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心磷酯抗体在儿童川崎病中的诊治价值
- 格式:pdf
- 大小:125.37 KB
- 文档页数:2
第一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婴儿是指()选项:A:出生至不满一周B:胎龄28周至出生后一周C:受精后至生后一周D:出生至1周岁E:其余都不是答案: 【出生至1周岁】2、单选题:儿科学的范畴不包括()选项:A:提高儿童疾病防治质量B:研究儿童生长规律C:研究儿童发育与行为D:研究儿童对人类社会的影响E:提高儿童身心健康水平答案: 【研究儿童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第二章单元测试1、多选题:哪些情况考虑为病理性黄疽()选项:A:黄疸退而复现B:血清胆红素每日上升>85μmol/LC:黄疸持续不退,足月儿>2周D:黄疸出现早,24小时内出现E:以直接胆红素为主答案: 【黄疸退而复现;血清胆红素每日上升>85μmol/L;黄疸持续不退,足月儿>2周;黄疸出现早,24小时内出现;以直接胆红素为主】2、单选题:新生儿胆红素的代谢特点,不包括()选项:A:肾功能不完善B:肝细胞处理胆红素能力差C:肠壁吸收胆红素增加D:血浆白蛋白联结胆红素能力不足E:胆红素产生过多答案: 【肾功能不完善】3、单选题:有关足月儿生理性黄疸的叙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 选项:A:一般情况良好B:生后3~4周黄疸消退C:血清胆红素每日升高<5mg/dlD:生后2~3天出现E:以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答案: 【生后3~4周黄疸消退】4、单选题:母乳性黄疸的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选项:A:多于生后5~7天出现黄疸B:胆红素在停止哺乳24~48小时明显下降C:继续哺乳1~3月胆红素降至正常D:原因是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增加E:胃纳差,体重不增答案: 【胃纳差,体重不增】5、单选题:下列因素可使新生儿黄疸加重,除了( )选项:A:脱水B:饥饿C:碱中毒D:缺氧E:便秘答案: 【碱中毒】第三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川崎病急性期的最佳治疗药物是()选项:A:阿司匹林B:丙种球蛋白C: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D:糖皮质激素E: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答案: 【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2、单选题:川崎病最早出现的症状( )选项:A:水肿B:皮疹C:球结膜充血D:颈淋巴结肿大E:发热答案: 【发热】3、单选题:川崎病早期用丙种球蛋白的目的是( ) 选项:A:减轻症状B:提高机体抵抗力C:减少冠状动脉病变发生D:减少淋巴结肿大E:缩短疗程答案: 【减少冠状动脉病变发生】4、单选题:川崎病血清中存在的自身抗体是( ) 选项:A:抗sm抗体B:抗dsDNA抗体C: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D:抗核抗体E:抗心磷脂抗体答案: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5、单选题:川崎病的主要病理改变为( )选项:A:血栓形成B:血管炎C:心肌病变D:变态反应性炎症E:淋巴结炎答案: 【血管炎】第四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关于非感染腹泻的病机,哪项错误( )选项:A:进食过量或食物成分不恰当B:饮食不洁引起C:对某些食物成分过敏或不耐受D:过早过量喂食淀粉或脂肪E:气候突变答案: 【饮食不洁引起】2、单选题:小儿迁延性腹泻的病程是( )选项:A:2个月以上B:3-6个月C:半年以上D:2周以内E:2周至2个月答案: 【2周至2个月】3、单选题:以下哪项不符合病毒性肠炎( )选项:A:中毒症状明显B:多发生于秋季C:常有上呼吸道症状D:大便无腥臭味E:大便蛋花样答案: 【中毒症状明显】4、单选题:婴儿易发生脱水的原因是( )选项:A:消化酶分泌较多B:细胞外液少C:体表面积相对小D:水代谢旺盛E:免疫力低答案: 【水代谢旺盛】5、单选题:重度脱水患儿首先给予下列哪组液体扩容治疗最恰当( )A:2:1等张含钠液20ml/kgB:等张液,30ml/kgC:0.9氯化钠20ml/kgD:1/2张20ml/kgE:4:3:2液60ml/kg答案: 【2:1等张含钠液20ml/kg】第五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婴幼儿时期易患的肺炎是( )选项:A:干酪性肺炎B:支气管肺炎C:大叶性肺炎D:支原体肺炎E:间质性肺炎答案: 【支气管肺炎】2、单选题:小儿肺炎引起全身各系统病理变化的关键是( )选项:A:组织破坏B:毒素作用C:病原体的侵入D:机体免疫功能低下E: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答案: 