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 格式:docx
- 大小:29.84 KB
- 文档页数:5
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关键词】腹腔镜;阴式子宫切除;围手术期;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253—02子宫切除术是妇科最常用的手术。
常用全子宫切除术的术式有腹式全子宫切除术( tah)、阴式全子宫切除术(tah)、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三种[1]。
lavh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结合病人和手术特点,实施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成功、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关键因素之一[2]。
lavh 属于微创范畴,将成为发展趋势。
现对本科 2012 年1 月~ 2013 年6 月施行 lavh 83例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83 例均为女性,年龄 27~59 岁、平均51.3 岁,体重46 ~67 kg、平均59 kg,住院日7 ~10d、平均8.5 d。
1.2 手术资料子宫肌瘤伴慢性宫颈炎 46 例、子宫腺肌症22 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 14 例、子宫颈重度不典型增生 1例。
手术时间:1.1 ~2.5 h,平均1.5 h。
1.3 手术方法与结果本组病例均于入院后 3 ~ 5 d 内行lavh 术,患者在气静吸入复合麻醉后取妇科膀胱截石位,医生常规消毒腹部皮肤、会阴、肛门部后按常规铺巾;在腹腔镜下依次处理子宫圆韧带、子宫附件组织、分离宫旁组织、打开子宫膀胱反折腹膜;经阴道依次处理子宫骶骨韧带、子宫动静脉等,经阴道取出标本组织、关闭盆腔腹膜、缝合阴道残端;再在腹腔镜下检查创面、止血,腹腔冲洗,关闭腹腔镜穿刺口后手术结束。
除 1 例因子宫肌瘤大腹腔镜视野暴露困难改行tah,均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康复出院。
2 护理2.1 术前护理2.1.1 术前访视因 lavh 是近年来开始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新手术,病人缺乏相关知识,在接受治疗的同时容易产生紧张、怀疑与恐惧等情绪,手术前一天手术室护士访视病人,向病人介绍手术室环境、设备、麻醉方式、介绍 lavh 手术的优点、操作过程、配合方法及注意事项,其中2 例对手术顾虑比较重的病人本院让这两位病人探访手术后第1 天、第2 天、第 3 天的其他病人,让病人相互沟通,取得满意的效果。
腹式子宫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腹式子宫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腹式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护理,包括术前的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的一般护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等。
结果护理方法合理,效果良好未发生与护理有关的并发症,患者均治愈出院。
结论做好腹式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前护理,术后的观察与护理,对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促进康复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子宫肌瘤;子宫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3-0-01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为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3o岁~50岁的育龄期妇女,其发病率为20%~30%[1],给女性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危害。
子宫肌瘤的特点是瘤体多发,大小不等,呈球形或不规则的分叶状。
本病的明确病因目前尚未十分清楚,但有证据表明雌激素在子宫肌瘤的发生、生长过程中有重要的促进作用[2]。
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月经量过多,或有不规则的阴道出血,严重者可发生贫血,阴道分泌物增多,腹部包块,或有尿频、尿急、尿潴留等,经期改变,主要为经期延长或经期间隔时间的缩短等[3]。
手术为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可迅速清除肿瘤,防止其发生恶变。
笔者现将围手术期的具体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我院在2009年9月-2012年12月期间共收治符合腹式子宫切除适应症的子宫肌瘤患者共98例,年龄39-52岁之间,平均45.5岁,病程6个-8年,平均4.75年;发生部位,子宫体部肌瘤86例,占97.7%,宫颈肌瘤10例,占10.2%。
2 术前护理2.1 心理护理据调查: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焦虑和抑郁心理最为突出。
当患者得知患子宫肌瘤时,首先害怕肌瘤是恶性的,随之在选择治疗方案时,有无助感或为需手术治疗而恐惧不安,迫切需要咨询指导。
有些病人则担心术后性功能改变影响夫妻间的性生活,给家庭带来不和谐。
因此,肿瘤知识及性生理知识的宣教就显得非常重要。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围手术期的护理作者:罗国兰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4期【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措施。
方法随机将80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围手术期心理护理,观察护理效果。
结果实验组护理后,患者焦虑程度降低,睡眠提高,P【关键词】腹腔镜;子宫肌瘤;护理;心理护理使用腹腔镜对子宫肌瘤切除的效果较好,对患者创伤小,手术后康复快,且不会影响患者外观[1]。
但是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手术患者仍有各种不良情绪,我院护士为更好地缓解患者不良情绪,进行了本次实验,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9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40例,年龄在38-65岁之间,平均52.21±4.58岁;实验组40例,年龄在37-66岁之间,平均52.74±4.58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对照组给予一般临床护理,护士做好围手术期的治疗,给予手术前各项准备,完善健康教育。
1.2.2 实验组加强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①完善心理护理内容:从多个角度增加心理护理的内容。
在患者入院后的热情接待,以消除其陌生感;讲解病区的布置,便于患者在住院期间的生活;手术前1日与患者细致沟通,了解患者出现的紧张焦虑状态,并针对性地做好心理照顾,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想法;手术当日早晨要再次与患者交谈,告诉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会有手术室护士的照顾[2],再次强调腹腔镜手术过程中的无痛等,多鼓励多支持;在手术后要首先肯定患者的密切配合,强调手术已经完成。
临床治疗效果好,随后再叮嘱患者要继续完成临床治疗,以避免手术后的并发症出现[3]。
在出院时,要做好出院指导、②增加心理护理方法:以往的心理护理,我们多采用口头讲解的方法,效果不佳。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
理
近年来,子宫肌瘤的患病率日趋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
在临床的
治疗过程中,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能够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在此期间配
合使用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可降低并发症风险,对其疗效提升、预后改善有着积
极意义。
1.
