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普通话的声调-优质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9.76 KB
- 文档页数:4
普通话声调教案普通话是中国的官方语言,也是全球最多人使用的语言之一。
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声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普通话有四个声调和一个轻声,每个声调都有不同的发音方式和意义。
因此,正确的声调发音对于学习普通话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教学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正确地发音和记忆普通话的声调。
声调的基本知识普通话有四个声调和一个轻声。
它们分别是:1.第一声:平声,发音时声带不动,声音平稳。
2.第二声:升调,发音时声带向上拉,声音上扬。
3.第三声:降升调,发音时声带先向下拉再向上拉,声音先下降再上扬。
4.第四声:降调,发音时声带向下拉,声音下降。
5.轻声:不发声,只有一个轻微的气息。
每个声调都有不同的发音方式和意义。
例如,“ma”这个音节在不同的声调下有不同的意义。
第一声的“ma”表示“麻”,第二声的“ma”表示“妈”,第三声的“ma”表示“马”,第四声的“ma”表示“骂”,而轻声的“ma”则表示“吗”。
教学方法和技巧1. 视频教学在教学普通话声调时,可以使用视频教学的方式。
通过视频教学,学生可以看到老师的口型和发音方式,更容易理解和模仿。
同时,视频教学也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更加方便。
2. 练习口型正确的口型是发音的关键。
在教学普通话声调时,可以让学生练习正确的口型。
例如,在发第一声时,嘴巴要张开,舌头放平,声音要平稳。
在发第二声时,嘴巴要稍微闭合,舌头向上卷起,声音要上扬。
在发第三声时,嘴巴要稍微闭合,舌头先向下卷起再向上卷起,声音要先下降再上扬。
在发第四声时,嘴巴要稍微闭合,舌头向下卷起,声音要下降。
在发轻声时,嘴巴要轻轻闭合,不发声。
3. 练习听力在教学普通话声调时,可以让学生练习听力。
通过听力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不同声调的发音方式和意义。
例如,可以播放一些普通话的录音,让学生听出不同的声调和意义。
4. 练习口语在教学普通话声调时,可以让学生练习口语。
通过口语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不同声调的发音方式和意义。
普通话声调训练教学设计一、概述普通话声调是汉语中非常重要的语音特征之一,准确地使用声调可以提升说话的表达力和交流效果。
然而,很多学习者在学习普通话时对声调的掌握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为了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普通话声调,在本文中将设计一套普通话声调训练教学方案。
二、教学目标1.了解普通话声调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掌握普通话声调的发音方法和规律;3.准确地运用普通话声调进行口语表达。
三、教学内容1.普通话声调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介绍普通话声调的定义和基本特点;- 分析普通话声调的分类和特征。
2.普通话声调的发音方法和规律- 介绍普通话声调的基本发音方法;- 分析普通话声调的变调规律;- 提供典型的声调发音示范和练习。
3.普通话声调的训练方法和技巧- 设计针对不同声调的训练活动,如配音练习、对话演练等;- 引导学习者进行声调的模仿和实践;- 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声调训练材料,如快速口语对话、文章朗读等。
四、教学步骤1.普通话声调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向学习者介绍普通话声调的定义和分类;- 分析普通话声调的特征,并进行讨论和练习。
2.普通话声调的发音方法和规律- 通过示范性音频和口型动作展示普通话声调的发音方法;- 分析普通话声调的变调规律,解释其中的规则和特殊情况。
3.普通话声调的训练方法和技巧- 设计配音练习活动,要求学习者模仿和录制典型的声调;- 分组进行对话演练,鼓励学习者在对话中运用不同的声调;- 制作快速口语对话材料,要求学习者根据提供的情景和角色进行朗读。
五、教学评估1.口语评估- 设计教学任务,要求学习者在对话或朗读中准确运用普通话声调,进行评分评估;- 提供反馈和建议,帮助学习者改进声调发音。
2.练习反馈- 设计练习题,要求学习者根据给定的音标和声调进行朗读,进行评分评估;- 提供正确的发音示范和错误的修正建议。
六、教学资源1.教材和教具- 准备一本普通话声调教材,包含基本概念、发音方法、练习材料等;- 准备录音和视频设备,用于示范和评估。
汉语拼音标调法(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了解拼音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学习听、说、读、写拼音及其标调。
