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盐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176.50 KB
- 文档页数:18
2018-2019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科参考答案一、1.A(彷徨: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徜徉:安闲自在地步行。
由前文的“无奈”一词,可知①应选“彷徨”。
积淀:积累沉淀;所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多指文化、知识、经验等)。
沉淀:凝聚,积累。
由后文的“文化素养”一词,可知②应选“积淀”。
留连:指舍不得离去。
留恋:指依恋牵挂某个地方不忍舍弃或离开。
由语境知③应选“留连”。
)2.A(①不合语法。
蓄势待发:指随时准备进攻,原意是半蹲着的人随时准备站起来冲出去。
该成语后面不能接宾语;②对象错误。
俯拾即是:俯:低头,弯腰;即:就;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
不能用在“石窟”上;③顺风吹火:比喻乘便行事,并不费力。
符合语境;④用错对象。
姑妄言之:姑且随便说说,不一定有什么道理。
只能对自己使用,不能对别人使用;⑤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后也比喻一言不发,使用正确;⑥长歌当哭:指用写文章来代替哭泣。
使用正确。
)3.C(A项缺少宾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多资本科技密集型产业少”后加上“的状况”;B 项语序不当,应为“研发、注册”;D项句式杂糅,应把“G20”前的“了”改为“的”;成分残缺,于“在各国”前加“这次会议”。
)4.B(③句中“但”一词表示对上文的转折,表示新的观点,故③应填入第一个横线处。
⑥句承接上句,表明发生的具体改变是什么,故⑥应填入第二个横线处。
⑤句开始具体阐明变化的表现,“在……”表示大背景,故⑤应填入第三个横线处。
④是具体阐明变化的表现,并有主语“人们”,故④应填入第四个横线处。
②进一步说明人们的变化,与④句共主语,故②应填入第五个横线处。
①“反而”与前句中“不再”构成关联,是对分享经济的说明,故①应填入第六个横线处。
本题应依次填入③⑥⑤④②①,与B项相符。
综上,本题答案为B项。
)二、5.C(绳,制裁,惩治。
可结合成语“绳之以法”来理解)6.C(C连词,表顺承;A介词,把/介词,因为;B动词,作为/介词,与“所”连用,表被动;D助词,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的人/助词,表停顿)7.A8.C(C项的“并建议从此后都减轻刑罚”一句与原文不符,原文表述“俟秋成,当仍旧法”意思是等到秋天有了收成后,还是按照原来的法度惩治。
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试卷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
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
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
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
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刘禹锡有句话:“境生于象外。
”“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
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真、很完美。
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
陶渊明有两句诗说得好:“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
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上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仅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而且超越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
所以,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有意境,也不是任何好的艺术作品都有深远的意境。
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一年级阶段性考试语文试卷试卷说明:本场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得益于中国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卓著进步,人工智能在国内发展迅猛。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将在自动驾驶、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机器人等领域获得蓬勃发展。
从娱乐、出行到支付手段,人工智能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今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带来社会建设的新机遇,同时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也带来了新挑战。
在这些新挑战中,最令普通人关注的,或许就是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机关系”:高阶人工智能有没有失控风险?未来的机器会不会挑战人类社会的秩序,甚至获得自主塑造和控制未来的能力?随着人工智能日新月异的发展,很多人有了这样的担心。
人工智能会带来福祉还是挑战,是许多文学、影视、哲学作品不断探讨的主题。
近年来大众传播对人工智能的关注,无形中也加重了人们对“人机关系”的焦虑。
以音源库和全息投影技术为支撑的“二次元”虚拟偶像上台劲歌热舞,人工智能用人脸识别技术与深度学习能力挑战人类记忆高手,“阿尔法狗”击败各国围棋大师,攻占了人类智力游戏的高地……尤其是一些以“人机对战”为噱头的综艺节目,通过混淆人工智能的概念,人为渲染了一种人机之间紧张的对立气氛,既无必要,也缺乏科学性。
事实上,现在所有人工智能仍属于在“图灵测试”概念下界定的“智能”,无论是将要盛行的根据神经网络算法的翻译程序,抑或是基于量子计算理论的各种模型,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将是从属于人类的工具。
作家韩少功提出了“当机器人成立作家协会”的有趣假设,从文学的角度解释了自己对于人机对立关系的看法。
