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25章小测
- 格式:docx
- 大小:17.16 KB
- 文档页数:6
西交《宏观经济学》第二十四、二十五章经济的周期和增长经济增长释疑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含义经济增长是指经济生产能力和实际国民收入的增加。
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来衡量。
美国经济学家S.库兹涅茨给经济增长所下的定义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的。
”经济发展的含义比经济增长广泛,经济发展,除了人均产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收入的增加外,还应含有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化,其中,两个最重要的变化是,在国民生产总值中随农业的比重下降而工业的比重上升;居民在城市人口中百分比的上升。
除此之外,还发生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和消费结构的变化。
为了谋求经济发展,必须启动经济增长,并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势头。
但是,并不是经济增长一定能带来经济发展,决不能把经济增长的指标等同于经济发展战略,或者把经济发展战略简单化为经济增长指标。
二、经济增长的极限1972年罗马俱乐部和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研究小组合作进行了一项题为《增长的极限》的研究,借助于理论模型推测人口、食品、工业品和资源消耗的增长速度,得出了经济增长会出现极限的观点。
这个观点同200年前英国18世纪经济学家托马斯•马尔萨斯提出的观点相似。
70年代初期,许多事实似乎在印证罗马俱乐部的预测。
世界能源供应日益紧张,特别是石油价格暴涨,并且严重短缺,从而促使西方国家出现战后最严重的衰退。
但是,世界的末日并没有降临,由于石油价格的上涨为了能源生产和能源替代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前景,因而随后新的能源储量不断被发现,新的能源品种、新的节能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消费。
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能源的价格降到了60年代的水平。
第二轮悲观主义浪潮出现在80年代后期。
随着一些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增长的负作用不断显现出来。
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表明,工业活动正在显著的改变着地球的气候和生态系统。
Chapter 25Problems and Applications1. The facts that countries import many goods and services yet must produce a large quantity ofgoods and services themselves to enjoy a high standard of living are reconciled by noting that there are substantial gains from trade. In order to be able to afford to purchase goods from othercountries, an economy must generate income. By producing many goods and services, then trading them for goods and services produced in other countries, a nation maximizes its standard of living.2. a. More investment would lead to faster economic growth in the short run.b. The change would benefit many people in society who would have higher incomes as theresult of faster economic growth. However, there might be a transition period in whichworkers and owners in consumption-good industries would get lower incomes, andworkers and owners in investment-good industries would get higher incomes. In addition,some group would have to reduce their spending for some time so that investment couldrise.3. a. Private consumption spending includes buying food and buying clothes; private investmentspending includes people buying houses and firms buying computers. Many otherexamples are possible. Education can be considered as both consumption and investment.b. Government consumption spending includes paying workers to administer governmentprograms; government investment spending includes buying military equipment andbuilding roads. Many other examples are possible. Government spending on healthprograms is an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This is truer for spending on health programsfor the young rather than those for the elderly.4.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investing in capital is the loss of consumption that results from redirectingresources toward investment. Over-investment in capital is possible because of diminishingmarginal returns. A country can "over-invest" in capital if people would prefer to have higherconsumption spending and less future growth.