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良镛:筑梦人生 阅读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54 KB
- 文档页数:2
2013年辽宁省高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9分)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任何民族的饮食乃至由饮食折射出的文化特质都体现了这个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风范。
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体现在“和”字上,“和”有“中和”“融合”之意。
中华饮食的发展鲜明地体现了“和”文化的思想精髓。
中华饮食起源于农耕文明,大量食物来自土地。
随着民族文化的交融,汉族逐渐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扩大了食物范围,丰富了饮食结构。
汉唐以后,中亚及东南亚等地的食物品种大量引进,增补了中华饮食品种。
近世以来,西方饮食理念与方式得到认同,具有现代特征的中华饮食形态逐渐形成,翻开中国食谱,到底哪种是地道的中国食物或外来食物,人们恐怕已经模糊。
大量外来食物品种能够进入中国并转化为饮食的有机部分,不仅在于地理条件与自然气候为其提供了生长发展的基本环境,更重要的还在于中国人将其放在“和”文化的平台上加以吸纳。
在外来食物或饮食方式的同化过程中,中华饮食突显出“本土化”的内在机制与运作模式,而本土性是始终坚持的首要原则。
中国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
米和面成为中国人的主食,水、旱地中生长的瓜果蔬菜成为与主食相伴的食物,家畜、水产品及野猪等动物大多成为改善人们生活的佳肴。
尽管这种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在物质极大丰富后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中华饮食最根本的本土性特质却仍以不同形式存在,且构成中华饮食文化体系最为坚实的基础。
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提供“中式餐饮”的餐馆与酒店中,中国本土化饮食要素不可或缺。
只有中国本土性的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人们才能真正品尝到中华美食的滋味。
中华饮食引进外来食物的过程中,一是接受,二是消融。
引进接受是前提,消融改造是目的。
经过消融改造的食物同时被赋予新的含义,融入到传统的中华饮食中。
如原产非洲的油料作物“芝麻”,在中华饮食长期实践与探索中还被广泛地用为调味品,与本土饮食有机结合,被加入到许多甜馅、糕点、饼类食品中。
湖南长沙市一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错刀梁重懋那块和田玉在懒龙的手上把玩了三年,终于,他选择了一个春雨绵绵的清晨开刀了。
一开刀,不得了,小刀剔玉,如玉女临浴,那个揉啊,那个搓啊,那个捻粉,那个挑刺,足足一年,终于把石头雕成了“牧童玉笛”。
懒龙是同行给的雅号。
作为雕玉艺人,他不把还没雕的玉叫玉,而是叫石头。
很多人都请他雕玉。
但他是最不轻易动刀的,不是没有好石,也不是别人给不起工钱,总之,他接了人家的石头,少则三五个月,多则三五年,有灵感了才动刀。
请懒龙雕玉的人都知道他的性子,要么不请他,请了就由着他。
若是不懂得他的脾气,催他或是三番五次跑到他的碧玉山庄里看,他会把石头拿出来退给你,“失敬!失敬!鄙人是一条懒虫,耽误不得贵人的时间!”懒龙雕玉的工钱有贱有贵。
贱的,只一句好话,或者随手拿出一些碎银就能打发。
贵的,贵得吓人。
当年汇总钱庄的李掌柜就拿过一块上好的翡翠让他雕,他瞟了几眼说:“这石头不错!”话才出口,伸出了一个巴掌。
一个巴掌代表什么?就是五根金条。
后来李掌柜得了懒龙雕的那尊玉麒麟后,钱庄的生意如日中天,爆得很。
一日,李掌柜一个老朋友造访,见了那尊玉麒麟,竟然出了百两黄金要他转让。
李掌柜经不起重金的诱惑,拱手相让了。
尔后,他的钱庄却如快要落山了的日头,再怎么托也托不起来了。
懒龙知道后只说了一句:“老虎非要爬上树去吃一块腐肉,不摔死才怪!”“牧童玉笛”的石头是一个米商拿来的,接石头的时候,懒龙没伸手指也不打凭条,懒龙只笑了笑,米商也只笑笑,拱拱手走了。
这米商叫农田,普通得再普通不过的名字,可不知是因了他名字的相生还是什么,生意做得一直顺手。
江苏省淮安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中国艺术追求的静寒境界,宁静而渊澄,有一种自然而平淡的美,这与中国人的文化追求有关。
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仅是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审美追求。
②静寒境界是片宁静的天地。
宁静驱除了尘世的喧嚣,将人们带入悠远清澄的世界中;宁静涤荡了人们的心灵污垢,使心如冰壶,从而归于浩然明澈的宇宙之中。
宁静本身就是道,是宇宙之本,中国艺术追求这种绝对的宁静。
比如在中国画中,永恒的宁静是其主要面目。
烟林寒树,雪夜归舟,深山萧寺,渔庄清夏等,这些习见的画题,都在幽冷中透出宁静。
这里没有鼓荡和聒噪,没有激烈的冲突,即使像范宽《溪山行旅图》中的飞瀑,也在空寂的氛围中失去了如雷的喧嚣。
寒江静横,孤舟闲泛,枯树萧森,将人们带入永恒的宁静中。
