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税收入的特点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6
非税收入管理办法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的各种政府收入。
为了规范非税收入的管理,各级政府都制定了非税收入管理办法。
以下是关于非税收入管理办法的概述。
一、非税收入管理的优点1. 提高政府收入的多元化:非税收入的来源不限于税收,包括制度性收费、国有财产经营性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捐赠收入以及其他各种收费收入等。
其中,行政事业性收费是指政府为提供特定的行政服务所收取的费用。
通过对非税收入的科学管理,可以提高政府收入的多元化,减轻对税收的过度依赖。
2.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合理的非税收入管理,可以调节不同经济主体的收支关系,加强资源配置。
同时,非税收入也可以用于投资社会公共事业,如交通建设、文化事业等。
这样也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社会投资效益。
3. 加强政府部门的自律性:在非税收入管理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必须按照规定收费、收入,不得乱收费或私吞收入。
这也有利于加强政府部门的自律性,防止出现一些贪污等问题。
二、非税收入管理的制度1. 收费标准制度:这是非税收入管理的基本制度。
政府部门必须根据规定的收费标准收费,并按照规定及时向财政进行上缴。
2. 收费管理制度:在非税收入管理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必须按照规定合理收费,不得乱收费,违反规定行为要依法追究责任。
3. 收费管理制度:非税收入要按照规定及时、准确、完整地向财政部门上缴,不得拖欠。
4. 监督检查制度:财政、审计部门对非税收入进行监督检查,政府部门要按照规定配合检查及时提供有关信息。
三、非税收入管理的重点1. 政府部门要根据收费情况及时向财政部门进行上缴,不得挪用、窜改及隐瞒。
2. 政府部门要按照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乱收费或强迫收费。
3. 针对行政事业性收费,要保证收费合理、标准统一、公开透明。
4. 针对罚没收入的管理,要加强收入的监督、管理,避免出现滥用等问题。
四、非税收入管理的建议1. 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加强非税收入的监督,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防止滥用非税收入导致不良后果出现。
非税管理制度
一、背景
近年来,我国非税收入逐年递增,成为支撑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
然而,由于我国非税收
入征管制度不健全,存在收费标准不清晰、管理混乱、违规收费等问题,导致一些单位和
个人乱收费、乱罚款,严重影响了经济秩序和社会和谐。
因此,建立健全非税管理制度成
为当务之急。
二、特点
1、广泛性:非税收入包括各种证书、罚款、收费等,适用范围广泛。
2、灵活性:非税收入征管制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
3、复杂性:非税收入的管理对象众多,制度设计需要考虑到各种情况和可能性。
三、重要性
1、优化收入结构:建立健全的非税管理制度有利于优化财政收入结构,减少对税收的依赖。
2、完善财政管理:非税收入是政府财政的重要来源,健全的非税管理制度有助于提高财
政收入管理水平。
3、促进经济发展:合理的非税管理制度能够规范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发展。
四、建设
1、加强立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非税收入的征收标准和管理办法。
2、强化征收管理:建立健全的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制度,规范收费标准,加强对各种收费、罚款行为的监督和管理。
3、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宣传和教育,增强社会各界人士对非税管理制度的认识和遵守意识,提高全民的合法收费意识。
4、推动信息化建设: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完善的非税收入征管系统,提高管
理的效率和便捷度。
五、展望
建立健全非税管理制度,既是财政管理的需要,也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希望我国在不断完
善税收制度的同时,也能够加强对非税收入的管理制度建设,以更好地支撑国家财政,促
进经济发展。
非税收入分析报告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1. 引言非税收入是指国家和地方政府在行使行政管理权力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通过合法手段取得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和公共服务无关的资金收入。
非税收入在财政收入中占据重要地位,对政府的预算收支平衡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非税收入进行分析。
2. 非税收入分类非税收入主要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国有资产经营收益、政府投资收益、国有企业红利收入、特许经营权收益、土地使用权出让收益等多种形式。
