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第1课时以外流河为主课件_1-5
- 格式:pdf
- 大小:857.72 KB
- 文档页数:7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要求学生掌握我国境内主要的河流和湖泊。
2、根据“中国水系图”了解主要河流的分布及主要湖泊的分布。
3、了解“水系”和“流域面积”的含义。
教学重点:主要河流的分布及主要湖泊的分布教学难点:同上教学过程:一、直接引入新课(师)我们学习了祖国的陆地各种地形类型,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二、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的主要水系有哪些?在图上的具体分布位置。
2、了解我国的主要湖泊有哪些?在图上的具体分布位置。
三、出示自学指导1、读图找出一些主要的水系(图2.8)。
2、了解主要水系分别注入的海洋。
3、读“小知识”理解外流河和内流河。
4、了解主要湖泊的分布。
5、完成P26的活动题。
四、教师巡视,注意发现问题。
五、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六、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1、沟通三大洋的水系(河流和湖泊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用水的重要来源,我国是一个河流和湖泊众多的国家,大小湖泊不计其数,面积在1平方千米以上的就有2800多个。
)2、通过“知识之窗”让学生了解“水系”和“流域面积”的含义。
3、河流的名称及分布(通过图2、8,我国主要的河流有:黄河、长江、黑龙江、松花江、辽河等;4、河流分别注入的海洋(黄河、辽河注入渤海;长江注入东海;珠江注入南海;松花江注入太平洋;雅鲁藏布江、怒江注入印度洋;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没有河流注入的海洋是大西洋。
)5、了解“外流河”和“内流河”的含义及区域(塔里木河是内流河,没有注入海洋。
)6、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它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作用:沟通南北交通,具有南水北调的作用,北起北京市,南至杭州市。
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有: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北京市、天津市。
)7、主要的湖泊有及分布(有青海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等。
具体的分布见图2、8)8、我国湖泊分布特点(西部以青藏高原较为集中,多为咸水湖,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东部以长江中下游地区最为集中,都是淡水湖,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最小的淡水湖是巢湖。
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1.以外流河为主2.水文特征:河流的水量、水位、流量、流速、汛期与枯水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的特征。
3.京杭运河识图一:5.长江的开发与治理:A水能:有“水能宝库”之称,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因为流经第一、二阶梯且多高山峡谷,落差大,水能丰富。
水电站有:三峡水电站、葛洲坝水电站等。
B航运:内河航运第一,有“黄金水道”之称,宜宾一下四季通航。
沿江四大港口:上海(全国最大港口)、南京、武汉(中游)、重庆(上游)。
C治理:首要任务是防洪(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洪水)。
长江频发洪灾原因:1.流域内支流多,暴雨时同时涨水;2.围湖造田,湖泊面积缩小,调蓄作用减弱;3.上游植被遭坏,水土流失严重;下游河道弯曲,不利水流下行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它的综合效益: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旅游、水产养殖等识图二:黄河概括黄河的开发与治理:A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水电站:龙羊峡(青)、刘家峡(甘)、青铜峡(宁)、三门峡、小浪底(河南省、中游)。
B 灌溉农业:“塞上江南”(b河套平原和a宁夏平原)、渭河平原、湟水谷地。
C治理:关键是治沙,根本: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黄河最大危害是下游的(河南山东)“地上河”)D长江黄河都发源于青海省,都流经的省区是青海省和四川省,都流经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
E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是—巴颜喀拉山脉、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自然灾害1.常见的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
2.自然灾害种类的分布地区及原因3、避灾:(1)发生泥石流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2)地震发生时,应及时有序撤离到安全空旷地带,不能及时撤离可暂时躲在小开间的墙角。
(同学们,整理总结很辛苦,请认真背诵并好好珍惜哦~)。
河流第1课时以外流河为主设计说明河流是我国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河流的水文特征和形态特征深受地形地势和气候的影响,为此,在前两节有关地形和气候学习的基础上,本节教材讲述的是我国的河流。
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同河流的水文特征密切相关,因此,河流的水文特征是学习河流知识的核心内容。
本节课通过设计河流科考小组的情境,让学生融入其中,重点分析我国外流河的主要水文特征,并补充分析内流河和京杭运河。
学习目标1.阅读地图,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2.读图归纳河流的水文特征,分析其影响因素。
3.举例说明河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重点难点重点:1.河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我国内流河、外流河的分布特征。
难点:内流河、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对比分析法、概括归纳法。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在中国水系图上描画我国的主要河流,判断其流向和注入的海洋。
蒸发旺盛。
