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涂装技术-模块6-2涂膜处理与缺陷防治
- 格式:ppt
- 大小:12.51 MB
- 文档页数:61
汽车涂装的缺陷和改进措施
1.色差:上色时出现涂层与原车色差显著,可以通过颜料调配技术和选择合适的喷涂设备来减少。
2.鱼眼:涂装过程中出现小凹陷或气泡,可以通过控制喷涂室内的灰尘和湿度来防止。
3.刷痕:涂装过程中产生的不均匀纹路,可以通过提高喷涂技术和使用优质刷子来减少。
4.漏涂:涂装过程中出现漏涂或漏涂现象,可以通过加强喷涂技术和提高工人技能来预防。
5.起泡:涂装后出现表面起泡现象,可以通过控制涂料配方和喷涂压力来防止。
6.颜料脱落:涂装后,颜料容易脱落或剥落,可以通过改进涂料剂型和增加附着力来解决。
7.粗糙度:涂装后表面出现粗糙的问题,可以通过提高喷涂技术和改善涂料流动性来改进。
8.分层:涂层出现明显的分层问题,可以通过改进涂料配方和增加改性剂来减少。
9.过度喷涂:涂装时喷涂过多导致颜料厚度不均匀,可以通过控制喷涂压力和速度来改善。
10.残留物:涂装后出现涂料表面残留物,可以通过加强清洁工作和减少灰尘污染来解决。
11.颜色不均匀:涂装后颜色不均匀,可以通过加强调色技术和使用均匀的涂料来改善。
12.褪色:长时间使用后,涂装颜色易褪色,可以通过使用耐候性更好的涂料来提高。
13.刮痕:涂装后容易出现刮痕,可以通过加强涂层硬度和使用质量更好的清洁工具来防止。
涂装及油漆贮存过程中产生的涂膜缺陷及防治涂装及油漆贮存过程中产生的涂膜缺陷及防治一、遮盖力差(覆盖不良)现象:因涂料的遮盖力差或喷得太薄,透过漆膜可以看见下层表面的颜色,这种情况发生在难以喷漆的区域,车身下保护板或尖锐的边角处。
成因:1、喷涂方法不当。
2、过份使用慢干稀释剂,在未达到足够漆膜厚度前形成了垂流。
3、油漆混合不均匀或过份稀释。
4、由于研磨、抛光过度,减小了色漆层的厚度,或喷涂层数太少。
5、使用了劣质不良的稀释剂。
预防:1、使用正确的喷涂方法,保证漆膜厚度适当,平整均匀。
2、喷涂室的空间要合适,照明条件要好,喷涂时要特别注意不可接近区域的涂膜质量。
3、要将油漆彻底混合均匀。
4、禁止对漆膜过度抛光。
要特别注意边角区域。
5、使用良好的正确的稀释剂。
补救:让漆料略干后重喷或将缺陷区域打磨平,然后重新喷漆。
二、失光(失去光泽或低光泽)现象:漆膜干燥前光泽丰满,干燥后缺少光泽或日后漆膜光泽逐渐消失。
成因:1、底漆附着力差,或底漆未彻底固化就在其上喷涂面漆。
2、油漆中使用的稀料质量太差或型号不对,或者使用了其他不配套或质量较差的固化剂。
3、油漆调配或喷涂方法不当,如粘度过低,雾化过度。
4、基底表面质量太差。
5、由于湿度太在或温度太低,油漆干燥速度太慢.溶剂蒸气或汽车尾气侵入了漆膜表面。
6、漆膜表面受到了蜡、油、肥皂水或水的污染;或烤房中空气污秽,喷漆房中排气不良,使干固的喷粒落在已喷好的表面上。
7、在新喷涂的漆膜上使用了太强洗涤剂或清洁剂,或者喷完后过早进行抛光,或者使用的抛光蜡太粗。
8、面漆或清漆喷得太薄。
预防:1、使用合格的底漆,要等底漆层充分干燥后再在其上喷涂面漆。
2、只使用推荐型号的稀料和合格的固化剂。
3、要充分搅拌油漆,保证喷漆环境符合要求,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喷涂,喷涂厚度适当。
4、彻底地清理基底表面。
5、要保证漆膜在温暖、干燥的条件下进行干燥。
6、干燥过程中,漆膜表面要有适当的空气流动。
涂装缺陷有上百种,一般可分为漆膜缺陷和漆膜的破坏状态。
所谓漆膜缺陷是指漆膜的质量与规定的技术指标相比所存在的缺陷,一般产生于涂装过程;漆膜的破坏状态是漆膜在腐蚀介质的作用下或在特定的使用条件下产生的综合性能变化的外观表现。
