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机实验课题作业和期末复习资料_实验课题
- 格式:pdf
- 大小:205.80 KB
- 文档页数:9
实验一模型描述在第一个模型里,由一条生产线处理三种物料。
每种物料按正态分布随机到达,之后进入队列等待检验。
检验机1检验物料类别1,检验机2检验物料类别2,检验机3检验物料类别3。
检验之后,物料被输送机运往出口。
整个模型如下图所示:模型数据:物料到达:正态分布N(20,2)队列容量:25检验时间:指数分布l(30)输送机速度:1米/秒物料路线:物料1到检验机1,物料2到检验机2,物料3到检验机3实验二模型描述在第二个模型里,我们使用由两个人组成的一个工作团队来执行检验机的启动程序。
检验机一旦启动,则不在需要操作人员在场。
同时,在启动之前,操作者必须把物料搬运到检验机所在位置。
当物料检验完毕后直接移动到输送机,不再需要操作人员的帮助。
当物料达到输送机的末端时,将被置于一个队列中,之后由叉车送到出口处。
整个模型如下图所示:模型数据:检验机启动时间:10秒产品处理:操作者从队列到检验机,叉车从输送机队列到出口输送机队列容量:10实验三模型描述在模型3中,出口将有3个货架取代,用于产品出厂前的存放。
采用一个表格进行定义,将物料1送到货架2,物料2送到货架3,物料3送到货架1。
再者,使用网络节点设置叉车搬运路线。
整个模型如下图所示:Figure3-1.Model3diagram模型数据:输送机1、2、3将物料输送到输送机队列。
输送队列到货架的路线:采用一个表格定义以下的物料路线——将物料1送到货架2,物料2送到货架3,物料3送到货架1。
设置叉车从输送队列到货架搬运路线的网络节点。
实验4:多产品单阶段制造系统仿真与分析模型描述某工厂加工三种类型产品的过程。
这三类产品分别从工厂其他车间达到该车间。
这个车间有3台机床,每台机床可以加工一种特定的产品类型。
一旦产品在相应的机床上完成加工,所有产品都必须送到一个公用的检验台进行质量检测。
检测合格送往下一个车间,不合格则必须送回相应的机床进行再加工。
问题:检验台能否及时检测加工好的产品,或者检验台是否会空闲,缓存区的大小重要吗?模型数据:产品到达:平均每5秒到达一个产品,到达间隔时间服从指数分布,产品加工:平均加工时间10秒,加工时间服从指数分布。
20XX年复习资料大学复习资料专业:班级:科目老师:日期:实验前言(建议认真阅读)一、上机实验的目的上机实验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实践环节理解C++语言的基本结构和程序设计方法。
通过亲手编程掌握C++语言编程的方法。
二、实验基本内容为了使学生在上机实验时目标明确,本实验指导书针对课程内容编写了五个实验。
学生在课内机时先完成指导书中标有“*”号的程序,理解所学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再编写其他应用程序。
指导书中的五个个实验如下:1. 函数与编译处理2. 指针与引用3. 类和对象4. 继承和派生类5. 多态性三、实验提交(特别提醒)1. 实验题目以附件形式提交,每个附件限一个源程序,附件以实验编号-题号-自己学号.cpp命名;如学号为20XXXX20XXXX20XXXX34的同学提交实验1的第5题,则附件命名方式为:1-5-20XXXX20XXXX20XXXX34.cpp,错误提交的将视为未提交。
2. 提交时间定为该次实验课的一周内,过期不再接收。
四、评分和作弊处理1. 要求提交实验题总数为6题(带“*”号),占期末总评成绩的20XX%;2. 存在抄袭和被抄袭的作业,无论抄袭与被抄袭者,本门课程平时成绩以零分记。
存在两次及两次以上抄袭和被抄袭者,本门课程以不及格记。
五、实验课要求(重点强调)1. 严禁QQ、MSN等即时软件工具聊天;2. 严紧接听手机、发送短信;3. 严紧玩游戏。
实验1 函数与编译处理一、实验目的1. 掌握函数声明、定义和使用的方法;2. 掌握形参与实参之间的对应关系;3. 掌握函数调用时,形参、实参之间的“值传递”和“引用传递”的区别;4. 掌握函数递归调用的方法;5. 掌握全局变量、局部变量、静态变量的使用方法;6. 掌握文件包含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1. 定义两个函数swap1和swap2,目的是实现两个整数的次序交换,其中swap1的参数是传递值参数,swap2的参数是引用参数,在程序中分别调用这两个函数,其输出结果如下所示:初始值:x=1,y=2调用swap1后的结果:x=1 y=2调用swap2后的结果:x=2 y=12. 编写一个函数,用来计算从键盘上输入的整数的阶乘。
上机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要求上机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要求. 预习报告课程名称:姓名:实验名称:班级:学号:实验日期:指导教师:一、实验目的及要求本次上机实验所涉及并要求掌握的知识点。
二、实验环境本次上机实践所使用的平台和相关软件。
三、实验内容上机实践内容等。
四、算法描述及实验步骤用算法表示方法,流程图等形式表达算法设计思想与算法实现步骤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姓名:实验名称:班级:学号:实验序号:实验日期:指导教师:实验成绩:一、调试过程及实验结果详细记录程序在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记录程序执行的结果。