教师:河流在水量、水位、流量、流速、汛期和枯水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的特征,统称为河流的水文特征。
接下来大家完成任务二,阅读图文,探究真相,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读教材第43页图2.31,小组合作完成。
(1)找出四条河流在我国的具体位置。
(2)对比找出四条河流流量的异同点,并分析原因。
学生:相同点是四条河流都是夏季流量最大,形成汛期,因为夏季降水多,河流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不同点是南方河流的流量比北方大,汛期长,因为南方降水多,雨季长。
教师:松花江1、2月会出现断流,为什么?学生: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河流,冬季普遍有结冰现象,因为该地1月均温在0 ℃以下。
教师:松花江在4、5月流量增加,为什么?学生:东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冰雪消融,会有短暂的汛期(春汛)。
教师:河流的水文特征深受地形地势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有人这样比喻:“地势是河流之父,气候是河流之母。
”学生:完成河流水文特征与影响因素的连线。
教师:你了解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吗?PPT展示塔里木盆地图。
第三节《河流》第一课时学历案【内容出处】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的第一课时。
【课标要求】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及小组合作,在地图2.30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依据课标)2.运用资料会叙述我国内流河和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并能了解形成原因。
(依据课标) 3.通过阅读教材44页阅读材料,了解京杭运河的概况。
(依据学情)【评价任务】1、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一:能够在地图2.30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检测学习目标1)2.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二:运用资料会叙述我国内流河和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并能了解形成原因。
(检测学习目标2)3.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三:通过阅读教材44页阅读材料,了解京杭运河的概况。
(检测学习目标3)4.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四”:谈本节课的收获(检测学习目标1、2、3)【学习过程】资源与建议1.本节课内容是“中国的自然环境”这一章的第三节内容,河流是我国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人地关系看,自始至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河流与人类的关系,探索河流的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一课时完成导入新课图片导入新课一、以外流河为主学习任务一:自主学习(指向学习目标1)1、什么是外流河、外流区?什么是内流河、内流区?2、请你在图2、30中找出以下河流并加粗描绘长江、黄河、黑龙江、松花江、辽河、淮河、珠江、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
3、以上河流最终注入太平洋的河流有哪些?最终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有哪些?最终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有哪些?4、在图2-40上勾画出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该界线和我国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接近,我国外流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______,绝大多数河流分布在_____(外流/内流)区域。
6、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受气候影响,外流河河水主要来自,随着夏季风加强,河流形成。
第三节河流一以外流河为主【教学目标】1.在地图上找出我国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主要外流河,以及最终未注入海洋的主要河流;明确外流河、内流河,外流区、内流区的概念及分布。
2.能从河流流量、水位、汛期、冰期、含沙量等方面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水文特征;明确河流水文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
【教学重点】我国主要外流河和内流河的名称、分布及水文特征。
【教学难点】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影响因素。
【教学方法】精讲点拨法、读图析图法、活动探究法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图等。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1.观察地图:课件展示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所给地图,初步认识我国众多的河流,分析河流的作用,导入新课。
2.古诗词展示:(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以上两句诗词赞美了黄河、长江滚滚东流入海的雄浑气势,是不是我国所有的河流最终都流入海洋了呢?结合学生的回答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一、河流概况1.河流的作用:师:河流被人们誉为“大地的动脉”,它给人类带来的好处有哪些呢?生:提供丰富的淡水资源,塑造富饶的冲积平原,为众多动植物提供栖息地,利于灌溉、养殖、航运、发电和旅游等。
2.外流河(区)和内流河(区):师:组织竞赛“中国河流知多少”。
观察课件展示的“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图,让学生在1分钟内写出自己所找到的我国河流的名称(比赛谁找到的多)。
生:全班展示个人竞赛成果。
师:观察课件图,把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所注入的海洋进行快速归类,查找塔里木河、弱水最终流到哪里。
