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之非税收入
- 格式:pptx
- 大小:1.79 MB
- 文档页数:38
1. 什么是政府非税收入?政府非税收人是指除税收以外,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取得并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或准公共需要的财政资金,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2. 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范围有哪些?按照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范围包括: 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彩票公益金、罚没收入、以政府名义接受的非定向捐赠收入、主管部门集中收入以及政府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等。
社会保障基金、住房公积金不纳入政府非税收人管理范围。
3. 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有什么重要意义?政府非税收人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理顺政府分配关系、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深化财政改革、健全公共财政职能的客观要求;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从源头上治理和预防腐败的重要举措;是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迫切需要。
4. 政府非税收入的主管部门是哪个部门? 其具体职责有哪些?财政部门是政府非税收入的主管部门。
负责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资金管理、财政票据管理、监督检查及其他工作。
5. 政府非税收入与预算外资金是什么关系?从概念上讲,政府非税收入概念是预算外资金概念的升华,是预算外资金的演变和发展。
从性质上讲,二者都是政府收入,属于财政性资金,但有明显区别。
首先,两者是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划分的收入形式。
政府非税收入是按照收入形式对政府收入进行分类的,预算外资金则是按照资金管理方式对政府收人进行分类的,单指未纳入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
其次政府非税收入涵盖预算外收入,比预算外收入范围广。
目前政府非税收入的主体是预算外资金 ,并有相当一部分已纳入预算内管理。
非税收入对财政收入的贡献近年来,非税收入对财政收入的贡献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话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扩大,非税收入已经逐渐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探讨非税收入对财政收入的贡献及其影响。
一、非税收入是什么?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非税收入。
顾名思义,非税收入是指政府集中和统一管理,但不属于税收范畴的财政收入,其来源包括国有资产收益、利息、罚款、代理收费、土地出让金、行政事业性收费等。
与税收不同,非税收入缴纳的标准基本上是固定的,不受被征收对象的财务情况影响。
二、非税收入对财政收入的贡献非税收入对于财政收入的贡献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根据统计,2018年全国财政总收入中,非税收入占比达到了23.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非税收入的规模也在逐年扩大。
这表明,非税收入已经成为财政收入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首先,非税收入的规模扩大,为财政收入稳定性提供了保障。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非税收入的快速增长为政府财政收入提供了一定的缓冲空间,降低了财政收入的波动风险。
其次,通过非税收入的开发和管理,政府能够实现财政收入多元化,提高收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非税收入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财政收入对单一来源的过度依赖,达到了风险分散的作用。
最后,大力发展非税收入也可以提高政府效益,推动公共服务的优化和提供。
非税收入中涵盖了许多行政事业性收费,例如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的服务费用。
政府通过非税收入的收取,可以更好地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使公民的生活得到更好的保障。
三、非税收入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带来的影响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拓展是非税收入的一个直接体现。
政府通过获得非税收入来增强公共服务的质量和范围,使社会公共服务得到更好的满足。
与此同时,非税收入的开发和管理也可以通过收取合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推进公共服务职能的拓展和提升。
由于政府对于非税收入的管理方式存在不足,现实中存在一些收费过高、收费标准不统一、收费权限地方化、收费目录不完整、收费依据不明确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