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一年级普通话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10.00 KB
- 文档页数:51
一年级学讲普通话教案一年级学讲普通话教案范文(通用6篇)一年级学讲普通话教案1一、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
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使学生在情境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学好普通话。
二、教学重、难点1、字于拼音的联系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3、让学生了解普通话的重要性。
三、教学课时二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1、good morning2、刚刚老师说了一句英语,小朋友门反映的真快啊!现在老师再说一句看看你还听的懂吗?(说一句广东话)猜出这是什么地方的语言了吗?(没有)3、想不想知道刚才老师说的是什么啊!4、刚才老师说了一句广东话,我们的祖国很辽阔,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语言,让我门听了就像猜谜语一样的困难,但是只要我们学会了祖国的共同语普通话,走到哪里都可以交流了,刚刚老师的话用普通话说就是“小朋友们早上好!”听懂了吗?所以,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是——《大家都说普通话》(二)教学活动一、初读课文,感受课文1、全班齐读课题2、要说好普通话,老师告诉你门一个秘密,拼音宝宝的帮助可大了,今天拼音宝宝也来到我们的课堂上,和他门打打招呼好吗?(读声母)3、你们想听听课文吗?小手指着课文,认真听4、听完了课文你们想自己读读课文吗?要求:读两遍课文,(1)、在第一遍的时候用自己的小铅笔画出不认识的字。
(2)、读第二遍的时候可别忘了那些红色的拼音宝宝看见他们的时候给他们打打招呼把。
5、汇报不认识的字,全班一起交流6、小结:小朋友们真棒,可以用很多很多的方法识字,特别是遇到不认识的字,我门可以看拼音了。
二、读中感悟1、现在请小朋友们分成四个小组,组长带头,把课文读两遍要求:读准生字、读的流利。
2、请个别同学起来读3、你们也愿意试试吗?(齐读课文)4、读完了课文你们告诉老师你门知道了什么?5、孩子们你们还在知道的真多啊!现在和音乐一起再来把课文美美的读一遍。
课程名称:普通话水平测试辅导授课对象:中专一年级学生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基本要求和评分标准。
2. 提高学生的普通话发音准确性和语音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1. 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的正确发音。
2. 词语的普通话读音和表达。
3. 日常交流中的普通话运用。
教学难点:1. 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的区分和练习。
2. 在实际交流中运用普通话进行表达。
教学准备:1. 普通话水平测试教材及相关辅导资料。
2.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普通话发音示范和练习材料。
3. 练习卡片,用于学生跟读和模仿。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介绍普通话水平测试的重要性及目的。
2. 引导学生了解普通话测试的基本内容和评分标准。
二、普通话发音训练1. 声母训练:讲解普通话声母的发音方法和特点,通过示范和跟读练习,让学生掌握声母的正确发音。
2. 韵母训练:讲解普通话韵母的发音方法和特点,通过示范和跟读练习,让学生掌握韵母的正确发音。
3. 声调训练:讲解普通话声调的发音方法和特点,通过示范和跟读练习,让学生掌握声调的正确发音。
三、词语练习1. 选择常用词语,讲解其普通话读音,让学生跟读和模仿。
2. 进行词语接龙游戏,巩固所学词语的普通话读音。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布置课后练习任务。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巩固1.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声母、韵母、声调发音。
2. 学生自评和互评,指出彼此的发音错误并进行纠正。
二、句子练习1. 选择简单的句子,讲解其普通话读音和表达方式。
2. 学生跟读和模仿,教师个别指导。
三、情景对话练习1. 设计日常生活中的情景对话,让学生用普通话进行模拟练习。
2.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强调课后加强练习的重要性。
3. 布置课后作业,包括发音练习、词语积累和情景对话练习。
教学反思:1. 本节课学生学习普通话的积极性如何?2. 学生在发音训练中存在哪些问题?3. 如何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备注: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中职普通话作品教案教学目标:1. 学习中职普通话的基本规范。
2. 熟悉中职普通话的基本发音、语调、语气等。
3. 了解中职普通话在社会交往中的实际应用。
教学内容:1. 中职普通话的基本规范。
2. 中职普通话的基本发音、语调、语气等。
3. 中职普通话在社会交往中的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1. 中职普通话的基本规范。
2. 中职普通话的基本发音、语调、语气等。
3. 中职普通话在社会交往中的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1. 中职普通话的基本规范。
2. 中职普通话的基本发音、语调、语气等。
3. 中职普通话在社会交往中的实际应用。
教学方法:1. 交互式教学法。
2. 问题导向教学法。
3. 实践教学法。
教学步骤:一、导入环节1. 教师先自我介绍,表示课程名称,然后简单介绍中职普通话教学的背景和课程目标。
2. 小组讨论,学生分享中职普通话的学习心得,并介绍自己的语音习惯和优缺点。
3. 整合小组讨论结果,介绍本课教学设计。
二、新知引入1. 通过听教师的发音和演示,学生学习中职普通话的基本发音。
2. 教师演示中职普通话的语调、语气和声调基本规范,学生模仿老师短语的讲话。
3. 教师讲解中职普通话在社会交往中应用的一些实例,让学生感受其实际意义。
三、知识扩展1. 学生分角色进行模拟对话。
2. 教师介绍一些有关中职普通话的知识和应用实例。
3. 学生分组自主探究中职普通话的常见问题和应对方法,然后互相交流、讨论答案。
