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省200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验心理学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3.00 KB
- 文档页数:3
浙江省2004年10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心理学(中学)试题课程代码:32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睡觉前喝了咖啡、茶或者可乐之类的饮料,常常导致兴奋,出现失眠现象。
这种失眠属于(D)。
A.假性失眠B.情境性失眠C.失律性失眠D.药物性失眠2.在(A)里,人的意识最清晰,最能集中注意,能够有意识地去完成一件事情。
A.可控制的意识状态B.白日梦状态C.自动化的意识状态D.睡眠状态3.每个概念都包含两个方面,它们是内涵和(B)。
A.例证B.外延C.名称D.属性4.梦属于(B)。
A.有意想象B.无意想象C.再造想象D.幻想5.以下哪一类不属于组织策略?(C)A.群集B.摘录C.过度学习D.列提纲6.根据记忆内容的性质可以将记忆分为陈述性记忆和(C)。
A.长时记忆B.情境依存性记忆C.程序性记忆D.工作记忆7.一般说来,(A)被认为不属智力范畴。
A.人际交往能力B.学习能力C.言语能力D.运算能力8.在一个测验正式付诸使用以前,测验的编制者都要建立一个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指标,使得对分数的解释更加清晰、明确。
这一参照指标指的是(A)。
A.常模B.效度C.难度D.信度9.被试本人对自己的人格特征予以评价的方法是(A)。
A.自陈量表法B.主题统觉测验C.罗夏克墨迹测验D.句子完成法1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人格系统?(C)A.气质与性格B.认知方式C.心理过程D.心理状态11.投射法测量了人格(B)层面的内容。
A.意识B.无意识C.客观D.自然12.气质与性格的区别主要体现在(D)方面。
A.特性与共性B.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心理学(中学)试题第 1 页(共4页)C.能力与人格D.生理与社会13.在人格特征中,具有核心作用的成分是(C)。
A.能力B.气质C.性格D.认知方式14.勃然大怒、暴跳如雷、欣喜若狂表现了(C)状态。
2018年10月自学考试四川文艺心理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现代心理学的开创者是A.康德B.费希纳C布洛D.克罗齐【】2.推动和影响文艺心理学发展的两股主要潮流是A.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发展B.心理学和人文主义的发展C.科学实验和马克思主D美学和文艺学的发展【】3.文艺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命题是A.作家心理B作品心理C读者心理D.审美体验【】4.20世纪影响最大的文艺心理学流派是A.人本主义文艺心理学B格式塔文艺心理学C.社会文化历史文艺心理学D.精神分析文艺心理学【】5.以下不属于朱光潜著作的是A.《悲剧心理学》B.《变态心理学》C.《文艺心理学》D《论诗三札》【】6.文艺心理学研究的哲学基础应当是A.科学主义B.人本主义C存在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7.弗洛伊德认为一切艺术家无不是白日梦型的幻想者,这种认识是A.完全错误B完全是一种猜想C.揭示了艺术家创作动力的来源D.唯心主义的认识【】8.认为艺术创造的动力来自于幼儿的“自卑情结”和“追求优越”动机的文艺心理家是A荣格B阿德勒C拉康D.柯勒【】9.“格式塔”的意思是A用标准格式修建的塔B指不同质料建筑的塔C指“完形”D.指心物同构【】10.马斯洛认为与高峰理论相对的理论是A.低潮理论B.平原理论C.高原体验D.山地理论【】11.经验与体验的差别是A.体验能够见出意义,经验则为生理性的B.体验使用头脑,经验使用心理C.体验和经验都使用身体,但体验更真实D.体验是思考,经验是情感【】12.愧疚体验与艺术家的道德水准有密切关系,还与之有关的心理特征是A情感B感知C认识D.想象力【】13.艺术家保留赤子之心属于的体验类型是A.爱心体验B.宗教体验C.归依体验D.崇高体验【】14.癫狂状态往往是A.无意识创作的突发B.精神失常的结果C.酒精刺激的结果D.病态【】15.艺术品外在形式生成的一条基本规律是A.审美想象律B.审美主观律C审美相似律D审美互补律【】16.一般说来,形象范式的生成主要与个人作用有关的是A无意识B.意识作用C.潜意识D前意识【】17.文学语言的本色化是指A.口语话B.自然化C通俗化D.与人的本来面目相符【】18.中国古代诗词中常用“人生如朝露”来感叹人生短暂,这种语言表述被称之为A.比喻B格式化C程式化D.惯用语【】19.著名画家莫奈的名画《日出》说明艺术家需要A刻苦B.想象力C.丰富的情感D.知觉敏锐【】20. .提出“认知失调”这一理论的是A.南丁格尔B.费斯汀格C.维戈茨基D.鲁利亚【】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学》模拟考试试题A卷含答案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5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______考号:______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根据思维过程中的凭借物或思维形态不同,把它分为______、______和语词逻辑思维。
2、根据动机的起源,可以把动机分为______动机和______动机。
3、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______而产生的______。
4、观察过程总是伴随着______活动,因此有把观察称为______。
5、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包括______保持______。
6、在心理学史上,一般把______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的心理实验室视为心理学独立的标志,把______誉为心理学独立的旗手。
7、沙赫特的情绪三因素说把情绪产生归之于三个因素的相互作用:______、______和认知因素。
8、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 罗杰斯属于______心理学流派的心理学家。
9、美国的心理学家______ 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
10、表象是从______到______的过度阶段,是认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二、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根据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把记忆分成()A.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B.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C.机械记忆和逻辑记忆D.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2、与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是()A.情绪B.情感C.心境D.应激3、()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
