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老师培训课程一
- 格式:pptx
- 大小:115.02 KB
- 文档页数:11
生活老师培训之一:为了保证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安全,学校都配备有生活老师。
首先生活老师的定义是专门负责学生饮食起居,同时具备心理辅导和作业指导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学习方法。
完成指导、匡助学生学会如何生活、如何做人的德育培养目标的管理教师。
一、生活老师的地位和作用生活管理是学校工作的“半壁河山”。
生活区被称为学生的“第一社会,第二家庭,第三课堂”。
生活老师是学校职工的重要组成部门,是德育教育、思想教育的重要力量。
高素质高质量的生活老师队伍建设是学校搞好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
生活老师队伍建设的好坏,关系到学校能否培养优秀人材,关系到学校总体目标的能否实现而必须抓住的重要一环,因此学校十分重视抓好生活老师队伍的建设。
生活老师的地位决定了他在学校教育和学校建设中的作用。
学生进入学校后,在生活上面临的首要问题事如何适应高要求、严管理的宿舍生活。
生活老师应教会他们如何适应、如何生活、如何克服过去的旧习惯、老问题,这是生活管理老师的主要任务。
因此生活老师不仅要教会他们如何做,还要反复多次示范,让学生学得明白,能动手会做。
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和问题,生活老师要为他们排难解纷,善于疏导,切实关心关爱他们,在心理上匡助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生活老师的重要作用是匡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正确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艰难。
生活老师的作用还表现在学校、社会、家庭三者间联系的桥梁作用,在学校家庭互动教育中,生活老师是桥梁和纽带。
生活老师的工作也是班主任工作的延伸,因此生活老师的作用表现在与班主任、科任教师的沟通、协调、互动、整合教育资源等多方面,是实施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和不可缺少的力量。
总之,生活老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桥梁和纽带,其作用是巨大的、不可忽视的。
所以我们每一个生活老师都是光荣的、神圣的,工作任务也是繁重的、艰巨的。
以史为鉴精益求精——2013学年班主任、生活老师岗前培训培训主题:以史为鉴,精益求精。
培训内容:师德师风建设,校园安全管理和教育,家校关系建设,德育工作制度。
培训目的:剖析曾经发生在我校的典型案例,总结经验和教训;学习德育工作制度,深化制度意识和规范意识。
为大家远离违反师德行为,切实做好学生安全防范工作,扎实做好学生养成教育,积极打造和谐团队,全力促进家校关系建设,为新学年全面提升教育服务质量奠定基础。
主持:程序:第一项校长作重要指示第二项——师德师风建设,校园安全管理和教育家校关系建设。
第三项——解读“班主任、生活老师、干事管理制度”、“小学分校师德规范”。
时间:2:00——5:00一、校园安全管理和教育1、学生私自离校、逃课现象。
事件一:返校日,在老师忙于接待家长,疏于对学生的管理的间隙里,兄弟姐妹三个结伴从校门口溜出去。
改进措施——接送日,学生需严格控制在教室内或寝室内活动。
实时做好人数清点工作,严格办理交接手续。
告知家长:生活区安排好了,先送回到教室;临时决定带孩子出去,务必找班主任办理离校手续。
事件二:离校日,学生未向老师报告就跑到校车上走了,家长来学校没接上,造成不必要的紧张。
原因是学生尚未形成稳定的离校既定手续,校车接送工作人员未清点人数。
改进措施——坐校车的必须有离校单;教育学生,未经老师允许,未办理离校手续,不能擅自离校。
事件三:以打扫公区的名义离开老师、同学视线,翻越围墙逃出去。
改进措施——按要求清点人数工作和交接工作,扎实学生缺勤登记工作;学生在本人负责时间内离开的,在本人离岗时尚未返回的,一定要告知下一个老师。
事件四:插班生想妈妈,头一天晚上就有情绪,就开始谋划着第二天如何逃回家。
第二天早上早早起床,躲在公寓门口,趁值夜班老师开门后不注意时,溜出公寓,从围墙爬出去。
改进措施:班主任、生活老师特别留意插班生的情绪,及时做好情绪安抚工作,安排学生专门关注,加强监管。
值夜班人员早上开门后,应在公寓门口值班,等到老师都到班级后,再离开门口,不给学生有机可乘。
一、培训目标1. 提高生活老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履行生活管理职责。
2. 增强生活老师的安全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提升生活老师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促进师生和谐相处。
4. 培养生活老师的职业素养,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二、培训对象1. 全体新任生活老师。
2. 有意愿提升自身能力的在职生活老师。
3. 学校管理层及相关部门负责人。
三、培训时间1. 新任生活老师培训:入职前集中培训,为期5天。