四、知识巩固1. 教师以情景作为背景,分配学生角色,让他们自由表达。
2. 教师将学生的表达进行评价,指出错误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3.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评价结果改进自己的表达方式。
五、课堂总结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重点讲述中职普通话的基本原则和要点。
2. 学生自我评价,分组互评,让他们互相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
3. 教师对同学们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概括,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资料:1. 中职普通话相关教材和资料。
2. 课堂模拟对话问题和答案。
中职普通话教案教案主题:中职普通话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提高普通话发音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2. 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以便能够有效地与他人交流。
3.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普通话的习惯,增加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 激发学生对普通话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内容:1. 声母和韵母的发音练习。
2. 词语和短语的朗读和模仿练习。
3. 对话和情景模拟练习。
4. 听力理解和口头回答问题的练习。
教学步骤:步骤一:声母和韵母的发音练习1. 通过示范和解释,向学生介绍普通话的声母和韵母。
2. 要求学生跟读声母和韵母的发音,并进行纠正和指导。
3. 练习声母和韵母的组合发音,并给予适当的反馈。
步骤二:词语和短语的朗读和模仿练习1. 提供一些常用的词语和短语,例如问候语、感谢和道歉等,让学生进行朗读。
2. 模仿教师的示范,练习正确的语音语调和口语表达习惯。
步骤三:对话和情景模拟练习1. 分配学生的角色,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对话练习。
2. 提供一些日常生活和职场情景,让学生在模拟中运用所学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步骤四:听力理解和口头回答问题的练习1. 准备一段与中职学生相关的听力材料,并提出相关问题。
2. 让学生听录音并回答问题,或者进行口头描述。
教学资源:1. 手册、教材和课件:用于教学内容的呈现和辅助学生学习。
2. 录音设备和材料:用于听力理解和口头练习。
评估方法:1.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
2. 学生对课堂练习的掌握情况。
3. 听力理解和口头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课后作业:1. 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课外实践练习口语表达。
2. 要求学生复习并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3. 提供练习材料,例如对话和文章,以帮助学生扩充词汇和语言运用能力。
师生互动:1.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示范和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练习。
2. 教师提供反馈和评价,帮助学生不断改进和提高。
教学反思:1. 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发音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和纠正。
2.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课程名称:普通话授课班级: [班级名称]授课教师: [教师姓名]授课时间: [具体日期]课时: [课时数]---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普通话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
- 掌握普通话的基本语音、词汇和语法。
- 熟悉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相关知识。
2.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普通话发音准确性和流利性。
- 培养学生的普通话听说读写能力。
- 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生对普通话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普通话概述:- 普通话的定义、发展历程和现状。
- 普通话与其他方言的关系。
2. 普通话语音:- 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方法。
- 常见声母、韵母、声调的对比练习。
3. 普通话词汇:- 词汇的构成、分类和运用。
- 常见易混淆词汇的对比练习。
4. 普通话语法:- 句子的构成、成分和类型。
- 常见语法错误的纠正和练习。
5. 普通话水平测试:- 测试内容、形式和评分标准。
- 测试技巧和备考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趣味游戏、话题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 教师详细讲解普通话的相关知识,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3. 练习:- 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练习,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4. 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 学生对普通话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和数量。
3. 普通话水平测试:- 学生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成绩。