3.能正确朗读生字词,并用拼音书写,达到与自然语言接轨的拼音应用能力。
4.通过汉字拼音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
二、教学过程1.复习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拼音有哪些声母?韵母?”学生复习回答:“我们学习了声母 b、p、m、f、d、t、n、l;韵母 a、e、i、o、u。
”2.新知(1)概念介绍教师向学生介绍拼音的定义和作用:“拼音是中国汉字书写规范中的音标,是汉字转写成拉丁字母,便于人们阅读和使用的一种方法。
”(2)拼音标调法教师向学生介绍拼音标调法:“拼音标调是为了区别相同拼音但不同音调的字。
汉字的声调共有四种: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拼音标调用数字1、2、3、4表示,表示声调的位置在声母后面。
”举例说明如下:拼音声调拼音标调ma阳平ma1má去声ma4mǎ上声ma3mà降声ma2另外,英文电脑输入法中可通过数字键盘输入对应的数字标调。
(3)练习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汉语拼音和标调,反复演示,学生跟读,逐渐掌握。
3.巩固拓展教师出示生字词,让学生使用拼音书写,并标上正确的声调。
如:•椅 yi3•花 hua1•小猫 xiao3 mao1然后,让学生相互交换,朗读出自己书写的拼音,检验是否正确。
4.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所学的内容,对汉语拼音的标调方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多加练习,提高对汉语拼音的认读能力。
三、课后作业1.抄写生字三遍,并标上拼音及标调2.继续练习拼音的朗读和书写3.准备下节课练习册和巩固·考查(第2课时)配套练习。
排名!前一百名高校,美国占去半壁江山,共有51所大学入围;加拿大高校也比较亮眼,全加第一的多伦多大学位列全球第17名,比去年上升了11名。
而中国高校今年则近乎跌出全球百名榜,成绩最佳的北京大学从去年的54名跌至92名,而中国最受欢迎的清华大学则从去年的65名下降到98名。
CWUR从2012年来每年公布一次全球大学排行榜,与其它榜单例外的是,这份榜单更注重大学的教育质量,就业情况,研究成果以及被引用的数量等方面,并不完全依赖大学自己提供的调查数据。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普通话的声调-优质教案普通话共有四个声调:“-”是第一声,叫阴平声。
发音时,声带绷到最紧,始终没有明明变化,保持音高。
“/”是第二声,叫阳平声。
发音时,声带从不松不紧开始,逐渐绷紧,到最紧为止,声音由不低不高升到最高。
“∨”是第三声,叫上声(“上”在这里读shǎng)。
发音时,声带从略微有些吃紧开始,立刻松懈下来,稍稍延长,然后迅速绷紧,但没有绷到最紧。
上声的音长在普通话四个声调中是最长的。
“\”是第四声,叫去声。
发音时,声带从紧开始,到完全松懈为止。
声音由高到低。
去声的音长在普通话四个声调中是最短的。
一、选择题.下列属于相对薄弱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是.绿洲荒漠交界带.地质灾害易发区解析:选D相对薄弱的自然生态系统多见的有海岛生态系统、干旱区生态系统和高寒带生态系统等。
.下列属于非洲的荒漠化问题特别危机的自然原因是(.气候干旱.过度放牧解析:选A非洲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珍稀,气候干旱,荒漠化问题特别危机;乱垦滥伐、过度放牧和破坏植被为人为原因。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沙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河北怀来沙漠离北京天安门已不够70 km。
我国形成的沙漠化土地有85%是滥垦、滥牧和滥伐森林的结果;10%是水资源利用不当和工矿建设破坏林草造成的;5%是沙丘入侵农田和草场所致。
据此完成~题。
.这些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这些沙漠化土地的形成(.主要是人类对土地进行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使植被受到破坏所致.是人类发展工农业所致.主要是由于降水减少,蒸发加剧.是由于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牧业土地推进解析:3.C4.A第题,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和具有旱害的半湿润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
教案课题腔调讲课时间2017 年11 月10 日课时安排2课型新讲课教课目的1.让学生理解汉语有腔调,每个音节都有固定的腔调,不只有高低之分,还有起落波折之别。
2.指引学生理解腔调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娴熟掌握并会正确发音。
教课要点1.阴平的正确发音。
