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__人格
- 格式:ppt
- 大小:446.50 KB
- 文档页数:25
第十二章青春期的社会性和人格发展关于自我概念,青少年能够看到自己的不同方面,而且不仅局限于具体的实体,还包括抽象的概念。
相比于儿童,青少年更看重自己的意识形态,而不是生理方面的特性。
但自我概念的广泛会使得青少年陷入困惑或茫然。
虽然青少年有越来越好的自我概念,但并不能保证他们有越来越高的自尊。
在自尊方面存在很多差异,如性别差异:女孩的自尊往往比男孩低;社会及经济地位的差异:SES越高,自尊越高;种族的差异等。
埃里克森的理论: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阶段:青少年寻找和确定自己区别于他人的独特方面的过程对于他理论的总结见书上463页。
在青春期的个体越来越依赖朋友和同伴作为信息的来源,而对成人的依赖程度下降。
由于对同一性和同一性混乱阶段的压力,很多青少年会追求“心理的延缓偿付期”,即青少年推迟承担即将面临的成人责任,探索各种角色和可能性的一个时期。
如很多大学生利用一个学期或者一年的时间旅游、工作或寻找其他方式考察他们的优先选择。
但埃里克森主要以男性的发展模式为标准,Carol Gilligan认为,女性在关系的建立中发展出同一性的,女性同一性的核心成分是自己和他人之间关怀网络的建立。
玛西亚的同一性理论:包括同一性获得等,具体见书上465页。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同一性形成于20岁左右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主要是抑郁,超过四分之一的青少年报告说自己连续两个星期或者更长时间感到悲伤和绝望,以至停止了正常的活动。
但只有3%的罹患重度抑郁。
女孩受抑郁影响更深。
抑郁会导致自杀,目前自杀已经是美国15-24岁年龄段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前两者是事故是他杀。
青少年与家庭的关系在青春期有所改变,主要是因为青少年自主性的增加,以及与成人之间的代沟神话等造成的,当然不绝对,并且具文化差异。
自主:独立性和拥有对自己生活的控制感代沟:父母和青少年在态度、价值观、抱负和世界观方面的分歧。
同伴关系对青春期而言是最重要的,同伴可以提供社会比较:同伴可以提供机会来比较和评价意见、能力甚至是生理变化,因为青春期的生理和认知变化是这个年龄段所特有的,没有办法与其他年龄段比较;另外同伴作为参照群体也提供有关最容易被接受的角色和行为信息。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包含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以及对话。
阅读《论语》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次深入了解,也是我国古代思想精华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将《论语》中的十二章进行知识点归纳,以供大家参考。
第一章:“学而”篇1. 孔子论学:学无止境,要终身学习。
2. 学习的态度:虚心求教,不骄不躁。
第二章:“为政”篇1. 孔子治国理政的思想:明德治国,以德为先。
2. 政治者的道德标准: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第三章:“八佾”篇1. 学习楷模:须学习孔子的弟子们,不断超越自己。
2. 品行操守:律己宽严,善于反省。
第四章:“里仁”篇1. 仁者的品质:宽厚仁爱,以义为先。
2. 仁德传播:以身作则,善行传世。
第五章:“公冶长”篇1. 学习的目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 忠恕之道:忠诚待人,宽恕他人。
第六章:“雍也”篇1. 言传身教:以言传身教,积极实践,传承德行。
2. 亲善友好:善交者的表现。
第七章:“述而”篇1. 学习策略:虚心向他人请教,长进不已。
2. 知识传播:以德为先,知识传播不拘一格。
第八章:“述而”篇1. 学习的态度:坚持学问,不容怠惰。
2. 知识的普及:普及知识,鼓励他人学习。
第九章:“述而”篇1. 谦虚学习:谦虚好学,不骄不躁。
2. 诚信待人:诚实守信,待人诚恳。
第十章:“述而”篇1. 知识的传承:孔子的弟子们互相学习,传承博大精深的学问。
2. 污蔑诬陷:对不实的言论应予以矫正。
第十一章:“述而”篇1. 诚实守信:言行一致,忠实可靠。
2. 学习的目的:明德达理,以德治国。
第十二章:“述而”篇1. 言行一致: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2. 高尚的人格:为人正直,坚守原则。
通过以上对《论语》十二章的知识点归纳,可以更好地了解《论语》所传递的智慧和思想,对我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
希望大家在学习《论语》的过程中,能够深刻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以此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塑造高尚的品格。
在《论语》中,所包含的十二章内容丰富多彩、思想精深。
第十二章人格测量一、填空题1、艾森克经过长期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提出精神质、外倾向和神经质是人格的三个基本维度。
2、16PF的常模采用标准十分制。
4、1892年,克雷培林将联想测验用于临床诊断,他被誉为人格测验的先驱。
5、EPQ的常模采用T分数。
6、MMPI的常模采用T分数。
7、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的3个效度量表是_说谎量表、_诈病量表_ 和__校正量表_。
8、最为著名的投射测验是罗夏克墨迹测验和莫瑞主题统觉测验。
9、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简称EPPS)是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于1953年编制的。
它以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编制的理论基础,主要测量个体在____种不同的心理需要上的______________。
10、卡特尔利用因素分析将智力确定为两大因素,分别命名为()和()。
二、不定项选择题1、1919年,美国( C )发表了第一个自陈人格量表——个人资料调查表,这开了人格问卷测量之先河。