---五、教学资源1. 教材: [教材名称]2. 多媒体课件:普通话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教学课件。
3. 网络资源:普通话学习网站、在线测试平台等。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
中职普通话教案模板范文【主题】中职普通话教案模板范文【引言】中职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旨在为学生提供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而中职普通话教学在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提供一个中职普通话教案模板范文,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活动。
【正文】一、教学目标中职普通话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音语调、发音准确、流利自如的现代汉语交际能力。
在设计教学模板时需明确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普通话学习中逐渐提高。
1. 提高学生语音语调准确性。
2. 增加学生普通话词汇量和适应力。
3. 培养学生通过普通话进行交际的能力。
4. 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其能够应对各种语言交际情境。
二、教学内容在普通话教学中,内容的选择和安排是非常关键的。
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进行精心设计,既要适应学生的接受能力,又要充分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
1. 语音语调训练:通过教学模板中的互动练习,引导学生正确发音。
可以通过对比、听音辨音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语音语调准确性。
2. 词汇积累与运用:在模板中设置不同主题的词汇表,引导学生学习并运用相关词汇。
可以通过朗读、语境填空等活动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
3. 口语表达与交际:通过情景对话、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并练习口语表达。
学生可以根据模板中提供的问答对话进行练习,进而在实际情景中灵活运用。
4. 阅读与写作训练:通过模板中的阅读材料和写作任务,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教师可以提供适当的写作指导,引导学生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活动在教学模板中,提供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从而加深对普通话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1. 录音练习:设计一系列的录音练习,让学生模仿和跟读,提高语音语调准确性和流利度。
2. 分组演绎:将学生分成小组,在模板的情境中进行角色扮演,实际运用普通话进行交际。
3. 语言游戏:设计一些趣味性的语言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字谜猜、情景联想等。
普通话教学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普通话的发音方法和技巧,提高发音准确性。
2. 使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增强语感。
3. 培养学生熟练运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普通话的发音方法及技巧2. 普通话的声调、声母、韵母表3. 课文的朗读和背诵4. 日常会话练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普通话的发音方法和技巧,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2. 难点:声母、韵母、声调的准确运用,日常会话的表达。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以标准普通话进行示范,学生跟随模仿。
2. 练习法:学生通过朗读、背诵、对话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3. 互动法:学生之间进行对话交流,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普通话发音方法及技巧、声母、韵母、声调表。
2. 课文材料:选取适合学生水平的课文,用于朗读和背诵。
3. 练习册:配合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练习。
六、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进行简单的普通话问候,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2. 发音训练:讲解并示范普通话发音方法及技巧,让学生跟随练习。
3. 声母、韵母、声调表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声母、韵母、声调表,并进行练习。
4. 课文朗读与背诵:让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错误,进行背诵练习。
5. 日常会话练习:模拟日常场景,让学生进行普通话对话练习。
七、教学作业1. 完成练习册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2. 课后找普通话伙伴进行对话练习,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八、教学评价1. 发音准确性:评价学生在发音训练中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2. 课文朗读与背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纠正发音错误。
3. 日常会话能力:评估学生在对话练习中的表现,提出改进建议。
九、教学拓展1. 组织普通话演讲比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2. 开展普通话角活动,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提高普通话水平。
