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进模型、多理论模型、格林模型
- 格式:docx
- 大小:4.74 KB
- 文档页数:1
第十四章医务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概述医务社会工作的特点医务社会工作概述医务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和相关知识公共卫生领域社会工作医院社会工作实务医务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精神卫生领域社会工作公共卫生领域社会工作常用方法医疗机构与疾病治疗领域社会工作常用方法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精神卫生领域社会工作常用方法第一节医务社会工作概述一、医务社会工作概述(一)医务社会工作概念及内涵外延变化医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术于医疗卫生机构,从社会心理层面来评估并处理服务对象的问题,以医疗团队的一分子共同协助患者及家属排除医疗过程中的障碍,使疾病早日痊愈,患者达到身心平衡,提高治疗效果。
(二)医务社会工作的作用和功能1.医疗对社会工作的需求(1)社会变革和发展给医疗卫生领域带来挑战。
(2)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对卫生领域提出更高要求。
(3)医疗保障制度和健康照顾体系还须健全和完善。
(4)推进医务社会工作需要本土化。
1542.发展医务社会工作的功能与意义(1)全面介入医疗过程,提高治疗效果。
(2)扩展专业性服务,积极倡导人性化医疗服务。
(3)拓展、整合、运用和协调各种社会资源(包括志愿者、慈善基金、政府力量等)为患者、医院发掘更多社会资源。
(4)承担一些行政事务工作,包括研究、训练、基金募集管理、社会资源联系与倡导等,协助医疗机构发展公共关系,提升社会声誉。
(5)积极引导医疗服务向社区延伸,发展医疗机构的社区关系,让社会大众更充分地利用医疗资源;协助医院提供卫生教育,使社区居民得到预防疾病的知识与服务。
(6)处理患者与医疗体系之间的关系,协助患者处理情绪上的困扰、协助患者对病情及疗程的了解、协助病患适应医院的环境,及时处理医疗过程中医患之间的不良人际关系,包括疏导医疗纠纷,促进医患和谐,促进医院在制度、组织和工作流程等方面不断完善。
(7)完善医疗机构的社会功能。
二、医务社会工作的特点医务社会工作的特点体现在服务领域广泛、社会需求宏大、遵从证据为本三个方面。
健康教育学格林公式理论格林模式(PRECDE-PROCEED)是由健康教育学家劳伦斯.格林(Lawrence W.Green)和克劳德(Marshal Crowter)于1980年提出,故又称之为格林模式。
格林模式主要以结果为导向制定健康干预计划,是当代健康教育领域最有代表性、应用最广泛的过程模式。
格林模式的有效性体现在健康促进和公共卫生干预方面,格林模式的研究对象包含患者、高危人群和健康人群。
其研究方向则包括疾病护理、疾病预防、健康保健及健康需求评估等。
此模式体现了现代医学模式的优越性,从多角度分析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并将其分为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及强化因素,且为保证干预效果的有效性,以此模式为指导的干预措施从生物、心理、社会角度进行了全面规划。
格林模式要求在对研究对象实施干预前,必须全面了解研究对象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以研究对象所期望达到的目标为落脚点设计健康教育措施,同时注重提升研究对象的疾病相关知识水平,转变研究对象的错误信念,促进其健康行为的养成,使干预效果更加明显,对各类人群的健康教育、科研及临床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1、格林模式的理论框架格林模式分为两个阶段:(1)行为理论/需求诊断阶段(PRECEDE阶段)是指在教育/环境诊断和评价中的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及强化因素;(2)健康干预阶段(PRECEED阶段)指在执行教育和环境干预中运用政策、法规和组织的手段。
2、格林模式的应用格林模式在疾病护理方面的应用董翠萍、潜艳、汪晖为了提高食管癌患者自我管理的认知和态度,改善和规范其自我管理行为,将进行食管癌根治术的111例食管癌患者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运用格林模式进行干预。
