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年表
- 格式:doc
- 大小:318.00 KB
- 文档页数:24
西⽅⾳乐史详细年表(⼀)古代希腊和罗马⾳乐古希腊⾳乐时期代表⼈物⾳乐风格特征(⾳乐思想)代表作品杰出贡献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古希腊哲学家和数学家,古希腊⾳乐理论的奠基⼈)⾳乐可以最好的说明宇宙现象。
提出“和谐论”西⽅第⼀个以理论⽅式来说明和解释⾳乐现象的⼈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都认为⾳乐具有伦理道德的性质,⾳乐可以影响⼈的性格、⾏为和思想,不同的调式会让⼈产⽣不同的情感反应;都认为⾳乐具有教化作⽤,进⽽肯定了⾳乐的社会作⽤。
《理想国》《法律篇》柏拉图认为应该禁⽌某些⾳乐的使⽤,要使⽤恰当的⾳乐来进⾏美育亚⾥⼠多德(古希腊哲学家)《政治学》亚⾥⼠多德认为⾳乐可以⽤来娱乐,⾳乐是对⼈的情感的模仿。
阿拉斯多赛诺斯最早提出“四⾳⾳列”《和谐的要素》1、《和谐的要素》的核⼼内容是四⾳⾳列,有关调式、⾳阶等理论都建⽴在四⾳⾳列基础之上。
2、提出两套完整体系:⼤完整⾳列体系和⼩完整⾳列体系。
总结1、古希腊⾳乐是孕育西⽅⾳乐的源头。
2、古希腊⾳乐是单声部⾳乐,有⾃然⾳类型以及⾃然⾳与各种变化⾳(半⾳或⼩于半⾳)混合的旋律风格,⾳乐同舞蹈、诗歌紧密结合,歌唱时可以有乐器伴奏,⽤字母记谱,歌词往往是当时⼀些重要的诗篇。
3、西⽅⾳乐的主体是在“和谐论”的影响下发展的。
中世纪⾳乐(公元5世纪西罗马灭亡到14、15世纪)第⼀阶段(5—10世纪)格⾥⾼利圣咏基本特征:1、单声部、⽆伴奏的纯⼈声⾳乐。
2、表达经⽂的⼀种歌曲。
3、⽆节拍、即兴式4、以⾃然⾳阶为基础5、⾳乐旋律风格肃穆、朴实。
表情超脱冷静。
⽤于:1、⽇课2、弥撒⾳乐风格:1、⾳节式2、⾳团式3、圣咏式4、花唱式第⼆阶段复调⾳乐在圣咏旋律的上⽅或下⽅依附⼀条平孔杜克图斯的《赞美⾄贞的圣多声部复调⾳乐的产⽣对于西⽅⾳乐历史具有(11—13世纪)⾏四度或五度的旋律与它作对应。
母》、经⽂歌《有些⼈嫉妒-爱情伤害⼈⼼-慈悲经》划时代的意义:它促成了声部协和的对位准则的确⽴,推动了节奏和记谱理论的发展,唤起了理性的作曲意识。
西方音乐史年表
第二节——中世纪音乐
第三节——文艺复兴时期音乐一)从文艺复兴早期到若斯坎
德国代表作曲家
总结:1、这时期的音乐创作是多元格局下的音乐创作。
2、出现了亨德尔、巴赫等杰出的音乐大师。
3、意大利的歌剧、清唱剧、康塔塔的诞生并推进至欧洲各国,其意义和表现是丰富的。
4、器乐体裁的发展演变,呈现了作曲家风格的多样化。
5、大小调和现代和声体系的形成和确立,主调音乐风格成为主导,数字低音的使用,大大加强了音乐的表现力。
6、音乐风格呈现出戏剧性,装饰性,即兴性和炫技性的特点,体现了该时期的艺术的热情奔放,豪华夸张的特点和华
丽、辉煌、狂热的气质和激情。
古典主义时期
第七节——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各种音乐思潮
第七节——20 世纪音乐
表现主义音乐
表现主义音乐特征
1、音乐具有反传统因素:旋律无连贯性,节奏无规律性,力度极端变化,结构不明确。
因此在表现音乐中找不到浪漫主义音乐的抒情性、古典主义音乐的逻辑性、印象主义音乐的色彩美感。
2、与印象主义音乐截然相反,印象主义音乐描绘人对客观外部世界的感受;表现主义音乐放弃对周围世界的描写,强调把内心体验
表现出来,追求内心深处的感觉。
新古典主义音乐。
第一章古希腊古罗马音乐西方音乐史分别七个阶段:1古希腊古罗马音乐时期(公元前8世纪-公元4世纪)2中世纪音乐时期(从公元5世纪-14世纪03文艺复兴时期(15世纪-16世纪)4巴洛克时期(17世纪-18世纪中叶)5古典主义时期(18世纪中叶-19世纪初)6浪漫主义时期(19世纪初-20世纪初)7 20世纪音乐(20世纪)史前希腊和古希腊社会的发展:1迈若安及迈锡尼时期(约1650-1100B.C.)2荷马时期又称黑暗时期(约1100-800B.C.),<伊里亚特>与《奥赛德》有荷马所撰,多利亚自然音阶。
