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赏析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5
西方最著名的十四座雕像,值得一观《自杀的高卢人》希腊化时期重要的艺术中心之一在小亚细亚柏加马王国。
在公元前241——197年间击退了高卢人的猛烈进攻,为此,柏加马王国建立了卫城,并在广场上建立了胜利纪念碑性雕塑群像。
《自杀的高卢人》是其中的作品。
作品表现被打败的高卢人首领,为了不作敌方阶下囚而受辱,勇敢而坚定地杀死爱妻之后自杀。
这是一座震撼人心的悲剧性雕像。
雕刻家着意刻画自杀时的紧张瞬间,群雕采用各种对比的手法塑造形象,立与垂下、生与死、动与静、形体的仰与俯、正与侧转,构成了一座三度空间四面观赏的组合雕塑形式,成为后来广场雕塑像的范本。
《门考拉夫妇立像》闪绿色粘板岩雕刻,高约142厘米,约创作于公元前2600年,现收藏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这是埃及古王国第四王朝时期的一尊双人立像,也是当时帝王立像中最典型的代表。
雕像刻划的是埃及古王国第四王朝第五个法老门考拉和他的王妃。
《雅典娜神像》(作者:菲狄亚斯)雅典娜为雅典城的守护神,也是代表智慧的女神。
原作为巴底农神庙大殿的主像,全身高达13米,用银白色大理石雕成,局部镶嵌着象牙与黄金,可惜已在拜占庭帝国时代被毁坏。
这里介绍的是大理石小型摹制品。
在这件女神雕像中,她头戴战盔,身着希腊式连衣长裙,护胸和甲胄上装饰有蛇形饰边和人头像;她裸露双臂,透过薄衣裙可隐见丰艳健美而有力量的身体;衣裙褶纹和饰物造成横竖线条的疏密变化美;她的手势动作可能是执长矛和托物,整个形象富有女性的温柔和充满生命,更多的是人性,绝少神性,这表明希腊化时期艺术已走向世俗化。
《大卫》云石雕像,像高2.5米,连基座高5.5米,米开朗基罗创作于公元1501-1504年,现收藏于佛罗伦萨美术学院。
这尊雕像被认为是西方美术史上最值得夸耀的男性人体雕像之一。
不仅如此,《大卫》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它对人体的赞美,表面上看是对古希腊艺术的“复兴”,实质上表示着人们已从黑暗的中世纪桎梏中解脱出来,充分认识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
外国优秀雕塑作品赏析外国优秀雕塑作品赏析一、雕塑的常识:雕塑是造型艺术之一,是雕刻和塑造的总称。
雕塑:是运用可塑性(粘土、胶泥)、可雕性(金属、木、石)的物质材料,通过雕、塑、铸、焊等手段制作的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审美理想的具有三维实体的造型艺术。
因而雕塑艺术也被称作“空间艺术”、”;视觉艺术”。
雕塑的种类:(1)按所用材料,可分为石雕、木雕、泥塑、陶塑、金属雕塑等。
(2)按形态可分为圆雕、浮雕、透雕(镂空雕)三种。
圆雕:不附着背景的完全立体的可从四面观赏的一种雕塑。
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形象的一种雕塑,只能从一个面去欣赏,通常有一个底为依托。
透雕:是在浮雕的基础上镂空背景的部分。
二、讲授新课:了解了雕塑常识之后,我们从三方面来欣赏外国雕塑作品。
古代雕塑、欧洲古典雕塑、近现代雕塑(一)、古代雕塑:同学们知道古代文明的发源地有哪些?(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古文明包括的内容很多,其中就有雕塑艺术。
1、《维林多夫的裸女》是外国发现最早的雕塑艺术代表作,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作品。
整个雕像由若干个球体组成,女性特征十分突出,他被看作是原始部落神圣的生育神。
2、《人首翼牛像》是两河流域的代表作。
它原是亚述帝国时期各地宫殿和城门口对称放置的一种装饰雕刻。
表现的是一种想象中的动物,是宫殿和城门的守护神。
从正面和侧面看时,有两种不同的视觉效果,从正面看两腿并着,从侧面看,牛变成四条腿。
它的雕塑方法近乎圆雕。
3、古埃及雕塑的艺术成就体现在宏伟的皇陵建筑上,我们知道埃及拥有最著名的三座金字塔(胡夫、哈夫拉、门考拉),其中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它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在哈夫拉金字塔附近,有一座世界著名雕像《狮身人面像》,也称《斯芬克斯像》,在希腊神话中,斯芬克斯是个妖怪。
作品分析:这座雕像是由整块的天然岩石雕刻而成的,高20 多米,面部长5 米,宽 4.2 米,鼻长 1.7 米,嘴阔 2.3 米,仅头上的一只耳朵也有 2 米左右。
论群雕《拉奥孔》的鉴赏意蕴《拉奥孔》是法国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880年至1884年间。
这座雕塑作品高6.10米,描绘的是地狱之门上的三个人物形象,包括一个鬼魂、一个亡灵和一个囚徒。
这一主题源自但丁的《神曲》中的地狱篇章,通过雕塑的形式表现出了作者深沉的思考和对人生真相的探寻。
雕塑中的人物造型独特,充满力量和动感。
作者以强烈的表现手法展现了死亡的恐惧、绝望以及人类面临种种困境时的挣扎。
鬼魂的身体扭曲呈现出剧烈的痛苦,亡灵高举双臂,表现了对上帝的抗拒和无助,囚徒则展示出渴望自由的内心。
这些形象不仅具有个体的特征,还以象征性的方式展现了普遍的人性。
雕塑中的线条和质感营造出了一种压抑的氛围。
《拉奥孔》的构图十分紧凑,用富于张力的线条勾勒出人物的形象和动态,但这些线条又在某种程度上给人感觉阻碍了人物的自由。
雕塑的表面纹理粗糙,让观者联想到地狱的严酷和残酷,加深了作品的表达效果。
雕塑所传达的主题是对人生与死亡的思辨。
作者通过这一作品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困境。
鬼魂象征着死亡的恐惧和虚无,亡灵象征着被宗教束缚和命运的束缚,囚徒则表现了对自由的渴望。
这些形象都呈现出作者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深度洞察。
