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 格式:doc
- 大小:302.00 KB
- 文档页数:5
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医院感染既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医院管理课题,医院感染既造成了健康损害甚至残疾或死亡,又增加了不必要的医疗支出,对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都是严重的危害。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是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工作。
在医院护理人员接触患者最多,消毒隔离、灭菌、无菌技术及各种监测措施的落实均涉及到护理人员的工作。
因此护理管理在预防医院感染中起着关键作用。
1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护理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是降低医院感染的重要途径。
做好预防医院感染工作,主要取决于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1]。
消毒灭菌隔离制度是护理管理中的中心内容,也是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最重要的手段。
能否防止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和扩散往往取决于消毒灭菌工作的落实。
因此,加强护理人员的消毒隔离意识,提高职业道德观念,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是避免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
在护理工作中应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操作制度,供应室的物品消毒灭菌管理制度,清洁卫生制度,感染管理报告制度等主要的规章制度,以及对高危科室的监测制度,这样才能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保证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意识2.1 加强护士素质教育医院感染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护理行为的结果好坏与其职业道德、责任心有密切的联系。
护士在独立执行护理操作时,是否严格遵照无菌操作规程,所有的操作处置是否符合要求都关系到是否会发生医院感染,所以,加强护士素质管理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因素[2]。
2.2 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与考核对新分配的护士、进修护士、实习护士进行感染知识岗前培训,并进行考核,合格者才能上岗。
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医疗垃圾的分类处置等知识。
教育护士提倡“慎独”精神,自觉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及制度。
通过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强感染管理意识。
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672-3873(2011)03-0293-02【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控制中的有效方法,发挥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方法健全组织机构,完善、落实护理管理制度;增强医院感染控制意识;共同建立长效监督机制,采取随机检查与定期监测,及时反馈与定期整改,既分工又合作的管理模式,相互配合、协调发展。
结果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得力,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得到了提高,医院感染率逐年下降,有效地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
结论加强护理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作用,充分发挥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协同作用,可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关键词】护理管理医院感染质量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anagement of nursing management in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 and effective method of nursing management in the hospital to play the role of infection control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methods: the healthy organization, improve the implementation of care management system; increase awareness of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 common long-term supervision mechanism set up to take randominspection and regular monitoring and timely corrective feedback and regularly, both the management division of labor and cooperation, complement each other,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conclusion: the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 measures are effective, the hospital has improved the level of infection control, hospital infection rate decreased year by year, effectivel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medical care. conclusion enhanced care management on an important role in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 and give full play in the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 nursing management in the synergy to be effective in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hospital infections and improve health care quality.key words: quality of care and management of nosocomial infection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感染的控制、监测、管理已成为一门专业学科,同时也成为衡量一所医院医疗质量好坏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医院感染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护理人员是医院人员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与患者接触时间最多、工作量大的组成部分,既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主力军,又是主要的传播媒介,护理工作贯穿于预防医院感染的各个环节。
护理工作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医院感染既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医院管理课题,医院感染既造成了健康损害甚至残疾或死亡,又增加了不必要的医疗支出,对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都是严重的危害。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是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工作,护理人员如能正确认识及掌握各项有关的知识和技术,可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和扩散。
因此,护理工作在医院感染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1 护理工作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重要性护理人员因职业的特点与患者及其家属及其他医务人员接触最频繁,护理工作贯穿于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如稍有疏忽,有可能造成医院感染的发生甚至暴发流行,因此,要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与护理工作息息相关。