结果发现干预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他们认为,以格林模式对食管癌患者自我管理进行评估和针对性强化教育,有效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从而改善生存质量。
黄雪珠为了探讨格林模式对老年肺部感染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将格林模式作为干预手段运用于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中,最终结果显示对老年肺部感染患者采用格林模式进行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改善健康状况、促进健康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费用,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
第十三章医务社会工作知识结构1.概述:概念、特点、具备相关知识、特殊伦理议题与价值观。
2.主要内容:公共卫生领域、医院领域(慢性疾病、妇女儿童、急诊室、肿瘤治疗)、精神卫生领域。
3.主要方法:公共卫生领域——行为干预、健康促进、社会营销、社会倡导技术;慢性病——个案管理、小组工作;急诊室——全人服务;肿瘤与舒缓疗护;精神卫生领域——认知行为治疗、小组工作。
第一节医务社会工作概述知识点一、医务社会工作的概念1.定义(1)狭义:围绕疾病的诊断、治疗与康复过程,包括协助病人、家属解决与疾病相关的身心困扰、获取社会资源、适应医疗过程(2)广义:不仅协助病人及其家庭解决与疾病有关的社会、心理问题,而且也要注重对影响健康的社会心理因素的探索和开发,并且利用社区与社会的资源,推进医疗保健与社会福利的整合,促进对疾病的预防,保护公众健康。
2.功能(1)诊断与评估:问题和需求进行诊断,评估疾病对病人的职业、日常生活及情绪的影响等。
(2)咨询与辅导:促进患者及家庭在行为、态度、情绪和环境等方面的改变,包括社会适应、危机干预、心理辅导和社会资源方面的咨询。
(3)寻求与整合资源:资金、实物、服务资源等,协助完成申请程序、利用媒体获得帮助。
(4)政策和服务倡导:医院内部机制的完善(5)跨专业多部门的协调与合作:与医疗机构、社区机构工作人员联系,讨论如何获得更好的服务。
知识点二、医疗社会工作的特点1.与医疗卫生体系相融合:连接医疗团队中的各方资源。
2.以服务对象的整体健康为主导:协助病人进行心理、家庭、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调适,帮助服务对象从病痛中解脱出来,获得真正的健康。
3.以患者为中心: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为其康复寻求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
4.服务规范的专业化:了解熟知相应的医疗规范,形成服务准则知识点三、医务社会工作的特殊伦理议题与价值观1.隐私保护,如疾病咨询、病历记录和调阅等。
2.有限资源的有效利用,特别是在对于服务对象决定治疗方案或放弃治疗时。
格林模式在健康促进中的应用篇名:《格林模式在健康干预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格林模式在大学生行为和生活方式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心得:格林模式,又称健康诊断与评价模式。
格林模式将健康促进计划分为两个阶段,九个步骤。
格林模式指导下的健康促进是一个系统、连续的过程.首先需要对促进人群进行全面评估,从而找到其健康问题及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然后基于评估设计促进方案。
评估阶段是指在环境的评价中应用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
包括社会诊断,流行病学诊断,行为与环境诊断,教育与组织诊断和管理与政策诊断前五个步骤。
执行与评价阶段是计划实施与评价的阶段。
促进实施过程中,不同研究的促进周期和频率存在差异。
促进形式可以为定期的健康知识讲座,或一对一教育和行为矫正辅导。
也可以是电话随访或家庭随访,也有学者采用焦点小组讨论和生活技能培训的形式。
促进实施的有效性取决于促进方案内容的全面科学性.格林模式促进效果评价指标主要分4类。
第一类是生物学指标,如血压值、血红蛋白值、红细胞比容值、铁蛋白值等,这类评价指标常用于高血压,缺铁性贫血等生物学指标为重要诊断标准的临床疾病中;第二类为社会心理学指标,第三类为知、信、行改变指标. 第四类为其他,如降低剖宫产率、高血压健康教育的支持率、卫生活动参与率、阳痿的发生率、健康饮食指数。