2. 在职生活老师提升培训:每年举办1-2次,每次为期3天。
3. 管理层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培训:根据实际需要,不定期举办。
四、培训内容1. 生活管理基础知识- 学校生活管理制度解读- 学生宿舍安全管理- 学生生活用品管理- 饮食卫生与营养知识2. 学生教育与管理-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行为规范教育- 学生日常行为管理- 学生违纪行为处理3. 安全教育与应急处置- 校园安全知识普及-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应急预案演练4. 团队协作与沟通技巧- 团队建设与协作- 沟通技巧与艺术- 教师与学生、家长沟通技巧- 矛盾冲突调解5. 职业素养与师德建设-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职业形象塑造- 教师心理健康- 师德师风建设五、培训方式1. 集中授课: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
2.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讨论,提高生活老师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景模拟:模拟真实场景,锻炼生活老师的应急处理能力。
4. 经验分享:邀请优秀生活老师分享工作经验和心得。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促进生活老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六、培训评估1. 培训前测试:了解生活老师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水平。
2. 培训过程评估:通过课堂参与、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估生活老师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3. 培训后考核:通过书面考试、实际操作、案例分析等方式,检验生活老师的学习成果。
4. 反馈与改进:收集生活老师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培训内容和方式。
教师培训第一篇----生活老师工作职责生活老师的工作是指导学生独立生活,培养学生自制、自主、自理能力,是学校德育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明确生活老师的工作职责,加强对活指导工作的考评,政教处特制定本办法。
1.生活老师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要有“敬业爱生、无私奉献”的精神,树立“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对每一个家庭负责”的观念,全心全意服务与广大学生。
2.保证宿舍安全。
教育学生正确使用电器,不私拉乱接,不攀高,不在宿舍使用明火。
发现问题及时教育并交政教处处理。
3.作好学生宿舍的管理工作。
发现物品损坏,追查其原因,对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按价赔偿,及时提交后勤处处理。
对故意损坏公物的责任人要报政教处处理。
每天早晨和午休后对宿舍进行检查,要求做到:①“六面”干净无尘,②物品摆放整齐划一。
③床铺整理平整美观。
④卫生间地面干燥无异味。
⑤室内要通风通气。
对不能达到上述要求的学生和宿舍要及时指导并通报政教处。
4.维持住宿纪律。
每天配合值日领导、值日教师督促学生早晨按时起身,夜间按时休息;配合值班人员组织学生打扫环境卫生和做好工作,对学生要关心爱护,要深入宿舍,及时了解情况,力所能及地帮助有各方面困难的同学。
对学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好耐心细致地思想教育工作。
三、按照学校对住校生的安排,检查住校生的床位,不经政教处同意,不准随意调换房间、床位。
不经宿政教处批准,不准安排学生住宿。
要摸清、登记住校生情况,建立住校生查寝档案。
四、按照学校要求,每日检查、督促学生宿舍内的卫生及内务整理情况,严格执行学生离舍检查放行制度,及时填写反馈单并做好工作记录。
生活教师要每天两次打扫清理卫生间、厕所、走廊及楼梯间等公共场所的卫生,做到不留污迹、不留死角;教育学生讲究公德,注意公共卫生,防止管道堵塞。
五、做好安全检查工作。
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统一保管宿舍钥匙,学生离开宿舍,要关好楼门;教育学生不要在公寓楼内追逐打闹,上下床铺注意安全。
教案名称:《日常生活技能培养》课时:1课时年级:小班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日常生活技能,如洗手、穿衣服、整理物品等。
