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气球的秘密活动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1.07 MB
- 文档页数:12
四上科学学案13 热气球上升的秘密【学习目标】1、知道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会上升的性质。
2、能用简单的器材进行实验并纪录。
【学习重、难点】对热空气上升现象进行猜测、实验;设计热空气上升的实验。
【学习准备】火柴、蜡烛、酒精、酒精棉球、塑料袋、纸屑、纸蛇、线、筷子等。
【探究过程】探究:热气球上升的秘密1.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有好多物体能上升,如等,这些物体为什么会上升,我想可能是因为。
2.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1)我需要的实验材料:火柴、蜡烛、酒精、酒精棉球、塑料袋、纸屑、纸蛇、线、筷子等。
(2)我的实验方案实验方案探究表【课堂达标】一、填空题:(1)______是人类最早的航空工具。
(2)空气受热后,体积会_______,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_______,热空气会______。
(3)______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热气球的国家。
二、判断题。
(1)气球中充满热空气时,气球就会上升。
如果气球内外的空气温度一样,气球是不会上升的。
()(2)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的重量轻。
()(3)孔明灯最早是用来传递军事信号的。
()三、选择题。
(1)热空气之所以会上升,是因为()。
A.热空气温度较低B.热空气体积较大C.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的重量轻(2)热空气上升,是因为空气受热后体积(),比同体积的冷空气()。
A.收缩 B. 膨胀 C.重 D.轻(3)热气球能够上升是因为()。
A.气体受热,重量变轻B. 由于风力作用C.空气的流动四、科学与生活。
为什么抽油烟机要安装在厨房的上部?五、我的科学实验。
回忆实验,根据课本图示完成下列问题。
塑料袋会纸蛇会纸屑会。
这些现象都说明了:空气受热后,体积会_______,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_______,热空气会______。
【拓展活动】制作一个孔明灯,试试它能不能飞起来?四上科学学案14 充气玩具里的科学【学习目标】知道空气被压缩后有弹性和反冲力的性质及应用。
13.热气球上升的秘密教学目标:1.知道科学探究要从提出问题开始,能将自己的研究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进行比较;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的器材进行实验并记录。
2.积极查阅资料,关心新科技、新发明对生活等问题的重大影响;意识到要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3.知道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会上升的性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对热空气会上升现象进行猜测、实验,通过实验观察得出热空气受热体积膨胀,比同体积的空气轻从而会上升的原理。
教学难点:设计热空气的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材料——大塑料袋、固体酒精、坩埚、点火器、小瓷盘、湿抹布。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课前交流课前交流:上课之前我们先随便聊聊,大家看过热气球比赛吗?一、导入新课播放热气球比赛视频,学生边看边思考,能发现什么科学现象,并提出相应问题。
二、探究活动1、提出问题谈话:蓝蓝的天空漂浮着这么多五颜六色的气球,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画卷!关于热气球你想知道哪些方面的知识?学生交流。
谈话:同学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学生,提出了这么多有关热气球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先来研究热气球为什么会上升。
(板书课题——13.热气球上升的秘密)2、猜想假设谈话:那么,根据你平时的生活经验,你认为热气球上升的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大胆猜想一下!学生猜想,并交流猜想结果。
谈话:同学们的生活经验真丰富。
猜测很重要,可是,科学探究不能只靠猜测,要通过什么来验证!生:实验。
3、制定方案热气球上升实验。
讲述:对,实验是我们探究问题的最重要工具。
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许多实验材料,请大家一起看一看有没有不认识的?坩埚是用来加热的。
你能利用这些材料做一个简易的热气球并让它升起来吗?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有了想法在与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一下,设计出你们认为最佳的实验方案。
师问:设计好了吗?请各小组代表汇报一下你们组的设计方案。
学生汇报实验方案。
神奇的热气球罗庄区盛庄镇临沂第七实验小学四年级六班陈学源提到热气球,大家一定会非常熟悉,热气球可以把人带到高空,享受高空的气息。
但是你知道热气球升空的秘密吗?我们看到热气球上升之前,首先要用鼓风机把气球鼓起来,然后点火,慢慢的热气球就升起来了。