生: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都流入太平洋,怒江和雅鲁藏布江流入印度洋,额尔齐斯河流入北冰洋;塔里木河最终消失在荒漠中,弱水流入内陆湖泊。
师:我国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大江大河,受西高东低的地势影响,这些河流(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大部分自西向东流,最后流入太平洋;西南部的雅鲁藏布江、怒江向南流入印度洋;新疆北部有一条河流(额尔齐斯河)向北流入北冰洋。
第三节河流第1课时以外流河为主知识与技能1.读图熟悉我国主要的河流及分布,知道内流区、外流区的划分。
2.学会分析我国主要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归纳总结,培养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众多的河流,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并理解正确的人地关系。
重点读图分析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难点分析、归纳、概括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一、导入新课“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一首《好汉歌》中的“大河向东流”给我们启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故我国许多大河向东流,注入海洋,这些河流对人类有何影响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国的河流。
二、讲授新课教师:结合身边的事实,说说河流对我们的影响。
学生1:我们家用河流水灌溉农田。
学生2:京杭运河为北京、天津提供黄河的淡水资源。
学生交流自己的见解,教师适时总结。
教师:我国是世界上河流众多的国家之一,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大江巨川。
这些河流提供了丰富的淡水资源,塑造了富饶的冲积平原,为众多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利于灌溉、养殖、航运、发电和旅游等。
找一找:让学生阅读图 2.30“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查找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提问:这些大河各位于我国什么地方?分别注入哪个海洋?学生: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等,位于我国东部地区,都注入了太平洋,怒江、雅鲁藏布江等,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注入了印度洋,额尔齐斯河位于我国新疆西北部,向北注入北冰洋。
提问:在图中找到塔里木河,仔细观察这条河流最终流到哪里.学生:塔里木河位于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内,河流最终没流入海洋,在半途消失了。
教师总结:我们把这些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
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内流河。
外流河的流域称为外流区,内流河的流域称为内流区.继续读图2。
30,观察图中外流区、内流区界线,对照前面所讲的年等降水量线的位置及山脉的分布图,说说我国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大致沿多少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或以什么山脉为界。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第一课时以外流河为主)【教学内容】以外流河为主【课程目标】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资料,简要归纳中国河湖的特点。
【教学目标】1.从地图上找出我国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主要外流河和内流河。
2.知道外流河、内流河、外流区、内流区的概念3.理解河流的水位、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等主要水文特征。
4.运用已有知识,说明内流河分布在西北,外流河分布在东南的原因。
5.运用图文资料,分析影响我国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因素。
6.通过对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京杭运河的了解,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我国的内流河和外流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我国河流的主要水文特征。
2.难点:分析我国内流河和外流河分布特征和原因;分析我国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读图分析法,谈话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设计】3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第一课时图片展示中国著名的河流。
引导提问:我们国家是世界上河流最多的国家之一,古代的文人墨客也经常在他们的作品里描写我国的大江大河,你都知道哪些古诗词里的河流?(利用学生熟知的话题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自信心。
)讲解展示:源远流长的河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淡水资源,还给我们提供了航运,灌溉,发电等条件,对人类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关于河流有哪些重要的知识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
二、新课讲授(一)河流的概况1.流域,支流,干流图片展示我国河流的相关概念,下面示意图上认识河流的支流、干流、流域面积等相关概念。
讲授:源头——河流的源头即河流的发源地,一般多位于位于山谷或者高原。
干流——一般指的是水系中主要的或最大的、汇集全流域径流。
支流——直接或间接流入干流的河流,常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等。
流域——指由分水线所包围的河流集水区,可以分成数个小流域。
(1)讲解:以外流河和内流河的概念,并用示意图展示出来。
(2)活动:读图分析活动安排:在图中找到中国的黑龙江、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等河流,并用红笔描出河流的主干,并判断哪些是内流河哪些是外流河。
