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制动性
- 格式:ppt
- 大小:2.52 MB
- 文档页数:30
汽车制动效能指标
汽车制动性能的三个指标是制动效率、制动效率的恒定性和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1.制动效率,即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
制动效率是指在好的路面上制动时,以一定的初速度或减速度从制动到停止的制动距离,比如100公里的制动距离。
它是制动性能最基本的评价指标。
2.制动效率的稳定性,如抗热衰退性。
抗热衰退性能是指在高速或长坡上连续制动时,制动效能保持的程度。
由于制动过程实际上是通过制动器的吸收将汽车的动能转化为热能,因此在制动器温度升高后能否在冷态下保持制动效率成为设计制动器时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一般测试连续100公里的制动距离,也可以在赛道上连续绕路行驶。
这样就能感受到汽车在快速过弯时是否能快速减速。
如果制动距离不是很大,说明汽车制动性能的恒定性比较好。
3.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的方向稳定性,即汽车在制动过程中不跑偏、不打滑、不失去转向能力的性能。
这是汽车的刹车偏差。
测试时,需要在平坦宽敞的场地进行。
车速需要提高到每小时60公里。
然后,双手离开方向盘,踩刹车。
如果汽车制动方向稳定,汽车应保持直线行驶。
第四章 汽车制动性第1节概述汽车制动性能是汽车的重要使用性能之一。
它属于主动安全的范畴。
制动效能低下,制动方向失去稳定性常常是导致交通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之一。
确保汽车保持良好的制动性能是汽车设计制造厂家和用户的重要任务。
4.2.1基本概念汽车制动性能,是指汽车在行驶时能在短距离停车且维持行驶方向稳定性和在下长坡时能维持一定车速的能力。
另外也包括在一定坡道能长时间停放的能力。
汽车制动效能、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及制动时方向稳定性是汽车制动性的三个重要评价指标。
制动效能一般用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表示。
它是指汽车在良好的路面上以规定的初始车速和规定的踏板力制动到停车的制动距离或制动时汽车的减速度。
它是制动性能的最基本指标。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是指抗热衰退性能和抗水衰退性能。
其中,抗热衰退性能,是指汽车高速行驶制动或下长坡时制动性能的保持程度;抗水衰退性能,是指汽车涉水后对制动效能的保持能力。
汽车制动时方向稳定性常用制动时汽车按给定路径行驶的能力来评价。
制动时汽车方向稳定性,是指汽车制动过程中不发生跑偏、侧滑以及失去转向能力的性能。
制动时发生跑偏、侧滑或失去转向能力时,则汽车将偏离给定的行驶路径。
这时,汽车的制动方向稳定性能不佳。
表4-1给出了有关标准对轿车行车制动器的制动性能要求。
表4-1 轿车行车制动器的制动性能要求4.2.2 制动时车轮受力分析制动时的汽车行驶方程式为)(i w f j F F F F F b ++-=(4-1)式中:b F 为汽车地面制动力。
由制动性的定义可知,滚动阻力0f ≈F ;制动时车速较低且迅速降低,即0w ≈F ;坡道阻力0i =F 。
所以,汽车行驶方程式可近似表达为jF F b =(4-2)4.2.2.1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和附着力假设滚动阻力偶矩、车轮惯性力和惯性力偶矩均可忽略图,则车轮在平直良好路面上制动时的受力情况如图4-1所示。
制动器制动力μF 等于为了克服制动器摩擦力矩而在轮胎轮缘作用的力。
汽车的制动效能名词解释
汽车制动效能名词解释
1、制动力:汽车制动时产生的停止力,即车辆的制动力大小。
2、制动比:汽车在相同条件下的车辆质量、轮胎抓地力和制动系统组合的最大可能制动力与实际施加的制动力之间的比值。
3、制动性能:汽车在各种路面、车速和负载等条件下,其制动响应、制动力大小和制动稳定性等技术指标的总体表现。
4、制动响应:汽车踩刹车踏板时,发生弹性滞后或惯性滞后的时间长短。
5、制动行程:汽车在施加制动力时,刹车踏板所经历的行程长度。
6、制动稳定性:汽车在施加制动力时,车辆的驱动轮胎和被驱动轮胎之间的摩擦面积大小,以及轮胎的抓地力分布特性。
7、制动温度:汽车在施加制动力时,发生的蒸发和散热产生的热量。
8、制动时间:汽车从满速到停车所需的时间。
制动性能定义和评价指标
1.汽车制动性能:汽车行驶时能在短距离内停车且维持行驶方向稳定性和在下长坡时能维持一定车速的能力称为汽车的制动性。
2.制动效能:一般用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表示。
它是指汽车在良好的路面上以规定的初始车速和规定的踏板力制动到停车的制动距离或制动时汽车的减速度。
它是制动性能的最基本指标。
3.制动效能的恒定性:是指抗热衰退性能和抗水衰退性能。
4.制动方向稳定性:是指汽车制动过程中不发生跑偏、侧滑以及失去转向能力的性能。
5.制动性能评价指标:
6. 制动效能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综合评价:
1. 行车制动效能
2. 驻车制动效能
3. 应急制动效能
7. 制动效能恒定性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综合评价:
