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凭祥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者特征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40.95 KB
- 文档页数:2
不同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了解凭祥市不同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状况,为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要求,2010年对一般人群(孕妇)、重点人群(长途卡车司机)和高危人群(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暗娼、吸毒者)进行匿名问卷调查,运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调查对象总体答对6条以上的知识知晓率为85.46%(1463/1712),以暗娼最高(99.62%),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最低(71.00%),不同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09,P<0.01); 不同人群对各个知识点正确回答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凭祥市不同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差异较大,应有针对性的开展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同时,提高宣传干预覆盖面和覆盖率。
提高各类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是国家艾滋病防治的关键措施之一[1]。
为了解凭祥市不同人群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水平,为今后开展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提供准确的信息,根据《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2]要求,于2010-04/06对该市的不同人群进行了艾滋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调查对象包括孕产妇(一般人群)、长途卡车司机(重点人群)和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暗娼、吸毒者(高危人群)。
1.2 调查方法按照国家在哨点监测实施方案中,对各个监测点的各类人群的调查数量和调查方法规定,要求只要按照方法在即定的时间段内完成国家规定的样本量就停止调查工作。
产妇: 从2010-04起,对首次到市妇幼保健院和市人民医院建卡或进行围产期保健的均列为调查对象,至完成400人份为止;长途卡车司机:2010-05/06,在浦寨边境贸易城的停车场采用“滚雪球、同伴推动”等方法招募目标人群,至完成400人份为止。
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从2010-04起,凡是年龄大于15周岁的初次到市妇幼保健院和市人民医院性病门诊就诊性病的男性就诊者,无诊其是否患有性病,均作为调查对象,至完成400人份为止。
凭祥市艾滋病流行特征及趋势分析分析凭祥市1996-2009年艾滋病的流行特征及趋势,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
方法对全市1996-2009年艾滋病常规监测、哨点监测、流行病学专题调查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自1996年在当地静脉吸毒人群中发现首例HIV感染者至2009年底,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499例,其中,HIV感染者234例,AIDS患者265例,死亡188例。
HIV/AIDS患者以30~49岁的男性农民和无业人员居多,主要分布于市区及其周围村屯、边境贸易区及其周围村屯,HIV的3种传播途径均存在,经性途径传播正快速上升。
结论凭祥市处于艾滋病集中流行阶段;性传播已成为主要传播途径;疫情涉及面广且地区分布差异大;流行因素广泛存在,疫情有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趋势。
[关健词] 艾滋病;流行;特征;趋势凭祥市于1996年首次在当地静脉吸毒人群中发现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截至2009-12,艾滋病疫情在该市不同人群和地区不断扩大,HIV感染途径也发生明显改变。
现对凭祥市1996-2009年的艾滋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旨在为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疫情资料来源于凭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HIV/AIDS疫情专报系统及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
1.2 方法HIV感染由有资质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医疗机构的艾滋病初筛实验室或初筛中心实验室采用ELISA法进行初筛,初筛阳性的血清样本送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认实验室进行蛋白印迹法(WB)确认。
并对确认阳性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随访。
1.3 统计分析从”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导出监测数据,应用Excel和Epi Info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2.1 时间分布1996-2009年,全市共累计报告HIV感染者/AIDS患者499例(因接受相关检测人数资料很难找到,没办法统计出检出率),其中HIV感染者234例,AIDS病人265例,死亡188例。
广西预防医学2006年4月第12卷第2期119某市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何波,农丽萍,陆朝荣,何香新,张建明,李微伦广西凭祥市卫生防疫站(532600)摘要]目的了解中学生对艾滋病(AIDS )知识的掌握程度,探讨有效的AIDS 健康教育方式。
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某市3所中学的30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共发问卷306份,收回有效问卷306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中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回答正确率为30.1%~90.5%,高中生回答正确率普遍高于初中生;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持愿意继续交往的态度总体偏低,表明学生们对艾滋病存在歧视或恐惧认识。
学生主要是通过电视、报纸、杂志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
结论应加强对中学生的艾滋病健康教育。
关键词]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中学生是未来社会人群的主体,他们正处于性行为、生活习惯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但缺乏生活经验,加之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使他们成为艾滋病(AIDS )的主要受害人群。
因此,探索在这一群体中如何加强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方式,使他们正确了解这方面的基本知识,是一项非常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根据《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指导方案》的要求,为了解中学生对艾滋病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为进一步制定适宜的健康教育计划提供科学依据,2004年9月份对广西某市3所中学306名学生,进行了艾滋病知识、态度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广西某市3所中学,每所学校随机抽取5个班共15个班,306名学生作为本次的调查对象。
其中初中211人,高中96人,男生129人,女生177人,年龄在14~24岁。
1.2调查方法采用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管理办公室统一设计的调查表,不记名问卷的方法。
