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交流课件:动态血压监测(ABPM )操作及诊断规范
- 格式:pptx
- 大小:578.27 KB
- 文档页数:27
动态血压监测(ABPM)简介泰和医院动态血压监测(abpm)简介高血压病就是心、脑血管病的关键危险因素,但病人往往直至出现心、脑、肾的显著侵害才求诊,多半失去了全然治好的机会。
因此早期检测和及时发现高血压,并能够早期化疗就变得尤为重要。
医生诊室测血压或患者自测血压无法代表患者整个一天24小时血压,更无法充分反映血压的波动和变化,及夜间呼吸时的血压和昼夜节律。
一、动态血压监测(abpm)特点:全程(24小时或48小时),无创伤。
二、动态血压监测(abpm)关键意义:升压化疗的主要目的就是并使血压恢复正常至正常水平并防治高血压的并发症。
但降血压化疗须要①全天24小时稳定升压;②维持血压在服药期间始终平衡;③监测重点时段(清晨、非杓型(备注:非杓型血压可知于靶器官侵害的高血压患者、继发性高血压、肾衰、四肢型低血压、呼吸体温暂停等)、白昼模式);④推论降血压药物疗效的谷/峰比率;⑤确认光滑指数;⑥预防黑大衣高血压;⑦推论高血压患者的预后。
适用范围:abpm可用于诊断白大衣高血压、隐蔽性高血压、顽固难治性高血压、发作性高血压或低血压,血管迷走晕厥、自主神经障碍,评估血压升高严重程度、降压药疗效反应及优选。
并无绝对禁忌症,但管制活动(例如急性心梗卧床)、皮肤及血液出血性疾病(紫癜)、传染病急性期、轻微心律失常(快速房颤)等不必。
一、为何必须用药掌控24小时血压。
1、减低24小时血压负荷值。
2、降低血压变异性,血压变异与预后相关,变异越大,预后越差。
3、恢复正常的血压昼夜节律。
4、控制清晨血压浪潮,减少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
5、提高对高血压病治疗的疗效,改善病人的预后。
二、采用abpm注意事项1、设定时间间隔:一般白班(7:00~22:00)每半个小时一次,夜间(22:00~7:00)每一小时一次。
如果需要,也可缩短时间,如白天15分钟,晚上半小时。
2、可于医院住院24小时。
病房安静太少阻碍(防止其他电子设施的阻碍),室内通风,温度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