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正确对待金钱2
- 格式:pdf
- 大小:1.41 MB
- 文档页数:8
[键入文字]
高一政治教案正确对待金钱
【摘要】鉴于大家对自考考务考籍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高
一政治教案正确对待金钱,供大家参考!
高一政治教案正确对待金钱
《正确对待金钱》探究课201 年月日
星期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
(1)指导学生理性地对待金钱,把钱用到利于国家社会、利于他人的有益的地方,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权利义务统一意识等等。
(2)对学生进行正确金钱观的教育,避免他们陷入拜金主义的误区,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金钱观,同时也培养合作与探究能力。
【基础知识】
(1)让学生了解金钱的本质,钱能做什么,如何获得金钱以及如何使用金钱。
(2)通过学生搜集周围人对金钱的看法,培养学生收集相关资料、筛选信息的能力;通过分析、讨论现实生活中一些有关金钱的说法,如: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
不能的等说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辨析能力。
【能力过程】(1)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采用以学生探讨为主的活动教学模式,使学生参与活动中自主、探究、协作学习。
既将教学内容活动化,把探究目标分解为三点,并对应地开展相关的探究活动。
(2)重视各个活动具体情境的创设,并将多个活动统一于同一大情境下正确对待金钱的主题,创设朗诵,小品等活动,各个探究活动环环相扣,顺理成章,使学生全面落
实各个探究目标,课堂组织也更为流畅完整。
(3)将课堂延伸到课前、课后,提高课堂效率和学习效果。
探究需要丰富情境的支持,
1。
高中政治知识点:正确对待金钱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从起源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
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1:(1)货币被崇拜的原因:货币产生后,就成了社会财富的象征。
(2)货币并不神秘:不应盲目崇拜,从货币的起源看,,它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等基本职能。
(3)对待货币的正确态度(三句话):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用正当手段赚钱,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
①从获取金钱的手段上看:要取之有道。
通过合乎道德与法律的正当途径挣钱。
②从用途上看:要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对于金钱要用之有度,花钱要有所节制,用于做什么要分轻重缓急,能够节省的要节省。
对于金钱要用之有益,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
人还应该有更高的精神追求。
反对金钱无用论与金钱万能论。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2:一、端正心态,确定正确的追求目标。
金钱是幸福生活的必要条件,但有钱并不等于幸福。
金钱作为物质财富,是人类创造的,并为人类服务,人类应是金钱的主人,不是金钱的奴隶。
金钱在促进商品交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金钱并不是万能的。
世界上有比金钱更重要更宝贵的东西。
二、把握正确的挣钱手段。
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所以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心存侥幸,务必保持头脑清醒,警钟长鸣。
人们在地球上生活,需要物质保障,但挣钱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和道德规范,要靠劳动挣钱,靠技术挣钱,靠智慧挣钱。
三、树立良好的消费观念。
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要勤俭持家,反对奢侈浪费。
一些人因吸毒、涉黄断送了自己美好的人生。
必修1《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教学案例一、教学背景当前正在积极探索适应探究性学习和新课程标准的“新概念”、“新方法”,案例教学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进入高中政治课教学。
那么,案例教学在高中政治课中能发挥什么作用,对于探究性学习的开展,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有何帮助?基于这样的思考,我在高一《经济生活》的教学中选择了《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作了一次尝试,以学生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联欢晚会形式探究这一主题,使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将书本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的教学设想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
二、教学设计1、探究活动的主题:正确对待金钱2、探究活动的目的和要求:正确对待金钱,在高中生的成长过程中十分重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可以避免他们陷入拜金主义误区,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3、探究活动的过程:⑴活动准备:①选节目:确定好主题后,让学生自由组合上报任何形式的节目,给一个星期的准备过程,然后由老师观看,筛选,只要有创意,有内容,有表演可行性的节目就保留(确定10个节目)②选主持人:选班上普通话好,形象佳,大方得体的主持人两名(一男一女)③协调整合:指导男女主持人写好主持台词,指导演员排练好节目,指导主持人、演员与节目的无缝对接。
⑵设备准备:①把教室装扮成演播厅,要准备多媒体播放和桌椅的摆放。
②节目演出时,演员需要的服装、道具等。
⑶知识准备:将与“金钱”这一主题有关的知识融合在节目中(或台词、表演)⑷活动演出(一节课45分钟)⑸活动效果:①学生主体作用发挥。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又是这节活动课的创造者,从确定节目到节目的成功举办,充分显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他们的参与,这节课就不能成功。
我非常感谢他们。
②创造性地发展。
创造意识是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良好品质,在活动中,学生表演不仅是模仿,有的节目是他们自编,自导,自演,很有创意。
在这次活动中,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充分发展。
③合作意识的培养。
因为学会理解、学会沟通和学会合作是21世纪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所以,在活动中,特别注意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整个活动中,既有小组成员个体优势的充分发挥,又有生生合作和师生合作的具体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