调查内容包括学生的一般情况,艾滋病基本知识、传播途径、态度、获取相关知识途径及希望获取的途径等几个方面。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调查中,在老师配合下,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调查,现场填好后立即回收,并及时进行缺项、漏项检查。
3107例自愿咨询检测人群危险行为及HIV、梅毒抗体阳性率分析崔文庆;张秀劼;霍俊丽;罗红兵【摘要】目的:分析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人群危险行为和阳性检出情况。
方法对2013年主动到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云南省CDC)进行自愿咨询检测的求询者,由咨询员对求询者进行面对面、一对一的咨询,了解求询者一般人口学特征、求询原因,开展危险行为评估,填写个案咨询调查表,并根据评估结果提供免费艾滋病抗体检测和结果告知。
结果2013年云南省CDC自愿咨询检测门诊共接诊3107例求询者,求询者中男性、30岁以上、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有非商业非固定异性性行为史较多,检出HIV抗体阳性878例(阳性检出率28.3%),有注射毒品史、有男男性行为史和非商业非固定异性性行为史HIV抗体阳性检出率较高,分别为76.8%、41.6%和29.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求询者中检出抗体阳性主要危险因素有年龄≥30岁、已婚有配偶、离异或丧偶、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男男性行为者、注射吸毒行为者。
结论随着艾滋病宣传教育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人提高了对艾滋病检测的认识,并主动寻求检测服务,求询者中有非商业非固定异性性行为史的比例较高,开展大众人群广泛的性道德性健康教育、安全套推广使用和艾滋病检测工作势在必行,规范和提高VCT的质量,对感染者的发现、管理、行为改变、减少二代传播将起到重要作用。
【期刊名称】《皮肤病与性病》【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3页(P269-270,271)【关键词】VCT;HIV;阳性;分析【作者】崔文庆;张秀劼;霍俊丽;罗红兵【作者单位】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昆明 650022;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昆明 650022;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昆明 650022;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昆明 65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2.91;R167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1990年开始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简称VCT)工作,接诊的自愿咨询检测人数逐年增加。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摘要]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不仅有利于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还可以为服务对象提供心理支持,改变危险行为,作为艾滋病预防和关怀项目的重要内容和切入点,因此受到重视。
自2004年凭祥市实行免费艾滋病咨询检测服务以来,目前市级医疗卫生单位中已建立了3个免费VCT服务点,但是存在利用率低下,高危人群覆盖面不足,医疗机构开展较少,各个VCT点的工作开展极不平衡等问题,另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未能主动开展VCT服务工作,导致VCT拓展的局限性。
影响VCT服务开展和利用的因素包括服务质量、服务可及性、服务对象的认知水平及社会和家庭的支持等。
为推进VCT服务的开展,应进一步完善和健全VCT门诊的规范化管理机制,同时做好督导和评估工作,强化咨询员的能力培养和培训,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多种途径和多种渠道广泛宣传相关知识,消除社会歧视,营造社会支持环境。
艾滋病已经给个人健康、家庭幸福和社会安定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已成为全球许多国家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之一。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是指人们通过咨询,在充分知情和完全保密的情况下,自愿选择是否接受HIV抗体检测、改变危险行为及获得相关服务的过程[1,2]。
一般包括检测前、检测后咨询、支持性咨询以及相关的治疗、关怀等转介服务。
VCT是艾滋病预防与关怀工作的切入点和枢纽,也是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积极倡导的预防艾滋病的重要公共卫生策略之一[3]。
许多国家的经验证明,通过VCT能尽早发现潜在的HIV感染者,而且可促使受检者减少危险行为[4~6]。
因此,就广西凭祥市艾滋病防治中开展VCT的服务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1 艾滋病流行现状中国卫生部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的评估结果显示,截止至2009 年底,估计中国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约74万人,其中,AIDS患者10.5万人,估计2009年新发HIV感染者4.8万人。
3124例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结果分析目的通过分析2009年至2012年田阳县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结果,了解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HIV感染状况,为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收集2009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在田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田阳县人民医院和田阳县妇幼保健院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自愿咨询检测者3124人的基本信息,分析其性别、年龄、婚姻、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暴露因素与HIV 感染率的关系。
结果在3124名自愿咨询检测者中,HIV感染阳性208人,总阳性率6.66%。
男1029人,女2095人;年龄集中在20~49岁占91.81%;因男男性行为、配偶/固定性伴阳性、注射毒品和非婚异性性行为咨询检测者分别为4人、83人、325人和1937人,检出HIV抗体阳性分别为2人、26人、34人和127人,提示男男性行为、配偶/固定性伴阳性、注射毒品和非婚异性性行为阳性检出数较高,是艾滋病传播的最主要人群;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含初中)2845人,占总数的91.20%。
结论开展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可达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为求询者传递健康生活方式,为HIV阳性者提供心理支持与关怀,减少求询者的危险性行为,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与传播的目的[1]。
标签: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分析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是指人们在经过咨询后,能够对HIV 检测作出明智选择的过程。
这一决定必须是求询者自己的选择,而且这一过程是完全保密的[2]。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是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切入点和枢纽,通过HIV 抗体检测服务的提供,发现HIV 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促使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感染状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预防艾滋病传播[3]。
为了解田阳县自愿咨询检测情况,我们对2009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妇幼保健院和县人民医院自愿咨询检测门诊求询者的基本信息及HIV 抗体检测情况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