3城邦时期(约800-500B.C.),合唱,抒情诗歌繁荣4古典时期,竞技比赛的音乐,悲剧,喜剧5希腊化时代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悲剧表演中引入第二个演员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欧里皮德斯-《美狄亚》,把妇女做主角古希腊喜剧1新喜剧:不谈政治,话题严肃,表现社会风俗2旧喜剧:政治讽刺剧和社会讽刺剧毕达哥拉斯:和谐学,将音程分为协和与不和协音体系:1四音列2完整音列体系多利亚调试:能使人安静并具有力量;富于男子气,能使人变得坚强和有节制弗里几亚:使人狂放,激发人的热情副弗里几亚:容易使人丧失意志利底亚音乐使人柔和和淫荡混合利底亚音乐使人悲伤古希腊记谱法:1器乐谱 2声乐记谱古希腊是其主要乐器:1里拉 2阿夫洛斯管 3基萨拉琴(里拉琴的变体)古罗马时期概述:古罗马器乐:1图巴:一般用青铜制作,管长1.3米,分段制作,管身直2角号;管身圆古罗马的音乐观:1音乐当做一种享受2音乐的职业化倾向加强,音乐家的地位却下降3富有雄壮的气象罗马人喜欢:1笑剧:综合性的滑稽表演2哑剧:表现神话故事的戏剧舞蹈基督教音乐以单声音乐形态,附属于礼拜仪式,是作传播信仰的重要工具早期基督教音乐1使用许多犹太教音乐的旋律2混合了古希腊,东罗马,拜占庭圣咏的一些因素3各地的教堂都有各自的特色第二章中世纪音乐中世纪:通常音乐史把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灭亡至14世纪文艺复兴之前这段长达一千年的历史,被认为是“黑暗时代”圣歌主要有5种:1拜占庭圣咏2安布罗斯3法国圣咏4摩差拉比5赛尔特格里高利圣咏:指罗马教皇格力高利一世之命名的天主教音乐,常称平歌或素歌功能:运用于基督教以活动,分日课和弥撒两大类格里高利圣咏的特征:1歌唱方式:独唱,齐唱,交替唱,应答唱2一般无伴奏,纯人声,以拉丁文,无明显节拍,以肃穆,节制,无世俗情欲为前提3礼拜仪式的咏唱为两类:诵经祈祷和礼拜歌曲1)音节式:一字对以音,音域一般较窄2)圣咏式:在同一高度的音上唱出相当数量的歌词3)音团式或纽姆式:一字对几个音,这是格里高利圣咏常用的方式,旋律比较流动4)花唱式:一字对多个音,少则十几个音,多则五六十个音,常见于欢呼歌中中世纪的教会调式是按圣咏的结束音(d,e,f,g),音域以及吟诵音等主要因素,对旋律进行分类而构成的。
古代希腊和罗马音乐古希腊音乐时期代表人物音乐风格特征(音乐思想)代表作品杰出贡献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古希腊哲学家和数学家,古希腊音乐理论的奠基人)音乐可以最好的说明宇宙现象。
提出“和谐论”西方第一个以理论方式来说明和解释音乐现象的人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都认为音乐具有伦理道德的性质,音乐可以影响人的性格、行为和思想,不同的调式会让人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都认为音乐具有教化作用,进而肯定了音乐的社会作用。
《理想国》《法律篇》“净化论”柏拉图认为应该禁止某些音乐的使用,要使用恰当的音乐来进行美育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家)《政治学》“模仿伦”亚里士多德认为音乐可以用来娱乐,音乐是对人的情感的模仿。
阿拉斯多赛诺斯最早提出“四音音列”《和谐的要素》1、《和谐的要素》的核心内容是四音音列,有关调式、音阶等理论都建立在四音音列基础之上。
2、提出两套完整体系:大完整音列体系和小完整音列体系。
总结1、古希腊音乐是孕育西方音乐的源头。
2、古希腊音乐是单声部音乐,有自然音类型以及自然音与各种变化音(半音或小于半音)混合的旋律风格,音乐同舞蹈、诗歌紧密结合,歌唱时可以有乐器伴奏,用字母记谱,歌词往往是当时一些重要的诗篇。
3、西方音乐的主体是在“和谐论”的影响下发展的。
中世纪音乐(公元5世纪西罗马灭亡到14、15世纪)第一阶段 (5—10世纪)格里高利圣咏 基本特征: 1、单声部、无伴奏的纯人声音乐。
2、表达经文的一种歌曲。
3、无节拍、即兴式4、以自然音阶为基础5、音乐旋律风格肃穆、朴实。
表情超脱冷静。
用于:1、日课2、弥撒音乐风格: 1、音节式 2、音团式 3、圣咏式 4、花唱式第二阶段 (11—13世纪)复调音乐 在圣咏旋律的上方或下方依附一条平行四度或五度的旋律与它作对应。
孔杜克图斯的《赞美至贞的圣母》、经文歌《有些人嫉妒-爱情伤害人心-慈悲经》多声部复调音乐的产生对于西方音乐历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促成了声部协和的对位准则的确立,推动了节奏和记谱理论的发展,唤起了理性的作曲意识。