由于某些漆膜缺陷和漆膜的破坏状态两者从外观形态来看非常相似,也都是涂装过程中涂装工艺控制不当所形成的,但两者产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方法有很大差别。
所以必须分类清楚,才能有效地防治。
1 喷涂过程中产生的漆膜缺陷及其防治方法涂装过程(含涂装后不久)中产生的漆膜缺陷,一般与被涂物表面的状态、选用的涂料、涂装方法及操作、涂装工艺及设备和涂装环境等因素有关。
现将汽车涂装中常见的漆膜缺陷及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1 颗粒漆膜中的凸起物呈颗粒状分布在整个或局部表面上的现象。
由混入涂料中的异物、涂料变质或过喷涂而引起的称为涂料颗粒;金属闪光涂料中铝粉在涂面造成的凸起异物称为金属颗粒;在涂装时或刚完成的湿漆膜上附着的灰尘或异物称为尘埃。
1、产生原因(1)涂装环境的空气清洁度差。
调漆室、喷漆间内有灰尘。
(2)施喷件表面不清洁。
如打磨后施喷件内外没有彻底清洁;选用质量较差的绵布做清洁,而绵布的纤维物留在施喷件上。
(3)施工操作人员工作服、手套等材料掉纤维。
(4)易沉淀的涂料未充分搅拌或过滤。
(5)涂料变质,如漆基析出或反粗,颜料分散不佳或产生凝聚,有机颜料析出,闪光色漆的漆基中铝粉分散不良等。
(6)喷漆间内温度过高或溶剂挥发太快。
(7)漆雾过多(干喷涂),涂料的粘度过高。
(8)输漆系统中用的泵不合适,喷漆间压力不平衡,压缩空气没有过滤或过滤时不充分。
2、防治方法(1)调漆室、喷漆间内的空气除尘要充分,确保涂装环境洁净。
(2)施喷件表面应清洁。
如用粘性擦布擦净或用压缩空气吹净喷涂表面上静电吸附的尘埃。
(3)操作人员要穿戴不掉纤维的工作服及手套。
(4)供气管路上要安装有过滤器。
(5)不使用变质或分散不良的涂料。
涂装过程中常见缺陷及处理方法摘要:现代社会,汽车成为十分普通的代步工具,对人们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车辆的造型精美、漆面光亮且颜色合理的汽车,能够带给人们愉悦的驾驶体验。
汽车涂装是汽车生产制造的关键环节之一,涂装质量也成为评价维修质量的关键指标。
涂装质量不但对汽车的综合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同样也成为抗腐蚀与增加使用年限的重要因素之一。
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汽车涂装过程存在的质量缺陷,然后对具体的汽车涂装工艺技术及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汽车涂装;质量缺陷;控制措施1汽车涂装常见质量缺陷1.1缩孔、鱼眼1)现象。
涂面出现涂膜被压扁而形成的凹状,因为涂膜上下层表面存在各不相同的张力,成膜阶段,上层湿膜表面存在的张力明显未能超过下层湿膜表面存在的张力的情况下,则会形成缩孔情况。
涂面在表干状态之前,由于存在同涂料彼此不相容异物,涂料无法均匀涂抹与附着,出现抽缩情况并露出被涂面,以此产生鱼眼情况。
2)产生原因。
一是环境因素:周围存在有机硅类等其他感染物质,涂装环境空气清洁度不够,可能存在灰尘或漆雾等情况;涂装环境温度相对较低,湿度相对较大。
二是设备因素:调漆设备以及工具存在不干净的情况;涂装设备以及工具。
服装等存在不干净的情况。
三是作业因素:底材脱脂不合理,表面存在一定的异物附着;旧涂膜未能完全进行打磨,产生相应的缺陷问题;涂层厚度较大。
1.2颗粒1)现象。
涂面形成凸起物,主要是由于指触干前涂膜表面存在异物附着,因此形成凸状。
2)产生原因。
一是环境因素:喷涂环境空气清洁度不够,存在灰尘以及纤维等;空气流通性较差,漆雾相对较多;喷涂温度相对比较高,或稀释剂过快完全挥发。
二是设备因素:喷涂压力未能达标,雾化情况不良;喷枪未能彻底清晰干净;输漆循环系统未能采取有效处理,过滤网设置不合理。