3. 推荐学生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检验学习成果。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课时授课计划课时授课计划发音例词:zh一zh 茁壮主张战争招致发音例词:ch一ch 长城车床查抄超产发音例词:sh一Sh 山水神圣闪烁伤神山势发音例词:r——r 柔软仍然忍让容忍荣辱发音例词:z——z 总则自在遭罪宗族发音例词:c——c 粗糙苍翠猜测残存参差发音例词:s——s 琐碎思索洒扫色素2.韵母普通话有39个韵母。
其中23个由单元音或复合元音充当,16个由元音加鼻辅音构成。
韵母的结构。
韵母的内部结构,可根据发音时的响亮清晰程度分成三部分:韵头、韵腹、韵尾。
其中声音最响亮的部分是韵腹(也叫“主要元音”),韵腹前边是韵头,后边是韵尾(参见“普通话韵母结构表”)。
韵母的分类。
韵母按开头元音的实际发音口形分类,可以分为四类: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简称“四呼”。
三怎样说好普通话1.克服心理障碍 普通话并不难学,难的是对心理状态的调整和改善。
许多同学在学习普通话时害怕自因生硬别扭的发音出丑,或是畏惧长时间训练的困难,这些心理障碍常常使学习进步缓慢。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及时调节我们的心理状态,放下心理包袱,大胆地开口讲。
任何学习都有一个从拙笨到熟练的过程,学习普通话也不例外,要尽早达到熟练程度,只有下苦功夫克服困难,战胜畏惧心理,才能成为学习中的胜利者。
反之,如果在学习中过分顾及面子,不敢坦然面对自己的发音缺陷,更不能以顽强的意志和艰苦的努力去克服,改善它,一味的退避畏缩,其结果不仅使自己付出了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而且容易造成心理上的阴影,加重今后学习和生活的负担。
总之,调整好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是学好普通话的重要前提。
2.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任何语言都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
它直接影响和制约着语言的学习和应用。
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克服本地方言环境的负面影响,尽可能为自己创造一个有利的普通话环境。
要做好这一点的关键在于主观认识的加强。
如果我们有了学好普通话的迫切要求,自然就容易对普通话产生特别的兴趣和高度的自觉性,自觉寻找各种可以接触普通话的机会,对普通话学习的强烈愿望还可以促使自己自。
教案笔记课堂教学安排教学过程 绕口令游戏激趣导入刚往窗上糊字揭示课题注:在江苏省连云港地区,普通话普遍存在平翘舌不分的问题,通过绕口令游戏让学生了解自身的不足。
―、普通话概述 1•什么是普通话?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是现代汉语的标准语。
“普通话”中的“普通”二字,是“普通通用”的意思。
根据1955年全国“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精神,经国务院批准,“普通话”的具体含义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 同语。
2.为什么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北京一直是历朝历代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话亦是历朝历代的官话,影响力非方言可比。
北京话有21个声母、39个韵母、4个声调,易懂易学。
3•为什么推广普通话? 有利于克服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4•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怎样? 推广普通话虽然意义重大,但普通话不可能完全取代方言。
“乡音”和“乡情”是密不可分的,是地方文化的载体之一。
推广普通话不是为了消灭方言,而是为了消除不同方言造成的隔阂。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章普通话和普通话水平测试概述挑战自我小测试读单音节字词100个音节忡四犒抽枯掌乡欧咳凝扉窘考听式开田肿广茬洒铐删俸杨弯寺犁它下侠孀井痞总粤陨字梨身织早壮寒嘈秒鹅虐青涧瓜梭很从迁蜷仍摇替砸促宾叫褐膘北婶嫦坟恩缺卵独摸晚递愁遍葬册买室蛰抨糠谱骗景锤箴人美淡加眨江辣癌劣辆三级甲等(三甲):70—79.9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母发音失误较多,难点音超出常见范围,声调调值多不准。
方言语调较明显。
词语、语法有失误。
三级乙等(三乙):60—79.9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失误多,方音特征突出。
方言语调明显。
词语、语法失误较多。
外地人听其谈话有听不懂的情况。
4•普通话水平测试试卷的构成和评分试卷包括4个组成部分,满分为100分。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普通话2. 授课班级:[班级名称]3. 任课教师:[教师姓名]4. 课时安排:[总课时数]课时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普通话的基本语音知识,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等。
-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普通话发音准确度、语流音变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
-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的正确发音。
- 语流音变的规律和技巧。
- 普通话口语表达的规范性和流畅性。
2. 教学难点:- 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的细微差别。
- 语流音变的复杂性和变化规律。
- 普通话口语表达的得体性和情感表达。
三、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 普通话语音概说- 声母学习(以单声母为主)- 发音器官的介绍与练习2. 第二课时- 声母学习(以复声母为主)- 韵母学习(以单韵母为主)- 发音器官的练习与发音要领3. 第三课时- 韵母学习(以复韵母为主)- 声调学习- 语调、语气的练习4. 第四课时- 语流音变的基本规律- 朗读练习- 口语表达练习5. 第五课时- 普通话口语表达的技巧- 交际语境下的口语表达- 情景模拟练习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普通话语音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发音观念。