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investing in human capital is also the loss of consumption that is needed to provide the resources for investment. A countrycould "over-invest" in human capital if people were too highly educated for the jobs they couldget for example, if the best job a Ph.D. in philosophy could find is managing a restaurant.5. a. When a German firm opens a factory in South Carolina, it represents foreign directinvestment.b. The investment increases U.S. GDP because it increases produc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The effect on U.S. GNP would be smaller because the owners would get paid a return ontheir investment that would be part of German GNP rather than U.S. GNP.6. a. The United States benefited from the Japanese investment because it made our capitalstock larger, increasing our economic growth.b. It would have been better for the United States to make the investments itself becausethen it would have received the returns on the investment itself, instead of the returnsgoing to Japan.7. Greater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for women could lead to faster economic growth in the countriesof South Asia because increased human capital would increase productivity and there would beexternal effects from greater knowledge in the country. Second, increased educational1Chapter 25/Production and Growth 2opportunities for young women may lower the population growth rate because such opportunities raise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having a child.8. a. Individuals with higher incomes have better access to clean water, medical care, and goodnutrition.b. Healthier individuals are likely to be more productive.c. Understanding the direction of causation will help policymakers place proper emphasis onthe programs that will achieve both greater health and higher incomes.9. a. Political stability could lead to strong economic growth by making the country attractive toinvestors. The increased investment would raise economic growth.b. Strong economic growth could lead to political stability because when people have highincomes they tend to be satisfied with the political system and are less likely to overthrowor change the government.10. a. If output is rising and the number of workers is declining, then output per worker must berising.b. Policymakers should not be concerned as long as output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is notdeclining. The reduction in manufacturing jobs will allow labor resources to move to otherindustries, increasing total output in the economy. An increase in productivity of workers(as measured by output per worker) is beneficial to the economy.。
第一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2分)下面应该计入GDP的是()。
A.厂商去年生产而今年销售出去的衣服B.某人去年购买而在今年转售给他人的汽车C.厂商今年生产的汽车D.某人购买二手房的支出2【单选题】(2分)以下选项中,在收入法核算中应计入GDP的是()。
A.消费信贷利息B.银行存款利息C.政府转移支付D.政府债券利息3【单选题】(2分)某国2021年的CPI为100,2022年的CPI为110,以2021年为基期,该国2022年的通货膨胀率为()。
A.9.1%B.10%C.-9.1%D.-10%4【单选题】(2分)某建筑工人因为建筑行业不景气而失去工作,这种失业属于()。
A.摩擦性失业B.周期性失业C.永久性失业D.结构性失业5.【多选题】正确答案:ACD核算GDP的方法一般包括()。
A.收入法B.加成法C.增值法D.支出法E.边际法6.【多选题】正确答案:AB一个国家的名义GDP变动的影响因素包括()。
A.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数量变动B.物价水平的变动C.政府政策的变动D.人口的变动7【判断题】一般来说,财富是存量概念,收入是流量概念。
()A.错B.对8【判断题】某人花钱购买上市公司股票的支出不计入GDP。
()A.对B.错9【判断题】GDP折算指数等于实际GDP和名义GDP的比率。
()A.错B.对第二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2分)在两部门经济中,如果边际消费倾向为0.8,则投资乘数为()。
