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教案-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123全案】
- 格式:docx
- 大小:31.46 KB
- 文档页数:11
《古典主义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莫扎特、贝多芬的生平和作品风格,通过聆听音乐来感受其作品的特点。
2.通过对音乐的赏析来感受古典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了解回旋曲式、奏鸣曲式的结构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欣赏作品,来认识理解古典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2.难点:初步理解奏鸣曲式和回旋曲式的基本曲式结构。
三、教学设计(一)导入微视频了解维也纳“古典乐派三杰”。
随着巴赫的逝世,西方音乐的发展进入了新时期,这一时期奥地利维也纳的众多作曲家中有三位大师赫赫有名,分别被称之为“交响乐之父”的海顿,“音乐神童”莫扎特和“乐圣”贝多芬,今天我们将要走进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来了解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音乐作品。
(二)《弦乐小夜曲》1.简介莫扎特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主义三杰之一,被誉为音乐神童。
虽然只活了35岁,但他的作品之多、之精美让后人难以想象。
他的作品几乎涉及古典主义时期所有音乐体裁,尤其是在器乐协奏曲方面做出来巨大贡献。
莫扎特赋予音乐以歌唱性的优美,作品体现了18世纪市民阶层的思想。
2.介绍《弦乐小夜曲》小夜曲情绪明快爽朗,轻松活泼,常在贵族们宴饮时演奏,是室内乐体裁之一。
莫扎特一生写了十三首小夜曲,这部作品堪称18世纪器乐小夜曲的典范。
由于它是莫扎特小夜曲中唯一只用弦乐演奏的乐曲,常称为《弦乐小夜曲》,也因第一、第三、第四乐章都是G大调,所以又称为《G大调弦乐小夜曲》。
3.《弦乐小夜曲》各主题赏析(1)赏析主部主题(A),思考主部主题有怎样的旋律特点?速度庄严稳定的行板速度,细微平稳的起伏,显得优美典雅,是古典主义音乐的特征之一,也奠定了作品基调。
(2)第一插部主题(B):两个乐句很对称,短小且匀称,第一小节每拍以升号开始,旋律显得婉转灵活,由第一小提琴演奏,听起来干净流畅。
(3)第二插部(C):也是对称乐句,跳弓演奏,显得轻快活泼,让作品有了层次变化。
(4)第三插部(D):转为了小调式,旋律显得稍暗淡些,在高低声部一起出现回音音型,优美中蕴含着戏剧性。
西方音乐史音乐教学教案一、引言音乐是人类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过声音和旋律传递情感和思想。
西方音乐史是对西方音乐发展过程的研究与总结,它涵盖了从古代古希腊与罗马时期到现代音乐的演化。
音乐教学在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培养音乐才能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西方音乐史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一份针对中学音乐课程的教案。
二、音乐背景介绍西方音乐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与罗马时期,其发展经历了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浪漫和现代等多个时期。
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音乐特点和代表作品。
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介绍不同时期的音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西方音乐的演化过程。
三、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 了解西方音乐史的主要时期和代表作品;2. 学习分析音乐的基本要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3. 发展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1. 古希腊与罗马时期的音乐- 介绍古希腊与罗马时期的音乐特点和代表作品,如古希腊的抒情诗和古罗马的战斗进行曲等。
2. 中世纪音乐- 介绍中世纪音乐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如教会音乐和吟游诗人的民间音乐等。
3. 文艺复兴音乐- 介绍文艺复兴音乐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如宗教合唱、器乐舞曲和歌剧等。
4. 巴洛克音乐- 介绍巴洛克音乐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如赋格、巴洛克协奏曲和歌剧等。
5. 古典音乐- 介绍古典音乐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如交响乐、协奏曲和室内乐等。
6. 浪漫音乐- 介绍浪漫音乐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如浪漫交响曲、钢琴独奏曲和歌剧等。
7. 现代音乐- 介绍现代音乐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如现代音乐剧、摇滚乐和爵士乐等。
五、教学方法与过程1. 音乐欣赏与分析- 让学生听取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配合课堂讲解,进行音乐欣赏与分析。