(调值是 55,发音时又高又平,是其余三个腔调发音高低的基准)2.上声、半上声的发音特色3.调值的起点高低问题。
(要经过腔调的两两对照)教课难点掌握一般话的调类,并发准调值。
教课媒体多媒体板书板书设计教课过程:一、导入:联合学生学过的声母和韵母,导入汉语的四个腔调,并让学生认识不一样的腔调有差别意义的作用。
比如解说ā、á、ǎ、à这四个腔调代表着哪些不一样的意思。
让学生理解学习每个的腔调的必需性,能够在平时生活中表达出自己不一样的意向。
稍稍改变腔调,这首诗本来是愚人的,听起来以下:《我蠢》:俺没有文化,我智商很低。
要问我是谁,一头大蠢驴。
俺是驴,俺是头驴,俺是头呆驴。
二、一般话的腔调,能表达意义。
这是汉语的一个特色,与世界上其余好多国家的语言的一大差别。
一般话只有四个腔调:阴平(高平调)、阳平(中升调)、上腔调(波折调)、去声(高降调)。
三、读一读:(1)阴平调也就是一声,调值是55。
仍是以最简单的韵母 a、o、e 为例,率领学生读第一声的ā、ō、ē,学生跟读。
在带读的过程中,一定重申学生要随着做手势,即手指由口部向外平推,配合手势读出阴平调。
再进行适合练习。
第一声的起调是又高又平的,要进行频频练习,让学生起调高,且声音要延伸。
比如:春季花开、珍惜岁月、波折、曲线、树冠、王冠、桂冠、钻探、重创、创伤、多少、几乎、茶几、固然、仇恨、喜悦、绯红、供应、供应、供应、供销(2)阳平调也就是二声,调值是35。
人民团结、激情高昂、归国华侨、莆田、纤维、但是、立刻、马上、焦急、搭车、走穴、潜水、燃烧、我们、联合、成婚、熏陶、一幅、棕榈、纠葛(3)上腔调也就是三声,调值是214。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的发音方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快速地朗读出声母、韵母及声调;2.能够使用声母、韵母和声调拼读出汉字及单词;3.能够正确辨认和朗读大小写和音调差异的声母、韵母和音节。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拼音发音的规律;2.学生学会正确的拼音发音方法;3.学生掌握大小写和音调差异的声母、韵母和音节。
三、教学方法1.教师先教给学生声母b、p、m的发音方法,给学生练习;2.教师再教给学生声母d、t、n的发音方法,给学生练习;3.教师教给学生声母g、k、h的发音方法,给学生练习;4.教师教给学生声母j、q、x的发音方法,给学生练习;5.教师教给学生韵母a、e、i、o、u的发音方法,给学生练习;6.教师再教给学生韵母ai、ei、ui、ao、ou、iu、ie、üe、er的发音方法,给学生练习;7.教师教给学生声调的发音方法,给学生练习;8.教师让学生拼读汉字并进行读音搭配,进一步巩固学生的拼音发音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如何快速朗读汉语拼音为了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拼音发音,老师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进行引导:1.将声母和韵母的表格和声调的图示板打印出来,放在学生的面前。
带领学生读一遍表格中的音节,引导学生注意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发音。
2.老师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些拼音的规律,例如:•b、p、m这三个声母在发音时需要用到唇部;•d、t、n这三个声母在发音时需要用到舌头;•g、k、h这三个声母在发音时需要用到喉咙;•j、q、x这三个声母是由父母音j、k、h演化而来的;•韵母ü需要先发生舌尖音,然后再发生唇音。
3.我们可以通过唱歌熟悉发音,之后尝试在正常语音中练习。
2. 练习拼音发音在上面的讲解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帮助学生练习拼音发音:1.有节奏地带领学生快速、正确地朗读单词,例如:“ba、bi、bo、pu、pi、po、ma、mi、mo”等;2.引导学生模仿自己的发音,通过模仿老师来准确补充自己的发音差距。
单元四普通话的声调(教案)-小学拓展一、教学目标1.认识普通话声调的概念和作用;2.学习普通话四个基本声调的发音技巧;3.能正确读出基本的普通话单音节词语。
二、教学准备1.课件或黑板;2.普通话单音节词语卡片;3.录音设备。
三、教学方法1.讲解教学,师生互动;2.听说结合,多角度学习;3.课堂实践,反复操练,练习成就自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会先播放一段普通话的标准发音,让学生听一下,从中感受一下声调的高低升降。
然后向学生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这是什么语言?•它有什么特点?常规的问题需要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调动他们学习普通话的兴趣。
2. 讲解声调的概念•声调是指说话时声音发生的升降变化,用来表达语意和感情。
•普通话中的声调分为四种: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然后教师可以拿出一个坐垫或椅垫,让学生发现它的上升和下降的高度。
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声调的概念。