第1课时外流区为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根据河流的归宿区分外流河、内流河,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2)运用资料,比较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和归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地利用资源的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1)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基本特征。
(2)比较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教学难点】外流区和内流区的划分和空间识记。
【教学方法】读图、析图、比较、讨论、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图。
提问:看到地图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导入:中国的河流众多,那么怎么归类认识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新课学习(一)外流区与内流区★多媒体展示:外流河和内流河示意图。
讲解: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最终未能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内流河。
★多媒体展示:流域示意图。
讲解:汇集河水的地域称为河流的流域。
外流河的流域称为外流区。
提问:内流区的定义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承转过渡:中国的河流众多,哪些是外流河?哪些是内流河?★多媒体展示:中国主要河流图。
引导学生读图:(1)依据图例,读取主要外流河及其流向和流入的海洋。
(注意讲解:淮河没有天然入海口,借助京杭大运河,注入长江入海)(2)依据图例,读取主要的内流河。
★多媒体展示:中国的外流区和内流区图。
引导学生读图:(1)依据图例,读取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范围。
教师使用表格总结: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
(2)依据图例,读取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并结合中国干湿地区划分、降水量分布图、季风区图,分析河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外流河和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多媒体展示:水文特征的概念。
讲解:人们通常将河流流量的大小、水位的高低、含沙量的大小、结冰期的有无等,统称为河流的水文特征。
1.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多媒体展示:中国东部主要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图。
《河流和湖泊》教学方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读图熟悉我国主要的河流及分布,知道外流河、内流河、外流区、内流区等概念和划分;2.学会分析我国主要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教学难点】读图分析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教学过程。
【课程引入】我国众多的河流湖泊,就像母亲一样哺育着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孕育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
师:通过观看视频,我们不禁想问,我们国家有多少条大江大河,这些河流的分布位置如何,有什么特征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地理课堂。
【课程引入】(板书)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和湖泊一、主要河流和湖泊1.主要河流师: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有许多河流在奔腾流淌,其中长度在1000千米以上的河流有20多条,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千米的河流有1500多条。
你知道我们国家有哪些主要的大江大河吗?阅读中国河流分布图,并结合表格提示,说说他们的位置。
生:(可能的答案)主要的河流有长江、黄河、珠江等等。
(板书)主要河流师:除了众多的河流,我国湖泊也很多,面积在1平方千米以上的天然湖泊有2000多个,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部平原地区。
请你找出我国面积比较大的湖泊。
生:(可能的答案)著名的湖泊有青海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等。
(板书)主要湖泊师:这些湖泊,有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也有一些分布在平原,其中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也是一个咸水湖,而最大的淡水湖就是位于江西的鄱阳湖。
我们通过阅读材料了解一下,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鄱阳湖。
承转:珠江,我跳过悬崖越过险滩,穿过平原,哼着欢快的小曲汇入茫茫大海。
而塔里木河,却流向了沙漠,为什么珠江和塔里木河有这样不一样的归宿呢?1.内流区和外流区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叫外流河,内流河,外流区,内流区?生:(可能的答案)外流河分布的区域,称为外流区;内流河分布的区域,称为内流区。
(板书)内流区和外流区承转:这些外流河是如何分布的呢?师:活动探究1读图和教材相关内容,小组讨论,完成下列任务。
中国的河流第1课时外流区为主设计说明本节课我们以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直接导入。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内容,并展示成果,了解我国外流河、外流区、内流河、内流区。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读图理解外流河和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京杭运河和中国的湖泊,培养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地理核心素养。
学习目标1.运用资料,在图上找出中国主要的河流,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的地理核心素养。