2. 练习法:通过大量的发音练习,使学生掌握普通话语音的发音技巧。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普通话语音知识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 模拟法:通过情景模拟练习,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五、教学手段1. 多媒体教学:利用PPT、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2. 实物教学:展示发音器官模型,帮助学生直观了解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练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音准确度、参与度、口语表达能力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普通话语音知识的掌握程度。
中职普通话教学的教案教案标题:中职普通话教学的教案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普通话听说能力,使其能够准确流利地运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交流。
2. 培养学生正确的普通话发音和语调,使其能够在实际应用中表达自己的意思。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使其能够进行简单的演讲和口头报告。
教学内容:1. 普通话拼音和声调的学习:学生学习普通话的拼音系统,掌握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发音规则。
2. 词汇和句型的学习:学生学习常用的词汇和句型,包括日常用语、问候语、购物用语等。
3. 口语练习:通过角色扮演、对话练习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4. 听力训练:通过听录音材料和进行听力理解练习,提高学生对普通话的听力理解能力。
5. 语音训练:通过模仿和练习,纠正学生的发音错误,提高其普通话语音准确性。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普通话的录音或展示一些普通话的图片,引起学生对普通话的兴趣,并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观点。
2. 拼音和声调的学习:介绍普通话的拼音系统和声调规则,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
3. 词汇和句型的学习: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跟读,学习常用的词汇和句型,并进行词汇和句型的操练。
4. 口语练习: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对话练习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
5. 听力训练:播放普通话的录音材料,让学生进行听力理解练习,并进行相关的听力训练活动。
6. 语音训练: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模仿练习,纠正学生的发音错误,提高其普通话语音准确性。
7. 总结和评价: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给予学生相应的评价和反馈,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教学资源:1. 普通话教材和教具:包括普通话教科书、录音材料、图片等。
2. 角色扮演和对话练习的素材:包括日常生活场景、购物场景等。
3. 听力训练材料:包括普通话录音材料、听力理解题目等。
4. 语音训练材料:包括普通话发音示范录音、发音练习材料等。
中职普通话教案教案标题:《中职普通话教学》教案目标:1. 学习并掌握中职普通话基本词汇和句型;2. 练习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对普通话的运用水平;3. 培养学生正确的发音习惯和口语表达能力;4. 实践中职普通话的运用,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教学内容:1. 中职普通话基础知识的学习:声母、韵母、声调;2. 掌握基本汉字读音、词汇和句型;3. 运用中职普通话进行日常交流、表达个人观点等。
教学流程:第一课:中职普通话基础知识介绍1. 引入:通过播放普通话的正确发音和错误发音,让学生听出差异并进行讨论。
2. 教学:向学生讲解中职普通话的声母和韵母的发音规律,以及声调的区分。
3. 练习:分组进行声母、韵母和声调的练习,纠正学生发音错误。
第二课:认识中职普通话常用词汇1. 引入:给学生分发中职普通话常用词汇表,让学生通过听读记的方式熟悉这些词汇。
2. 观摩示范:老师进行词汇示范,引导学生跟读。
3. 练习:学生两人一组,通过对话的形式运用这些词汇进行交流。
4. 小结:总结本课学习的词汇,巩固记忆。
第三课:中职普通话句型的学习1. 引入:以日常生活场景为例,向学生展示中职普通话的常用句型。
2. 教学:向学生讲解这些句型的用法和正确的语序,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3. 练习:学生分角色进行情景对话,运用这些句型进行实践。
第四课:中职普通话实践运用1. 引入:以场景问题为基础,让学生进行讨论和表达观点。
2.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运用中职普通话进行真实情境的模拟对话。
3. 展示:学生展示他们的对话,老师进行点评和评价。
教材准备:1. PowerPoint课件,包括声母、韵母和声调的规则以及中职普通话的实例句。
2. 中职普通话常用词汇表。
3. 角色扮演的情景对话卡片。
教学评估:1. 学生的词汇掌握情况,可通过小组对话进行评估。
2. 学生的发音和口语表达能力,可通过教师的观察和点评进行评估。
3. 学生参与角色扮演的积极程度,可通过对话展示和互动评价。
中职普通话教案模板范文中职普通话教案教学目标:1.听说读写能力:学习并掌握20个常用汉字,能正确发音、辨认和书写;2.语法知识:学习并掌握五种基本的句型结构,能运用所学知识组成简单句;3.交际能力:能够进行日常生活的简单问候和交流,能听懂并回答教师的提问。
