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音乐第一课《秋天多么美》说课稿
- 格式:docx
- 大小:39.38 KB
- 文档页数:4
秋天多么美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秋天的特点,感知秋天的美丽。
2.能够听懂并拍手伴奏节奏,演唱《秋天多么美》歌曲。
二、教学内容
1.秋天的特点。
2.歌曲《秋天多么美》。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
从窗外看看,是不是发现树叶渐渐变黄了,天气也渐渐凉爽了呢?这说明什么时间到了呢?孩子们齐声说:秋天到了!
2. 学唱《秋天多么美》
1.给孩子们播放歌曲,让孩子们感受秋天的美丽。
2.依次教唱歌曲的每一句,然后逐句合唱。
3.教唱伴奏节奏,让孩子们拍手跟着伴奏节奏。
3. 唱歌表演
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能力分组,准备唱歌表演,展示孩子们学唱歌曲的成果。
四、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孩子们对秋天的特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学会了唱一首秋天的歌曲,同时也锻炼了孩子们的集体合作能力和表演能力。
不过,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孩子们对些歌曲的节奏感掌握不太好等,需要在日后的教学中不断完善和改进。
秋天多么美教案实用五篇秋天多么美教案 1课题名称:小树叶活动目标:1、理解歌曲内容,学*小树叶勇敢的精神。
2、理解歌曲中两段歌词所表达的不同情感,用两种歌声表现歌曲。
3、知道秋天来临的变化,理解大树和树叶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1、观察秋风起树叶飘落景象2、实物小树叶3、录音机、磁带活动过程:1、放音乐《小树叶》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2、出示小树叶,教师进行提问:秋天到了,小树叶有什么变化?秋风一吹树叶会怎样?它会怎么飘呢?谁来学一学,它会飘向哪里?3、学唱歌曲《小树叶》。
(1)、放歌曲录音,让幼儿欣赏。
(2)、教幼儿朗诵歌词。
(3)、分句教幼儿演唱4、鼓励幼儿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
5、引导幼儿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6、启发幼儿用轻柔、响亮的声音分别演唱两段歌曲。
提问:歌曲的第一段,小树叶是怎样的心情?我们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歌曲的第二段小树叶的心情又是怎样的?我们用什么来演唱?7、教师小结:小树叶很爱自己的妈妈,我们小朋友也要爱自己的妈妈。
课题名称:秋天多么美活动目标:1、感受两拍子歌曲的优美旋律和节奏特点,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
2、感受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感受丰收的喜悦心情。
3、能为歌曲创编动作,并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磁带、挂图活动过程:一、导入:课前准备:带领孩子观察秋天里周围的景色。
课堂上跟孩子们一起交流秋天周围景色的特点。
二、让幼儿观看挂图(1)、你看到了秋天里那些景色?(幼儿回答)(2)、认识图中相关的农作物,并观察其特点。
幼儿表述后,幼儿用歌曲中的词语来总结。
三、欣赏歌曲1、教师放音乐磁带,请幼儿欣赏,然后教师进行提问:听了歌曲后有什么感觉?2、再次欣赏歌曲,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
教师小结: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喜悦的季节,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
四、感受歌曲的节奏( 1)、教师放歌曲磁带,请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感受歌曲的节奏。
(如:拍手、跺脚、点头等等)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两拍子)两拍子的特点是什么?(强弱)五、学*歌曲1、出示挂图,教师跟幼儿边说歌词边拍节奏。
秋天多么美儿歌教案
一、教学目标:
感受秋天的美丽和丰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初步掌握儿歌的基本旋律和节奏。
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和音乐表演能力。
二、教学内容:
欣赏儿歌《秋天多么美》,感受秋天的美丽和丰收。
学习儿歌的基本旋律和节奏。
进行团队合作和音乐表演。
三、教学步骤:
1、导入:
教师引导孩子们回忆自己所见过的秋天的景象,以及他们在秋天可以做些什么活动,以此激发孩子们对秋天的兴趣和热爱。
2、学习儿歌:
教师播放儿歌《秋天多么美》的录音,让孩子们欣赏儿歌,感受秋天的美丽和丰收。
然后教师带领孩子们朗读儿歌,学习儿歌的基本旋律和节奏。
3、团队合作:
教师将孩子们分成若干小组,让每个小组用自己的方式表演儿歌。
可以是唱歌、跳舞、做手势等,鼓励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小组表演结束后,教师和孩子们一起评价每个小组的表现,以此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和音乐表演能力。
4、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再次强调秋天的美丽和丰收,以及团队合作和音乐表演的重要性。
同时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多欣赏音乐,多参与音乐活动。