A.5B.4C.3D.22【单选题】(2分)在均衡产出水平上()。
A.计划投资大于计划储蓄B.非计划存货投资大于0C.计划存货投资等于0D.非计划存货投资等于03.【多选题】正确答案:ACE关于平均消费倾向的表述,正确的是()。
A.收入很低时,平均消费倾向可能大于1B.随着收入的增加,平均消费倾向的数值也不断增加C.说明了家庭既定收入在消费和储蓄之间分配的状况D.平均消费倾向总是大于边际消费倾向E.平均消费倾向总是为正数4.【多选题】。
《宏观经济学》阶段测试试卷A二、单项选择题(10分)1、自发投资支出减少10亿元,会使IS (C)A、右移10亿元B、左移10亿元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元D、右移支出乘数以10亿元2、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左下方,LM曲线的右下方的区域中,则表示:BA、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B、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C、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D、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3、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 AA、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B、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C、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D、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4、政府的财政收入政策通过哪一个因素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A、政府转移支付B、政府购买C、消费支出D、出口5、已知法定准备率是25%,10000元的活期存款最高能够使货币供给量增加A、50000元B、40000元C、75000元6、消费曲线位于450线上方表明,储蓄是A、正数B、零C、负数7、货币乘数大小与多个变量有关,这些变量是A、法定准备率B、现金存款比率C、超额准备率D、以上都是8、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0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0元,消费等于430元,利息支付总额为10元,个人储蓄为40元,个人可支配收入则等于A、500元B、480元C、470元D、400元9、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3,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可以预期,这将导致均衡水平GNP增加。
A、20亿元B、60亿元C、180亿元D、200亿元(解答:投资常数等于1/(1-边际消费倾向),所以投资乘数等于1/0.3;GDP增加值=投资额*投资乘数=60*1/0.3=200)10、三部门经济与二部门经济相比,乘数效应A、变大B、变小C、不变(解答:在两部门经济中,(b为边际消费倾向)。
在三部门经济中,加入政府部门后,需考虑税收因素,延续上面对税收函数的假设,t为税率,定量税则视为t=0时的特例,,则)四、名词解释(10分)1、国民生产总值2、充分就业3、财政政策4、法定准备率5、边际消费倾向五、简答题(共28分)1、简述内在稳定器的作用特点。
宏观经济学25讲课后答案1、企业在使用固定过程中发生更新改造支出应计入()。
[单选题] *A.长期待摊费用B. 固定资产清理C.营业外收入D. 在建工程(正确答案)2、当企业接受投资人的投资时,对于投资者的出资超过其占企业注册资本份额的部分应通过()科目核算。
[单选题] *A.实收资本B.资本公积(正确答案)C.股本D.盈余公积3、某企业本期的营业收入100万元,营业成本50万元,管理费用10万元,投资收益20万元,所得税费用18万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本期营业利润为()万元。
[单选题] *A.40B.42C.60(正确答案)D.724、下列项目中,不属于职工薪酬的是()。
[单选题] *A.职工工资B.职工福利费C.医疗保险费D.职工出差报销的差旅费(正确答案)5、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长期借款利息应计入()科目。
[单选题] *A.在建工程B.财务费用(正确答案)C.开办费D.长期待摊费用6、下列项目中,应计入营业外收入的有()。
[单选题] *A.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收益B.固定资产盘盈C.接受捐赠(正确答案)D.无法收到的应收账款7、下列各项,不影响企业营业利润的项目是()。
[单选题] *A.主营业务收入B.其他收益C.资产处置损益D.营业外收入(正确答案)8、企业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职工补偿而发生的职工薪酬,应借记的会计科目是()。
[单选题] *A.管理费用(正确答案)B.计入存货成本或劳务成本C.营业外支出D.计入销售费用9、下列交易和事项中,不应确认为营业外支出的是()。
[单选题] *A.对外捐赠支出B.债务重组损失C.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正确答案)D.处置报废固定资产损失10、按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短期借款发生的利息一般应借记的会计科目是()。
[单选题] *A.短期借款B.应付利息C.财务费用(正确答案)D.银行存款11、.(年温州一模考)以下不属于会计特点的是()[单选题] *A会计具有一整套科学实用的专门方法B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尺度C会计具有连续性、系统性、综合性、全面性D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正确答案)12、盈余公积是企业从()中提取的公积金。
2023年《宏观经济学》自测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国内生产总值测度的市场价值是( )。
A.一定时期内一国的所有交易B.一定时期内一国中交换的所有商品和劳务C.一定时期内一国中交换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D.一定时期内一国中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2.以下经济变量中,属于存量的是( )。
A.个人可支配收入B.国内生产总值C.消费支出D.个人财富3.在国民收入核算账户中,不能列入政府购买的项目是( )。
A.公务员每月领到的薪金B.政府新近购置了一批军事装备C.政府投资新建了一座大型体育场D.残疾人每月得到的补助金4.失业率是指失业人数在()人数中所占的比例A.总人口B.劳动年龄人口C.劳动力人数D.就业人数5.货币最主要的职能是( )。
