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血压监测86055
- 格式:ppt
- 大小:201.50 KB
- 文档页数:37
动态血压监测在高血压诊治中的作用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的血压处于持续升高的状态,容易引发多种心血管疾病。
动态血压监测是一种监测血压变化的方法,它可以提供全天候的血压监测数据,对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起到重要作用。
动态血压监测可以准确评估患者的血压水平。
传统的测量方法主要依靠个体的主观感受和定期的诊所测量,这种方法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情绪波动、运动等。
而动态血压监测则可以全天候地记录血压的变化,包括平时生活和休息状态下的血压变化,从而提供更准确的血压水平。
动态血压监测可以评估血压的变异性。
高血压的一个危险因素就是血压的波动性,即血压在不同时间段的变化情况。
波动性较大的血压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动态血压监测可以监测到血压的变异性,有助于评估患者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动态血压监测可以评估白天和夜间血压差异。
夜间血压的升高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
动态血压监测可以记录患者的白天和夜间血压变化,并计算两者之间的差异,进一步评估心血管风险。
动态血压监测可以检测血压的敏感性。
有时候,患者的血压并非持续升高,而是在特定时间段内急剧上升。
这种情况被称为血压敏感性,在疾病的早期可能被忽略。
动态血压监测可以捕捉到这类血压的波动,提前发现患者的敏感性,从而及时介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动态血压监测在高血压诊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可以准确评估血压水平、血压的变异性和白天夜间血压差异,同时还能检测血压的敏感性。
通过动态血压监测,医生可以更科学地制定治疗方案,控制患者的血压,并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动态血压监测对于高血压患者的管理非常重要。
24小时动态血压正常值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各种参考值。
注:红色为新添分析参考值1、降低 24h 血压负荷值2、降低血压变异性3、恢复血压昼夜节律4、降低晨峰血压5、调整治疗手段和用药(T/P 比值、SI 指数符合要求),改善疗效,降低 24h 血压波动幅度,恢复血压平稳适应症:经医生诊治,有以下情况者,可考虑作动态血压监测:①医院内测得血压,与在家中测得血压有较明显差别.②发作性高血压。
③顽固性高血压。
④体位性低血压。
⑤某些可能与血压改变有关的症状如:晕厥。
⑥高血压治疗效果的评估。
舍弃标准:ABPM 舍弃标准:由于 ABPM 的局限性,有少数血压读数可信度差,应予舍弃(美国 AND 公司标准) :收缩压:> 260mmHg 或<70mmHg。
舒张压:>150mmHg 或<40mmHg。
脉压:>150mmHg 或<20mmHg。
被舍弃的血压读数约占全部读数的10~15%。
ABPM 正常参照值 24小时血压平均值:<125/80mmHg。
白昼血压平均值<135/85mmHg。
夜间血压平均值<115/70mmHg. 血压负荷<10%。
动脉硬化:全称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 AASI).其定义为:1减去低压对高压的回归斜率(AASI = 1 — (the regression slope of diastolic pressure on systolicblood pressure))。
具体意思:通过动态血压仪测得多组血压值之后(包括成对的舒张压和收缩压),以横轴为高压值,纵轴为低压值建立坐标系,这些血压值在坐标系中虽是一些散乱的点,但对应的高压和低压值之间有一定的规律,使用统计学中相关系数的定义,可以算出高压值与低压值的一个相关系数,即回归斜率.也就是说,若令低压为变量y,高压为x,则其关系如下:y = k * x;则动脉硬化指数为: 1 - k;临床意义: AASI的值范围为:0—1; 年经人通常<0。
动态血压监测诊疗常规【原理】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ABPM)是一种采用间接无创性测量方法连续24小时工作,具有可根据被测人BP变化情况随时动态调整充气压力并按设定的时间间隔进行跟踪测量和记录BP相关数据功能的便携式血压监测方法。
动态血压监护仪一般采用传统的袖带,用柯氏音法、振荡法和R波触发法等测量和记录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脉率以及24小时血压的平均值,与动脉内直接测量的血压数据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临床意义】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能够反映病人昼夜血压变化的总体状况和变化趋势,与偶测血压相比24小时ABPM具有以下优点:1.可提供24h或更长时间的多个血压测量值,具有更好的重复性,因而可发现偶测血压不易发现的血压升高病人,尤其是夜间血压升高者,明确诊断高血压。
2.ABP监测较少受心理行为和安慰剂影响,利于排除“白大衣高血压”。