教学重点:1.字母、字形的掌握;2.常用汉字的学习;3.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交流。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黑板、白板、教学图表、汉字练习本、学生小白板、笔。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汉字及发音的学习1.教师向学生介绍汉字的基本结构和发音规则;2.教师通过课件和教学图表示范并教授五个常用汉字的写法,并让学生进行模仿和练习;3.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汉字的发音示范,并让学生跟读练习;4.教师让学生互相检查并纠正发音问题;5.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汉字练习本上完成五个汉字的书写和发音练习。
第二课时:语法句型的学习1.教师向学生介绍五种常用的句型结构,并通过例句的形式进行解释和说明;2.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句型的示范音频,并让学生跟读练习;3.教师与学生进行师生问答练习,培养学生独立回答问题的能力;4.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小白板上完成简单句的写作练习,并进行展示。
第三课时:日常交流的练习1.教师向学生介绍日常生活中的问候用语和简单交流用语;2.教师通过课件和教学示范,让学生掌握如何进行日常问候和交流;3.教师与学生进行问答练习,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对话;4.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与同伴进行实际的日常交流练习,记录对话内容。
教学评价:1.通过平时的练习和课堂表现,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行综合评价;2.对学生书写的汉字进行评价,纠正错误并加以表扬;3.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勇敢表达和自信交流。
教学总结:1.回顾本次教学内容,强调学生掌握的重点和难点,并进行复习巩固;2.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和技巧,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所学知识;3.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学习普通话,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
普通话教案高职教案标题:高职普通话教案 - 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提高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包括正确发音、流利对话和语法运用。
2. 培养学生的听力技巧,使他们能够理解并回应各种日常生活和职场场景中的口语表达。
3.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能够自如地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和表达。
教学内容:1. 普通话发音练习: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等基本发音要点的讲解和练习。
2. 口语对话练习: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进行日常生活和职场中常见的口语对话练习,如问候、介绍自己、提出建议等。
3. 语法运用:通过针对高职学生的教材和学习内容,结合实际情境,进行语法知识的讲解和运用练习。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段有趣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普通话学习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2. 发音练习:介绍普通话的基本发音要点,如声母、韵母和声调,并进行相应的发音练习。
3. 口语对话练习: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设计一系列口语对话练习,包括日常生活和职场场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对话练习。
4. 语法运用:结合高职学生的教材和学习内容,选择一些常用的语法知识点进行讲解,并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5. 听力训练:选择一段与高职学生学习内容相关的听力材料,让学生进行听力理解和回答问题的练习。
6. 互动交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互动交流,提出问题、分享观点,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教学资源:1. 普通话发音教学材料:包括声母、韵母和声调的讲解和示范。
2. 口语对话练习材料:包括日常生活和职场场景的对话练习题。
3. 语法运用教材:根据高职学生的教材和学习内容,选择相关的语法知识点进行讲解和练习。
4. 听力训练材料:选择与高职学生学习内容相关的听力材料,包括录音和问题。
评估方法:1. 口语表达评估:通过口语对话练习和角色扮演,评估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流利度。
2. 语法知识评估:通过语法运用练习和问答形式,评估学生对所学语法知识的掌握程度。
中职普通话培训教案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普通话发音和语调。
2.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沟通能力。
3.提高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1.普通话发音与语调规则的学习。
2.声调、声母、韵母的学习与练习。
3.常用口语表达及情景对话练习。
三、教学方法1.听力训练:通过听力练习帮助学生听准普通话的发音。
2.口语训练:通过模仿、跟读、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3.练习与测试:通过练习题和测试题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普通话发音与语调规则1.介绍普通话发音的重要性和正确发音的基本原则。
2.学习普通话的四个声调,并进行相关的练习。
3.学习普通话的声母与韵母,并进行相关的拼读练习。
第二课:普通话口语表达1.学习常用口语表达的基本句型和词汇。
2.进行情景对话练习,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进行口语训练,分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对话练习。