A.1789B.1879C.1798D.18974、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触摸苹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活动是()A.感觉B.知觉C.感受性D.感觉阈限5、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马斯洛B.勒温C.默里D.罗杰斯6、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的方法是()A.实验法B.观察法C.调查法_D.测验法7、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A.感觉、知觉和记忆B.知、情、意过程C.需要、动机和世界观D.能力、气质和性格8、已有的问题解决的知识经验与活动方式对解决新课题的影响是()A.原型启发B.概念形成C.迁移D.问题解决9、心理辅导员把来访者的主要言谈、思想加以综合整理,再反馈给来访者的技术是()A.简述语意技术B.澄清C.提问D.具体化10、在实际需要时,能够迅速灵活地提取信息以解决当前实际问题的记忆品质是()A.记忆准备性B.记忆正确性C.记忆持久性D.记忆敏捷性11、气质类型在社会上评价是()A.都是好的B.都是坏的C.有好有坏D.无好坏之分12、教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应的注意特性是()A.注意广度B.注意稳定性C.注意分配D.注意转移13、吃了糖以后会觉得桔子酸,这是()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同时对比D.继时对比14、提出多元智力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卡特尔B.吉尔福斯C.斯腾伯格D.达斯和纳格利里15、某大学生既想自主创业,但同时又不想耽误学习,这属于动机冲突中的()A.趋避冲突B.双趋冲突C.双避冲突D.双重趋避冲突16、因素说认为品德构成的要素是道德行为和()A.道德认识B.道德意识C.道德意志D.道德情感17、心理现象分为()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D.意志过程与个性理18、“北方人比较毫爽、耿直,南方人比较精明、感情细腻”这种区分是()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刻板印象19、在自然环境下,使用实地体验、开放性访谈、参与型与非参与型观察、个案调查、文献分析等方法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深入细致和长期的研究方法是()A.个案研究法B.观察法C.定性研究法D.定量研究法20、由医疗实践中的问诊法发展来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A.个案研究法B.观察法C.定性研究法D.定量研究法三、名词解释(共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1、人格:2、有意注意:3、形象记忆:4、B型人格:5、晕轮效应:6、有意后注意:7、兴趣:8、思维:四、判断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1、()虚幻的想象是不受现实制约的。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学》能力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5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______考号:______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______而产生的______。
2、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活动相联系,一般经历以下四个过程:准备期、______、______和验证期。
3、在心理学史上,一般把______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的心理实验室视为心理学独立的标志,把______誉为心理学独立的旗手。
4、表象具有______和______特点,它是介于感知和思维的中间环节过度阶段。
5、凯尔曼认为,态度形成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______ 、______和内化。
6、凯尔曼认为,态度形成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______ 认同和______ 。
7、表象是从______到______的过度阶段,是认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8、能力按照它参与其中的活动的性质可划分______和______。
9、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把握的注意对象的数量即注意的______,又称注意的______。
10、根据注意有无预定目的和意志努力程度不同,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______ 和______。
二、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心理辅导教师全神贯注地聆听来访者叙述,认真观察其细微的情绪变化,并表达对来访者关注和理解的技术是()A.简述语意技术B.倾听技术C.提问技术D.澄清技术2、智力分布呈常态分布就是指()A.人与人之间在能力上没有明显的个别差异B.智力中等的人占多数C.智力超常的人占多数D.智力低常的人占多数3、把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是指()A.注意的广度B.广义注意稳定性C.狭义注意稳定性D.注意的转移4、多血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基本特征是()A.强、平衡、灵活B.强、不平衡C.强、平衡、不灵活D.弱5、需要层次理论提出的需要层级依次为()A.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学习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B.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C.生理需要、自尊需要、归属需要、求知需要、自我实现需要D.生理需要、安全需要、自尊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6、引起动机的内在心理条件是()A.感觉B.思维C.需要D.性格7、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触摸苹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活动是()A.感觉B.知觉C.感受性D.感觉阈限8、在比纳-西蒙智力测验中,每完成一个题目代表几个月的智龄?()A.l个月B.2个月C.3个月D.4个月9、下列哪个选项是根据动机对活动作用大小划分的。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学》真题模拟试题B卷含答案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5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______考号:______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它是______和______的总合。