3.所反映的血压水平及昼夜趋势变化与心、脑、肾靶器官损害程度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评价高血压病人的预后。
研究证明:24h平均血压值高、标准差大以及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的病人,靶器官严重损害的可能性大,预后较差。
4.可提供谷峰比值等常规血压测量方法无法取得的资料,是评价抗高血压药物的降压效应及维持时间的有价值的指标,指导治疗。
5.同时进行DCG和ABPM可观察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与血压升高或降低间的因果关系和时间顺序关系以及高血压与HRV变化、植物神经张力变化之间的关系等,有利于推测预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适应征】1.有头昏、头痛等可能由高血压引起的症状需鉴别诊断者。
2.偶测血压升高,疑有高血压者。
3.未经治疗或治疗中的高血压病人。
4.治疗效果不好的高血压病人。
5.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者,适于同时监测ABPM和DCG。
【操作常规】1(一)病人准备:1.向病人说明ABP监测的方法、必要性,取得病人配合。
2.主管医生应根据需要,决定病人是否停用抗高血压药,如需要,应停药24h以上。
动态血压监测问题解答动态血压监测问题解答我们平时测量血压时,病人必须坐在椅子上,或是躺在床上,而且测得的血压只是心脏收缩一次的血压,不能反映病人在一天24小时生活中的真实血压。
因此,医生往往会建议患者做动态血压监测。
什么是动态血压监测动态血压监测一般进行24小时,所以又被称为“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但这不是意味着要连续监测24小时的血压。
因为一天24小时中,心脏大约要收缩10万次以上,每次收缩都产生一次血压,我们还没有办法把这些血压值都记录下来。
动态血压监测是每隔30分钟测量一次,共48次,这样可以大致了解一天之中的血压变动情况。
根据大量高血压病人和血压正常人的测量结果,我们有了一天24小时的血压曲线。
大多数血压正常者的血压在早晨起床后逐渐升高,2~3小时后达到最高,是第一高峰;以后逐渐降低,到傍晚18时左右是第二高峰,较第一高峰低一些;以后再逐渐降低,在半夜(24~2时)最低,是“谷”。
也就是说,表现为2峰1谷,形状像“杓”。
有少数人第二高峰高于早晨第一高峰。
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曲线与血压正常者相仿,但水平较高。
动态血压监测必须用专门的仪器动态血压监测所用的仪器,其测量原理与电子血压计相仿。
不同的是,用电子血压计测量时,需要我们按血压计的按钮;测得的血压值会显示在血压计的液晶屏幕上。
动态血压监测时,医务人员把仪器和充气袖带给你安装好以后,它会自动充气和测压,并把血压和脉率储存在仪器里。
测量完毕,医务人员把储存血压数据的仪器放在专门设备上,就能把数据打印出来。
为什么要监测动态血压我曾遇到一位病人,说自己在半夜里血压很高。
我问他是怎么知道的,他说夜里睡觉不好,起床自己测量血压得知的。
半夜睡觉时血压应该是最低的,像他那样睡觉不好,起床测量血压,不能反映半夜睡觉时的血压。
有的人在医务人员给他测量血压时比较紧张,血压较高;平时不紧张时血压不高。
上述情况就必须进行动态血压监测。
另外,在观察降压药的降压效果以及降压持续时间时,也必须进行动态血压监测。
动态血压报告
动态血压监测是一种通过连续测量血压值来了解个体血压变化规律的方法。
它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血压状况,及时发现高血压、低血压等问题,为治疗和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在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时,通常会选择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或者48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这种监测方式能够更真实地反映患者的血压情况,避免了一次性测量的片面性,有助于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血压状况。
动态血压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患者的血压变化规律,包括白天和夜间的血压情况,以及在不同活动状态下的血压变化。
通过动态血压监测,可以更好地评估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动态血压监测需要患者配合,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正常的日常活动,同时记录活动和休息时间,以便医生分析血压变化的规律。
在监测过程中,患者需遵循医生的指导,避免剧烈运动、饮酒、吸烟等影响血压的因素,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