他认为价值观才是人类最终的特点和优势,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促使人们对自身存在的本质进行更加深刻的探索,并坚定人类本身的存在价值。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调研试卷语文2018. 11注意:本试卷共6页,20小题,满分16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按照题号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将答案直接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
(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古代信函以何种方式邮递,与汉乐府“双鲤鱼”是否为刻作鱼形的木质信函,本是两个不能▲的问题。
后世以“鱼书”“鱼素”“鲤缄”等代称书信,皆是▲这首汉乐府,并不能表明后人将其理解为鱼形信函。
孟浩然诗曰“尺书能不吝,时望鲤鱼传”,至少在明代以前,并无人▲此“鲤鱼”非真鲤鱼。
A.相提并论化用质疑 B.混为一谈引用质疑C.混为一谈化用置疑 D.相提并论引用置疑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中国美学强调美与善的统一,▲,▲,▲,▲。
▲,▲。
这就使得中国美学在艺术上特别强调情感的表现。
①强调艺术在伦理道德上的作用②既不同于法律上的强制③也不仅仅是一个理论认识的问题④通过情感的感染而推向行动⑤而人们对某种伦理道德原则的接受⑥它需要诉之于个体的情感A.⑤①②③④⑥B.①⑤②③⑥④C.①②⑤③④⑥D.⑤②①③⑥④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句是(3分)A.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B.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C. 鬓向此时应有雪,心从别处始成灰。
D. 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4. 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有时候,坏情绪并不全然是一件坏事。
当你发现一件事情不太理想的时候,就是你要挑战自我,发生改变的时候。
怨天尤人,你就会越来越弱;反躬自省,你才能越来越强。
有了抱怨,就去改变。
相信自己的潜能,不断探索和提高自身能力,方法总比困难多。
智者都会把负面情绪当成积极改变的起点,而不是向生活低头的终点。
A.我们需要对坏情绪采取一定的措施B.我们要学会去正视坏情绪的利与弊C.我们要把坏情绪转变为前进的动力D.即使有了坏情绪也不用担心和困扰5.下列各句中,对表格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某地区父母对子女教育问题关注情况调查表A. 父母对孩子的道德品质问题都高度关注B. 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并未得到充分重视C. 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关注度差异最大D. 妈妈相对更为关注孩子的全面均衡发展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盐城市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盐城市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文章的好坏与写作的快慢无关,顷刻间成数千言,未必▲可诵,吟得一字拈断数茎须,亦未必▲,我们欣赏的是成品,不是过程。
“手不辍笔,俄得七纸”,固然资为美谈,终究不是常人轨范。
▲的人,也许是早有腹稿。
A.斐然字字珠玑文不加点B.斐然字字千钧一文不名C.蔚然字字珠玑一文不名D.蔚然字字千钧文不加点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发抒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
①它就是我们的充实的生活②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来③“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④应该去寻到它的源头⑤空口念着是没用的⑥这源头很密迩、广大A.②⑥④①③⑤B.②⑥⑤③④①C.③⑤②⑥④①D.③⑤④②⑥①3.下列诗句所描述的风俗,不属于...古代年俗的一项是(3分)A.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沈冻酒。
B.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C.当年恶梦惊唐王,秦琼敬德守门旁。
D.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4.下列教室励志标语中,最贴切的一组是(3分)A.唯有埋头,方能昂首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B.鹰击天风壮,鹏飞海浪春今天辛苦一阵子,明天幸福一辈子C.今日不努力,明天去搬砖笑看人生峰高处,唯有磨难多正果D.修身,治国,平天下天王盖地虎,全上985;宝塔镇河妖,至少2115.下列选项中,对右图漫画寓意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A.无论闲乘电梯还是勇攀悬崖,都呈现了精彩的人生。
B.人一旦实现了目标,就会失去奋斗动力,无所事事。
C.经历艰难攀登的人,比走捷径者更懂得成功的快乐。
D.不同的人机遇不同,但是奋斗可以弥补机遇的不足。
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故龙图阁学士滕公墓志铭苏轼神宗初临海内,厉精为治,旁求天下,以出异人,得英伟大度之士。
盐城市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项是(3分)文章的好坏与写作的快慢无关。
顷刻之间成数千言,未必____可诵,吟得一个字拈断数根须,亦未必________。
我们欣赏的是成品,不是过程。
袁虎倚马草露布,“手不辍笔,俄得七纸”,固然资为美谈,究非常人轨范。
________的人,也许是早有腹稿。
A.斐然字字珠玑文不加点B.斐然字字千钧一文不名C.蔚然字字珠玑一文不名D.蔚然字字千钧文不加点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发抒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
①它就是我们的充实的生活②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来③“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④应该去寻到它的源头⑤空口念着是没用的⑥这源头很密迩、广大A.②⑥④①③⑤B.②⑥⑤③④①C.③⑤②⑥④①D.③⑤④②⑥①3. 下列诗句所描述的风俗,不属于古代年俗的—项是(3分)A.—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沈冻酒。