这些指标验证了格林模式健康促进的有效性。
格林模式为健康促进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循证依据和理论框架,这类研究的核心是以格林模式为理论框架设计的促进方案,而这类方案对改善健康状况、促进健康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费用有非常显著的作用。
目前,格林模式在健康促进中的运用十分广泛。
促进对象为全人类,包括健康者和疾病患者,研究方向包括疾病护理、疾病预防、健康保健和健康需求评估等。
在疾病护理应用中涉及很多的病种。
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缺铁性贫血、乳腺癌等。
格林模式在健康促进中的应用,有望提高促进效果,从而改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费用.。
健康教育格林模式
健康教育是一种以提供正确的健康知识和促进健康行为为目标的教育模式。
在健康教育中,格林模式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有效方式。
格林模式包括三个部分:知识、态度和实践。
首先,教育者会向学生传授健康方面的知识,例如身体结构和功能、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可以建立起正确的健康观念。
其次,教育者还会努力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态度。
这意味着学生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关注自身健康,并主动参与到健康维护的行动中。
教育者可以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积极健康态度。
最后,格林模式还强调需要将知识和态度转化为实践行为。
教育者会引导学生制定行动计划,例如定期锻炼、合理饮食、保持充足的睡眠等。
学生需要通过实际行动来践行健康的理念,从而真正实现身体和心理的健康。
总的来说,格林模式是一种综合性的健康教育模式,通过知识、态度和实践的有机结合,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业务知识
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活动来提高个人和社区的健康水平,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和维持。
以下是关于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的一些业务知识:
1.健康教育理论和模型:了解不同的健康教育理论和模型,例如卫生信念模型、社会认知理论和行为变化理论等。
这些理论和模型可以帮助制定有效的健康教育策略和计划。
2.健康评估和需求分析:了解如何进行健康评估和需求分析,以确定目标受众的健康需求和问题。
这可以通过调查、访谈、观察和统计数据分析等方法进行。
3.健康沟通和传播:学习如何有效地进行健康沟通和传播,包括使用清晰简明的语言,选择适当的沟通渠道和媒体,以及利用社交媒体和新技术进行健康信息的传播。
4.健康教育策划和实施:了解如何制定和实施健康教育策划,包括目标设定、内容设计、教材开发和活动组织等。
同时,要学习如何评估和监测健康教育活动的效果和影响。
5.健康促进政策和环境:了解健康促进政策和环境对个人和社区健康的影响。
这包括学习如何推动政策变革,促进健康行为和创造支持健康的社会和物质环境。
6.社区参与和合作:了解如何与各种利益相关者和社区合作,建立有效的伙伴关系,共同推动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活动。
这可以包括学校、医疗机构、社区组织、政府部门和非营利组织等。
7.健康不平等和社会公正:了解健康不平等和社会公正对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的影响。
这包括学习如何解决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对健康的不利影响,以及如何推动公平的健康机会和资源分配。
总之,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业务知识涉及到理论、方法、策划、实施和评估等方面的内容,旨在提高个人和社区的健康水平,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和维持。