1. 反复制动后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2. 持续制动后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评价指标:制动距离越小,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越大,且两项指标越接近冷态制动效能
值则制动效能越好。
8. 方向稳定性评价方法: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综合评价:
1. 直线行驶制动稳定性
2. 转弯制动方向稳定性
评价指标:选取制动结束后的侧向偏移量和偏航角为直线制动方向稳定性能评价指标。
9. 制动距离:是指从驾驶员开始触动制动系的控制装置开始到车辆停住所驶过的距离。
10. 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
影响汽车制动性能的主要因素汽车制动性能是指汽车在制动过程中能否正常停车并且具备稳定的制动效果。
影响汽车制动性能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动系统的设计与性能:制动系统的设计和性能直接决定了汽车制动的效果。
制动系统由制动踏板、制动液、制动器以及制动盘/制动鼓等组成,其中制动器是制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制动器与制动盘/制动鼓之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材料选择以及制动力的传递效率都会影响制动性能。
2.制动器片材料与磨损:制动器片材料的摩擦特性直接影响制动性能。
常见的制动器片材料有非铝基材料(如无石棉有机材料)、半金属材料、陶瓷材料等。
不同材料的制动器片具有不同的制动特性,如刹车感、制动力等。
此外,制动器片材料的磨损也会影响制动性能,过度磨损会导致制动效果不佳,并且缩短制动器片的使用寿命。
3.制动液的性能与变质:制动液在制动系统中起到传递压力的作用,其性能直接影响制动系统的灵敏度和制动效果。
常见的制动液有矿物油制动液和聚醚醇制动液。
制动液容易吸湿和变质,当制动液中的湿气过高时,会导致制动液沸腾和气泡形成,从而降低制动系统的传递压力和制动效果。
4.制动器盘/鼓的磨损与变形:制动器盘/鼓的磨损和变形也会影响制动性能。
制动器盘/鼓的磨损会使制动器片与制动盘/鼓的接触面积减小,从而降低制动力,并增加制动器片的磨损速度。
此外,制动器盘/鼓的变形会导致制动减震不均匀,从而影响制动效果。
5.制动方面的车辆状态与故障:一些车辆状态和故障也会影响汽车的制动性能。
例如,制动管路的漏气、制动盘的裂纹、制动钳卡住等故障都会导致制动效果不佳。
此外,车辆的负载情况、悬挂系统的状态以及轮胎的磨损也会对制动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影响汽车制动性能的主要因素包括制动系统的设计与性能、制动器片材料与磨损、制动液的性能与变质、制动器盘/鼓的磨损与变形,以及车辆状态和故障等。
车主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这些关键部件,以确保汽车具备良好的制动性能,从而保证行车安全。
汽车制动性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汽车制动性能的测试和分析,探究汽车制动系统的可靠性和工作性能,为汽车制动系统的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汽车制动系统主要由制动踏板、主缸、助力器、制动分泵、制动油管、制动器等部分组成。
当驾驶员踏下制动踏板时,制动踏板通过杠杆作用,将力量传递给主缸,主缸产生液压压力,通过助力器将压力传递到制动分泵。
制动分泵将液压压力传到制动油管中,使制动器产生摩擦。
汽车制动性能实验主要测试制动距离、制动力和刹车灵敏度。
三、实验设备和材料1.实验车辆2.制动测功机3.测距装置4.数据采集仪5.计算机6.手动测量工具7.实验软件四、实验步骤1.车辆准备将实验车辆停稳在测试区域内,并调整车辆制动系统,保证制动系统正常工作。
2.实验装置安装将制动测功机固定在地面上,并与车辆制动系统相连。
安装测距装置,并调整到适当位置。
3.数据采集仪和计算机设置将数据采集仪连接到实验车辆的传感器上,并设置合适的参数。
连接计算机,并打开实验软件。
4.实验操作驾驶员踏下制动踏板,使车辆减速。
实验软件会自动记录制动距离、制动力和刹车灵敏度。
5.数据处理将实验数据导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计算平均制动距离、平均制动力和平均刹车灵敏度,并进行比较和讨论。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平均制动距离为X米,制动力为X牛顿,刹车灵敏度为Xms-2经过分析和比较,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制动距离与制动力成正比,即制动力越大,制动距离越短。
2.刹车灵敏度越高,车辆制动反应时间越短,制动效果越好。
3.制动系统的可靠性与制动距离和制动力密切相关,需要对制动系统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
六、实验结论通过对汽车制动性能的测试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制动距离与制动力成正比,刹车灵敏度对制动效果有重要影响。
2.制动系统的可靠性与制动距离和制动力密切相关,需要定期维护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