3. 学习普通话四个基本声调的发音技巧首先,教师会让学生听一些汉字的读音,让学生跟着读,检查学生的发音。
然后,教师会重点讲解普通话四个基本声调的发音技巧:•平声:说话时声音平且长,如“爸爸”;•上声:说话时声音由低到高并带有短促的呼气,如“打听”;•去声:说话时声音由高到低并带有短促的吸气,如“公园”;•入声:说话时带有浊音且声音由升至顶而降落下来,如“俩”、“河”等。
然后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读几个例子,并要求学生模仿教师的发音技巧。
4. 课堂实践在学生掌握了四个基本声调的发音技巧后,教师将会出示一些单音节词语卡片,让学生独立读出它们的发音,同时使用正确的声调。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带领学生进行演练和操练,以加深他们的印象。
5. 总结最后,教师会让学生回顾并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点,并为同学们进行小结的笔记或口头总结,以备下次课程的进一步学习。
五、教学反思本课程通过多角度讲解和课堂实践,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普通话四个基本声调的发音技巧,并能在单音节词语的读音中正确应用。
普通话声调教案教案标题:探索普通话声调的教学教学目标:1. 了解普通话声调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能够正确发音和区分普通话四声调的差异;3. 提高学生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包括普通话声调的相关知识介绍、示范音频或视频等;2. 课堂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普通话声调的基本概念,引发学生对声调的兴趣;2. 引导学生思考:声调在普通话中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普通话的声调?讲解(15分钟):1. 通过示范音频或视频,向学生介绍普通话的四个声调: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2. 解释每个声调的特点和发音规则,并与相关汉字进行对比,帮助学生理解声调的重要性;3. 强调正确的声调发音对于普通话口语表达的影响。
练习(20分钟):1.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听录音并模仿发音,互相纠正;2. 练习读课文或短文,要求学生注意声调的正确运用;3. 进行声调辨析练习,让学生根据听到的句子判断是哪个声调,并解释选择的理由。
巩固(10分钟):1. 给学生分发练习册或工作纸,让他们在课堂上完成相关练习;2. 教师巡视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3.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纠正和互相交流。
拓展(10分钟):1. 让学生自由选择一段对话或文章,并进行朗读,重点注意声调的运用;2. 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声调表达同一句话,体验声调对语气和意思的影响。
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普通话声调的重要性和正确发音的方法;2. 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应用,鼓励他们多与他人交流,提高普通话口语能力。
教学反思:1. 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发音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2. 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3. 鼓励学生多进行口语练习,提高声调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普通话教案——音调(一)介绍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普通话的音调规律和发音技巧。
音调是普通话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音调能够增强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目标- 了解普通话的音调分类和规律- 学会正确发音和运用不同的音调- 提高口语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度教学内容1. 音调分类- 第一声:高调- 第二声:升降调- 第三声:低调- 第四声:降调2. 音调规律- 第一声和第二声相邻时,第一声变成降调,第二声变成升调。
- 第三声和第四声相邻时,第三声变成升调,第四声变成降调。
3. 发音技巧- 第一声:发高三度音- 第二声:先升后降,注意起始音的高度和结束音的低度- 第三声:发低三度音- 第四声:发降二度音教学步骤1. 介绍音调分类和规律,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2. 培养学生对不同音调的感知能力,可以通过听、模仿和练来提高。