如北宋画家王晋卿传世名作《渔村小雪图》,画山间晴雪之状,意境清幽,气氛静寂,画中渔村山体均以薄雪轻施,寒林点缀于石间崖隙,江水荡漾,与远山相应,一切都在清晖中浮动,真是幽寒宁静之极。
③中国画家酷爱静寒之境,是因为静反映了一种独特的心境。
画之静是画家静观默照的结果,也是画家高旷怀抱的写照。
画家在静寒之中陶冶心灵,以静寒来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同时通过静寒来表达对宇宙的独特理解。
④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绝不是追求空虚和死寂,而是要在静寒氛围中展现生命的跃迁。
以静观动,动静相宜,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通则,它一般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生机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
文嘉自题《仿倪元镇山水》:“高天爽气澄,落日横烟冷。
选自刘登阁著的《中国文学史话》论述类文本阅读答案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在中国源远流长论述类文本阅读答案(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在中国源远流长,并雄踞古代文坛霸主地位达两三千年之久。
中国诗经历了从四言诗到五言诗再到七言诗的发展演变。
陈伯海曾提出:以诗与乐的关系来论,诗经是入乐的,可唱的;随后的楚辞就摆脱了与音乐的联系,独立发展了文学,是不可唱的;再后来到了汉乐府和五言古诗时代,又重新建立了诗与音乐的联系,但它们是对诗经和楚辞的综合,也是对二者的超越,像五言诗的创作既注意格律,具有一定的音乐性,但又不同于专门用于歌唱的作品。
如果说诗经是诗与乐关系的正命题,那么楚辞就是一个反命题,而汉乐府和五言诗就是一个合命题,是否定之否定。
以内容与形式关系而论,先秦至汉魏时代的文学质朴无华,还没有考虑到形式问题,是质胜文的时期;随后的六朝文学与之完全相反,过分地讲究形式,形式甚至淹没了内容,可以说是文胜质的时期;再后来的唐宋文学综合了二者的成就,既重视内容,也不忽略形式,追求内容与形式并重,可以说是文质彬彬时期。
如果说先秦至汉魏时代是有关文学内容与形式关系的正命题,六朝时代就是它的反命题,唐宋就是合命题,否定之否定。
以诗的特点而论,唐诗富有情趣,视野开阔宏大,充满外向精神,是以诗为诗的时代;随后的宋诗别开蹊径,以理趣取胜,眼界狭小,是内向型的,是以文为诗的时代;再后来的明诗追慕盛唐,批驳宋诗,但缺少宋诗开创新路的精神,走上了复古模拟之路,其内在的精神指向实际是企图揉合唐、宋诗的特点。
如果说唐诗是诗歌写作原则的正命题,宋诗就是一个反命题,是对唐诗的否定,明诗就是一个合命题,是否定之否定。
(本文节选自刘登阁著的《中国文学史话》)10、以下不属于本文语段内容的一项是()(3分) A.诗歌的起源B.诗歌的音乐性C.诗歌的内容与形式D.诗歌的特点11、下列表述中,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经是可唱的,楚辞是不可唱的,汉乐府和五言诗与音乐有联系,也可以当作专门用来演唱的作品。
2025届江苏省苏州市四市五区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元青花瓷的创烧成功是传统制瓷业由素瓷向彩瓷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给景德镇的制瓷工业带来空前的繁荣,为景德镇成为中国瓷都奠定了基础。
青花瓷青白相间的色彩体系蕴含了一种传统审美的意趣。
在古代,受道家朴素主义色彩观的影响,素色契合了大众的心理,而青花瓷是一个从素色到彩色过渡的瓷器品种,它以青白二色的协调处理让这一过渡变得温和而不至于过激。
在青白之间,有一种宁静之感:白色的纯洁如皑皑白雪,给人无限遐思;而青色则让人的灵魂超逸。
这种审美意趣,使青花瓷的色彩有一股扑面而来的简净雅逸之气。
青花中的白色不是苍白,这种色彩是在釉里掺了釉果矿并以还原焰烧成,所以这种白色有一种白里泛青如玉般莹润的色泽;青花中的青色是以氧化钴为着色剂,加入铬、锰、铜等元素调配而成的,蓝得深邃、沉静。
历史上,有不少优秀的青花瓷作品通过色彩与题材的有机结合,将青花的雅逸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如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抱月瓶,是乾隆官窑摹古创新的珍品器物。
它在参照传统抱月瓶器型制作的基础上又有很多创新,整体造型端庄隽秀,束口圆腹,张弛有度。
瓶口为蒜头式样,上绘青花缠枝莲纹;腹部前后台面以青花卷草纹饰钩边,并将豆青釉填于其中。
主体画面大量留白,打破了官窑青花“布局繁密”的陈规,彰显了画面的肃穆之感。
从整体来看,它在青白相间的色彩空间里展现了艺术家独有的东方神韵,青花画面透出的那种淡淡的禅意,使人顿感幽雅清逸的仙风道骨之美。
(取材于应海燕的相关文章)材料二:景德镇制瓷史上具有特色的产品主要有三个:第一是宋代的青白瓷,第二是元明清的青花瓷,第三是清代的粉彩瓷。