2、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不同,把它分为______和______。
3、马洛斯认为只有______需要满足以后才会出现______需要。
4、知觉是人脑对______感官的客观事物各个属性和部分的______的反映。
5、在心理学史上,一般把______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的心理实验室视为心理学独立的标志,把______誉为心理学独立的旗手。
6、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 罗杰斯属于______心理学流派的心理学家。
7、沙赫特的情绪三因素说把情绪产生归之于三个因素的相互作用:______、______和认知因素。
8、思维是客观事物或现象在人脑中______和______的反映。
9、美国的心理学家______ 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
10、根据思维过程中的凭借物或思维形态不同,把它分为______、______和语词逻辑思维。
二、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狭义的文化的核心是()A.物质文化B.精神文化C.价值观及其行为方式D.制度文化2、人类主要的社会性动机是()A.饥饿动机和干渴动机B.成就动机和交往动机C.好奇动机和探索动机D.探索动机和操弄动机3、气质类型在社会上评价是()A.都是好的B.都是坏的C.有好有坏D.无好坏之分4、心理健康教育的灵魂和根基是()A.全体性B.科学性C.主体性D.发展性5、人的认知过程、情绪情感和意志统称为()过程。
A.个性心理B.心理过程C.心理现象D.个性倾向性6、在非对抗性态度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之产生一致性,称为()A.从众B.顺从C.暗示D.模仿7、某大学生既想自主创业,但同时又不想耽误学习,这属于动机冲突中的()A.趋避冲突B.双趋冲突C.双避冲突D.双重趋避冲突8、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感觉属于()A.信息的输入和登录B.信息的识别C.信息的选择D.信息的储存和提取9、在刺激物作用下,人脑独立形成具有社会意义的形象的过程是()A.有意想象B.随意想象C.创造想象D.再造想象10、吃了糖以后会觉得桔子酸,这是()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同时对比D.继时对比11、不少大学生恋爱态度呈现轻率化的现象表现为()A.“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B.“爱人只有一个,情人可以多个”C.主观学业第一,客观爱情至上D.“儿女情长,英雄气短”12、多血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基本特征是()A.强、平衡、灵活B.强、不平衡C.强、平衡、不灵活D.弱13、人们成功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A.能力B.性格C.气质D.需要14、编制16种个性因素问卷的心理学家是()A.奥尔波特B.卡特尔C.吉尔福特D.艾森克15、“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明了心理是()A.脑的机能B.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C.在实践中发生发展的D.来自客观现实16、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指出激发动机的二个因素是()A.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B.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C.认知因素与意志因素D.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17、一般能力的综合体是()A.社交能力B.智力C.操作能力D.创造能力18、需要层次理论提出的需要层级依次为()A.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学习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B.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C.生理需要、自尊需要、归属需要、求知需要、自我实现需要D.生理需要、安全需要、自尊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19、看到别人穿时装,自己也去买来穿上,属于()A.服从B.从众C.模仿D.暗示20、提出多元智力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卡特尔B.吉尔福斯C.斯腾伯格D.达斯和纳格利里三、名词解释(共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1、知觉:2、情景记忆:3、无意识:4、自我:5、记忆:6、性格的理智特征:7、问题解决:8、再造想象:四、判断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1、()差别感觉阈限越大,则差别感受性越强。
某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2004年10月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20.00)1.睡觉前喝了咖啡、茶或者可乐之类的饮料,常常导致兴奋,出现失眠现象。
这种失眠属于( )。
A.假性失眠B.情境性失眠C.失律性失眠D.药物性失眠√解析:按照失眠的原因,可以把失眠划分为四类:情境性失眠、假性失眠、失律性失眠和药物性失眠,咖啡因、茶或可乐之类造成的失眠称之为药物性失眠。
2.在( )里,人的意识最清晰,最能集中注意,能够有意识地去完成一件事情。
A.可控制的意识状态√B.白日梦状态C.自动化的意识状态D.睡眠状态解析:在正常条件下,意识具有四种不同的状态:可控制的意识状态、自动化的意识状态、白日梦状态、睡眠状态。
在可控制的意识状态,人的意识最清晰,最能集中注意,能够有意识地去做成一件事情,是意识的第一状态。
3.每个概念都包含两个方面,它们是内涵和( )。
A.例证B.外延√C.名称D.属性解析:每个概念都包含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
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
4.梦属于( )。
A.有意想象B.无意想象√C.再造想象D.幻想解析:梦属于想象范畴,是在睡眠条件下所产生的一种无意想象,其内容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5.以下哪一类不属于组织策略?( )A.群集B.摘录C.过度学习√D.列提纲解析:组织策略是一种对信息进行归类整理的策略,如概念图、图表、层级图、群集等,过度学习是属于复述策略的一种。
6.根据记忆内容的性质可以将记忆分为陈述性记忆和( )。