A.交易媒介B.核算标准C.延期支付手段D.财富储藏手段6.由于经济萧条而出现的失业属于( )。
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自愿性失业7.自然失业率( )。
A.等于0B.是随价格水平的变化而变化的C.是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时的失业率D.是没有摩擦性失业时的失业率8.如果某人刚进入劳动力队伍尚未找到工作,这是属于( )。
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 自愿性失业9.如果政府支出增加( )。
A.对IS曲线无响应B.IS曲线向右移动C.IS曲线向左移动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0.政府税收的增加将( )。
A.对IS曲线无响应B.IS曲线向右移动C. IS 曲线向左移动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1.位于IS 曲线左下方的收入与利率的组合,都是( )。
A.投资大于储蓄B.投资小于储蓄C.投资等于储蓄D.无法确定12.在以下情况中,投资乘数最大的是( )。
A.边际消费倾向为0.7B.边际储蓄倾向为0.2C. 边际储蓄倾向为 0.4D.边际储蓄倾向为0.313.如果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卖出国债B.提高法定准备金比率C.降低再贴现率D.提高再贴现率14.如果名义利率为6%,通货膨胀率为12%,那么实际利率是( )。
《宏观经济学》第29-30章小测1、以下哪一项不是货币的职能?() [单选题] *A、计价单位B、价值储藏手段C、防止通货膨胀(正确答案)D、交换媒介答案解析:概念题2、银行的法定准备金是以下哪一项的一个固定百分比?() [单选题] *A、贷款B、资产C、存款(正确答案)D、政府债券答案解析:概念题3、如果法定准备金是25%,货币乘数的值是() [单选题] *A、0.25B、4(正确答案)C、5D、25答案解析:概念题4、美联储的以下哪一种政策行为能增加货币供给?() [单选题] *A、降低法定准备金率(正确答案)B、出售政府债券C、提高贴现率C、以上各项都增加了货币供给答案解析:降低法定准备金率的话,商业银行能贷出去更多货币,从而增加货币供给。
5、假设Joe把在A银行的1000美元活期存款转到B银行。
如果法定准备金是10%,那么由于Joe的行为,活期存款的潜在变动是多少?() [单选题] *A、1000美元B、9000美元C、10 000美元D、0美元(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因为Joe的行为没有影响到银行体系中存款数量,因而不会影响货币供给。
6、从中央银行角度看,以下哪一种政策组合会一致地起到增加货币供给的作用?() [单选题] *A、出售政府债券,降低法定准备金,降低贴现率B、出售政府债券,提高法定准备金,提高贴现率C、购买政府债券,提高法定准备金,降低贴现率D、购买政府债券,降低法定准备金,降低贴现率(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政府控制流通中货币量的三个手段的理解。
7、假设美联储购买了你的1000美元政府债券。
如果你把这1000美元全部存入银行,且法定准备金率是20%,那么美联储的行为会引起货币供给总量多大的潜在变动?() [单选题] *A、1000美元B、4000美元C、5000美元(正确答案)D、0美元答案解析:美联储的行为属于公开市场操作,买入公众债券,意味着增加了流通中(基础)货币量,那么公众存入银行后,会经过货币乘数,使得增加的1000美元,变为5000美元。
《宏观经济学》自测试题(一)______系专业______ 学号____ 姓名_________ 分数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奥肯定律说明了()。
A、失业率和总产出之间高度负相关的关系B、失业率和总产出之间高度正相关的关系C、失业率和物价水平之间高度负相关的关系D、失业率和物价水平之间高度正相关的关系2、下面哪一项是从国民收入的循环中的漏出项()A、投资B、政府购买C、进口D、出口3、如果一个消费者决定现在消费,他是在决定()A、及时行乐B、将来少消费和少储蓄C、将来消费少些D、现在多储蓄4、如果工资及价格是完全灵活的,则()A、总需求曲线是垂直的B、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C、总供给曲线是向上倾斜的D、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5、如果钢铁、油漆、绝缘材料以及所有用采制造一个电烤炉的的原料价值在计算GDP时都包括进去了,那么这种衡量方法( )A、因各种原料都进入市场交易,所以衡量是正确的B、因为重复记账导致过高衡量C、由于重复记账导致过低衡量D、由于各种原料起初都是生产者存货的一部分故没有影响6、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与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之间的一个区别是()A、只有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是伴随有产量的增加。
B、只有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是伴随有产量的减少。
C、只有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是伴随有价格的上升。
D、只有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是伴随有产量的减少。
7、滞胀指的是以下何种情况()A、高通胀与高失业并存。
B、高通胀与低失业并存。
C、下降的通胀与上升的失业并存D、低通胀与高失业并存。
8、在收入—支出模型中,()会使总支出曲线向上移动并使均衡产量提高。
A、政府支出或税收的削减B、政府支出的削减或税收的增加C、政府支出和税收的等量削减D、政府支出的增加或税收的削减9、假设封闭经济中,家庭把所增加的可支配收入的80%都开支掉。
在收入—支出分析中,政府支出增加1亿美元,伴随着税收增加1亿美元(每个家庭增加的税收额相同)这将使国民产出的均衡水平改变()。