2. 学生报告- 让学生选择一个时期或一个作曲家,进行深入研究并向班级展示他们的发现。
3. 集体合奏- 安排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个时期的音乐作品进行集体合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音乐表达能力。
西方音乐史教案及讲稿主讲教师:胡亮西方音乐史教案及讲稿周次:第二周授课学时:2学时授课教师胡亮授课班级:音乐学本1、2班授课题目(章、节)第五章古典主义时期音乐概况1、时间范围界定2、社会文化特质3、音乐风格特点第一节歌剧改革与喜歌剧的发展1、格鲁克对歌剧艺术的改革2、喜歌剧的发展3、宗教音乐的衰退授课要求:古典主义时期确立了主调音乐形式,三种体裁:交响曲、奏鸣曲和协奏曲;三个重要乐派:曼海姆乐派、柏林乐派和维也纳古典乐派;以及三个音乐家: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为本章的重点,是学生不能忽略的学习内容。
教学重点: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特点和格鲁克对歌剧艺术的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以多媒体的方式授课,使学生了解西方音乐文化的现象和动态,逐步培养他们从音乐史学的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利用幻灯、投影、动画和Power Point等多媒体手段,增加了教学的信息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主要教学内容:第五章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绪论一、简述西方音乐古典主义时期的时间划分及文化特质1、时间范围界定:(1)时间:将1750—1820年这70年的历史阶段称为西方音乐的古典主义时期。
(2)概念的区分:在理解古典音乐的含义上要注意两种概念,一是泛指19世纪之前的传统音乐中为后世公认的优秀典范作品;二是特指1750—1820年古典主义时期曼海姆乐派、柏林乐派和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创作成果。
在西方音乐史上,古典音乐主要指后者。
2、社会文化特质:强调人性解放,崇尚英雄主义,追求人权平等。
它反映了该时期“启蒙运动”和“狂飙突进运动”的思想实质:“自由、平等、博爱”,关注人的本性和情感。
二、简述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整体风格特征1、音乐从教堂步入宫廷,并逐步走向社会,走向民众。
2、音乐创作不再以巴罗克时期的复调手法为主,采用的是主调音乐形式。
加强了旋律与和声的对应,建立起“主—下属—属—主”的功能和声进行。
3、确立曲式分段式结构原则,旋律不再采用巴罗克时期延绵不断、扩充的音型,而是以短小对称的2、4小节(也有3、5、6小节)为基本单位形成方整型乐句结构。
高中音乐公开课教案西方古典音乐欣赏高中音乐公开课教案 - 西方古典音乐欣赏引言: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古典音乐作为其中一种形式,有着深厚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内涵。
本节课旨在通过教师讲授和学生参与互动,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欣赏和理解西方古典音乐。
教案按照以下步骤展开:一、导入在这个部分,教师可以用一个简短的音乐片段来引入西方古典音乐的主题,并简单介绍古典音乐的起源和特点。
同时,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二、西方古典音乐历史概述在这个部分,教师将介绍西方古典音乐的历史发展概况。
教师可以简要讲解不同时期的音乐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比如巴洛克时期的巴赫,古典时期的莫扎特,浪漫时期的贝多芬等。
教师还可以引用音乐片段来让学生直接感受不同时期音乐的风格差异。
三、重要作曲家与代表作品在这个部分,教师将详细介绍几位西方古典音乐的重要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
教师可以选择贝多芬、莫扎特、巴赫等作曲家进行深入讲解。
每位作曲家的介绍可以包括其生平、创作风格、代表作品等内容。
同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些代表性的音乐片段,以增加学生对这些作曲家的了解和欣赏。
四、乐器演示与音乐鉴赏这一步骤主要通过现场乐器演奏来展现西方古典音乐的魅力。
教师可以邀请学校乐团的成员来演奏代表作品,或者请专业的音乐家进行演示。
在演示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演奏技巧、乐器的发声原理等进行解说。
此外,教师还可以适时地安排学生进行音乐鉴赏活动,让他们积极参与到音乐中来。
五、课堂互动在这个部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互动活动,以加深他们对西方古典音乐的理解。
教师可以出示一些音乐题目,让学生猜测曲名或作曲家,也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古典音乐作品以及对音乐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六、总结与展望在这个部分,教师对今天的课程进行一个简要的总结,并展望后续的学习内容。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深入了解更多西方古典音乐作品,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与欣赏能力。