那么热气球上升是否与点火有关呢?为了验证我的猜测,我打算做个模拟实验试试。
首先,找来一根蜡烛,用火柴点燃它,并把手放在火焰的上方,这时我感受到一股股的热气向上冲,这说明点火后会产生向上冲的热气。
那这个热气真的能让气球飞上空吗?我又找来家里用的保鲜袋用它来代替热气球,然后把袋口撑开放在火焰的上方,“一秒、两秒、十秒……”我耐心的等待着,慢慢的塑料袋鼓起来了,我的心里像有一头小鹿似的突突直跳,但是当松手时,塑料袋却并没有和预想的一样飞上去,这是怎么回事呢?我纳闷极了,难道是火焰不够大?产生的热气不够足?把蜡烛换成火力强大的酒精灯再试试。
点燃酒精灯,火焰果然比蜡烛的大了许多,我再次把塑料袋抖开,接着用双手抓住塑料袋两边,罩住火焰,“二十秒、三十秒、……”一分钟过去了,只见塑料袋渐渐膨胀了起来,好像有一种力量在向上冲,于是,我轻轻的松开了手,奇迹出现了,塑料袋竟然飘飘悠悠的飞向了屋顶。
我兴奋的大叫:“太神奇了!热气真的能让热气球上升!”这里面又蕴含着什么科学道理呢?原来,空气受热就会变成热空气,当塑料袋在火焰上方时,热空气就会向里面跑,渐渐的塑料袋里就会充满热空气,而热空气相对于同体积的冷空气要轻,就会带着塑料袋升起来,热气球上升就是基于此原因。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定能揭开其中的奥秘。
教师简评:小作者从生活中“热气球升空”的现象入手,写了自己从好奇热气球升空的秘密,到想办法亲自探究得出结论的过程,叙述详细,语言生动,从中可以看出小作者善于发现,善于动脑,热爱科学的品质。
探究绿叶的秘密胡振娟春天到了,柳树抽出了新的纸条,长出了新的绿叶,看着满树的绿叶,我不禁疑惑,树叶为什么是绿色的呢?欧阳修曾写过“叶底青青杏子垂”,可见叶子是绿色的,这一观念在古时候就已经有了。
小学科学教师教研心得:我们来做热气球
教师作为教育者,除了传授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热气球是一个生动有趣的实验主题,可以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在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尝试将制作热气球与科学教学相结合,取得了一些令人满意的效果。
为什么选择热气球实验
热气球实验既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科学知识,又能够将对科学原理的理解
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
通过制作热气球,学生可以了解到热空气的膨胀原理,燃烧和空气密度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实验准备
1.材料准备:热风球纸、蜡烛、火柴、钥匙等。
2.安全注意事项:实验中要注意用火柴时小心火源,避免烫伤和火灾
的发生。
实验过程
1.制作热气球:首先,将热风球纸打开,用火柴点燃蜡烛,让蜡烛燃
烧一段时间使空气充满热量,然后将蜡烛放在热风球纸底部。
观察热风球飘起来的过程,说明热空气的膨胀原理。
2.观察现象:学生可以观察到热气球充满热气后逐渐升空,燃烧过程
中的火苗随着热气球的升空而变小。
实验总结
通过制作热气球的实验,学生不仅理解了热气球升空的原理,还培养了他们的
实践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在实验中,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猜想,并通过实验验证,培养了他们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
结语
小学科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热气球实验作为一种生动
有趣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体验。
希望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我们的小学科学教师可以在教研工作中结合更多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让科学教育更具吸引力和趣味性。
幼儿园中班教案《热气球》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主要涉及《认识热气球》这一章节。
内容包括:了解热气球的定义、结构、工作原理以及热气球升空的科学道理;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热气球的制作方法;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热气球的定义和基本结构,知道热气球是如何飞行的。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和创新能力,提高团队协作意识。
3. 培养学生对航空事业的兴趣,激发探索科学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热气球的定义、结构和制作方法。
难点:热气球升空的科学道理和实际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热气球图片、视频、模型等;学具:彩色纸、剪刀、胶棒、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播放热气球飞行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热气球。
2. 知识讲解:介绍热气球的定义、结构和制作方法,讲解热气球升空的科学道理。
3. 动手制作:学生分组,根据讲解的方法制作热气球模型。
4. 实践操作:让学生放飞自己制作的热气球,观察热气球的升降现象。
六、板书设计热气球定义:利用热空气浮力飞行的飞行器结构:篮子、火焰、气球制作方法:剪裁彩色纸,拼接成热气球形状,填充热空气升空原理:热空气密度小于空气,产生浮力七、作业设计1. 画一画自己制作的热气球,并标注热气球的各个部分名称。