公共卫生领域社会工作(1)服务内容①以流行病学的方法来认识社会问题对全人类健康状态和社会功能的影响,通过社区宣传、居民动员,强调初级预防层面的干预②专注于通过干预,强化社区、家庭及个人的健康水平,以此提高他们的健康福祉和社会心理功能,尽量减少残疾的发生和院舍化的照顾。
③由医务社会工作者与其他专业人员合作,确保所有目标人群都能获取健康照顾和社会服务,确保相关社会福利政策的有效执行。
(2)主要方法---行为干预①多阶段优化策略,公共卫生社会工作者通过筛选、优化及证实三个阶段,达成对服务对象行为干预方案的制定、完善和应用。
被广泛应用于各类人群的不良健康行为干预,如吸烟、肥胖、慢性病、抑郁症、酒精与药物依赖等。
②知识、信念、行为模式,它将人类行为的改变分为3个连续过程,即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和形成行为。
③健康信念模式,该模式认为人采取某种健康行为需要具有对疾病严重性和易感性、行为益处、行为障碍及自我效能等方面的认知。
(2)主要方法---健康促进①健康促进模型,该模型指出影响健康促进的因素包括个体特征和经历、行为认知和情感、人际关系和环境三个方面。
公共卫生社会工作者既要注重个体的健康教育,也要重视支持环境的创造。
②多理论模型,该模型不仅分析影响开始健康行为改变的因素,更侧重分析影响该改变持续的因素。
③格林模型,由社会诊断、流行病诊断、行为和环境诊断、教育学和组织学诊断以及管理和政策诊断五部分组成。
(2)主要方法---社会营销社会营销是一种以受众为目标的方法,目的是促进期望的行为或拒绝不想要的行为。
核心理念是营销社会观念,服务对象是社会大众。
①市场细分,准确识别和区分服务对象。
②公共关系营销,维持社会组织之间、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良好关系。
③品牌建设,社会组织的公信力与社会信任的建构和管理过程。
(2)主要方法---社会倡导技术利用社会倡导技术,帮助服务对象建立起复原力、力量、希望和成功,并发出一个明确的信息,即有人关心他,并且曾经有过同样的经历。
2023年社会工作者之初级社会工作实务题库与答案单选题(共40题)1、(2018年) 张某因寻衅滋事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期三年执行,成为矫正社会工作者小温的服务对象。
为了与张某建立专业关系,更好地帮助他顺利度过社区矫正期,小温应该()。
A.关心张某的生活。
了解其需求B.按规定安排张某参与公益劳动C.收集张某的法律文书,为其建档D.参与向张某宣告社区矫正制度的过程【答案】 A2、()由社会诊断、流行病诊断、行为和环境诊断、教育学和组织学诊断、管理和政策诊断五部分组成。
公共卫生社会工作者可以借助该模型评估人群健康状况、影响健康的个人、家庭、组织、社会因素,并制定应对策略。
A.健康促进模型B.多理论模型C.格林模型D.社会营销【答案】 C3、我国政府规定的老年人范围为()。
A.退休以后B.65周岁以上C.60周岁以上D.62周岁以上4、从以往的研究成果和社区社会工作的实际经验看,社区居民是否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影响因素不包括()。
A.参与价值B.参与意愿C.参与能力D.参与技能【答案】 D5、(2020年真题)赵某因琐事与邻居发生纠纷,将对方打伤,被判处拘役6个月缓刑6个月,成为社区矫正对象。
赵某参加公益劳动时,常被社区居民指指点点。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老李发现这一问题后,在社区中举办了社区矫正专家讲座,利用微信公众号推送矫正知识,以改变居民的偏见,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
老李在上述社区矫正服务过程中使用的方法是()。
A.开展社区宣传教育B.挖掘矫正志愿力量C.制订矫正工作计划D.培育矫正互助小组【答案】 A6、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微观层面一般指( )层面的社会工作。
A.个人B.家庭C.群体D.社区7、我国社会工作实务中将儿童的年龄界定为( )。
A.6岁以下所有人B.12岁以下所有人C.14岁以下所与人D.18岁以下所有人【答案】 D8、()是指学生违反伦理道德,特别是不遵守社会公德的行为。
A.违纪行为B.违法行为C.失仪行为D.失德行为【答案】 D9、老李半年前把孩子从农村转到城里读小学,为了能支付孩子的学习和养家费用,老李白天在建筑工地工作,晚上给工地看大门,非常辛苦,时常因家庭琐事与孩子争吵。
健康教育传播理论有哪些
《健康教育传播理论有哪些》
健康教育传播理论是指在促进健康行为和健康保健方面的理论框架和原则。
它是研究和实践健康教育传播的指导原则,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采取健康行为,预防疾病和促进身体健康。