宏观经济学学习测试题(部分)(总2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宏观经济学学习测试题一(部分)第一章国民收入的核算一、单项选择题1、国民收入帐户对于下列哪一项特别有用()A.获得可用性资源的信息B.测度政府的经济政策对整个经济和经济的某一部分的影响C.预测政府特定政策对就业和产出的影响D.以上各种说法都对E.以上各种说法都不对2、在考察一个民族(包括人力和非人力的)全部财富时,下列哪项不应包括进来()A.国家公路B.海洋中的鱼C.某一公司股票的所有权D.一个大的发电机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3、当在某一时期,产出没能全部消费时,国民财富将()A.增加B.保持不变C.减少D.增加或减少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4、从理论上,在一特定时期内,由耐用品的消费所提供的服务应作为生产性活动计入该时期的国民收入.但是,通常都不采用这种方法,因为:()A.这将使总收入数值比已有的大得多B.消费者将不得不因为他们收入统计的增加而多付个人所得税C.要确定每一时期这种服务的合理的,精确的数字几乎不可能D.这将导致重复计算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5、公共部门的产出()A.根据其售价计入国民帐户B.是用成本估价的,因为其大部分是免费提供的C是被作为投资处理的,因为他使经济中的生产性财富增加D.是可分的,因而可以单个售出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6、在国民收入体系中,测度一定时期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量的是()A.国民收入B.国民生产总值C.国民生产净值D.可支配收入总和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7、下列说法中哪项不是现行GNP的特征()A.它是用实物量测度的B.它只测度最终产品C.它只适用于给定时期D.它没有计入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商品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8、下列哪个指标不包括最终产品和劳务()A.国民总产值B.国民净产值C.可支配收入D.国民收入E.以上各项均包括9、下列哪一项不是要素成本()A.业主收入B.雇员报酬C.公司转移支付D.股息E.个人租金收入10、下列哪一项不是公司间接税()A.销售税B.公司利润税C.货物税D.公司财产税E.以上各项都不是11、下列哪个指标可由现期要素成本加总得到()A.国民收入B.国民生产总值C.可支配收入D.国民生产净值E.以上各项都不可得到12、为从国民收入中获得个人收入,不用减去下列哪一项()A.社会保险基金B.公债利息C.公司收入税D.公司未分配利润E.以上各项都不是13、下列哪一项不是转移支付()A.退伍军人津贴B.失业救济金C.贫困家庭补贴D.退休人员的退休金E.以上答案都不对14、1955年的GNP以当年价计算为3980亿元,1965年的GNP以当年价计算为6760亿元,相当的价格指数1955年为91,1965年为111,那么,1955年与1965年的GNP实际值()A.保持不变B.增长约40%C.增长约70%D.增长约90%E.增长约20%15、在一般情况下,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数值最小的是()A.国民生产净值B.个人收入C.个人可支配收入D.国民收入E.国民生产总值16、下列哪一项应计入GNP中()A.面包厂购买的面粉B.购买40股股票C.家庭主妇购买的面粉D.购买政府债券E.以上各项都不应计入17、作为经济财富的一种测度,GNP的基本缺点是()A.它测度的是一国得生产而非消费B.它不能测度私人产出总量C.它所用的社会成本太多D.它不能测度与存货增加相联系的生产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18、SNA体系与MPS体系相比较,它们的共同点是()A.都有个人可支配收入B.都有个人收入项C.都有国民收入项D.都有国民生产净值项E.以上说法全都正确19、SNA体系与MPS体系相比较,它们的不同点是()A.对劳务的看法不同B.对劳动价值论的看法不同C.所对应的经济体制不同D.所使用的分类方法不同E.它们在以上各项上均不同20、已知:消费额=6亿,投资额=1亿,间接税=1亿,若政府用于商品和劳务的支出额=亿,出口额=2亿,进口额=亿,则()=亿=亿=亿=5亿E.以上数字均不准确21、已知:工资额=10亿,消费额=9亿,利润额=3亿,投资额=2亿,出口额=3亿,进口额=2亿,所得税=2亿,则()=12亿B.政府预算有1亿的赤字C.政府预算有1亿的盈余D.储蓄额=亿E.以上数字均不准确22、在SNA体系中()A.一个为发行债券的政府比一个发行债券的政府富有B.政府债券不算作经济财富中的一部分C.拥有为分配利润的公司比没有为分配利润的公司富有D.政府可以通过从人们手中借入更多的钱而使其更富有,因为这样可以增加它们的资产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23、计入国民生产总值的有()A.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动折合成的收入B.拍卖毕加索作品的收入C.出售股票的收入D.晚上为邻居看儿童的收入E.从政府那里获得的困难补助收入24、在经济分析中通常使用国民生产总值指标而不是国民生产净值指标,这是因为()A.联合国有关机构有规定B.国民生产总值比国民生产净值更好地反映了一国一年间新增的实物量C.国民生产净值比国民生产总值更好地反映了一国一年间新增的实物量D.国民生产总值比国民生产净值更容易作准确计算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25、已知某国的资本存量在年初时为2000亿元,该国在本年度生产了500亿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扣是300亿元.这样,该国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 )和200亿元和2200亿元和300亿元和500亿元E.以上结果都不对26、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计入GNP的政府支出是指( )A.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出B.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C.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的转移支出之和D.政府工作人员的薪金和政府转移支出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27、所谓净出口是指( )A.出口减进口B.进口减出口C.出口加进口减出口减进口二、填空题1、 _______是一个国家在一年中所产生的、用货币表示的物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
第八篇宏观经济学的数据第二十三章一国收入的衡量复习题1.解释为什么一个经济的收入必定等于其支出?答:对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因为每一次交易都有两方:买者和卖者。
一个买者的1美元支出是另一个卖者的1美元收入。
因此,交易对经济的收入和支出作出了相同的贡献。
由于GDP既衡量总收入又衡量总支出,因而无论作为总收入来衡量还是作为总支出来衡量,GDP都相等。
2.生产一辆经济型轿车或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哪一个对GDP 的贡献更大?为什么?答: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对GDP的贡献大。
因为GDP是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由于市场价格衡量人们愿意为各种不同物品支付的量,所以市场价格反映了这些物品的市场价值。
由于一辆豪华型轿车的市场价格高于一辆经济型轿车的市场价格,所以一辆豪华型轿车的市场价值高于一辆经济型轿车的市场价值,因而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对GDP的贡献更大。