二、总结对上机实践结果进行分析,问题回答,上机的心得体会及改进意见。
注:结论不是具体实验结果的再次罗列,也不是对今后研究的展望,而是针对这一实验所能验证的概念、原则或理论的简明总结,是从实验结果中归纳出的一般性、概括性的判断,要简练、准确、严谨、客观。
三、附录(源程序清单)即编写的事件驱动程序代码3. 提交时间以实验一为例实验一的预习报告在实验一上机课上课之前交;实验一的实验报告在实验二上机课上课之前交。
篇二:上机实验报告格式《网页设计》实验报告院(部):热能学院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班级:112 姓名:范金仓学号:201X031388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确定网站主题和网站的用途;2、收集资料和素材。
3、规划网站结构和页面版式。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基于Windos 201X的操作系统。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实验内容功能描述,上机操作具体步骤。
四、实验总结通过上机实践,对所学内容的某个知识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写出一些体会、学习心得。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上网浏览不同网页设计风格,简单分析学习其实现方法和原理2.确定网页的版式,设计网页的布局。
3.设计网站的基本色调和配色方案,确定网页文字的格式和图像的编排。
4.运用网页配色技巧设计一套自己的网页方案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基于Windos 201X 的操作系统。
一、实验背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代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为了更好地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提高实际应用能力,我们进行了本次上机实验。
本次实验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并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目的1. 熟悉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结构;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3. 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4.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验原理1. 计算机硬件组成计算机硬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扫描仪等,用于将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
(2)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音箱等,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信息输出。
(3)存储设备:如硬盘、U盘、光盘等,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
(4)中央处理器(CPU):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指令和处理数据。
(5)主板:连接各个硬件部件,提供电力和信号传输。
(6)内存:暂时存储数据和指令,提高计算机运行速度。
2. 计算机软件组成计算机软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系统软件:如操作系统、驱动程序等,用于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提供基本功能。
(2)应用软件:如办公软件、图形处理软件、游戏软件等,用于满足用户特定需求。
3. 计算机工作原理(1)输入:用户通过输入设备将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
(2)处理:CPU根据程序指令,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
(3)存储:将处理后的信息存储在存储设备中。
(4)输出:将处理后的信息通过输出设备展示给用户。