西方音乐史50个常识(西方音乐史没你想的那么难)开始学习音乐我们都会接触到“音乐时期”这个词儿这个词儿说的是西方音乐史那么西方音乐史大致分几个时期呢嗯~我仿佛看到了正在抓耳挠腮的你一起来梳理下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凝固的历史符号公元五世纪476年之前古希腊罗马时期的音乐存在的时间约为公元前3200年~公元400年这部分的音乐资料只能从考古而来从发掘出的绘画、雕塑及少量流传下来的诗歌文学与哲学著作可以进行了解中世纪时期 (Medieval )纯净的“唱诗班”公元476-14世纪西元476年罗马帝国瓦解后希腊、罗马文明变趋衰微日耳曼人统治欧洲西半部历史上称为“黑暗时期”也就是“中世纪时期”单声部教堂音乐为主以格利高里圣咏为代表文艺复兴时期(Renaissance)“以人为本”的音乐1450-1600年这时的音乐家在人文主义思潮的推动下对复调音乐进行了发展和变革声乐与器乐逐渐分离而独立发展这一时期五线谱已得到完善印刷术也运用到曲谱上这都使音乐的传播更加便利和广泛音乐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多声部复调音乐盛行器乐开始兴起巴洛克时期(Baroque)不完美的珍珠1600-1750年巴洛克(Baroque)一词是法语意为“不规则的、鳞茎状的珍珠”巴赫、维瓦尔第等著名音乐家诞生音乐理论有了长足发展器乐曲盛行,数字低音调性体系等概念出现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古典时期(Classical)优雅的“贵族音乐”1750-1830年维也纳出现了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三位古典主义大师他们的杰出音乐作品和音乐风格被称为近代欧洲音乐艺术的“经典”这一时期的音乐单纯、明朗、优美、均衡为主要特点数字低音已经舍弃不用表现手法丰富奏鸣曲等各种曲式确立浪漫时期(Romantic)璀璨的万花筒1830—1900年浪漫主义音乐是古典主义音乐(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延续和发展是西方音乐史上的一种音乐风格或者一个时代贝多芬是古典主义音乐的集大成者和终结者也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先行人浪漫主义音乐抛弃了古典音乐的以旋律为主的统一性强调多样性发展和声的作用对人物性格的特殊品质进行刻画更多地运用转调手法和半音浪漫主义歌剧的代表是韦伯音乐的代表是舒伯特浪漫主义音乐体现了影响广泛和民族分化的倾向在法国出现了柏辽兹意大利的罗西尼匈牙利的李斯特波兰的肖邦和俄罗斯的柴科夫斯基浪漫主义音乐在瓦格纳和布拉姆斯时代逐渐走入历史浪漫主义时期特点是音乐开始有标题作曲家不再纯粹追求音乐美感而是表达个人情感呈现以德奥为主流民族、地域风格各具特色的趋势现代时期(Modernist)颠覆传统的新时期1900-1980年代左右现代音乐(modernist music) 泛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象主义音乐以后直到今天的全部专业音乐创作从历史风格的范畴而言现代音乐特指20世纪中非传统作曲技法非功能和声体系作为理论支撑的音乐作品在这个时期新古典主义新浪漫主义印象主义等近现代音乐流派出现现在清晰多了吧注:部分图文综合自网络,。
音乐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历程及代表作品古典音乐是西方音乐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经历了漫长而辉煌的发展历程。
在此文中,将为您介绍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历程以及一些代表作品,希望能带给您关于古典音乐的新的了解和启发。
一、巴洛克时期(1600年-1750年)巴洛克时期是古典音乐的开端,这一时期的音乐注重展示作曲家的技巧和表达能力。
巴洛克音乐采用了多声部的复调作曲技巧,注重对旋律与和声的艺术处理。
代表作品包括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的《弥赛亚》等。