动态血压监测的结果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血压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通过监测,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血压在不同时间段的变化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血压波动较大、夜间血压升高等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总的来说,动态血压监测是一种重要的血压评估方法,能够更真实地反映患者的血压情况,为治疗和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患者在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时,应严格遵守医生的指导,配合完成监测过程,以便医生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血压状况,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动态血压监测(ABPM)简介泰和医院动态血压监测(abpm)简介高血压病就是心、脑血管病的关键危险因素,但病人往往直至出现心、脑、肾的显著侵害才求诊,多半失去了全然治好的机会。
因此早期检测和及时发现高血压,并能够早期化疗就变得尤为重要。
医生诊室测血压或患者自测血压无法代表患者整个一天24小时血压,更无法充分反映血压的波动和变化,及夜间呼吸时的血压和昼夜节律。
一、动态血压监测(abpm)特点:全程(24小时或48小时),无创伤。
二、动态血压监测(abpm)关键意义:升压化疗的主要目的就是并使血压恢复正常至正常水平并防治高血压的并发症。
但降血压化疗须要①全天24小时稳定升压;②维持血压在服药期间始终平衡;③监测重点时段(清晨、非杓型(备注:非杓型血压可知于靶器官侵害的高血压患者、继发性高血压、肾衰、四肢型低血压、呼吸体温暂停等)、白昼模式);④推论降血压药物疗效的谷/峰比率;⑤确认光滑指数;⑥预防黑大衣高血压;⑦推论高血压患者的预后。
适用范围:abpm可用于诊断白大衣高血压、隐蔽性高血压、顽固难治性高血压、发作性高血压或低血压,血管迷走晕厥、自主神经障碍,评估血压升高严重程度、降压药疗效反应及优选。
并无绝对禁忌症,但管制活动(例如急性心梗卧床)、皮肤及血液出血性疾病(紫癜)、传染病急性期、轻微心律失常(快速房颤)等不必。
一、为何必须用药掌控24小时血压。
1、减低24小时血压负荷值。
2、降低血压变异性,血压变异与预后相关,变异越大,预后越差。
3、恢复正常的血压昼夜节律。
4、控制清晨血压浪潮,减少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
5、提高对高血压病治疗的疗效,改善病人的预后。
二、采用abpm注意事项1、设定时间间隔:一般白班(7:00~22:00)每半个小时一次,夜间(22:00~7:00)每一小时一次。
如果需要,也可缩短时间,如白天15分钟,晚上半小时。
2、可于医院住院24小时。
病房安静太少阻碍(防止其他电子设施的阻碍),室内通风,温度适合。
动态血压监测,诊断高血压的好帮手大家知道,我们一天24小时的血压是随时波动的。
而病人到医院去看病,只能反映当时的血压,无法反映一天的平均水平。
同时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在医院测量的血压要高于在家中的测量值。
原因很简单,看病时的紧张,排队的烦躁等均会导致血压上升。
所以,在家中测量的血压值更能反映患者的真实血压。
如今我们除了在医院测量血压外,也开始注意24小时动态血压的检查了。
这个检查也非常简单,就是带一个袖带捆在手臂上,连接一个约收音机大小的机子在腰带上,非常轻巧,打开机子,它就会自动测量血压了,一般是每半小时一次,连续测量24小时。
动态血压监测的优点动态血压监测(ABPM)是一种针对高血压患者,无创、便捷式监测血压的检查方法。
动态血压监测比偶测血压能够更真实地反映血压变化,并及时发现高血压患者。
动态血压监测与偶测血压相比有以下优点:①去除了偶测血压的偶然性,避免了情绪、运动、进食、吸烟、饮酒等因素对血压的影响,较为真实地反映血压情况。
②动态血压监测可获知更多的血压数据,能实际反映血压在全天内的变化规律。
③对早期无症状的高血压或临界高血压患者,提高了检出率并可得到及时治疗。
④可指导药物治疗,在许多情况下可用来测定药物治疗效果,帮助患者选择药物,调整剂量与给药时间。
⑤判断高血压患者有无靶器官损害。
⑥预测一天内心脑血管疾病突然发作的时间。
⑦对判断高血压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鉴别白大衣高血压自从有了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技术以后,人们对高血压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
白大衣高血压和隐匿性高血压,这两种比较特殊的血压形态也就比较容易诊断了。
白大衣高血压患者,其诊室测量的血压是升高的,但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会发现其血压是正常的,有时还比较低。
这种是典型的在医院、在诊室或在医生测量时出现短暂的血压升高。
白大衣高血压大多没有太高心血管风险。
如果诊断为高血压进行相应治疗就会存在潜在的风险,比如在其他很多时间段血压可能会较低,甚至在用药以后血压会过低,对一些冠脉或脑血管灌注可能已经存在问题的人带来风险,因此应将白大衣高血压患者区分出来进行观察但不一定治疗,其目的是为了观察是否会变成真正的高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仪概述:动态血压监测仪是一种用于实时测量和监测个体血压变化的设备。
与传统的血压计不同,动态血压监测仪能够提供更全面、准确的血压数据,帮助医生更好地评估患者的心血管健康状况。
背景:血压是衡量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
传统的血压测量通常是在医疗机构中的定点测量,无法反映血压的动态变化。
