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19 MB
- 文档页数:61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1.1 数一数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数一数,认识100以内的数字,掌握数的顺序,能够正确读写100以内的数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数一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学会数一数,培养学生对数的敏感性。
2. 100以内数字的认识:使学生能够正确读写100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的意义。
3. 数的顺序:引导学生发现100以内数的顺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数一数,认识100以内的数字,掌握数的顺序。
2. 教学难点:正确读写100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学会数一数。
2. 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数字的认识。
3. 交流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学会数一数。
例如,让学生数一数教室里的桌子、椅子、窗户等。
3. 数字的认识:利用教材、教具或多媒体展示100以内的数字,让学生观察并认识这些数字。
4. 数的读写:教师示范100以内数字的读写方法,学生跟读并模仿。
5. 数的顺序:引导学生发现100以内数的顺序,例如,从1数到100,让学生找出规律。
6.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每组学生讨论如何正确读写100以内的数字,并分享讨论成果。
7. 巩固练习:布置一些数一数、读写数字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8.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9.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与100以内数字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课后完成。
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北师大版XX年新教材)单元认识更大的数单元学习目标.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单元学习重点与难点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
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读写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
本单元对亿以内数的认识和亿以上的数的认识加以整合,在两部分认数教学中间安排的十进制计数法是对亿以内数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并作为亿以上数的认识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万以内数的认识到亿以内数、亿以上数的认识,是学生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
学生在读、写大数时常常出现错误,这往往与数的概念不清楚、数的感受不丰富有关。
单元教学时数课时。
课时:数一数学习时间___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___【学习内容】数一数【学习目标】.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大数;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理解、掌握我国记数习惯,每四个数位为一级。
.掌握数位顺序,能够根据数级初步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学习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学习难点】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前置练习】00张百元人民币=元【自学质疑】认识“十万”0个一万是阅读课本说一说十万有多大?十万名学生大约组成个班级。
十万张纸摞在一起大约有层楼高。
十万步大约在400米的跑道上走圈。
十万天大约是年。
【导学解惑】认识“百万”,“千万”,“亿”百万百万数:一百万、二百万、、、、、、。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一认识更大的数北师大版一、课前热身活动1:数数游戏1.让学生轮流数数,每个人只能说出一个数字,当数字是7的倍数或者含有7时,需要说“拍掉”。
2.如果数错了或者没有按照规则说话,就需要回到起点重新数数。
3.最后数到100的人算赢。
活动2:数的配对1.把数字卡片分成两份,让学生尝试将相同数字的卡片配对。
2.学生可以用手抓、放置或者移动数字卡片。
3.此任务的目标是让学生实现对数字的了解和识别。
二、导学内容1. 个位数、十位数和百位数学生应该能够识别数字中各位数的数值,例如241有2个百位数、4个十位数和1个个位数。
2. 比较数字大小学生应该能够识别数字大小的关系(例如比较大小、数字前后的位置等)并能用符号“>”、“<”、“=”表示。
例如8<12。
3. 数字的读法和写法学生应该能够用数字表示物品或数量并能够将数字用阿拉伯数字形式书写。
例如:__四十__个苹果,__41__个苹果。
4. 数值的进位和退位学生应该能够识别数值的不同位数(例如个位数、十位数、百位数等),并能够将一个数值从一个位数移动到另一个位数,例如把74的十位数变成百位数,结果是__704__。
反之,把542的百位数变成十位数,结果是__42__。
三、导学过程1. 认识更大的数•让学生看一下数字“1,10,100,1000,10000”,然后反复读出每个数字,并让学生按顺序说出它们的读音。
•然后询问学生“哪一个数最大?”让学生思考问题后,可以总结从1到10000数以增加倍数,增加比例是1:10:100:1000:10000。
因此,10000最大。
2. 识别数值大小•给学生几个三位数或四位数,让学生识别它们中的最大数和最小数,然后比较中间的数。
例如:472,684,305,754,304。
学生可以用比较大小的符号(“>”、“<”、“=”)进行比较。
