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栓剂.
- 格式:pdf
- 大小:18.01 MB
- 文档页数:73
12片剂13丸剂14注射剂15栓剂16气雾剂17散剂18软膏剂、硬膏剂名词解释:1. (12)双提法2. (12)片剂的崩解度3. (13)浓缩丸4. (13)滴丸5. (14)热原6. (14)等张溶液7. (15)栓剂的置换价8.(15)栓剂9.(15)融变时限检查10.(16)气雾剂10. (17)等量递增法11. (17)低共熔现象判断题:1. (12)为保证用药安全,必须严格控制药品卫生。
有关部门规定,在口服药品和外用药品均不得检出大肠杆菌。
(×)2. (12)舌下片是指置于舌下使用的压制片,能对口腔及咽喉等局部产生较久的药效,用于局部的消炎。
(×)3. (12)包衣片应同片芯一样进行质量检查,包括片重差异和崩解度检查。
(×)4. (13)蜜丸制备时,炼蜜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变蜂蜜的药性,其次是为了去除杂质和增加粘性。
(×)5. (13)滴制法制备滴丸时,冷却剂与液滴(含药物与基质)的比重差越大越好,以利于下沉或上升。
(×)6. (13)丸剂的特点之一是比片剂容纳较多的粘性药物和液体药物。
(√)6. (14)凡是调节等渗的注射液,注入血管中,就不会引起溶血现象。
(×)7. (14)尼泊金类(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在水中不易溶解,而吐温类增溶剂能增加其溶解度,因而也能相应地增加其抑菌力。
(×)8. (14)配制易氧化药物的滴眼液时,往往用新鲜煮沸放冷的蒸馏水来溶解药物,主要是为了防止药液染菌。
(×)9. (15)栓剂给药与口服制剂比较,它特点之一是直肠吸收比口服吸收干扰因素少。
(√)10.(15)全身作用的直肠栓剂中药物吸收可完全避免肝首过效应,因此,通常与口服相比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有所提高。
(×)11.(15)油脂性栓剂基质中表面活性剂可促进药物释放,增加药物吸收,表面活性剂用量越大,促进吸收的作用越强。
《中药药剂学》作业第一章绪论1、试述中药药剂学的任务。
2、试述中药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中药调剂1、中药处方调配程序是什么?2、试述处方与非处方药在使用上的主要区别。
甲类非处方、乙类非处方药在销售上的主要区别。
第三章制药卫生3、简述物理灭菌法的含义、并写出5种常用的物理灭菌法。
4、简述影响湿热灭菌效果的主要因素。
5、简述防腐剂的含义,并写出5种中药制剂常用的防腐剂。
6、试述各类物理灭菌法的特点及选用要点。
第四章粉碎、筛析、混合与制粒7、湿法粉碎的原理及应用特点是什么?8、试述低温粉碎的特点与方法。
9、试述“等量递增”混合的含义、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10、试述药物微粉化可采用的方法。
11、试述球磨机的粉碎原理、适用范围及影响其粉碎效果的因素。
第五章散剂12、散剂的特点是什么?13、散剂的制备工艺过程是什么?14、试述散剂制备过程中“打底套色”和“等量递增法”的区别。
第六章中药的浸提、分离与精制15、对具有完整细胞结构的药材来说,其成分的提取须经过几个阶段?16、影响药效成分浸提效果的因素有哪些?17、单渗漉法的工艺流程是什么?18、重渗漉法有何优点?19、试述浸渍法与渗漉法的异同点。
第七章提取液的浓缩与干燥20、浓缩与蒸馏有何不同?21、薄膜蒸发有何特点?22、物料中水的存在方式有几种?23、什么是减压蒸发?其有何特点?24、试述干燥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干燥的因素。
第八章浸出药剂25、影响汤剂质量的制备因素有哪些?26、在汤剂处方中,特殊中药的处理方法有哪些?27、简述制备中药合剂的工艺流程。
28、简述制备煎膏剂的工艺流程。
29、简述中药流浸膏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第九章液体药剂30、液体制剂的优点与不足有哪些?31、什么是表面活性剂?按照其水中解离性可分为哪几类?32、简述制备高分子溶液的溶解过程。
33、简述乳剂常用的制备方法。