2 护理人员发现院感病例应及时上报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认真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院感病例,采取治疗护理措施,及时填报院感病例报告卡,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防止院内感染的暴发与流行。
3 做好卫生宣传和教育工作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院内感染知识的宣教工作是护理工作的重要职责,介绍传染病的交叉感染知识及传播途径,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 加强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培训主要学习内容有:(1)医院感染的概念;(2)医院感染的危害与现状;(3)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4)医院感染暴发与流行的处理措施;(5)正确的洗手方法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重要作用;(6)医院感染管理与消毒灭菌技术;(7)医院感染与隔离技术;(8)环境卫生与医院感染管理;(9)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等知识。
5 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在护理患者的工作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隔离技术,如护士为患者静脉输液时是否严格执行“一人一巾一带”、“一人一针一用”、“一治疗一洗手”,做好体温表、血压计、听诊器的消毒隔离工作,患者床单、被褥的更换工作等护理操作。
6 遵守各项院内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如遵守清洁卫生制度、治疗室院内感染管理规章制度、换药室院内感染管理制度、病区院内感染管理制度、手术室院内感染管理制度等。
浅谈护理工作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重要作用1. 引言1.1 介绍护理工作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重要性护理工作在医院感染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医疗环境中,患者易受到各种感染的威胁,而护士作为医疗团队中的重要成员,承担着保护患者免受感染的责任。
护士需要不断监测和预防感染的发生,并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护士在感染控制教育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需要向患者和家属传达正确的防护知识,提高大众对感染控制的认识。
在感染控制实践中,护士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他们需要严格遵守感染控制的标准操作程序,确保医疗环境的清洁和消毒。
护士还需要积极参与感染控制政策的执行,配合医院管理层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
在团队合作中,护士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与医生、药师等专业人员紧密合作,共同努力保护患者免受感染。
护理工作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加强护士的感染控制能力和意识,才能有效保护患者的健康。
2. 正文2.1 护理工作在感染控制中的监测和预防护理工作在感染控制中的监测和预防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护士在日常工作中需要不断监测患者的病情和病情变化,以及有无感染迹象。
通过及时观察和监测,护士可以及早发现患者感染的迹象,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护士还需要负责对患者的护理进行规范化,包括正确使用防护用具、保持患者的个人卫生、对患者进行定期清洁等工作,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护士还需要与其他医护人员密切合作,共同制定感染控制计划,监测并评估患者的感染风险,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护士在感染控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迅速做出正确判断和应对措施,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护理工作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监测和预防工作至关重要,它不仅可以帮助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同时也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提高医疗效率。
护士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感染控制工作,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为医院感染管理做出积极贡献。
门诊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摘要】门诊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严格执行细节护理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门诊手术室内的感染传播。
本文将分析门诊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的重要性,内容和实施方法,并探讨其对医院感染控制的作用。
还将探讨门诊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的效果评价以及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重要性。
展望未来并提出建议,以进一步提高门诊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的质量和效果,从而更好地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通过本文的研究,将更全面地认识门诊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对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意义,并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门诊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医院感染控制、重要性、内容、作用、实施方法、效果评价、展望、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门诊手术室是医院中进行日常手术的重要场所,是医疗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由于手术过程中涉及到病人的血液、体液和器械等,在操作和护理过程中容易造成交叉感染的风险。
感染控制一直是医疗卫生领域的重要问题,而门诊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们对医疗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门诊手术室的细节护理管理成为医疗卫生领域中的热点问题。
有效的细节护理管理可以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的几率,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保障病人的安全。
深入研究门诊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对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门诊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通过分析该管理措施的重要性、内容、作用、实施方法以及效果评价,全面了解该管理方式对医院感染控制的影响。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医疗机构提供更好的护理管理方案,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安全与健康。
2. 正文2.1 门诊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的重要性门诊手术室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部门,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关键词护理;管理;医院感染;控制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2075-2156(2009)04-0151-011 建立和健全组织机构,加强护理管理在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的工作中,要成立由分管业务站长领导,增设了专职工作人员,科室指定兼职人员,负责全站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每周定期或不定期下科室督促、检查和监测,加强全站医院感染的管理力度。
要把护理管理自始至终贯穿于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由责任心强、专业素质高、有一定管理水平的护理人员担任专职监控护士和兼职监控员。