然而,血压的波动性对于了解个体的心血管稳定性非常重要。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实时监测和记录血压变化的技术工具。
动态血压监测仪的原理:动态血压监测仪使用一种袖带,在待测者手臂上定期充气和放气,以测量血压。
与传统血压计相比,动态血压监测仪具有以下优势:1. 实时监测:动态血压监测仪能够实时监测血压的变化,并将数据存储在内部存储器中。
2. 24小时测量:动态血压监测仪可以在24小时内连续测量血压,包括日间和夜间血压。
3. 自动记录:动态血压监测仪可以自动记录每一次血压测量的时间、日期和测量值,方便医生对患者的血压状况进行分析。
4. 多参数测量:动态血压监测仪不仅可以测量收缩压和舒张压,还可以测量心率、脉压等多个血压参数。
应用领域:动态血压监测仪主要用于以下领域:1. 高血压管理:对于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监测仪可以提供更准确、全面的血压数据,帮助医生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2. 心血管疾病研究:动态血压监测仪可以用于研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患者的血压波动性等重要指标。
3. 运动生理学研究:动态血压监测仪对于了解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测量运动前后的血压变化,可以评估运动对心血管功能的改善效果。
优势和不足:动态血压监测仪相对于传统的血压计具有以下优势:1. 自动化测量:动态血压监测仪可以定期自动测量血压,无需人工干预。
2. 周期性监测:动态血压监测仪可以在一段时间内连续监测血压,提供更全面、准确的数据。
然而,动态血压监测仪也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 价格昂贵:动态血压监测仪相对于传统血压计的价格较高,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
动态血压标准
动态血压是指人体在日常生活中不同状态下的血压变化。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血压会随着活动、情绪、饮食等因素而发生波动,这种波动即为动态血压。
了解动态血压标准对于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动态血压的测量方法。
动态血压通常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测量,这种监测仪能够连续记录24小时内的血压变化情况,包括白天和夜间的血压数据。
通过动态血压监测,可以更准确地了解个体的血压状况,避免因一次单次测量而导致的误诊。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动态血压的标准数值范围。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成年人的动态血压标准范围为,收缩压在90-140mmHg之间,舒张压在60-90mmHg 之间。
而在24小时内,血压的波动范围应控制在20%以内。
超出这一范围的血压波动可能表明存在高血压、低血压或其他心血管问题。
另外,动态血压的标准也会因年龄、性别、体质等个体因素而有所差异。
老年人、女性、肥胖者等人群的动态血压标准可能会有所偏高或偏低,因此在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时,需要结合个体情况进行分析。
动态血压的标准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动态血压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高血压、低血压等问题,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同时,动态血压监测也有助于评估降压药物的疗效,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
总之,了解动态血压标准对于维护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的动态血压监测,可以更准确地了解个体的血压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
希望广大人群能够重视动态血压的监测,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动态血压系统技术参数一、主要规格要求1、收缩压测量范围:40-260 mmHg;2、舒张压测量范围:20-210 mmHg;3、心率测量范围:40 - 200 bpm;4、准确性:误差不大于3 mmHg;5、压力传感器:使用知名品牌压力传感器;6、气泵:耐用,噪音小;7、工作电源:NlOoOnIAh锂电池,满电可测量并记录数据不少于200条;8、数据存储器:闪存储存》300个读数9、最大充气压力不低于290mmHg;10、断电自动安全打开阀门;IK最大BP测量时间少于120秒;12、取样周期:可设定周期(5, 10, 15, 20, 30, 45, 60, 90、120min)13、净重量:不大于105g (含电池、袖带);14、数据连接:具有USB数据线连接方式;二、硬件要求1、临床验证:通过ESH临床验证;2、可穿戴式佩戴,体积小,重量轻;3、通过设备按键可进行前后翻页,可通过显示屏回看数据;4、显示:彩色显示;5、具备双压力传感器,双重保护功能;6、具备抗运动干扰能力;7、具有体位信息记录功能;8、黑屏选项:可设置监测仪为黑屏状态,以免患者好奇触动;9、数据通讯支持USB接口;10、可进行白天、晚上以及特殊时间段等多个测量时间段设置;11、具备智能升压功能,自动充气到上次测量读数以上一定压力。