【缺氧,二氧化碳潴留】3、单选题:支气管肺炎诱发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 )选项:A:肺动脉高压,中毒性心肌炎B:肺动脉高压,代谢性酸中毒C:肺动脉高压,微循环障碍D:中毒性心肌炎,代谢性酸中毒E:肺动脉高压,呼吸性酸中毒答案: 【肺动脉高压,中毒性心肌炎】4、单选题:6个月男婴,发热,咳嗽三天,突然出现呼吸困难,面色青紫,左侧肺部叩呈鼓音,呼吸音明显减弱,右肺可闻细湿罗音,心率180次/分,肝脏右肋下2cm,此时最应采取的检查措施为( )A:超声心动图B:血象检查C:心电图D:血气分析E:X线检查答案: 【X线检查】5、单选题:小儿肺炎应用抗生素治疗,一般停药时间为( )选项:A:体温正常后5~7天,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后3天B:体温正常后5~7天,症状消失C:体温正常后3~4天,症状消失D:体温正常,咳嗽消失E:体温正常后2周,肺部体征消失答案: 【体温正常后5~7天,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后3天】第六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80%的小儿动脉导管解剖上关闭的时间是( )选项:A:生后3个月内B:生后3~4个月C:生后1~2岁D:生后5~7个月E:生后8~10个月答案: 【生后3个月内】2、单选题:胸骨左缘第2、3肋间有2~3级柔和的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为( ) 选项:A:室间隔缺损B:动脉导管未闭C:复杂先心病D:法洛四联症E:房间隔缺损答案: 【房间隔缺损】3、单选题: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为( )选项:A:脑脓肿B:心力衰竭C:肺炎D:细菌性心内膜炎E:脑血栓答案: 【肺炎】4、单选题:法洛四联症患者青紫的程度主要取决于( )选项:A:肺动脉狭窄的程度B:主动脉骑跨的程度C:室间隔缺损的大小D:右心室肥厚的程度E:室间隔缺损的部位答案: 【肺动脉狭窄的程度】5、单选题:患儿3岁,近1年多,哭甚时出现青紫,查体,心前区隆起,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Ⅳ级收缩期杂音,可触及震颤,X线检查示:左右心室及左房增大,肺血管影增多,肺动脉段凸出。
阿司匹林用于川崎病的原理川崎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全身性血管炎,主要影响小儿冠状动脉。
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已被广泛应用于川崎病的治疗中。
阿司匹林对川崎病的治疗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抗炎作用:川崎病主要特点是肺炎样斑疹、咽炎、结膜炎以及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等。
这些症状是由于机体发生了免疫炎症反应,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发挥治疗作用。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如前列腺素和白三烯,使血管壁的渗透性降低,减少血管壁的炎性细胞浸润,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2. 抑制血小板聚集:川崎病伴随着全身血管炎的发生,导致了自发性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的形成,从而降低血管栓塞的风险。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中的环氧化酶,从而阻断前列腺素和血栓素的合成,减少血小板的聚集。
3. 消除发热:川崎病患者常伴有高热,阿司匹林可通过降低体温,减轻高热对心脏的影响。
阿司匹林具有滴定降温的作用,可以通过降低体温来缓解发热症状。
4. 预防血管损害:川崎病主要损害小儿冠状动脉,如果不及时治疗可以导致冠状动脉瘤的形成,甚至导致心脏病变。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血小板聚集,减少动脉壁的炎性细胞浸润和血栓形成,从而预防血管损害的进一步恶化。
5. 免疫调节作用:阿司匹林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川崎病的发生与机体免疫反应失调有关,阿司匹林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减轻机体对炎症的反应,从而改善川崎病的病情。
总之,阿司匹林在川崎病的治疗中的主要作用是抗炎、抑制血小板聚集、消除发热和预防血管损害。
它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少血小板聚集、降低体温和调节免疫系统,改善川崎病的症状,预防并减轻血管损害的发生。
然而,应注意到阿司匹林也有潜在的副作用,如出血、胃肠道反应等,因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