2. 家长协助孩子上网查找有关热气球的信息,了解热气球在不同国家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积极参与,对热气球的制作和飞行原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完成热气球的制作和放飞。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热气球的基本知识,提高了动手和创新能力。
拓展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航空博物馆,深入了解航空事业的发展。
2. 开展航空模型制作比赛,激发学生对航空科技的热爱。
3. 邀请航空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航空领域。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中的热气球结构和工作原理热气球的结构包括篮子、火焰和气球。
幼儿园中班教案《热气球》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快乐探索》第四章《天空的梦想》第三节《热气球》。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了解热气球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以及热气球升空的科学道理;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让孩子们感受热气球升空的奇妙过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热气球的基本结构和升空原理,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引导幼儿通过实践操作,感受热气球升空的神奇现象,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热气球升空的原理。
教学重点:热气球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热气球模型、热水、蜡烛、小篮子、火柴、塑料袋、胶带等。
学具:每组一份热气球模型、热水、蜡烛、小篮子、火柴、塑料袋、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热气球模型,引发幼儿兴趣。
(2)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热气球的了解。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讲解热气球的基本结构,包括球囊、燃烧器、篮子等部分。
(2)介绍热气球升空的原理:热空气比冷空气轻,当燃烧器加热球囊内的空气时,热空气会上升,从而带动热气球升空。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演示如何用塑料袋、胶带等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热气球。
(2)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制作简易热气球。
4. 观察与讨论(10分钟)(1)各组幼儿展示制作的热气球,并尝试用蜡烛加热使其升空。
(2)引导幼儿思考:还有哪些物品可以像热气球一样升空?六、板书设计1. 热气球的基本结构:球囊、燃烧器、篮子。
2. 热气球升空原理:热空气上升,带动热气球升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和家人一起制作一个简易的热气球,观察并记录其升空过程。
2. 答案:根据实际操作,描述热气球升空的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了热气球的基本结构和升空原理,培养了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课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其他升空物品,如风筝、飞机等,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幼儿园中班精品教案《热气球》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快乐探索》第四章《空气与我们的生活》,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热气球”。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热气球的基本原理,知道热空气比冷空气轻,能够使热气球上升。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热气球的基本原理。
难点:如何让幼儿理解并掌握热气球上升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热气球模型、蜡烛、火柴、剪刀、胶带、气球等。
2. 学具:每组一份热气球材料包,包括气球、绳子、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热气球模型,引发幼儿兴趣。
(2)教师讲述自己乘坐热气球的经历,让幼儿对热气球产生好奇。
2. 例题讲解:(1)教师演示热气球上升的实验,让幼儿观察并思考。
(2)教师讲解热气球上升的原理:热空气比冷空气轻,充满热空气的气球会上升。
3. 随堂练习:(1)幼儿分组讨论,如何让热气球上升。
(2)每组幼儿根据讨论结果,动手制作热气球。
(1)每组幼儿展示制作的热气球。
(2)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热气球2. 上升原理:热空气比冷空气轻3. 制作步骤:(1)准备材料(2)剪裁气球(3)用蜡烛加热空气(4)热气球上升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一个热气球。