在进行非税收入分析时,首先需要将非税收入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进行分析和比较。
3. 收入来源非税收入的来源非常广泛,包括政府提供的行政管理服务、公共服务领域的收费、政府投资等。
在分析非税收入时,可以从不同的来源出发,对每种来源的非税收入进行详细分析和比较。
4. 政策调整与影响政策调整对非税收入具有直接的影响。
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税收政策和相关收费政策时,可能会对非税收入的规模和结构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在分析非税收入时,需要详细调查和分析相关政策的变动,以及变动对非税收入的影响。
5. 支出结构和影响非税收入在政府财政收入中所占比例的变动,会对政府的公共支出产生直接影响。
分析非税收入时,需要将其与政府的支出结构进行对比,以评估非税收入对财政支出的影响程度,进而判断非税收入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6. 管理和监督对于非税收入,政府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以确保收入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在分析非税收入时,需要考察相关的管理和监督措施,并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估。
7. 风险和挑战非税收入具有一定的风险和挑战,包括政策变动风险、非法收入风险、透明度和合规性风险等。
在分析非税收入时,需要了解和评估相关的风险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8. 发展前景和建议非税收入对于政府的财政收入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分析非税收入时,需要对其发展前景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政策调整,以促进非税收入的稳定增长和质量提升。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非税收入问题及管理创新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非税收入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
非税收入是指政府以除税外的其他形式征收的收入,如罚款、处罚款、收费、经营收入等。
非税收入的管理和创新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非税收入的概念、问题和管理创新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对非税收入问题及管理创新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一、非税收入的概念及问题1.非税收入的概念非税收入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依法从履行行政职能和提供公共服务等活动中取得的各种收入。
主要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经营服务性收费、罚款、处罚款、缴纳社会保险费和其他形式的非税收入。
非税收入是国家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和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非税收入管理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非税收入规模逐年增长。
但是在非税收入管理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收费标准不统一。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自行制定收费标准,导致收费标准的不规范,同类项目的收费标准差异较大,存在不公平现象。
(2)收费过程不透明。
在收费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存在一些不规范的收费行为,如乱收费、乱罚款等,导致公民对非税收入的合理性产生质疑。
(3)管理体制不完善。
非税收入管理缺乏科学的管理体制和制度,导致管理混乱,容易引发腐败和不正之风。
二、非税收入管理创新在面对非税收入管理问题时,行政事业单位需要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和思路,提高非税收入管理水平,从而更好地为公民提供服务和保障国家财政收入。
1.建立完善的收费标准管理制度建立统一的收费标准管理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收费项目进行分类、细化、规范,明确收费标准和依据,做到公平公正、合理合法。
要建立动态调整的机制,及时更新收费标准,确保其与市场价格相衔接,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收费标准。
2.加强收费过程监督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收费过程的监督,建立健全的监督体系,提高收费过程的透明度和公开性,使公民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收费活动有更多的监督和参与。