抗心磷脂抗体标准范围抗心磷脂抗体(aPL)是一类自身抗体,它们会与心磷脂结合并导致血液凝固异常。
抗心磷脂抗体可以导致血栓形成,从而引发静脉血栓栓塞症、肺栓塞、中风、心肌梗死等疾病。
因此,了解抗心磷脂抗体的标准范围对于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至关重要。
抗心磷脂抗体的标准范围是指在正常人群中的分布范围,通常是通过对大规模人群进行检测和统计得出。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心磷脂抗体包括IgG、IgM和IgA三种类型。
在正常人群中,这些抗体的水平通常都很低,但在某些疾病状态下,它们的水平会显著升高。
根据临床研究和实践经验,抗心磷脂抗体的标准范围通常被定义为:1. IgG类抗心磷脂抗体的标准范围,阴性或者低水平,通常是小于等于GPL单位/ml。
2. IgM类抗心磷脂抗体的标准范围,阴性或者低水平,通常是小于等于MPL单位/ml。
3. IgA类抗心磷脂抗体的标准范围,阴性或者低水平,通常是小于等于APL单位/ml。
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的实验室可能会有略微不同的标准范围,因此在进行检测时应该参考具体实验室提供的参考范围。
此外,抗心磷脂抗体的检测结果还应该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史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是否存在相关疾病。
除了标准范围外,抗心磷脂抗体的阳性结果还需要考虑其临床意义。
一般来说,如果患者在两次检测中至少间隔12周,且IgG或IgM类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同时伴有血栓事件的病史,可以考虑为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PS)。
而在无血栓事件的情况下,需要结合其他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
总之,了解抗心磷脂抗体的标准范围对于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非常重要。
在进行相关检测时,应该注意参考具体实验室提供的标准范围,并结合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确保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川崎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川崎病是一种儿童常见的全身性血管炎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和多系统受累的特点,其主要症状包括发热、皮疹、结膜炎、唇舌炎、手足红肿等。
该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容易出现冠状动脉瘤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儿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早期诊断对于川崎病的治疗和预后非常关键。
目前,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已经成为川崎病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并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意义。
心肌标志物是指一些在心肌细胞受损或死亡后释放到血液中的特殊蛋白质,如肌红蛋白、肌钙蛋白Ⅰ、肌钙蛋白T等。
这些标志物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评估心肌损伤的程度和进展情况,对于心肌梗死、心肌炎等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研究发现,在川崎病的早期诊断中,心肌标志物的联合检测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川崎病的早期诊断准确性。
川崎病早期症状多样化,易于被误诊,而临床上往往缺乏特异性的生化标志物。
心肌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可以帮助医生更加客观地评估患儿的心肌受累程度,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减少漏诊和误诊的发生。
研究表明,与单独检测一种心肌标志物相比,联合检测能够显著提高川崎病的早期诊断阳性率和特异性,为患儿尽早获得治疗争取了宝贵的时间窗口。
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帮助评价川崎病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
川崎病的病情严重程度不同,有些患儿可能出现心脏受累的情况,包括心肌炎、冠状动脉炎等,这些都可能对患儿的预后产生重要影响。
