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 河流人教版地理 第1课时 以外流河为主
- 格式:ppt
- 大小:1.95 MB
- 文档页数:15
第三节河流第1课时以外流河为主知识与技能1.读图熟悉我国主要的河流及分布,知道内流区、外流区的划分。
2.学会分析我国主要外流河的水文特征.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归纳总结,培养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众多的河流,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并理解正确的人地关系.重点读图分析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难点分析、归纳、概括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一、导入新课“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一首[好汉歌]中的“大河向东流"给我们启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故我国许多大河向东流,注入海洋,这些河流对人类有何影响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国的河流。
二、讲授新课教师:结合身边的事实,说说河流对我们的影响。
学生1:我们家用河流水灌溉农田。
学生2:京杭运河为北京、天津提供黄河的淡水资源。
学生交流自己的见解,教师适时总结。
教师:我国是世界上河流众多的国家之一,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大江巨川。
这些河流提供了丰富的淡水资源,塑造了富饶的冲积平原,为众多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利于灌溉、养殖、航运、发电和旅游等.找一找:让学生阅读图2。
30“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查找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
提问:这些大河各位于我国什么地方?分别注入哪个海洋?学生: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等,位于我国东部地区,都注入了太平洋,怒江、雅鲁藏布江等,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注入了印度洋,额尔齐斯河位于我国新疆西北部,向北注入北冰洋。
提问:在图中找到塔里木河,仔细观察这条河流最终流到哪里。
学生:塔里木河位于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内,河流最终没流入海洋,在半途消失了。
教师总结:我们把这些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内流河.外流河的流域称为外流区,内流河的流域称为内流区。
继续读图2.30,观察图中外流区、内流区界线,对照前面所讲的年等降水量线的位置及山脉的分布图,说说我国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大致沿多少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或以什么山脉为界.学生: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位置相似,大致经过大兴安岭南部、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教师:对照图中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内流区和外流区面积各占我国总面积的百分比是多少?学生:我国外流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水量超过全国河流总水量的95%;内流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水量不到全国河流总水量的5%。
河流第1课时以外流河为主设计说明河流是我国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河流的水文特征和形态特征深受地形地势和气候的影响,为此,在前两节有关地形和气候学习的基础上,本节教材讲述的是我国的河流。
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同河流的水文特征密切相关,因此,河流的水文特征是学习河流知识的核心内容。
本节课通过设计河流科考小组的情境,让学生融入其中,重点分析我国外流河的主要水文特征,并补充分析内流河和京杭运河。
学习目标1.阅读地图,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2.读图归纳河流的水文特征,分析其影响因素。
3.举例说明河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重点难点重点:1.河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我国内流河、外流河的分布特征。
难点:内流河、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对比分析法、概括归纳法。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在中国水系图上描画我国的主要河流,判断其流向和注入的海洋。
蒸发旺盛。
教师:河流在水量、水位、流量、流速、汛期和枯水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的特征,统称为河流的水文特征。
接下来大家完成任务二,阅读图文,探究真相,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读教材第43页图2.31,小组合作完成。
(1)找出四条河流在我国的具体位置。
(2)对比找出四条河流流量的异同点,并分析原因。
学生:相同点是四条河流都是夏季流量最大,形成汛期,因为夏季降水多,河流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不同点是南方河流的流量比北方大,汛期长,因为南方降水多,雨季长。
教师:松花江1、2月会出现断流,为什么?学生: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河流,冬季普遍有结冰现象,因为该地1月均温在0 ℃以下。
教师:松花江在4、5月流量增加,为什么?学生:东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冰雪消融,会有短暂的汛期(春汛)。
教师:河流的水文特征深受地形地势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有人这样比喻:“地势是河流之父,气候是河流之母。
”学生:完成河流水文特征与影响因素的连线。
教师:你了解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吗?PPT展示塔里木盆地图。
第三节河流一以外流河为主【教学目标】1.在地图上找出我国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主要外流河,以及最终未注入海洋的主要河流;明确外流河、内流河,外流区、内流区的概念及分布。
2.能从河流流量、水位、汛期、冰期、含沙量等方面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水文特征;明确河流水文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
【教学重点】我国主要外流河和内流河的名称、分布及水文特征。
【教学难点】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影响因素。