A高尔顿B克雷培林C武德沃斯D艾森克2、在MMPI的399题版本中,Q量表原始得分超过(C )分,就表明答卷无效。
A30 B8 C22 D103、MMPI是采用(B )编制的客观化测验。
A因素分析法B经验法C总加评定法D理论推演法4、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是采用(B )编制的。
A逻辑分析法B因素分析法C经验法D综合法5、关于16PF的实施方法,最准确的描述应该是(B )。
A只用于团体施测的量表B属于团体实施的量表C只用于个别施测的量表D属于个别实施的量表6、与MMPI和EPQ不同,16PF的每个测题有(A )个可供被试者选择的答案。
A3B4C5D27、除聪慧性因素外,16PF的其他因素都是按(D )记分的。
A0、1B1、2、3C1、2D0、1、28、一般将16PF测验结果得到的原始分数转化成(B )。
A标准九分B标准十分C标准二十分DT分数9、艾森克人格问卷是采用(B )编制的。
A逻辑分析法B因素分析法C经验法D综合法(2009年试题)编制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的方法是( D )。
第九章动机1.动机是指行为的动力,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激活、指向、维持和调整的功能。
2.动机的产生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上。
需要是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有机体活动的源泉。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3.动机与目标关系十分密切,一般认为,动机所激发的行为就是目标指向行为。
目标是个体努力要达到的具体成绩标准或结果,是个体期望的未来状态。
目标的动机作用主要表现在,影响个体在活动过程中的注意力分配、努力程度、坚持性水平和任务策略的运用。
4.动机和行为的关系十分复杂,同一行为可能由不同的动机引起,不同的行为也可能在同一动机的支配下产生。
个体行为往往不是受某个动机的驱使,而是由一个动机系统推动的。
动机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呈倒U形曲线关系。
人们在中等强度的动机下工作效率最高。
5.动机的性质、方向和强度受个体价值观的影响。
价值观是指个体按照客观事物对其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原则、信念和标准。
价值观是一个人思想意识的核心,对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导向和调节作用。
6.根据动机产生的基础和性质的不同,一般把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生理性动机的主要形式有饥饿和性等。
饥饿是由于体内缺乏食物或营养引起的一种生理不平衡状态。
性驱力与个体的性成熟有着密切的关系。
社会性动机主要有兴趣、成就动机、权利动机、交往动机和学习动机等。
7.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以认识或探索外界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
兴趣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还可以分为个体兴趣和情景兴趣。
兴趣有不同的品质。
8.成就动机是人们希望从事对他有重要意义的、有一定困难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在活动中能取得完满的优异结果和成绩,并能超过他人的动机。
成就动机高的人取得较好的成绩。
成就动机的高低影响到人们对职业的选择。
9.权力动机是指人们具有的某种支配和影响他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内在驱力。
第十二章人格权一、填空题1.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
2.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肖像。
3.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禁止用、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4.企业法人、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享有名称权。
企业法人、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有权使用、自己的名称。
5.自然人维护其身体完整并支配其肢体、器官和其他身体组织的人格权被称为。
二、单项选择题1.甲将自己的肾脏捐献给了一位患者,甲行使的是()。
A.健康权B.身体权C.隐私权D.生命权2.公民献血属于行使()。
A.血液所有权B.健康权C.身体权D.生命权3.公民的姓名权属于()。
A.财产权B.相对权C.请求权D.绝对权4.某甲为达到阻止某乙评劳模的目的,造谣某乙有生活作风问题,致使某乙没能评上劳模,某乙并因此被气病住院。
某甲侵犯了某乙的()。
A.健康权B.荣誉权C.名誉权D.身体权5.朴某系知名美容专家。
某医院未经朴某同意,将其作为医院美容专家在医院网站上使用了朴某照片和简介,且将朴某名字和简介错误地安在了其他专家的照片旁。
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司考题)A.医院未侵犯朴某的姓名权B.医院未侵犯朴某的肖像权C.医院侵犯了朴某的肖像权和姓名权D.医院侵犯了朴某的荣誉权6.赵某系全国知名演员,张某经多次整容后外形酷似赵某,此后多次参加营利性模仿秀表演,承接并拍摄了一些商业广告。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司考题)A.张某故意整容成赵某外形的行为侵害了赵某的肖像权B.张某整容后参加营利性模仿秀表演侵害了赵某的肖像权C.张某整容后承接并拍摄商业广告的行为侵害了赵某的名誉权D.张某的行为不构成对赵某人格权的侵害7.某电视演员因一儿童电视剧而出名,某公司未经该演员许可将印有其表演形象的宣传海报大量用于玩具、书包、文具等儿童产品的包装和装潢上。
对该公司的行为应如何定性?()(司考题)A.侵犯了制片者的发表权B.侵犯了该演员的表演者权C.侵犯了该演员的肖像权D.侵犯了该演员的复制权8.某市国土局一名前局长、两名前副局长和一名干部因贪污终审被判有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