平罗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考试高二语文试卷第Ⅰ卷一、基础学问(15分)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②、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③、师不必..贤与弟子④、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⑤、思厥先祖父..⑥、则胜败之数,存亡..之理⑦、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A、③④B、①⑦C、②⑤D、①⑥2、从文言句式看,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3分)例句: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B、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C、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D、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3、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兵器)B、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最终)C、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招致)D、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再次)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 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接受一种新的对策,期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B. 据了解,“陆海统筹海水西调高峰论坛”中“海水西调”观点的始作俑者....为西安交通高校社会工程争辩中心教授霍有光。
C.邹昊告知记者,为了爱护我们的干部,接受全程电子跟踪管理,既保证了整个流程的公开透亮,也避开了瓜田李下....之嫌。
D.中学语文课文的主要功能是挂念中同学打基础,而鲁迅杂文令疲乏不堪的学子们因目无全牛....,而对这些课文产生畏惧和逆反心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要求各级政府细心组织,细心实施,细心规划,使灾区人民在恢复重建中赢得新的进展机遇。
B.市广电局宣称:将来三个月将在市区居民小区全面落实和推动有线电视数字化精神,居民小区电视信号由模拟制转换为数字制。
C.很多企业都生疏到,为了应对消费需求和竞争格局的变化,必需把改进服务提到与研发新产品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大匠吴良镛:让中国人诗意地栖居》阅读答案大匠吴良镛:让中国人诗意地栖居201X年2月14日,两院院士、新中国建筑教育奠基人、建筑学家吴良镛获201X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是吴良镛一生中获得的最重要的荣誉。
1922年,吴良镛出生于南京城南谢家祠。
他名字中的“镛”,乃古乐器——奏乐时用来打节拍的一种大钟。
父亲希望他能奏出生命强音。
吴良镛从小爱好广泛,吟诗作画,读完《红楼梦》后,突发宏愿,将来也建造一座像大观园那样秀美的园林建筑。
1940年,吴良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
大学里,吴良镛的才华很快显看到梁思成从国外带回的最新的建筑领域前沿资料,开阔了眼界。
从此,梁先生成了吴良镛学术与人生的引路者。
1948年,在梁思成的推荐下,吴良镛赴美留学深造。
在美国求学期间,吴良镛深受沙里宁的器重。
一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沙里宁对弟子吴良镛不吝溢美之词:“在他的工作中,灌注了一种称之为中国现代性的精神。
这种精神不仅来自于一般的人类文化发展,而且来自于中国实际生活的发展,一种新与旧的结合,基于中国自身的坚定不移的精神……”1950年,正当吴良镛想继续深造时,忽然收到恩师梁思成的信函——“新中国急需建筑人才,见信速归!”吴良镛赶紧收拾行囊,回到祖国。
归国后的吴良镛在清华大学建筑系执教,与恩师梁思成一样,他的刻苦勤奋也是出了名的。
吴良镛学术思想前卫,讲课时,妙语连珠;为人随和风趣,也很正派,亦师亦友,能跟学生打成一片,平时生活也很朴素。
20世纪50年代初,针对建筑人才匮乏的问题,吴良镛呼吁重视建筑教育,建议建筑专业要与建筑教育相结合,从而更有效更多地培养基本建设生力军。
在吴良镛的努力下,清华建筑系人才辈出,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建筑教学中心之一。
改革开放后,高瞻远瞩的吴良镛提出了许多系统的设想与建议,一直致力于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学之路。
武汉二中2013-2014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命题教师:黄世坤审题教师:王林森考试时间:2013年11月20日上午:9:00~11:30试卷满分:150分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青荇.(xìng)惩创.(chuāng)租赁.(lìn)螳臂当.(dǎng)车B、游说.(shuì)执拗.(niù)籼.(xiān)米长歌当.(dàng)哭C、玉玦.(jué)美姬.(jī)祭飨.(xiǎng)屏.(píng)息以待D、参乘.(shèng)扇.(shān)风弄.(nòng)堂瞋.(chēn)目而视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惺忪殴打作践短小精悍B、和霭凄婉斑斓迥乎不同C、忸怩廖廓寂寥绿草如茵D、笙箫颓圯遒劲殒身不恤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②美国一位作家索洛曾在一本书上说过,美国铁路的每一根枕木下面,都横卧着一个爱尔兰工人的尸首。