非税收入税务知识点English Answer:1. Definition of Non-tax Revenue: Non-tax revenue refers to revenue collected by governments from sources other than taxes.2. Types of Non-tax Revenue:Income from government-owned enterprises or investments.Revenue from sale of government property or assets.Fines, penalties, and fees.Donations or grants.3. Characteristics of Non-tax Revenue:Generally non-obligatory for citizens to pay.Typically generated through government activities or actions.Can be more volatile than tax revenue.May be us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or general fund expenditures.4. Importance of Non-tax Revenue:Provides governments with additional sources of income.Can reduce the reliance on taxation.Encourages government 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Funds public services, infra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projects.5. Examples of Non-tax Revenue:Dividends from state-owned companies.Sale proceeds from surplus government land.Parking fines.University tuition fees.6. Advantages of Non-tax Revenue:Less perceived burden on citizens.Can generate revenue from activities that benefit society.Provides governments with greater flexibility.Reduces the potential for economic distortions caused by taxation.7. Disadvantages of Non-tax Revenue:Can be unpredictable and unsustainable.May lead to increased government control over certain industries.Could potentially create unfair competition with private entities.May not be transparent or accountable.中文回答:1. 非税收入的定义,非税收入是指政府从税收以外的来源收取的收入。
非税收入知识读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税收的概念,但很少有人关注非税收入的重要性。
非税收入是指政府以外的机构或个人向政府支付的资金,这些资金并不是通过税收获取的,而是来自其他渠道。
非税收入在政府财政收入中起着重要的补充作用,为政府提供了多样化的资金来源,有助于提高财政收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一、非税收入的种类非税收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形式:行政事业性收费、国有资产收益、罚款、没收收入、捐赠、债券收入等。
其中,行政事业性收费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非税收入形式,包括各种行政许可、检验检测、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收费。
国有资产收益则是指政府通过国有资产的租金、股权收益等方式获取的收入。
罚款和没收收入则是政府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所获取的收入,捐赠则是指社会各界对政府进行的无偿资金支持。
债券收入则是政府通过发行债券筹集资金所获取的收入。
二、非税收入的重要性非税收入在政府财政收入中起着重要的补充作用。
与税收相比,非税收入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能够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为政府提供了更为稳定和可持续的财政收入来源。
此外,非税收入还可以促进政府部门的效率提升和公共服务的优化,通过收费等方式引导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同时,非税收入也可以帮助政府实现财政收支平衡,提高财政运作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三、合理管理非税收入为了更好地发挥非税收入的作用,政府需要加强对非税收入的管理和监督。
首先,政府应建立健全的非税收入管理制度,规范非税收入的获取、使用和监督,确保其合法合规。
其次,政府应加强对非税收入的统筹规划和有效利用,避免资源浪费和滥用。
同时,政府还应提高透明度,及时公开非税收入的获取和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非税收入作为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财政收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应加强对非税收入的管理和监督,合理规划和利用非税收入,实现财政收支平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更加了解非税收入的重要性和管理方法,为建设更加稳健的财政体系提供参考。