第三课:中华文化的认识与理解1.介绍中华文化的特点、历史背景和重要传统。
2.学习并理解中华文化背后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3.通过讨论和小组活动,提高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五、教学评估与考核1.利用练习题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估。
2.利用口语对话和角色扮演等形式,考核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定期进行听力测试,评估学生对普通话发音的准确度。
六、教学资源1.教科书《中职普通话教材》。
2.听力练习录音材料。
3.练习题和测试题。
七、教学环境与设备1.教室内设置合适的音响设备。
2.准备投影仪和电子白板等教学辅助设备。
3.提供学生使用的练习和测试纸。
八、教学团队1.主讲教师:负责课程教学、教案制定和评估。
2.教学助理:协助课堂管理、学生答疑和教学资源准备。
以上是中职普通话培训教案的详细方案,供您参考。
如有需要,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
特殊应用场合:1.面向外语专业学生的普通话培训•针对这一特殊场合,可以增加以下条款:–增加针对外语学生的发音难点和常见错误的教学内容。
职高一年级普通话课程教案教师姓名:张翼适用专业:公共课开课时间: 2008 至 2009学年两学期课程要求: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普通话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的一门教育技能训练课,主要学习普通话声韵调的基本原理和语流音变规律,训练发音辨音技能以及用普通话朗读、说话的技能。
通过笔试考核学生对普通话知识的掌握,对普通话语音的分析和汉语拼音的运用等情况,据此评价学生对有关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口试考核学生声韵调发音的标准程度、口语表达中语流音变的准确自然程度和语调的自然流畅程度,以及词汇语法的规范程度。
据此评价学生说普通话的能力和水平及其提高程度。
也可以据此检验教学效果和发现不足,以便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课时安排:34学时学习建议:1. 思想重视,肯下苦功。
这是前提。
2. 加强训练,把知识转化为技能。
3. 找出规律。
(1)普通话语音系统的内部规律。
(2)普通话语音系统与其他音系(包括古音、方音)的对应规律。
(3)普通话语音与语言中其他几部分的相关规律。
绪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普通话和地方话;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方针和任务;学习普通话的意义和方法。
2. 了解语音学的一些基本知识,语音的性质;语音的基本概念。
3. 熟悉汉语拼音方案和国际音标。
课时安排:3学时。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语音的性质、音素、元音、辅音、国际音标。
二、教学过程(一)普通话和普通话课1课程学习的目的、任务①贯彻推普方针政策,进行以纠正方音为主的普通话语音的系统学习、训练,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增强语言规范意识,进而具有说标准或比较标准、流利普通话的能力,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语言表达基础。
②近期目标:通过学习训练,顺利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二级乙等以上)。
2.普通话和地方话(1)普通话普通话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三个要素:①标准音:北京语音。
采用了北京话的声、韵、调系统,但北京人口语中一些太土的成分以及过多的轻声、儿化,普通话并不吸收。
如“王府井儿,大栅栏儿”。
提示学生思考:普通话是不是就是北京话?②基础方言:北方话。
北京话中有些表现力不强的词语,普通话并没有吸收,而采用了其他方言中的表现力较强的词语。
如:“老爷儿(太阳)”,“取灯儿(火柴)”“今儿个(今天)”“Cèi (打碎)”。
(介绍基础方言)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北方话的基础上产生的,为什么要用北方方言作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产生的基础方言呢?因为:Ⅰ北方话分布范围最广,使用人口最多;Ⅱ民族共同语的形成与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分不开的。
北方一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代建都大多在北方。
北京话是北方方言的代表,北京这个地方是辽、金、元、明、清等朝代的都城,八百多年来,一直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北京话作为“官话”——官府的工作语言,随着政治影响传布到各地,在全国汉族当中立下了根基,逐渐成为各方言间共同使用的交际工具。
Ⅲ政治、经济发达的地方,文化艺术也繁荣。
北方话还有较大的文化影响,元代的戏剧,明清的小说,都是用北方话写成的。
北方话传播范围最广、影响最大。
③语法规范:典范的现代的白话文著作。
(2)地方话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①汉语方言我国是一个方言分布十分复杂的国家,有的地方仅一山一水之隔,彼此说话就听不懂。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交通事业发展很快,汽车、火车、飞机这些交通工具的出现,缩短了各地间的距离,人们在几小时内就可从南方飞到北方。
另外,文化教育事业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也促使人们交往频繁,这一切又为语言的集中提供了条件。
但是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情况比较复杂,方言的存在也是客观的。
从理论上讲,方言指的是通行在某一地区的语言,它是民族共同语的地域分支或地方变体。
方言通行的地区称为方言区。
1988年由香港朗文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语言地图集》把汉语的方言区分为五个层次:大区——区——片——小片——点,如:官话大区——西南官话区——桂柳片——阳朔点。