尽管主题属于宗教题材,但《拉奥孔》并不是一座宗教雕塑作品。
罗丹通过雕塑的形式表达对生命、死亡和人类命运的独立思考,同时也向观者传达了一种普世的情感,激起了人们内心的共鸣。
作品展现出了对人性的关怀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雕塑作品《拉奥孔》通过生动、形象和有力的表现形式,探讨了人生的委曲与矛盾,以及人类对生死和命运的思考。
它不仅在形式上充满力量和动感,更在主题上体现出对人类命运和生命的尊重、思考和关怀。
这使其成为了一座具有重要意义的雕塑作品,也赋予了观者无限的思考空间。
《维林多夫的维纳斯》石灰石圆雕,高约10厘米,宽5厘米,约产生于公元前30000年。
人类雕塑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
在那时,人类不但已经克服了生存的困难,而且智慧也发展到了足够的水平,可以从社会生活中提炼出艺术。
这尊“维林多夫的维纳斯”就是人们所发现的迄今为止最早的雕塑艺术的代表作,这尊小圆雕发现于奥地利摩拉维亚的维林多夫山洞中,距今已有约三万年的历史了。
这尊雕像头部和四肢雕凿的十分笼统,脸部特征基本忽略,头发均匀地卷曲排列在整个头部上,但胸部突出,腹部宽大,女性特征被强调得极其夸张。
人们推测它很可能是当时母系氏族社会崇拜的偶像,表达了早期人类渴望种族繁衍的愿望。
同时,它也是旧石器时代母权制社会观念的反映。
由于发现于维林多夫山洞中,所以西方美术考古学家们戏称其为“维林多夫的维纳斯”。
这尊雕像被公认为是人类雕塑艺术的开端。
巨石阵又称索尔兹伯里石环、环状列石、太阳神庙、史前石桌、斯通亨治石栏、斯托肯立石圈等名,是欧洲著名的史前时代文化神庙遗址,位于英格兰威尔特郡索尔兹伯里平原,约建于公元前4000~2000年。
这个巨大的石建筑群位于一个空旷的原野上,占地大约11公顷,主要是由许多整块的蓝砂岩组成,每块约重50吨。
巨石阵不仅在建筑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天文学上也同样有着重大的意义:它的主轴线、通往石柱的古道和夏至日早晨初升的太阳,在同一条线上;另外,其中还有两块石头的连线指向冬至日落的方向。
因此,人们猜测,这很可能是远古人类为观测天象而建造的,可以算是天文台最早的雏形了。
彩陶塑女像埃及史前文化丰富,在尼罗河流域以耕织为主的农业部落很早就已形成,由实用发展起来的制陶工艺也趋发达。
现今所见最早的作品是阿姆拉提时期的彩陶塑女像。
这是立像,28厘米高,双手高举向内卷曲,头很小成蛋形,无眉目秀发,上身裸露,胸前垂挂两只娇小、对称的乳房,细腰宽臀,以起伏变化的曲线构成洗练、单纯的人体,腰际以上着棕红色,可能是赤裸的肤色,下身呈灰褐色,像是穿着简洁的裙子。
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赏析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苏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第17册第一课,课题为《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赏析》。
属于欣赏·评述单元。
教材选取了西方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基本反应了外国雕塑的演变与发展过程。
通过赏析,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雕塑的特征,了解雕塑艺术品对生命的赞颂,雕塑作品所具有的恒久生命力。
雕塑艺术是人类情感外溢的物化形态,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古代还是现代,雕塑的创造都体现着时代的文化精神,是人类力量与生命的传达。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赏析,了解雕塑艺术评议的特点,了解外国雕塑的艺术成就。
技能目标:通过赏析,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讨论、陈述、评价,初步掌握雕塑的艺术评议和艺术物点。
并结合雕塑本质特征,学会初步运用雕塑的基本欣赏方法去赏析具体的雕塑作品,提高学生对艺术节品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情感目标:雕塑的根本特点是立体造型。
即用三维空间的体积,表现某种形象和节律,达到交流思想感情的目的。
通过赏析,感受艺术家赋予顽石的力量与生命,以及艺术家对生命的礼赞。
创造目标:雕塑既是提高的艺术,又是普通的艺术;既是古老的艺术,又是现代的艺术。
通过赏析,打通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链接整合能力,用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表达出对作品新鲜的认识。
教学重点:通过对雕塑本质特征,立体造型的理解,能够初步运用雕塑的基本欣赏方法赏析优秀的雕塑作品,感受雕塑艺术品对力量与生命的礼赞。
教学难点:通过党析,理解雕塑作品的抒情与象征性。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的学生,学生对雕塑的相关知识在以往的教学中曾经接触过。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外国雕塑欣赏,学生对外国雕塑的演变与发展比较陌生,而且对外国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等等都知之甚少。
要读懂这些经典的外国雕塑对于学生来说的确有些难度。
四、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法、合作学习法、故事引趣法、拓展延伸法。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雕塑实体,一块大理石,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上网查找外国雕塑的相关资料;收集不同时代艺术家的相关背景资料。