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部分
- 格式:ppt
- 大小:17.50 MB
- 文档页数:8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练习题与参考答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练习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1853年3月,太平军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名为()A.西京B.北京C.天京D.金陵2.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是()A.《资政新篇》B.《天朝田亩制度》C.《万大洪告示》D.《原道醒世训》3.1859年,洪仁玕从香港来到天京,被封为()A.干王B.英王C.翼王D.忠王4.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A.天京事变B.天京城外的破围战C.金田起义D.北伐失利5.洋务运动时期,国内最大的兵工厂是()A.金陵机器局B.福州船政局C.上海江南制造总局D.天津机器局6.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的海军主力是()A.福建水师B.北洋水师C.广东水师D.南洋水师7.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的主张是()A.“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B.“但求外敦和好,内要自强”C.“师夷长技以制夷”D.“变者天下之公理也”8.冯桂芬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做出比较完整表述的著作是()A.《仁学》B.《劝学篇》C.《校邠庐抗议》D.《盛世危言》9.洋务运动时期,主要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是()A.京师大学堂B.工艺学堂C.船政学堂D.京师同文馆10.洋务运动时期,当时国内最大的造船厂是()A.福州船政局B.天津机器局C.湖北枪炮厂D.上海江南制造总局11.戊戌维新时期,梁启超的主要著述是()A.《日本变政考》B.《仁学》C.《新学伪经考》D.《变法通议》12.戊戌维新时期,严复在天津主办的报纸是()A.《国闻报》B.《时务报》C.《京报》D.《大公报》13.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主持的重要学堂是()A.京师大学堂B.广方言馆C.时务学堂D.广州万木草堂14.百日维新中,光绪皇帝颁布的政令要求各省书院改为()A.预备学校B.私塾C.高等学堂D.专业学会15.百日维新中,光绪皇帝颁布的政令要求裁减旧式绿营兵,改练()A.新式海军B.新式陆军C.新式炮兵D.新式骑兵16.戊戌政变后,新政措施大都被废除,被保留下来的是()A.京师大学堂B.准许旗人自谋生计C.改革财政D.改革行政机构17.《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农副产品的生产与分配所依据的农村基层政权组织是()A.甲B.保C.两D.伍18.洋务运动中,左宗棠率领的用洋枪装备的军队是()A.鄂军B.淮军C.新军D.川军19.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官僚张之洞反复强调封建的纲常伦理不可变的著述是()A.《劝学篇》B.《醒世恒言》C.《盛世危言》D.《天演论》20.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重新“垂帘听政”的名义是()A.“军政”B.“宪政”C.“亲政”D.“训政”二.多项选择题1.金田起义后,太平军从广西一直打到江苏,其间经过的省份有()A.湖南B.湖北C.江西D.安徽E.四川2.《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太平天国领导者想建立的理想社会的特征是()A.有田同耕,有饭同食B.有衣同穿,有钱同使C.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D.均贫富,等贵贱E.禁朋党之弊3.天京事变中发生的历史事件包括()A.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被提拔B.杨秀清、韦昌辉被杀C.石达开出走D.洪仁玕开始总领朝政E.洪秀全病故4.与太平军作战的外国军队包括()A.“常胜军”B.“哥萨克旅”C.“十字军”D.“常捷军”E.“骑士团”5.洋务运动时期,封建统治阶级的成员包括()A.张之洞B.奕C.曾国藩D.李鸿章E.左宗棠6.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创办的工艺学堂培养的专门人才包括()A.电报B.铁路C.海军D.矿物E.西医7.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设立的翻译机构翻译的西学书籍涉及的专业包括()A.近代物理B.近代化学C.近代数学D.近代天文E.近代地理8.洋务运动时期,康有为向光绪皇帝进呈的介绍外国变法经验教训的书籍是()A.《日本变政考》B.《俄彼得变政记》C.《波兰分灭记》D.《欧游心影录》E.《新学伪经考》9.百日维新中,光绪皇帝颁布的政令要求撤销三省“督抚同城”的巡抚,三省是()A.湖南B.湖北C.广东D.云南E.广西10.戊戌六君子包括()A.谭嗣同B.梁启超C.林旭D.康广仁E.杨深秀三、简答题1.《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有什么意义?2.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新式学堂主要有哪些类型?3.洋务运动的民用企业主要通过哪些方式创办?4.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由维新派主办的影响较大的报纸有哪些?5.“戊戌变法”时期颁布的政令中有关军事方面的规定主要有哪些?四、论述题1.试述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一)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政权的建立建立:1.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2.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
3.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是带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社会发展方案。
失败:1856年9月,天京事变发生,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失败原因:1.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
2.太平天国的失败还在于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3.太平天国领导人笼统地把信奉上帝的西方人都视为“洋兄弟”,说明他们对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缺乏理性的认识。
历史意义:1.他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2.他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3.太平天国起义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
4.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5.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
(二)《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1853年《天朝田亩制度》:性质: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是一个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资政新篇》:性质:洪仁玕提出,是第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