秋天多么美音乐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秋天多么美音乐活动的相关知识,包括音乐表演、音乐创作和音乐欣赏等方面,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创新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示范、讨论、实践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态度,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准备:教师:幻灯片、音乐器材、CD等学生:课本、笔记本、音乐器材等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首秋天相关的音乐,激发学生对秋天的联想和情感回应,引出本堂课的主题,即秋天多么美音乐活动。
2.呈现(15分钟)介绍秋天多么美音乐活动的相关内容,包括音乐表演、音乐创作和音乐欣赏等方面。
通过幻灯片和讲解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秋天多么美音乐活动的基本知识和意义。
3.演示(25分钟)教师以音乐表演为例,进行现场演示,展示不同乐器的演奏方式和合奏的效果。
同时,教师也可以演示音乐创作和音乐欣赏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练习(3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音乐表演、音乐创作或音乐欣赏的练习。
可以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进行合奏或独奏演奏;也可以要求学生创作一首与秋天相关的音乐作品;还可以要求学生听一段音乐,进行欣赏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5.展示(10分钟)请学生进行展示,让每个小组轮流进行表演、创作或欣赏的展示。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创作经验和感受,互相欣赏和评价。
6.总结(5分钟)进行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强调秋天多么美音乐活动对于培养音乐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7.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回家继续进行音乐表演、音乐创作或音乐欣赏的练习,并写下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可以鼓励学生尝试更多不同的乐器和音乐风格,培养学生的多样化音乐兴趣。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对秋天多么美音乐活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体验,培养了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创新能力。
秋天多么美公开课教案(通用10篇)秋天多么美公开课教案1活动目标:1.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初步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第一段。
2.初步掌控附点音符和跳音的唱法。
3.引导幼儿在音乐活动中享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感受秋天的美妙。
4.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5.熟识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词内容,跟唱歌曲,提高学新歌的爱好。
活动重点:让幼儿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活动难点:附点音符和跳音的正确演唱。
活动预备:图谱PPT、棉桃等小图片一套、歌曲的音乐、事先对棉桃等农作物有肯定的了解活动过程:一.发声练习1.发声练习〔尝试一口气唱完一句不换气,为下面的歌曲做铺垫〕2.边打节奏边练习发声。
3.这个叫附点节奏,我们再来听另外一种附点节奏,听听它跟刚才的节奏有什么不一样。
二.学唱歌曲1.引出主题师:秋天到了,好多农作物都成熟了,小伙伴,你知道有哪些吗?今日,老师带来了其中的一种,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出示没开的棉桃图片〕这叫棉桃,由于它没开的时候就像桃子一样,所以我们叫它棉桃!接下来,我们来听一首歌曲,名称叫做《秋天多么美》,听一听里面的棉桃是怎么样的?2.理解、学唱歌曲〔1〕.熟识、理解歌曲〔老师清唱第一段〕师:这首歌曲的名称叫什么?你从歌曲里听到了什么?棉桃姐姐是什么样的表情?〔依据幼儿的回答,可以把描述棉套的几句话唱一唱〕歌曲里面重复在唱的是哪一句?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来来来来"是在叫大家都来发觉秋天的美〕〔2〕.熟识歌曲节奏师:刚刚我们拍了两个节奏,大家还记得是怎么拍的吗?请一个小伙伴来把第一个节奏来拍一拍〔然后全体小伙伴一起拍,老师可以边拍节奏,边唱,第二个节奏同上〕师:现在,我们按着这个节奏,来一起把歌词念一遍。
〔3〕.学唱歌曲〔出示图谱PPT〕老师清唱,幼儿跟唱两边〔第一遍跟唱,第二遍拍手跟唱〕学唱跳音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张图谱,你发觉了什么奥秘?〔这个叫跳音,要求我们唱这一句的时候,要用跳跃的声音来唱,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唱一唱〕跟着钢琴学唱两边〔第一遍要求把跳音唱出来,第二遍要求怀着秋天多美妙的感情来唱〕三.歌曲延伸师:这首歌曲还有两段,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第二段和第三段又是在讲谁?〔播放整首歌曲,要求第一段可以跟着唱,第二段、第三段要仔细听〕师:第二段和第三段讲到了稻花姐姐和高粱姐姐〔出示图片稻花和高粱〕关于稻花姐姐和高粱姐姐又会怎么样呢?我们留到下节课再来学,今日我们就学到这里。
接力版二上音乐二秋天多么美1爷爷为我打月饼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接力版二上音乐二秋天多么美1爷爷为我打月饼说课稿》选自接力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材。