•到了最后,你可以问他们这个问题:如果你要把这些数字按升序排序,最后是什么数字?他们会发现要把数字从小到大排序,应该是__304, 305, 472, 684, 754__。
全册备课(导学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第一课众数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众数,并学会求众数;2.能够运用众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众数的定义;2.通过例题学会求众数。
三、教学难点1.学生理解众数的定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下面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你们班谁的身高最高?最矮?是否知道其他班级的身高分布情况?•你们平常吃饭时,班上会出现哪些食物最吃的人数比较多?通过问答激发学生对于数据分布的思考。
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
2. 学习新知识(30分钟)1.众数的定义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在这里,我们需要引导学生理解众数,同时学生也应该了解其他数据的分布情况。
2.求众数教师在讲解时可以通过举例,运用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实际数据情况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众数的求解方法。
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尝试一些数据的求解,如:求班级中最高的同学有多高,求班级中最多的学生有多少人。
3. 练习与巩固(20分钟)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课后练习。
教师在练习过程中可以利用白板进行解题展示,让学生加深对于众数的理解,并且在练习之后及时纠正学生的问题。
4. 展示与分享(10分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选择几个优秀学生进行展示,分享各自的思路,加深学生对于众数求解的理解。
五、布置作业1.P15 几页的选择题 2 道(其中一道为简答题)。
六、教学反思此节课是数学中比较基础的一个知识点,理论知识较为简单,但是考核重点主要在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师应该在讲解时多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自己尝试一些数据的求解,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北京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北京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是北京版小学数学教材的一部分,本册教材共分为11个单元,内容涵盖了四年级上册的全部数学知识与技能。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北京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的编排与教学建议。
第一课时:认识数读数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认识0-99内的数,会读数。
教学重点:认识0-99内的数。
教学难点:掌握读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通过给学生出示一些物品,让学生猜测每组物品的数量,并让学生认识到数字可以表示物品的数量。
2. 引入新知:教师出示一些卡片,上面写有不同的两位数,让学生观察数字的规律,并找出其中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
3. 梳理思路: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的方式,梳理数的读法规则,例如:十位数为零时,只读个位数;十位数为一时,读“十几”;十位数大于一时,读“几十几”。
4. 学以致用:教师将一些数字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读出来,并引导学生互相出题,进行读数练习。
5. 巩固与拓展:家庭作业要求学生查找家中的物品,记录下每种物品的数量,并用数字表示出来。
第二课时:认识数写数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正确写出0-99内的数。
教学重点:正确书写0-99内的数。
教学难点:对于特殊数的写法掌握。
教学过程:1. 复习与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已经认识的数字,复习前一课的知识。
2. 引入新知:教师用生活中的例子,向学生引入十以内的基本数,告诉学生这些数可以利用“一”、“二”、“三”等汉字表示。
3. 梳理思路:教师通过与学生一起操作数形状卡片的方式,让学生观察数字的书写规则,并找出其中的特殊写法。
4. 学以致用:教师出示一些数字卡片,要求学生根据所给数字卡片写出对应的数,以检验学生的书写能力。
5. 巩固与拓展:家庭作业要求学生编写一个有关自己生活的小故事,要求故事中要用到0-99内的数,并正确地书写出来。
第三课时:多种表达一个数教学目标:学生理解一个数可以用不同的算式来表达。
北京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目录一大数的认识《生活中的大数》 (3)一大数的认识《大数的读法和写法》 (14)一大数的认识《大数的大小比较》 (19)一大数的认识《大数的改写》 (25)一大数的认识《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 (29)二乘法《三位数乘两位数》 (34)二乘法《用方向与距离确定位置》 (37)二乘法《用数对确定位置》 (39)三运算定律《加法运算定律》 (46)三运算定律《乘法运算定律》 (50)三运算定律《整理与复习》 (55)四线与角《线段、射线和直线》 (62)四线与角《角的度量》 (76)五方向与位置《方向与位置》 (79)六除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85)六除法《商不变的性质》 (91)六除法《数量关系》 (95)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认识计算器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100)《八条形统计图》 (104)《九可能性》 (109)十数学百花园《重叠问题》 (116)十数学百花园《方阵问题》 (122)十数学百花园《编码》 (128)一大数的认识《生活中的大数》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多种形式表现生活中的大数,培养学生数感,感受亿可以以很大的方式呈现、也可以存在于很小的事物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亲自实践,初步掌握基本的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渠道的查找、实践数据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挖掘知识间的联系,提升学生组合学科知识的能力和意识。