4. 操作系统原理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基本的软件,负责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提供基本功能。
其原理如下:(1)进程管理:操作系统将计算机资源分配给不同的进程,实现多任务处理。
(2)内存管理:操作系统管理内存空间,实现虚拟内存,提高内存利用率。
(3)文件管理:操作系统管理文件系统,实现文件的创建、删除、读写等操作。
(4)设备管理:操作系统管理输入输出设备,实现设备的分配和调度。
上机实验习题(过程写清楚)1、参数估计例1:在一项关于软塑料管的实用研究中,工程师们想估计软管所承受的平均压力。
他们随机抽取了9个压力读数,样本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 3.62kg和0.45。
假定压力读数近视服从正态分布,试求总体平均压力的置信度为0.99时的置信区间。
例2:从大学一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12名学生,其阅读能力得分如下表。
试评估一下大学一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总体平均分数的置信例3:某厂生产日光灯管。
以往经验表明,灯管使用时间为1600h,标准差为70h,在最近生产的灯管中随机抽取了55件进行测试,测得正常使用时间为1520h。
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判断新生产的灯管质量是否有显著变化。
解:例4:某食品厂用自动装罐机装罐头食品,每罐标准重量为500克,每隔一定时间需要检查机器工作情况。
现抽得12罐,测得其重量为(单位:克)如下表所示。
假定重量服从正态分布,试问以95%的显著性检验机器工作是否正常?3、两个正态总体均值之差的检验例5:有甲、乙两个试验员,对同样的试样进行分析,各人试验分析结果见下表(分析结果服从正态分布), 试问方差相等情况下甲、乙两试验员试验分析结果的均值之间有无显著性的差异(α=0.05)?例6:一家企业可以用两种方法完成一项生产任务。
为了研究两种方法平均使用时间情况,现场管理人员对10名工人进行了配对抽样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试在显著性水平为0.05下,检验调查结果是否表明两种方法平均使用时间存在显著差异。
4、方差分析例7:化妆品公司要分析一种新产品是否受到普遍欢迎,市场部在上海、香港、东京三地针对目标人群进行了抽样调查,消费者的评分如下:用方差分析来分析三地目标人群对该产品的看法是否相同?(a=0.05)5、回归分析上机实验题例8: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需求量(y)与该商品的价格(x)有关,现对给定时期内的价格与需求量进行观察,得到表1所示的一组数据。
要求:①计算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
实验名称:计算机操作系统上机操作实验实验日期: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计算机实验室实验教师:XXX一、实验目的1. 熟悉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2. 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包括文件管理、系统设置等。
3. 学会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常用工具,如计算器、记事本等。
4.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验内容1. Windows操作系统基本操作(1)启动和关闭计算机(2)桌面操作:添加、删除桌面图标,调整桌面布局(3)文件管理:创建、复制、移动、删除文件和文件夹(4)系统设置:调整屏幕分辨率、设置网络连接、管理用户账户等2. 常用工具使用(1)计算器: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2)记事本:编写简单的文本文件(3)画图:绘制图形和编辑图片(4)写字板:编辑和排版文本3. 系统安全与维护(1)安装和卸载软件(2)磁盘清理和碎片整理(3)病毒查杀(4)备份和还原系统三、实验步骤1. 启动计算机,进入Windows操作系统。
2. 调整桌面布局,添加和删除桌面图标。
3. 创建一个文件夹,命名为“实验文件夹”,并将实验过程中生成的文件和文档保存到该文件夹中。
4. 使用文件管理功能,对实验文件夹中的文件进行复制、移动、删除等操作。
5. 调整屏幕分辨率,设置网络连接,管理用户账户等系统设置。
6. 使用计算器进行数学运算,如加、减、乘、除等。
7. 使用记事本编写一个简单的文本文件,并保存到实验文件夹中。
8. 使用画图工具绘制一个简单的图形,并保存为图片文件。
9. 使用写字板编辑一个文档,并保存为Word文档。
10. 安装一个软件,如QQ,并学习如何卸载软件。
11. 对磁盘进行清理和碎片整理,确保系统运行流畅。
12. 使用杀毒软件查杀病毒,确保系统安全。