(2)观察并记录热气球上升的过程。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幼儿了解了热气球的基本原理,并动手制作了热气球。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实验现象,避免直接告诉答案。
2. 拓展延伸:(1)让幼儿思考:还有哪些物体可以像热气球一样上升?(2)组织一次热气球亲子活动,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了解热气球的原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例题讲解中实验的演示和观察;4. 幼儿分组讨论和动手制作热气球的过程;5.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
一、实验背景热气球作为一项古老的航空技术,其原理基于热空气的浮力。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模拟热气球升空的原理,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土耳其气球,并观察其升空过程。
二、实验目的1. 了解热气球升空的原理。
2.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制作简易土耳其气球的方法。
3. 观察并记录土耳其气球升空过程中的现象。
三、实验材料1. 食用油2. 清水3. 量杯4. 彩色粉笔5. 小刀6. 吸管四、实验步骤1. 将少量食用油倒入量杯中,刮入粉笔粉末进行调色,制作不同颜色的食用油。
2. 使用吸管吸取不同颜色的食用油,滴入装有清水的容器中,观察彩色小珠子沉入水底。
3. 沿着容器边缘倒入清水,直到小珠子慢慢浮起,模拟土耳其气球升空过程。
4. 观察并记录气球升空过程中的现象。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现象:随着清水的倒入,原本沉入水底的彩色小珠子逐渐浮起,模拟了土耳其气球升空的过程。
2. 实验原理:食用油密度比水小,比酒精大,当食用油滴入酒精中时,由于酒精的密度介于食用油和水之间,彩色小珠子会沉入水底。
当倒入清水后,水的密度大于酒精,小珠子浮起,模拟了热气球升空的原理。
3.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制作了一个简易的土耳其气球,并观察到了其升空过程。
实验结果表明,热气球升空的原理是利用热空气的浮力,而本次实验通过调整液体密度,模拟了这一过程。
六、实验心得1. 本次实验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热气球升空的原理,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
2.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制作简易土耳其气球的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3. 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观察和记录现象,为今后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七、实验建议1. 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尝试使用不同密度的液体,观察其对气球升空的影响,进一步探究热气球升空的原理。
2. 可以结合实际,设计更多有趣的实验,如制作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土耳其气球,提高实验的趣味性。
3. 在实验过程中,注重团队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探究热气球的秘密》科技实践活动
科技实践活动小组名单
辅导教师:
实践小组成员:
组长:
组员:
2019年9月科技实践活动安全预案
一、指导思想
1.安全第一,时时想安全,处处讲安全,人人重安全;
2.活动前认真组织学习,活动中严密监控,活动后认真总结反馈;
3.最大限度预设困难,最大程度考虑周密,最大程度保障安全;
4.时时有人策划,处处有人管理。
二、活动安全小组名单:
组长:
组员:
三、活动实践小组名单:
实践小组成员:
组长:
组员:
四、活动时间:2019年9月26日
五、活动地点:学校科学实验室。
六、活动安全保障措施:
1、由组长带队,组员协同管理一切安全事务;
2、活动前认真开展安全培训;
3、活动出发前讨论出活动过程中要注意什么事项,带齐实验用品;
4到实验室后,学生一切行动听老师指挥;
5、严格控制活动时间,严格执行活动方案。
下两镇小学四年级二班
2019年9月25日科技实践活动—探究热气球的秘密科学
实践活动研究报告
一、活动背景和意义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小学生对科学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而身边又处处充满着科学。
通过对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能够让学生体验到科学的乐趣。
也可以初步了解到一些与小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科学知识(如科学探究的五大步骤: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查阅资料验证→实验论证→得出结论),也能够利用科学知识解决些简单而又实用的问题。
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次科学课上,张旭同学看到科学书上有一个热气球,他想,热气球是怎样飞上天的?课后,他向科学老师提出问题:热气球是怎么飞上天的?
二、活动内容:
1.同学们猜想热气球为什么能飞上天
2.请教老师
3.查找资料
4.实验
5.网上了解空气对流的运用
6.发出倡议
图片资料1.提出问题。
热气球为什么能飞上天?