12、可同屏显示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13、袖带:方便拆卸气囊进行清洗,纯棉内衬;14、可进行最大充气压设置;15、测量失败时,自动重测;16、具有读数超标警示功能;17、可显示电池剩余电量;18、设备测量按键启动功能可设置为停用状态;19、充电:全电量充满需时小于1小时;三、软件要求1、软件具备数据表图、趋势图、血压数据统计图表、柱状图、圆饼图,每小时平均血压,血压速率乘积以及收缩压和舒张压,心率相关图(离散图)等内容;2、具备时间片段采样分析功能;3、可设定儿科阈值;4、可自由设定报告内容、可根据需要选择报告类型打印报告;5、可统计计算血压平滑指数,晨峰系数,血压变异系数,动脉硬化指数;6、具备电子搜索功能;7、具备白大衣高血压自动分析功能;8、趋势图可以容纳不少于7天的数据;9、可自动生成PDF等格式的报告;10、有血压比较分析功能:软件可以比较病人最近两次就诊的血压数据;11、具备自动生成诊断结论的功能,符合卫生系统诊断标准;四、电脑及打印机:1>处理器IntelCorei5及以上;2、内存28GB ;3、硬盘21TB;4、显示器223英寸;5、操作系统 WindOWSlo 64bit及以上;6、打印机为知名品牌打印机。
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
动态血压监测技术介绍
近日,我院购进美国原装顺泰动态血压监测仪(Suntech Oscar2.24-HRABP),能够为高血压患者提供动态血压监测、药物疗效分析、指导临床用药。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长期高血压是脑血管病变、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等疾病的主要原因。
多年来, 使用血压计临时测血压是高血压诊断和观察疗效的主要手段。
但这样的随测血压值不能可靠反映患者24小时内白天和昼夜血压的变化情况,也不能真正反映患者使用降压药物的疗效情况。
动态血压监测(ABPM)技术能定量揭示血压的总体高度、波动状况和昼夜变化,可全面、客观的反映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化的规律和药物治疗期间24 h内的血压变化情况。
动态血压监测技术与诊室测量血压相比,能够提供更加科学全面准确的血压信息,并有良好的重复性,临床上可以鉴别白大衣高血压、隐蔽性高血压等,能够对早期高血压病做出诊断;协助鉴别原发性、继发性和复杂高血压;指导合理用药,更好地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预测高血压的并发症和死亡的发生和发展。
动态血压监测技术与诊室测量血压相比,能够提供更加科学全面准确的血压信息,并有良好的重复性,临床上可以鉴别白大衣高血压、隐蔽性高血压等,能够对早期高血压病做出诊断;协助鉴别原发性、继发性和复杂高血压;指导合理用药,更好地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预测高血压的并发症和死亡的发生和发展。
联系人:主任
电生理室
2012-4-15。
24小时动态血压负荷值参考标准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是一种用于评估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动态血压状况的方法。
通过全天候监测血压值,可以更准确地了解个体的血压波动情况,提供更具参考价值的血压评估结果。
为了更好地利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数据,给出血压负荷值的参考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的评估,通常使用的参考标准是白天和夜间的血压水平以及血压波动情况。
白天和夜间在这里指的是活动和休息状态下的时间段。
为了能够准确评估个体在不同状态下的血压水平,我们将参考标准分为白天和夜间的不同范围。
在正常情况下,白天的血压水平较高,适应体力活动和应激反应的需要。
根据我个人的观点和理解,一个良好的参考标准应该是:白天的动态收缩压(SBP)应在100-130毫米汞柱之间,舒张压(DBP)应在60-85毫米汞柱之间。
这一范围的设定考虑了白天活动的需要,同时也保证了血压水平处于相对健康的范围内。
夜间的血压水平通常低于白天,以适应休息和恢复的需要。
根据我个人的观点和理解,一个良好的参考标准应该是:夜间的动态SBP应在80-110毫米汞柱之间,DBP应在50-75毫米汞柱之间。
这一范围的设定可以更好地反映夜间血压水平的正常范围,并提供更准确的参考。
除了血压水平外,血压波动情况也是评估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
血压波动指的是血压值在一定时间内的波动范围。
据我个人观点和理解,一个良好的参考标准应该是:白天和夜间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波动范围分别不超过白天和夜间平均血压的10%。
这一设定可以更好地反映个体血压波动的正常程度,并提供更准确的参考。
总结回顾性的内容是为了让读者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主题。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探讨了24小时动态血压负荷值的参考标准。
白天和夜间的血压水平以及血压波动情况是评估动态血压监测结果的关键指标。
我个人的观点和理解是,一个良好的参考标准应该是:白天的SBP应在100-130毫米汞柱之间,DBP应在60-85毫米汞柱之间;夜间的SBP应在80-110毫米汞柱之间,DBP应在50-75毫米汞柱之间。