13. 学习备份和还原系统的方法,以备不时之需。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本次实验,我掌握了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包括文件管理、系统设置等。
上机实验相关要求及内容:1.在上机实验过程中,同学们需要保存实验代码和相关实验结果(导出JPG格式的图并存档),三次上机实验全部结束后需提交一份电子版的实验报告(报告11月23日交,报告格式随后会给出)。
2.在上机实验过程中,老师和助教仅提供MATLAB操作及使用方面的帮助,对解题不提供帮助。
3.每次上机请同学们一定带上教材,最好也带上课堂讲授的PPT,完成全部的上机题后,可要求老师和助教老师进行提问检查,检查完毕即可离开。
4.晚上上机从18:30开始,1班和2班同学在实验中心201,3班和4班同学在204。
由于实验室座位够、电脑数目却不太足够,请有笔记本电脑的同学尽量带上自己的笔记本。
不要出现两位或两位以上的同学共用一台电脑的情况。
5.如因公选课不能参加上机实验,必须提前请假,临时请假将不算数。
第9周周五的实验或第10周周二的实验因公选课不能参加,必须在第9周周四上午的数字信号处理课课间请假。
第11周周一的实验因公选课不能参加,必须在第10周周四上午的数字信号处理课课间请假(提前请假也可以)。
第一次实验(11.06):共5道题1-4题:见教材2.38(4)、2.40、2.42、2.45(3)第5题:设x(n)=(0.8)n u(n), h(n)=(-0.9)n u(n), y(n)=h(n)*x(n) (卷积运算)。
请对下面每问绘制三列一行的子图。
(1)将x(n)和h(n)截断到26个样本(采样点),利用conv函数计算y(n),用stem函数绘图。
(2)利用filter函数求出y(n),用stem函数绘制出其前51个样本,并与(1)的结果进行比较。
第二次实验(11.10):共5道题见教材3.22、3.23、3.24、3.26、3.28第三次试验(11.16):题目待定。
第二章上机实验实验一Windows 7的基本操作和程序管理【实验目的】1. 查看有关计算机的基本信息2. 掌握Windows 7的桌面设置【实验内容】1.查看有关计算机的基本信息,并记录有关的系统信息。
【操作提示】“开始”——“计算机”——“系统属性”⑴操作系统的版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处理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系统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计算机全名:____________________。
2.启动任务管理器,并记录有关的系统信息。
【操作提示】右键单击任务栏,打开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进行设置。
⑴进程数:__________。
⑵CPU使用率:______。
⑶物理内存:______ _。
3.设置个性化的桌面⑴更改计算机上的视觉效果和声音。
⑵更改桌面图标。
⑶更改鼠标指针。
⑷更改窗口颜色。
⑸设置屏幕保护程序。
4. 在桌面上建立快捷方式和其他对象⑴为“控制面板”建立快捷方式。
⑵为“Windows资源管理器”建立一个名为“资源管理器”的快捷方式。
⑶为Documents and Settings文件夹创建快捷方式。
⑷为Windows XP主目录中的文件Coffee bean.bmp创建快捷方式。
5.使用小工具将钟表、日历和幻灯片添加在桌面,并对幻灯片显示的时间和图片之间的转换加以更改。
6. 将桌面复制到“画图”中,名为“XXX作业一”。
7.使用Windows7的帮助和支持功能,并做一下填空题。
⑴计算机通过_____________的交互进行工作。
⑵“硬件”指的是计算机中可以看到和触摸到的部件,包括机箱和其内部的一切。
硬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计算机内的一个小矩形芯片,称为“_____________”,或“微处理器”。
它是计算机的“大脑”,即__________并执行计算的部分。
实验一:数据的图形显示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掌握MiniTAB基本使用方法,如何在MiniTAB使用图形显示及数据分析。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模拟研究一种新的,完全的有机化合物来替代CCA(一种目前工厂常用的用来减少木材腐烂和虫蛀危害的防腐剂),使得既能够保持木材的质量,又要消除公众利益团体对产品的质疑。
在研究中,你企图模拟CCA 和新的有机化合物在60 年的时间中保护木材的功效。
同样规格的松木板被用来实验这两种防腐剂,在实验过程中使用 3 种不同标准饱和度的溶液,并把木材放置在老化容器中。
然后木板再被用来测试它的最大负载量,以用来查看不同的方案是如何保护木材的。
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电脑,MiniTAB软件四、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测试见附录一五、实验报告要求认真按照附录一的步骤,单独完成,并当堂回答以下的思考题,上机结束后将本报告交实验室。
