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血液净化血管通路汇编
- 格式:ppt
- 大小:1.80 MB
- 文档页数:57
血液净化临时血管通路的建立所谓血管通路是指把血液从体内引出来,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后再输回到体内的途径。
它是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先决条件。
临时血管通路是指在短时间内能够建立起来并能立即使用的血管通路,一般能维持数小时乃至数月以满足患者实施血液净化的需要。
常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静脉、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途径穿刺置管至中心静脉,建立血管通路。
[适应证]需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患者。
[相对禁忌证]1.凝血功能障碍或全身肝素化的病人不宜行中心静脉插管。
2.胸部畸形、解剖标志不清或严重肺气肿患者,肺尖部位过高易发生气胸者,以及躁动不安无法约束者,不能取肩高头低位的呼吸急促患者应尽量避免行锁骨下静脉穿刺。
3.做过颈部手术、解剖点发生明显改变者以及局部有感染灶者应避免行颈内静脉穿刺。
[操作方法及程序]1.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1)患者平卧,头低20°~30°或肩枕过伸位,头转向对侧(一般多取右侧穿刺)。
(2)找出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胸骨头和锁骨三者形成的三角区,该区顶端为穿刺点,或取锁骨上3cm 与正中线旁开3cm的交叉点为穿刺点。
(3)常规皮肤消毒,铺无菌巾,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并试穿,穿刺方向与矢状面平行,与冠状面呈30。
向下后及稍向外指向胸锁关节下后方,采用SeIdinger技术进行穿刺置管。
(4)妥善固定并用肝素生理盐水封管。
2.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1)患者取头低肩高位(肩下垫枕),头转向对侧(一般多取右侧穿刺)。
(2)取锁骨中点内侧1~2cm处(或锁骨中点与内1/3之间)的锁骨下缘为穿刺点。
(3)常规皮肤消毒,铺无菌巾,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并试穿,针尖指向头部方向,与胸骨纵轴约呈45°,与胸壁平面呈15°,以恰能穿过锁骨与第1肋骨的间隙为准。
(4)一般成人进针3~5cm即见有回血,采用Seldinger技术进行留置导管。
(5)妥善固定导管并用肝素生理盐水封管。
血液净化用血管通路(一)目前临床常用的血管通路主要分为:临时性血管通路和永久性血管通路。
供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的血管主要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颈外静脉、股动脉。
长久性血管通路包括:动、静脉内瘘,长久性经皮下隧道留置带涤纶套导管,移植动静脉内瘘。
临时性血管通路一、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的指征:1、长期透析患者瘘管不好;2、感染;3、急性肾衰;4、中毒抢救;5、血浆交换疗法;6、患者需要急诊性血液透析,但又未早期建立长久性血管通路者;7、经超声检查如果颈内静脉内径小于6mm,则放弃颈内静脉穿刺。
二、注意事项:1、对于需要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不采用锁骨下静脉插管,因为锁骨下静脉插管可能减低日后长久性动静脉内瘘的成功率。
2、患者不能平卧时,或者无法坚持平卧30分钟时,或者穿刺过程中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症状或烦躁,应放弃颈部深静脉插管,而改用股静脉插管术。
3、有些患者,以往曾在某条血管重复多次穿刺时,应当慎重考虑这根血管的穿刺插管。
只能在辅助检查后(彩超)再行中心静脉穿刺插管。
4、对于需要时间较长的透析治疗的患者,最好避免做股静脉穿刺。
因标准的在股静脉留置临时导管的时间为5天。
5、如果患者接受抗凝治疗或有高凝状态,这类患者可先采取适当的具有有针对性的抗凝治疗措施后再行穿刺。
对有出血倾向明显的患者最好选择股静脉插管,除非股静脉插管有禁忌。
6、穿刺点应尽量避免接近感染部位,否则继发感染的几率很高。
7、当做颈内静脉插管时,通常采用右侧颈内静脉,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标准时间为三个星期。
8、少于3周的血液透析应当使用无袖套,或有袖套、双腔、经皮肤插入的导管。
插管后可以立即使用,所以仅在决定血液透析后再行插管。
无袖套的导管放置可在床旁实施,可以插入股静脉、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
在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插管后应当进行X线检查,确定导管的顶端在上腔静脉或在腔静脉和右心房连接处。
在血液透析前发现并处理可能的插管并发症。
如果有条件,应当用超声引导置管手术,以减少插管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