3.农民以2美元的价格把小麦卖给面包师。
面包师用小麦制成面包,面包以3美元的价格出售。
这些交易对GDP的贡献是多少呢?答:对GDP的贡献是3美元。
GDP只包括最终物品的价值,因为中间物品的价值已经包括在最终物品的价格中了。
4.许多年以前佩吉为了收集唱片而花了500美元。
今天她在旧货销售时把她收集的物品卖了100美元。
这种销售如何影响现期GDP?答:现期GDP只包括现期生产的物品与劳务,不包括涉及过去生产的东西的交易。
因而这种销售不影响现期GDP。
5.列出GDP的四个组成部分。
各举一个例子。
答:GDP等于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消费是家庭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如汤姆一家人在麦当劳吃午餐。
投资是资本设备、存货、新住房和建筑物的购买,如通用汽车公司建立一个汽车厂。
政府购买包括地方政府、州政府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如海军购买了一艘潜艇。
净出口等于外国人购买国内生产的物品(出口)减国内购买的外国物品(进口)。
《宏观经济学》自测试题(三)见桌面______系专业______ 学号____ 姓名_________ 分数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按计算国民生产总的支出法,应计入私人国内总投资的项目是:()A、个人购买的轿车B、个人购买的住房C、个人购买的冰箱D、个人的住房租金2、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说明( )。
A、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不存在相互替代关系B、传统菲利普斯曲线仍然有效C、在价格很高的情况下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仍有替代关系D、曲线离原点越来越远3、根据哈罗德模型,当资本-产量比率为2,储蓄率为20%时,经济增长率为:()A、5%B、80%C、20%D、10%4、研究经济周期的关键是研究:( )A、国民收入波动的规律与根源B、物价水平波动的规律与根源C、利率水平波动的规律与根源D、金融市场波动的规律与根源5、根据奥肯定理,失业在经济上最大的损失是:( )A、失业者生活水平下降B、造成财政困难C、实际国民收入的减少D、名义国民收入的减少6、长期总供给曲线表示出现在以下情况:()A、经济中的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B、经济中的资源已经得到了充分利用C、在价格不变时,总供给可以无限增加D、价格和国民收入水平同方向变动7、一旦放宽劳动市场上市场出清的假设条件,当以下情况出现时会发生失业()A.、由于工资太低,人们决定不工作。
B、工资水平不能因需求或供给的变动而及时调整。
C、工资水平不足以使工人维持一个相当的生活水平。
D、每个愿意在现有工资水平下工作的工人都能找到一份工作。
8、假设工资是刚性的,当劳动需求曲线向左移动时:()A、目前工资高于市场出清水平,劳动供给超过劳动需求,导致失业。
B、目前工资低于市场出清水平,但劳动供给超过劳动需求,导致失业。
C、工资下降到新的市场出清水平,但劳动供给超过劳动需求,导致失业。
D、工资高于市场出清水平,劳动需求超过劳动供给,导致失业。
9.根据古典理论,通货膨胀主要是( )A、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的结果B、货币流通速度急剧上升的结果C、流通中的货币过多的结果D、工会过高的工资要求和管理价格的结果10、在运用IS-LM模型分析开放经济中国民收入均衡时,不包括下列某条件( )A、假定出口不变B、假定进口不变C、假定价格不变D、假定资本项目没有影响11、衡量一国开放程度高低的标准是:()A、进口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B、出口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C、净出口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D、进口与出口的比率12、假设封闭经济中,家庭把所增加的可支配收入的80%都开支掉。
宏观经济学模拟测试题和答案第一章导论一、选择题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 .收入分配理论B.国民收入决定理论C.消费理论D.经济增长理论2.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凯恩斯主张国家应积极地干预经济,因为在其看来,造成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是()。
A .有效需求不足B.政策运用失误C.总供给不足 D .就业不足3.不同的国家对经济有不同的追求,但一些经济目标是一致的,宏观经济学的任务是追求()等。
(多选)A .经济增长B.币值稳定C.充分就业 D .国际收支平衡4.凯恩斯革命推翻了古典经济学的()法则。
A .斯密定律B.市场出清C.货币中性 D .萨伊定律5.风靡一时的供应学派反对凯恩斯主义需求决定供给的理论,主张着重分析总供给。
在财政政策方面,反对凯恩斯增加政府开支的做法,主张采用()政策。
A .减税B.紧缩财政C.扩大支出D.紧缩货币答案: B、A、ABCD 、D、 A二、简答题1.货币主义学派的政策主张主要有哪些?答案:第一,货币存量及其增长才是决定国民生产总值及其增长最重要的因素;第二,货币当局应着重控制货币总量,如此才能控制物价;第三,政府把失业率降至自然失业率以下的努力,只能导致通货膨胀;第四,私人经济可以自发趋于平衡,过多政府干预只能导致经济波动。
2.理性预期学派认为,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都不能在长期内影响均衡收入水平,因此也是不必要的;如果经济主体犯了预测错误,政府只需要宣布一下新的统计数据,市场就会立即恢复到充分就业状态。
支持这一结论的核心前提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其核心前提是理性预期。
第一,作出经济决策的经济主体是理性的。
第二,为了正确决策,经济主体会在作出相关预期时努力获得一切有关的信息。
第三,经济主体在预期时不会犯系统性错误,即使犯错,也会及时有效地进行修正,使得其长期而言保持正确。
我的看法如下:一是普通人的远见并不是充分的,这可以理解为不是每个人都是目光如炬的;二是信息具有不充分性;三是信息的获得是有成本的,即存在交易费用(可适当展开)。
《宏观经济学》测试题及答案第一套一、名词解释:1.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经济单位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2. 通货膨胀(Inflation):是指一段时期内,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表示货币购买力的下降。
3. 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活动,以实现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等目标的政策。