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在早期评估心肌受累的程度,帮助医生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减轻心肌损伤,降低心脏并发症的发生率。
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川崎病的治疗及预后评估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对于指导川崎病的治疗和监测疗效也具有重要作用。
川崎病的治疗主要以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和大剂量的水杨酸类药物为主,而对于心肌受累的患儿,需要更加密切的监测和更积极的治疗。
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及时监测患儿的心肌状态,评估治疗效果,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
儿科主治医师-57(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以下哪项不是风湿性关节炎的特点A. 常留有畸形B. 主要累及大关节C. 呈游走性和多发性D. 局部呈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E. 经治疗后可治愈2. 关于风湿性心包炎的特点,以下哪项不正确A. 心音遥远B. X线心脏搏动正常C. 早期可听到心包摩擦音D. 心前区疼痛E. 发病早期积液量增多3. 以下哪项不是风湿性心包炎的X线表现A. 心影向两侧扩大,呈烧瓶状B. 心脏搏动减弱或消失C. 卧位时心腰增宽D. 立位时心腰部阴影又变窄E. 心影呈靴形心4. 风湿热最常见的皮肤损害是A. 环形红斑B. 多形性红斑C. 结节性红斑D. 蝶状红斑E. 靶状红斑5. 轻型渗出性多形性红斑患儿黏膜损害的发生率为A. 15%B. 20%~45%C. 10%D. 50%E. 80%6. 儿童风湿热最主要危害是A. 心瓣膜病B. 高热C. 关节炎D. 舞蹈病E. 胸膜炎7. 下列哪一项过敏性紫癜的论述是不恰当的A. 多见于青少年B. 首发症状以皮肤紫癜为主C. 约有半数患者有关节肿痛或腹痛D. 起病前1~3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E. 紫癜向心性分布及非对称性8. 下列哪一项不是全身型幼年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特点A. 发热期常有皮疹,时隐时现B. 肝、脾、淋巴结肿大C. 全身症状重,发热常呈弛张热型D. 心包或心肌可受侵犯E. 小关节畸形9. 下列哪一项不符合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的特点A. 常侵犯大关节,呈游走性及对称性B. 炎症消退后活动正常C. 局部出现红、肿、热、痛D. X线摄片见关节间隙变窄、周围软组织肿胀E. 小关节偶可同时受累10. 下述哪一项不是风湿性皮下结节的特点A. 可见于5%的风湿热患者B. 豌豆大小圆形结节,活动与皮肤无粘连C. 常见于四肢肌腱附着处D. 分布不对称E. 一般经2~4周消失11. 下列哪项不符合风湿热实验室检查的结果A. C反应蛋白高可提示风湿活动B. ASO升高,只能说明近期有过链球菌感染C. 舞蹈病患儿的ASO一定增高D. 红细胞沉降率增快是风湿活动的指标E. 20%患儿的ASO可不增高12.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免疫学异常一般不包括A. Coomb试验阳性B. 抗核抗体阳性C. 抗dsDNA抗体阳性D. 类风湿因子阳性E. 抗Sm抗体阳性13. 儿童风湿热的相关发病机制是A. 链球菌直接损害B. Ⅱ、Ⅲ型变态反应C. Ⅳ型变态反应D. Ⅰ型变态反应E. 肠球菌的毒素作用14. 关于风湿热实验室结果的判断以下哪项不正确A. ASO增高是风湿热活动的指标B. 舞蹈病患儿ASO可不增高C. 红细胞沉降率增快是风湿热活动的标志D. C反应蛋白阳性提示风湿活动E. 20%的风湿热患者ASO可不增高15. 血管炎综合征的常见类型是A. 过敏性紫癜B.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C. 婴儿多动脉炎D. 动脉炎E. 以上都不是16. 过敏性紫癜常在病程中何时出现肾脏损害A. 1~3天B. 3~6天C. 1~8周D. 8~12周E. 以上均不对17. 以下哪项不是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的作用机制A. 抗炎解热作用B. 抗凝作用C. 扩张周围微血管D. 溶解冠状动脉血栓E. 抑制免疫18. 类风湿因子是IgG分子Fc段抗原决定簇的特异性抗体,其成分不包括A. IgMB. IgGC. IgED. IgAE. IgD19. 抗磷脂抗体是一组异质性、能与多种含磷脂结构的抗原物质结合的自身抗体,其中不包括A. 狼疮抗凝物B. 抗组蛋白抗体C. 抗心磷脂抗体D. 抗磷脂酸抗体E. 抗磷脂酰丝氨酸抗体20. 下列哪种风湿性疾病与低补体血症无关A. 活动性狼疮肾炎B. 中枢狼疮C. RF滴度高的幼年类风湿关节炎D. 系统性血管炎E. 皮肌炎21. 儿童皮肌炎在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上与成人不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早期全身广泛性血管炎B. 易发生钙质沉着C. 雷诺现象少见D. 很少并发恶性肿瘤E. 食管和胃肠受累22. 对于初诊类风湿关节炎患儿,首先应给予哪类药物治疗A. 静脉用人血丙种球蛋白B. 非甾体类抗炎药C. 病情缓解抗风湿药D. 糖皮质激素E. 抗肿瘤坏死因子单克隆抗体23. 男孩,6岁。