B.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C.当年恶梦惊唐王,秦琼敬德守门旁。
D.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4. 下列教室励志标语中,最贴切的一组是(3分)A.唯有埋头,方能昂首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B.鹰击天风壮,鹏飞海浪春今天辛苦一阵子,明天幸福一辈子C.今日不努力,明天去搬砖笑看人生峰高处,唯有磨难多正果D.修身,治国,平天下天王盖地虎,全上985;宝塔镇河妖,至少2115. 下列选项中,对右图漫画寓意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A.无论闲乘电梯还是勇攀悬崖,都呈现了精彩的人生。
B.人一旦实现了目标,就会失去奋斗动力,无所事事。
C.经历艰难攀登的人,比走捷径者更懂得成功的快乐。
D.不同的人机遇不同,但是奋斗可以弥补给予的不足。
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一年级阶段性考试语文试卷(2018.12)命题人:何效明董淼森张娟审题人:彭广文试卷说明:本场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追寻中国民间艺术的源与流(节选)杨先让民间艺术是一个庞大的造型世界,实实在在与广大的平民共存了数千年,并自始至终沿着自己的规律进行制造,发展成一深厚而丰富的艺术体系。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造型,并不考虑表现对象的生及物理的科学属性,那是一种不受什么透视学。
解学限制的自由创造:只要能表现作者心中的意念,任何自然界的或外在的客观形象都可加以改。
变形或组合,民间艺术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是意念的表现,或规整概括或装饰均衡,或模糊抽象,或大胆夸张,只要作者认为好看,认为美,便都合情合理,却不必符合科学之理。
三头六面,人首蛇身,鸟腹有兽,象中有象,只要能为意念服务,俱无不可言以蔽之,民间艺术是从一种意念出发的“意念艺术”。
民间艺术的意念不是沿袭本源艺术的阴阳哲学,生殖繁衍观念,就是结合民俗习尚的祈福消灾趋吉辟郸思想。
因此,民间艺术所选取的形象,有一部分是从先人传承下来的,诸如鱼,蛙,萌芦十二生肖等;另一部分是从生活中来,随意念而组合,手法多样:有象征,有谐音取意,有会意,有直喻,有隐喻,象征是用多个形象组成一整套的“语言”,以表达一个复杂的意念。
如鱼枕是在双鱼的造型上再绣五毒形象,又在耳孔上加桃子的轮廓,使此鱼枕具有辟邪和保佑生殖繁衍,长寿等一整套互相天联的意念,因为鱼是从本源艺术传承雨米的生殖保护神形,五每代表,桃子代表生殖繁标和长寿,至于谐音会意,直喻,隐喻的例子更是俯拾即是,不必细论了。
总之,民间艺术的造型从来不表现事物的本相,作者必定以自己的意念将物象加以组合、变形,使之更富艺术意味。
民间艺术对于空间的处理,从不受焦点透视、解剖学或比例观点影响,但它有一个共同要求,即让作者想表现的所有东西都看得见,这样一来,所创造的画面就在互不遮挡的平面上展开了,重要的就放大,次要的就缩小,不受视觉空间的限制,取其神,保其意。
语言基础知识1.依次在下列各句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获得真正的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逐渐和掌握各国作家与思想家的作品。
②我们越是懂得精细、深入和举一反三地阅读,就越能看出每一部作品和每一个思想的独特性个性和局限性,看出它全部的美和魅力正是这种独特性和个性。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是日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指待人处事言必信、行必果,。
A. 熟习鉴于一言九鼎B. 熟悉基于一诺千金C. 熟悉鉴于一言九鼎D. 熟习基于一诺千金【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此类试题答题时要熟记所有成语的含义,然后结合语境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
熟悉,知道得清楚。
熟习,(对某种技术或学问)学习得很熟练或了解得很深刻。
根据句子中“各国作家与思想家的作品”可知选“熟悉”合适。
基于:主要表依据、根据。
鉴于:含有觉察到、考虑到的意思,多指可以引以为鉴或作为经验教训的事。
根据语境“美和魅力正是……这种独特性和个性”,应该选“基于”合适。
一言九鼎: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说话的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一诺千金:意思是指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
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也叫千金一诺。
根据语境“言必信、行必果”,强调的是讲信用,所以选“一诺千金”。
故选B。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三,不仅成功树立起中国智能手机的良好形象,而且改变了运营商和消费者对华为手机的认识。
B. 盐城市交管部门将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以治理乱停车、乱行车“两乱”违法,排查完善交通设施为内容的交通秩序。
C. 中国财政吃紧的压力正节节攀升,在应对庞大的地方政府债务压力的同时,老龄化加重了中国财政不堪负担,社保制度改革迫在眉睫。
D. 有关发言人在日前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出,如果美国不改变目前实行的对华贸易政策,那么谁也不能保证在中美之间不会爆发一场后果严重的贸易战争。
江苏省盐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得益于中国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卓著进步,人工智能在国内发展迅猛。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将在自动驾驶、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机器人等领域获得蓬勃发展。
从娱乐、出行到支付手段,人工智能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今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带来社会建设的新机遇,同时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也带来了新挑战。