2022年初级经济师《财政税收》试题及答案(最新)1、[单选]转移性支出侧重于执行的财政职能的是()。
A.资源配置职能B.收入分配职能C.经济稳定职能D.经济发展职能【答案】B2、[试题]下列属于政府非税收入的特点的有( )。
A.灵活性B.稳定性C.不稳定性D.普遍性。
E,非普遍性【答案】ACE【解析】本题考查政府非税收入的特点,需要记忆。
3、[单选]下列关于财政支出的说法,正确的有()。
A.财政支出是各级政府在财政年度内的支出总和B.财政支出包括政府间的转移支付C.财政支出的内容由国民经济决定D.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是互不相关的概念【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财政支出的概念。
4、[多选]下列财政收入中属于政府以无偿方式取得的收入有()。
A.公债B.流转税C.资源税D.所得税。
E,国有资产收益【答案】BCD5、[试题]下列关于固定资产税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从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提折旧B.未使用的房屋不得计提折旧C.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承租方可以计提折旧D.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出租方不再计提折旧。
E,已足额提取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不得计提折旧【答案】ADE【解析】B选项,房屋可以计提折旧。
C选项,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不得计提折旧。
6、[单选]我国的财政年度是( )。
A.1月1日至12月31日B.4月1日至次年的3月31日C.7月1日至次年的6月30日D.10月1日至次年的9月30日【答案】A7、[多选]下列属于资管产品的是( )。
A.银行理财产品B.集合资产管理计划C.资产支持计划D.债权投资计划。
E,居民储蓄计划【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查资管产品内容。
8、[单选]社会成员享用社会公共服务时,应()。
A.按平价付费B.按市场价格付费C.按成本付费D.无需付费或少量付费【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财政分配的目的。
社会公共服务,是指为了保障社会公共安全、秩序、公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等方面的实现而提供的服务。
非税收入总结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由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国家权力、政府信誉、国有资源(资产)所有者权益等取得的各项收入。
一、非税收入的主要内容1. 行政事业性收费◦这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根据法律法规等有关规定,依照国务院规定程序批准,在实施社会公共管理,以及在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供特定公共服务过程中,向特定对象收取的费用。
◦例如,各类证照的工本费、机动车号牌工本费、诉讼费等。
2. 政府性基金◦政府性基金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规定,为支持特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无偿征收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财政资金。
◦比如,铁路建设基金、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教育费附加等。
3. 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包括土地出让金收入、海域使用金收入、探矿权和采矿权使用费及价款收入、场地和矿区使用费收入、出租汽车经营权、公共交通线路经营权、汽车号牌使用权等有偿出让取得的收入,以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范围内实行特许经营项目的有偿出让收入和世界文化遗产的门票收入等。
◦例如,企业通过拍卖取得一块国有土地的使用权,缴纳的土地出让金就属于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
4. 国有资本收益◦国有资本收益是指国家以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的国有资本投资收益,包括应交利润、国有股股利、股息,国有产权转让收入,企业清算收入等。
◦例如,国有企业实现利润后,按照规定向国家上缴的部分利润就属于国有资本收益。
5. 彩票公益金◦彩票公益金是指按照国家规定发行彩票取得销售收入扣除返奖奖金、发行经费后的净收入。
◦主要用于社会福利、体育等社会公益事业。
6. 罚没收入◦是指执法机关依法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实施处罚所取得的罚款、没收款、没收非法财物的变价收入。
◦例如,交通违法罚款、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违法企业的罚款等。