山东儿科模拟题2021年(44)(总分89.95, 做题时间120分钟)A1/A2题型1.男,1岁,吃虾后出现气促,喘鸣。
查体:双眼睑和口唇水肿,有喉喘鸣,心肺检查未见异常,最可能的诊断是SSS_SINGLE_SELA急性喉炎B喉痉挛C先天性喉喘鸣D咽后壁脓肿E喉水肿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0.84答案:E喉头水肿是小儿过敏性疾病表现之一,同时伴有全身皮肤、黏膜充血、水肿。
抢救不及时有生命危险。
2.病儿,男,8岁。
反复咳嗽1个半月,咳嗽呈发作性,夜间剧,干咳痰少,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口服氨茶碱咳嗽明显减轻。
首先应考虑的诊断是SSS_SINGLE_SELA急性支气管炎B急性上呼吸道感染C咳嗽变异性哮喘(过敏性咳嗽)D热性哮喘E肺结核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0.67答案:C3.15个月男孩,近半年来常患鼻窦炎、中耳炎和肺炎,经检测患儿的血清IgG<2g/L,缺乏同族血凝素和接种白喉、破伤风、百日咳疫苗的抗体应答,血中测出自身抗体,诊断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Bruton病)。
下列哪项治疗最合适( )SSS_SINGLE_SELA定期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B行胎肝移植C长期肌内注射胸腺素D口服左旋咪唑E并发感染时用适当抗生素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0.67答案:ABruton病,每月一次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可作为替代治疗,以防治感染。
4.原发性中性粒细胞缺陷病最易发生SSS_SINGLE_SELA奈瑟菌属感染B念珠菌感染C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D分枝杆菌感染E沙门菌属感染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0.67答案:C5.T细胞免疫功能测定不包括SSS_SINGLE_SELAT细胞亚群BT细胞功能C四唑氮蓝还原试验D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E周血象和淋巴细胞计数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0.67答案:C6.脐带脱落延迟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是SSS_SINGLE_SELA白细胞黏附分子缺陷Ⅰ型B白细胞黏附分子缺陷Ⅱ型C慢性肉芽肿病D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E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0.67答案:A7.补体缺陷病占整个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SSS_SINGLE_SELA10%B8%C6%D4%E2%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0.67答案:E8.X-连锁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是SSS_SINGLE_SELA暴发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伴病毒相关的噬血细胞综合征B淋巴组织恶性肿瘤C再生障碍性贫血D严重结核感染E免疫球蛋白异常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0.67答案:A9.女,10个月,因反复呼吸道感染就诊,疑为婴幼儿暂时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以下检查中哪一项最有助于诊断SSS_SINGLE_SELA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B淋巴细胞转化试验C细胞计数DT细胞亚群E血清IgG、IgM、IgA含量测定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0.67答案:E10.男孩,15个月。