在这些新挑战中,最令普通人关注的,或许就是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机关系”:高阶人工智能有没有失控风险?未来的机器会不会挑战人类社会的秩序,甚至获得自主塑造和控制未来的能力?随着人工智能日新月异的发展,很多人有了这样的担心。
人工智能会带来福祉还是挑战,是许多文学、影视、哲学作品不断探讨的主题。
近年来大众传播对人工智能的关注,无形中也加重了人们对“人机关系”的焦虑。
以音源库和全息投影技术为支撑的“二次元”虚拟偶像上台劲歌热舞,人工智能用人脸识别技术与深度学习能力挑战人类记忆高手,“阿尔法狗”击败各国围棋大师,攻占了人类智力游戏的高地……尤其是一些以“人机对战”为噱头的综艺节目,通过混淆人工智能的概念,人为渲染了一种人机之间紧张的对立气氛,既无必要,也缺乏科学性。
事实上,现在所有人工智能仍属于在“图灵测试”概念下界定的“智能”,无论是将要盛行的根据神经网络算法的翻译程序,抑或是基于量子计算理论的各种模型,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将是从属于人类的工具。
作家韩少功提出了“当机器人成立作家协会”的有趣假设,从文学的角度解释了自己对于人机对立关系的看法。
他认为价值观才是人类最终的特点和优势,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促使人们对自身存在的本质进行更加深刻的探索,并坚定人类本身的存在价值。
江苏省盐城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语言基础知识1.依次在下列各句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获得真正的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逐渐和掌握各国作家与思想家的作品。
②我们越是懂得精细、深入和举一反三地阅读,就越能看出每一部作品和每一个思想的独特性个性和局限性,看出它全部的美和魅力正是这种独特性和个性。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是日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指待人处事言必信、行必果,。
A. 熟习鉴于一言九鼎B. 熟悉基于一诺千金C. 熟悉鉴于一言九鼎D. 熟习基于一诺千金【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此类试题答题时要熟记所有成语的含义,然后结合语境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
熟悉,知道得清楚。
熟习,(对某种技术或学问)学习得很熟练或了解得很深刻。
根据句子中“各国作家与思想家的作品”可知选“熟悉”合适。
基于:主要表依据、根据。
鉴于:含有觉察到、考虑到的意思,多指可以引以为鉴或作为经验教训的事。
根据语境“美和魅力正是……这种独特性和个性”,应该选“基于”合适。
一言九鼎: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说话的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一诺千金:意思是指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
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也叫千金一诺。
根据语境“言必信、行必果”,强调的是讲信用,所以选“一诺千金”。
故选B。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三,不仅成功树立起中国智能手机的良好形象,而且改变了运营商和消费者对华为手机的认识。
B. 盐城市交管部门将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以治理乱停车、乱行车“两乱”违法,排查完善交通设施为内容的交通秩序。
C. 中国财政吃紧的压力正节节攀升,在应对庞大的地方政府债务压力的同时,老龄化加重了中国财政不堪负担,社保制度改革迫在眉睫。
D. 有关发言人在日前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出,如果美国不改变目前实行的对华贸易政策,那么谁也不能保证在中美之间不会爆发一场后果严重的贸易战争。
【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A项,语序不当,递进关系颠倒,把“不仅……而且”后的内容互换;B 项,成分残缺,句子缺少宾语中心语,“开展”后面缺少宾语,在最后加“治理行动”;C项结构混乱,“老龄化加重了中国财政不堪负担”将“老龄化加重了中国财政负担”和“老龄化使得中国财政不堪负担”杂糅,可二者取其一。
故选D。
3.下列各句中与例句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例: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A.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B.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C.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D.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例句和A项都是用了借代的手法。
例句:“杜康”代指美酒。
杜康传说中酒的发明者。
后作为美酒代称。
A项“朱门”代指有钱的贵族。
B项“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作飞花”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C项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诗人以“风飘絮”比喻国势如同风中柳絮一般十分危急,以“雨打萍”来自喻自己家破人亡的凄凉状态。
D项“雪花大如席”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故选A。
【点睛】借代和借喻的区别:都是用乙代替甲,也就是说,都不出现本体,而用借体说话。
这是二者的相同点。
但借代和借喻又有区别。
构成借喻的基础是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它是借中有喻,重点在"喻";构成借代的基础是借体和本体的相关性,它们中间没有比喻关系,重点在指称。
例如:"钟山风雨起苍黄"(毛泽东《七律.解放军占领南京》)中,"钟山"代替南京,是因为钟山(即紫金山)位于南京附近,和南京有相关性,所以是借代。
而"风雨"代替"革命形势",是因为它和"革命形势"有相似点,所以是借喻。
用构成明喻的办法也可以鉴别借代和借喻。
把本体找出来,如果能加"象"构成明喻的,是借喻;反之就是借代。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贵处寄来的第八届中国会展经济论坛邀请函已收到,我一定拨冗出席!B. 大作收到,冒昧作了一点雅正,随信寄回,谨供参考。
C. 承蒙抬爱,委以重任,只是鄙人才疏学浅,只能敬谢不敏了。