在健康教育传播理论中,有以下几种重要理论:
1. 健康信念模型(Health Belief Model):该理论认为,健康行为取决于个人对健康问题的认识和对行为的评估。
它包括对健康问题的认识、认为自己会受到健康问题的威胁、采取行动的信念、采取行动的期望值等要素。
2. 社会认知理论(Social Cognitive Theory):该理论强调了个人学习和社会环境对健康行为的影响。
它包括自我效能、行为观察、模仿学习等要素。
3. 传播学理论(Communication Theory):该理论提出有效的健康教育传播需要正确的信息源、传播渠道和受众接受信息的能力。
它强调了信息的传递、接受和理解过程。
4. 社会支持理论(Social Support Theory):该理论认为,社会支持对个人的健康行为和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包括情感性支持、信息性支持、估价性支持和行为性支持。
以上这些理论为健康教育传播提供了相关的理论框架和原则,有助于指导健康教育传播的实践。
在实际的健康教育传播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健康问题和受众特点,针对性地运用相应的理论进行设计和实施。
通过健康教育传播理论的应用,可以更好地促进人们的健康行为,提高健康水平,预防疾病,改善生活质量。
健康促进模式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对健康和疾病的理解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并逐步认识到疾病预防的好处和作用。
鉴于目前我们处于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高发的一个时期,采取促进健康的行为方式来预防疾病的发生及复发就显地尤为重要。
1 健康促进和健康促进模式的概述1.1健康促进的概念健康促进的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来的,Schultz A.于1997年提出“健康促进”(health promotion,HP)是指人们采取一些特定的行为来保持并加强健康,可以通过加强人们的技能和改变社会、环境和经济条件来实现[1]。
而世界卫生组织前总干事布伦特兰在2000年的第五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上则作了更为清晰的解释:“健康促进就是要使人们尽一切可能让他们的精神和身体保持在最优状态,宗旨是使人们知道如何保持健康,在健康的生活方式下生活,并有能力做出健康的选择。
”锻炼身体、保持乐观的心情、练太极和气功、戒烟、控制饮酒、合理饮食等均是促进健康的行为[2-5]。
而美国护理学家Pender认为健康促进不是疾病预防,也不是健康维护,而是通过采取各种有益于促进健康的方式达到一种健康—幸福(well-being)的状态[6]。
1.2 Pender健康促进模式理论的介绍Pender健康促进模式理论(health promotion model,HPM)创始于1975年,它将护理学和行为科学整合起来,其架构的理论来源为期望价值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同时也成为健康促进行为影响因素的框架。
Pender等学者对HPM中的影响因素经过多次科研测量、验证和修订[7-9],最终形成了如下图所示的版本。
健康促进模式(2002年版)2002年修订的HPM包含3组共10个类别的健康—促进行为决定因素,即个人特征及经验(先期相关行为、个人因素),特定行为认知及情感(感受行为益处、感受行为障碍、感受自我效能、行为相关情感、人际间影响、状况影响)、行为结果(允诺行动计划、即刻竞争需求和喜好)[9]。
依据格林模式,可以将健康教育计划几个基本步骤健康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为个人和社会提供促进健康的知识和意识。
格林模式是用于指导健康教育计划的一种方法,该模式由六个基本步骤组成,分别是需求评估、目标设定、计划设计、实施、评估和再评估。
以下将详细介绍每个步骤。
1.需求评估需求评估是为了确定目标受众的健康需求和问题。
这一阶段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包括调查问卷、统计数据、案例研究等,来确定健康教育计划的优先领域和目标群体。
例如,通过分析调查问卷的结果,可以发现某个社区的健康问题主要集中在肥胖和糖尿病方面,因此可以制定相关的健康教育计划。
2.目标设定目标设定是指为健康教育计划制定明确的、可度量的目标。
根据需求评估的结果,可以确定计划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长期目标通常是改善目标受众的整体健康状况,而短期目标则是具体的行为或健康结果,如提高运动率或降低血糖水平。