川崎病患儿血清抗心磷脂抗体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刘桂英;谭岩;方艳秋;孙景辉【期刊名称】《临床儿科杂志》【年(卷),期】2005(23)3【摘要】目的探讨川崎病( KD)患儿血清中抗心磷脂抗体( ACA)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 ELISA方法检测 20例 KD患儿血清中 ACA,与正常儿童组对照.结果 20例 KD患儿均未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明确诊断时间平均 9.8 d,冠状动脉扩张( CAD)发生率 60.0%( 12/20例),冠状动脉瘤( CAA)发生率 25.0%( 5/20例); KD患儿血清中存在高水平的 ACA, ACA阳性率为 55.0%( 11/20例),并发冠脉损伤的 KD患儿 ACA水平明显高于未并发冠脉损伤者,在有 CAD的 12例 KD患儿中, ACA阳性 11例( 91.7%, 11/12例).结论 ACA在 KD中有较高阳性率,尤其在 CAD患儿,提示 ACA与 KD有很强的相关性,可能是严重心血管损害,尤其冠状动脉损伤的重要危险因子.【总页数】3页(P167-169)【作者】刘桂英;谭岩;方艳秋;孙景辉【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儿内五科,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中心试验室;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中心试验室;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儿内五科,吉林长春,1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相关文献】1.癫(癎)和热惊厥患儿血清抗心磷脂抗体变化及临床意义 [J], 李磊;曹亚芹;苏怡凡;陈虹;董皎2.川崎病患儿冠脉病变中血清CRP、TNF-α、cTnI、免疫球蛋白、NT-proBNP、MMP-9及CK-MB水平检测的意义 [J], 赵晓毅;柴阿艳3.血清PCT、CRP水平检测对川崎病急性期患儿冠状动脉扩张的诊断价值 [J], 陶瑞建4.川崎病患儿血降钙素原水平检测临床意义的研究 [J], 黄晓燕;马志超;向伟5.病毒性心肌炎与心肌损害患儿血清抗心磷脂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J], 陆诗祥;朱艳萍;樊敏华;辛珍;郝庆华;秦道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儿童肾病综合征抗心磷脂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双嘧达莫治疗疗效观察曾海江;李静【摘要】目的:探讨血浆抗心磷脂抗体( ACA)在儿童肾病综合征( NS)高凝状态中的变化及双嘧达莫治疗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选择确诊为NS的患儿38例,活动期(治疗前)及缓解期(治疗后)分别检测ACA,另以健康儿童40例为对照组,亦检测ACA。
NS患儿在激素治疗同时加用双嘧达莫口服。
结果:NS患儿治疗前ACA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ACA-IgM及ACA-IgG阳性率均有下降,ACA-IgM变化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CA-IgG检测治疗前后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ACA检测可提示高凝状态,为NS抗凝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双嘧达莫治疗NS可有效改善患儿高凝状态。
【期刊名称】《赣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2页(P870-871)【关键词】儿童肾病综合征;抗心磷脂抗体;双嘧达莫【作者】曾海江;李静【作者单位】赣州市人民医院儿科;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江西赣州 3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儿童肾病综合征(NS)是以少年儿童为主要高发人群的肾小球疾病中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在临床上的典型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水肿伴或不伴有高脂血症;儿童肾病综合征几乎都存在高凝状态,但大多数早期无临床症状,故容易导致血栓形成,是常见的致残或致死的原因。
ACA是直接沟通免疫和凝血两大生理系统的桥梁之一,是迄今所知直接诱发血液高凝状态的唯一自身抗体[1],与血栓形成、血管栓塞及血小板减少等密切相关。
本研究通过对20例NS患儿ACA阳性率变化的观察,并给予双嘧达莫抗凝治疗,探讨ACA变化的临床意义和观察双嘧达莫治疗疗效。
1.1 一般资料 2011年5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NS患儿38例。
男22例,女16例,年龄3~1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