子宫肌瘤的基本概述
1.
子宫肌瘤的基本概念
在临床中,子宫肌瘤主要是指女性生殖器官出现的良性肿瘤,子宫肌瘤也叫做子宫平滑肌、子宫纤维肌瘤等。
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导致子宫肌瘤,危害较大。
根据生长部位进行划分,包括:宫颈肌瘤、宫体肌瘤。
根据患者肌瘤和子宫肌壁的关系可将其分为三种,一是肌壁间肌瘤,二是黏膜下肌瘤,三是浆膜下肌瘤。
绝大多数子宫肌瘤患者具有染色体结构异常现象。
单卵双胎女性产生子宫肌瘤的风险性较高。
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种族具有很大的相关性。
育龄期妇女易出现子宫肌瘤,在绝经后肌瘤缩小。
雌孕激素分泌量增加,患者存在肌瘤增大倾向。
摄入外源性性激素导致肌瘤增大。
1.
子宫肌瘤的发病原因
1.
年龄增大诱发子宫肌瘤
在女性临近绝经的时候,和正常卵泡期相比,此时雌激素水平更高,产生子宫肌瘤的风险性较高。
1.
流产诱发子宫肌瘤
如果患者多次人工流产,刺激子宫内膜,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机体内分泌系统,产生激素紊乱现象,易出现子宫肌瘤。
1.
妇科炎症诱发子宫肌瘤
患者长期妇科炎症刺激机体就会导致子宫肌瘤。
1.
子宫肌瘤的临床症状
1.
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
子宫肌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为月经量增多,肌瘤导致患者的宫腔增大,增加子宫内膜面积,对患者的子宫收缩具有一定影响,同时挤压肿瘤附近静脉,静脉丛充血扩张后导致月经量增加。
1.
下腹包括症状
如果患者的肌瘤比较小,无法在腹部摸到肿块,如果患者的肌瘤逐渐增大,能够从腹部触及。
对于黏膜下肌瘤会从患者的阴道脱出,需及时就诊。
1.
白带增多症状
在发病后患者宫腔面积增大,内膜腺体产生较多白带,一旦患者的肌瘤感染从而导致大量的脓样白带。
1.
压迫症状
患者子宫前壁下段肌瘤对膀胱具有压迫作用,产生尿频现象。
1.
其他症状
如果患者的黏膜下肌瘤产生坏死感染现象,存在血样脓性排液或者阴道流血现象。
甚至出现乏力、心悸等贫血症状。
1.
并发症
子宫肌瘤常见的并发症包括:不孕症、急腹症、恶性病变等。
1.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概述
如果患者的子宫肌瘤直径大于5公分,且伴随有严重的腹痛,可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
该手术方法能够减少子宫肌瘤患者的出血量,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对患者创伤较小,倘若患者肌瘤较大,影响手术视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开腹手术。
30~50岁女性是高发人群。
对于无生育需求的患者,且存在可疑病变,通过系统的评估可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1.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护理方法
1.
实施心理护理方法
护理人员评估患者的情绪变化,指导患者调节自身情绪,缓解焦虑、紧张情绪,减少不良应激反应。
护理人员告知患者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对于患者内心的疑问,护理人员耐心细致回答,加深对手术的了解,积极接受手术,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
注意患者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波动情况,关心和鼓励患者。
与此同时,告知不必过分担忧,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支持,消除子宫肌瘤患者和家属的内心顾虑,促使其积极参与手术,保证手术顺利实施。
1.
实施基础护理方法
在术前做好准备工作,做好常规备皮,注意清洁患者的脐孔,避免出现感染现象。
可以利用肥皂和清水清洁脐孔,注意动作轻柔,防止损伤患者皮肤。
同时冲洗患者阴道,对逆行感染进行预防。
在术前,指导患者禁食禁水。
利用肥皂水清洁灌肠,排空患者的肠道,减少肠胀气,为手术治疗夯实基础。
1.
实施饮食护理方法
在子宫肌瘤患者术后的饮食方面,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术后6h摄入流质饮食,但是不可食用产气食物,比如:豆浆、牛奶等。
在患者排便后食用半流质食物,在术后7d指导患者改为普食,可多摄入高维生素食物、高蛋白食物,补充患者机体所需营养物质。
1.
实施导尿管护理方法
在患者麻醉没有清醒的时候,将导尿管妥善固定,护理人员经常巡视病房,对管道滑脱、堵塞进行预防。
护理人员利用碘伏液对会阴进行冲洗,每天冲洗2次。
在手术结束后1d,护理人员可拔除患者导尿管,指导患者自解小便,促进膀胱功能恢复。
在实施拔管处理后,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排尿情况,一旦出现尿痛、尿频症状,护理人员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用药。
除此之外,观察患者尿液性状,倘若出现异常需立即告知主治医生,并实施相应处理方法。
1.
实时监测患者各项体征
在手术结束后实施心电监护处理,注意患者呼吸、血氧饱和度等,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同时观察精神状况和面色,及时清除患者痰液,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如果患者无法顺利排出痰液,需实施吸痰处理。
1.
实施并发症护理方法
在术后,护理人员评估患者并发症风险性,比如:术后出血、肩背部疼痛、皮下气肿等。
护理人员观察患者敷料,注意腹壁伤口,及时更换患者敷料,在必要的时候实施止血处理。
在术后按摩患者肩部,协助患者多翻身,改善疼痛症状。
护理人员给予患者持续低流量吸氧指导,合理指导患者体位,从而缓解皮下气肿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