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锻炼基本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意义,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2学情分析《大数的认识》是京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本节课的学习,不仅是学生对数认识的一次扩展,也进一步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然而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亿”这一较大的计数单位的理解和建立必须通过更多的形式,丰富对大数的感知,增强学生们的数感,基于此,四年级老师设计了以“亿的变形记”为主题的学科实践活动。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一认识更大的数北师大版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了解更大的数的概念。
2.学会比较和表示更大的数。
3.能够根据实际情境应用更大的数进行计算。
导学内容1. 更大的数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会了一些数,如:1、2、3等。
但是当我们需要表达更多的数量时,这些数就不够了。
比如,要表达10个球,我们就需要用到2位数10。
那么,如何表示更多的数量呢?这就需要学习更大的数了。
2. 比较和表示更大的数学习更大的数后,我们需要了解如何比较和表示它们。
在比较更大的数时,我们可以将它们按位进行比较,从最高位到最低位逐一比较,找出哪个数更大。
在表示更大的数时,我们需要用到更多的位数。
例如,要表示100,我们需要用到3位数。
最高位用1表示百位,其余位填写0,即可得到100。
同理,要表示更大的数,就需要使用更多的位数。
3. 应用更大的数进行计算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更大的数的计算。
例如,商店里需要盘点商品的数量,但是商品的数量可能很多,达到了成千上万。
这时,我们就需要使用更大的数进行计算。
使用更大的数进行计算与使用小的数进行计算是类似的,只需要注意对应位数上的进位和借位即可。
导学流程1.导入(5分钟)–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认识更大的数。
–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一些大数量级的物品,引发学生对更大的数的认识。
2.讲解(10分钟)–通过幻灯片或板书的形式讲解更大的数的概念,以及它们的特点。
–根据实际情境引入比较和表示更大的数的方法。
3.演练(35分钟)–分发练习册或工作纸,让学生分组完成练习。
–在练习中逐步引入应用更大的数进行计算的方法。
4.总结(5分钟)–通过回答问题或小结的形式,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复习和总结。
导学案例以下是本节课的导学案例:1.张三家有10顶帐篷,李四家有8顶帐篷,哪家的帐篷更多?–解题思路:将10和8按位进行比较,个位相同,十位10大,因此张三家的帐篷更多。
全册导学案(导学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材简介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分为上、下两册。
上册内容包括:数到10000、数的比较、加减计算、几何图形、时间与日历、数字探秘、整百解法、两位数乘一位数、数的分解组合、解决问题、图形的属性。
二、学习目标1.认识10000以内的数•理解四位数、三位数、两位数、一位数的可能性与数量概念。
•掌握1000以内的数加减。
•掌握10000以内整百的数加减式。
2.学习各种几何图形的基本属性•理解几何图形的概念。
•掌握正方形、长方形、菱形、梯形、平行四边形等基本几何图形的名称、性质和分类。
•能够用基本图形拼成新的图形。
3. 认识时间与日历•认识天、周、月、季、年等时间单位。
•掌握日历的使用方法,知道闰年和平年的规律。
4. 学习数字探秘•培养数学思维,提高自己的数学推理能力。
5. 学会解决问题•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多动手试着解决题目,多思考计算问题的多种方法。
•需要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多发现和思考问题,帮助自己理清思路。
•每天及时复习当天所学内容,及时发现、消化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四、学习内容列表1.数的基本概念•数的读法和写法•数的大小比较•数的位置和顺序2.数的加减计算•完整的加减法计算过程•加法与减法的互通性•多道计算题的综合解法3.几何图形•正方形•长方形•菱形•梯形•平行四边形•不规则图形4.时间与日历•时间的认识•日历的使用•闰年与平年5.数字探秘•数字的奥秘和规律•核心数字的分析•数字排列等基础数学知识6.解决问题•主要是针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了解问题与解决方案之间的密切联系五、总结本文介绍了全册导学案(导学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其中包括了教材简介、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列表以及总结。
通过学习本教材,同学们不仅能够认识和了解数的基本概念、掌握数的加减计算、熟悉几何图形并了解本分、学习时间与日历等知识点,还能够培养数学思维,提高自己的数学推理能力,并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数学导学进度表学生情况:本班共有26人,其中女11人;表现突出的学生有 5人(张长海、张琦敏、王鹏霖、张登淳、王新才);成绩较差的的有4人(罗帆、田岁新、胥培航、曹雍祥、卢庆梅).本班成绩较上学期进步不大,学习习惯较差。