第十章注射剂(附眼用溶液剂)34、简述注射液按分散体系和给药途径的分类。
第十二章给药第一节给药的基本知识(一)☆药物的种类(选择)1、内服药:片剂、丸剂、散剂、胶囊、溶液、酊剂、合剂2、注射药:水溶液、混悬液、油剂、结晶、粉剂3、外用药:软膏、擦剂、酊剂、洗剂、滴剂、粉剂、栓剂、涂膜剂4、新型制剂:黏贴敷片、胰岛素泵、植入慢溶药片(三)卐♣药物的保管3、标签内服药(蓝色)、外用药(红色)、剧毒药(黑色)★5、药物保管(根据药物不同性质)特性代表药保管方法受热易破坏疫苗、胎盘球蛋白2-10℃遇光易变质Vc片、氨茶碱、盐酸肾上腺素有色瓶、避光纸盒易挥发潮解乙醇、碘酊密封瓶易燃易爆乙醚、无水乙醇密闭阴凉、并远离明火有使用期限抗生素先后顺序二、★给药原则(简答)(一)按医嘱要求准确给药医嘱必须清楚、准确,切不可盲目执行、不可擅自更改医嘱(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七对的内容)七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法、时间(三)安全正确用药五准确:时间、剂量、浓度、途径、病人准确(四)观察用药反应三、给药途径吸收速度:动静脉注射>吸入>舌下含服>直肠>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皮肤四、给药次数与时间取决于药物的半衰期五、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一)药物方面1、药物用量2、药物剂型3、给药途径与时间4、联合用药(二)机体方面1、生理因素2、病理状态3、心理行为因素缩写拉丁文中文译意缩写拉丁文中文译意缩写拉丁文中文译意qd quaque die 每日一次am 上午IM 肌内注射bid bis in die 每日二次pm 下午IV 静脉注射tid ter in die 每日三次st statim 立即ivgtt 静脉滴注qid quater in die 每日四次DC discontinue 停止biw 每周二次qh quaque hora 每小时一次gtt gutta 滴hs hora somni 临睡前q2h quaque secu-ndo hora 每二小时一次q4h quaque qu-artr hora每四小时一次q6h quaque sextahora每六小时一次qn quaque nocte 每晚一次qm uaque mane 每晨一次qod quaque omnidie 隔日一次sos si opus sit 需要时(限用一次,12小时内有效)ac ante cibum 饭前ID 皮内注射12n 中午12时pc post cibum 饭后H 皮下注射12mn 午夜医院常用给药时间与安排给药时间安排给要时间安排qm 6am q2h 6am,8am,10am,12n,2pm……qd 8am q3h 6am,9am,12n,3pm,6pm…bid 8am,4pm q4h 8am,12n,4pm,8pm,12mn…tid 8am,12n,4pm q6h 8am,2pm,8pm,2amqid 8am,12n,4pm,8pm qn 8pm第二节口服给药法口服给药:药物经口服后被胃肠道吸收入血液循环,从而达到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的目的★特点:优点:最常用、最方便,又比较安全的给药方法缺点:吸收慢,不适用于急救另外对意识不清、呕吐不止、禁食(NPO)等患者也不宜用此法给药★备药固体药:药匙粉剂、含化片:纸液体药:量杯★口服给药的注意事项1、需吞服的药物通常用40--60℃温开水送服,不要用茶水服药2、对牙齿有腐蚀作用的药物,如酸类和铁剂,应用吸管吸服后漱口以保护牙齿3、缓释片、肠溶片、胶囊吞服时不可嚼碎4、舌下含片应放于舌下或两頬黏膜与牙齿之间待其溶化5、在一般情况下健胃药宜在饭前服,助消化药及对胃黏膜有刺激性的药物宜在饭后服,催眠药在睡前服,驱虫药宜在空腹或半空腹时服用6、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应准时服药,以保证有效的血药浓度7、服用对呼吸道黏膜起安抚作用的药物后不宜立即饮水8、某些磺胺类药物经肾脏排除,尿少时易析出结晶堵塞肾小管,服药后要多饮水9、服强心甙类药物时需加强对心率、节律的监测,脉率低于每分钟60次或节律不齐时应暂停服用,并告知医生胰岛素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