【教学方法】精讲点拨法、读图析图法、活动探究法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图等。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1.观察地图:课件展示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所给地图,初步认识我国众多的河流,分析河流的作用,导入新课。
2.古诗词展示:(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以上两句诗词赞美了黄河、长江滚滚东流入海的雄浑气势,是不是我国所有的河流最终都流入海洋了呢?结合学生的回答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一、河流概况1.河流的作用:师:河流被人们誉为“大地的动脉”,它给人类带来的好处有哪些呢?生:提供丰富的淡水资源,塑造富饶的冲积平原,为众多动植物提供栖息地,利于灌溉、养殖、航运、发电和旅游等。
2.外流河(区)和内流河(区):师:组织竞赛“中国河流知多少”。
观察课件展示的“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图,让学生在1分钟内写出自己所找到的我国河流的名称(比赛谁找到的多)。
生:全班展示个人竞赛成果。
师:观察课件图,把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所注入的海洋进行快速归类,查找塔里木河、弱水最终流到哪里。
生: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都流入太平洋,怒江和雅鲁藏布江流入印度洋,额尔齐斯河流入北冰洋;塔里木河最终消失在荒漠中,弱水流入内陆湖泊。
师:我国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大江大河,受西高东低的地势影响,这些河流(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大部分自西向东流,最后流入太平洋;西南部的雅鲁藏布江、怒江向南流入印度洋;新疆北部有一条河流(额尔齐斯河)向北流入北冰洋。
人教版八级地理上册河流自然灾害知识点总结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1.以外流河为主2.水文特征:河流的水量、水位、流量、流速、汛期与枯水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的特征。
3.京杭运河4.长江概况:识图一:5.长江的开发与治理:A水能:有“水能宝库”之称,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因为流经第一、二阶梯且多高山峡谷,落差大,水能丰富。
水电站有:三峡水电站、葛洲坝水电站等。
B航运:内河航运第一,有“黄金水道”之称,宜宾一下四季通航。
沿江四大港口:上海(全国最大港口)、南京、武汉(中游)、重庆(上游)。
C治理:首要任务是防洪(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洪水)。
长江频发洪灾原因:1.流域内支流多,暴雨时同时涨水;2.围湖造田,湖泊面积缩小,调蓄作用减弱;3.上游植被遭坏,水土流失严重;下游河道弯曲,不利水流下行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它的综合效益: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旅游、水产养殖等识图二:黄河概括黄河的开发与治理:A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水电站:龙羊峡(青)、刘家峡(甘)、青铜峡(宁)、三门峡、小浪底(河南省、中游)。
B 灌溉农业:“塞上江南”( b河套平原和a宁夏平原)、渭河平原、湟水谷地。
C治理:关键是治沙,根本: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黄河最大危害是下游的(河南山东)“地上河”)D长江黄河都发源于青海省,都流经的省区是青海省和四川省,都流经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
E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是—巴颜喀拉山脉、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自然灾害1.常见的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
2.自然灾害种类的分布地区及原因3、避灾:(1)发生泥石流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2)地震发生时,应及时有序撤离到安全空旷地带,不能及时撤离可暂时躲在小开间的墙角。
(同学们,整理总结很辛苦,请认真背诵并好好珍惜哦~)。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第一课时以外流河为主)【教学内容】以外流河为主【课程目标】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资料,简要归纳中国河湖的特点。
【教学目标】1.从地图上找出我国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主要外流河和内流河。
2.知道外流河、内流河、外流区、内流区的概念3.理解河流的水位、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等主要水文特征。
4.运用已有知识,说明内流河分布在西北,外流河分布在东南的原因。
5.运用图文资料,分析影响我国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因素。
6.通过对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京杭运河的了解,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我国的内流河和外流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我国河流的主要水文特征。
2.难点:分析我国内流河和外流河分布特征和原因;分析我国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读图分析法,谈话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设计】3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第一课时图片展示中国著名的河流。
引导提问:我们国家是世界上河流最多的国家之一,古代的文人墨客也经常在他们的作品里描写我国的大江大河,你都知道哪些古诗词里的河流?(利用学生熟知的话题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自信心。
)讲解展示:源远流长的河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淡水资源,还给我们提供了航运,灌溉,发电等条件,对人类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关于河流有哪些重要的知识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
二、新课讲授(一)河流的概况1.流域,支流,干流图片展示我国河流的相关概念,下面示意图上认识河流的支流、干流、流域面积等相关概念。
讲授:源头——河流的源头即河流的发源地,一般多位于位于山谷或者高原。
干流——一般指的是水系中主要的或最大的、汇集全流域径流。
支流——直接或间接流入干流的河流,常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等。
流域——指由分水线所包围的河流集水区,可以分成数个小流域。
(1)讲解:以外流河和内流河的概念,并用示意图展示出来。
(2)活动:读图分析活动安排:在图中找到中国的黑龙江、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等河流,并用红笔描出河流的主干,并判断哪些是内流河哪些是外流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