A.长时记忆B.情境依存性记忆C.程序性记忆√D.工作记忆解析:记忆的种类:根据记忆内容不同可分为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根据记忆时参与程度分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根据信息加工处理的方式不同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7.一般说来,( )被认为不属智力范畴。
A.人际交往能力B.学习能力D.运算能力√解析:能力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智力则只是表现在人的认知学习方面。
四川省200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单选题(15题×1分=15分)1、20世纪30年代-50年代是教育心理学学科发展的(B )A、初创时期B、过渡时期C、发展时期D、停顿时期2、个人逐渐接受一定社会或者群体所要求的知识经验、行为规范、价值观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的过程称为个体(A)A、社会化B、人格化C、价值化D、人文化3、莫雷若提出的收集关于班级和学校内学生非正式群体信息的手段是(B)A、观察法B、社会测量法C、实验法D、行动研究法4、教学目标的心理功能有启动、导向、激励以及(D )A、沟通B、管理C、评价D、聚合5、皮亚杰认为,抽象思维阶段大体是出现在儿童(C)A、2-7岁B、7-12岁C、11-15岁D、15岁以后6、在经典反射的形成过程中是一项关键性因素的是(B)A、评价B、强化C、反应D、刺激7、如果看到他人的行为受到惩罚,就会削弱或者抑制这种行为的倾向称为(D)A、直接强化B、符号强化C、自我强化D、替代强化8、提出“迁移”的心理学家是(B)A、罗杰斯B、桑代克C、纳金斯D、奥苏贝尔9、事物的属性或者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是(B )A、经验B、知识C、道德D、技能10、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被称为学习( B )A、需要B、动机C、奖赏D、兴趣11、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表现称为学习(C )A、班风B、心境C、心理气氛D、情绪体验12、通过一系列的科学程序(如编制题目、施测和评分等)来了解学生某一方面的学习行为结果被称为(C )A、评定B、考试C、测验D、测量13、一个人从事某项实际工作之前,对自己所能达到的成绩的主观估计被称为(C )A、评价B、理想C、志向水平D、成就动机14、早在20世纪30年代,人们就已经发现了智商分布规律是(A )A、正态分布B、偏态分布C、常态分布D、离散分布15、反映测量的真实性、正确性。
即该测验与所要测量的目标特征相符合的程度的指标称为(D )A、信度B、难度C、区分度D、效度二、多选题(5题×2分=10分,完全正确才得分)16、具体而言,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应该包含的基本支柱有(ABD )A、学会认知B、学会做事C、学会沟通D、学会生存E、善于表达17、儿童发展的一般趋势是(ABCDE)A、综合的分化B、平衡化C、概念化D、社会化E、个性化18、科尔伯格把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分为(ABC )A、前习俗阶段B、习俗阶段C、后习俗阶段D、前道德阶段E、良心阶段19、奥苏伯尔认为影响迁移与保持的认知结构变量主要是(ABCD)A、可利用性B、稳定性C、清晰性D、可辨别性E、反馈性20、对于现实的课堂教学而言,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来源有(ADE )A、学习兴趣B、父母奖赏C、教师教学D、成就动机E、交往动机三、名词解释(5题×3分=15分)21、课(课是教学的一个基本单位,指在一定时间内,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达到的教学目的。
全国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163全国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16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被美国心理学界公认为工业社会心理学创始人的是【】A.梅奥B.勒温C.闵斯脱博格D.马斯洛2.管理的核心是【】A.人B.事C.任务D.目标3.“团体力学理论”的创立者是【】A.麦格雷戈B.勒温C.巴纳德D.德鲁克4.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的人性假设理论是【】A.“经济人”假设B.“社会人”假设C.“自我实现人”假设D.“复杂人”假设5.强调环境和情况对个人行为和性格起决定作用,认为环境中的事物经过学习成为自己行为的模式,而个人的行为对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的个性理论是【】A.特质论B.社会学习论C.个性类型论D.心理分析论6.个人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是【】A.气质B.性格C.能力D.人格7.对人的知觉与对物的知觉的区别的根本点是【】A.对人的知觉主要停留在被知觉者的身体姿态B.对人的知觉主要停留在被知觉者的面部表情C.对人的知觉主要停留在被知觉者的外部行为D.对人的知觉赋予了更多的社会意义8.一个人经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而对自己心理活动状态的认识是【】A.自我管理B.社会知觉C.自我意识D.自我知觉9.主体对某特定对象进行认知、评价并作出价值判断所形成的心理倾向是【】A.兴趣爱好B.价值观C.态度D.人生观10.心理学家勒温认为改变态度的方法,离不开的是【】A.学习B.群体的规范和价值C.沟通D.一个人持有两个彼此互相矛盾的认知11.提出著名的双因素理论的是【】A.沙赫特B.麦克利兰C.赫茨伯格D.罗宾斯12.认为能够经过控制外部刺激达到调节人的行为之目的的激励理论是【】A.期望理论B.强化理论C.公平理论D.挫折理论13.作为群体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群体内的成员应具有【】A.共同的信念和群体意识B.相同或相似的群体规范C.相似的外部群体行为表现D.共同的行为习惯和认知14.研究新产品开发或售后服务的小组是【】A.长久性正式群体B.暂时性正式群体C.长久性非正式群体D.暂时性非正式群体15.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只在表面上表现出与群体其它人保持一致的行为,但内心却依然坚持个人意见的现象是【】A.从众B.顺从C.盲从D.个性16.如果群体目标和组织目标的一致性程度很低,可是群体的凝聚力弱,那么它对生产效率的影响是【】A.降低B.提高C.不明显D.显著降低17.在沟通的过程中,把信息源的想法、意图转换成媒体易于传送的信息是【】A.通道B.解码C.反馈D.编码18.美国的组织行为学家戴尔经过实验比较研究,认为效果最好的沟通方式是【】A.口头与书面沟通的混合方式 B.口头沟通的方式C.书面沟通的方式D.书面直接沟通的方式19.下级对某个上级领导有好感,这位领导的指示、要求,就很容易为下属接受和执行;反之,如果下级对某个上级领导有反感,上级领导的指示、要求、建议等等,往往会打折扣。