教材简析: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来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本册教材中的小数与分数、图形的变换与面积等概念,都是学生初次接触的重要基础知识,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它们是至关重要的。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把数学学习与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线索,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从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的广泛应用与实际价值,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北师大版)一、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材分析四年级数学教材的编写特点:提供密切联系学生现实生活的学习素材本册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注意挖掘富有时代感和现实性的问题,以便于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也能借助直观形象的材料更好地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
创设探索数学规律的情境教材中创设了大量的探索数学规律的活动。
探索活动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结合单元的学习,安排的探索活动;另一种是专题探索活动;如“探索与发现有趣的算式、“探索与发现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探索与发现乘法分配律”等。
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本册教材针对不同的问题,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策略去解决问题。
对答案唯一的问题继续提倡算法多样化。
第二,对多个答案的问题鼓励策略多样化。
重视在多种活动中培养空间观念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活动经验的积累、图形认识的体验等都是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进行的。
因此,本册教材设计了大量观察、操作、思考、想像、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有挑战性的、充满想像和富有思考的过程中,探索图形的性质,认识图形的变换,描述图形的位置。
注重在统计过程中学习处理数据的方法《标准》在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具体目标内容中提出“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认识折线统计图” “根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等目标,根据这些要求,教材将统计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学生亲自参与的“栽蒜苗”活动,把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结合在一起。
设计富有特色的综合应用活动在学段中,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在教材中主要以实践活动的形式为主,第二学段起,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主要是以综合应用的形式呈现的。
渗透数学的文化价值数学教学关注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而这种素养的重要方面就是认识数学的文化价值。
本册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从三个方面行进渗透。
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
第二,感受数学美。
北京课改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及答案
参考答案
1.10一百万一千万
2.766百万万万
3.略
4.不读一
5.三百万六千五百1不
6.一千七百零七万
7.一百五十六万四千二百八十万
8.八百二十七万
参考答案
1.略
2.(1)13705368751370536875
(2)1961236819612368
(3)604000604000
3.万0
4.842003002800009300804000100070
5.(1)830006(2)50050000000
404099965347321
3478000608700 15873545873541700700770707704200000 40600004060000307809000307800900
6.70354<7054,
参考答案
1.<<><
2.(1)七八大于
(2)28846170230191481961236812938224
3.大于大下一位
4.(1)甲乙(2)七六大>
5.<<>=>
6.4
参考答案
1.十三万二百七十二万三十八亿一亿
2.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3.96013
4.万4万亿8亿
5.略
6.8816756352亿15亿206亿
924,里可以填
参考答案
1.1382万1674万309万
2.四舍五入
3.(1)近似数精确数(2)121万120万
4.四舍五入万亿
5.479667100216 3
6.0、1、2、3、4
我知道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得数末尾和两位数的()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
参考答案
1.2889247362052
2.略
3.215×28200306000820
4.个位十位
5.3100552533354624
6.135×87=11745(平方米)
7.125×45=5625(字)5625>5400能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