从制度的制定、措施的落实到环境的监控各个环节都有护理人员的参与,形成完整的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监控管理链,保证医院感染控制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 明确护理人员的职责,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职责和制度是管理的保证,是使管理工作按照一定的规律和程序有效运行的保障。
因此,在实施医院感染管理的过程中,要重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级组织和人员的职责,以确保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贯彻落实。
2.1 提高认识,统一标准过去,由于对医院感染控制意识的整体认识不足,形成感染管理与护理管理之间的不协调,在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标准上存在分歧,在制度的落实上存在差距,甚至对医院感染管理人员的检查存在抵触情绪,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处于被动状态,形同虚设。
随着医院感染管理的日益成熟和人们对医院感染认识的加深,进一步认识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强了对医院感染知识的宣教力度,认真组织学习《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统一了思想和认识。
在医院感染控制的标准上,以相应法律法规为依据,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护理管理与医院感染控制达到了和谐统一。
2.2 落实岗位职责,保证各项措施的顺利实施防制医院感染是涉及全体医务人员的系统工程,护理人员是该项工程的主力军。
门诊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摘要】目的探讨门诊护理管理工作对医院感染控制的影响,增强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水平。
方法将我院2010年、2011年以及2012年的医院感染发病监测数据指标、环境卫生监测数据指标分别进行比较,2012年中,我院加强了门诊护理管理的有效性,开展了如加强医疗废弃物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物品和环境管理工作、门诊护理教育培训、建立完善的门诊护理管理制度等。
结果与2010年、2011年我院的医院感染发病监测数据指标、和环境卫生监测数据指标相比,2012年相应的监测数据指标具有明显变化,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具备。
结论提高门诊护理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对于医院感染控制效果具有良好的作用,我们要重视并且强化医院门诊护理管理。
【关键词】门诊护理管理;医院;感染控制;作用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32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056-01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因医院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不到位引起医院感染案例占比14%至31%,门诊护理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对于医院感染具有重要影响[1]。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监测、无菌技术、灭菌、隔离、消毒是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措施,也就是说门诊护理管理工作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依据相关医院管理条例规定,我国绝大部分医院已经建立比较完善的门诊护理管理制度,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
文章就是依据我院2012年强化门诊护理管理工作后,医院感染控制各项数据检测指标与2010年、2011年相比较发生的变化,探讨门诊护理管理对于医院感染控制的作用,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2010年、2011年、2012年我院医院感染发病监测数据指标、环境卫生监测数据指标以及确定感染患者的数据统计资料,依据《消毒技术的规范》、《医院消毒的卫生标准》判定结果。
门诊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作者:马妍来源:《中国卫生产业》2015年第32期DOI:10.16659/ki.1672-5654.2015.32.183[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门诊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方法对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1月起强化门诊护理管理,观察比较2012年、2013年、2014年的医院感染控制情况。
结果 2014年环境卫生监测指标平均合格率为98.8%,明显高于2012年、2013年的91.0%、94.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医院感染;门诊护理管理;控制;作用[中图分类号] R473.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5)11(b)-0183-03医院感染作为评估医院管理水平与护理质量的主要标准,是衡量医院医疗质量的主要指标,有关文献调查表明,30%~50%的医院感染均与护理管理不到位、护理操作不当有着直接的关系[1]。
针对医院感染问题,WHO提出了监测、灭菌、无菌技术、消毒隔离等措施,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深入研究与应用[2]。
该文通过对2012年1月—2014年12月医院感染情况的回顾性分析,探讨门诊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现予以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根据《医院消毒卫生标准》《消毒技术规范》等规章制度对感染患者予以确诊、监测,同时分析采样结果。
1.2 方法1.2.1 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在开展门诊护理管理工作的时候,必须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充分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以此强化医院感染的有效控制[3]。
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对门诊护理管理组织机构的建设,设立医院感染控制委员会,直接由医院主管领导负责,下设控制科与监控小组,按照有关规章制度的规定的执行监测与控制工作。
与此同时,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充分调动护士长的工作职能,将消毒隔离工作落实到每位护士身上,从而保证消毒隔离工作全面展开,实现预期的消毒效果,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除此之外,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的时候,一定要调动门诊护理人员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以此健全医院感染控制链,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作用,保证医院感染得以有效控制。
1.2.2 重视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在开展门诊护理管理工作的时候,为了取得良好的医院感染控制效果,一定要重视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将其纳入日常护理工作计划中,从而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技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在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时,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强化对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理论知识及相关内容的教育培训,重视考核,以此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门诊护理部和感染科应组织护理人员定期学习医院感染的有关知识,如概念、灭菌、消毒、隔离、药械合理使用等方面的知识,完成教育培训的基础上,对护理人员展开定期的考核,并且将考核结果和护理人员的工作绩效挂钩,从而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使其主动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技能[4]。