心理学自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心理现象的规律B. 心理现象的产生C. 心理现象的分类D. 心理现象的应用答案:A2.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个体心理B. 群体心理C. 动物心理D. 人类心理答案:D3. 心理学的三大流派是什么?A.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精神分析B.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C. 精神分析、认知主义、人本主义D. 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答案:B4.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A. 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B. 实验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C. 实验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D. 观察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答案:A5. 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有哪些?A. 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B. 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健康心理学C. 认知心理学、生物心理学、工程心理学D. 以上都是答案:D6. 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中,哪位心理学家提出了“意识流”的概念?A. 弗洛伊德B. 詹姆斯C. 威廉·詹姆斯D. 荣格答案:C7. 心理学中,哪个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主义理论C. 人本主义理论D. 精神分析理论答案:A8. 心理学中,哪个理论强调人的自我实现和潜能的发挥?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主义理论C. 人本主义理论D. 精神分析理论答案:C9. 心理学中,哪个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内在的冲突和欲望驱动的?B. 认知主义理论C. 人本主义理论D. 精神分析理论答案:D10. 心理学中,哪个理论认为人的认知过程是由信息加工和处理构成的?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主义理论C. 人本主义理论D. 精神分析理论答案:B11. 心理学中,哪个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遗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主义理论C. 人本主义理论D. 进化心理学理论答案:D12. 心理学中,哪个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社会互动和文化因素影响的?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主义理论C. 社会文化理论D. 精神分析理论答案:C13. 心理学中,哪个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个体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决定的?B. 认知主义理论C. 人本主义理论D. 自我调节理论答案:D14. 心理学中,哪个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个体的动机和目标驱动的?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主义理论C. 动机理论D. 精神分析理论答案:C15. 心理学中,哪个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个体的情绪和情感影响的?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主义理论C. 情绪理论D. 精神分析理论答案:C16. 心理学中,哪个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个体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决定的?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主义理论C. 人本主义理论D. 精神分析理论答案:B17. 心理学中,哪个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个体的自我概念和自我认同影响的?A. 行为主义理论C. 自我理论D. 精神分析理论答案:C18. 心理学中,哪个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个体的期望和信念决定的?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主义理论C. 期望理论D. 精神分析理论答案:C19. 心理学中,哪个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个体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影响的?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主义理论C. 价值观理论D. 精神分析理论答案:C20. 心理学中,哪个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个体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共同。
实验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实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心理现象B. 生理现象C. 社会现象D. 自然现象答案:A2. 以下哪项是实验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A. 观察法B. 调查法C. 实验法D. 个案研究法答案:C3. 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 弗洛伊德B. 冯特C. 皮亚杰D. 斯金纳答案:B4. 实验设计中,控制变量的目的是什么?A. 增加实验的复杂性B. 减少实验的可重复性C. 提高实验的内部效度D. 降低实验的外部效度答案:C5. 以下哪项不属于实验心理学的基本原则?A. 系统性原则B. 客观性原则C. 主观性原则D. 重复性原则答案:C6. 实验心理学中,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是什么?A. 因果关系B. 无关关系C. 并列关系D. 互补关系答案:A7. 实验心理学研究中,实验者效应指的是什么?A. 实验者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 实验者对实验过程的控制C. 实验者对实验材料的选择D. 实验者对实验对象的指导答案:A8. 以下哪项是实验心理学研究的伦理要求?A. 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B. 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C. 确保实验材料的可靠性D. 确保实验方法的创新性答案:B9. 实验心理学中,双盲实验的目的是什么?A. 增加实验的难度B. 提高实验的内部效度C. 减少实验的外部效度D. 降低实验的可重复性答案:B10. 实验心理学研究中,控制组的作用是什么?A. 提供实验结果的比较基准B. 提供实验过程的指导C. 提供实验材料的来源D. 提供实验方法的参考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实验心理学的实验设计通常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阶段。
