体、资本主义兴起时期的社会矛盾,提倡个性解放和婚姻自主,反对封建束缚和神权桎梏,表达了人文主义者的政治要求和生活理想.剧作人物性格鲜明,情节生动丰富,语言精练而富于表现力.他的作品,对欧洲的文学和戏剧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是人类文化史上珍贵的遗产。
教师导入:同学们,本单元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戏剧文学和电影文学。
今天,让我们来认识世界话剧发展史上最有名的戏剧大师-—1.生字注音或据音写汉字恻( )隐豁( )免癖()性袒( )露凹( )陷凛()然涵()义尊翰( )庖( )代诉讼()刽()子手履()行甘霖()万恶不赦()遍jī()群籍中流dǐ()柱2.整体感知:这场戏描写了一个关于什么的事件?原告与被告的核心矛盾是什么?1.注音恻(cè)豁(huî)癖(pī) 凛(lǐn)腌赞(ā za) 稽(jī)庖(páo) 霖(lín)契(qì) 铭(mìng) 砥(dī) 爵(jué) 怜悯(mǐn) 磅(bàng)袒(tàn)诉讼(sóng)刽子手(guì)2。
资料助读: 莎士比亚(1564—1616)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欧洲文学史上声誉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
他生于富商家庭,13岁父亲经商破产,家道中落,莎士比亚不得不中途辍学,20岁后到伦敦,先在剧院当马夫、杂役,后入剧团,做过演员、导演、编剧,并成为剧院股东。
代表作有历史剧《理查三世》、《亨利四世》喜剧《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悲剧《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罗密欧与朱丽叶》。
他的剧作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人文主义的社会政治思想。
写作背景: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著名喜剧之一,大约写于1596-1597年,当时英国正处于伊丽砂白女王当政的繁荣昌盛时期,尤其在1588年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取得了海上霸权,海上贸易盛极一时,当时人们对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有好感,对高利贷者都极端厌恶、痛恨,这部剧作鲜明地体现出莎士比亚的爱憎情感。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这场戏描写了一个什么事件?(诉讼事件或打官司)
2、既然是打官司,应该在什么处所进行?(法庭)
3、法庭上应该有些什么角色呢?(法官、原告、被告、旁听)
4、那么剧中有那些主要人物?
鲍西娅、夏洛克、安东尼奥、巴萨尼奥、葛莱西安诺、公爵
5、将剧中人物对号入座。
法官:公爵、鲍西娅原告:夏洛克
被告:安东尼奥旁听:巴萨尼奥、葛莱西安诺
6、原告与被告的核心矛盾是什么?
一磅肉
7、学生分角色分小组速读课文,讨论探究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教师在一旁启发引导。
夏洛克:贪婪、吝啬、残忍、固执、冷酷无情、嗜钱如命、惟利是图、狡诈、狠毒、能言善辩、老于世故、复仇心重-----高利贷者形象。
鲍西娅:博学细心、精明能干、足智多谋、落落大方、执法如山、行事果断、善良仁慈,崇尚正义,注重友情,是莎翁塑造人文主义妇女的典型形象
安东尼奥:慷慨助人、见义勇为、重情重义,珍视友情,宽宏大量,重义轻利,但面对尖锐的斗争形式不能斗争、不会斗争,表现出其软弱、妥协的一面。
----- “商业王子”形象
巴萨尼奥:见义勇为、重情重义、但不懂得斗争策略,表现得较软弱。
公爵:稳重慈祥,委婉耐心
葛莱西安诺:他嫉恶如仇,易于激动,嬉笑怒骂,暴躁易怒,敢于斗争,和安东尼奥形成鲜明对比。
8、和夏洛克形成鲜明对比的这一组人物具有什么共性呢?
崇尚正义,慷慨仁爱,忠于友谊,是作者塑造的具有人文主义的理想化的人物形象。
9、怎样理解剧中的戏剧冲突所反映的社会矛盾?
剧中的戏剧冲突是围绕着安东尼奥和夏洛克之间是否“照约执行处罚”的契约纠纷而展开的,安东尼奥和夏洛克是两个对立的人物形象,他们对待金钱和人情的态度截然相反,安东尼奥是莎士比亚理想中的商人,是所谓“商人王子”,慷慨仁厚,放债不取利息,珍重友谊,不惜为之牺牲生命,而夏洛克却爱钱如命,惟利是图,受到损害就要加以灭绝人性的报复,对他贪婪的金钱欲和残忍的报复心,作者显然持否定态度。
但是我们深入挖掘一下它的现实意义,就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是经济利益上的矛盾,反映的是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
当时新兴的商业资产阶级以海外贸易为主要经营手段,他们认为商业贸易是一种体面的行业,而高利贷是从封建社会流传下来的旧式赢利方式,受到新兴资产阶级的轻视。
商业资产阶级由于经营的需要而离不开借贷,所以与高利贷者有着经济利益上冲突,安东尼奥和夏洛克的冲突,正是这种社会矛盾的反映。
课文主题总结
通过曲折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对话,赞颂了鲍西娅的聪明伶俐、安东尼奥的友爱宽厚,讽刺了夏洛克的嗜财如命、冷酷自私,表达了纯洁无私的友谊必将战胜冷酷自私的贪欲本性的思想,同时也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宣扬了人文主义的生活观和道德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