,我也这样,东洋厂的每一个锭子上面都附托着一个中国奴隶的冤魂。
A、瞥启超所以联想B、扫启超那么联想C、瞥任公所以猜想D、扫任公那么猜想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警察反复观察了两个目击者提供的弹壳,并进行技术分析,确定它们和从案发现场得到的弹壳并不是出自同一支枪。
B、跟随广播学习英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不过大部分电台英语广播的语速较快,对于初学英语的人听起来确实感到困难。
C、这种新研制的牙膏香气浓郁,清新爽口,去污洁齿力强,而且不损伤牙釉质,能保持牙齿洁白光亮,深受消费者喜爱。
巨鹿之战文言文阅读答案阅读下面文言文阅读答案,回答13——15题。
巨鹿之战章邯已破项梁军,则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击赵,大破之。
当此时,赵歇为王,陈余为将,张耳为相,皆走入巨鹿城①。
楚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悦之,因置以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救赵。
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②。
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
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巨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
”宋义曰:“不然。
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
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
故不如先斗秦赵。
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
”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
天寒大雨,士卒冻饥。
项羽曰:“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
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
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
赵举而秦强,何敝之承!且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埽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
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
”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
”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支吾④。
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
当是时,楚兵冠诸侯。
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
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注:①巨鹿城:古县名,治在现在河北平乡西南。
②卿子冠军:卿子是当时对人的尊称。
宋义是上将军,在诸将之上,所以称为卿子冠军。
③承其敝:承,趁;敝,疲惫。
④支吾:抵抗。
吴良镛:筑梦人生①1922年的春深时节,吴良镛出生于南京一个普通职员家庭。
年少的他,目睹了收账人无情揭走自家的屋瓦,凄风苦雨中一家人被迫告别祖居。
1937年南京沦陷前,他先后到武汉、重庆求学;1940年在重庆合川参加大学招生考试时,他亲历了日军战机对大半座城市的轰炸。
流离失所、国破家亡的血泪,促使青年吴良镛默默许下宏愿,在内心树立起谋万人居理想。
②1950年,吴良镛结束在美国的研读深造,投身于新中国建设,协助梁思成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
此后,风雨数十载,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为导向,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到教书育人,他不知疲倦地奔忙着,孜孜探求着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建设之路。
他指出,西方建筑史是石头的历史,而中国古代建筑史是土木的历史,因此,北京旧城这个世界城市史上无与伦比之杰作的保护工作尤为不易。
随着一批批新建筑、一座座新城市的拔地而起,吴良镛的心头却日益萦绕着浓密的困惑。
他认为,旧城的改造不仅要满足现代生活的舒适要求,还要与原有的历史环境密切结合。
③自古太守多诗人。