二、古典时期(1750年-1820年)古典时期是古典音乐历史上最受欢迎的时期,也是最引人瞩目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音乐风格注重简洁、对称和对调性的运用。
古典音乐强调音乐的结构和形式,追求优雅与对称。
代表作品包括弗朗茨·约瑟夫·海顿的《交响曲》、莫扎特的《安魂曲》以及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三、浪漫时期(1815年-1910年)浪漫时期是西方古典音乐最具感染力和表现力的时期。
这一时期,作曲家开始注重情感表达和个人主义,音乐变得更加热情和奔放。
代表作品包括弗雷德里克·肖邦的《夜曲》、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以及理查德·瓦格纳的《指环王》等。
四、现代时期(20世纪至今)现代时期的古典音乐体现了更多的实验性和创新性,作曲家们开始突破传统音乐的限制,尝试各种新的音乐形式和风格。
代表作品包括克劳德·德彪西的《月光曲》、艾尔·加尔丁的《饥饿艺术家》以及尼尔斯·弗雷姆的《排球》等。
总结:古典音乐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浪漫时期和现代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通过学习了解这些时期,我们能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古典音乐的魅力。
希望这些介绍能够带给您一些启发,欢迎您进一步探索和发现更多美妙的古典音乐作品。
三年级第一学期西方音乐史年表西方音乐史概览(与中国音乐史时期的比较)1、古希腊、古罗马崇尚文艺、科学——春秋战国2、中世纪(5c —13c)禁欲、神秘愚昧——南北朝至元末3、文艺复兴时期(14c —16c)人文主义——明代4、巴洛克时期(1600 —1750)多元化——明末至清(雍正)5、古典主义时期(18c —19c初)启蒙主义——清(乾隆、嘉庆)6、浪漫主义时期(19c初— 19c下)浪漫主义——清(道光)至清末民国7、民族乐派(19c上—19c下)民族解放思潮——清(道光)至清末民国8、现代音乐(19c末—20c)印象、象征、哲学思潮——清末、民国、建国至今第一章古希腊古罗马和中世纪音乐(公元前6到公元4世纪)一、古希腊音乐1古希腊音乐艺术是诗,乐,舞三位一体,歌唱时有伴奏,用字母记谱。
2悲剧是古希腊一种重要的艺术体裁,由诗乐舞一体形式构成,其中音乐部分由合唱,独唱并由伴奏,包括开场白,进行曲,戏剧场面,退场,四部分。
悲剧三大家分别是: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勤斯欧里比得斯3古希腊的音乐理论最基本最具有特色的是音程理论由毕达哥拉斯提出。
主要观点1以弦长为基础产生音阶的音程关系。
2只有四,五,八度是和谐音程。
4四音音列和完整的音列体系,即以四个音为单元,两个全音和一个半音组合自上而下排列。
主要调式有:多里亚,费里几亚,利底亚,混合利底亚。
5乐器拨弦类:里拉管类:阿夫洛斯管二、古罗马音乐1古罗马音乐是古希腊音乐的继承和发展。
表现在实用性和享乐性。
2古罗马的音乐特点:凝重,庄严,肃穆的宗教音乐形式。
三、中世纪音乐(公元5到13世纪)(一)格里高利圣咏(Gregorian chant)p221、形成经过:约公元6世纪末,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为了规范各地区的音乐礼仪形式而编写的宗教歌曲集,约公元9世纪末,在查里曼大帝的力推广下,得到进一步修订和发展。
2、历史意义:(1)西方艺术音乐的第一批作品(2)唯一的单音音乐形式(3)西方近代音乐创作的基础(4)随着圣咏的推广,形成了音乐教育和音乐理论的发展3、基本特征:(1)歌词:多取自拉丁文的《圣经》(2)旋律:单声部的自然音,无器乐伴奏(3)记谱:纽姆谱(4)纯男声演唱。