三是涂装因素:操作人员服装存在不干净的情况,或材质存在纤维掉落情况;车体洁净程度不够,或清扫时工具出现纤维掉落情况;底材存在并清除的凸起物。
汽车涂装常见的质量缺陷及其对策汽车涂装质量缺陷是指在汽车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涂装表面出现的各种问题。
这些质量缺陷会严重影响汽车的外观和耐久性,同时也会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产生负面影响。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汽车涂装质量缺陷及其对策。
1.颜色不匹配颜色不匹配是指涂装表面的颜色与车身其他部分的颜色不协调。
这种问题通常是由于涂料配方或施工工艺不当造成的。
对策包括加强涂料配方的稳定性,确保色差控制在标准范围内;优化涂装工艺,提高颜色匹配的准确性。
2.涂层剥落涂层剥落是指汽车表面的涂层出现脱落或剥落的现象。
这种问题通常是由于底漆和面漆之间的粘附力不够或涂料质量不合格造成的。
对策包括加强底漆和面漆之间的粘附力,通过改进涂料配方和涂装工艺来提高涂层的粘附性。
3.气泡和鱼眼气泡和鱼眼是指涂装表面出现的小气泡或凹凸不平的现象。
这种问题通常是由于涂装过程中的灰尘、油脂或其他杂质进入涂层造成的。
对策包括改善工作环境,减少空气中的污染物;加强工件的净化和涂装前的处理,确保涂层表面光洁无杂质。
4.色差和划痕色差和划痕是指涂装表面出现的颜色不均匀或划痕的现象。
这种问题通常是由于施工工艺不当、涂装设备不良或外界磨损等因素造成的。
对策包括改进施工工艺,提高涂装设备的精度和可靠性;加强保养和维护,减少外界磨损对涂装表面的影响。
5.线条和凹陷线条和凹陷是指涂装表面出现的直线或凹陷的痕迹。
这种问题通常是由于涂装设备不良或施工工艺不当造成的。
对策包括改进涂装设备,提高喷涂均匀性和覆盖率;加强施工工艺的培训和监督,确保涂装表面的平整和一致。
为了确保汽车涂装的质量,汽车制造商应加强质量控制和检测,确保涂装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标准要求。
同时,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也应注意检查涂装表面是否存在质量缺陷,并在发现问题时及时向售后服务部门投诉和维权。
只有通过制造商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才能提高汽车涂装的质量,提升汽车品牌形象,满足消费者对于汽车外观和品质的要求。
涂装过程中产生的涂膜缺陷及防治一、遮盖力差(覆盖不良)现象:因涂料的遮盖力差或喷得太薄,透过漆膜可以看见下层表面的颜色,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难以喷漆的区域,车身下保护板或尖锐的边角处。
成因:•喷涂方法不当。
UV,辐射,水性,粉末,溶剂•使用过份慢干稀释剂,在未达到足够漆膜厚度前形成了垂流。
•油漆混合不均匀或过份稀释。
•由于研磨、抛光过度,减小了色漆层的厚度,或喷涂层数太少。
p'| •使用了劣质不良的稀释剂。
预防:•使用正确的喷涂方法,保证漆膜厚度适当,平整均匀。
•喷涂室的空间要合适,照明条件要好,喷涂时要特别注意不可接近区域的涂膜质量。
•要将油漆彻底混合均匀。
•禁止对漆膜过度抛光。
要特别注意边角区域。
•使用良好的正确的稀释剂。
补救:让漆料略干后重喷或将缺陷区域打磨平,然后重新喷漆。
二、失光(失去光泽或低光泽)涂剂现象:漆膜干燥前光泽丰满,干燥后缺少光泽或日后漆膜光泽逐渐消失。
成因:•底漆附着力差,或底漆未彻底固化就在其上喷涂面漆。
•油漆中使用的稀料质量太差或型号不对,或者使用了其他不配套或质量较差的固化剂。