《西方古典音乐发展史鉴》教案杨琼一、教学目标1、在教师的引导下,认真了解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历程,结合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或片段欣赏,学习鉴赏不同体裁、风格等音乐流派音乐2、能紧跟教师的指导节奏进行比较欣赏,观察西方古典音乐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的文化样式和音乐上的审美趣向3、关注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性特征,理解西方古典音乐多元性及其文化价值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西方古典音乐从宗教走向现代的发展历程,形成对西方不同风格流派音乐鉴赏的关注度度教学难点:从文化背景和音乐的表现特征角度理解不同时期音乐作品的风格形成三、教学内容㈠导入㈡宗教音乐和世俗音乐相对概念1、聆听《格里高利圣咏》2、宗教音乐的主要特征3、世俗音乐的广义概念㈢巴洛克音乐时期1、巴赫介绍2、巴洛克时期的代表音乐家2、欣赏合唱《哈利路亚》和小提琴协奏曲《四季—春》片段4、巴洛克时期音乐特征㈣古典主义音乐时期1、古典主义时期音乐家代表人物2、欣赏第九交响曲《合唱》片段3、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特征㈤浪漫主义音乐时期(民族乐派)1、浪漫主义音乐的特征2、欣赏舒伯特艺术歌曲《小夜曲》3、比较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特征㈥印象主义音乐1、印象主义画派2、印象主义音乐流派及代表人物2、欣赏拉威尔的管弦乐曲《波莱罗舞曲》㈦二十世纪现代音乐1、二十世纪现代音乐的种类2、欣赏格什温的钢琴与乐队演奏的《蓝色狂想曲》四、学习评价1、西方古典音乐不同流派和风格的辨认“粥”“满汉全席”“自助餐”“烛光晚餐”“火锅”……2、归纳西方古典音乐发展史(年轮、动画)五、教学小结下课。
初中音乐课:西方古典音乐欣赏公开课教
案
1. 教学目标
- 了解西方古典音乐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 研究欣赏西方古典音乐中的代表作品,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音乐表演的能力和艺术修养。
2. 教学内容
2.1 西方古典音乐的起源和发展
- 西方古典音乐的起源和发展概述
- 著名古典音乐作曲家及其代表作
2.2 西方古典音乐的特点
- 音乐形式和结构
- 旋律与和声的关系
- 音乐表达的情感和想象力
2.3 古典音乐的欣赏
- 欣赏古典音乐中的代表作品
- 通过音乐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 教学步骤
3.1 导入
- 通过播放古典音乐来引发学生对西方古典音乐的兴趣-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古典音乐的认识和感受
3.2 知识传授
- 介绍西方古典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 分享著名古典音乐作曲家的生平和作品
3.3 欣赏与分析
- 播放西方古典音乐的代表作品
-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分析音乐的结构和情感表达
3.4 互动讨论
-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 引导学生讨论古典音乐的艺术魅力和表达方式
4. 教学活动
- 进行课堂演示,邀请志愿者表演乐器或演唱古典音乐曲目- 安排学生小组进行古典音乐创作或演绎的实践活动
5. 教学评价
- 学生对古典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的提高
-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6. 参考资料
- 音乐教材:XXX
- 古典音乐专辑:XXX
- 在线资源:XXX。
第一课第一章古希腊、古罗马的音乐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历史背景,掌握音乐体裁、乐器、音乐知识等。
教学重难点:荷马史诗、毕律、三大悲剧家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内容:一、历史背景1、地理位置2、音乐生活与音乐思想二、音乐体裁1>诗歌:《荷马史诗》、抒情诗、颂歌(1)《荷马史诗》:采用扬抑抑格六咅步诗行写作,节奏感强烈,适于民间的游吟诗人在里尔琴的伴奏下边走边吟唱。
代表作:《伊利亚特》、《奥德赛》。
(2)抒情诗:由抒情诗人自编自唱,由乐器伴奏的诗歌,分笛歌邙可夫洛斯管伴奏)和琴歌(里尔琴伴奏)两种。
(3)颂歌:在重大仪式上,伴有舞蹈和乐器演奏,运用华美的合唱形式来演唱。
有太阳神颂歌和酒神颂歌。
太阳神颂歌:风格庄严,用基萨拉琴伴奏,用以祭献太阳神阿波罗的合唱。
酒神颂歌:风格狂放,用阿夫洛斯管伴奏,用以祭祀酒神狄俄尼索斯演唱的诗歌。
赏:酒歌:《塞基洛斯墓志铭》赞美诗:《梅索梅德斯的缪斯赞美诗》2、戏剧……被后人称为是西方文明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戏剧时代。
悲剧:由酒神颂歌发展而来,是戏剧、诗歌、音乐和舞蹈合而为一的综合艺术形式。
代表人:埃斯库罗斯《被束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欧里庇德斯《美狄亚》。
喜剧:源于酒神祭奠上的狂欢歌舞,多为政治题材。
代表人:阿里斯托芬《阿卡奈人》、《鸟》。
三、乐器弦乐器:里尔琴、基萨拉琴管乐器:竖笛奥罗斯、复笛阿夫洛斯管四、音乐知识“毕律”:也叫“五度相生律”,毕达哥拉斯提出。
我国周代管仲提出的“三分损益法” 亦是“五度相生律”,但比欧洲最早的五声咅阶理论“毕律”早140多年。
教学反思:学生们对当时的乐器比较生疏,对一些文学家还是比较熟悉的,通过图片的展示能形象的了解到当时咅乐的发展情况。