3.计划设计计划设计阶段包括制定计划的详细内容和策略。
这一阶段需要确定教育方法和媒体,确定教育资源,并制定教育活动的时间表和计划。
例如,为了提高社区居民的饮食健康意识,计划设计阶段可以确定通过传单、讲座和社交媒体等方式进行宣传,制定相关的教育材料和策略。
4.实施实施阶段是将计划付诸行动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教育工作者需要组织和执行具体的健康教育活动,如健康讲座、培训课程等。
同时,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确保教育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并监督和评估活动的实施效果。
5.评估评估是对健康教育计划的效果进行评估的过程。
这一阶段需要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来评估计划的效果和影响。
例如,可以通过再次进行调查问卷,来了解目标受众对于健康教育计划的知识和行为的变化。
6.再评估再评估是指对健康教育计划进行反思和改进的过程。
根据评估结果,可以确定计划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并针对性地调整和改进计划的策略和方法。
再评估的目的是不断改进和提高健康教育计划的效果和影响。
总而言之,格林模式提供了一个系统和科学的方法,用于指导健康教育计划的实施。
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与模式健康教育是指通过向个体或群体传授有关健康知识、提供相关技能、培养健康意识和行为,以促进个体和群体的健康水平的一种教育活动。
健康教育旨在帮助个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减少疾病的危险因素,并提高健康素养水平。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健康教育相关理论和模式。
1. 卫生信念模式(Health Belief Model)卫生信念模式是一种描述了个体在决定是否采取健康行为时所依据的信念的框架。
该模式认为个体在决策过程中会考虑自己对健康问题的认知、对健康问题的严重性的认识以及采取健康行为的效果等因素。
同时,该模式强调了个体的感知障碍和感知收益的影响。
通过调查和研究个体的信念和态度,可以设计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策略,促使个体采取积极的健康行为。
2. 社会认知理论(Social Cognitive Theory)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个体的学习和行为是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实现的,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并从中获得反馈来学习新的行为。
同时,个体的信念、态度和能力也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行为。
社会认知理论强调了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对于采取健康行为的重要性。
在健康教育中,可以通过提供正面的角色模型和强化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来促进他们采取积极的健康行为。
3. 资源流动模型(Resource Flow Model)资源流动模型认为,个体的健康行为是受多种资源的影响的,包括金钱、时间、信息等。
个体的资源状况会影响他们采取健康行为的能力和意愿。
健康教育应该提供相关的资源支持,降低个体采取健康行为的障碍,同时鼓励个体寻找支持和资源,以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4. 健康素养模式(Health Literacy Model)健康素养模式强调了个体获取、理解、评估和使用健康信息的能力。
健康素养包括读写能力、数字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决策能力等方面的能力。
健康教育应该提供相关的健康信息和培养个体的健康素养,以帮助他们做出明智的健康决策。
以上仅是一些常见的健康教育相关理论和模式的介绍,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的理论和模式可供参考。