答案:准备、实施、分析2. 实验心理学研究中,______是实验者对实验对象进行操纵或控制的变量。
答案:自变量3. 实验心理学研究中,______是实验者希望测量或观察的变量。
答案:因变量4. 实验心理学研究中,______是实验者希望排除的,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
试卷一一、名词解释:(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实验2、开窗实验3、等级排列法4、视敏度二、填空题(共10题,每空2分,共20分)1、科学的探索,大致可分为两阶段或两个类型。
第一阶段是探明规定某个行为的条件,第二个阶段是探明哪些条件与行为之间的函数关系。
与这两个阶段相对应,可以把实验分为两种类型: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被试内设计是__________须接受自变量的________的处理。
3、心理学中的三大注意理论是:_____________、资源限制理论、_________。
4、基于感觉阈限的操作定义,__________设计了三种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最小变化法、恒定刺激法和平均差误法。
这些方法后来被统称为__________。
5、反应时实验中有二个基本因变量,即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因此,反应时间实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权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6、在刺激变量中,对反应时间影响比较大的因素有: __________ 、____________等。
7、反应偏向可由二种方法计算:一种是______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__。
8、思维的行为测量法有两个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情绪与认知的关系非常密切,一方面情绪____________认知,一方面情绪___________认知。
10、实验效度主要包括_________效度和___________效度。
三、不定向选择题(共14题,每题2分,共24分。
)1、冯特(W.Wundt)对心理学的最深远贡献是:()(A) 对感觉元素的描述 (B) 建立了作为实验科学的心理学(C) 对神经传导速度的测量 (D) 发展了最小可觉差的方法2、根据格式塔的观点,人们知觉的是____而不是个别的网点()(A) 图形 (B) 封闭性 (C) 刺激间的关系 (D) 以上都对3、“时距信息的加工机制及其通道效应的实验研究”一文标题显示,作为自变量的是:()(A)时距信息 (B)加工机制 (C)通道 (D)实验4、在“超常与常态儿童的兴趣、动机与创造性思维的比较研究”一文中,因变量显然是指:()(A) 超常儿童 (B) 常态儿童(C) 超常与常态儿童 (D) 兴趣、动机与创造性思维5、外部效度的影响因素有,(A)实验环境的人为性 (B)没有预备实验(C) 测量工具的局限性 (D)样本缺乏代表性6、间接知觉可通过___来研究的.()(A) 不可能图形(B) 三维图形的知觉测验(C) 知觉恒常性(D) 两可图形7、对暗适应产生的原因是:()(A) 视杆细胞的视紫红质被分解(B) 视杆细胞的视紫红质合成增多(C) 视锥细胞的视紫红质被分解(D) 视锥细胞的视紫红质合成增多8、注意的应用研究有:()(A) 前瞻记忆 (B) 警戒 (C) 飞行员的心理负荷 (D) 元认知9、环境刺激为我们提供的物理线索有:()(A) 遮挡 (B) 几何透视 (C) 阴影 (D) 运动视差10、时间知觉包括:()(A)时间顺序知觉(B)时间间隔知觉(C)事件的顺序(D) 对时间的估计11、我们几乎意识不到的记忆是:()(A) 语义记忆(B) 短时记忆(C) 情节记忆(D) 感觉记忆12、斯柏林(G.Sperling)的研究表明,图象记忆能够保持:()(A) 一次约4 或5 个项目 (B) 约7.2 个项目(C) 黑白信息 (D) 呈现的所有视觉信息13、下列哪种情形不利于顿悟?()(A) 一段时间的大量准备 (B) 一定时期的放弃(C) 不同的环境 (D) 功能固着14、沙赫特和辛格(Schachter & Singer, 1962)有关情绪的实验表明,情绪的产生受到下列什么因素的影响:()(A) 生理因素 (B) 环境因素 (C) 认知因素 (D) 以上都不对四、简答题(共4小题,20分)1、计算机在心理学实验中的应用。
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历年试卷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浙江省200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2111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学习的实质就是有机体形成“刺激”(S)与“反应”(R)之间的联结2.______讲演法______包括了讲解法和演示法。
3.形成性评定通常是在___教学过程_________中实施。
4.个体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是从对效果的评价到____________评价。
5.在小组里,计划和决策是全体成员分享的,领导人喜欢对个人进行帮助和指导。
这样的学生小组就是____________小组。
6.解决问题的过程一般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____________、寻求解答阶段、执行计划或尝试某种解答阶段和评价结果阶段。
7.建构主义以其对学习这一建构过程的理解为基础,批评传统教学使学习情境化的做法,提倡_情境性教学__________。
8.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实际上是一种____________。
9.先前的学习对后来的学习的影响叫___顺向_________迁移。
10.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心理特征及水平的测验称作为_____标准化成就测验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5分)1.迁移的可能性取决于在记忆搜寻过程中遇到相关信息或技能的可能性。
这是迁移的( A )的观点。
A.认知迁移理论B.概括化理论C.形式训练说D.格式塔关系理论2.那些把精力集中在一步一步的策略上,提出的假设一般说来比较简单的学生采用的学习策略是( B )。
A.分析性策略B.系列性策略C.整体性策略D.综合性策略3.按照柯尔伯格的观点,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属于道德发展的( A )。
江苏省200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验心理学试题1课程代码:02108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从理论上来说,心理学实验设计是一门心理学与_______相结合的实验技术科学。