4. 凯恩斯主义(Keynesianism):由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的一种经济理论,强调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干预经济,以解决市场经济中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
5. 汇率(Exchange Rate):是指一种货币与另一种货币之间的相对价格,用于衡量两国货币的相对价值。
二、填空题:1.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______经济行为和总量问题。
答案:整个社会2. IS-LM模型中的IS曲线表示______和______之间的关系。
答案:利率和投资;国民收入3. 菲利普斯曲线描述了______和______之间的关系。
答案:失业率;通货膨胀率4. AS-AD模型中的AD曲线表示______和______之间的关系。
答案:总需求;价格水平5. GDP核算有三种方法,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A. 稳定物价B. 充分就业C. 经济增长D. 均衡汇率答案:D. 均衡汇率2. 当经济出现过度需求时,政府应采取何种政策?A. 扩张性财政政策B. 紧缩性财政政策C. 扩张性货币政策D. 紧缩性货币政策答案:B. 紧缩性财政政策3. 在开放经济中,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况下,如果实行固定汇率制度,以下哪种政策可能无效?A. 财政政策B. 货币政策C. 直接管制D. 外汇储备政策答案:B. 货币政策4.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的原因?A. 劳动生产率提高B. 技术进步C. 成本降低D. 工资增加答案:D. 工资增加5. 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以下哪种政策可能会导致本国货币贬值?A. 提高利率B. 降低利率C. 减少政府支出D. 增加税收答案:B. 降低利率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因素可能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A. 政府减税B. 中央银行增发货币C. 消费者预期未来价格上涨D. 利率上升答案:A、B、C2. 下列哪些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工具?A. 增加政府支出B. 减少税收C. 提高法定准备金率D. 发行国债答案:A、B、D3. 下列哪些情况可能导致LM曲线向右移动?A. 货币供给增加B. 货币需求减少C. 利率上升D. 国民收入增加答案:A、B4. 下列哪些因素可能导致菲利普斯曲线向上移动?A. 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B. 劳动生产率提高C. 失业率下降D. 工资刚性增强答案:A、D5. 下列哪些措施可以缓解通货膨胀压力?A. 提高利率B. 减少政府支出C. 增加税收D. 降低法定准备金率答案:A、B、C五、判断题:1.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规模和经济增长速度的重要指标。
第25章一、判断正误题1.美国增长得应该比日本快,因为美国经济更大。
2. 自然资源价格上升的证据证明,不可再生资源将变得如此稀缺,以致经济增长将受到限制。
3.经济增长率也许被低估了。
4.人力资本是指与河流和森林这类自然资本相对的人造的资本,例如工具和机器。
5.如果生产函数表现出规模收益不变,那么所有投入翻一番,产量也翻一番。
6.在极贫穷的国家,给让孩子上学的父母补助既可以增加贫穷孩子的教育,又可以减少童工的雇用。
7.资本增加所引起的穷国增长率的提高要高于富国。
8.储蓄和投资率的增加可以长期地提高一国的增长率。
9.一国只能通过增加其储蓄来增加其投资水平。
10.唯一不是“生产出来”的生产要素,就是自然资源。
11.投资于人力资本和技术会带来极高的生产率,因为有正的溢出效应。
12.如果德国人在美国投资兴建了一个新的梅塞德斯工厂,那么在未来,美国GDP的增加就大于美国GNP的增加。
13.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保护幼稚产业的内向型政策提高了发展中国家的增长率。
14.经济证据支持托马斯·马尔萨斯关于人口增长和食物供给对生活水平影响的预言。
15.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机会成本增加是有人必须放弃当期消费。
二、单项选择题1. 一个国家生活水平合理的衡量指标是a.人均真实GDP。
b.真实GDP。
c.人均名义GDP。
d. 名义GDP。
e.人均名义GDP增长率。
2.许多东亚国家增长极为迅速是因为a.它们有大量自然资源。
b.它们是帝国主义者,并从以前的战争胜利中攫取了财富。
c.它们的储蓄和投资在GDP中有较高的百分比。
d.它们一直富有,而且将继续富有,这就是所谓的“雪球效应”。
3.当一国人均GDP极低时a.它注定要永远相对贫穷下去。
b.它必定是一个小国。
c.由于“追赶效应”,它有较迅速增长的潜力。
d.资本增加对产量的影响微乎其微。
e.以上各项都不是。
4.一旦一国富裕了a.它就几乎不可能再变穷。
b.由于资本的收益递减,它要迅速增长就较为困难。
《宏观经济学二十五讲:中国视角》习题答案1.1首先要明确横坐标为房屋数量,纵坐标为房屋价格,这两个变量是内生的。
描述如果涉及这两个内生变量的改变,那就是沿曲线的移动,如果是模型外生变量的变动,那就是曲线本身的变动。
(a)需求曲线向外移,从而造成均衡点需求量的提高。
如图:(b)如上图,需求曲线(红)的特性即为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沿需求曲线的移动)。
(c)与上图类似,只是箭头方向相反:需求曲线内移,均衡点需求量下降。
(d)房屋按揭贷款的利率与房屋按揭贷款作为另一个模型的两个内生变量,其需求曲线与上图(红)类似,只是横纵坐标的意义变化。
利率的上升相当于借贷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
(沿需求曲线的移动)。
2.1开放性作答。
首先假设至少光学波段和射电波段望远镜分辨率和口径足够先进,可以将来自地球的辐射与太阳、其他行星、卫星区分开。
我的第一个指标是地球夜间发出的可见光辐射的流量,再根据距离换算成绝对星等M。
M越小(夜晚的地球越亮),可以认为地球文明越发达。
我的第二个指标是射电波段中一些自然界很罕见的频率范围内,探测信号的强度。
强度越大,说明地球上的活动越频繁(4g信号、卫星通讯)。
我不会有GDP的概念,因为相距太远,我的观测量都是很间接地反映智慧生命群体的经济规模。
2.2GDP是0,因为不会有人在去生产,大家光享用初始禀赋就好。
GDP只是居民福利的一部分,是经济学家为了衡量福利所提出的的一个可测量参数而已,是一个非常主观而不精确的概念。
但同时,对于一般的正常的社会,GDP的重要性却也是很大的,逻辑上来讲GDP越高,居民福利高的可能性就越大。
3.1(a)证明一令k=K t(A t L t)⁄k`(t)=dkdt=d(K t(A t L t)⁄)dt́=dK t(A t L t)dt−K tA t L t(dA tA t dt+dL tL t dt) =sY t−δK tA t L t−(n+g)k(t)=sf(k(t))−(n+g+δ)k(t)所以,当k达到稳态时,即sf(k(t))=(n+g+δ)k(t)时,k(t)不再增长,此时满足sf(k∗)=(n+g+δ)k∗,k∗即为K t(A t L t)⁄收敛的常数。