潘得(Nola J. Pender)健康促進模式臨床護理評估表之應用----骨質疏鬆症高危險群之青少年評估表研發者:國立淡水商工劉青雯老師評估日期:◎個案基本資料◎護理健康評估內容一、個人特質與經驗1.先前相關行為--個案先前從事健康促進行為之經驗動態項目:頻率:持續時間:靜態項目:頻率:持續時間:(2)攝鈣經驗:日常生活中攝取了哪些高鈣食物?(3)是否有補充鈣片?:□有,藥名:□無補充鈣片資訊主要來源:□家人□同儕□醫護人員□其他:服用期間之感受:□舒適□普通□不舒適,原因:(4)接受日曬經驗持續時間:地點:頻率:(5)維他命D補充狀況:□有,商品名:□無維他命D補充治療資訊主要來源:□家人□同儕□醫護人員□其他:服用期間之感受:□舒適□普通□不舒適,原因:(6)其他:三餐飲食:□正常□一天少於兩餐□一天多於三餐碳酸性飲料:□從不□很少□偶而□經常□cc/日可樂:□從不□很少□偶而□經常□cc/日咖啡:□從不□很少□偶而□經常□cc/日零食:□從不□很少□偶而□經常□cc/日種類:吸煙:□從不□很少□偶而□經常□根/日喝酒:□從不□很少□偶而□經常□cc/日2.個人因素(1)生物因素身高:公分體重:公斤 B.M.I:初經年齡:月經週期/天數:(2)心理因素您覺得健康是什麼?請描述不健康時對您的影響?您覺得目前自己的健康狀況為何?(3)社會文化因素父親教育程度:□不識字□小學□初中□高中□大專以上母親教育程度:□不識字□小學□初中□高中□大專以上父親職業狀態:□軍公教□農林漁牧□工商□自由業□服務業□家管□退休□其他母親職業狀態:□軍公教□農林漁牧□工商□自由業□服務業□家管□退休□其他家庭經濟狀況:□富裕□小康□貧窮種族:□客家□閩南□外省□原住民□其他:特殊飲食習俗或禁忌:□吃全素□吃蛋素□不吃牛肉□生機飲食□其他:宗教信仰:□無□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其他:家庭健康主要照顧者:□本人□配偶□子女□其他:重要他人對個案健康狀態的期望:家族圖譜:二、行為特異性的認知與感受1.自覺行動利益:您覺得執行對健康有益的行為(諸如適當運動、高鈣飲食等)對您有哪些正向的影響?2.自覺行動障礙:您覺得執行對健康有益的行為對您有哪些負向的影響?*危險因子視個案護理問題而定,諸如不吃早餐和咖啡因、碳酸性飲料、零食之攝取、抽煙、喝酒、服用類固醇、嗜愛靜態休閒活動如看電視、打電動等*適當日曬指每日日間至少有10-15分鐘左右的戶外活動5.人際關係影響、支持及學習對象:□獨居□與家人同居家庭成員關係:□和諧□普通□冷淡□衝突□其它支持系統:□父母□兄姐□老師□同儕□其它6.情境影響因素:(1)有選擇性的:您覺得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麼?您覺得自己是朝著積極還是消極的方向走?(2)個案需求特質:您覺得生活中哪些是最要被滿足的需要?您覺得您的需要滿足了嗎?(3)美學、理念法則:青春期的您對自己生理上的改變有什麼感覺?您最喜歡自己哪一部份?您最討厭自己哪一部份?三、行為結果2.立即競爭性需求與喜好:(1)競爭性需求(低控制力):您採取以上健康促進行為時,有哪些是無法掌控的阻礙?(2)競爭性喜好(高控制力):您採取以上健康促進行為時,有哪些是可以掌控的阻礙?3.健康促進行為***評值。
健康促进模型、多理论模型、格林模型
这三个模型都是与健康促进相关的模型,分别是:
1. 健康促进模型(Health Promotion Model,HPM)是由美国护理学者Pender于1982年提出的,主要用于解释人类行为的动力和行为的决策过程,以及与健康有关的行为模式。
该模型认为,在健康促进的过程中,个人的内外部因素会相互影响,从而决定其行为,包括个人的健康信念、个人特性、资源和对环境的感知等。
该模型在健康促进和预防方面有重要的应用。
2. 多理论模型(Multiple Health Behavior Change Model,MHBCM)是由美国的健康心理学家Prochaska和DiClemente于1983年提出的,主要用于解释人们如何改变多个健康相关行为。
该模型认为,人们进行健康相关行为的难度会随着行为改变的阶段而不同,因此需要采用不同的干预策略。
具体而言,该模型将人们对健康行为的改变过程分为5个阶段:预 contemplation、contemplation、preparation、action和maintenance。
根据不同阶段的情况,干预策略也需相应调整。
3. 格林模型(Green’s Model)是由美国著名公共卫生学家Lawrence W. Green于1999年提出,主要用于解释公共健康干预的实施和有效性。
该模型认为,公共健康干预需要根据社区的特定环境、资源和人口特点来设计,干预策略可以从行为、教育、环境、政策等多个层面入手,并强调参与各利益相关方的合作和协作。
该模型在公共健康干预和预防方面有重要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