D. 我妻子和郭教授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经常一起逛街、一起旅游,话多得似乎永远都说不完。
【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这是一道考查语言得体的题目,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
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辞敬辞的运用。
A项,拨冗出席:指放下繁杂的事务,来参加会议或活动。
谦辞,请别人出席活动的礼貌用语,不能用于自己。
B项,“雅正”客套话,把自己的诗文书画等送给人时,表示请对方指教,不能用于自己。
D项,内人:屋内之人的意思。
是男子对外称自己配偶的说法。
不能用于别人的妻子。
尊称别人妻称贤内助。
故选C。
【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
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
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
5.一对爱人分居两地,常互赠古诗词表达思念、愁苦之情,下列不适合互赠的一项是()A.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B.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C.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D. 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这是一道考查语言得体的题目,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
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辞敬辞的运用。
C项,出自唐代诗人朱庆馀所写的《近试上张水部》:诗中作者把自己比作刚嫁入人家的新媳妇;诗句表面是写新妇去拜见婆家人时惟恐自己的妆容不佳,引起婆家人的不快而向夫婿询问的一个场景;而实际上作者期盼着诗的第一读者(张水部)能赏识自己的才华,诗中的新妇就是代指作者自己,而夫婿就是张水部,作者在即将参加科举时希望引起当朝权贵的赏识(所谓朝中有人好作官),全诗最后一句揭示的主旨,实际上就是问我应试的文章合不合你和朝庭的意啊。
故选C。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__因为,即便有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
①是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形而上一点说。
②自古以来,人类就喜欢流浪。
③流浪不仅是出于天性,也出于命运。
④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
⑤路连接着家与前方。
⑥当然也可以说,人类不得不流浪。
A. ①⑤④③②⑥B. ③①②④⑥⑤C. ④①⑤②③⑥D. ⑤④②⑥③①【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语句的排序题。
从题干来看,这是属于有语境的排序题。
后面说“因为,即便有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这是解释原因,故前面应是说结果。
第⑤句中说“路连接着家与前方”,第④句中“路”“向前”与第⑤句中中的“路”“前方”相关,故二者应放在一起,排除BC两项;第②句中“人类就喜欢流浪”与第④句中的“流浪”相关,故应连在一处;第⑥句“不得不流浪”紧承“喜欢流浪”而言,第③句解释原因,第①句紧承第③句也是分析人类喜欢或不得不流浪的原因,这就排除A项,由此选出答案。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知不可乎骤.得:突然觉.而起,起而归:睡觉B. 到则披.草而坐:覆盖君子喻.于义:懂得C. 枉用相存.:问候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曾经D. 采之欲遗.谁:赠送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责难【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在课外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A项,觉:睡醒。
B项,披:拨开。
C项,曾:竟然。
故选D。
8.下列句子文言特殊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A. 而今安在哉?B. 不拘于时。
C.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D.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解答此类题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在课外文言文阅读当中,要通过理解句意来判断句式特点。
例句和B项都是被动句,“于”表被动。
A项,宾语前置句;C项,状语后置句;D项,定语后置句。
故选B。
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曹文轩,江苏盐城人,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
作品有《草房子》、《山羊不吃天堂草》等。
曾获“国际安徒生奖”,这是中国作家首次获得这一殊荣。
B. 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称柳河东,有《河东先生集》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C.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中国现代作家。
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沉论》,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他曾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D.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文选》。
《文选》又称《昭明文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
【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文学常识的熟记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是对课文中出现的作家作品的考查,所以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