•油漆调配或喷涂方法不当,如粘度过低,雾化过度。
•基底表面质量太差。
•由于湿度太大或温度太低,油漆干燥速度太慢。
溶剂蒸气或汽车尾气侵入了漆膜表面。
•漆膜表面受到了蜡、油、肥皂水或水的污染;或烤房中空气污秽,喷房中排气不良,使干固的喷粒落在已喷好的表面上。
•在新喷涂的漆膜上使用了太强洗涤剂或清洁剂,或者喷完后过早地进行抛光,或者使用的抛光蜡太粗。
•面漆或清漆喷得太薄。
预防:•使用合格的底漆,要等底漆层充分干燥后再在其上喷涂面漆。
•只使用推荐型号的稀料和合格的固化剂。
•要充分搅拌油漆,保证喷漆环境符合要求,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喷涂,喷涂厚度适当。
•彻底地清理基底表面。
•要保证漆膜在温暖、干燥的条件下进行干燥。
•干燥过程中,漆膜表面要有适当的空气流动。
•喷涂面漆之前,应当用清洁剂揩擦底漆层,彻底清洁表面。
常见涂装缺陷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在涂装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剥皮、失去附着力、附着差、脱落等现象。
此类现象为基底与漆层之间失去附着力,包括面漆与底漆或旧漆之间、底漆和金属漆之间。
产生的主要原因如下:一、清洁或准备不当包括:1、水磨底漆时使用的水砂纸号数太高,超过1000#以上,使底漆表面过于光滑,不利于面漆的附着。
2、底漆表面研磨后的研磨灰尘或其它表面污染物若未确实彻底清除,则表面漆层将不能够与底漆层发生适当稳定的接触,以致于造成粘合不良。
3、底漆水磨后未能使水份完全干燥,或底面在施工前受潮,使其难以正常干燥,出现粘合不良现象。
4、使用了不当的材料(如:汽油)作为清洁剂,不但不能去除硅、矽等腊质,留下一些高沸点的残留物在表面留下一层连续的“油膜”。
建议清洁材料使用L919除油剂。
5、粘尘布使用不当也会造成涂料的附着力降低。
使用中必须擦拭速度要快,力量要轻一些,否则会在表面留下过多的粘性杂质,影响涂料的附着力。
二、涂料在调色过程中搅拌不够均匀在涂料的使用中,要注意固化剂及稀料的加入要符合要求,即按比例先加入固化剂并均匀搅拌2~3分钟,然后再按比例加入相应的稀料,并均匀搅拌2分钟左右,这样能够保障喷涂后的漆膜均匀一致。
三、没有使用合适的底漆特别在硝基底漆的选择和使用中目前国内市场上的硝基底漆使用上比较混乱,有的修理厂甚至使用很多非汽车修补漆涂料,象装修类的底漆等。
这样的底漆往往存在两个方面的致命缺陷。
一是底漆施工干燥后硬度太高,不适合下一道的面漆施工,一般这样的底漆在面漆脱落后可以看到底漆的表面又滑又硬,即底漆之硬度远大于面漆,在这样的底面上很难形成良好的附着力。
二是很多低价底漆为降低成本造成其中的体质颜料严重超标或采用过量的滑石粉,与面漆的附着力严重下降。
四、使用1K灰底漆或2K黄底漆时未采用适当稀料采用了挥发过快的稀料,极易造成底漆成膜不良,表面存在疏松的粉质层,与面漆的附着力大大降低。
五、底漆的施工存在严重问题与底漆配合使用的稀料是劣质稀料,其中含水量超标,造成底漆含水难以干燥而造成面漆附着力降低。
涂装过程中产生的涂膜缺陷及防治:流挂/流淌/流泪 (2)渗色 (2)泛白 (3)遮盖力差 (3)浮色.............................................................................3-4 橘皮.. (4)针孔.............................................................................4-5 气泡.. (5)咬底 (5)发花 (6)其皱 (6)失光.............................................................................6-7 