本节课通过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体验歌曲中的情感。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充满亲情和温暖。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学习歌曲的演唱、理解和欣赏,培养音乐审美和情感体验。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具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歌唱、舞蹈等形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
在秋季这个美丽的季节里,学生对身边的景物充满好奇和热情。
他们对亲情有着深刻的感悟,能够理解歌曲中爷爷对孙子的关爱。
因此,在本节课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演唱、欣赏和分析歌曲,感受秋天的美好和家庭的温暖。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体验歌曲中的亲情和温暖,培养学生对家庭的关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欣赏和分析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和情感体验能力。
3.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了解歌曲的结构和特点,能够简单分析歌曲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感受秋天的美好和家庭的温暖。
2.教学难点:歌曲中个别音高的准确性,以及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分组合作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美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钢琴、音响等设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听体验。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秋天景物,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喜爱。
2.学唱歌曲: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注意纠正歌曲中个别音高的准确性。
3.欣赏歌曲:教师播放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美妙,引导他们关注歌曲中的亲情元素。
4.分组演唱:学生分组演唱歌曲,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演唱能力。
接力版二上音乐二秋天多么美5(活动)月亮船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秋天多么美》是小学音乐课程中的一首歌曲,旨在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歌曲《月亮船》作为接力版二上音乐课程的一部分,以秋天为背景,通过优美的旋律和歌词,展现了秋天的美丽景色。
这首歌曲富有想象力,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秋天的气息,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他们在音乐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础,能够跟随音乐节奏进行演唱。
但是,对于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和音乐素养方面,还需要进行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他们在音乐学习中得到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月亮船》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熟练演唱。
2.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让他们在音乐中感受秋天的美好。
3.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4.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与秋天有关的音乐作品。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歌曲《月亮船》的旋律较为复杂,学生需要反复练习,掌握正确的音高和节奏。
2.歌曲中的情感表达较难把握,需要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含义,感受秋天的美好。
3.音乐素养的提高,如音准、节奏、音色等方面,需要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提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示范法,教师先进行歌曲的演唱,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学习。
2.使用分组教学法,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进行合唱、对唱等形式的练习。