(2)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委员会及有关组织机构作用的发挥,由医院及各科室领导组织护理人员展开教育培训,重视护理人员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以免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因为操作不当、不规范而发生医院感染,不仅影响了护理效果,阻碍了患者的快速康复,还会影响医院形象与信誉。
(3)注重护理人员素质教育的落实,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执行护理工作,以免发生医院感染。
同时,不断增强护理人员的业务技能,保证护理工作规范、科学,实现医院感染的有效控制。
1.2.3 加大环境与物品管理力度在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中,环境与物品管理成为了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实现医院感染的有效控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一定要加大环境与物品管理力度,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在环境与物品管理工作中,必须对以下几点内容予以注意:(1)根据门诊现有的医疗条件,对抢救室、治疗室、换药室予以合理设置,并且进行及时的清扫,2~3次/d,同时重视消毒,1次/d[5]。
(2)在无菌物品存放与管理工作中,必须安排专门人员负责,同时严格按照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对医疗用品进行灭菌、消毒处理,以免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医院感染。
(3)在使用氧气湿化瓶、吸痰器等器械之后,一定要对其展开严格、全面的消毒,并且保证其保存环境清洁、干燥,以免出现污染。
(4)在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等使用后,也要给予及时的消毒,以免下次使用感染患者。
1.2.4 严格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在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中,一定要重视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为医院感染的有效控制提供可靠参考。
在落实消毒隔离制度的时候,必须对以下几点内容予以注意:(1)在护理人员执行有关护理操作之前,必须对手进行认真清洁,并且佩戴口罩,最大限度地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2)对病床、操作台面进行认真检查,保证其清洁、干燥,并且用消毒液对这些部位进行定期消毒。
此外,对人员走动情况予以严格控制,以此减少空气中的悬浮颗粒,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3)在摆放物品的时候,需要将清洁物品、污染物品、无菌物品等进行分类隔离放置,使用专门的储藏柜存放无菌物品,并且根据消毒日期进行有效使用,以免出现过期现象。
(4)在启封无菌液体以及抽取药液的时候,均要对使用时间进行标注,不可使用启封抽吸超过2 h的药液,对于启封抽吸的溶酶而言,不可超过4 h[6]。
(5)对于酒精、碘酒等药品而言,必须进行密封保存,并且对容器进行适当的灭菌,频率为2~3/周。
1.2.5 注重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中,医疗废弃物管理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对强化医院感染控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在开展医疗废弃物管理工作的时候,必须严格按照各项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执行,并且予以分类收集,安排专门人员进行记录,强化医疗废弃物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
对于损伤性废物而言,在经过分类处理后,放置在专用耐刺、防渗的容器中;对于存放医疗废弃物的装置而言,必须贴上一些警示标识,并且及时运输到指定位置或者进行下处理,以此避免发生医院感染,确保患者生命健康。
1.3 观察指标对各年环境卫生监测指标合格率、医院感染发生率予以统计,判断门诊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
1.4 统计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用百分比表示各年环境卫生监测指标合格率、医院感染发生率,并对数据进行F检验,倘若P2 结果2.1 对比各年的环境卫生监测指标合格率2012年环境卫生监测指标平均合格率为91.0%,2013年环境卫生监测指标平均合格率为94.0%,2014年环境卫生监测指标平均合格率为98.8%,2014年明显高于的2012年、2013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2 对比各年医院感染发生率2012年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4.3%,2013年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2.3%,2014年医院感染发生率为0.5%,2014年明显低于的2012年、2013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3 讨论医院感染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经济压力,降低预后效果,还会影响医院的医疗质量与信誉,所以,在医院工作中,一定要重视医院感染的控制,加强门诊护理管理的实施。
有关文献资料[7-8]显示,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医护人员缺乏对医院感染的认识;(2)医院内部存在感染链;(3)抗生素使用不合理;(4)侵袭性操作不当;(5)患者自身疾病因素;(6)住院环境及时间因素,等等。
而门诊护理管理作为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提高各科室对管理与监督工作的重视,严格落实医院感染的各项防控措施,以此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在开展门诊护理管理工作的时候,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1)加强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为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参考;(2)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的落实,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与业务技能;(3)加强环境与物品管理工作的实施,为患者提供安全的治疗与护理空间;(4)加强消毒隔离制度的执行,保证病房、各项器材均无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5)加强医疗废弃物管理工作的开展,有效处理医疗废弃物,避免其引发医院感染,危害患者生命健康。
该研究结果显示,2012年环境卫生监测指标平均合格率为91.0%,2013年环境卫生监测指标平均合格率为94.0%,2014年环境卫生监测指标平均合格率为98.8%,2014年明显高于2012年、2013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总而言之,在医院感染控制中,门诊护理管理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显著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应得到各部门的重视,并予以普及应用。
[参考文献][1] 温丽娟.探讨加强护理管理对降低妇科门诊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意义[J].中国卫生产业,2015,10(2):94-95.[2] 王华.护理管理在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4):248-250.[3] 李小燕.浅谈如何加强护理管理,控制门诊的医院感染[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672-673.[4] 程梅,肖秀英,程茂竹,等.耳鼻咽喉科门诊医院感染的预防及护理管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9):87-88.[5] 赵金花.门诊口腔科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及防护措施[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10):1531-1532.[6] 陈蓉美,张志萍,张学敏,等.医院感染管理委员分片管理在门诊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5, 15(5):352-353.[7] 吴小静.门诊护理管理在降低医院感染控制中效果观察[C]//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论文集.2015:518-518.[8] 秦江玮,李蕊,杜世秀,等.护理管理在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0):2211-2212.[9] 宋勤莉,朱风华.门诊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重要作用[J].中外妇儿健康:学术版,2011,19(7):418.[10] 宋秀棉,何丽,高静.护理管理在一站式杂交手术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104-105.(收稿日期:2015-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