缩孔/鱼眼. (7)颗粒/麻点 (8)出汗 (8)色差.............................................................................8-9 金属闪光不均.. (9)丰满度不良 (9)干燥不良/漆膜软 (10)干喷 (10)砂纸痕..........................................................................10-11 附着力不良/涂膜剥落. (11)酸/碱溶液侵蚀 (11)模糊/起雾 (12)起云/起斑 (12)污物/工业物沉淀.............................................................12-13 灰印.. (13)划痕 (13)起雾 (13)缩光.............................................................................13-14 抛光痕迹.......................................................................14-15 蜡渗入/滞留. (15)水渍/水斑 (15)漆膜干燥后产生的涂膜破坏及防治:粉化 (15)变色/褪色 (16)锈蚀/生锈 (17)脱落 (17)涂料在贮运过程中产生的缺陷及防治……………………………..17-19流挂/流泪/流淌描述:汽车涂料在涂装、干燥过程中,垂直物面上的涂膜形成由上向下流或下边缘增厚的现象。
2018年第3期2018年第3期时代农机TIMES AGRICULTURAL MACHINERY第45卷第3期Vol.45No.32018年3月Mar.2018作者简介:罗云辉(1978-),男,大学本科,助理工程师。
汽车涂装常见的质量缺陷及其对策罗云辉(,722405)摘要:文章详细介绍了汽车涂装的涂料及其涂膜应具备的诸多特性,分析了汽车涂装过程中常见的种种涂膜弊病类型及其产生的原因,总结出了在汽车涂装工艺中针对这些弊病的一些防治方法。
文章详细介绍了汽车涂装的涂料及其涂膜。
关键词:汽车涂装;质量缺陷;对策1汽车涂装的涂料及其涂膜应具备的特性(1)应具有极好的耐候性和耐腐蚀性,能适应在各种气候环境条件下使用,涂层能与汽车本身同寿命,即汽车涂层的使用寿命应接近汽车本身的寿命(5~10年);要求在各种气候条件和腐蚀环境中,包括在苛刻的日晒夜露、风雨侵蚀的情况下保光保色性良好,不起泡、不开裂、不脱落、不粉化,无锈蚀现象,涂膜应坚韧耐磨,机械强度好,能适应汽车行驶中的震动和应变,还应具有优良的耐温变性。
(2)应具有极好的涂装施工性和涂料的配套性。
要求能适应汽车生产工艺的高速度流水作业线。
(3)基于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价格特别敏感,降低汽车的制造成本是永续性的课题,再加上汽车涂料用量大,要求涂装材料物美价廉性价比高,能为降低汽车涂装成本创造条件。
2汽车涂装产生的常见涂膜弊病类型及其因素所谓涂膜弊病,是指涂膜的质量与规定的技术标准相比所存在的缺陷。
涂膜的早期破坏现象是指刚投入使用不久,就产生起泡、失光、锈蚀等涂膜弊病或涂膜某些性能达不到应有的标准。
涂膜常见病态分类如下:浑浊:对于清漆和透明涂料出现微浑浊或变成糊状、浆状的现象。
其原因:①稀释剂选择不当,对成膜物(树脂)的溶解度差,只能部分溶解就会出现浑浊;②稀释剂用量过多,稀释剂中含有水分;③生产时未能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如熟化时间不够,原料中含有杂质等);④运输和储存时有水分及潮气侵入;⑤储存时温度过高或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