7. 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指以各级政府、国家机关、实行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名义接受的非定向捐赠货币收入。
非税收入管理情况总结汇报非税收入是指除了税收以外,政府或者其他公共机构所获得的收入,包括非税收入和养老金收入等。
非税收入管理情况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财政健康非常重要,因此,加强非税收入管理是一个迫切的问题。
本文将对非税收入管理情况进行总结和汇报。
一、非税收入的分类和来源非税收入根据其来源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如政府资产管理收入、事业单位收入、国有企业利润上缴等。
其中,政府资产管理收入主要是指政府通过对国有资产的出售、租赁、收租等方式获得的收入;事业单位收入是指事业单位通过提供服务、销售商品等方式获得的收入;国有企业利润上缴是指国有企业依法将其利润上缴给政府。
二、非税收入管理的重要性非税收入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逐年增加,已经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而有效的非税收入管理不仅可以增加财政收入,还可以优化财政结构,提高财政可持续性。
同时,非税收入管理的优化还有助于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履约能力,促进公共服务的改善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非税收入管理存在的问题非税收入管理目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非税收入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相对不完善,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其次,非税收入的征管手段和税收相比较为简单,容易导致管理漏洞和财政收入流失。
再次,一些行政机关在非税收入管理中存在权责不清、过度追求收入等问题,需要加强监管和规范。
四、加强非税收入管理的措施和建议为了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和建议。
首先,加强非税收入管理的法律法规建设,完善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明确各类非税收入的征管办法和管理要求。
其次,加强非税收入征管手段的创新和完善,提高征管效率,减少管理漏洞和财政收入亏空。
再次,加强对非税收入使用的监督和审计,确保非税收入的合法合规使用,并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最后,加强对行政机关的权责监管,建立健全科学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防止过度追求收入而忽视公共利益。
总之,非税收入管理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财政健康至关重要。
非税收入的特点:
非税收入具有灵活性、不稳定性、非普遍性、多样性、资金使用上的特定性等特点。
(1) 灵活性。
表现为形式多样性和时间、标准的灵活。
政府非税收入既可以按照受益原则采取收费形式收取,又可以以特定项目筹集资金而采取各种基金形式收取等。
政府非税收入是为政府某一特定活动的需要,而在特定条件下出现的过渡性措施各地可以根据不同时期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征收标准。
(2) 不稳定性。
由于政府非税收入是对特定的行为和其他特定管理对象征收,一旦该行为或该对象消失或剧减,某项政府非税收入也会随之消失或剧减。
(3) 非普遍性。
政府非税收入总是和社会管理职能结合在一起,有特定的管理对象和收取对象。
但不具有普遍性,未发生受管制行为的单位和个人排除在这一管理和征收范围之外。
(4) 多样性。
政府非税收入项目有很多种,而且每年都有变化,为征收和管理带来一定难度。
管理现状:
(一)非税收入数额大,征收主体多元化,管理不规范。
建国初期,我国预算外资金主要是为数较少的税收附加和零星的收费收入。
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全国预算外资金为342亿元,相当于预算内收入的30.6。
在体制转轨和财政分权改革的过程中,我国预算外资金迅速膨胀,非税收入在整个政府收入体系中的地位由“拾遗补缺”
演变为占据“半壁江山”,成为与预算内收入、税收收入并驾齐驱的财力资源。
1992年预算外资金为3855亿元,相当于当年预算内收入的97.7.1993年调整口径后,预算外资金收缩到相当于预算内1/3左右,但增长仍迅速,1996年预算外资金决算数为3893亿元,仍相当于财政收入的一半。
非税收入的过度膨胀和无序混乱有其直接的体制背景。
主要原因是收费主体多元化、管理政出多门。
现行地方收费主体主要有地方财政部门、交通部门、国土管理部门、工商部门、卫生监督部门、公安、司法、检查、城建、环保、教育等管理部门,每个部门都有收费名目,而且一个部门收取多种费,同时管理上职权分散,乱收费的现象较为严重。
尽管经过了多年对收费项目的清理、减并、撤销,根据财政部综合司的有关数据,2000年全国性的收费项目仍有200多项,2002年上升为335项,其中仍不乏不合理和欠规范的收费项目。
此外,更严重的是,尽管中央三令五申,向企业和居民的乱收费、乱罚款和乱摊派仍然屡禁不止,有的地方和部门的收费罚款甚至没有基本的标准,由具体执行人员掌握,收多收少、收与不收弹性大,随意性强。
再有,尽管有关收费对收入的用途有明确规定,但由于监管上的疏松薄弱,许多费用存在收用不符现象。
(二)非税收入无序膨胀、管理混乱带来严重的负面效应。
在体制改革以前,我国财政收入有一半左右来源于非税收入,其中绝大部分又