六、思考题1, 通过本节的图形输出与显示,为什么说已经显示了CCA一直表现的比Organic(有机混合物)好?答:因为从图中点可以看出,CCA样本的强度值总体上比Organic更高。
由此推算出CCA表现的比Organic(有机混合物)好。
2,你能顺利地改变工作表数据替换变量吗?如果能,叙述一下你的操作方法?如果不能,原因在哪里?答:可以。
在开放数据库互连(ODBC)情况下,改变工作表数据是允许的。
具体操作方法:选择Editor>Create Similar Graph将允许你替换掉任何用来创建图形的变量,而且不用在图形数据源对话框中重新输入信息,而且也不会丢失任何先前所做过的更改。
3,通过本节学习,你主要学习到了什么?答:我主要学习到怎样通过多组数据创建散点图,重新设置变量,使得图形显示更容易去分析,得到我们想要的实验结果。
同时,我也知道怎样去改变工作表数据替换变量。
实验二:数据的输入/输出与数据分析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掌握如何在MiniTAB使用Excel数据表、如何输入/输出数据,以及利用MiniTAB进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
单元一 Word文档的基本操作、格式化操作和版面排版一、教学内容1.文档的创建、输入、保存、打开、关闭。
2.文本对象的选定、文本对象的编辑、文本对象的查找与替换。
3.文档的格式编排、边框、底纹、背景、项目编号。
4.文档的页面设置、分栏、设置页眉和页脚。
二、实验题(参考):(一)对文档“Test1-1.doc”进行如下操作:1.打开该文档。
2.在文档第一段的上面插入标题“《笑》”。
3.在标题的下面插入一行,并输入“作者:冰心”。
4.将文档中的“思考”改为蓝色加粗并带双下划线的“想”。
5.交换文档中最后两个自然段的位置。
6.删除并恢复最后一段内容。
7.按同名保存该文档。
(二)打开文档“Test1-2.doc”,并对其作如下的格式设置,使其如【样张1-1】所示,然后按同名保存。
1.将文档的标题设为宋体,加粗,三号字体,鲜绿色,并加上“礼花绽放”的动态效果。
2.将文档的第二行设为宋体,小五号字体,倾斜,蓝色,右对齐。
3.将正文的第二自然段从“这笑容仿佛在那儿看见过似的,什么时候,我曾……”处分成两段。
4.将正文第一自然段的字符间距设为1.6磅。
5.将正文第一自然段的首行缩进两个汉字的位置,行距设为1.5倍,段前、后间距为6磅,对齐方式为两端对齐。
6.将正文第二自然段的首字下沉两行。
7.给文档的第二行加上粉红色底纹。
8.在文档后面空一行后,增加下面几行内容:冰心妙语录:指点我吧,我的朋友!我是横海的燕子,要寻觅隔水的窝巢。
春何曾说话呢?但她那伟大的潜隐的力量,已这般的,温柔了世界了!9.将新增加的第一行设为红色,三号字体,粗体。
10.给新增加的第二、三行加上项目符号“ ”。
11.给新增加的三行加上1.5磅粗的、带阴影的、蓝色边框。
12.给新增加的三行加上5%的黄色底纹。
【样张1-1】(三)打开文档“Test1-3.doc”,并对其作如下的版面排版,然后按同名保存该文档。
1.将文档开始至正文第五自然段的内容设置在第一页上,第六至十自然段的内容设置在第二页上,其余置于第三页。
机械原理上机实验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机械原理的上机实验,加深对机械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巧。
通过实验的过程,学生将能够掌握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实验设备和材料2.1 实验设备- 实验台- 直尺- 量角器- 万能试验机- 弹簧测力计- 钢尺- 电子天平- 摩擦器- 平行板- 滑轮组- 齿轮组- 螺旋组- 传动带2.2 实验材料- 不同质量的物体- 弹簧- 木块- 金属块- 齿轮- 螺旋- 传动带3. 实验步骤3.1 弹簧力的测量实验3.1.1 将弹簧测力计固定在实验台上,并调整为合适的位置。
3.1.2 将弹簧测力计的另一端固定在实验台上的挂钩上。
3.1.3 将不同质量的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记录下每个物体所产生的弹簧力。
3.1.4 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出每个物体所受的重力,并绘制出力与质量的关系曲线。
3.2 摩擦力的测量实验3.2.1 将摩擦器固定在实验台上,并调整为合适的位置。
3.2.2 将不同质量的物体放在摩擦器上,逐渐增加物体的质量,直到物体开始滑动。
3.2.3 记录下物体开始滑动时所受的摩擦力,并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出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的比值。
3.3 力的合成实验3.3.1 将平行板固定在实验台上,并调整为合适的位置。
3.3.2 在平行板上放置一个木块,并施加一个向下的力。
3.3.3 通过调整木块的位置和施加的力的方向和大小,使得木块保持平衡。
3.3.4 记录下施加的力的方向和大小,并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出合成力的大小和方向。