第二课第二章中世纪音乐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世纪的历史文化背景、音乐体裁、音乐知识。
教学重难点:教会音乐、世俗音乐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内容:一、历史及文化背景中世纪界定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至公元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的这一历史时期。
古典主义时期教案第一篇:古典主义时期教案第五章朴素中见崇高——古典主义时期(1750——1820年)一、教学内容(一)时间范围界定(二)社会文化特质(三)音乐风格特征(四)器乐的发展(五)格鲁克的歌剧改革(六)喜歌剧的兴起与发展二、教学重点(一)三种主要体裁:交响曲、奏鸣曲、协奏曲(二)三个重要乐派:曼海姆乐派、柏林乐派、维也纳古典乐派三、教学难点(一)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特点(二)格鲁克的歌剧改革四、教学过程(一)时间范围界定1750-1820年,涵盖18世纪初至19世纪初的欧洲专业音乐创作风格。
1早期古典主义时期1720—1760年左右2晚期古典主义时期1760—18世纪末(二)社会文化特质重视真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具有深刻思想性,反映了“理性时代”和“启蒙时代”的思想实质,表现为民主精神、进步的伦理观念以及工业革命的发展。
(三)音乐风格特征 1早期古典主义时期:(1)采用主调和声织体和简化旋律(华丽风格):结构方整性,结构内部对比大,节奏轮廓清晰,和声语汇简化,和声节奏放慢(2)洛可可风格:节奏复杂化,旋律装饰化(3)变化:巴洛克时期的曲式结构被新的结构形式取代;主调音乐织体取代对位法;新的器乐媒介取代通奏低音2晚期古典主义时期(1)曲式结构:清楚的终止式,清晰明确的乐句划分,乐句长度缩短,一般为4小节一个乐句(2)音乐织体:主调音乐织体,单旋律线,分解和弦音型的流行(3)旋律风格:旋律简洁,主体材料有雷同,多使用自然音阶(4)和声运用:较多使用正三和弦,副三和弦,除属七和弦外其余较少适用(5)即兴演奏:即兴演奏逐渐消失,作曲家们更仔细写出音乐记号(6)器乐体裁:确立古典交响乐形式,奏鸣曲规范化,协奏曲的确立,海顿对弦乐四重奏的贡献(四)器乐的发展1奏鸣曲:源于意大利文sonare,为鸣响之意。
16世纪前就已存在,16世纪时泛指一切器乐曲,与声乐曲相对。
一般有四个乐章。
(1)第一乐章用奏鸣曲式,采用快速度标记Allegro(快板)(2)第二乐章采用慢速度adagio(柔板),lento(慢板),调性在作品主调的下属或属调上,更强烈的抒情性,曲式结构是三段体(ABA)、回旋二段体(AABA)(3)第三乐章一般被称为“小步舞曲”,调性与主调性相同,四三拍,速度为中快。
高一音乐教案西方古典音乐欣赏高一音乐教案:西方古典音乐欣赏在高一音乐教学中,西方古典音乐欣赏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通过学习和欣赏西方古典音乐,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音乐素养,拓宽音乐视野,提高审美能力。
本教案将为教师提供一些教学策略和活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西方古典音乐。
【教学目标】1. 了解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历史和代表作品;2. 掌握西方古典音乐的基本形式和结构;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4.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历史介绍西方古典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包括巴洛克、古典、浪漫等时期和代表作曲家。
2. 西方古典音乐的基本形式和结构解释西方古典音乐的基本形式,如奏鸣曲、交响曲、协奏曲等,以及其内部结构和组织方式。
3. 西方古典音乐的欣赏技巧- 音乐元素欣赏:通过听音乐、分析乐曲的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元素,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 乐曲风格欣赏:通过欣赏不同风格的作品,如巴洛克音乐的华丽和装饰性,古典音乐的平衡和谐,浪漫音乐的热情和情感等,帮助学生理解和区分不同的音乐风格。
- 情感诠释欣赏:通过欣赏音乐,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和联想,提高音乐欣赏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向学生介绍西方古典音乐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2. 学习古典音乐的发展历史和代表作品展示一些西方古典音乐的代表作品,如《命运交响曲》、《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等,通过听音乐和讲解,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和风格的音乐特点。
3. 分析乐曲的基本形式和结构选择一些典型的乐曲,如贝多芬的奏鸣曲、莫扎特的交响曲,引导学生分析其基本形式和结构,如乐曲的主题、副题、发展段等。
4. 音乐元素欣赏播放一段西方古典音乐,让学生仔细聆听,并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描述乐曲的旋律、和声、节奏等音乐元素。
5. 乐曲风格欣赏在课堂上演奏不同风格的古典音乐片段,例如巴洛克音乐、古典音乐和浪漫音乐,让学生通过欣赏和讨论来了解和区分不同的音乐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