是国营企业的上缴利润。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非税收入绝大部分纳入国家预算,其透明度高,管理严格。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对地方政府和各部门“放权”,同时由于缺乏监督和约束机制等多种原因,造成政府非税收入无序膨胀,所产生的负面效应越来越大,主要表现为:一是对资源配置的不良影响。
乱收费等现象严重扰乱了市场价格体系,扭曲了合理比价关系,使正常的市场交易和公平竞争受到冲击。
二是“费挤税”,预算外挤预算内,分散国家财力,削弱国家宏观调控能力,也不利于地方税体系的巩固、完善和发展。
三是监督机制和协调统筹机制缺失。
各项非税收入多分散在部门单位管理,财政资金长期体外循环,游离于监督之外。
政府难以从整体上把握财政资金的收入信息,无法统筹调节其在各部门中的使用。
四是加剧了社会的分配不公,败坏社会风气,滋生腐败等消极现象。
五是加重了企业和社会的负担。
尽管现阶段我国实现名义税收负担率在17左右,与国外多数国家相比,处于较低的水平,但是加上各种非税负担,企业和社会承担的社会公共负担已超30,各种名目繁多且无序的收费、摊派,使企业和居民不堪重负。
推进非税收入法治化原则:
健全非税收入监督检查机制。
一是尽快结束非税收入征收管理无法可依的局面,加快非税收入管理法律体系建设步伐,实现依法管理非税收入,为消除“按需取费”和“收费养人”提供法律保障。
二是
建立非税收入管理稽查制度。
建立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收支管理年度稽查制度,对各项收费和基金的征缴情况、票据使用、账户设立以及“票款分离”的实施,资金收取和使用等情况,进行一年一度的监督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实现稽查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三是推行收费政策公示制度。
利用各种媒体对财政各类票证的式样及相对应的收费性质、收费范围、填写要求进行详细介绍,对不使用财政票据收费、罚款的,当事人可持违规收费票据到财政部门上诉并要求退款,对丢失票据的要严格查处,对乡镇财政票据定期实行清理检查。
建立财政票据稽查监督网络机制,实行分级管理,责任连锁,强化对截留、坐支收罚资金逃避财政专户和金库管理,违规使用票据的监督检查。
四是建立和完善非税收入稽查、举报、违规处罚和责任追究等监督管理制度,对乱收乱罚或应征不征、应罚不罚、随意减免的违规想像,通过种媒体公开曝光,并依法给予处罚。
五是建立定期向人大报告非税收入征、管、用制度。
财政部门主动将非税收入的使用、管理情况,认真向代表汇报,征得它们的理解、支持,把非税收入管理工作自觉置于人大代表和全社会的监督之下。
"
实施路径:
(一)提高预算编制质量,推进“收支两条线”管理工作。
一是建立科学的非税收入测算机制。
财政非税收入征管部门要在掌握非税收入政策、项目、标准、范围及其变化的前提下,对本级非税收入
进行科学测算,制定切合实际的预算任务,在预算编制环节上实现政府非税收入“应收尽收”,二是建立严格的非税支出管理制度。
建立起“收支脱钩、政府统筹、综合预算、绩效考评”非税支出管理制度,以配合和推进财政预算制度改革。
三是建立公平的征收成本核定机制。
所有政府非税收入的征收成本均由财政非税收入征管处室核定,执行统一标准,同时财政部门通过核定征收成本,激励执收单位组织收入的积极性,鼓励政府非税收入合理增长。
征收成本核定后,可作为部门的项目支出,直接汇入部门预算,以保证部门预算的公平性。
四是加强对非税收入的日常监督稽查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非税收入收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收支两条线”规定落到实处。
(二)完善非税收入收缴制度。
全面推行非税收入实行“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征管制度。
除按要求实行委托银行代收的收费、基金、罚没收入外,对其他非税收入,按照有利征收、方便缴款的原则采取不同的征收方式:随税收征收的各种附加仍由税务部门代为征收;收入数额大或征收对象在县以上城镇的统一实行委托银行代收;零星的非税收入或不具备委托银行代收条件的,由财政部门委托征收单位征收然后由征收单位按规定要求汇缴到同级国库或财政专户。
凡具备委托银行代收款条件的非税收入,征收部门开设的各类收入过渡账户要一律取消,改由应缴交有关款项的单位或个人,根据征收部门发出的缴款通知,直接将款项缴入指定的财政专户。
对暂不具备委托银行代收款条件的非税收入,由同级财政部门核准给予设立收入汇缴过渡账户,专门用于非税收入收缴,不得用于征收单位支出。
同时,在非税收入征收过程中,必须严格加强票据管理,健全财政票据监管网络,实行票款分离,罚缴分离,严禁白条收费和无票收费,真正实现票管费的目标。
各部门、各单位征收的非税收入,必须全额缴入同级国库或财政专户,应上解或下拨的非税收入,必须通过财政部门逐级拨付,部门上下级之间不得直接对非税收入进行集中、提取建立综合财政预算管理模式。
(三)建立综合财政预算管理模式。
要按照非税收入的管理流程,改革现行分散征收、自主使用的非税收入管理办法,建立“征收、预算、使用三分离”的新型非税收入管理模式。
取消“收支挂钩”政策,统筹安排政府财力。
各级财政部门要彻底改变对非税收入按一定比例返还、收支挂钩的管理模式。
除有特定用途的非税收入或个别非税收入需补偿征收成本支出外,非税收入原则上由政府统一安排使用,不与有关部门的支出挂钩,不再实行结转部门下年度使用。
非税收入按照资金性质实行分类管理:一是对各种具有专项用途的专项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附加、资金)等,实行预算编制与统筹调剂相结合办法,资金结余实行结转下年度使用;二是用于执收单位人员支出和公共支出的收费,实行收支脱钩管理;三是社会公共资源有偿使用招标、拍卖等所取得的收入,除安排相应的补偿征收成本和手续费(佣金)支出外,其余由政府统筹安排。
总之,要充分发挥政府预算在非税收入资金调控和管理中的作用,强化政府对非税收入的统筹调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