内容: 政治: 加强中央集权,制定法律。
经济: 发展近代工业,吸收外国科学技术。
文化: 设新闻官,改革弊政,兴办福利事业。
外交: 主张同世界各国交往。
通商; 强调允许外国人为天国献策,但不得毁谤国法。
第二节地主阶级统治集团“自救”活动的兴衰一、洋务运动的兴起(一)洋务派的形成:1.恭亲王亦䜣是清朝统治集团中倡导洋务的首领。
他提出“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2.冯桂芬对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的表述,这个思想后来被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作为综理洋务的中央机关。
我国近现代史纲要2023教学大纲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我国近现代史纲要2023教学大纲也随之出台。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下面将对我国近现代史纲要2023教学大纲进行详细解读。
一、总则我国近现代史纲要2023教学大纲是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的。
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学生对我国近现代史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我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过程和历史事件。
二、课程设置1. 第一部分:我国近现代史的演变本部分主要介绍我国近现代史的基本概念、时间线、政治制度的变迁和我国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
2. 第二部分:近代我国的改革与变革本部分主要介绍近代我国的改革开放、思想解放、科技进步和社会变革等方面的内容。
3. 第三部分:近代我国的对外关系本部分主要介绍我国近代对外关系的发展历程、重要事件和国际地位的变化。
4. 第四部分:我国近现代史的综合实践本部分主要进行近现代史的综合实践活动,包括实地考察、实践活动和课外阅读。
三、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我国近现代史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责任感,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国家的发展历程和历史使命。
3. 培养学生对我国近现代史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四、教学内容1. 我国近现代史的基本概念和时间线2. 我国近代政治制度的变迁3. 我国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及其影响4. 近代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5. 近代我国的思想解放和文化发展6. 近代我国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变革7. 我国近代对外关系的发展历程、重要事件和国际地位变化五、教学方法教师将采用讲授、讨论、实验、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六、教学评价教师将通过考试、作业、实践活动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对我国近现代史的掌握程度和能力水平。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中国高中历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事件、思潮和变革,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思维能力。
本文将从清朝末年开始,分为四个部分,介绍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内容。
第一部分:清朝末年的社会背景和变革清朝末年,中国社会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
在外部方面,列强侵略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削弱了清朝的主权,使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内部方面,清政府腐败无能,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民族运动和思想变革纷纷涌现。
第二部分: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帝制的结束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但由于各种原因,中国的政治局势依然不稳定,国内各地爆发了多次战乱。
此时,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领导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三部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又一重大事件。
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引发了全民族的抵抗,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越的抗战。
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抗战胜利后,中国进入了解放战争阶段,中共领导的人民解放军逐渐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四部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开放政策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奠定了基础。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同时,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总结: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涵盖了清朝末年到改革开放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变革。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可以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理解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国家的崛起。
同时,通过分析历史事件和人物,学生可以培养批判思维和历史思维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大纲之第二章一、知识点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洪秀全洪仁玕《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天京事变旧式农民战争最高峰洋务运动曾国藩李鸿章中体西用自强求富戊戌维新运动冯桂芬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维新派守旧派百日维新二、题目(一)填空题1、《天朝田亩制度》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2、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3、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4、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
5、是清政府海军的主力。
6、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实质上是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7、维新派鼓吹民权并提出了开始议院的主张,也就是要用取代君主专制制度。