世界音乐史经典作品年表1. 1600年代前后- 1607年:克劳地·蒙特威尔第的歌剧《奥菲欧》- 1609年:约翰·道兰的舞曲集《内陆》- 1678年:亨利·普尔塞尔的歌剧《塞琉斯》2. 1700年代- 1710年: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音乐的奉献》- 1733年: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的歌剧《塞梯乌斯》 - 1760年:约瑟夫·海顿的交响曲《奇迹》3. 1800年代- 1804年: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的交响曲《英雄》- 1827年:弗朗茨·舒伯特的《冬之旅》- 1840年:弗雷德里克·肖邦的《军队》4. 1900年代- 1913年: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 1928年:毕加索的《音乐会创作》- 1940年:艾伦·索金的《日出圆舞曲》5. 2000年代- 2004年:约翰·亚当斯的交响曲《在自然之源》- 2007年:阿拉姆·露依斯的《调皮的小汉斯》套曲- 2013年:亨利克·戴特曼的现代爵士乐作品《流浪者之歌》这是一个世界音乐史经典作品年表,涵盖了不同时期的著名音乐作品。
在1600年代前后,克劳地·蒙特威尔第的歌剧《奥菲欧》、约翰·道兰的舞曲集《内陆》以及亨利·普尔塞尔的歌剧《塞琉斯》都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进入1700年代,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音乐的奉献》、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的歌剧《塞梯乌斯》以及约瑟夫·海顿的交响曲《奇迹》成为了当时音乐史上的重要作品。
1800年代,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的交响曲《英雄》、弗朗茨·舒伯特的《冬之旅》以及弗雷德里克·肖邦的《军队》都是这个时期的经典之作。
20世纪的音乐史上,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以及毕加索的《音乐会创作》展现了现代主义音乐的风采。
西⽅⾳乐史详细年表(⼀)⾳乐考研直通车推出国内⾸款⾳乐考研刷题神器⼩程序点击进⼊,打卡学习可以领30元红包。
古代希腊和罗马⾳乐古希腊⾳乐时期代表⼈物⾳乐风格特征(⾳乐思想)代表作品杰出贡献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古希腊哲学家和数学家,古希腊⾳乐理论的奠基⼈)⾳乐可以最好的说明宇宙现象。
提出“和谐论”西⽅第⼀个以理论⽅式来说明和解释⾳乐现象的⼈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都认为⾳乐具有伦理道德的性质,⾳乐可以影响⼈的性格、⾏为和思想,不同的调式会让⼈产⽣不同的情感反应;都认为⾳乐具有教化作⽤,进⽽肯定了⾳乐的社会作⽤。
《理想国》《法律篇》柏拉图认为应该禁⽌某些⾳乐的使⽤,要使⽤恰当的⾳乐来进⾏美育亚⾥⼠多德(古希腊哲学家)《政治学》亚⾥⼠多德认为⾳乐可以⽤来娱乐,⾳乐是对⼈的情感的模仿。
阿拉斯多赛诺斯最早提出“四⾳⾳列”《和谐的要素》1、《和谐的要素》的核⼼内容是四⾳⾳列,有关调式、⾳阶等理论都建⽴在四⾳⾳列基础之上。
2、提出两套完整体系:⼤完整⾳列体系和⼩完整⾳列体系。
总结1、古希腊⾳乐是孕育西⽅⾳乐的源头。
2、古希腊⾳乐是单声部⾳乐,有⾃然⾳类型以及⾃然⾳与各种变化⾳(半⾳或⼩于半⾳)混合的旋律风格,⾳乐同舞蹈、诗歌紧密结合,歌唱时可以有乐器伴奏,⽤字母记谱,歌词往往是当时⼀些重要的诗篇。
3、西⽅⾳乐的主体是在“和谐论”的影响下发展的。
中世纪⾳乐(公元5世纪西罗马灭亡到14、15世纪)第⼀阶段(5—10世纪)格⾥⾼利圣咏基本特征:1、单声部、⽆伴奏的纯⼈声⾳乐。
2、表达经⽂的⼀种歌曲。
3、⽆节拍、即兴式4、以⾃然⾳阶为基础5、⾳乐旋律风格肃穆、朴实。
表情超脱冷静。
⽤于:1、⽇课2、弥撒⾳乐风格:1、⾳节式2、⾳团式3、圣咏式4、花唱式第⼆阶段(11—13世纪)复调⾳乐在圣咏旋律的上⽅或下⽅依附⼀条平⾏四度或五度的旋律与它作对应。
孔杜克图斯的《赞美⾄贞的圣母》、经⽂歌《有些⼈嫉妒-爱情伤害⼈⼼-慈悲经》多声部复调⾳乐的产⽣对于西⽅⾳乐历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促成了声部协和的对位准则的确⽴,推动了节奏和记谱理论的发展,唤起了理性的作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