3.4 力的分解实验3.4.1 将滑轮组固定在实验台上,并调整为合适的位置。
3.4.2 在滑轮组上放置一个物体,并通过拉动传动带使物体上升。
3.4.3 通过调整滑轮组的位置和传动带的拉力,使得物体保持上升。
3.4.4 记录下滑轮组的位置和传动带的拉力,并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出分解力的大小和方向。
3.5 机械功的测量实验3.5.1 将齿轮组固定在实验台上,并调整为合适的位置。
报告提纲前言一、作业背景本文根据《……》课程要求而做。
课程作业要求如下:具体内容……………………………………二、选题说明具体内容……………………………………1、基本思路2、作业目标第一节节名称一、目名称详细内容…………………………………………。
二、目名称详细内容…………………………………………。
第二章章名称第二节节名称一、目名称详细内容…………………………………………。
二、目名称详细内容…………………………………………。
…………第…节节名称一、目名称详细内容…………………………………………。
二、目名称详细内容…………………………………………。
……结束语1、个人主要工作2、主要收获3、自我评定□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主要参考文献1.《具体书名》连接数据库:掌握使用SQL server 2000数据库,并成功连接数据库,利用浏览器访问本地自己创建的数据库信息。
一、上机内容:本实验采用的是SQL server 2000以及其补丁SP4,驱动jdbc,tomcat,IE浏览器,进行通过浏览器访问本地自行创建的数据库中的信息。
实现步骤:1.在计算机上安装SQL server 2000,并安装升级补丁SP4。
2.在SQL的企业管理器上创建数据库,命名为db_database.3.接着在数据库db_database中创建表tb_user.填写列名:name,pwd。
处理好数据类型,主键等。
4.然后打开查询分析器,填写表中数据,如图:5.进行jdbc的配置。
将里面jar包:msbase.jar, mssqlserver.jar, msutil.jar三个包放到。
二、SQL连接程序实现中的代码如下:import="java.util.* import="java.sql.*String driverClass="com.microsoft.jdbc.sqlserver.SQLServerDriver";String url="jdbc:microsoft:sqlserver://127.0.0.1:1433;DatabaseName=db_database";String username="sa";String password="sa";try{ Class.forName(driverClass);Connection conn=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url,username,password);Statement stmt=conn.createStatement();ResultSet rs=stmt.executeQuery("select * from tb_user");while(rs.next()){out.println("<br>用户名:"+rs.getString(1)+" 密码: "+rs.getString(2));} rs.close();stmt.close();conn.close();}catch(ClassNotFound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一、实验目的1. 熟悉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
2. 掌握计算机常用软件的使用技巧。
3. 提高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三、实验地点计算机实验室四、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软件环境:Microsoft Office 2016、Photoshop CC 2018、Python3.8等五、实验内容及步骤1. 实验内容一:操作系统基本操作(1)打开计算机,进入Windows 10操作系统。
(2)熟悉桌面布局,了解各个图标的作用。
(3)学习任务栏的使用,包括任务栏的显示、隐藏、调整大小等。
(4)学习窗口的基本操作,如打开、关闭、移动、调整大小等。
(5)学习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如创建、复制、移动、删除等。
2. 实验内容二:Microsoft Office 2016软件使用(1)打开Microsoft Word 2016,创建一个新的文档。
(2)学习文字的输入、编辑、格式设置等操作。
(3)学习表格的创建、编辑、格式设置等操作。
(4)学习插入图片、表格、页眉页脚等操作。
(5)保存文档,并设置文件属性。
3. 实验内容三:Photoshop CC 2018软件使用(1)打开Photoshop CC 2018,创建一个新的图像文件。
(2)学习图层的基本操作,如创建、删除、合并等。
(3)学习图像的编辑,包括裁剪、调整大小、旋转等。
(4)学习滤镜的使用,如模糊、锐化、艺术效果等。
(5)保存图像,并设置文件属性。