8、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是。
(二)单项选择题1、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是( )。
A《资政新篇》 B《天朝田亩制度》C《万大洪告示》 D《原道觉世训》2、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
A自强、求富 B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C学习西方 D实现现代化3、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 )。
A冯桂芬 B李鸿章C左宗棠 D张之洞4、百日维新后,新政措施大都被废除,除了( )。
A奖励新著 B奖励创办报刊C京师大学堂 D准许自由组织学会5、百日维新失败后,拒绝出走日本的劝告,并坦然表示“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的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C谭嗣同 D刘光第6、以“革命军中马前卒”自称的是( )。
A章炳麟 B孙中山C陈天华 D邹容7、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B儒家思想与拜上帝的矛盾C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D满族与汉族的矛盾8、天京变乱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
A农民小生产者的局限性 B洪秀全等人此时已腐化C太平天国开始由盛转衰 D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9、《天朝田亩制度》之所以无法实行的根本原因是( )。
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洪秀全创立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标志:金田起义起义地点:金田村国都:南京,后改名为天京时间:持续了14年范围:势力扩展到18个省纲要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确认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后期,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
《资政新篇》致命弱点:通篇未涉及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
1861年,清政府公然宣布“借师助剿”,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在一起镇压太平天国。
失败根本原因:1、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2、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3、缺乏对外国列强的清醒认识。
具有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1、建立了自己的政权2、提出来《天朝田亩制度》3、提出来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太平天国起义的发生和失败表明: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力量2、农民阶级不能担负起领导翻地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目标:“自强”、“求富”。
主张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主要目的: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冯桂芬:对洋务派兴办洋务是耶的指导思想最先做出比较完整的表述。
奕䜣: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中倡导洋务的首领人物。
奏请创办京师同文馆总理洋务的中央机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洋务派创办的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的性质:资本主义性质洋务运动时期:建立了中国近代海军。
江南制造总局:洋务派创立的第一个规模较大的近代军事工业。
洋务运动首先兴办的:军用工业洋务派建成的新式海军中的主力是:北洋水师近代中国派遣第一批留学生。
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同文馆、广方言馆失败原因:1、封建性2、对外国的依赖性3、管理的腐朽性失败的标志: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李秀成、陈玉成:天京事变后,洪秀全为挽救太平天国而提拔的年轻将领。
洋务派举办军事工业的目的:1、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2、维护清政府的统治3、加强海防、边防、抵御外国侵略维新派: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启者。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答案一、判断题1、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分兵进行了北伐、东征和天京破围三次战役,政权得到巩固,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
正确的答案是“错”。
2、1860年,李大喜、张宗禹率领捻军一举占领清江浦,震动清廷。
正确的答案是“对”。
3、1855年秋天,各路捻军大会于安徽蒙城雉河集,推举张宗禹为“盟主”。
正确的答案是“错”。
4、义和团最早兴起于山东、直隶交界地区。
正确的答案是“对”。
5、林则徐在查禁鸦片和处理“林维喜事件”时都曾援引国际法,开启了中国近代公法外交的先河。
正确的答案是“对”。
6、面对清政府财政拮据的窘况,左宗棠建议对西征军“可撤则撤,可停则停”,把省下来的饷银,匀作海防之用。
正确的答案是“错”。
7、1876年,左宗棠以65岁高龄,率领湘军西征,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迅速歼灭了阿古柏势力。
正确的答案是“对”。
8、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清政府割让香港岛、辽东半岛、澎湖列岛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
正确的答案是“错”。
9、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开始实施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史称“百日维新”。
正确的答案是“对”。
10、秋瑾是一位倡导妇女解放的先驱和具有民主思想的反清革命志士。
正确的答案是“对”。
11、1911年5月8日,清政府批准设立“皇族内阁”,暴露了其假立宪真专制的骗局。
正确的答案是“对”。
12、成都血案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和平保路演变成了铁路工人起义。
正确的答案是“错”。
13、1911年11月15日,各省代表召开会议,议决承认湖北军政府代行中央政府职权,但代表会应在上海召开,即“政府设鄂,议会设沪”的方案。
正确的答案是“对”。
14、1911年12月4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正确的答案是“错”。
二、单选题1、()拜上帝教会众万余人云集广西桂平金田村,洪秀全率众发动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
正确答案是:1851年11月11日2、天京事变后,为了重振朝纲,()提出了一个统筹全局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希望将中国引向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