2.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3. 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教学内容:1. 洗手步骤2. 穿衣服技巧3. 整理物品方法教学准备:1. 洗手液、肥皂、毛巾2. 各种款式和颜色的衣服3. 整理箱、收纳盒、分类标签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儿歌或故事导入,引起幼儿对日常生活技能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哪些生活技能吗?请小朋友们分享。
二、基本技能讲解与示范1. 洗手步骤:a. 打开水龙头,用水把手冲洗干净。
b. 涂上洗手液或肥皂,搓洗双手。
c. 用清水冲洗干净,关闭水龙头。
d. 用毛巾擦干双手。
2. 穿衣服技巧:a. 找到衣服正面,将衣服平铺在床上。
b. 把一只手伸进衣服袖口,另一只手拉住袖口,将手穿过。
c. 重复步骤b,穿好另一只袖子。
d. 将衣服前后对齐,整理好衣领。
3. 整理物品方法:a. 找到整理箱或收纳盒。
b. 根据物品类别,贴上分类标签。
c. 将物品按照标签分类放入整理箱或收纳盒。
三、实践操作1. 教师分组,每组由一名生活老师带领。
2. 生活老师指导幼儿按照步骤进行洗手、穿衣服、整理物品的实践操作。
3.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错误动作,鼓励幼儿尝试。
四、总结与评价1.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今天学到的日常生活技能。
2.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受。
3. 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2. 幼儿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是否掌握了基本的日常生活技能?3. 教学过程中是否遇到了问题,如何解决?4. 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备注:1.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 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幼儿的情绪变化,及时调整教学进度。
3. 鼓励幼儿互相帮助,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一、培训目标本培训计划旨在培养一批专业的瑜伽生活导师,使其具备丰富的瑜伽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为学员提供专业的瑜伽生活指导和教学服务,帮助学员实现身心健康、平衡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二、培训内容1. 瑜伽理论知识瑜伽的起源、流派及发展历程瑜伽的基本原理和理论体系解剖生理学在瑜伽中的应用瑜伽哲学和文化传统2. 瑜伽实践技巧基本体式的教学和示范呼吸调控和放松练习冥想和正念练习调整和指导技巧3. 生活方式与健康瑜伽与健康生活的关系饮食和营养学心理健康和压力管理瑜伽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4. 教学技能培训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教学沟通与引导技巧学员需求分析和个性化指导三、培训对象本培训计划适合瑜伽爱好者、瑜伽教练、体育教师、健身教练、心理咨询师等对瑜伽生活感兴趣的人员。
四、培训方式1. 理论课程:采用线上课堂和线下讲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PPT讲解、视频教学、案例分析等形式,让学员深入理解瑜伽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2. 实践训练:通过瑜伽体式实践、呼吸调控练习、冥想放松等实际操作,让学员掌握实践技巧和教学方法。
3. 互动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学员分享、案例分析等形式,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加深理解和提高教学技能。
五、培训师资本培训计划邀请国内知名的瑜伽导师、心理咨询师、营养师等专业人士担任讲师,他们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能够为学员提供专业的培训服务。
六、培训评估1. 学员考核:学员在课程学习和实践训练结束后进行考核,通过考核的学员将获得瑜伽生活导师的证书。
2. 培训效果评估:在培训结束后进行学员满意度调查和培训效果评估,根据学员的反馈和评估结果对培训计划进行总结和优化。
七、培训期限本培训计划设定为3个月的时间,每周安排2-3天的培训课程,学员需要全程参与并完成培训内容。
八、培训支持1. 培训教材:提供瑜伽理论和实践教材,供学员学习和参考。
2. 咨询服务:提供学员咨询服务,解答疑问和指导学习。
3. 就业指导:提供就业指导和推荐服务,帮助学员成功就业或自主创业。
幼儿园生活老师培训计划培训目标:提升幼儿园老师的教育技巧和专业素养,打破传统教育观念,提供全面的教育方案,以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
培训时间:2天培训内容:第一天:1. 理论学习a. 幼儿教育理论概述:了解幼儿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发展历程,掌握幼儿教育的特点和原则。