2.短时存贮的主要编码方式是_______。
3.在信号侦察理论中,影响被试判断标准变化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和对被试回答的奖惩办法。
4.水平面上的声源定位主要依靠双耳间的时间差和______。
5.知觉组织过程中最基本和基础的环节是_______。
6.认知心理学研究问题解决内部过程的方法主要是_______。
7.Heider等人用______的观点来解释个体的内部归因现象。
8.与完全随机设计相比,随机化区组设计的主要优点是考虑了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9.Stevens是用叫做_______实验方法来证明Fechner定律的局限性,并提出Stevens定律的。
10.知觉定势是通过建立假设和过去的一般经验而形成的组织策略来解释当前对象的活动,因此是一种_______的加工过程。
11.从心理过程看,中文屋剧情的思想实验被用来研究人的____过程。
12.根据Nisbett的研究,与当事人相比,旁观者更多地是以_______来解释当事人的行为。
13.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Morris等人用_______代表社会事件研究了他们的归因知觉。
14.字词识别研究中主要控制启动词和目标词在呈现顺序上的_______来研究启动效应的。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5分,共15分)1.从控制的严密程度来看,控制最不严密的实验设计是( )。
A.真实验设计B.准实验设计C.非实验设计D.B和C2.在认知失调理论的实验中,下列属于正确的陈述有( )。
A.受到较少奖励被试会更容易改变对工作的看法B.受到奖励较多的被试会更容易改变对工作的看法C.受到较多奖励的被试更愿意参加类似的实验D.无奖励的被试最愿意参加类似的实验3.一般医院的视力表,如果从任务的性质来说可以说是一种( )。
xx200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心理学(二)试题课程代码:02047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5分,共24分)1.对现存资料加以分析、整理的一种研究技术叫()。
A.调查研究B.档案研究C.自然研究D.现场研究2.根据詹尼斯和费希巴赫的研究,恐惧程度与态度的改变呈()关系。
A.U型B.倒U型C.W型D.M型3.认知失调程度与个体所有的协调性认知数目()。
A.成反比例B.成正比例C.不成比例D.无关4.认知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常常利用他们最容易获得的刺激来决定复杂纷繁的问题或任务。
这是归因中的()。
A.行为中心偏见B.自我中心偏见C.显著性偏见D.观察者偏见5.“侵犯行为总是挫折的结果”;“挫折总会导致某种侵犯性”这种理论观点是由()提出来的。
A.劳伦茨B.班杜拉C.弗洛伊德D.多拉德6.不论助人者出于何种动机,只要是一种为改进他人幸福的行为就是()。
A.利他行为B.助人行为C.强化行为D.勇敢行为7.从群体中遵从行为的分类来说,个体既在公开行为又在私下态度上与群体一致,这种遵从形式叫作()。
A.简单的服从B.内心的接受C.绝对遵从D.绝对服从8.有其他人在场时,个体的绩效要比单个人完成任务的绩效高,这种现象叫()。
A.社会助长B.社会抑制C.观众效应D.社会压力9.个人空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
A.缩小B.增大C.变复杂D.变简单10.社会心理学是研究()如何影响个人和群体的思想、情感和社会行为的一门科学。
A.社会政治因素B.社会经济因素C.社会情境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浙02047#社会心理学(二)试题第1页共3页11.社会规范与角色的区别在于()。
A.社会性B.普遍性与特殊性C.社会学观点D.行为性12.行为者往往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
A.内在原因B.偶然因素C.外在的或情景的因素D.个性特征13.在特定的情景中,由于个体在对其行动的结果重复性地失去控制而习得的无反应或麻木状态,即使以后当事件完全在人们自己控制之下时,他们也不努力去控制,而是觉得希望渺茫无所作为。
大自考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1.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A. 心理现象B. 生物现象C. 社会现象D. 自然现象答案:A2. 心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A. 古希腊B. 古埃及C. 古印度D. 中国答案:A3. 下列哪项不是心理学的主要分支?A. 发展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C. 神经科学D. 天文学答案:D4. 弗洛伊德是以下哪个学派的创始人?A. 行为主义B. 人本主义C. 精神分析D. 认知主义答案:C5. 下列哪项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A. 情绪B. 认知过程C. 行为D. 社会互动答案:B6. 心理测量学主要研究的是什么?A. 心理现象的测量B. 生物现象的测量C. 社会现象的测量D. 自然现象的测量答案:A7. 心理学研究方法中,观察法的主要特点是:A. 有控制的实验B. 无控制的观察C. 有控制的观察D. 无控制的实验答案:B8.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学习理论?A. 经典条件作用B. 操作条件作用C. 认知发展D. 社会学习答案:C9. 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是指:A. 对自己能力的评估B. 对他人能力的评估C.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D. 对任务的完成能力答案:A10. 以下哪个术语与人格心理学无关?A. 特质理论B. 心理动力学C. 认知失调D. 社会认知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访谈法答案:ABCD2. 以下哪些属于心理学的研究领域?A. 认知心理学B. 教育心理学C.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D. 神经科学答案:ABC3.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的主要理论?A. 行为主义理论B. 精神分析理论C. 人本主义理论D. 认知主义理论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研究的常见变量?A. 独立变量B. 因变量C. 自变量D. 无关变量答案:ABD5.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研究的常见问题?A. 个体差异B. 群体行为C. 心理过程D. 心理障碍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
心理学自学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A. 心理活动B. 心理过程C. 心理状态D. 心理特征答案:A2. 心理学的三大流派是()。
