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面对经济全球化
- 格式:pdf
- 大小:798.33 KB
- 文档页数:9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知识点:面对经济全球化(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知识点:面对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促使了全球经济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下面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知识点:面对经济全球化,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知识点:面对经济全球化第一框面对经济全球化1.经济全球化(1)含义: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高一政治第十二课第一框面对经济全球化【重点知识】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主要表现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知识梳理】1、经济全球化含义:指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互相依赖、互相联络的趋势。
2、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是的结果。
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方面有哪些?、、。
4、经济全球化是通过实现的。
跨国公司:指在本国拥有一个,并在其他国家或者者地区拥有子公司的。
5、如何对待经济全球化?(1)有利的:经济全球化是的产物,同时推动。
它促进了消费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程度的进步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开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各国消费力的开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开展空间。
(2)不利的:现阶段,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兴隆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那么〞,使世界经济开展,。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络在一起,也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影响其他国家,加剧了,对开展中国家的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3)对广阔开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我们不能置身事外,应该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迎接挑战。
【反响练习】一、易错易混知识点〔判断〕1.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以开展中国家为主导的。
〔〕2.经济全球化的载体是跨国公司。
〔〕3.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国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互相依赖、互相联络的趋势。
〔〕4.开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应该抓住机遇、趋利避害、防范风险、英勇地迎接挑战。
〔〕二、单项选择题1.2006年6月12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加速开展的背景下,金融自由化的趋势也在进一步增强。
经济全球化加速开展的根本原因是〔〕A.跨国公司的迅速开展B.社会消费力的开展C.各国人们观念的转变D.场经济的不断完善2.2006年5月29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载文指出,跨国并购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的重要特征,是跨国公司和国家经济走向全球舞台的必经之路。
以金融危机为背景,结合必修模块教材内容,设计一个探究问题,并说明设计的理由我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第十一课第一框《面对经济全球化》一、教材分析《面对经济全球化》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第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经济全球化及其主要表现形式、实质、利弊影响,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等。
经济全球化是前面第十课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具体表现,又是下个框题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时代背景。
所以本课内容既是前单元的延伸和深化,又对下单元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内容主要是感受经济全球化进程,明确应该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
二、背景材料2008年金融危机的原因美国金融危机表面看是由住房按揭贷款衍生品中的问题引起的,深层次原因则是美国金融秩序与金融发展失衡、经济基本面出现问题。
金融秩序与金融发展、金融创新失衡,金融监管缺位,是美国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
一个国家在金融发展的同时要有相应的金融秩序与之均衡。
美国在1933年大危机以后,出台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实行严格的分业监管和分业经营。
在随后近60年里,美国金融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在其高速发展的同时,金融市场上的不确定性相应增加。
199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推行金融自由化,放松了金融监管,并结束了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的格局。
此外,金融生态中的问题,也助长了金融危机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金融生态本质上反映了金融内外部各要素之间有机的价值关系,美国金融危机不仅仅是金融监管的问题,次贷危机中所表现出的社会信用恶化、监管缺失、市场混乱、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等,正是金融生态出现问题的重要表现。
从1999年开始,美国放松金融监管使金融生态环境不断出现问题。
金融衍生品发生裂变,价值链条愈拉愈长,终于在房地产按揭贷款环节发生断裂,引发了次贷危机。
华尔街在对担保债务权证(CDO)和住房抵押贷款债券(MBS)的追逐中,逐渐形成更高的资产权益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