3. 练发音,在课堂上进行个别或小组练,帮助学生熟练掌握不同音调的发音技巧。
4. 进行口语练,让学生运用不同的音调进行句子的表达,提高口语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5.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资源- 音调示范音频- 练资料和题- 学生笔记和课后复材料教学评估- 学生在口语练中的表现和发音准确度- 学生对音调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学生通过课后复材料的成绩参考资料- 普通话教材- 普通话发音教程该教案旨在以简单明了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普通话音调,提供基础知识和实践机会。
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学生可以有效提高口语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度,培养良好的普通话语音习惯。
普通话声调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of Mandarin tone普通话声调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音,即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的外部形式,是最直接地记录人的思维活动的符号体系。
文字是人类用表义符号记录表达信息以传之久远的方式和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音文字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一、普通话声调介绍声调是音节的高低升降形式,它主要是由音高决定的。
音乐中的音阶也是由音高决定的,因此,声调可以用音阶来模拟,学习声调也可以借助于自己的音乐感。
但要注意,声调的音高是相对的,不是绝对;声调的升降变化是滑动的,不象从一个音阶到另一个音阶那样跳跃式地移动。
描写声调的高低通常用五度标记法:立一竖标,中分5度,最低为1,最高为5。
普通话有四个声调:1、阴平念高平,用五度标记法来表示,就是从5到5,写作55。
声带绷到最紧,始终无明显变化,保持音高。
例如:青春光辉春天花开公司通知新屋出租2、阳平念高升(或说中升),起音比阴平稍低,然后升到高。
用五度标记法表示,就是从3升到5,写作35。
声带从不松不紧开始,逐步绷紧,直到最紧,声音从不低不高到最高。
例如:人民银行连年和平农民犁田圆形循环3、上(shǎng)声念降升,起音半低,先降后升,用五度标记法表示,是从2降到1再升到4,写作214。
声带从略微有些紧张开始,立刻松弛下来,稍稍延长,然后迅速绷紧,但没有绷到最紧。
例如:彼此理解理想美满永远友好管理很好4、去声念高降(或称全降),起音高,接着往下滑,用五度标记法表示,是从5降到1,写作51。
声带从紧开始到完全松弛为止,声音从高到低,音长是最短的。
例如:下次注意世界教育报告胜利创造利润二、上声的变调上声在跟上声相连或跟别的声调相连的时候,都要念变调。
1、念半上——上声在阴平、阳平、去声前面念半上,调值由214变成21或211,也就是只降不升,由于上声的起音就低,所以近似低平调。
普通话声调教案教学目的:1、了解方言与普通话在声调上的区别。
2、准确掌握普通话的调值,达到普通话四声标准、到位。
3、逐渐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4、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2.3导入:声调是指贯穿整个音节的声音的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例如:“山西”和“陕西”、“买盐”“卖盐”,就是因声调的不同而区别开来的。
一、普通话声调介绍声调是音节的高低升降形式,它主要是由音高决定的。
音乐中的音阶也是由音高决定的,因此,声调可以用音阶来模拟,学习声调也可以借助于自己的音乐感。
但要注意,声调的音高是相对的,不是绝对;声调的升降变化是滑动的,不象从一个音阶到另一个音阶那样跳跃式地移动。
描写声调的高低通常用五度标记法:画图普通话有四个声调:1、阴平念高平,用五度标记法来表示,就是从5到5,写作55。
声带绷到最紧,始终无明显变化,保持音高。
例如:青春光辉春天花开2、阳平念高升(或说中升),起音比阴平稍低,然后升到高。
用五度标记法表示,就是从3升到5,写作35。
声带从不松不紧开始,逐步绷紧,直到最紧,声音从不低不高到最高。
例如:人民银行连年和平3、上(shǎng)声念降升,起音半低,先降后升,用五度标记法表示,是从2降到1再升到4,写作214。
声带从略微有些紧张开始,立刻松弛下来,稍稍延长,然后迅速绷紧,但没有绷到最紧。
例如:彼此理解理想美满4、去声念高降(或称全降),起音高,接着往下滑,用五度标记法表示,是从5降到1,写作51。
声带从紧开始到完全松弛为止,声音从高到低,音长是最短的。