A.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B. 精神分析、行为主义、认知主义C. 精神分析、认知主义、人本主义D.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存在主义答案:B3. 弗洛伊德是()学派的创始人。
A. 行为主义B. 认知主义C. 精神分析D. 人本主义答案:C4. 心理学研究方法中,观察法的主要特点是()。
A. 严格控制实验条件B. 通过仪器进行测量C. 观察者直接观察行为D. 通过自我报告获取数据5. 心理学中,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在于()。
A. 情绪是短暂的,情感是持久的B. 情绪是生理的,情感是心理的C. 情绪是外在的,情感是内在的D. 情绪是主观的,情感是客观的答案:A6.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是()。
A. 先快后慢B. 先慢后快C. 均匀递减D. 先快后慢再快答案:A7.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提出的。
A. 皮亚杰B. 弗洛伊德C. 马斯洛D. 费斯廷格答案:D8. 詹姆斯-兰格理论认为情绪产生的原因是()。
A. 外部刺激B. 内部生理变化C. 认知评价D. 社会文化因素答案:B9. 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B. 斯金纳C. 华生D. 弗洛伊德答案:A10. 根据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特质可以分为()。
A. 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B. 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C. 首要特质和次要特质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
A. 发展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C.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D. 临床心理学答案:ABCD12.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包括()。
A. 客观性原则B. 系统性原则C. 发展性原则D. 教育性原则答案:ABC13.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调查法C. 案例研究法D. 元分析法答案:ABCD14.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的主要理论?()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主义理论C. 精神分析理论D. 人本主义理论答案:ABCD15. 影响个体学习的因素包括()。
课程代码:02108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从理论上来说,心理学实验设计是一门心理学与_______相结合的实验技术科学。
2.短时存贮的主要编码方式是_______。
3.在信号侦察理论中,影响被试判断标准变化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和对被试回答的奖惩办法。
4.水平面上的声源定位主要依靠双耳间的时间差和______。
5.知觉组织过程中最基本和基础的环节是_______。
6.认知心理学研究问题解决内部过程的方法主要是_______。
7.Heider等人用______的观点来解释个体的内部归因现象。
8.与完全随机设计相比,随机化区组设计的主要优点是考虑了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9.Stevens是用叫做_______实验方法来证明Fechner定律的局限性,并提出Stevens定律的。
10.知觉定势是通过建立假设和过去的一般经验而形成的组织策略来解释当前对象的活动,因此是一种_______的加工过程。
11.从心理过程看,中文屋剧情的思想实验被用来研究人的____过程。
12.根据Nisbett的研究,与当事人相比,旁观者更多地是以_______来解释当事人的行为。
13.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Morris等人用_______代表社会事件研究了他们的归因知觉。
14.字词识别研究中主要控制启动词和目标词在呈现顺序上的_______来研究启动效应的。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5分,共15分)
1.从控制的严密程度来看,控制最不严密的实验设计是( )。
A.真实验设计
B.准实验设计
C.非实验设计
D.B和C 2.在认知失调理论的实验中,下列属于正确的陈述有( )。
A.受到较少奖励被试会更容易改变对工作的看法
B.受到奖励较多的被试会更容易改变对工作的看法
C.受到较多奖励的被试更愿意参加类似的实验
D.无奖励的被试最愿意参加类似的实验
3.一般医院的视力表,如果从任务的性质来说可以说是一种( )。
A.觉察
B.定位
C.解像
D.识别 4.属于外显记忆测验方法的是( )。
A.知觉辨认
B.词干补笔测验
C.自由回忆
D.补笔测验 5.根据加工层次的观点推论,回忆率最高的学习加工层次组应该是( )。
A.感觉(书写格式)
B.声音(语音)
C.语义(句子)
D.都一样 6.负近因效应的存在说明信息由短时存储转到长时存储的机制是( )。
A.复述
B.注意
C.感觉
D.知觉 7.艾宾浩斯与巴特利特关于记忆的研究范式最重要的
区别是( )。
A.实验材料
B.回忆方式
C.被试
D.统计方法 8.可用于句子句法和语义分析的实验方法是
( )。
A.句子-图画核对法
B.移动窗口法
C.动态跟读法
D.快速系列呈现法 9.属于内隐记忆测验方法的是( )。
A.自由回忆
B.词干补笔
C.线索回忆
D.再认10.3×2完全双因素析因
设计需要进行的实验处理个数是( )。
A.3
B.2
C.1
D.6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
题2分,共8分)
1.下列属于非实验设计的有( )。
A.单组前后测设计
B.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后测设计
C.随机多组后测设计
D.随机化区组单因素设计
E.单组后测设计 2.制作顺序量表的方法一般有( )。
A.阈限法
B.最小变化法
C.对偶比较法
D.数量估计法
E.等级排列法 3.在立体知觉中属于单眼线索的有( )。
A.辅合 B.插入 C.空气透视
D.阴影
E.结构级差 4.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由短时记忆扩展而来的工
作记忆主要包括( )。
A.感觉登记
B.视-空子系统
C.短时存储
D.语音回路
E.程序记忆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实验范式
2.SAT范式
3.部分报告法
4.图形后效
5.眼动轨迹分析技术
五、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举例说明决策中三种直观推断及其偏向。
2.画出ROC曲线特征图,并说明如何解释该曲线。
3.简述格式塔心理学关于知觉的组织原则。
六、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有哪些?如何减少实验误差?
2.举例说明问题解决的计算机模拟研究的一般程序,并指出计算机模拟研究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