3.运用情景教学法,创设与秋天相关的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与秋天有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丰富学生的视觉体验。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与秋天有关的歌曲,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2.歌曲学习:教师教授歌曲《月亮船》,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学习,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音高和节奏。
3.歌曲练习:学生进行分组练习,进行合唱、对唱等形式,提高演唱能力。
4.情感表达: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含义,感受秋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小学音乐说课稿《秋天多么美》汉川市城隍镇土城小学龚莉芳一、说教材《秋天多么美》是湖北科技版小学音乐教材第三册第一单元中的一首赞美秋天丰收景象的歌曲。
本首歌曲运用拟人手法加上节奏轻快的音乐,向人们展示了金秋一派硕果累累、瓜果飘香的美丽景色,抒发了人们对劳动的赞美之情。
本节课是对歌曲情感的再延伸和发展,是在第一课时歌曲学习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审美教育为主线的一堂自创音乐课。
二、说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包括了我对学生音乐技能技巧的训练,能力的培养以及品德的教育。
1、通过学习,让学生能用轻快明朗的声音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辨和想象的能力。
2、激发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良好情感,从中渗透对学生心灵美、行为美的品质教育。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学生感受秋天的美,表现音乐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难点是:学生为歌曲创编秋天的歌词。
三、说教法学法1、情景教学法。
在教学中,我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其能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等优点,使学生身临其境,创设一个美丽的秋天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让学生感受自然的美、音乐的美。
2、游戏法。
针对儿童爱玩、好动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游戏法,实施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策略。
3、自主、合作、探究法。
音乐课应重视对学生的音乐实践,所以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且自由发挥。
采用人机交互的手段,让学生点击鼠标自由选择画面上的对象,组成秋天的图画。
学生分组进行活动,在交流和协作中,加深对音乐的体验。
四、说教学过程本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安排的:它由复习歌曲,感受秋天,创编歌词,游戏活动这四部分组成。
其中“感受秋天”又包括了:看秋天、说秋天、赞秋天三环节。
通过这样的安排,使学生的欣赏美、感受美、歌唱美、创造美这一系列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1、复习歌曲。
首先我采用提问的方式开课:“同学们,请看窗外,现在是什么季节呀?”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学生很快就进入了现实的情景里。
音乐教案——秋天多么美第一篇:音乐教案——秋天多么美活动名称:音乐《秋天多么美》活动目标:1、理解歌词,学习看图谱记忆歌词。
2、发展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3、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丰收的喜悦心情。
一、谈话导入教师:小朋友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幼儿:秋天!教师:请小朋友告诉我你从哪些地方发现是秋天的。
下面请小朋友看看杜老师发现的秋天。
2、参观秋季丰收景象(出示PPT)教师:秋天到了一切都在悄悄地变化,我发现苹果丰收了,葡萄紫了……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有很多果实都成熟了,二、展开部分1、观察棉花,以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这是什么?你知道吗?你看它正咧开嘴在对着我们笑呢,多可爱啊!她的名字叫棉花(引导幼儿观察露出的棉花就象他的小百牙)你知道棉桃姐姐为什么笑的这么开心吗?答案就在下面的歌声里,请小朋友认真听完告诉我。
2、教师范唱歌曲(1)教师:它好象在对着我们说秋天多么美,秋天多么美,你觉得秋天美不美,你也笑着告诉棉桃姐姐,秋天多么美,秋天多么美。
提问:你觉得这首歌曲好听吗?为什么?(2)你最喜欢哪一句呢?请你在来听一遍,听完了告诉大家。
(教师再次范唱并用图片提示)3、语言节奏学歌词小朋友你最喜欢歌词的哪一句?就大声的把那句歌词说出来。
把开心的棉花姐姐说出来。
教师边打节奏,边说歌词,幼儿跟教师一起有节奏的朗诵歌词。
4、幼儿整首跟唱(1)提示幼儿唱歌的姿势和用自然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2)第二遍提示幼儿注意情绪的表达教师:小朋友刚才都说到了听到这首歌曲感到很欢快很优美,就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情用最好听的声音来唱出秋天的美吧。
5、分组表演唱教师:小朋友唱的真好听,刚才看到小朋友还边唱边加上动作呢,谁想上来表演一下让大家都听听看看。
(唱完后让孩子们自评)你喜欢谁的表演?为什么?三、结束部分美丽的秋天是丰富多彩的,让我们一起到操场上去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踩一踩、听一听,一起感受秋天的美丽吧!师幼随《秋天多么美》音乐离开教室。