4. 实验内容四:Python编程基础(1)打开Python 3.8,创建一个新的Python文件。
(2)学习Python的基本语法,如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等。
(3)学习控制结构,包括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等。
(4)学习函数的定义和使用。
(5)保存Python文件,并运行程序。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在操作系统基本操作实验中,成功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包括桌面布局、任务栏、窗口、文件和文件夹等。
上机实验(含作业)总的目的、要求和评分标准一、实验目的实验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课程教学中的有关基本概念,应用基本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程序设计课程实践性很强,即要求独立编写程序,学会独立上机调试程序。
学会独立上机调试程序。
也就是要善于发现程序中的错误,并且能很快地排除这些错误,使程序能正确运行。
计算机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技术,要求从事这一领域的人不仅能了解和熟悉有关理论和方法,还要求自己动手实践。
对程序设计来说,要求会编写程序并上机调试通过。
因此调试程序本身是程序设计课程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和基本要求,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调试程序的经验固然可以借鉴他人的现成经验,但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直接实践来积累,而且有些经验是只能“会意”难以“言传”。
因此,在实验时不但要达到通过程序完成每一次的实验任务,而且应当在已通过的程序基础上作进一步的修改、提高和完善。
甚至于“自设障碍”,即把正确的程序改为有错的(如用scanf函数为输入变量输入数据时,漏写“&”符号,double变量使用格式符“%f”;使数组下标出界;使整数溢出等等),观察和分析所出现的情况。
这样的学习才会有真正的收获。
实验目的可归纳如下:⒈验证自己已建立起来的概念或所编写的程序是否正确;⒉加深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语法规则的记忆;⒊理解和掌握运用计算机高级语言进行编程的思想方法;⒋掌握常用算法的设计与应用实现;⒌熟悉Turbo C 2.0程序开发环境,掌握C程序常用的调试手段;⒍学会上机调试程序的方法,不断积累调试经验,提高排错能力;⒎使自己具有独立的应用编程和熟练的程序调试能力。
二、要求:⒈做好每一次上机前的准备以提高上机效率:①预先认真阅读相关实验内容,做到心中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和任务,要有备而来;②按照实验内容规定的习题题目,事先在实验预习报告上编写好源程序及运行程序所需的典型数据,并经人工静态检查认为无误;手编程序应书写整齐,应在每个题目之间留出一定的空间,以备记录上机调试情况和运行结果等;对程序中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应作出记号,以便上机时给以注意。
1:filetype作用:按照文件类型搜索可以用来搜索:filetype:doc毕业论文例如:某同学打算在网上下载一个课件,就在百度中输入检索表达式:课件名filetype:ppt。
直接下载文档,评价:通过这个检索可以准确找到课件,提高了效率。
2:site的作用:只搜索某一个站点。
可以用来搜索:只想看百度上的小说,site:评价:用这个语法检索使我们能快速准确查到自己想要的视频。
3:双引号的作用:将关键词括起来。
评价:这种语法使我们能够准确快速找到自己的资源并提高了查准率。
1:产品设计与开发;2:工业产品设计与表达;3:产品设计的程序与方法1:四川大学;2:北京大学;3:清华大学。
3)通过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网站上的书生之家数据库和超星数据库查询这些书的全文。
如果有,告诉我这些书第X页最后一行的内容(X为你学号最后两位数)4)通过搜索引擎找一下这些书的免费电子书?能找到英文版的吗?列出这些书的最直接下载地址。