临床动态血压监测原理、作用、原理、适应人群、技术优势及监测正常值及注意事项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脑卒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肾功能不全、夹层动脉瘤等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最主要危险因素。
其对生命健康造成的危害巨大,被称为影响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
而测量血压就是高血压患者在家每天必做的〃作业〃,对于某些特定人群,为了准确评估血压情况,还需要进行动态血压监测。
动态血压监测动态血压监测是诊断高血压及判断血压控制情况的〃金标准〃,是临床比较常见的检查。
简单来说,动态血压监测就是通过仪器自动间断性定时测量日常生活状态下血压的一种监测技术,能较客观的反映24小时血压的实际水平和波动状况。
动态血压监测作用动态血压可以监测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有效降低心脑血压管事件发生的风险之外,还可指导降压药物的选择及剂量的调整,评价降压疗效,并可鉴别〃白大衣性高血压〃。
因此,如果条件允许,所有高血压患者,均需创造条件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这是诊断高血压和判断血压是否得到有效控制的可靠标准。
动态血压监测原理测量时,患者佩带动态血压记录仪连续记录按设计模式要求的白昼、夜间血压。
一般是白天每30分钟测量一次,晚上睡眠期间每小时测量一次,监测日常状态下的24小时血压变化,并绘制人体一天的血压波动曲线。
动态血压监测不仅能够更真实反映血压变化,还能客观反映24小时血压波动情况,更好地评价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昼夜血压情况,这对合理控制夜间高血压、清晨高血压、保护靶器官和预防心血管疾病至关重要。
动态血压监测人群高血压患者定期监测动态血压可以更客观地了解自己日常生活状态下的血压,临床医生也能从动态血压中更准确地预测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及时进行干预。
那么,到底哪些人或者什么情况下适宜做动态血压监测呢?下列情况适宜做动态血压监测:①降压治疗出现低血压症状者;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者;③夜间出现心绞痛和肺充血、肺水肿者;④〃白大衣高血压〃;⑤临界高血压伴靶器官损害者;⑥顽固性高血压对联合降压治疗效果欠佳者;⑦阵发性高血压患者;⑧餐后低血压。
健康话题监测血压的利器—动态血压监测文/中日医院心脏科主任医师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据《2019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我国成人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达279%.估计全国高血压患者约2.45亿人.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51.6%、45.8%和 16.8%,治疗控制率为37.5%。
这些数据显示.虽然与十多年前的调查数据比较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是在高血压领域仍然存在着对高血压认知、治疗、血压控制不足等问题。
这种情况使得心衰、脑卒中、冠心病、肾功 能不全等心、脑、肾疾病的发病率难以明显降低。
进一步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和治疗控制率是一项需要多方努力的系统工程。
我国医疗保健体系的广泛覆盖.为筛查、治疗和控制高血压提供了保障。
积极宣传高血压的预防知识和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有积极的效果。
鼓励家庭自测血压,可以使人们经常关注自己的血压.并及时发现高血压。
在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中.动态血压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提供更多偶测血压(包括诊 室血压和家庭自测血压)不能提供的信息,对于一些非常隐蔽的高血压的诊断.高血压治疗效果的评估.以及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判断.都有独特的价值。
这一检查 方法现在已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动态血压监测方法健康人血压在一天24小时中是呈周期性波动变化的。
一般白天血压较高.晚上血压较低。
血压波动的 特点是:一般上午是第一个血压高峰.晚上8:00左右 是第二个高峰但是略低于上午的高峰;晚上进入睡眠状态后血压最低.较白天的血压降低10% ~ 15%。
每 个人的血压(也包括心率)24小时的周期性变化与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作息习惯相关。
所以,偶 测血压只是反映测量当时的血压值.而不能反映一天中其他时间的血压变化情况。
动态血压监测与偶测血柯元南 图片提供/站酷海洛压不同之处在于.它能够记录一天24小时血压变化情况.因此提供的信息远比偶测血压准确,价值也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