例如:下次注意世界教育一姨乙艺 yī yí yǐ yì辉回毁惠 huī huí huǐ huì风冯讽奉 fēng f?ng fěng fang 飞肥匪费 fēi f?i fěi fai 通同桶痛 tōng t?ng tǒng t?ng 迂于雨遇 yū yú yǔ yù(一)、阴平与阳平对比练习:欺qī人—旗qí人、呼hū喊—胡hú喊、知zhī道—直zhí道、大哥ɡē—大格ɡé、抽chōu丝—愁chóu思、大川chuān—大船chuán(二)、阳平与上声对比练习:好麻má—好马mǎ、战国ɡuó—战果ɡuǒ、小乔qiáo—小巧qiǎo返回huí—反悔huǐ、老胡hú—老虎hǔ、牧童tónɡ—木桶tǒnɡ、(三)、阳平与去声对比练习:小格ɡé—小个ɡè正直zhí—政治zhì发愁chóu—发臭chòu布娃wá—布袜wà、斗奇qí—斗气qì、同情qínɡ—同庆qìnɡ、综合练习材料:中国伟大? 山河美丽? 天然宝藏? 资源满地? 阶级友爱? 中流砥柱工农子弟? 千锤百炼? 身强体健? 精神百倍? 心明眼亮? 光明磊落山明水秀花红柳绿梁木匠和粱瓦匠梁木匠,梁瓦匠,两梁有事齐商量,粱木匠天亮晾衣裳,梁瓦匠天亮量高梁。
一年级上册语文汉语拼音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主要围绕汉语拼音展开,具体涉及教材的第三章“声母、韵母和声调”以及第四章“拼音读写”。
详细内容包括声母表、韵母表的认读,声调的理解与运用,以及通过拼音进行字词的读写。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声母、韵母及声调的基本知识,能熟练读写常用拼音。
2. 培养学生运用拼音进行字词阅读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声调的掌握,尤其是第三声与第四声的区分。
重点:声母、韵母的读写,以及拼音在字词阅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拼音卡片、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拼音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首有趣的拼音儿歌,引导学生进入拼音世界,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声母、韵母及声调的知识,配合PPT课件展示,让学生直观感受。
a. 认识声母、韵母,读写练习。
b. 学习声调,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四声的不同。
3. 实践情景引入:设置一个寻宝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拼音知识。
4. 例题讲解:以常用词语为例,示范如何运用拼音进行读写。
5. 随堂练习:发放拼音练习本,让学生现场完成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声母、韵母表。
2. 声调示意图。
3. 拼音读写示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课后练习,包括填空、连线、读写等。
a. 填空题:根据拼音填写相应的汉字。
b. 连线题:将拼音与相应的词语进行配对。
c. 读写题:用拼音写出自己喜欢的水果或动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问题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多读拼音书籍,提高阅读能力。
同时,布置一项创意作业,让学生用拼音编写一个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
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安排。
4. 作业设计及其答案的公布。
《声调》优秀教学教案教案名称:《声调》优秀教学教案教案类型:语文教学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理解声调在语言中的作用和重要性;2. 掌握普通话四声调的发音规则及正确运用;3. 培养学生敏感的听觉和准确的发音能力;教学重点:普通话四声调的发音规则及正确运用教学难点:准确运用声调进行语言表达教学准备:1. 教学投影仪或黑板;2. 学生练习册或练习纸;3. 音频材料:包括普通话四声调的发音示范;4. 图片或多媒体资源:展示不同声调的汉字和词语;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呈现一个汉字或词语(例如:“爸爸”、“马”等),请学生读出来,发现其中的不同;2.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有些字或词为什么读起来不一样,有什么规律可循?二、呈现(10分钟)1. 分别给学生播放普通话的四声调示范录音,并请学生跟读;2. 展示不同声调的汉字或词语的图片或多媒体资源,由学生自主发现和记忆;三、讲解(15分钟)1. 讲解普通话四声调的发音规则:阳平、上声、去声、入声;2. 通过比较和分析,教授四声调的发音方法和技巧;3. 根据学生的水平和掌握程度,进行示范和口头练习;4. 引导学生熟练运用声调进行词语和句子的发音练习;四、练习(20分钟)1. 学生进行声调练习的书面练习,可以是填空、选词、连线等形式;2. 学生分组进行口头练习,通过对话的形式演绎不同声调的运用;3. 适时开展声调的听辨训练,加深学生对各种声调的敏感度;4. 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的声调知识;五、巩固与评价(10分钟)1. 让学生用不同声调朗读或朗诵课文中的句子,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2. 布置声调练习作业,以巩固所学;3. 梳理学生的学习收获和问题,并进行小结和反思;教学延伸: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声调对打比赛,通过快速准确地朗读对方给出的词语或句子来锻炼学生的运用能力和反应速度。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普通话四声调的发音规则有了初步的理解,并能够较为准确地运用声调进行语言表达。