1:产品设计与开发:http:///ebook/094d4e2fb4daa58da0114a6b.html2:工业产品设计与表达:http:///search.php?type=3&q=SolidWorks3:产品设计的程序与方法:http:///subject/978153c758f61fb7366669检索目标:珠宝设计CNKI:CAJ阅读器,PDF阅读器维普:PDF阅读器Spring gerlink:PDF阅读器Ebsco:PDF阅读器万方:超星阅读器PQDD:PDF阅读器,MARC1:CNKI检索点:全文检索词:珠宝设计下载题目:珠宝设计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作者:林莉华中科技大学2007-05-012:维普检索点:全文检索词:珠宝设计下载题目:平衡之美欧式风范——荷兰珠宝设计师Evert degraeve《中国宝石》2014年作者:梓羽3:Springggerlink检索点:全文检索词:Jewelrydesign下载题目:Contemporary American Jewelry Design作者:Ettagale Blauer 19914:Ebsco检索点:title 检索词:Jewelry design下载题目:Interview3Ddesign作者:Smith Nick 2014-11-305:万方检索点:法律保护检索词:珠宝设计下载题目:从中国珠宝原创设计维权第一案作者:姚鸿冰 2013.12.026:PQDD检索点:key word 检索词:Jewelry design下载题目:I dentity in jewelry design in a post—apartheid South Africa作者:Mccallum Robert。
计算机上机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要求一、《软件技术基础》上机实验内容1.顺序表的建立、插入、删除。
2.带头结点的单链表的建立(用尾插法)、插入、删除。
二、提交到个人10m硬盘空间的内容及截止时间1.分别建立二个文件夹,取名为顺序表和单链表。
2.在这二个文件夹中,分别存放上述二个实验的相关文件。
每个文件夹中应有三个文件(.c文件、.obj文件和.exe文件)。
3. 截止时间:12月28日(18周周日)晚上关机时为止,届时服务器将关闭。
三、实验报告要求及上交时间(用a4纸打印)1.格式:《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上机实验报告用户名se 学号姓名学院①实验名称:②实验目的:③算法描述(可用文字描述,也可用流程图):④源代码:(.c的文件)⑤用户屏幕(即程序运行时出现在机器上的画面):2.对c文件的要求:程序应具有以下特点:a 可读性:有注释。
b 交互性:有输入提示。
c 结构化程序设计风格:分层缩进、隔行书写。
3. 上交时间:12月26日下午1点-6点,工程设计中心三楼教学组。
请注意:过时不候哟!四、实验报告内容0.顺序表的插入。
1. 顺序表的删除。
2.带头结点的单链表的插入。
3. 带头结点的单链表的删除。
注意:1. 每个人只需在实验报告中完成上述4个项目中的一个,具体安排为:将自己的序号对4求余,得到的数即为应完成的项目的序号。
例如:序号为85的同学,85%4=1,即在实验报告中应完成顺序表的删除。
2. 实验报告中的源代码应是通过编译链接即可运行的。
3. 提交到个人空间中的内容应是上机实验中的全部内容。
一、封面【课程名称】【实验名称】【学生姓名】【学号】【班级】【指导教师】【实验日期】二、实验目的简要说明本次实验的目的和预期达到的效果。
三、实验原理简述实验所涉及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
四、实验环境1. 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________________- 编译器/解释器:________________- 其他相关软件:________________2. 硬件环境:- CPU:________________- 内存:________________- 硬盘:________________五、实验步骤1. 步骤一:________________- 详细描述第一步的具体操作和实现方法。
2. 步骤二:________________- 详细描述第二步的具体操作和实现方法。
3. 步骤三:________________- 详细描述第三步的具体操作和实现方法。
4. 步骤四:________________- 详细描述第四步的具体操作和实现方法。
5. 步骤五:________________- 详细描述第五步的具体操作和实现方法。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结果展示:- 展示实验过程中得到的数据、图表、代码等结果。
2. 结果分析:- 分析实验结果是否符合预期,解释实验现象和结果。
七、实验总结1. 实验收获:- 总结本次实验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2. 实验不足:- 反思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3. 实验建议:- 对实验内容、方法和步骤提出改进建议。
八、实验报告附件1. 实验数据:- 附件中提供实验过程中所得到的数据。
2. 实验代码:- 附件中提供实验过程中编写的代码。
3. 实验图表:- 附件中提供实验过程中生成的图表。
九、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签名】【日期】---请注意,以上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实验报告内容需根据实际实验课程的要求进行调整。
实验报告应详细记录实验过程、结果和分析,以体现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