粤语区——勾漏片——玉林点我国方言分布概况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
全国各地都有说汉语的居民。
由于山川阻隔和社会历史原因,远在上古时期,汉语就有了方言的分歧。
在一个时期内,我国语言学界把现代汉语划分为七大方言区。
这是传统地划分汉语方言的方法。
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吴方言以上海话或苏州话为代表湘方言以长沙话为代表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客家方言以广东梅州话为代表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闽方言以福州话、厦门话为代表(以上方言的分布地区详见教材)1988-199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联合编绘并由香港朗文出版社的《中国语言地图集》,对原来的方言区划进行了调整,把北方方言改名为“官话”(用旧名),北方方言区改名为“官话大区”。
在官话大区里面分出八方次方言区(分布详见教材)。
广西桂林就属于西南官话区。
另外,从原来的北方方言里面分出来一个“晋语”(包括山西省和山西毗临有入声的地方),安徽南部划出一个“徽语”,从广西划出一个“平话”。
这样汉语的方言就增加到了十种。
在以上我们所提到的汉语各方言,“晋、湘、赣、客比较接近普通话;徽、吴跟普通话差别较大,差别最大的是粤、闽和平话。
但是,这些方言跟普通话之间,都可以找到语音对应关系。
中国方言分布根据中国社科院出版的《中国方言分布图》整理的中国方言代表城市:一、官话区1,东北官话区。
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地区。
代表城市有沈阳,长春,哈尔滨,鞍山,阜新,通辽,吉林,通化,延吉,白城,乌兰浩特,齐齐哈尔,黑河,佳木斯,牡丹江,海拉尔,满洲里等。
2,北方官话区。
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北部津冀鲁一带,在黑龙江省嘉荫县有零星分布。
代表城市有秦皇岛,唐山,天津,保定,石家庄,邢台,滨州,济南,潍坊,日照等。
3,胶辽官话区。
主要分布在胶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在黑龙江省虎林市和抚远县有零星分布。
代表城市有,青岛,大连,烟台,威海,丹东,营口等。
4,北京官话区。
主要分布在北京周边,冀蒙辽交界地区,新疆北部也有广泛分布。
代表城市有北京,廊坊,承德,赤峰,朝阳,克拉玛依等。
5,中原官话区。
分布范围较广,主要分布在华北以及山陕宁陇的南部,新疆中南部也有广阔的分布,甘肃北部阿克塞有零星分布。
代表城市有临沂,徐州,济宁,宿州,阜阳,郑州,商丘,许昌,周口,驻马店,信阳,南阳,洛阳,运城,临汾,西安,延安,铜川,汉中,宝鸡,固原,天水,西宁,库尔勒,伊宁,阿克苏,喀什,和田等。
6,兰银官话区。
主要分布在宁夏和甘肃北部以及新疆西部,疆北有零星分布。
代表城市有兰州,银川,金昌,嘉峪关,玉门,吴忠,石嘴山,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哈密。
7,江淮官话区。
主要分布在江淮地区,鄂陕渝交界地区有少量分布。
代表城市有南京,连云港,盐城,淮阴,扬州,淮南,合肥,六安,芜湖,安庆,九江。
8,西南官话区。
划分比较笼统,所以覆盖面极广,包括有湖北大部,四川东部,陕西南部,湖南北部和西部,广西西部,云南和贵州的全部。
代表城市有武汉,襄樊,十堰,荆州,宜昌,恩施,常德,重庆,达州,绵阳,南充,万州,雅安,乐山,自贡,泸州,内江,宜宾,西昌,攀枝花,昆明,大理,楚雄,保山,玉溪,个旧,东川,贵阳,六盘水,安顺,都匀,遵义,河池、桂林、柳州等。
9,西南官话与土话并用地区。
分布在湖南南部。
代表城市——郴州。
二、晋语区主要分布在山西大部,陕西北部,内蒙古中南部,河北西部和河南西北部一带。
代表城市有太原,大同,忻州,榆次,长治,安阳,新乡,邯郸,张家口,呼和浩特,包头,集宁,东胜,乌海,榆林等。
三、赣语区主要分布在江西北部,湖北东南部和安徽西南部,湖南中西部有少量分布。
代表城市有南昌,景德镇,抚州,宜春,萍乡,吉安,黄石,咸宁等。
四、徽语区主要分布在安徽南部,皖赣浙交界地带。
代表城市——黄山。
五、吴语区主要分布在上海,苏南,浙江大部,安徽沿江部分地区以及江西东部。
代表城市有上海,南通,无锡,苏州,常州,铜陵,杭州,绍兴,宁波,金华,台州,温州,丽水,衢州,上饶等。
六、湘语区主要分布在湖南大部和广西东北部。
代表城市有长沙,湘潭,株洲,岳阳,益阳,娄底,邵阳,衡阳等。
七、客家话区分布很杂,主要集中在赣南,粤北,闽西及,湘东南;另外台湾,广东东南,广西各地都有相对分散地分布;川东各地也都有客家人的居民点。
代表城市有赣州,梅州,韶关,惠州,柳州,新竹等。
八、粤语区主要分布在广东中西部,广西东部和南部。
代表城市有香港,广州,澳门,深圳,江门,肇庆,茂名,梧州,玉林,北海,钦州,凭祥等。
九、平话区分散分布在广西中部和北部。
代表城市有南宁,桂林,百色等。
十、闽南语区1,闽南区。
主要分布在福建南部,潮汕地区,台湾和雷州半岛地区;浙江南部亦有分布。
代表城市有厦门,泉州,漳州,汕头,湛江,台北,台南,高雄等。
2,莆仙区主要集中在福建莆田,仙游一带。
代表城市——莆田。
3,闽东区主要分布在福建北部,温州南部亦有少量分布。
代表城市有福州,宁德等。
4,闽北区主要分布在福建西北部。
代表城市——南平。
5,闽中区集中分布于福建中部三明附近。
代表城市——三明。
6,琼文区主要分布在海南岛东部和南部沿海一带。
代表城市有海口,三亚,文昌等。
7,邵将区主要分布在闽西北邵武,将乐一带。
代表城市——邵武。
十、乡话区分布于湖南怀化,湘西东部。
无代表城市。
十一、韶州土话区分散分布于湘粤赣交界一带。
无代表城市。
十二、儋州话区只分布在儋州周边。
代表城市——儋州。
注:少数民族语言不在统计范围中。
广西方言分布广西能说或能听懂汉语方言的人口约3000万。
据1982年统计,广西汉族人口2200多万,都说汉语方言。
少数民族中许多人也用汉语方言作为交流的工具。
广西是中国汉语方言种类最多的省(区),有粤语、西南官话、客家话、平话、桂北湘方言、闽方言6种。
粤语使用人口最多,其后依次是西南官话、客家话、平话、桂北湘方言、闽方言。
粤语广西汉语中流行最广的一种方言,属汊语粤方言。
又称白话。
使用人口1500多万。
主要分布桂东南。
以桂东北的贺县至桂南的南宁市、凭祥市为分界线。
线的东南主要说粤语,几乎占广西总面积的1/3;线的西北说粤语的不多,分布也较分散。
广西粤语与广州话相近,互能听懂。
一部分粤语居民迁入少数民族地区杂居,吸收了少数民族语言成份,形成如勾漏粤语等与广州话相异较大的土语。
梧州粤语汉语粤方言的次方言,在粤语中与广州话最接近。
主要分布在梧州市,平南县大安、丹竹、武林3镇,桂平县城及金田镇,苍梧县城,贺县县城及附近。
内部差异很小。
使用人口近100万。
以梧州话作代表,语音系统声母21个,韵母46个。
邕浔粤语汉语粤方言的次方言之一。
与梧州粤语比较相近,能互相听懂。
语音系统吸收了少数民族语言特别是壮语的成分,元音普遍高化,多类韵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