在吴良镛看来,作为城市规划者的市长,不仅要具备革命家的情操,还应具有诗人的情怀、史学家的渊博。
衣服破了一定要扔掉吗?是不是想想办法,例如打个漂亮补丁或绣上图案。
相对于大拆大建,吴良镛提出了有机更新理论和建造类四合院住房体系的构想。
他的这一理论,被成功应用于北京菊儿胡同四合院改造工程。
菊儿胡同居民曾一直被危房、积水等问题困扰着。
由于许多改造方案与旧城风貌保护冲突,改造项目一直停滞在规划层面。
吴良镛说:民惟邦本,普通人的居住问题是建筑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
他不辞辛劳,反复修改施工方案,每天拖着装满资料的小车到建筑馆工作,或奔波于尘土飞扬的工地。
改造后的菊儿小区白墙黛瓦,与周边的老房子浑然一体。
在这样一座类四合院里,邻里进出打招呼,有了困难互相帮,北京城原有的历史环境和生活情境得以延续。
④创造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能诗情画意般栖居在大地上,这是吴良镛一生不变的梦想。
提到这个梦想时,他的脸上总是带着欣慰的笑容。
辛勤耕耘在教育第一线的他,言传身教,桃李芬芳。
他常常对学生说:建筑师与社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而每个时代对建筑师的要求又有所不同,但不管怎样改变,一定要牢记对人的关切,同时建筑业需要赴汤蹈火的热情和无限的忠诚。
⑤针对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吴良镛提出了以城市规划、建筑与园林为核心,整合工程、社会、地理、生态等相关学科的发展模式。
融贯多学科研究成果,他创建了广义建筑学理论,并出版了同名专著,将建筑从单纯的房子概念拓展为聚落的概念。
在1999年国际建协第二十届建筑师大会上,作为中国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学的领军者,吴良镛宣读了由他起草的《北京宪章》并获得通过。
这标志着广义建筑学与人居环境学说已被世界建筑学界普遍接受和推崇,扭转了长期以来西方建筑理论占主导地位的局面。
⑥2008年,86岁的吴良镛在工地视察时突发脑梗,被医生判断为难以再行走。
但他按照科学方法刻苦锻炼,努力坚持,很快就可以走路了。
出院那天,满头银发的他亲笔完成了一幅书法作品。
苍劲有力的字迹,与绚烂的晚霞交相辉映。
医生说,吴老不仅给建筑界留下了令人惊叹的奇迹,也创造了康复医学领域中的奇迹。
⑦著名建筑学家贝聿铭曾说过:不管你到哪个国家,说起中国建筑,大家都会说起吴良镛。
中国两院院士、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世界人居学会主席数不清的荣誉和成就并未让吴良镛停下前进的步履。
他每每凝思:人们说电影是遗憾的艺术,我觉得建筑更是遗憾的艺术我们将把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交给子孙后代?(摘编自田雅婷《吴良镛:筑梦人生》)(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 本文依次记述了吴良镛的青少年经历、国际声望、事业追求及成就,详略得当,人物形象形神兼备,故事性与励志性相统一。
B. 青少年时期的家国之痛对吴良镛树立毕生筑梦为民居的理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经过不断思考和创造性的努力,最终成为中国建筑学界的领军者。
C. 1999年,吴良镛起草的《北京宪章》在国际建协第二十届建筑师大会上通过,这标志着中国的建筑理论开始在世界上占主导地位。
D. 吴良镛认为,较之电影艺术。
建筑是更为遗憾的艺术。
因为后者完成后,将会矗立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修
改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E.本位写作态度严谨,文笔凝练,从不同角度为读者刻画了一位专业造诣深厚、中西学养交融、为理想而奋斗的中国建筑学家形象。
(2)本文第六自然段有和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3)吴良镛在建筑领域取得了哪些方面的成就?请结合全文概括说明。
(6分)(4)在吴良镛看来,城市管理者的素养应包括诗人的情怀和史学家的品格与学识。
请结合全文和社会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8分)阅读答案:12、(1)(5分)答B给3分,答E给2分,答D给1分,答A、C不给分。
(2)(6分)①使传主形象更加丰满,从不同侧面突显其人格魅力;(2分)(结合文本分析1分)②丰富主题意蕴,增强艺术感染力。
(2分)(结合文本分析1分)(意思答对即可。
)(3)(6分)①理论建树方面,主要有广义建筑学理论、人居环境学说等;②实践业绩方面,如菊儿胡同改造工程;③声望和影响力方面,如中国两院院士、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世界人居学会主席等;④人才培养方面,参与创建清华建筑系,桃李芬芳。
(每答出一方面给2分,答出三个方面即可。
)(意思答对即可。
)(4)(8分)①城市管理者应具备人文关怀、审美修养。
城市建设要体现对人的关注,使生活环境充满诗情画意,富有美感。
(4分:其中观点1分,论述2分,联系现实1分。
)②城市管理者应具备历史意识和丰富的历史知识。
城市建设要尊重历史和文化传统,要与原、有的历史人居环境相融合。
(4分:其中观点1分,论述2分,联系现实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