假设:(1)被很大的风吹上去的?
(2)被一种看不见的东西拉上去的?
2.请教老师。
老师简单讲解后,让我们自己去查找资料
3.网上查找资料了解热气球飞上天的秘密
气球的内部加热空气,这样相对与外部冷空气具有更低的密度,作为浮力来使整体发生位移。
原理:热气球是利用加热的空气或某些气体比如氢气或氦气的密度低于气球外的空气密度以产生浮力飞行。
热气球主要通过自带的机载加热器来调整气囊中空气的温度,从而达到控制气球升降的目的。
热气球的基本原理是热胀冷缩。
当空气受热膨胀后,比重会变轻而向上升起。
4.走进实验室开始实验
实验器材:水槽2个,玻璃杯2个,玻璃棒2根,玻璃片1张,冰水2瓶,开水1壶,香4根,蜡烛1根,打火机1个。
一个水槽里倒入2瓶冰水,点燃蜡烛,同时分别在两个水槽一个水槽里倒入1壶热水。
里放一个玻璃杯。
用玻璃棒搅拌,让杯子受热捞出玻璃瓶
受冷均匀。
点燃两根香把点燃的香放进冷杯里,
并用玻璃片盖上
把热杯放在玻璃片上抽掉玻璃片
观察烟飘动的方向烟雾向上飘
再一次实验把点燃的香放进热杯里
把冷杯放上面抽掉玻璃片观看烟雾的流动方向
烟雾没有向上流动
实验结论:
热空气向上流动,冷空气向下流动。
热气球之所以能飞上天是因为热气球下面的火把空气加热了,热空气向上移动,带动气球向上飞。
活动过程小记
辅导老师:
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通过一次次的科技实践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锻炼了学生敢于探索、善于发现、分析总结的勇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倡“学以致用”,通过创设实践活动既富有教学价值,又带又情感色彩地实际操作情景。
让学生在其中动脑、动眼、动手、动口,从而强化学习成功,为他们带来快乐,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本科技实践活动的设计是以学生为根本,以活动为载体,以探
究为核心,并注重课堂的开放性,为学生、教材、教师之间连接了一条有机的纽带,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真刀真枪”的学科学、做科学、用科学,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的教改新理念,让学生投入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
2019年9月29日
学生活动日志
科技活动倡议书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作为未来的祖国建设者,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各项科技活动,通过创新,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智慧。
众所周知,科学知识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迫切需要各方面的科学文化知识。
我们提倡“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讲科学”的社会风气,努力以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去实现社区“文明、科学、美好”的目标。
社会发展,科技为先,虽然我们现在掌握的科技知识还很少很少,但我们知道,我们都是现代科技文明的享受者,都在不知不觉地享受着科技发展给我们带来的种种便利。
比如:莱特兄弟从鸟儿飞行中受到启发,发明了飞机,实现了我们飞上蓝天的梦想;达盖尔发明了照相机,能使我们留下每一个美好的瞬间;贝尔发明了电话机,使空间的距离不也再是我们交流的障碍;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邀游太空,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中国人的能力、中国的科技实力等等。
这些事例说明,从衣到食,从住到行,从学到乐,都离不开科技的发展。
可以说,科技的发展使童话中的故事成为现实,又使各种科幻片成为了故事;使人类上天入地不再是美好理想,呼风唤雨不再是痴人梦语……
同学们,今天我们是科技成果的享受者,明天我们要成为科技发展的推动者,让我们多动脑,多动手,积极投入到开展想象、设计、发明、制作、竞技等活动中去吧!今天我们是小制作者、小设计手,明天我们要成为大科学家、大发明家;今天看似荒唐的想象,明天将会变成合理的现实。
同学们,让我们积极投入到科技活动周的各项活动中去吧!参加一项科技竞赛,做一个小制作,小发明或个人网页,画一副科幻画……
同学们,伸出我们的双手,启迪我们的智慧,打开我们的想象,通过创新,经过实践,我们一定能描绘出一个更加绚丽的明天!
倡议人:
2019年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