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护理学)医院感染与护理管理

  • 格式:doc
  • 大小:104.0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感染护理学)医院感染与护理管理考纲:

常见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护理

一、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预防

(一)下呼吸道医院感染临床诊断标准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

1.患者出现咳嗽、痰黏稠,肺部出现湿啰音,并有下列情况之一:

①发热。

②白细胞总数和(或)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③X线显示肺部有炎性浸润性病变。

2.慢性气道疾病患者稳定期(慢性支气管炎伴或不伴阻塞性肺气肿、哮喘、支气管扩张症)继发急性感染,并有病原学改变或X线胸片显示与入院时比较有明显改变或新病变。

(二)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六条之一即可诊断。

1.经筛选的痰液,连续两次分离到相同病原体。

2.痰细菌定量培养分离病原菌数≥106CFU/ml。

3.血培养或并发胸腔积液者的胸液分离到病原体。

4.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人工气道吸引采集的下呼吸道分泌物病原菌数≥105CFU/ml;经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分离到病原菌数≥104CFU/ml;或经防污染标本刷(PSB)、防污染支气管肺泡灌洗(PBAL)采集的下呼吸道分泌物分离到病原菌,而原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包括支气管扩张者病原菌数必须≥103CFU/ml。

5.痰或下呼吸道采样标本中分离到通常非呼吸道定植的细菌或其他特殊病原体。

6.免疫血清学、组织病理学的病原学诊断证据。

(三)说明

1.痰液筛选的标准为痰液涂片镜检鳞状上皮细胞<10个/低倍视野和白细胞>25个/低倍视野或鳞状上皮细胞:白细胞≤1:

2.5;免疫抑制和粒细胞缺乏患者见到柱状上皮细胞或锥状上皮细胞与白细胞同时存在,白细胞数量可以不严格限定。

2.应排除非感性原因如肺栓塞、心力衰竭、肺水肿、肺癌等所致的下呼吸道的胸片的改变。

3.病变局限于气道者为医院感染气管-支气管炎;出现肺实质炎症(X线显示)者为医院感染肺炎(包括肺脓肿),报告时需分别标明。

(四)预防

1.预防下呼吸道感染特别是作好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为18%~60%,治疗困难,病死率高达30%~60%)的预防与护理最重要。使用声门下分泌物引流(SSD)方法可能是预防VAP有效的且简单的方法。

VAP危险因素较多,采取综合措施以减少VAP的发病率可能更重要。如呼吸机的湿化器使用无菌水,每

天更换无菌水;防止冷凝水倒流,及时倾倒并认真洗手;呼吸机管道视情况定期更换;做好气道护理及有效的吸痰,拍背等措施。

2.因为这类感染易于发生,而且对危重病人威胁较大。在具体实践中应认真做好以下各项:

(1)对昏迷及气管插管的病人,必须加强口腔护理。

(2)掌握正确的吸痰技术,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及带入感染细菌。

(3)严格按六步洗手要求,应用流动水、脚踏式或感应式开关、一次性擦手纸巾,认真地洗手。根据需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手部细菌监测,切断通过手的传播途径。

(4)做好吸入性治疗器具的消毒,阻断吸入感染途径,如湿化瓶及导管要按照卫生部规范严格终末消毒,干燥保存,用时加无菌水,连续使用时每天更换无菌水;使用中的呼吸机管道系统应及时清除冷凝水,必要时定期或不定期更换、消毒。

(5)积极寻找有效手段,阻断病人的胃-口腔细菌逆向定植及误吸,不用H2受体阻断剂,慎用抗酸药,以免胃内pH升高,而细菌浓度增高,以致促成内源性感染的发生。可用硫糖铝保护胃黏膜,防止应激性溃疡;

带有胃管的病人,应选择半卧位,并应保持胃肠通畅,若有胃液潴留,应及时吸引,防止胃液倒流而误吸;

术后麻醉尚未恢复之前应使病人处于卧位,严格监护,若有痰液应及时吸出等措施防止误吸。

(6)做好病室的清洁卫生,及时消除积水和污物,铲除外环境生物储源,保持空气洁净及调节适宜的温湿度,定期清洗空调系统。

(7)加强基础护理,对病人进行有关预防下呼吸道感染的教育,指导病人进行深呼吸训练和有效咳嗽训练,鼓励病人活动,对不能自主活动的病人应协助其活动,定时翻身拍背,推广使用胸部物理治疗技术。

(8)监护室内尽量减少人员走动,限制不必要人员入室,室内禁止养花,以防真菌感染。

(9)进入监护室的人员(包括探视人员)都要严格按规定更换清洁的外衣和鞋子,洗手,必要时戴口罩,严禁有呼吸道感染者入内。

(10)建立细菌监测、感染情况的登记上报制度,定期分析细菌的检出情况,对感染部位、菌种、菌型及耐药性、感染来源和传播途径,以及医务人员的带菌情况均应做好记录,以便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二、血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

1.血管相关性感染临床诊断符合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断。

①静脉穿刺部位有脓液排出,或有弥散性红斑(蜂窝织炎的表现)。

②沿导管的皮下走行部位出现疼痛性弥散性红斑并除外理化因素所致。

③经血管介入性操作,发热>38℃,局部有压痛,无其他原因可解释。

2.病原学诊断导管尖端培养和(或)血液培养分离出有意义的病原微生物。

3.说明

(1)导管管尖培养其接种方法应取导管尖端5cm,在血平板表面往返滚动一次,细菌数≥15CFU/平板即为阳性。

(2)从穿刺部位抽血定量培养,细菌菌数≥100CFU/ml,或细菌数相当于对侧同时取血培养的4~10倍;或对侧同时取血培养出同种细菌。

4.预防要着重防止血管相关性感染。危重病人往往需要进行侵入性的监护、治疗或诊查,而作为医护人员必须贯彻WHO的安全注射的三条标准,即接受注射者安全、注射操作者安全、环境安全,还应特别注意下列各点:

(1)采用各种导管应有明确指征,总的讲,要提倡非侵入性方法,尽量减少介入性损伤。

(2)对病人实行保护性措施,提高其自身抵抗力,侵入性操作容易破坏皮肤和黏膜屏障,应每天评价留置导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

(3)置入时除了严格的无菌技术外还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导管,如口径相宜、质地柔软而光洁,以及熟练的穿刺、插管技术,从而避免发生血小板黏附及导管对腔壁的机械性损伤。

(4)加强插管部位的护理及监测,留置导管的时间不宜过长,导管入口部位保持清洁,可选用透明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