汉语拼音标调规则
敎学目标:
1、通过这一堂微課让学生认识四个声调并掌握汉语拼音的标调规律.
2、让学生学会总结规律,并将学到的规律运用到拼音的学习中.
三、敎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这一堂微課让学生认识四个声调并掌握汉语拼音的标调规律.
四、敎学准备
1、汉语拼音标调歌PPT.
2、安装有Camtasia studio录频软件的笔记本电脑一台.
五、敎学过程与方法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四个声调及它们的标调规则.
(二)认识声调
1.声调:就是音节高低升降的变化.普通话语音里有四种声调,通常也叫
四声.
2.四种声调分别是:阴平、阳平、上升、去声
(1)阴平:读音高而平,声音保持在一个高度.如:fēi jī
(2)阳平:读音由低到高往上升.如:shí cháng
(3)上升:读音先降后扬.如:shǐ zhě
(4)去声:读音从最高度一直降到最低度,声音从高到低.如:zài jiàn (三)汉语拼音标调说明:
1.声调符号要标在韵母上,ɑ母出现别放过,有ɑ标在ɑ上,无ɑ找o或e.
2.i和ü并排标在后一个字母上,轻声音节不标调.
3.ü和声母j、q、x、y拼成音节时,上面两点要省去. 4.复韵母üe、ün和j、q、x、y拼成音节时,两点也要省去. (四)标调歌
声调帽子真奇怪,
有a在,给a戴;
要不在,oe戴;
要是iu一起来,
谁在后面给谁戴!。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汉语拼音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主要内容包括汉语拼音的第一章“拼音字母表”和第二章“声母、韵母和声调”。
具体章节内容为:学习26个拼音字母,了解声母、韵母的分类及发音规则,掌握四声声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26个拼音字母,并能熟练书写和认读;2. 使学生了解声母、韵母的分类及发音规则,能正确拼读;3. 培养学生正确发音和四声声调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声母、韵母的分类及发音规则,四声声调的掌握。
教学重点:26个拼音字母的认读、书写,声母、韵母的正确拼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卡片。
学具:拼音卡片、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通过PPT展示有趣的拼音漫画,引导学生关注拼音学习;(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已知的拼音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认读、书写26个拼音字母;(2)讲解声母、韵母的分类及发音规则;(3)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掌握四声声调。
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1)教师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用拼音进行对话;(2)学生分角色扮演,用拼音进行口语交流。
4.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方法;(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完成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2)教师针对学生作业进行批改和讲解。
六、板书设计1. 26个拼音字母表;2. 声母、韵母分类及发音规则;3. 四声声调示意图;4. 例题及解题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书写26个拼音字母,每个写5遍;2. 用拼音写一段简短的自我介绍;3. 完成课后练习题。
作业答案:1. 书写26个拼音字母(略);2. 略;3. 课后练习题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指导;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书籍等资源,了解拼音的更多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