2.运用资料,了解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和水文特征,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地理核心素养。
重点难点重点:1.运用资料,在图上找出中国主要的河流。
2.运用资料,了解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和水文特征。
难点:运用资料,了解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和水文特征。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读图分析法、概括归纳法。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完成《七彩作业》知识梳理部分的内容。
二、学习任务模块夏季上涨幅度大,说明和降雨有关。
教师:我国受夏季风的影响,夏季多雨,因此夏季风带来的雨水是外流河的主要水源补给。
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什么?学生: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教师:随着夏季风的加强,雨带由南向北推移,河流水量骤增,水位上涨,形成汛期。
随着冬季风的加强,雨带南撤,河流水量减少,水位逐渐下降,河流进入枯水期。
由此可知,我国河流汛期长短的变化规律是什么,汛期最长的河流是哪一条?学生:河流的汛期由南到北越来越短;西江的汛期最长,因为西江位于我国南部。
教师:为什么松花江12月份到第二年3月份水位几乎为零呢?(提醒:黑龙江纬度高,气温低。
)学生:松花江冬季结冰了。
教师:说明松花江有结冰期,怎么判定河流冬季结不结冰呢?1月份0℃等温线吻合,秦岭—淮河一线以北河流有结冰期,以南河流无结冰期。
教师:为什么黄河和松花江分别在3—6月份和4—6月份期间水位会有所上升呢?学生:春季,气温升高后冰雪会融化,河水会有所增加,但不会很大。
教师:松花江春季水位的上涨称为春汛,夏季的水位上涨称为夏汛。
第三节河流(3课时)知识目标1.知道外流河、内流河、外流区、内流区的概念及分布,理解内、外流河特征的差异。
2.读图说出黄河和长江的发源地、流经省区、注入的海洋、长度和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并了解对黄河、长江的开发利用状况。
能力目标1.学会搜集并运用地图和统计资料说明中国河湖的基本概况。
2.能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案;能初步提出长江各河段开发利用的方向及措施。
3.训练对地理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初步培养获取信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了解中国河湖的基本概况,并形成根据黄河和长江特征寻求开发治理措施的能力。
1.《中国水系图》、《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2.黄河、长江水系板图或挂图、长江和黄河景观图、长江干流剖面板图或挂图、《长江之歌》录音。
3.长江洪水泛滥的图像和资料。
4.将全班同学划分成由4人组成的小组并任命组长。
第一课时以外流河为主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教师:出示“中国水系图”,提问:1.同学们,你看到地图的第一感受是什么?2.河流和湖泊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哪些便利?学生:自由发言(略)教师:我国是世界上河湖众多的国家之一,这些河流和湖泊不仅有灌溉、航运、渔盐和旅游等方面的便利,还提供了水资源,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摇篮。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近我国的河流湖泊,了解它们的基本概况。
二、自主合作,感受新知见《探究在线》学生用书“预习导学”。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课堂活动1组织竞赛“中国河湖知多少”:教师先引导学生阅读图2.30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图,然后让学生在一分钟内写出自己知道的我国河流湖泊的名称(比赛谁知道的多)。
师生交流,教师给予肯定评价。
(过渡)你知道这些河流、湖泊分布在我国哪些地区?有什么特征吗?教师组织:老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图2.30。
第三节河流教学设计篇一:中国地理第三节“中国的河流” 的教学设计中国地理第三节“中国的河流” 的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中国的河流”是区位中国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地理环境一章的第三节,本节内容分三部分:外流河为主的地区、滚滚长江、滔滔黄河,投资计划用三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如期完成第一部分,内容有:一,几个概念——外流河、内流河、外流区;二,内流区我国的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划分;三,我国外流河与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四,京杭大运河;五,我国的湖泊。
第二、三部分内容与第二节中国的气候联系彼此间紧密,第四极少量在历史课中学过一些内容,本教材只是草拟了问题,没有给出文本资料。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本课的五年级教学对象为八年级学生,本后安排在中国的疆域、地形、气候之后,为学生分析河流的流向、落差、水量、结冰期打下了良好基础,本课的导入设计从家乡的河流推向市场说起,足以激发学生探求的欲望。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区分外流河与内流河。
2、能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外流区与内流区、能侦测到我国河流主要分布在外流区。
3、能在地图上为找出我国主要外流河的所属水系。
4、会分析大陆性对外流河的的水文特征的影响。
5、掌握塔里木河的雨情出现时间,并能分析其原因。
6·、能在地图上查出并记住京杭运河经过的省市和沟通的地市水系。
7知道我国湖泊众多且主要包括主要基于分布在两大湖区。
(二)过程与方法进一步训练阅读地图、文字资料的能力以及手写分析地理图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自信心,增强其建设祖国的责任感与积极性三·重点、难点1·我国河流主要就分布在外流区。
2·季风气候对外流河的水文特征的影响。
3·京杭运河沟通的水系。
(二)·过程与方法进一步训练阅读地图、文字资料的能力以及分析地理图表控制能力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自信心,增强其建设祖国的责任感与积极性三、教学重点 1、我国河流主要分布在外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