b. 心理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探讨幼儿心理发展阶段和特点,了解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行为和需求,并学习如何在教学中应用心理学知识。
c. 游戏教育的重要性:学习游戏教育的定义、种类和目标,掌握游戏教育的实施方法和技巧。
2. 实践操作a. 游戏设计与教具制作:通过团队合作,设计各种适合幼儿的游戏和教具,并亲自动手制作。
b. 观摩课堂:安排老师观摩优秀的幼儿教师的课堂,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c. 分组讨论:将老师分成小组,讨论他们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并寻找解决方案。
第二天:1. 规范教学管理a. 课程规划与执行:学习如何制定符合幼儿学习需求和教育目标的课程计划,并了解实施课程的关键点。
b. 评估与反馈:学习如何进行有效的评估和反馈,以监控和改进教学效果。
2. 团队合作与沟通a. 团队建设:学习如何建立和维护一个高效的教学团队,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技巧。
b. 家校合作:探讨家校合作的意义和方法,学习如何与家长沟通和合作。
3. 小结与展望a. 总结本次培训的收获和感悟,分享个人的教学改进计划。
b. 展望未来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为老师们提供进一步学习的方向和资源。
培训方法:1. 理论学习采用讲座和研讨会相结合的形式,由专业的教育学者和幼儿教育专家主讲。
2. 实践操作通过小组活动、观摩课堂和讨论等形式进行,激发老师们的参与和互动。
3. 培训结束后,提供持续的学习支持,如提供学习资料、在线教育平台等。
培训评估:1. 培训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收集老师们的培训反馈和建议,以了解培训效果和改进方向。
2. 以所得的反馈意见进行培训总结和改进,为下一次培训提供参考。
生活老师培训计划方案一、培训目的生活老师是一种新型的职业,其职责是教育学生学会生活的技能和知识,帮助他们成为自立、自信的个体。
因此,为了提高生活老师的素质和能力,本培训计划旨在帮助生活老师提升教育理念、教学技能,提高对学生的关爱和关注度,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生活技能。
通过培训,让生活老师更好地适应学校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培训对象本培训适合校园生活老师、家庭老师、社区服务老师等各类生活教育从业者,培训对象为初、中、高级生活老师。
三、培训内容1、教育理念培养①培训内容:生活老师的教育理念及其培养方式②培训要求:通过专家讲座、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生活老师深入了解当代生活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引导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教育理念。
2、教学技能提升①培训内容:生活教育的教学方法与技巧②培训要求:通过观摩课堂、实践教学、案例解析等方式,帮助生活老师提升教学技能,掌握生活教育的教学理论和实践技巧,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个性化水平。
3、关爱关注意识培养①培训内容:生活老师的情感关怀与关注②培训要求:通过心理学专家讲座、情感体验活动等形式,培养生活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和关注意识,帮助他们建立平等、尊重、互助的师生关系,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
4、生活技能培养①培训内容:生活技能的培养与指导②培训要求:通过生活技能培训、手工制作、生活实践等方式,帮助生活老师掌握生活技能的传授方法和实践技巧,促进学生生活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5、沟通与协调能力培养①培训内容:生活老师的沟通与协调技巧②培训要求: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形式,培养生活老师的沟通与协调能力,提高其与学生、家长、同事之间的沟通效果。
6、文化传承与价值观培养①培训内容:生活艺术传承与价值观培养②培训要求:通过导师讲座、文化传统体验等方式,传递文化价值观念,培养生活老师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7、社会责任意识培养①培训内容:生活老师的社会责任与担当②培训要求:通过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等方式,培养生活老师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促进其为学生、家庭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