二年级上册音乐第一课《秋天多么美》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湖北科技版二年级上册第一课《秋天多么美》,这是一篇歌曲教学课。
本节课我主要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等四个方面实行说课。
希望我能将给大家带来一堂丰富多彩的音乐课。
一、说教材
这部分内容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几个方面实行陈述。
1.教材分析
《秋天多么美》是一首4/2拍的歌曲,曲调旋律优美,歌词生动的体现了秋天丰收的美丽景象。
歌曲一共分为两段,第一段描述的是棉桃花,第二段描述的是稻花。
这两种农作物对于身处城市中的孩子可能并不了解,但我会借助图片,让孩子们对两种农作物有一个形象上的观察了解。
歌曲中也针对这两种农作物实行了特点的描绘,使用了很多“口语化”的词汇,如“咧呀咧开嘴”、“把呀把手挥”形象生动的表现了形态特点,“小呀小白牙”、“金呀金头发”表现了颜色特点。
歌词中也有很多的叠词,如“张张”、“笑微微”、“串串”、“金穗穗”等,使得歌词在记忆上较为容易一些。
两段歌曲的副歌部分都使用了啦啦啦的衬词,将歌曲情绪推向了高潮,表达了孩子们喜爱秋天,热爱生活的喜悦心情和美好情感。
2.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在教育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从事教育活动的指南。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来设置的。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演唱歌曲《秋天多么美》,感受歌曲欢快喜悦的情绪,启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美好情感。
(2)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能够用轻快跳跃地声音演唱歌曲《秋天多么美》,引导学生对歌词实行改编,并启发学生用多种形式表现歌曲的创新水平。
(3)过程与方法:启发学生通过说说、唱唱、看看、编编、演演来表现歌曲的情绪。
根据目标,我把教学重难点定位于:让学生理解歌词,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用准确的情感来演唱,并能够根据歌曲节奏创编歌词。
二、说教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设置情境教学法,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等特点,为学生创设了一系列优美的秋收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其次我采用了整体教唱法。
让学生在多次听唱的基础上跟着教师完整的学唱歌曲,这样一来学生能在连贯的歌词、完整的曲调中激发起音乐感受,并能在学唱中提升音乐学习水平。
但在重难点乐句中,我会以语言引导的方法来解决。
最后我还采用了情绪感染法。
在范唱时,我首先会用动作、表情和声音将生气和高兴的不同情绪表现出来作为铺垫,在学生整体学唱完成后,我会请学生自己用语言交流的方式说一说用怎样的情绪来表达歌曲,然后在用歌唱的方式加以表现,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怎样用表演去表达不同的情绪。
三、说学法
在本次教学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1、体验法:学生通过观看图片、听赏歌曲,自己总结歌曲中棉桃、稻花的特征,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多种感官参与法: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看、说、听、唱、想、做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促使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兴趣。
四、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找秋天
1、师:同学们,一年四季中有一个季节它的颜色是金黄的,味道是香甜的,你知道是什么季节吗?(秋天)你还能用什么词来形容它?(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感受秋天)
2、师:老师这里有几幅图片,请你找一找哪两张代表了秋天,说一说它们的样子。
(学生通过观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棉桃、稻穗,老师用白白的,金穗穗等词来简单小节)
(二)歌曲教学——唱秋天
1、聆听歌曲,初步感知
师:在这热闹的秋天里,棉桃和稻穗已经按捺不住了,它们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要送给大家。
(播放歌曲)
师:同学们听完歌曲,有什么想对棉桃和稻穗说的?
(学生通过自由发言表达对歌曲的情感认知。
)
?请学生为歌曲取名字,师出示课题
2、整体学唱歌曲
再次听赏,请学生用自己的肢体方式来理解歌词
师:我们再来听一次这首《秋天多么美》,不过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希望你们能跟随歌声自由的表演好吗?
?用la整体模唱,熟悉旋律
师:同学们表演的真棒!现在我们来和棉桃姐姐比比赛,听听谁用la 的方式把这首歌唱的更好听。
?读歌词,熟悉节奏
④学生轻声跟琴演唱第一段,师纠正出错乐句
⑤学生说一说应该用怎样的情绪来演唱,并表现
⑥自主学唱第二段,想一想假如你是稻穗,你会用怎样的情绪来演唱歌曲?
⑦全班完整演唱歌曲
⑧再次带入动作来演唱歌曲
(三)课后拓展——画秋天
师:我们用了这么动听的歌声来赞美了秋天,你还能用美丽的图画把它留在我们的教室里吗?(边听赏歌曲,边让学生画秋天,从听唱的角度转化的视图的角度,让学生多方位的感受秋天的美好)
(四)课后小结——说秋天
学生展示完图画后还能够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自己心中的秋天,教师最后加以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