宏观经济学》第25章小测
1、一个国家生活水平合理的衡量指标是()[单选题]*
A、人均真实GDP(正确答案)
B、真实GDP
C、人均名义GDP
D、名义GDP
答案解析:概念题
2、许多东亚国家增长极为迅速是因为()[单选题]*
A、它们有大量自然资源
B、它们的储蓄和投资在GDP中有较高的百分比(正确答案)
C、它们从以前的战争胜利中攫取了大量财富
D、它们一直富有,而且将继续富有,这就是所谓的“雪球效应”答案解析:东亚国家人民的习惯,比如中国人喜欢储蓄
3、当一国人均GDP极低时()[单选题]*
A、它注定要永远相对贫穷下去
B、它必定是个小国
C、由于“追赶效应”,它有较迅速增长的潜力(正确答案)
D、资本增加对产量的影响微乎其微
答案解析:生产水平较低的时候,资本边际效率较高
4、一旦一国富裕了()[单选题]*
A、它就几乎不可能再变穷
B、由于资本的收益递减,它要迅速增长就较为困难(正确答案)
C、由于“追赶效应”,资本会变得生产率更高
D、它不再需要任何人力资本
答案解析:资本的边际率降低
5、增长的机会成本是()[单选题]*
A、现期投资减少
B、现期储蓄减少
C、现期消费减少(正确答案)
D、税收减少
答案解析:经济增长需要投资,而投资的机会成本则是牺牲现期的物品和劳务的消
费
6、对一种既定的技术水平而言,我们可以预期在一个国家内当以下每一项增加时
生产率会提高,除了()[单选题]*
A、人力资本
B、物质资本
C、自然资源
D、劳动(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生产率有四个决定因素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源和技术知识,并不包括劳动。
7、以下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单选题]*
A、各国人均GDP水平不同,但它们都以同样的比率增长
B、各国可能有不同的增长率,但它们都有相同的人均GDP水平
C、各国都有相同的增长率和增长水平,因为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得到相同的生产要素
D、各国的人均GDP水平和增长率都有极大差别,因此穷国在经过一段时期后可
以变富(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经济增长的特征;穷国的追赶效应,即一开始比较穷的国家,资本边际效率较高。
8、生产函数表现出规模效益不变()[单选题]*
A、所有的投入翻一番对产量绝对没有影响,因为产量是不变的
B、所有的投入翻一番,产量也翻一番(正确答案)
C、所有的投入翻一番,由于追赶效应,产量则超过翻一番
D、所有的投入翻一番,由于收益递减,产量则小于翻一番
答案解析:规模报酬不变指的是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报酬不变
9、铜是()[单选题]*
A、人力资本
B、物质资本
C、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D、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概念题
10、以下哪一项关于人口增长对生产率影响的表述是正确的?()[单选题]*
A、还没有证据,但快速的人口增长会使自然资源达到限制生产率增长的一点上
B、快速的人口增长会稀释资本存量,降低生产率
C、快速的人口增长会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生产率
D、以上各项都是(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概念理解题
11、由于资本往往会收益递减,所以高储蓄和投资并不会引起更高的()[单选题]
A、长期收入
B、短期收入
C、长期增长(正确答案)
D、短期增长
答案解析:由于收益递减,储蓄率的增加所引起的高增长只是暂时的。
随着高储蓄率使积累的资本更多,从增加的资本中得到的收益一直在减少,因此增长放慢。
在长期中,高储蓄率引起高水平的生产率和收入,没有高增长。
12、李雷去上大学并在大学期间阅读了很多书籍,他的教育提高了下列哪一类生产要素?()[单选题]*
A、物质资本
B、人力资本(正确答案)
C、技术
D、自然资源
答案解析:概念题
13、以下哪一项描述了技术知识的增加()[单选题]*
A、农民发现了春天种植比秋天种植更好(正确答案)
B、农民又买了一辆拖拉机
C、农民雇了一个日工
D、农民把他的孩子送到农学院上学,而且孩子回来在农场工作
答案解析:概念理解题,种植技术的提高,使得相同的生产要素投入,产出农产品更多。
14、我们的生活水平与以下哪一项关系最密切?()[单选题]*
A、我们工作努力的程度
B、我们的资本供给,因为每一种有价值的东西都是用机器生产的
C、我们的自然资源供给,因为他们限制了生产
D、我们的生产率,因为我们的收入等于我们所生产的(正确答案)答案解析:生产法与收入法计算GDP是一样的
15、以下哪一项是外国证券投资的例子?()[单选题]*
A、一个出生在德国、现已移民的美国公民购买了福特公司的股票,福特公司用得到的钱购买了一个新工厂
B、丰田公司在田纳西州建了一个新工厂
C、丰田公司购买福特公司的股票,福特公司用得到的钱在密歇根州建了一给新工厂(正确答案)
D、福特公司在密歇根州建了一给新工厂
答案解析:证券投资是指企业或个人购买有价证券,借以获得收益的行为。
A选项移民后属于美国人,B选项属于实物投资,D选项属于本国实物投资。
16、以下哪一项政府政策提高非洲增长的可能性最小?()[单选题]*
A、增加对公共教育的支出
B、提高对日本汽车和电器进口的限制(正确答案)
C、消除内战
D、减少对外国资本投资的限制
答案解析: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政策是促进自由贸易
17、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日本汽车制造商马自达公司在伊利诺伊州建立了一个新工厂,那么()[单选题]*
A、未来美国GDP的增加小于美国GNP的增加
B、未来美国GDP的增加大于美国GNP的增加(正确答案)
C、未来美国GDP和GNP都会减少,因为这种投资的一部分收入归外国人
D、以上各项都不是答案解析:GDP国土原则计算,GNP国民原则计算
18、如果2006年人均真实GDP是18073美元,而2007年的人均真实GDP是18635
美元,那么这个时期真实产量的增长率是()[单选题]*
A、3.0%
B、3.1%(正确答案)
C、18.0%
D、18.6%
答案解析:计算GDP实际增长即可。
19、以下哪一项提高生产率的支出最可能有正外部性?()[单选题]*
A、兆丰银行购买了一台新电脑
B、韩梅梅支付了她的大学学费(正确答案)
C、埃克森公司出让了一块新油田
D、通用汽车公司购买了一个新钻床
答案解析: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特别重要,因为人力资本带来正外部性。
外部性是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20、为了提高增长,政府应该做以下所有的事,除了()[单选题]*
A、促进自由贸易
B、把主要行业国有化(正确答案)
C、鼓励储蓄和投资
D、鼓励研究与开发
答案解析:A、C、D是提高经济增长的主要政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